皮尔斯符号理论对当代的影响
《2024年皮尔斯符号视域下影视解说的符号转换及发展探索》范文

《皮尔斯符号视域下影视解说的符号转换及发展探索》篇一一、引言在影视艺术中,符号的运用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这些符号不仅为观众提供了理解影片的途径,还通过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丰富了影视作品的内涵。
皮尔斯符号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影视作品中的符号运用。
本文将从皮尔斯符号的视角出发,探讨影视解说中符号转换的技巧及发展路径。
二、皮尔斯符号理论简介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强调了符号的三元关系,即符号(sign)、解释项(interpretant)和指涉物(object)。
在影视作品中,符号的运用正是通过这种三元关系来传达信息、情感和主题。
皮尔斯符号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框架,用以分析影视作品中符号的生成、传播和解读。
三、影视解说中的符号转换1. 视觉符号与听觉符号的转换在影视解说中,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的转换是常见的技巧。
例如,画面中的动作、表情等视觉信息可以通过解说员的描述转化为听觉信息,使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画面内容。
这种转换不仅需要解说员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还需要他们具备丰富的语言表现力。
2. 抽象符号与具象符号的转换影视作品中常常出现抽象的符号,如象征、隐喻等。
解说员需要通过具象的描述将这些抽象符号转化为观众易于理解的形式。
这种转换需要解说员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想象力,以便将抽象符号与具体的情境相结合,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影片的内涵。
四、影视解说中符号转换的技巧及发展路径1. 提高观察力和语言表现力为了实现符号的有效转换,解说员需要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语言表现力。
观察力是发现和捕捉画面中细节的关键,而语言表现力则是将这些细节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解说员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语言表现力,从而更好地实现符号转换。
2. 增强文化底蕴和想象力除了观察力和语言表现力,解说员还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想象力。
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影片中的抽象符号,并将其与具体的情境相结合,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影片的内涵。
《2024年皮尔斯符号视域下影视解说的符号转换及发展探索》范文

《皮尔斯符号视域下影视解说的符号转换及发展探索》篇一一、引言影视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形式,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符号传递情感和思想。
而皮尔斯符号理论作为一种解读和理解符号的重要理论框架,为我们探索影视解说的符号转换及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文将探讨皮尔斯符号理论在影视解说中的应用,分析影视解说的符号转换过程及其发展。
二、皮尔斯符号理论概述皮尔斯符号理论是一种以符号为基本单位,研究符号与意义之间关系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符号是人们用来传达信息、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工具,它包括符号本身、符号的载体以及解释者的理解三个部分。
在影视解说的过程中,符号的转换与运用对于表达意义和传递情感具有重要作用。
三、影视解说的符号转换在影视解说的过程中,符号的转换主要涉及到视听符号的转换和语言表达的转换两个方面。
(一)视听符号的转换影视作品中的视听符号包括画面、音效、配乐等元素。
在影视解说的过程中,解说员需要通过语言将这些视听符号转化为观众可以理解的信息。
例如,解说员可以通过描述画面的色彩、构图、光影等元素,将画面转化为观众可以感知的视觉形象。
同时,解说员还需要通过音效和配乐的渲染,增强画面的情感表达力,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
(二)语言表达的转换除了视听符号的转换外,影视解说还需要进行语言表达的转换。
解说员需要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将画面和声音转化为观众可以听懂的文字信息。
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解说员需要运用修辞手法、语言技巧等手段,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同时,解说员还需要根据作品的主题和情感内涵,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和语调,以更好地传达作品的意义和情感。
四、影视解说的符号发展探索随着影视艺术的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多样化,影视解说的符号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未来,影视解说需要更加注重视听与语言的融合,将画面、声音和文字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表达方式。
同时,影视解说还需要不断创新手法和技巧,探索更加多元化的表达方式,以满足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
基于皮尔斯符号三元关系的汉服传播模型

一、概述汉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播和发展备受关注。
皮尔斯符号三元关系理论作为一种社会符号学理论,被运用到汉服传播模型的构建中,研究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播方式和影响。
本文将基于皮尔斯符号三元关系的理论,探讨汉服传播模型的相关内容。
二、皮尔斯符号三元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皮尔斯符号三元关系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提出的社会符号学理论,其基本概念包括符号、意义和行为三个要素。
符号是指具有一定表征意义的事物或行为;意义是指符号所代表的具体含义或象征意义;行为是指符号所引起的具体行动或实践。
皮尔斯认为,符号、意义和行为这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社会符号的基本结构,并在社会文化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汉服的符号意义和象征意义1. 汉服作为一种传统服饰,具有丰富的符号意义和象征意义。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汉服代表了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情感共鸣。
汉服的图案、颜色、款式等方面都承载着丰富的符号意义,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礼仪规范和审美趣味。
2. 汉服作为符号,其象征意义在当代社会中也得到了重新诠释。
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传统价值观念的重视,汉服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和时尚符号,具有了更加现代化的象征意义。
穿汉服成为了一种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的方式,也成为了一种展示自我个性和审美品味的手段。
四、汉服传播模型的构建基于皮尔斯符号三元关系理论,我们可以构建汉服传播模型,包括符号层面、意义层面和行为层面三个要素。
1. 符号层面在符号层面,我们可以分析汉服在传播过程中所使用的符号形式,包括服饰的图案、颜色、款式等,以及汉服文化传播中所使用的标识和符号化的手段。
符号层面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汉服在传播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外在形态和特征。
2. 意义层面在意义层面,我们可以分析汉服在社会文化传播中所代表的具体含义和象征意义,以及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涵义变化和解读模式。
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与我国公益广告设计

仅 仅 借 助 自 己 的 特 征 去 指 示 对 象 , 不 论 这 样 的 对 象 事
实上 存 在 还 是 不 存 在 , 它都 拥 有 这 种 相 同的 特 征 ; 指 示 性是 指 通 过 被 某 个 对 象 的 所 影 响 而 指 示 的 那 个 对 象 ; 象 征 性 是 借 助 法 则 和 常 常 是 普通 观 念 的联 想 去 指 示 对
象, 这 种 法 则使 那个 象征 被 解 释 为指 示 那 个 对 象 。
二 、 公 益 广 告 设 计 中 的 皮 尔 斯 符 号 学 理 论 运 用
公 益广 告设计在 我国 的发展也就几十 年 的时 间 , 虽然时间不长 , 但 也涌 现 出了 一批 批 的优 秀作 品 , 如 广
多 中 国 的 家 庭 中 , 丈 夫 对 妻 子 的 尊 重 对 于 家 庭 和 婚 姻
的 重 要 性 。 这也 是对 当今 媒体 经 常报 道 的 “ 第 三 者 插
足 ” 有 着 强 烈 的讽 刺 与 教 育意 义 ,如 果 一个 男 人 不 检 点 , 不 对家庭 负 责 , 其结 果不 言而 喻 。 只 能 自食 其 果 。
系和 睦是一个家庭 幸福的重要 因素。在 “ 象征性 ” 上,
这 是 在 弘 扬 博 大 精 深 的儒 家 文 化 ,对 中国 人 的 生 活 而
也 能 了解 皮 尔 斯 符 号 学理 论 的精 髓 。 [ 关键 词 ] 皮 尔斯
一
符 号 学 理论
公 益 广 告
言 , 儒 家 文 化 作 为一 个 完 整 的 价 值 体 系 , 在 一 切 方 面 都
而 告 之 公 司 创 作 的 公 益 广 告— — “ 相信 品牌 的力 量 一 水 墨 篇 ”中 , 我们可 以看到这样一 个新颖 的表现形 式 ,
从宇宙“闪光”到艺术之魅——皮尔斯符号宇宙论视角下的艺术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从宇宙“闪光”到艺术之魅—皮尔斯符号宇宙论视角下的艺术—颜青(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401331)摘要:符号学家皮尔斯认为宇宙是一个巨大的符号,宇宙的进化是一个通过连续性法则从第一性到第三性不断发展的三元动态过程。
连续性法则的基础是第一性的质(qualities)的相似和连续,而第一性的质又正是艺术的基本特质。
因》匕,人们可以通过艺术体验自身感受的质与宇宙的质的连续性,并以此•来理解宇宙或世界。
艺术真正的"魅”及价值也就在于通过这种连续将人和宇宙相关联,实现对意义的九诺。
关键词:宇宙论;皮尔斯;符号学;连续性法则中图分类号:1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29(2021)02-0063-06doi:10.19742/ki.50-1164/C.210208皮尔斯(Charles S.Perice)作为美国重要的科学家和哲学家,曾被指出是20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对10多个学科领域有原创性贡献。
⑷"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曾说“皮尔斯是第一位后牛顿时代的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并相信皮尔斯坚持非物理决定论的观点与经典牛顿物理学相容是正确的,甚至相信这种观点更为肯定地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容,而且还与量子理论相容。
⑵迦在社会科学方面,皮尔斯主要以其实用主义哲学和符号学著称,与索绪尔一道并称为“现代符号学之父”。
皮尔斯的符号学以其现象学(Phaneroscopy)为基础。
皮尔斯现象学的三范畴分别是第一性可能的存在、第二性——法则的存在,人们可以在任何事物中直接观察到这三种—事实的存在和第三性—实在。
一个完整的符号由第一性的符号表象、第二性的符号对象和第三性的符号解释项三元构成。
符号表象即符号的载体;符号对象是表象所指称的事物;符号解释项是对表象的翻译,它既是符号翻译所产生的效果和产物,也是符号翻译的过程和程序。
其中,符号对象决定符号表象,符号表象决定符号解释项,符号解释项又成为新的符号对象,这种连续无限的三元动态意指过程被皮尔斯称为“符号行动”。
《2024年皮尔斯符号视域下影视解说的符号转换及发展探索》范文

《皮尔斯符号视域下影视解说的符号转换及发展探索》篇一一、引言随着影视传媒的飞速发展,影视解说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其符号的运用和转换在传递信息、构建情节、塑造角色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皮尔斯符号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影视解说的符号转换及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皮尔斯符号视域下影视解说的符号转换及发展规律,为影视创作和传播提供理论支撑。
二、皮尔斯符号学理论概述皮尔斯符号学理论是一种研究符号产生、传递、接收和解释的理论。
它认为符号是信息传递的媒介,具有指代性、表达性和解释性等特点。
在影视解说的过程中,符号的转换和运用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有效地传递信息,构建情节,塑造角色,从而影响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和感受。
三、影视解说中的符号转换1. 视觉符号的转换在影视解说中,视觉符号是最直接、最直观的传播方式。
通过画面、色彩、光影等视觉元素,将抽象的情节和角色形象化,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影片的内容。
在视觉符号的转换过程中,需要运用皮尔斯符号学的理论,将不同的符号元素进行组合、分解、重构,以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
2. 听觉符号的转换除了视觉符号外,听觉符号也是影视解说中不可或缺的传播方式。
通过声音的音质、音调、音量等元素,以及配乐、音效等手段,将情节和角色的情感、心理状态等抽象信息转化为具体的听觉形象,使观众能够更好地感受影片的氛围和情感。
在听觉符号的转换过程中,需要运用皮尔斯符号学的理论,将不同的声音元素进行组合、编排、调整,以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
四、影视解说中符号转换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变化,影视解说中的符号转换呈现出多元化、交互性、智能化的趋势。
多元化的符号转换使得影片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交互性的符号转换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智能化的符号转换则提高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效率。
这些趋势使得影视解说在传递信息、构建情节、塑造角色等方面更加灵活和多样。
五、皮尔斯符号学在影视解说中的应用及意义皮尔斯符号学理论为影视解说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使得影视解说的符号转换更加科学和规范。
皮尔斯符号学三分法

皮尔斯符号学三分法摘要:一、皮尔斯符号学三分法的背景和概念1.皮尔斯符号学简介2.符号的三分法:符号、对象、解释项二、符号、对象、解释项的具体含义1.符号:具有能指和所指关系的实体2.对象:符号所指称的事物或现象3.解释项:连接符号和对象的规则或意义三、皮尔斯符号学三分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1.分析语言符号2.理解社会文化现象3.对符号学研究的启示和影响正文:皮尔斯符号学三分法是当代符号学理论中的一种重要观点,由美国符号学家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提出。
这一理论从符号、对象和解释项三个方面对符号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符号的本质和功能。
首先,皮尔斯符号学认为符号是一种具有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关系的实体。
符号可以包括语言、图像、手势等各种形式,它们通过特定的形式表达某种意义,并引导人们对现实世界中的对象产生特定的认知。
其次,对象是指符号所指称的事物或现象。
对象可以是具体的,如一个苹果、一座山;也可以是抽象的,如爱、和平。
符号和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即符号和对象之间的联系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通过人们的约定俗成来建立的。
最后,解释项是连接符号和对象的规则或意义。
解释项是人们对符号和对象之间关系的认知,它受到文化、历史、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符号学分析中,解释项是符号意义产生的关键环节。
皮尔斯符号学三分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意义。
例如,在分析语言符号时,我们可以将词汇、语法等语言现象视为符号,它们所指称的事物为对象,而解释项则是连接词汇和事物之间关系的语义规则。
同样,在理解社会文化现象时,这一理论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总之,皮尔斯符号学三分法作为一种重要的符号学理论,为我们理解符号的本质和功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皮尔斯符号学三分法

皮尔斯符号学三分法【原创版】目录1.皮尔斯符号学的概念与背景2.皮尔斯符号学的三分法:图标、象征和符号3.皮尔斯符号三分法的应用与影响正文1.皮尔斯符号学的概念与背景皮尔斯符号学是由美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提出的一种符号学理论。
皮尔斯是 20 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的研究领域涉及数学、逻辑学、哲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
在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中,符号被认为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基本元素,对于理解人类文化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皮尔斯符号学的三分法:图标、象征和符号皮尔斯符号学将符号分为三大类:图标、象征和符号。
这三种符号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共同构成了人类符号系统的基础。
(1)图标:图标是符号中最直接、最具有表象性的一种,它与所表示的对象具有直接的相似性。
图标符号通常用于指示特定的事物或概念,如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中的形象。
(2)象征:象征是一种间接的符号,它通过某种特定的符号来暗示或表示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
象征符号通常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如各种文化中的图腾、宗教象征等。
(3)符号:符号是皮尔斯符号学中最广泛的一类符号,它既包括图标和象征,也包括语言、文字等其他类型的符号。
符号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可以通过特定的规则和习惯来传达信息和意义。
3.皮尔斯符号三分法的应用与影响皮尔斯符号学的三分法对于符号学、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它为我们理解符号的起源、功能和演变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框架。
同时,皮尔斯符号三分法也为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如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尔斯符号理论对当代的影响作者:颜青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符号学广义上是研究符号传意的人文学科,涵盖了所有涉及文字符、讯号符、密码、古文明记号、手语的科学,当今所指的符号学是随着20世纪下半期结构主义的兴起而出现的,其源头主要有三个:胡塞尔(E.EdmundHusserl,1859-1938)的现象学、索绪尔(FerdinanddeSaussure,1857-1913)的结构主义和皮尔斯(CharlesSandersPeirce,1839-1914)的实用主义。
与索绪尔将符号分为互不从属的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不同,皮尔斯认为符号由不可分割的对象(Object)、表象(SignorRepresenta-men)和解释项(Interpretant)三部分构成。
皮尔斯符号学是认知的符号学,他认为逻辑学和符号学是哲学的同一个分支,对符号过程的非事实形式不感兴趣,尽管后来他也懊悔没有公正地对待美学。
由此,人们对皮尔斯符号学通常从认识论视角研究,挖掘其认知价值,但却忽略了其与美学相关的问题。
虽然皮尔斯从未在其著作中明确表述符号过程的美学维度,但只要仔细分析,仍可发现其符号过程的不明推论(Abduction)[1]步骤自身就具有美学维度,而这一维度是艺术表达的基础。
本文从皮尔斯实用主义与符号学的关联开始,着重分析美学维度是如何在符号过程的不明推论中显现的,指出其所包含的本质要素是符号的冲突,围绕这一观点展开与此相关的美学讨论,深化对皮尔斯符号学的认识,展现其价值深度,拓展研究视域。
一、皮尔斯实用主义与其符号学的关联
皮尔斯是美国实用主义的创始人,正如他认为自己首先是符号学家,他的实用主义与符号学联系紧密。
皮尔斯的实用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意义理论,为了弄清词或概念的意义,他提出了实用主义原则,认为效果和可能有的实际关系是我们的概念对象所具有的,我们对这些效果的概念就是我们对对象概念的全部。
在他看来,实用主义本身并不是关于形而上学的学说,不试图确定任何事物的真理性,它只是一种发现现实的词和抽象概念的意义的方法。
也就是说,实用主义是一种科学的逻辑或科学方法论,用它来分析各种符号(包括词、观念、思想)的意义,以确定信念、采取行动并达到目的。
关于理智概念的“意义”是什么,皮尔斯认为只能通过研究符号的解释项或符号固有的意味效果加以解决。
他将符号的解释项分为情感解释项(e-motionalinterpretant)、精力解释项(energeticin-terpretant)和逻辑解释项(logicinterpretant)。
一个符号所固有的头一种解释项就是符号所产生的情感,我们几乎总会把某种感情解释为表明我们已经理解这个符号的固有效果的证明,而这种情感就是“情感解释项”,在某些情况下,它是符号产生的唯一固有效果。
比如,一首乐曲的演奏就是一个符号,它传达或者企图传达作曲家的音乐观念,不过这些观念通常不过是一连串的情感。
以情感解释项为中介,一个符号可能会产生进一步的效果,在这种进一步的效果中往往包含着一种努力,这种努力就是“精力解释项”,它可能是一种肌肉的用力,但更通常是心理的努力,是对内心世界施加的努力。
它是一种单一的活动,不具有普遍性,因此它不可能成为理智概念的意义。
此外,符号还具有一类意味效果,它肯定与那些
普遍概念的意义之外的事物相关,这种效果可能是一种思想或一个概念,只要一个符号属于理智的一类,它本身就必定有一个逻辑解释项。
每一个概念都是首次出现于下述情况中:把某种无意识的、属于暗示性质的经验加之于一种强烈的然而或多或少模糊的需要感之上,那种起暗示作用的东西与心灵的构造就有某种隐蔽的关系。
对人而言,原初的概念在发展顺序上处于原初地位,但出现于心理生活的各个阶段。
这些原初的概念采取猜测的形式,尽管人们通常并不这样认为。
每一个概念和一般命题,都是首先作为一种猜测给予给我们的,这些概念就是那些符号的头批逻辑解释项。
在后面我们会了解到,这种猜测就是不明推论的结果。
符号的所有这些效果都是由符号过程产生的。
符号过程是一种活动或影响,这种活动或影响是符号、符号对象及其解释项这三个主体间的合作,不能以任何方式把这三重关系的影响归结为两者之间的活动。
更具体一点,符号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象决定着符号,符号决定着解释项,而解释项又成为下一轮符号指示过程的对象的进程。
二、皮尔斯符号过程的认知步骤
对意义的探寻必然经由认知的符号过程,这种探究的符号过程具体说来就是从怀疑到信念确定的过程。
“怀疑”是皮尔斯符号学著作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认为,“怀疑”这一人类所普遍具有的心理体验和行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人类认识活动以及智慧存在的基本要素。
在皮尔斯看来,怀疑是人类探求知识的开端,是科学的符号指示过程的动力:“怀疑的刺激引起一种目的在于取得信念的努力,我们称这种努
力为探究。
”[2]CP5.374(按照皮尔斯文献标注惯例:CP卷数.段落数,下同。
)“真正的探究始于真正怀疑的开始,并且终于真正怀疑的终止。
”[3]W3:14(按照皮尔斯文献标注惯例:W卷数:页数,下同。
)消除怀疑是必须的,因为怀疑会妨碍甚至阻止行动。
相信的感觉或多或少是一种肯定的指示,即我们的禀性里面有某种被证实了的能决定我们行为的东西,而怀疑从来不具有这种效果,它是一种不安和不满意的状态,由此我们进行抗争来使自己进入到相信的状态;后者是一种我们都向往的不愿再改变的平静和满意的状态[3]W3:247。
因此,探究的符号过程的目标就是信念的确定。
根据皮尔斯的有关论述,可以了解到确定信念的方法有四种:一是固执的方法,即否定任何客观准则,各人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二是权威的方法,即由国家或其他暴力机关规定个人的信念,代替他们的意志而行动;三是先验的方法,即肯定每个人的理性中有共同的先验原则,通过集体讨论以确定信念;四是科学的方法,即把信念建立在实验效果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或行动来建立信念。
皮尔斯对前三种方法都持批判态度,认为它们都不能确定真的信念,只有第四种方法,才能提供具有“外在永恒性,而不凭主观偏见”的信念,是唯一可靠的方法[4],因为这一方法建立在独立于人类意愿的基础上,即它是在事实的基础上确定信念。
这种科学的探究方法包含三种论证:不明推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此处需要强调的是不明推论,它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形成假设得到头批逻辑解释项的过程,也是唯一能够产生新信念的逻辑推理形式。
要消除怀疑,首先要进行的就是不明推论。
在这种推理里,研究者把那些引起他注意的事实收集起来,并和他
认为相似或相关的其他事实联系起来,直到有一个解释出现为止。
这个解释是一个猜测或假设,但这个猜测的真理性会立即把那些特殊的存疑的事实解释出来。
这正是侦探小说中常用的方法。
不明推论确立了相似性或因袭关系,将新的事实与已知的东西联系起来,由此使得关于这些新事实的理论的发展,通过随后的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成为可能。
不明推论既是一种理性的逻辑推理形式,又是人的本能的行为,或者说,它就是普通人的日常推理,只不过这种推理是一种“本能力量”,很少被人意识到。
如果没有不明推论,我们不但不能获得任何新知识,就连日常生活也寸步难行,甚至无法顺利地与人交谈,可见不明推论是符号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