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
一年级数学期中上册试卷分析及反思范文(精选8篇)

一年级数学期中上册试卷分析及反思一年级数学期中上册试卷分析及反思范文(精选8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期中上册试卷分析及反思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数学期中上册试卷分析及反思篇11、试卷命题情况评价:本次期中考试试卷从总体来看试卷基本抓住了本年级本册书上半学期的重点、难点、关键点。
整个试卷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
这张试卷注重人文性,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
人文性体现在试卷的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给学生以亲切感。
2、学生得失分情况分析:本次期末考试,全员参考。
平均成绩达到86.51分,及格率100%,优秀率:94.7%。
从学生做题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基本功扎实,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
第一题,口算题。
大部分学生完成较好,但也有部分学生出错,主要是因为粗心或没有理解题意造成的,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练习。
第二题,填()。
学生答题情况良好,只有少数学生出错,错得较多的题目是第2小题按规律填数第三题,用竖式计算,学生出错较少。
第四题,数一数。
学生出错很少。
第五题,填表。
学生有错误比较多,主要是题意未看懂。
第六题,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出错较少第七题,解决问题。
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有的是没有理解题意;有的是因粗心出错......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这方面的训练。
纵观整个做题情况,大部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对于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加强训练,并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重点与难点。
3、教学反思:结合学生的考试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1、把握好教材的知识体系,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好教材中知识与课改的结合点,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2、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自信心。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考考你的眼力!(15分)1.谁最高?画“ ”;谁最矮?画“✕”。
2.哪支铅笔最长?在后面画“○”。
3.谁先吃到萝卜?在后面画“○”。
4.重的画“△”,轻的画“○”。
5.谁最重?画“ ”;谁最轻?画“○”。
二、动物联欢会。
(12分)1. 小动物们正在高兴地表演节目,参加表演的小动物分别有多少只呢?请数一数,写一写。
(4分)2.会场布置得非常漂亮,数出下面物品的数量,写在下面,把用得最多的圈起来。
(5分)3. 看节目的小朋友一共有( )人,从左边数小明排第( ),从右边数小明排第( )。
(3分)三、想一想,填一填。
(12分)四、填一填。
(10分)1.2. 5前面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
3.○○○○○○●○○从左数,●排第( );从右数,●排第( )。
五、在里填上“>”“<”或“=”。
(20分)7 1 10 5 88 67 1 229 3 3 00 4 3 10 2六、操作题。
(12分)1.(1)画○,使○的个数与△同样多。
(2)画○,使○比☆多3个。
△△△△△△☆☆☆☆☆☆2.在的上面画一个◎;在的下面画一个□;在的左边画一个☆;在的右边画一个△。
七、分一分,把图形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框里。
(6分)八、数一数,填一填。
(13分)1.(9分)(1)从左起,第( )个是球,第( )个和第( )个是正方体。
(2)从右起,第( )个和第( )个是正方体。
(3)球的左边第一个是( ),球的右边第一个是( )。
(4)先把左边5个图形圈出来,再把从右边数第3个图形圈出来。
2.看一看,想一想。
(4分)(1)小明的前面有( )人,后面有( )人。
(2)最前面的是( ),最后面的是( )。
参考答案一、1.(✕) ( ) ( )2.从上到下: ○3.从上到下: ○4.○5. ○二、1.6 3 4 1 2.6 8 6 10 圈花盆。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练习题大全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一、 直接写出得数(20分)17 – 8 = 11– 3 = 24 + 5 = 60 + 22 –2 = 41 + 20 = 7 + 62 = 68 – 5 = 78 – 50 + 30 = 89 – 7 = 6 + 8 = 16-9 = 65 –60+ 80 = 90 – 10= 50 + 38 = 54 – 40 = 78 – 5 – 30 = 29 + 40 = 15 – 8 = 30 + 60 = 32+ 50 –40 = 二、填空(36分) 1、(6分)( )个十和( )个一 ( )里面有( )个十 合起来是( )。
和( )个一。
290 703、50里面有( )个十,10个十( )。
4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个位上是2,十位上是8的数是( )。
4、比70小1的数是( ),70比( )小1。
最大的两位数是( )。
最小的两位数是( )。
5(4分)45+2 63-20 63-6、(1)根据计数器先写出得数, (2)在计数器上先画出算珠, 再比较大小。
(3分) 再比较大小。
(3分)( ) ( ) 45 10048 52 54百 十 个百 十 个 百 十 个 百 十 个 百 十 个7、选择合适的数填在圈里。
(6分)48 76 45 64 49 83十位上是4的数单数比50大的数三、数一数,填一填。
(10分)四、在正确答案下面画“√”(8分)(1)用两个可以拼成下面哪个图形?(2)的价钱比30元少一些。
一个书包多少元?10元29元32元(3)草莓80个苹果可能有多少个?( )个( )个( )个( )个( )个20个 65个 90个(4)小明有连环画37本,故事书比连环画多一些,故事书有多少本?33本 41本 78本五、解决实际问题(6分+20分)1、 ?个15个 ?个 2、白兔有20只,黑兔有多少只?3、原来有多少本书?( ) 借走24本书还剩30本书 白兔和黑兔一共有26只4、已经栽了多少棵树?5、小兔和小猪一共跳了多少下?( )( )一共要栽86棵树还要栽4棵 正好栽完。
2023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单元素养测评卷(一)(人教版)(含解析)

保密★启用前2023-2023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1-4单元素养测评卷(一)考试分数: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将答案写在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
3.考试结束后将试卷交回。
一、反复比较,谨慎选择。
(每题2分,共16分)1.水果店有7个西瓜,15个哈密瓜,哈密瓜卖掉()个后就和西瓜一样多。
A.4 B.8 C.152.下面物体中,()是不同类的一项。
A.B.C.3.下面每组图形中,能拼成正方形的是()。A.B.C.4.一副七巧板是由()种图形组成的。
A.3 B.4 C.75.下图中,不同类的是()。
A.B.C.6.“39”在数线上的位置()最合适。
A.A B.B C.C7.5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数是()。
A.51 B.15 C.608.12个小朋友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从前往后数,小飞是第5只鸡,小飞后面还有几只鸡?()A.5 B.6 C.7二、仔细思考,准确判断。
(每题2分,共8分)9.小狗比小猫多8只,则小猫比小狗少8只。
()10.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11.用4个同样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12.79和89之间有10个数。
()三、用心思考,正确填空。
(每题2分,共16分)13.可以剪成()个相同的。
14.明明有12支笔,红红有8支笔,明明给红红()支笔后,两人的笔就同样多了。
15.计算14-6=□可以这样想();也可以这样想()。
16.按不同标准分一分。
方法一:();方法二:()。
17.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2的两位数有()个,其中最小的是()。
18.用2、5、0组成的两位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19.有65块糖,每10块糖装一袋,可以装满()袋,还剩()块。
20.下图是由4个相同的()形拼成的一个()形。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综合卷】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5题, 共10分)1.水最多的是()。
A. B. C.2.比一比, ()最少。
A.B.C.3.哪幅图画中的花朵开得多?()A. B. C.4.下面立体图形中, 谁最容易滚动?()A.长方体B.球C.正方体5.芳芳比红红高, 比华华矮, 谁最高?()A.芳芳B.红红C.华华二.判断题(共5题, 共10分)1.2+1的和与1+2的和相等。
()2.小红住在四楼,小丽在小红下面第二个, 小丽住在一楼。
()3.小红比小明多1元, 小明比小红少1元。
()4.长方体就是正方体。
()5.羽毛球比篮球重。
()三.填空题(共8题, 共28分)1.一共有5个小朋友。
老师发令: “向后转!”这时小丽排第()。
2.先仔细观察, 再按要求完成。
(1)正方体有()个, 圆柱体有()个, 球有()个。
(2)从左边数, 第4个图形和第8个图形之间有()个图形。
3.(1)从左往右数, 小兔排第()个, 从右往左数, 小兔排第()个。
(2)在图中, 从左边数把第2个小动物圈起来, 再把右边的3个小动物圈在一起。
4.按顺序填数。
5.想一想, 再填空。
第()队比第()队()4人。
第()队增加()人后和第()队的人数同样多。
第1队:第2队:6.下图中有()个长方体,有()个正方体。
7.长方形有()边, 三角形有()条边。
8.小于4的数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
四.计算题(共1题, 共12分)1.计算。
5-2= 4-1= 3-2= 4-3=3-1= 5-3= 4-2= 5-4=3+3= 2+2= 4+3= 2+3=五.作图题(共1题, 共4分)1.圈一圈, 涂一涂。
把右边的7个图形圈起来。
从右边数起, 把第7个图形涂上颜色。
六.解答题(共6题, 共36分)1.同学们排队去看电影, 丽丽的前面有2人, 她的后面也有2人, 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2.筐里有5个果子, 拿走3个, 又放进2个, 最后又拿走4个, 现在筐里有多少个果子?3.体操队员正步向前走, 小明是组长排在最后1个, 教练员发令: “向后转走!”之后小明排在第几?4.妈妈让我准备早餐牛奶, 爷爷、奶奶, 爸爸、妈妈还有我, 每人一盒, 一共需要多少盒?5.数图形,回答问题。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题一、口算和估算1.口算。
12-9=14-5=4+9=9+8= 15-5=18-10= 59-9=50+8= 10+40=45-5=2.口算。
30+5=75-30= 57-40= 10+9= 20+5=73-40= 19-9+3= 39-9+8= 15-9+2= 11-8+4=二、填空题3.(______)个十和(______)个一合起来是(______)。
4.(______)里面有(______)个十和(______)个一。
5.根据计数器先写出得数,再比较大小。
6.在计数器上先画出算珠,再比较大小。
7.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______)位,第(______)位是十位,三位是(______)位。
8.最大的一位数是(______),最大的两位数是(______),它们相差(______)。
9.50里面有________个十,10个一是________,10个十是________。
10.46里面有(______)个十和(______)个一。
11.个位上是2,十位上是8的数是(______)。
12.与70相邻的数是(______)和(______)。
13.比91小,比88大的数是(______)和(______)。
14.一个两位数的个位上是9,十位上是5,这个数写作是________读作是________。
15.选择合适的数填在圈里。
48 76 45 64 49 83十位上是4的数比50大的数16.这辆小火车里有(_____)□,有(______)Δ,有(_____)个○,有(_____)个三、选择题17.书包的价钱比30元少一些。
一个书包可能是()元。
A.10元B.27元C.32元18.用同样长的小棒摆出1个长方形,最少要用多少根小棒?()A.8根B.6根C.4根四、看图列式19.看图列式。
(只)20.看图列式。
(个)21.看图列式。
(个)22.看图列式。
五、解答题23.小红养了8条小金鱼,小明养的和小红同样多。
小学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共5套)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一、我学会了!(共40分)1.看图写数。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再画几个△就是9个?请你接着画。
(1)(2)(3)(4)3.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4.(1)有________人排队。
(2)遮住的是第________个和第________个,遮住了________人。
(3)小平的前面有________人,小平在小丁的________面。
5.一共有________人,前排有________人,后排有________人;我们敬队礼时应举________手。
6.这幅图一共有长方体________个,正方体________个,圆柱________个,球________个二、我会想了!(共27分)7. (1)在少的后面画“√”。
(2)在多的后面画“√”。
8.数一数,比一比。
________颗________只________9.接着摆什么?圈出正确答案。
________()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在横线上填上“>”“<”或“=.6-3________9 10-4________8 7+0________7 4+4________99-3________5 2+4________8 8-2________4 5-2________3三、我会做了!(共30分)12.看谁算得都对。
9-8= 2+8= 9-5= 2+5= 5+5=5+2= 8-0= 8-7= 9-1= 9-6=13.看图列式计算(1)一共有多少个?(个)(2)一共有7只。
还剩几只?(只)(3)一共有多少个?(个)(4)请你从图中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出来。
我提的数学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我学会了!(共40分)1.【答案】2;4;1;92.【答案】(1)(2)(3)(4)3.【答案】7;2;3,5;6;2【考点】6、7的合与分,8、9的合与分,10的合与分【解析】【解答】因为6+1=7,所以;因为9-7=2,所以;因为8-3=5,所以;因为10-4=6,所以;因为5-3=2,所以.故答案为:7;2;3,5;6;2.4.【答案】(1)8(2)6;7;2(3)3;右5.【答案】10;5;5;右6.【答案】2;2;8;1【考点】立体图形的分类及识别【解析】【解答】,这幅图一共有长方体2个,正方体2个,圆柱8个,球1个.故答案为:2;2;8;1.二、我会想了!(共27分)7.【答案】(1)(2)【考点】比多少的认识【解析】【解答】(1)6<8,.(2)5>4,.8.【答案】6;8;6<8【考点】数10以内的数,比多少的认识【解析】【解答】,6颗;8只;6<8.故答案为:6;8;6<8.9.【答案】【考点】数形结合规律【解析】【解答】,接着摆:.故答案为:.10.【答案】10;9,8,10,7;9,8,10【考点】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9加几的进位加法,8、7、6加几的进位加法【解析】【解答】;;.故答案为:10;9,8,10,7;9,8,10.11.【答案】<;<;=;<;>;<;>;=【解答】因为6-3=3,3<9,所以6-3<9;因为10-4=6,6<8,所以10-4<8;7+0=7;因为4+4=8,8<9,所以4+4<9;因为9-3=6,6>5,所以9-3>5;因为2+4=6,6<8,所以2+4<8;因为8-2=6,6>4,所以8-2>4;5-2=3.故答案为:<;<;=;<;>;<;>;=.三、我会做了!(共30分)12.【答案】9-8=1;2+8=10;9-5=4;2+5=7;5+5=10;5+2=7;8-0=8;8-7=1;9-1=8;9-6=3.13.【答案】(1)6+3=9(个)答:一共有9个。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1.已知集合A={0,1,2},B={2,3},则集合A∪B=A.2,B.1,2,C.D.1,2.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的是A.B.C.D.3.已知,那么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A.B.C.D.4.“a=0”是“为奇函数”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5.下列不等式中,不正确的是A.B.C.D.若,则6.函数满足对任意的x,均有,那么,,的大小关系是A.B.C.D.7.若函数的一个正零点附近的函数值用二分法逐次计算,参考数据如下表:那么方程的一个近似根(精确到0.1)为A.1.2 B.1.3 C.1.4 D.1.58.已知为定义在[-1,1]上的奇函数,且在[0,1]上单调递减,则使不等式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A.B.C.D.二、填空题9.已知集合,,且,则实数a=___________。
10.设,则________11.已知命题,,则为_______;其中为真命题的是_________(填“p”或“”)12.函数,则该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_,值域为__________.13.定义运算“”:(,).当,时,的最小值是.14.函数的定义域为D,若对于任意,,当时,都有,则称函数在D上为非减函数,设函数在[0,1]上为非减函数,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②;③,则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5.已知集合,.(1)当m=8时,求;(2)若,求实数m的值.16.已知函数.(1)函数是否具有奇偶性?若具有,则给出证明;若不具有,请说明理由;(2)试用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证明:在(1,+)上为增函数.17.某公司试销一种新产品,规定试销时销售单价不低于成本单价500元/件,又不高于800元/件,经试销调查,发现销售量(件)与销售单价(元/件)可近似看做一次函数的关系(图象如下图所示).(1)根据图象,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设公司获得的毛利润(毛利润=销售总价-成本总价)为元,①求关于的函数表达式;②求该公司可获得的最大毛利润,并求出此时相应的销售单价.18.已知函数,其中a,.(1)当,时,求在区间[-5,5]上的值域;(2)当时,对任意的,都有成立,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3)若函数的图像过点(-2,-1),且在区间(1,2)上有一个零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19.设函数.(1)当时,求的单调区间;(2)当时,求不等式的解集;20.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若在上为增函数,则称为“一阶比增函数”.(1)若是“一阶比增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年级数学期中考试
卷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高一级数学期中考试卷
说明:1、本试卷共20个题目,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为4分,共48分,答案请填写在答题卡内,否则
无效)
、集合 {}c b a 、、的子集个数最多有( )个。
A 3
B 6
C 8
D 16
、已知集合A={},2|<∈x Z x B={},2|<∈x Z x 则( )
A {}0=
B A B {}1,0=B A
C B A ⊆
D B A ⊇
、对于三个集合A 、B 、C ,条件B A ⊆,C B ⊆,A C ⊆是A=B=C 的( )条件
A 充分不必要
B 必要不充分
C 充要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
、不等式6|3|1≤-≤x 的解集是( )
A {}94,23|≤≤≤≤-x x x 或
B {}93|≤≤-x x
C {}21|≤≤-x x
D {}94|≤≤x x
5、a, b, c 为实数,把真命题“abc=0”改写成“若p 则q ”的形式,正确的是( )
A. 若a, b, c 全为0,则abc=0.
B. 若a, b, c 中有一个为0,则abc=0.
C. 若ab=0, 则abc=0
D. 若a, b, c 中至少有一个为0,则abc=0.
6、052>++c x ax 的解是2131
<<x ,则a 和c 值为( )
A a=6,c=1
B a=6, c=-1
C a=-6, c=1
D a=-6, c=-1
7、出以下四个命题:①若0232=+-x x 则21==x x 或;②若32<≤x 则
()032≤--x x )(;③若0==y x 则022=+y x ;④若y x R y x +∈,,是奇数,则y x ,中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
则( )
A ① 的否命题为真
B ②的否命题为真
C ③的逆命题为假
D ④的逆命题为假
8、已知映射f :A →B ,其中集合A={}4,3,2,1,1,2,3---,集合B 中的元素都是A 中元素在映射f 下的
象且对任意的A a ∈,在B 中和它对应的元素是|a|,则B 中的元素个数是( )
A 4
B 5
C 6
D 7
9、函数{}1,0,1,2,2--∈=x x y 的值域是( )
A {}0|≥y y
B {}4,1,0
C {}4,1,0,1-
D {},1,0,1,4--
10、函数b x k y ++=)12(在R 是增函数,则( ) A 21
>k B 21<k C 21-<k D 21->k
11、“b=0”是“一次函数y=kx+b 为奇函数”的( )条件
A 充分不必要
B 必要不充分
C 充要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
12、我市某区对200户家庭的生活水平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是有彩电的181户,有电冰箱的187户,两样都有的169户,则彩电和电冰箱中至少有一样的有( )
A 191户
B 195户
C 199户
D 200户
选择题答案卡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题,每小题为3,共12分)
13、已知全集U=R ,集合=⋂>-<=≤≤-=B A C x x x B x x A u 则或},3,3{},41{
B C A C u u ⋂= 。
14、命题P :3≥3,q :3>4,
则P 且q 为 命题,P
或q 为 命题,非q 为
命题。
(填:真、假) 15、不等式0322>-+x x 的解集是 。
16、若函数是偶函数,2)1()2()(2+-+-=x k x k x f 则函数)(x f 的递增区间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40分,每小题必须写出解题的详细步骤,否则得零分或按
步骤扣分)。
17、解不等式:0)(2<++-ab x b a x 为常数)(b a , ----------(本题8分)
18、已知{}{{}
Φ==≥-=+<-+<-B A x B a x x A x x x x 且,|,1|53126325 求a 的取值范围 --------(本题8分)
19、已知集合A={}0103|2≤--x x x ,集合B={},121|-≤≤+p x p x 若,A B ⊆求实数的p 取值范围。
-------------(本题10分)
20、已知函数)
(,1
)
(3R
x
x
x
f∈
+
-
=①画出函数的图象②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并证明③判断函数单凋性,并证明 . ------(本题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