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总复习基础知识查漏补缺三

合集下载

知识清单03+细胞的基本结构(4大考点+8个易错点)-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03+细胞的基本结构(4大考点+8个易错点)-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03 细胞的基本结构内容概览知识导图:感知全局,了解知识要点考点清单:4大考点总结,梳理必背知识、归纳重点易混易错:8个错混点梳理,高效查漏补缺真题赏析:感知真题、知识链接、知己知彼1.细胞膜功能(1)将细胞和外界环境分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①通过体液的作用完成间接的交流。

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如胰岛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图A)。

②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

例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图B)。

③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

即细胞——通道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图C)。

2.细胞膜的成分成分比例在细胞膜中的作用注意用台盼蓝染液鉴别动物细胞是否死亡拓展延伸主要脂质约50%脂质是组成细胞膜的成分中含量最高,包括磷脂、糖脂,动物细胞膜中有的还有胆固醇,其中磷脂含量最丰富。

蛋白质约40%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少量糖类2%~10%糖类与蛋白质或脂质分子结合形成糖蛋白或糖脂,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糖蛋白具有保护、润滑和细胞识别的作用3.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主要是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

(1)脂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①磷脂分子的排布特点:亲水的“头部”排在外侧;疏水的“尾部”排在内侧。

②作用:具有屏障作用,因为水溶性的分子或离子不能自由通过。

③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蛋白质分子以不同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这些蛋白质分子在物质运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细胞膜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具有流动性,主要表现为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

如何指导高考生物复习

如何指导高考生物复习

浅谈如何指导高考生物的复习[摘要]生物学科知识点多,不少学生在高考前复习时会感到迷茫,复习后依然感到“心虚”,因此,在这段时间内,教师如何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提高生物的复习效果尤为重要。

本文结合当前生物教学与复习的实际,从等多个方面总结论述了考前生物复习效果的方法。

复习方法指导高考在考查学生生物学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能力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指导。

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一、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方法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找到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规定的实验、实习应逐一过关;实验后认真绘图,写实验报告,以巩固所学知识。

这样学习,知识不仅记忆牢固,而且便于应用,不会混淆。

学生能运用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对周围世界许多奇特的生命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那样知识就学活了。

易混淆,可列成表格,分门别类地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使知识精确地分化。

例如,对五门脊椎动物,可以各门的代表动物的生活环境、构造和生理以及本门动物的主要特征,画成棋盘式表格逐一进行比较。

识进行梳理归纳,使之条理化,对于记忆和应用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学完了花、果、种子形成的知识后,可归纳成图表式的知识系统。

统的归纳整理。

如对小麦或水稻的生命活动(包括新陈代谢、遗传变异、育种等)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定能对知识理解更深、记忆更牢。

二、讲求教学方法1方法的指导,过度强调学生的自由复习,往往会使学生把握不住重点,进而导致复习效果不佳。

正确的复习方法,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计划、有顺序的复习,适当的时候,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自由支配。

2既不能“以讲代练”,也不能“以练代讲”,要“精讲精练”,使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注意知识的综合交叉,突出能力的培养,培养应变能力。

3习、突出重点。

从历年生物高考试题来看,章节知识覆盖率均在90%以上,所以基础复习必须全面,但又不能平均主义,尤其是今后的试题逐步以知识立意转化能力立意,不太强调覆盖面,因此必须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突出重点。

2024年高三生物复习课教学反思(通用篇)

2024年高三生物复习课教学反思(通用篇)

2024年高三生物复习课教学反思(通用篇)高三生物复习课教学反思篇11、认真复习基础知识。

生物知识能力的考查离不开基础知识,基础不牢,反应迟钝。

复习中,把课本梳理一遍,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

理解和掌握知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对基本的实验原理、操作、设计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思路。

2、系统整理所学知识。

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认真分析做过的试卷及练习题,查找试题练习中出现错误的原因。

对知识进行网络整理,建立起知识体系,通过比较、归纳、综合、分析等方法再现知识,让知识在大脑中形成联系,进一步督促学生去理解知识,加强审题,提高正确率,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3、精练精讲,注重解题策略。

制定解题方案,明确解题思路。

考试题目中,容易题、中等题占3/4,较难题仅占1/4,平时练好基本功,作好基本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基础好的同学,可做一些综合能力较强的题目,争取拿高分;基础较差的同学,以基本题目的练习为主,保证不丢基本分。

领略解题技巧,寻求正确的解题策略。

4、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复习中应时刻关注学习社会、生活热点问题,寻找与生物知识的切入点,掌握好衔接,熟悉情景,在解题的时运用知识原理分析和解决新情景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如: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芯片、生态农业、以及疯牛病、口蹄疫等。

复习策略:1、进行小组讨论。

通过讨论,绝大多数的学生能迅速地掌握解题方法,并且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

2、布置分层作业。

老师在设计作业题时,应遵循“三性”即针对性、量力性和典型性的原则。

针对性就是针对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选择那些学生易错而又能突出教学目标的题目;量力性就是作业题的难易度要适中,数量要适宜,估算过学生的努力,在规定时间内尚能完成,做到既不超量也不过少;典型性就是题目要有代表性和层次性,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搞死记硬背。

复习缺陷:1、复习进度把握不准,速度较慢,导致与外校联考内容不统一,影响学生的成绩,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6篇)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6篇)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高考生假期复习指导计划。

是否要上辅导班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惑,高考状元是不是都是全身心扑在学习上下课就进培优班回家就是熬夜练习然而据____月份的调查显示,九成高考状元学前没有上过任何学科辅导培训班。

也许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兴许会不解,但这么长的假期时间,光用来“玩”似乎太浪费,但状元们却表示,假期的“玩”能够帮助新学期更好的“学”。

是否要狂买资料,题海战术我国的高考通常会被形容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为了在这千军万马中拔得头筹,很多考生选择的方法就是做题做题还是做题,做题的目的是增加做题的速度与熟练度;检查知识点,发现自己不会、不熟悉的知识点从而进行强化;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但是,我们需要题海但不能被题海绑架,因为我们要学会反思和回头看,每天都要花一定的时间复习课堂上讲过的习题,重复老师的思路,自己再把老师讲过的题目“悟”一遍,完全吃透一道题的来龙去脉。

记得,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要生搬硬套,重要的是理解,在执行的过程中体会。

最理智的做法-1)做好寒假学习计划对于那些既无辅导班可上,又无辅导资料可以参考,并且又很想利用寒假好好自我提升一下的同学,我们需要根据各学科的复习指导和自身情况况制定寒假复习计划。

2)分析自己、查漏补缺学生复习中,一定要把握各科的复习节奏,无论是各科成绩比较均衡的学生,还是存在偏科现象的学生,都要保证每天把各科目都兼顾到。

对于偏科学生,在保证其他科目复习时间的同时,可以额外“加码”。

3)关注外界、开阔视野学生可以把重点放在阅读上,假期是一个很好的阅读充电期,去充实知识,丰富见识。

同时可以多关注一些时事、社会等焦点问题和新闻事件,这对拓宽知识面、开阔写作视野很有帮助。

准高考生暑假学习计划很快就要迎来高考了,为了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在这个暑假我特做了以下的冲刺计划。

我心目中的理想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学习计划如下:英语在暑假期间把所学的英语书全部拿下。

1)背英语单词2)背语法3)听听力。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的方法梳理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的方法梳理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的方法梳理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的方法1、回归生物教材,重视基础,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考查内容几乎全为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检测,主要考查学生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生物教材在高考备考中的地位仍然是最重要的,所以在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中首要复习的就是生物课本,熟记高三生物核心概念及基本原理,观点、结论。

2、重视生物实验,在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中,应对教材中的实验加大重视力度,对每种实验类型都有所了解,也应高都有一定的准备,并紧扣高三生物教材知识,在生物第一轮复习会达到很好的备考效果。

3、规范语言,术语答题: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要注重生物专业术语的训练,对生物教材中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及其结论性语言熟练掌握,做到用时不生涩,可顺利把答案要点用准确的生物学术语完整、具体地写在答卷上,且做到层次清晰,言简意赅,逻辑严密,语言规范,文字工整,卷面整洁。

4、在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中,应选高考母题,多做中低档题,进行变式训练,让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教材知识解生物题。

注:1.针对生物基础较薄弱,知识掌握不全或程度不熟练的高三学生,在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首先要依据考试说明熟读教材,查漏补缺,完善知识结构,把零散的生物知识串成一个体系。

2.针对有一定基础,但对知识点的认识深度不够的高三学生,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中需要加强对高考真题和日常错题的分析,理解深刻,达到举一反三。

3.针对知识点掌握熟练,知识的简单运用也已经游刃有余,但综合运用能力和实验能力稍弱的高三学生,在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中则要加强生物学基本思想的认知,重视解题思路的归纳和总结,强化语言表达技巧,做到滴水不漏。

高考生物复习攻略不要因“眼熟”轻敌经过高一高二阶段生物的学习,有些同学觉得很多知识点已学过,翻阅课本,每个单元都很“眼熟”,复习的时候难免轻敌。

其实,高考考场得分,学会仅是一方面,还应总结归纳、经常联想,找出同类题解法的规律,才能更有把握不失分。

有理科同学感觉生物要记的东西太多了,那就需要把握记忆的规律。

高考备考知识盲区查漏补缺

高考备考知识盲区查漏补缺

高考备考知识盲区查漏补缺高考作为中国的一项重要考试,对于广大学子来说,备考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知识盲区。

本文旨在帮助同学们识别并弥补这些盲区,以便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知识盲区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很多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往往注重难题、怪题的练习,而忽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

事实上,高考命题中基础知识占比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会对高考成绩产生很大影响。

解决方案1.列出所学课程的所有基础知识,进行逐一排查,确保掌握。

2.针对易错、易忘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复习,加强记忆。

3.制定学习计划,每天安排一定时间复习基础知识,长期坚持。

知识盲区二:解题方法不熟练在高考中,解题方法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做题速度和正确率。

很多学生存在解题方法不熟练的问题,导致在考试中浪费大量时间。

解决方案1.分析自己常错的题型,总结对应的解题方法,并进行针对性训练。

2.多做模拟题、历年真题,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3.请教老师、同学,学习他们的解题方法,为己所用。

知识盲区三:学科间的知识融合不足高考命题往往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点,如果学科间的知识融合不足,会导致在解题过程中难以将各学科知识综合运用。

解决方案1.学习各学科的基本原理,理解不同学科间的联系。

2.做跨学科的习题,培养学科间的知识融合能力。

3.参加学科讲座、竞赛等活动,拓宽知识视野。

知识盲区四:心理素质不过关高考不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心理素质的考验。

很多学生在考试中因为心理素质不过关,导致发挥失常。

解决方案1.培养自信心,相信自己的实力和努力。

2.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做题效率。

3.参加模拟考试,逐渐适应考试环境,提高应试能力。

知识盲区五: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方法不当是导致学习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很多学生存在熬夜、刷题过度等问题,严重影响学习效果。

解决方案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2.注重学习方法的调整,提高学习效率。

3.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高考生物考前指导考前叮嘱

高考生物考前指导考前叮嘱

高考生物考前指导考前叮嘱高考生物是高考科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考生来说,如何在考前做好复习准备,以及如何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都是需要认真思考和准备的问题。

因此,在考前叮嘱和指导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合理安排时间
考前的最后几天要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时间。

这包括每天的复习计划、休息时间、饮食作息等方面。

要做到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以保证身体和大脑在考试中能够保持最佳状态。

二、查漏补缺
在考前阶段,要重点查漏补缺,对于自己薄弱的知识点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强化。

可以通过做题、整理笔记、请教老师等方式,找到自己不足的地方,并加以补充和提高。

三、练习题目
高考生物考试中,题目种类繁多,考察范围广泛,因此要多练习各种类型的题目,提高解题能力和应变能力。

可以通过刷真题、模拟考试等方式,熟悉考试题型,增强应对考试的信心。

四、复习方法
在考前的复习阶段,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

可以通过背书、整理思维导图、讲解给他人听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复习效率和效果。

五、心理调节
高考是一次重要的考试,考生在备战高考生物考试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情绪波动和压力,因此要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节。

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放松心情,保持积极心态,减轻考试压力。

在高考生物考前的指导和叮嘱中,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复习计划,做好最后的冲刺准备,力争在考试中取得最好的成绩。

希望考生们都能顺利应对考试,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祝各位考生高考顺利!。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4篇)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4篇)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1.植物、动物都有应激性和反射吗2.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3.植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吗4.真核生物细胞中一定有细胞核、线粒体吗5.原核细胞中无任何细胞器吗6.真核细胞不能完成无相应细胞器的功能,但原核细胞则不一样。

例:蓝藻无线粒体、叶绿体,为何还能有氧呼吸、光合作用7.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何种结构8.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形成赤道板吗HD9.“病毒、硝化细菌的细胞分裂方式为哪种”的提法对吗10.蛋白质的合成只是在间期吗11.高分子化合物与高级磷酸化合物的区别是什么12.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什么____人体内的酶主要存在于细胞内还是消化道内代谢的主要场所在哪里14.干种子、冬眠的动物是否进行代谢15.暗反应、细胞呼吸在光下是否进行16.植物的同化作用就是光合作用,异化作用等同于细胞呼吸吗17.渗透作用概念中的“浓度”如何理解动物细胞能否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植物细胞都能发生质壁分离吗18.结构蛋白质就是储存形式的蛋白质吗脱氨基作用直接产生尿素吗19.什么叫化能合成作用20.血红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吗21.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哪里产生的生长素过程是否需光单侧光作用于胚芽鞘的何结构生长素作用于胚芽鞘的何结构22.兴奋能由细胞体传向轴突吗23.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后天性行为有哪些24.一种生物的生殖方式只有一种吗25.利用克隆、试管婴儿技术来繁殖后代属于无性生殖,还是有性生殖26.胚的发育、幼苗的形式(即,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所需的有机营养来自何处27.由马铃薯的“芽眼”长成苗的过程属于出芽生殖吗以水稻、小麦种子进行的繁殖属于无性生殖28.极核、核体有何区别29.常见的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有哪些30.囊胚与胚囊有何区别____个高考生物考点精选推荐1、加热碳酸氢钠固体,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外植体:由活植物体上切取下来以进行培养的那部分组织或器官叫做外植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知识查漏补缺(三)
一、基础知识填空
1. 减数分裂是进行_____的生物在产生_____细胞时,进行染色体数目_____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这过程中,_____只复制___次,而细胞分裂___次,结果是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____。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

2. 成熟生殖细胞的形成
(1)部位:动物的;植物的花药、胚珠。

(2)精子的形成:(3)卵细胞的形成:
1个精原细胞(2n)1个卵原细胞(2n)
↓间期:细胞体积增大↓间期:染色体复制细胞体积增大
DNA ,染色体不加倍 DNA ,染色体不加倍 1个初级精母细胞(2n)1个初级卵母细胞(2n)
↓前期:、四分体、交叉互换(2n)↓前期:、四分体、交叉互换(2n)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赤道板两侧(2n)中期:同源染色体排赤道板两侧(2n)
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2n)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2n)
末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末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染数减半2个(n)1个 1个(n)↓前期:(n)↓前期:(n)
中期:(n)中期:(n)
后期:着丝点断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后期:着丝点断裂,染色单体分成两组染色体,染色体体数目加倍(2n)为两组染色体,染色体体数目加倍(2n)末期:细胞质分裂(n)末期:细胞质分裂(n)4个精细胞(n) 1个(n)3个(n)↓变形↓
4个精子(n)三个极体都退化消失,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3.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融合为过程。

受精作用的结果使得________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____________中的
数目,其中一半来自________,另一半来自________。

4.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 胞中 的数目恒定,对于生物的 和 ,都有重要意义。

5.精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的__________。

6.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中DNA 、染色体的变化 4n DNA
染色体
2n
n
精(卵)原细胞 精(卵)原细胞 受精卵 时间
的 分裂 的 分裂 作用 的 分裂
7.细胞分裂鉴别:
(1)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鉴别
(技巧:一数二看三判断)
奇数( )
有同源染色体 偶数
无同源染色体( )
(2)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
不均等分裂:减数分裂中的 的形成
8.DNA 是 的遗传物质
(1)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2)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9.DNA 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和结论(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和结论
肺炎双球菌属于_____生物,它包括____型和____型。

前者有多糖类____,菌落_____,有一数

染色体数二看(同源染
色联会、四分体分离,则 为 ; 着丝点赤道齐、着丝点分裂 为 。

____,可以使人患肺炎或小鼠患败血症。

. T 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________体内的病毒,它的侵染过程包括:吸附→________→合成→组装→________。

10. DNA 分子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它是由1分子________、1分子________和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后者包括4种,即________(A)、________(T)、________(C)和________(G)。

组成DNA 的元素有____________。

11.DNA 分子结构(沃森和克里克双螺旋结构):
① DNA 分子由两条链组成,这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按 平行方式盘旋成 结构。

② DNA 分子中 和 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排列在内侧 ③ 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 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 = G = 分子特性(一个DNA 分子若有n 个碱基对,可因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而构成_____种DNA ) ①稳定性:DNA 分子中 与 交替排列的顺序稳定不变
② 性:DNA 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多种多样(主要的)、碱基数目和碱基比例不同 ③ 性:DNA 分子中每个DNA 都有自己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
实验名称 实验过程及现象 结论
细菌 (肺炎双球
菌)的 转化 体内 转化(格里菲斯) 1.注射活的无毒R 型细菌,小鼠 。

2.注射活的有毒S 型细菌,小鼠 。

3.注射加热杀死的有毒S 型细菌,小鼠 。

4.注射“活的无毒R 型细菌加热杀死的有毒S 型细
菌”,小鼠 。

无毒R 菌转化为有
毒S 菌,说明已加
热杀死的S 菌中有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即“____________”。

体外 转化(艾弗里) 5.加热杀死的有毒S 型菌与活的无毒R 型菌混合培养,无毒R 型菌全变为有毒S 型菌。

6.对S 型菌中的物质进行提纯:①DNA②蛋白质③糖类④DNA +____。

分别与无毒菌混合培养, 使无毒菌变为有毒菌; 与无毒菌一起混合培养,没有发现有毒菌。

____才是使R 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____是遗传物质。

噬菌体侵染细菌
用放射性元素 和 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
DNA ,让其在细菌体内繁殖,在与亲代噬菌体相同的子代
噬菌体中只检测出放射性元素 。

( )
计算: 1.在两条互补链中C T G
A ++的比例互为 关系。

2.在整个DNA 分子中,嘌呤碱基之和 嘧啶碱基之和。

3.整个DNA 分子中,C G T A ++与分子内每一条链上的该比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