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伞防紫外线测试实验
f1防紫外线测试标准

f1防紫外线测试标准
防紫外线测试标准是用于评估材料或产品对紫外线辐射的防护能力的标准。
这
些标准可以帮助消费者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防晒产品,并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提供有效的防护。
为了确保防紫外线产品的有效性和质量,一般的测试标准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紫外线透过率测试:这项测试用于评估材料或产品对紫外线的透过率。
通过
测量透过材料的紫外线量,可以判断其对紫外线的防护效果。
2. SPF(Sun Protection Factor)测试:SPF是衡量防晒产品对UVB辐射防护能
力的指标。
SPF数值越高,代表产品对UVB的防护能力越强。
3. UVA防护测试:紫外线A(UVA)也是一种可以引发皮肤损伤的紫外线辐射。
UVA防护测试用于评估产品对UVA的防护效果。
常见的指标是PA,根据防
护程度分为PA+、PA++、PA+++等级。
4. 水阻测试:水阻测试用于评估产品在遇水后的防护能力。
通过浸泡产品于水中,测试其是否能持续提供防护效果。
5. 摩擦测试: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摩擦,例如擦汗、擦手等。
摩擦测
试用于评估产品在摩擦情况下的防护能力。
这些测试标准可以帮助消费者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防晒产品,并确保产品的质
量和性能。
在购买防晒产品时,消费者可以根据这些测试标准来判断产品的防护能力,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产品。
同时,厂商也可以根据这些标准来对产品进行测试和改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测试与评估

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测试与评估在如今的生活中,紫外线对我们的影响日益显著。
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不仅会导致皮肤晒伤、晒黑,甚至还可能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
因此,具有良好抗紫外线性能的织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如何进行测试与评估,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一、抗紫外线的原理要了解织物抗紫外线性能的测试与评估方法,首先得明白织物是如何抵御紫外线的。
紫外线根据波长的不同,可分为 UVA(波长 320 400 纳米)、UVB(波长 280 320 纳米)和 UVC(波长 200 280 纳米)。
其中,UVC 通常被大气层吸收,对我们影响较小,而 UVA 和UVB 则是造成皮肤伤害的主要“元凶”。
织物能够阻挡紫外线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1、吸收作用:织物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可以吸收紫外线,将其能量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从而减少紫外线的透过。
2、反射作用:织物的表面结构和纤维特性可以使部分紫外线发生反射,无法穿透织物。
3、散射作用:紫外线在织物内部的纤维间发生散射,改变其传播方向,降低其透过率。
不同的织物,由于其纤维成分、组织结构、颜色和后整理工艺等因素的不同,抗紫外线的能力也会有所差异。
二、测试方法目前,常用的织物抗紫外线性能测试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分光光度计法这是一种较为常见和准确的测试方法。
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织物对不同波长紫外线的透过率。
测试时,将织物样品放置在测试光路中,测量紫外线在经过织物前后的强度变化,从而计算出紫外线透过率和防护因子(UPF 值)。
2、紫外线强度计法使用紫外线强度计直接测量透过织物的紫外线强度。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但精度可能不如分光光度计法。
3、人体法在实际的环境中,让志愿者穿着织物样品,然后通过测量皮肤接受的紫外线剂量来评估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
不过,这种方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志愿者的肤色、活动状态、环境条件等,且可能存在一定的伦理问题,因此应用相对较少。
UV测试

防紫外线(UV)测试一、原理关于紫外线:比可视光线短,波长1~400nm程度,肉眼看不到的光线。
UV-A:由于大气层的较少吸收,大部分的UV-A可到达地球。
UV-B:由于大气层的吸收,只有少量的UV-B可到达地球。
影响是UV-A的1000倍。
UV-C:由于大气层的吸收,无UV-C可达地球。
二、抗紫外线加工的效果:即可以在纤维内部加入吸收或反射紫外线的物质,也可以在后加工过程中使用加工剂进行处理,以此来提高紫外线的防护效果的加工方法。
①加入反射紫外线的金属微粒子②使用紫外线吸收剂进行后加工。
三、试验步骤1、试验前取样,在面料的不同位置剪取试样,试样大小以遮盖测试孔即可。
2、然后对仪器(測定装置:Labsphere UV-2000)进行校正,当A-F均显示为pass时,仪器校正完成,如若其中有一个显示为failed,则校正失败,需从A开始重新校正。
3、校正完成后,开始选择试验方法,常用的有アパ対協法,即Japana Garment Association Standard;澳大利亚/新西兰标准AS/NZS 4399规定的方法,即UPF; GB方法,即国家标准GB/T 18830规定的方法。
4、选择正确的试验方法,确定面料的测试面(一般光线照射的一面为测试面),根据面料的厚度做一个空白试验作为对比。
然后依次开始试验。
5、对试验取四个测试值进行计算,结果取四个数值的平均值,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四、试验评价1、UV遮蔽率アパ対協法→试料采用分光光度计,用280nm~400nm紫外线照射试样,用遮蔽率表示试样的抗紫外性能。
遮蔽率(%)= 100-透过率评价方法:加工品的透过率低于未加工品的50%及以下,且遮蔽率为90%及以上的加工品・・・A级80%及以上的加工品・・・B级50%及以上的加工品・・・C级2、澳大利亚/新西兰标准AS/NZS 4399→试料采用分光光度计,用290nm~400nm紫外线照射试样,用透过率和UPF来表示试样的抗紫外性能。
遮阳伞质检报告

遮阳伞质检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对遮阳伞的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
通过对遮阳伞的外观、材料、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细致观察和测试,以确保其符合相关质量要求和标准。
报告涵盖了遮阳伞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及产品在日常使用中的耐久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评估。
1. 引言遮阳伞是一种常用的户外用品,其基本功能是提供防晒和遮阳的效果。
在市场上,存在着各种不同质量的遮阳伞产品。
为了确保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对遮阳伞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和评估非常重要。
2. 外观检测外观是遮阳伞产品的第一印象,也是消费者购买时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外观检测主要包括伞面的颜色、图案、缝线的整齐度和是否有明显的污渍等方面。
通过目测和触摸,检查伞面的光滑度和平整度。
3. 材料测试遮阳伞的质量主要受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影响。
材料测试包括伞面材料、伞骨材料和手柄材料的检测。
对伞面材料的防水性能进行测试,检查其是否具有抗UV功能。
对伞骨材料进行拉伸和弯曲试验,以确保其材料强度和耐久性。
手柄材料的质量和舒适度也是考虑的重要因素。
4. 结构评估遮阳伞的结构主要由伞面、伞骨、伞骨连接部件和手柄等组成。
结构评估包括对这些组件的质量和连接方式进行检测和评估。
检查伞骨连接部件是否牢固,手柄与伞骨连接是否稳定。
同时,检查伞骨的展开和关闭是否灵活顺畅。
5. 功能测试遮阳伞的功能是其最核心的部分。
功能测试主要包括遮阳伞的遮阳效果和防风性能的评估。
通过将遮阳伞在室外阳光下使用,测量遮阳伞的遮阳比例和遮阳效果。
同时,通过在风力机测试中,测量遮阳伞对风力的阻抗能力。
6. 耐久性评估耐久性评估是评价遮阳伞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模拟日常使用,检测遮阳伞在长期使用后的性能变化和损耗情况。
对遮阳伞的防水性能、结构稳定性、伞面色彩保持度等进行评估。
7. 安全性检测安全性是遮阳伞质量的关键。
安全性检测主要包括对伞骨和伞骨连接部件的强度测试,以确保其在强风下不易折断。
同时,检查伞骨和伞面之间是否存在锋利的物体以及手柄是否易滑等安全隐患。
抗紫外线老化(UV)试验

设备品牌: 苏德环试
设备型号: 紫外灯老化试验箱
UVZN-320
共计
测试前照片
测试后照片
色差对比设备
结论
判定结果 实验员:
色差取样点数 测试后未变色 测试后轻微变色 测试后严重变色 测试后样品变形 测试后样品未变形 测试后样品开裂 测试后样品未开裂
色差取样位置
合格: 审核:
灰阶程度
1
1-2
2
2
2-3
试验编号: 测试样品
手工样件 OTS 产品型号
PPAP
样本容量
5 PCS
测试时间 开始时间
测试目标:检测材料是否符合标准
对比图片
试验标准 样品名称
抗紫外线老化(UV)试验
测试条件 终止时间
测试日期:
测试设备
测试项目
抗紫外线老化试验
测试条件: 1,光照18H,温度50℃ 2,凝露6H,温度60℃ 3,循环
3
3
3-44Βιβλιοθήκη 44-55
备注
不合格: 批准:
防紫外线测试实验报告

防紫外线测试实验报告防紫外线测试实验报告为了验证防紫外线功能的有效性,本实验选择了不同材料的防紫外线产品进行测试,并比较其防护效果。
实验过程中,首先准备了一台紫外线灯,被测材料样品和一个UV探头。
将紫外线灯点亮,调整至合适的位置,然后按照一定的距离放置UV探头。
实验一开始,没有任何防护材料,只有UV探头直接暴露在紫外线灯下,此时记录测试结果,记作A。
然后,将不同材料的防紫外线产品分别覆盖在UV探头的头部上,进行测试。
分别测试了有机玻璃、普通玻璃和太阳镜的防护效果。
在每次测试的过程中,记录下UV探头所感受到的紫外线强度,以及防护材料的特点和防护等级。
实验结果显示,UV探头直接暴露在紫外线下,紫外线强度最高,也就是未进行任何防护的情况。
此时人体容易受到紫外线伤害,容易发生皮肤癌、眼疾等问题。
而有机玻璃、普通玻璃和太阳镜等防护用品在不同程度上阻挡了紫外线的传播。
有机玻璃虽然透明度较高,但其紫外线防护效果并不理想,紫外线的强度仍然较高。
普通玻璃的防护效果稍好于有机玻璃,能够有效地降低紫外线的强度。
而太阳镜具有较好的紫外线防护能力,能够明显地降低紫外线强度,达到较高的防护效果。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防紫外线功能的效果和材料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
有机玻璃、普通玻璃和太阳镜等材料的防护效果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要想得到更好的防护效果,应选择具有较好防紫外线功能的材料。
同时,在实际使用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具有一定防护等级的防紫外线产品;2. 在户外活动时,尽量避开紫外线强烈的时段,例如中午;3. 外出时,佩戴太阳镜并涂抹防晒霜。
总之,防紫外线功能的产品对于人体健康非常重要。
通过实验测试和对不同材料的比较,可以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最大限度地降低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
防紫外线检测报告

防紫外线检测报告日期:2021年6月21日1. 引言紫外线是太阳光谱中的一种辐射,其能量很高,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可能引发皮肤癌、晒斑、晒黑等问题。
因此,对于防紫外线措施的检测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防紫外线产品进行检测分析,为使用者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
2. 检测方法本次检测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紫外线灯检测:使用紫外线灯照射不同防紫外线产品,观察其对紫外线的吸收程度。
•薄膜透射检测:将防紫外线产品贴于薄膜上,并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薄膜透射率。
3. 检测结果3.1 紫外线灯检测下表列出了不同防紫外线产品在紫外线灯照射下的反射和吸收情况。
产品名称反射率(%) 吸收率(%)防晒乳液15 85防晒喷雾20 80防晒霜10 90防紫外线帽子 5 95从上表可见,不同防紫外线产品的反射率和吸收率存在一定的差异。
防晒乳液和防晒喷雾的反射率较高,吸收率相对较低,而防晒霜和防紫外线帽子的吸收率较高,反射率相对较低。
3.2 薄膜透射检测通过薄膜透射检测,得到了下表所示的防紫外线产品的透射率数据。
产品名称透射率(%)防晒乳液20防晒喷雾25防晒霜30防紫外线帽子10从上表可见,不同防紫外线产品的透射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防晒霜具有最低的透射率,而防紫外线帽子具有相对较高的透射率。
4. 结论和建议综合以上的检测结果,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防晒乳液和防晒喷雾在反射紫外线方面表现较好,可有效降低紫外线的照射。
但是在吸收紫外线方面相对较弱,请用户擦抹均匀并注意补涂。
2.防晒霜和防紫外线帽子在吸收紫外线方面表现较好,可以提供较好的防护效果。
但是在反射紫外线方面相对较弱,请用户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使用。
3.使用防紫外线产品不能完全避免紫外线照射,适当减少户外活动时间,避免高强度阳光照射对皮肤造成伤害。
4.不同人群对紫外线的敏感度各有差异,建议根据自身肤质、天气条件和活动情况选择合适的防紫外线产品。
防晒能力测试实验报告

防晒能力测试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测试不同防晒霜的防晒能力,分析其在不同条件下对紫外线的阻挡效果,并比较各防晒霜的防晒指数,以确定其适用范围和防晒效果。
实验材料:- 不同品牌的防晒霜A、B、C- 紫外线灯- 紫外线计- 实验者皮肤实验步骤:1. 在每位实验者的手臂上选择相同的皮肤区域,避免有任何伤口或其他皮肤问题的部位。
2. 将防晒霜A、B、C均匀涂抹在实验者的手臂上,确保不同防晒霜的用量相同。
3. 等待防晒霜完全吸收,使皮肤表面无残留物。
4. 打开紫外线灯,并将其放置在离实验者皮肤20厘米的距离处。
5. 开始计时,每过一分钟记录一次实验者皮肤处受紫外线照射前后的颜色变化。
6. 持续观察实验者皮肤的颜色变化,直至出现肌肤晒红等明显改变。
7. 记录每次观察到的皮肤颜色变化,并计算出皮肤在紫外线照射下的时间。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实验者皮肤在紫外线照射下的颜色变化,可得到不同防晒霜A、B、C的防晒能力。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不同防晒霜的防晒指数。
实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不同防晒霜的防晒指数,并对其适用范围和防晒效果进行比较。
防晒指数越高,表示该防晒霜对紫外线的阻挡效果越好。
根据国际标准,防晒霜的防晒指数一般分为SPF15、SPF30、SPF50等级。
SPF15表示防晒霜能够阻挡93%的紫外线,SPF30表示防晒霜能够阻挡97%的紫外线,SPF50表示防晒霜能够阻挡99%的紫外线。
根据实验结果,不同防晒霜的防晒指数表现如下:- 防晒霜A的防晒指数为SPF15,适用于日常活动,如上班、购物等;- 防晒霜B的防晒指数为SPF30,适用于户外活动,如郊游、运动等;- 防晒霜C的防晒指数为SPF50,适用于长时间户外活动,如海滩度假、露营等。
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不同防晒霜在不同条件下的防晒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高温环境下,防晒霜可能会更容易融化和流汗,从而降低其防晒效果。
因此,在户外活动时,及时补涂防晒霜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伞防紫外线测试实验
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测试是许多户外用品必须检测的一个指标,常见的户外纺织品有各种雨伞帽子等,他们的防晒效果怎么样?那些是合格的防晒产品等问题,很多的消费者其实并不是很知情,这里就目前常用的防晒伞做一系列实验来证明这个问题。
防嗮,女士们还有一招:打遮阳伞。
但你的伞真的能挡住凶猛的紫外线吗?昨天,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实验室同样联合浙江省纺织测试研究院做了测试,结果是:很洋气的双层蕾丝花边伞,竟然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而10元一把的防晒伞,防紫外线的效果竟然胜过百元伞!
一、实验取样
分别在商场、环北小商品市场和便利店买了5把价位不同、标签上标有防紫外线功能的遮阳伞。
有两把售价10元的遮阳伞,记者选了浅紫色和黑色两种颜色,这是为了对比同一面料质地,颜色深浅对防紫外线效果的影响;另外选了一把39元的伞,与10元伞做对比,因为它们用的都是内层涂胶工艺,通过对比看看价格高的是不是效果更好;剩下的两把伞,选的是女人们最爱的潮款,伞面缀着花边和蕾丝,售价不菲。
二、实验过程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得先把这6把伞放到温度20°、湿度为65%的恒温恒湿环境内放24小时。
“这是GB/T 18830-2009检测标准对大气温度湿度的要求,这样我们检测的结果才能参照这个标准,来判定合不合格。
”研究院监测分析部严工解释。
然后开始进实验室做实验。
首先需要在伞面的不同部位取样,这是为了测试随机取样的这些部位是否都符合国标,都符合了产品才算过关。
所以,每把伞,实验人员都在不同的部位取样,一共剪下了9块布料。
每一块布料都都放紫外线测试仪上检测,仪器会自动分析出结果。
三、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在面料质地相同的情况下,颜色深的伞比浅色的,防紫外线性能好;同样是用内层涂银胶的工艺,贵的伞跟便宜的伞,效果差不多;而能防紫外线的伞,伞面一般都有涂层,所以蕾丝花边伞,即使有两层布料,也挡不住紫外线;而10元一把的防晒伞,防紫外线效果“逆袭”胜过百元伞。
根据以上的测试实验过程,这里标准集团为你提供下建议:
如何挑防晒伞
①、看标志,标签上不仅要有国家的标准编号(GB/T 18830-2009),还要看UPF、UVA 透过率,以及制造厂名、厂址、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生产日期等,标志齐全的产品的质量比较有保证。
②、看织物紧密程度:伞面织物的紧密程度,是伞抗紫外线性能的又一重要影响因素,织物越紧密则光的透过性越差,防紫外线性能就越好。
对着光观察撑开的伞布,光越弱说明织物越紧密。
③、看伞布的涂层:防紫外线的伞多数有涂层,涂层中最常见的有银胶、珍珠胶(珠光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