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
陕西省高速公路最新规划

陕西最新高速公路网规划 11条国网高速交会西安在最新的高速公路网规划中,西安、关中将与陕北形成2条高速通道,与陕南形成6条高速通道。
届时,以西安为中心,全省将形成28个高速公路出省通道,比原规划新增7个。
其中, 11条国网高速交会于我市,西安将成为在全国范围内,高速公路交会最密集的城市。
西安可通过高速公路,实现当日到达所有周边相邻省(区、市)。
西安所有区县已通达高速公路1986年12月25日,西安至临潼高速公路开工,拉开了我市高速公路建设的序幕。
2005年至2008年,陕西高速公路累计完成投资720亿元,投资总规模位列全国第三,通车里程已达到2466公里,实现全省9市1区、71个县(市、区)通达高速公路。
我市境内352公里的“米”字型高速公路已经全部建成通车,所有区县均已通达高速公路。
我市及周边的旅游资源丰富,人文、自然景观星罗棋布。
高速公路的相继开通,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的西线、北线、东线、南线旅游新格局。
兵马俑、黄帝陵、法门寺、华山、柞水溶洞、汉中武侯祠、商南金丝峡等一系列名胜旅游景点,很快成为市民旅游选择的一个个热点。
在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经过的地区,沿线群众收获了最大的实惠。
其中以西安为中心向关中五市一区辐射的高速公路,使关中地区成为全省最活跃的经济增长带。
依托高速公路,以西安为重点的关中五市开发区建设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吸引了大批世界著名公司和国内骨干企业入区,形成了电子和微电子、机电一体化、新能源、新材料和生化工程等产业。
高速公路沿线的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沿线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今年西安至各地市均以高速贯通在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重大机遇面前,对高速公路的长远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08年底,省、市交通部门经过广泛调研、专家论证、公众参与,迅速形成了新的高速公路网规划,规划里程由5000公里调增到了8000公里。
其中围绕西安将形成2条高速环行线,6条以西安为中心的辐射线,构成西安对外辐射各地市的高速通道,西安到各地市实现当日往返。
高速公路交调站点建设工程解决方案

第12页 共21页
3.3 数据信息管理模块
实时视频监控 数据信息管理 实时数据查询 基础数据导出 数据手动汇总
第13页 共21页
3.3.1:数据信息管理—实时数据查询
第14页 共21页
3.4 站点配置模块
设备厂家管理 站点配置 设备状态管理 道路情况管理 观测点管理
第15页 共21页
3.4.1:站点配置—设备厂家管理
高速公路交调站点建设工程解决方案
成功案例:国家干线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数据采集与服务系统试点工程 成功案例 国家干线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数据采集与服务系统试点工程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G104国道交调建设项目 国道交调建设项目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 河北省G2京沪高速交调点建设项目 河北省 京沪高速交调点建设项目
第2页 共21页
G2京沪高速河北段交调建设: 为使该工程G2京沪高速河北段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河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在京沪 高速管理处组织召开了现场会议,根据试点工程文件中“试点省份分路线站点建设及 利用情况一览表”中站点规划要求,我们重点考察了试点工程中G2京沪高速5个交通 量观测断面,并汇同河北省京沪高速公路管理处商议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及设备的选型 需求,以便于顺利完成此项工作。
•
该产品已在辽宁、山东、吉林、山西、福建等省市共应用140余台套,广受用户好评! 特别是在辽宁、吉林地区已实现全省、全路段交通信息联网检测,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4.2:售后服务
•
石家庄开元公路技术有限公司为辽宁金洋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设备供应方)
在河北的全权代理商。我公司拥有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体系共分三级,一级设在集团 公司本部的客户服务部,24小时服务热线电话服务,接到报修后,负责维修技术解答与 简单故障处理;二级为专业技术部门,接到报修后,专业维修人员可在12小时内到位, 排除故障;三级是我公司为业主单位培养的维修人员,通过预留的备品备件可解除部分 简单故障。 第20页 共21页
交通量调查分析报告

交通量调查分析报告1. 交通调查与分析1.1调查的目的、方法及内容交通分析及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公路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环节。
通过公路交通调查,可以全面了解本项目相关线路及其影响区域的公路交通发展水平和特征,为交通量预测提供基础数据;然后结合社会、经济、技术调查与分析,使用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通用的预测技术和方法,分析预测远景年交通量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为确定建设项目的技术等级、工程设施标准规模和评价其经济效益等提供重要的依据。
调查方法:本次交通量观测设临时观测点,采用人工记数法,对过往车辆观测记数,并采取抽样停车调查,同时收集常年观测站统计资料,采访公路沿线居民。
调查内容:现有公路路况调查、区域主要干线交通历年交通量统计资料的收集,车速调查、通行能力调查、汽车运输成本的调查、交通事故调查、全社会汽车保有量调查等。
对项目影响区内与拟建公路有密切相关的公路网情况也进行了调查。
1.2调查综述为了解并获得项目所在区路网的交通流量、流向等交通构成及交通特性,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提供可靠的交通量基础数据,本项目设置了三处交通量观测点,分别进行了交通流量观测。
其中观测点1为24小时流量观测点,观测点2为12小时流量观测点,观测点3为渡口渡运的人行交通量观测点。
采用的调查车型分类及车辆折算系数见表-1,货物分类见表-2。
并收集了常年观测点交通量,以据此综合确定本项目的月、周日不均匀系数。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上行驶的拖拉机每辆折算为4辆小客车,蓄力车、人力车、自行车及其它非机动车按路侧干扰因素考虑。
表-1 各汽车代表车型及换算系数表-2 货物分类表1.3交通调查资料的分析(1)12小时调查点交通量表-3 12小时调查交通量单位:辆(2)渡口人行交通量表-4 渡口人行调查交通量单位:位(3)交通量的时间分布为了收集得到拟建路段的交通量时间分布特性,本次调查在金仙镇南做了24小时交通量观测,调查得到的时间分布如下:表-5 分小时分车型交通量单位:辆调查数据分析表明,各调查点高峰小时交通量集中在白天,夜间交通量相对较少。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陕西省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的通知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陕西省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公布日期】2012.04.05•【字号】陕交发[2012]27号•【施行日期】2012.04.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陕西省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的通知(陕交发〔2012〕27号)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交通(运输)局,省公路局,省高速集团、交通集团,省高速公路收费中心,厅外资办,陕西宝汉公司、陕西金秀公司、陕西西铜公司、西安华通公司、榆林榆神公司:为加快完善我省公路交通情况调查体系,进一步推进高速公路交通情况调查工作科学发展,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和全国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统计工作布置会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省厅组织编制了《陕西省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就《规划》实施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各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单位是所辖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观测站(以下简称交调站)建设运维主体,负责本单位所辖路段交调站的年度建设计划编制、工程组织实施和建成后设备运维;省高速公路收费中心负责高速公路交调数据中心建设、高速公路交调站建设技术指导,负责高速公路交调站数据初审、汇总及报送;省公路局负责数据终审和确认,并按要求向部省有关单位报送。
二、各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单位每年按照《规划》要求,结合所辖路段高速公路综合监控系统建设情况,合理确定下一年度所辖路段交调站建设范围、规模和位置。
已运营高速公路的交调站建设纳入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随同年度养护计划一并申报。
在建和待建高速公路要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将交调站纳入公路机电工程中监控系统范围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并投入使用。
省高速公路收费中心要配合做好交调站建设的入网联调、数据验证等技术指导工作。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陕西省区域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实施方案的批复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陕西省区域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实施方案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09.08.04•【字号】陕发改农经[2009]1158号•【施行日期】2009.08.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陕西省区域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实施方案的批复(陕发改农经〔2009〕1158号)省气象局:《陕西省区域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实施方案》的请示(陕气字[2009]26号)收悉,经评审研究,原则同意实施方案,现批复如下:一、建设内容该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站网建设、信息共享系统和运行保障系统建设三部分。
站网建设。
在省内新建600个自动气象站,其中两要素自动气象站500个、六要素自动气象站100个。
信息共享系统。
建设1个省级中心站、10个市级中心站。
运行保障系统。
建立区域气象观测站运行实时监控系统;每个观测站点配置备品备件,并在中心站配备传感器标校设施,供日常维护;省、市级区域中心站配置保障车辆。
二、站点布置原则及布局按照中国气象局《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试行)》要求及2007年底已建成的区域气象观测站布局,该项目建设以两要素自动气象站为主、六要素自动气象站为辅。
两要素自动气象站依据行政区划和空间尺度均匀性进行布局。
具体分布为:西安市31个、宝鸡市35个、咸阳市32个、渭南市28个、汉中市128个、安康市129个、商洛市90个、延安市13个、榆林市14个。
六要素自动气象站布局主要是根据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典型空间和时间尺度特征,参考中尺度地面观测网的设计思路,通过对中尺度天气地面监测站密度指数的需求分析进行布设。
主要布设在渭河、汉江、丹江、沿黄河等流域重点地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交通干线、重要工业基地及旅游景点等人口集聚地,其中,西安市11个、铜川市2个、宝鸡市12个、咸阳市7个、渭南市4个、汉中市13个、安康市11个、商洛市10个、延安市8个、榆林市22个。
规划中的数字路网

规划中的数字路网冯坡在公路交通情况调查工作研讨会上,《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简称《规划》)发布。
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工作,在国家高速公路网加速建设之际,进入一个新阶段。
依据《规划》,到2020年,随着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逐步建成,我国将建设完成覆盖全部路网里程的国家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与信息服务体系,为行业、为社会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服务。
交通运输部曾在《关于加强高速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统计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调查站点全面覆盖、调查方法实现自动化,信息采集和发布准确及时,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实现自动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工作目标,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起以连续式调查为主、间隙式调查为辅的高速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统计体系。
而《规划》进一步明确了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的总体架构、指标体系、调查内容、调查方式与方法、调查站布设方法与原则,对已建成通车的国家高速公路路段进行了调查站布局,对在建和待建路段进行了调查站规模测算,同时要求地方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站也应参照国家高速公路的标准进行布设。
信息化与服务信息化交通量信息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描述了交通流本身的特性,而且能够反映路网的负荷程度、运行质量,在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与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
除了宏观决策之外,通过交通量信息还可以动态的掌握交通流的运行服务水平以及道路的实时运行质量,了解道路交通运行的通畅、阻断情况,不仅可以为开展交通调度指挥和交通控制提供基础信息,还可以为交通紧急事件的快速处置提供支持,可以在与气象、管制等信息结合的基础上为出行者提供全面的交通信息服务。
例如负责京津塘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的华北高速管理控制中心,通过分层次及时向管理部门、社会公众发布相关信息,使全线交通运行状况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实现信息共享,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也代表了国内的最高水平。
自2004年起,为及时向社会各界提供全国主要公路交通状况信息,引导公众出行,交通部综合规划司组织开展了“黄金周”公路交通量调查统计工作,在全国主要公路上设立了300余个自动化的交通量调查站,其中有近80%的调查站分布于高速公路。
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

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二○○八年十月目录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 0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 0(简本) 0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0二○○八年十月 0一、规划的必要性 (3)二、《规划》的功能定位 (3)三、国家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与信息服务体系的架构 (3)(一)调查方式与调查方法 (3)(二)调查站分类 (3)(三)体系架构 (3)四、统计分析指标体系 (4)五、规划目标 (5)到2012年,初步建立国家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与信息服务体系的架构,覆盖所有已通车路段,实现调查站与高速公路建设同步,可以准确的反映被覆盖路段的宏观交通流特征和路网运行特征,初步具备监测路网运行质量、为社会提供出行服务信息的能力;到2020年,随着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逐步建成,完成国家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与信息服务体系,覆盖全部路网里程,具备全面、准确的为行业、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能力。
(6)六、总体布局 (6)(一)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数据中心 (6)建设1个部级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数据中心和各省级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数据中心。
省级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数据中心与部级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数据中心联网,构成国家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数据管理与应用平台。
(6)部级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数据中心设在部规划研究院。
省级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数据中心由各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建设管理单位(如省公路局、省交通厅信息中心、省高速公路管理机构、省高速公路管理公司等),省厅赋予其明确的职责。
(6)(二)调查站布设的方法与原则 (6)1、调查站布设的指导思想 (6)(1)全面覆盖 (6)调查站布设应实现对路网的全面覆盖,以切实提高调查的空间覆盖率和调查数据的代表性。
(6)(2)合理布局 (7)调查站布设应注意与国家高速公路路网布局形态及技术特征相协调,实现合理布局。
(7)(3)规模适度 (7)调查站布设应实现规模与效率的最优平衡,最大限度的减少动态交通数据采集体系的建设投入和后期运行投入。
浅谈交通量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应用

浅谈交通量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应用作者:牛仕伟来源:《消费导刊》2017年第04期摘要:本文结合河北省公路交通量调查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
对公路交通量调查数据的统计整理、分析及应用做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交通量数据统计分析应用交通量调查统计工作是公路交通规划建设及运营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交通量调查数据不仅应用于公路的规划设计和日常管养,为其提供数据支持,也为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科学的决策与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截止到2015年底,河北省干线公路共有590个交通量调查站,覆盖里程12362.1D8公里。
2015年全省参加四类公路比重调查的站点共1206个,总观测里程22370.919公里。
公路交通事业在持续不断的发展,路网结构也在适时调整日益完善,公路通车里程不断增长,路网的密度也逐步增大,这就对交通量的调查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要对观测数据进行及时、准确、完整的数据统计汇总,进而深入分析数据,以满足今后工作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交通量调查数据的统计整理从交通组成角度看,交通量包括机动车交通量和非机动车交通量两部分。
机动车又包括汽车、摩托车、拖拉机,其中汽车可详细划分为中小客、小货车、大客车、中货车、大货车、特大货车和集装箱车;非机动车含人力车、畜力车和自行车。
在观测交通量时,是以自然车辆数来计量。
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则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汽车自然数或者当量数来计量。
交通量自然数折算为当量数时,采用小客车为标准车型,当量数的单位以PCU来表示。
自然车辆数的单位以V来表示。
交通量在时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要求我们必须用时间平均值来统一衡量标准。
按不同的时间范围可做以下划分:平均日交通量,即观测期间的交通量总数与观测的天数的比值,以ADT来表示;月(年)平均日交通量,即全月(年)的日交通量观测结果的平均值,分别以MADT、AADT来表示。
此项指标可以反映出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的交通流趋势。
为全面了解不同等级道路的交通量情况,更好地为公路管理和公众出行提供信息支撑与服务,还需统计四类公路交通量比重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 2012 201 2 年 4 月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概述................................................................................................................................ - 1 1.1 规划背景....................................................................................................................... - 1 1.2 规划依据....................................................................................................................... - 4 1.3 规划范围....................................................................................................................... - 4 1.3.1 时间范围........................................................................................................... - 4 1.3.2 空间范围........................................................................................................... - 4 1.4 指导思想....................................................................................................................... - 5 1.5 规划原则....................................................................................................................... - 5 1.6 规划目标....................................................................................................................... - 6 1.7 规划内容....................................................................................................................... - 6 第二章 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信息需求及布设理论 ................................................................ - 7 2.1 信息需求....................................................................................................................... - 7 2.2 功能定位....................................................................................................................... - 9 2.3 调查方式..................................................................................................................... - 10 2.4 站点分类..................................................................................................................... - 11 2.5 布设方法..................................................................................................................... - 11 2.5.1“两阶段”布设方法....................................................................................... - 11 2.5.2 交通波理论布设方法 ..................................................................................... - 13 第三章 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 .................................................................................. - 17 3.1 布局原则..................................................................................................................... - 17 3.1.1 一类调查站布局原则 ..................................................................................... - 17 3.1.2 二类调查站布局原则 ..................................................................................... - 18 3.2 布局规划..................................................................................................................... - 20 3.2.1 已通车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 ......................................... - 20 3.2.2 在建及规划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 ................................. - 54 3.2.3 全省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汇总 ..................................................................... - 57 3.2.4 编号规则......................................................................................................... - 59 3.2.4.1 站点编号 ............................................................................................ - 59 3.2.4.2 设备编号 ............................................................................................ - 60 第四章 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及数据中心设备配置 .............................................................. - 62 4.1 配置原则...................................................................................................................... - 62 4.1.1 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 ..................................................................................... - 62 4.1.2 高速公路交调数据中心 ................................................................................. - 62 -
I
目录
4.2 级别配置..................................................................................................................... - 65 4.3 功能配置..................................................................................................................... - 66 第五章 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建设及运营管理 ...................................................................... - 68 5.1 建设实施方案 .............................................................................................................. - 68 5.1.1 主要内容.......................................................................................................... - 68 5.1.2 工作分工.......................................................................................................... - 68 5.1.3 建设规划.......................................................................................................... - 68 5.1.3.1 总体原则 ............................................................................................ - 68 5.1.3.2 阶段及目标 ........................................................................................ - 69 5.1.3.3 实施规模 ............................................................................................ - 69 5.1.3.4 组织实施 ............................................................................................ - 72 5.1.3.5 工程验收 ............................................................................................ - 72 5.1.4 费用来源.......................................................................................................... - 72 5.2 运行管理体系 .............................................................................................................. - 73 5.2.1 管理体系.......................................................................................................... - 73 5.2.2 管理职责.......................................................................................................... - 74 5.3 调查数据管理 .............................................................................................................. - 74 5.3.1 总体架构......................................................................................................... - 74 5.3.2 通信要求......................................................................................................... - 75 5.3.3 数据网络......................................................................................................... - 75 5.3.4 信息服务......................................................................................................... - 76 5.3.5 数据存储......................................................................................................... - 77 附图一:陕西省高速公路网“环线”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示意图 .................... - 78 附图二:陕西省高速公路网“辐射线”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示意图 ................ - 79 附图三:陕西省高速公路网“纵线”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示意图 .................... - 80 附图四:陕西省高速公路网“横线”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示意图 .................... - 81 附图五:陕西省高速公路网“联络线”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示意图 ................ - 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