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
陕西省高速公路最新规划

陕西最新高速公路网规划 11条国网高速交会西安在最新的高速公路网规划中,西安、关中将与陕北形成2条高速通道,与陕南形成6条高速通道。
届时,以西安为中心,全省将形成28个高速公路出省通道,比原规划新增7个。
其中, 11条国网高速交会于我市,西安将成为在全国范围内,高速公路交会最密集的城市。
西安可通过高速公路,实现当日到达所有周边相邻省(区、市)。
西安所有区县已通达高速公路1986年12月25日,西安至临潼高速公路开工,拉开了我市高速公路建设的序幕。
2005年至2008年,陕西高速公路累计完成投资720亿元,投资总规模位列全国第三,通车里程已达到2466公里,实现全省9市1区、71个县(市、区)通达高速公路。
我市境内352公里的“米”字型高速公路已经全部建成通车,所有区县均已通达高速公路。
我市及周边的旅游资源丰富,人文、自然景观星罗棋布。
高速公路的相继开通,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的西线、北线、东线、南线旅游新格局。
兵马俑、黄帝陵、法门寺、华山、柞水溶洞、汉中武侯祠、商南金丝峡等一系列名胜旅游景点,很快成为市民旅游选择的一个个热点。
在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经过的地区,沿线群众收获了最大的实惠。
其中以西安为中心向关中五市一区辐射的高速公路,使关中地区成为全省最活跃的经济增长带。
依托高速公路,以西安为重点的关中五市开发区建设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吸引了大批世界著名公司和国内骨干企业入区,形成了电子和微电子、机电一体化、新能源、新材料和生化工程等产业。
高速公路沿线的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沿线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今年西安至各地市均以高速贯通在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重大机遇面前,对高速公路的长远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08年底,省、市交通部门经过广泛调研、专家论证、公众参与,迅速形成了新的高速公路网规划,规划里程由5000公里调增到了8000公里。
其中围绕西安将形成2条高速环行线,6条以西安为中心的辐射线,构成西安对外辐射各地市的高速通道,西安到各地市实现当日往返。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陕西省交通行业专网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陕西省交通行业专网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公布日期】2013.04.27•【字号】陕交函[2013]335号•【施行日期】2013.04.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体制改革正文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陕西省交通行业专网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陕交函[2013]335号)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韩城市交通(运输)局,厅直各单位:为加强陕西省交通行业专网的管理,保障交通行业专网稳定、高效、安全运行,为交通运输行业各应用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网络平台,厅组织相关单位编制了《陕西省交通行业专网运行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陕西省交通行业专网运行管理办法》陕西省交通运输厅2013年4月27日陕西省交通行业专网运行管理办法(陕西省交通厅信息中心2012年7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陕西省交通行业专网的管理,保障交通行业专网稳定、高效、安全运行,为各应用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网络平台,推动交通信息化工作,依据国家、交通运输部、陕西省有关法律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陕西省交通行业专网是全省交通信息化建设的网络基础。
交通行业专网为省-市-县三级结构,连接各市、县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厅直各单位。
主干网络为连接各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厅直单位的网络;高速公路通信系统是交通行业专网的延伸,是专网的组成部分;分支网络为市县级网络和利用高速公路光纤网络延伸到各高速公路管理处和管理所的网络。
第三条陕西省交通行业专网是交通运输部电子政务外网的组成部分,属非涉密网络。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省、市、县三级交通主管部门及厅直各单位。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职责第五条为了保障专网的正常运行,交通行业专网的运行管理遵循“条块结合,分级管理”的原则。
第六条陕西省交通厅信息中心代省厅负责专网管理工作,负责交通行业专网的主干网运行管理、全网监督管理。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01.29•【字号】•【施行日期】2021.01.29•【效力等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1月29日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陕西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关键五年。
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及《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凝心聚力埋头苦干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意见》,科学编制并实施好全省“十四五”发展规划,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2015年2月和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陕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五个扎实”“五项要求”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陕西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也是全省“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的总遵循、总依据。
“十四五”规划由《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专项规划和市(区)规划组成。
本《纲要》是基础性、战略性规划,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全省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战略方向,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和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的任务安排,是完善全省经济治理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职能的重要依据。
第一篇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全面总结“十三五”发展成就和经验,科学审视省情特征趋势,准确把握发展环境复杂深刻变化特征,明确指导方针,确定合理奋斗目标,开启新的历史征程。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通知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0.28•【字号】市政发〔2021〕20号•【施行日期】2021.10.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西安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西安市人民政府2021年10月28日西安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前言“十四五”时期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第一个五年,按照《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陕西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以及《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总体要求,编制《西安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本规划主要阐述了“十四五”时期西安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是今后五年西安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项目实施和政府投资的重要依据。
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覆盖西安市行政区和西咸新区。
规划期限:规划期为2021—2025年,远景展望至2035年。
一、规划背景(一)发展基础“十三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西安市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战略机遇,紧盯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空港、陆港面向国际辐射能力显著提升,客货运量位居全国前列;铁路、公路交通骨架更加完善,路网结构更加优化;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安北站、西安火车站、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等综合枢纽功能逐步完善,旅客出行更加方便快捷,货物多式联运效率明显提升。
“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200亿元,为西安市实现新时代追赶超越和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1.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综合交通网逐步形成西安铁路网总里程601公里,其中高铁总里程224公里。
陕西高速公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陕西省高速公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陕西省高速公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起草组2015年10月《陕西省高速公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地方标准编制说明1 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速公路的绿化设计,提升我省高速公路景观绿化的水平,全面推进我省交通运输的科学发展,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申请《陕西省高速公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地方标准的立项,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通过审定,将其列入陕西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
在接受任务的同时,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立即组织成立了起草小组,负责该项地方标准的起草工作。
1.2编制单位本标准由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
1.3主要工作过程2014年4月,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组织成立本标准起草小组,标准的编制工作正式开展。
2014年4月~2014年6月,起草小组制定工作方案,着手进行项目调研和文献资料和工程案例的收集整理,拟定了本标准的编制大纲。
2014年9月~2014年12月,主要起草人完成本标准初稿的起草,并进行内部讨论。
2015年3月~2015年5月,起草小组对初稿进行修改和补充,形成内部讨论第二稿,并扩大范围征求相关专业设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2015年7月~2015年8月,经多次讨论和修改,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2015年9月~2015年10月,标准征求意见稿初审,根据审查意见修改完善后对外征求意见。
1.4起草组组成成员及其所做的主要工作本标准起草组的成员:马保林、张社文、邓晟辉、仝晓辉、李娜、安登奎、李玲、王力、白锐鸽。
马保林:项目统筹管理。
张社文:项目统筹管理,审阅。
邓晟辉:主要起草人,主要负责标准的研究、起草、修改、统稿。
仝晓辉:主要起草人,主要负责标准的研究、起草,以及项目的前期策划。
李娜:起草人,负责绿化设计造价编制章节的起草、修改。
安登奎:项目协调,参与标准的审阅、修改。
李玲:参与资料收集和标准的审阅。
王力:参与资料收集和标准的审阅。
收费公路知识问答题题库

收费公路知识问答题题库1、《收费公路管理条例》是哪年哪月哪日、什么会议通过的?答:2004年8月18日国务院第61次常务会议通过。
2、《收费公路管理条例》是哪年哪月哪日起施行的?答: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
3、《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第十四条中有关收费公路的收费期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政府还贷公路的收费期限,按照用收费偿还贷款、偿还有偿集资款的原则确定,最长不得超过15年。
国家确定的中西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府还贷公路收费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0年。
经营性公路的收费期限,按照收回投资并有合理回报的原则确定,最长不得超过25年.国家确定的中西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营性公路收费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0年。
4、《公路法》规定,哪些公路可以依法收取车辆通行费?答:符合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等级和规模的下列公路,可以依法收取车辆通行费:(1)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利用贷款或者向企业、个人集资建成的公路;(2)由国内外经济组织依法受让前项收费公路收费权的公路;(3)由国内外经济组织依法投资建成的公路。
5、《公路法》里所称的公路包括哪些组成部分?答:包括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公路渡口。
6、公路按其在公路路网中的地位可划分哪几种?按技术等级可分为哪几种?答:按在公路路网中的地位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按技术等级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7、收费还贷公路和收费经营公路的具体概念是什么?答:收费还贷公路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利用贷款或向企业、个人集资建成的收费公路。
收费经营公路是指国内外经济组织依法受让收费权的收费还贷公路,或依法投资建成的收费公路。
8、我国现行的公路路线编号组成有哪些?其中公路管理登记代码都有哪些?答: 我国现行的公路路线编号由一位公路管理等级代码和三位数字构成。
公路管理登记代码中G为国道代码,S为省道代码,X为县公路代码,Y为乡公路代码,Q为其他公路代码。
延志吴高速公路简介.

延志吴高速公路简介
1.延志吴高速公路是陕西省高速公路“2367”路网规划七横中延吴线(延水关~吴起)的重要一段,它位于陕西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路线起于包茂高速公路延安至靖边段沿河湾立交处,向西途经安塞县招安镇、王窑乡,志丹县侯市乡、保安镇、顺宁乡、纸坊乡、金丁乡,吴起县薛岔乡,止于吴起县走马台,全长109.846公里。
延安该项目的建成通车对完善陕西省高速公路网、优化延安市路网结构,做大做强延安“红色旅游业”,促进三县石油工业产业链延伸、第三产业逐步壮大、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延志吴高速全线共有桥梁197座,隧道8座(志丹东、前山、寨子梁、大梁峁、营盘峁、花羔梁、马鞍子、中梁)。
全线设互通式立交6处,服务区1处、停车区2处、收费站4处、超限检测站1。
预按照规划,该高速公路将向北连接国家高速青银线,向南连接国家高速青兰线,向东横贯陕西北部,通往山西,连接华北,成为一条重要的枢纽性高速公路路段。
3.该高速公路客车全程按0.60元/车公里基本费率收取,加收隧道通行费每车次10元(一型车),收费年限20年。
其中,客车分为一类(小于等于7座)、二类(8座~19座)、三类(20座~39座)、四类(40座)车型,分别拟按每车每公里0.60元、1.06元、1.36元、1.63元收取,另外分别加收10元、20元、30元、40元隧道通行费。
载货类汽车计重收费标准为每吨公里0.12元,隧道通行费一类(小于等于2吨)加收10元、二类(2吨~5吨)加收20元、三类(5吨~10吨)加收30元、四类(10吨~15吨)加收40元。
吴起—延安小轿车(含隧道通行费10元)80元
志丹—延安小轿车(含隧道通行费10元)50元。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陕政函〔2017〕92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陕政函〔2017〕92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陕西省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陕西省人民政府2017年5月3日陕西省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为进一步加快我省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通信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和水平,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目标到2017年底,全省固定宽带平均可用下载速率同比提升23%。
其中,西安市固定宽带平均可用下载速率达到14.5Mbps。
全省电信普遍服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村固定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2Mbps。
全省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超过65%,户均资费下降15%。
全省手机流量平均资费下降20%,城区、重点区域及公共场所4G网络覆盖率达到100%。
(一)提升光纤网络支撑能力。
到2017年底,全省新增光缆总长22万公里,达到110万公里。
新增光纤到户端口288.5万个,达到1841.8万个。
互联网省际出口总带宽由9.63T提升至16.13T,西安市直联点网间带宽由180G提升至380G。
切实提升用户上网体验,西安市固定宽带平均可用下载速率达到14.5Mbps,宝鸡市、渭南市、延安市、商洛市达到14Mbps,咸阳市、铜川市、榆林市、汉中市、安康市达到13.5Mbps。
(二)提高全光网城市质量。
到2017年底,城市既有住宅小区光纤改造率达到99%(其中,西安市达到100%)。
光纤到户用户总数达到700万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一、规划调整背景2006年2月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陕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实施以来,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加,对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特别是2005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加快交通发展、突破瓶颈制约”的动员令下,我省高速公路进入了全面提速、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2005至2008年,高速公路累计完成投资750亿元,位居全国前列;新增里程近1500公里,年度平均在建规模1500公里左/maps/jttj_glgh.jpg右。
特别是2007年,国道主干线全面完成建设任务,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在西部率先突破2000公里大关,总里程由2004年的全国第17位上升到第9位,在西部地区排位由第4上升到第1。
到2008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466公里,全省除安康外,其他9市1区、71个县(市、区)通达高速公路;实现了由长期缓慢发展向持续快速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尽管我省高速公路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站在全国交通发展趋势的层面来审视高速公路发展水平,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要求来审视高速公路适应能力,站在全省人民对交通需求的角度来审视高速公路服务水平,我省高速公路发展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具备进一步加快发展的需求和条件。
今年“两灾”发生后,我国陆路交通暴露出路网连通度不高、迂回线路偏少等问题,交通运输部已经明确今后将加快国家高速公路建设成网、加快国高网中的断头路建设、加快早期建成高速公路的扩容改造和加快具有通道功能的地方高速公路建设。
陕西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省份,是承担过境和中转交通的关键区域,要求路网规划布局站在更高的层面上,从全国交通需求的大局来思考,充分发挥交通枢纽省份应有的作用。
国家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扩大内需,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确保国家经济运行安全,对加快完善高速公路网、加快拥挤路段扩容改造、重点解决高速公路的断头路和省际间的连接等提出了新要求。
这些新形势,对我省高速公路进一步加快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高速公路进一步加快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需要我们在原省网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深化补充和调整完善,以适应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的需求,提高高速公路建设决策的科学性,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全省高速公路持续、快速、有序发展。
2008年11月18日,我厅向省政府常务会议汇报了规划调整情况,11月21日向省委主要领导进行了专题汇报,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
经修改完善后,形成陕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调整报告。
二、规划思路与目标规划思路:围绕建设西部强省发展战略,构建布局合理、高效畅通、覆盖全省、通达四邻、迂回便捷的高速公路网络,实现陕西高速公路在西部率先发展、率先跨越、率先突破,打造西部交通强省,形成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为关中率先发展、陕北跨越发展和陕南突破发展提供交通支撑,为关中城市群、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陕南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交通保障。
规划目标:一是有效对接周边省份,形成出省高速通道,实现西安到所有相邻省(区、市)当日到达;二是构筑西安对外辐射地市的高速通道,实现省会到地市当日往返;三是形成省境内大中城市间高速通道,实现相邻地市间的便捷联系;四是形成覆盖全省、快速畅通的网络,近期实现所有县便捷上高速,远期实现县县通高速;五是连接省境内铁路、机场、主要旅游景点、工业园区、形成高速集疏运通道,提供便捷、安全、可靠的交通保障。
三、布局规划(一)路线方案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布局及城镇规划,在原省网规划基础上,按照“完善骨架路网、增加迂回线路、畅通省级通道”的思路,以“加密、连通、对接、扩容”为重点,采用纵横网格与辐射线、环线相结合的布局方案,形成由2条环形线、6条以西安为中心的辐射线、3条南北纵向线、7条东西横向线和18条联络线组成的高速公路网(简称“两环六辐射三纵七横”或“2637”网),路网总规模8056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3871公里,省级高速公路4185公里。
2条环线,即西安绕城和西安大环线,长约440公里。
西安绕城高速公路:长约80公里;西安大环线:渭南-阎良-高陵-三原-泾阳-乾县-杨凌—周至-户县-长安-蓝田-渭南,长约360公里。
6条辐射线,即西禹线、西商线、西漫线、西汉线、西长线和西旬线,长约1297公里。
西禹线:西安-高陵-阎良-富平-蒲城-澄城-合阳-韩城-禹门口,长约217公里;西商线:西安-蓝田-商州-丹凤-商南-陕豫界,长约239公里;西漫线:西安-蓝田-商州-山阳-漫川关,长约180公里;西汉线:西安-户县-洋县-城固-汉中-勉县-宁强-棋盘关,长约360公里;西长线:西安-咸阳-礼泉-乾县-永寿-彬县-长武-凤翔路口,长约182公里;西旬线:西安-咸阳-淳化-旬邑-陕甘界,长约119公里;3条南北纵向线,即榆商线、榆康线和定汉线,长约2530公里。
榆商线:府谷-神木-榆林-米脂-绥德-清涧-延川-延长-宜川-黄龙-澄城-大荔-华阴-洛南-商州,长约749公里;榆康线:蒙陕界-榆林-靖边-安塞-延安-黄陵-宜君-铜川-耀州-三原-西安-柞水-镇安-安康-紫阳-陕川界,长约1281公里;定汉线:定边—吴起—陕甘界,长约144公里;陕甘界(大桥村)-陇县-千阳-凤翔-宝鸡-姜窝子-汉中-陕川界,长约356公里;总长约500公里。
7条东西横向线,即吴定线、延吴线、宜富线、合凤线、大凤线、潼宝线和白略线,长约2121公里。
吴定线:吴堡-绥德-子洲-横山-靖边-定边-王圈梁,长约321公里;延吴线:晋陕界-延川-延安-志丹-吴起,长约225公里;宜富线:晋陕界-宜川-黄龙-洛川-富县-陕甘界,长约190公里;合凤线:合阳-澄城-白水-铜川-旬邑-彬县-麟游-凤翔,长约330公里;大凤线:大荔-蒲城-铜川-淳化-永寿-岐山-凤翔,长约262公里;潼宝线:潼关-华阴-渭南-临潼-西安-咸阳-兴平-武功-杨凌-陈仓-宝鸡-牛背,长约331公里;白略线:鄂陕界-白河-旬阳-安康-汉阴-石泉-西乡-汉中-勉县-略阳-陕甘界,长约462公里。
18条联络线,即榆府线,神米线,榆佳线,清安线,黄渭线,机场专用线,西咸北环线,乾岐线,法门寺连接线,太凤线,商柞线,丹宁线,桐旬线,古镇线,安平线,安镇线,石泉连接线,茶店连接线,长约1668公里。
(二)新增路线功能1、陕北地区陕北地区新增了神府线、神米线、定汉线定边至陕甘界段、清安线和延吴线延安~吴起等5条路线,主要功能为:1)连接了神府经济开发区、府谷煤电载能园区、子长能源化工园区及吴起、志丹两个石油富集县,有利于促进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和能源化工产业集群的形成,为陕北跨越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保障。
2)增加了陕北东出山西、北上内蒙、南下甘肃的3个出省通道,有利于缓解陕北能源东出南下的运输压力,加强陕蒙晋、陕甘宁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
3)通达了原规划未覆盖的志丹、吴起、子长3个以资源性经济为主的县区,将明显改善资源外运条件,有利于突破交通运输对石油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2、关中地区关中地区新增了西安大环线、合凤线、大凤线、乾岐线、太凤线、黄渭线、西旬线和法门寺连接线等8条路线,主要功能为:1)便捷地连接了关中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区(宝鸡、咸阳、铜川和渭南),沟通了西安大都市圈内的蓝田、户县、周至、长安、阎良及兴平、三原、泾阳、礼泉、乾县等县(区),对组建大西安、整合大关中、带动大西北,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形成,扩大关中城市群的辐射带动范围具有重要作用。
2)实现了西线著名旅游景区的高速通达,串起了以汉唐文化、佛教文化、生态文化和关中民俗文化为主体的旅游景区群,有利于带动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加速旅游大省目标的实现。
3)联接了国家高速公路连霍线、京昆线、包茂线、福银线和沪陕线,重点加密了东西向的横向通道和以西安为中心的环形通道,形成了多条迂回线路,提高了路网选择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增强了公路运输的保障能力。
3、陕南地区陕南地区新增了商柞线、丹宁线、桐旬线、古镇线、安平线、安镇线、石泉连接线和茶店连接线等8条路线,主要功能为:1)实现了商洛、安康和汉中三市间的高速直达,密切了陕南与关中地区的联系,为陕南经济依托绿色产业和生态旅游业实现突破发展提供了交通支撑。
2)为以西安为中心的沪陕、福银、包茂和京昆四条穿越秦岭的国家高速公路提供了迂回线路,有利于提高高速公路的应急保障能力,确保公路运输大通道的畅通。
3)增加了两个省际出口通道,进一步密切陕西与重庆、湖北间的联系,有利于强化省际间的经济互补与协作,构筑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三)布局效果按照调整完善后的新规划,当全部路网建成后,将达到以下效果:1、省会西安与各地市以高速公路相连接,相邻地市以高速公路相连通;关中与陕北形成2条高速通道,与陕南形成6条高速通道。
2、高速公路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区)。
密度由原规划的2.4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3.9公里/百平方公里。
3、全省将形成28个高速公路出省通道,其中通往河南2个、山西8个、湖北3个、四川3个、重庆1个、甘肃8个、宁夏1个、内蒙2个,较原规划新增了7个出省通道(即内蒙1个、山西1个、湖北1个、重庆1个、甘肃3个),完善了与周边省区的连接成网,进一步加强了陕西高速公路枢纽省份的地位。
4、相邻高速公路之间形成多条迂回线路,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和机动性,增强了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利于建立快速、便捷、安全、高效的公路运输体系。
四、实施安排(一)资金需求按照调整完善后的高速公路网规划,扣除已建成通车路段外,目前在建及待建项目以静态投资匡算,共需建设资金约4210亿元,其中国家高速公路约需1200亿元,省级高速公路约需3010亿元。
(二)阶段建设目标1、2008~2010年,重点建设国家高速及具有通道功能的省级高速公路。
到2010年,通车里程突破3000公里,西安至各地市全部以高速公路贯通,高速公路覆盖全省74%的县(市、区)。
2、“十二五”期,重点建设省级高速和瓶颈路段的扩容改造。
到2012年,通车里程突破4000公里;高速公路覆盖全省81%的县(市、区)。
到2015年,通车里程突破5000公里,出省通道口增加到20个,高速公路覆盖全省89%的县(市、区)。
3、“十三五”后,重点建设联络线,加密主骨架。
到规划期末(暂定为2025年),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8000公里,规划的“2637”高速公路网形成。
五、对策措施(一)加强统筹协调,依法实施规划(二)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三)创新融资渠道,建立资金保障(四)加强前期工作,强化项目管理(五)推进科技创新,实现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