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 第二课第一节 字音档案练习解释
高中语文 第二课 第1节 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2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1、直音法:
用一个同音的字注音。 一般格式:×,音×。
《周礼》“拔茅茹。” 郑玄注:“茅,音苗 。《”尔雅·释言》“填,田。”
《唐韵》“剑,检去声”
2、读若法:
一般格式:×,读若×。
或:×,读如/读近/读似× 。 《吕氏春秋》“是月也,命渔师始渔 ,天子亲往。”
实题演练
• 1、广播稿要求通俗、口语化,一听就明白。把 下面一段文字改做广播稿时,有四处非改动不可 ,写出这四处的序号。
• 自从我省(A) 西部(B) 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以 来(C),本市各界(D)对震灾(E)以后的人 民生活十分关心,积极开展赈救灾灾(F)活动,捐 款累计(G)已超已过逾100万之巨(H)。我厂本来 已经捐款(包括捐赠衣服、物品折款)(I)8万 元,昨天又捐款2万元。这些钱物已经转送(J) 转送到了灾区(K)。
•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 分为元音和辅音,是根据发音时气流是否受到 阻碍来划分。
• 元音:不受阻,声带振动。“母音”
•
a o e iu ü ê er
• 辅音:受阻碍,“子音”
•
声带不振动—清辅音b p d t zh ch sh
•
声带振动——浊辅音m n ng r l
音节
• 定义:
•
汉语在发音和听觉上可以自然感知的
Zhou Enlai 邓小平同志
Deng Xiaoping tongzhi 领导人
lingdaoren
皮袄
pi’ao 延安
piao Yanan
Yan’an 西安爱国人士
Xian Xi’an aiguo renshi
现案
2018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第二课第一节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 Word版含解析

第一节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人文掌故领带和小说的故事美国的一家领带公司给海明威寄去了一条漂亮的领带并附上一封信:“人们非常喜欢戴我们的领带。
我们真希望您也能成为我们的顾客,盼望您能为这条漂亮的领带寄给我两美元。
”对这封半是认真半是玩笑的信怎么处理呢?老老实实寄去两美元显然不好,可置之不理也不妥当。
海明威稍作沉思,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几天后,领带公司收到一个邮包,里面也有一封信:“人们非常喜欢读我的书。
我也很希望你们也会成为我的读者并购下我新近出的一本小说,现通过邮包寄上。
小说定价是两美元八十美分,扣除领带的钱后,您应付我八十美分。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占便宜不吃亏,幽默与智慧尽显,实在是高!►名句有约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刘禹锡《陋室铭》)3.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屈原《离骚》)4.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8.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李清照《醉花阴》)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10.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屈原《离骚》)►素材积累悬梁刺股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
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住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
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
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
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
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选自《中华成语典故》)基础达标1.下列概念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A.“直音法”就是用两个汉字来拼写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找出来的字的读音要跟被注的音相同或相近B.“注音字母”就是用独体古汉字的笔画式符号来给汉字注音C.“声母”是指位于汉语音节开头的辅音D.“调类”就是声调的分类,是指按字音的高低升降分出的类别2.下列关于汉语拼音规则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A.“u”行韵母独成音节时,在“u”前面加上“w”,其余的均把“u”变为“w”B.“iou”“uei”“uen”前面加声母时,要省去“o”“e”写成“iu”“ui”“un”C.在拼写句子时,同一个词的音节要连写,不同词的音节要分写D.以“ɑ、o、e”开头的零声母音节如果连在其他音节之后,可以用隔音符号(’)隔开,也可以不用隔音符号(’)3.下列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汉语拼音方案》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58年正式公布实施的给汉语字词注音的方法B.《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标调法、隔音法和省略法C.《汉语拼音方案》的基本符号只有26个希腊字母D.《汉语拼音方案》有助于国际交流和计算机键盘输入4.下面词语的注音、标调,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C)A.喜好(xǐ hɑò) 宛然(wǎn rán)收容(shōu rónɡ) 流水(liú shǔi)B.结构(jié ɡòu) 人品(rén pǐn)抬头(tái toú) 险峻(xiǎn jùn)C.有为(yǒu wéi) 怯弱(qiè ruò)愧疚(kuì jiù) 活现(huó xiàn)D.耳鸣(ěr mínɡ) 照相(zhào xiànɡ)缘分(yüán fèn) 旅行(lǔ xínɡ)能力提升5.阅读下面这首小诗,标出每个字的声母,然后说说这首诗歌的声母特点。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二课第一节《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教学设计

《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直音法、反切法、注音字母。
能力目标掌握并运用汉语拼音方案及其规则。
情感目标将文本内容与社会生结合起来,拓展视野,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了解汉字的四种注音方法,熟悉《汉语拼音方案》及汉语拼音拼写规则。
教学过程我给“biangbiang面馆”造个字1. 传说,一位集怀才不遇愤世嫉俗贫困潦倒饥寒交迫于一身的秀才来到咸阳,他路过一家面馆时,听见里面“biang--biang--”之声不绝于耳,一时饥肠辘辘,不由得踱步进去。
只见白案上摆满了和好的长条状面块儿,师傅拎过一块儿,扯住两头,顷刻间摔打成裤带般宽厚扔进锅里,顷刻间摔打了好几块儿,顷刻间从锅里捞出一大海碗,碗底事先盛着作料和一些豆芽青菜,自然要浇上一大勺油泼辣子,热腾腾端上来。
秀才看得兴起,大叫:“好啊!店家来一碗!”"这位客官一碗……”店小二一声长长的吆喝,顷刻间一碗面摆到面前,顷刻间碗中罄净,直吃得秀才大汗淋漓。
“店家,结账!”秀才喝道。
一摸兜,坏了,一时忘形,竟忘了囊中早已空空如洗,顿时窘住,刚才的热汗顷刻间冷冰冰刷在脸上。
一旁,店小二斜着眼耸着肩,一脸坏笑。
“小二……”秀才讪讪,话刚出口便被店小二堵住:“客官,本店小本经营,概不赊账。
”见店小二不通融的模样,秀才又向身上摸去,左一摸,右一摸,上一摸,下一摸,好像早晚能摸出几文钱来似的。
店小二心想:“你个穷秀才,看你摸出什么来。
”天呀,这不是有辱斯文么?秀才一面摸,一面思量脱身之计。
他与店小二搭讪:“小二,你家这面何名?”“名biang。
”店小二学着秀才的腔调说:“biangbiang面。
”秀才问:“biangbiang面?biangbiang 字咋写?”这家面店可是远近闻名的老字号,其面做得特殊,面与面板摔打撞击,“biangbiang”也,故称“biangbiang面”。
“biangbiang”二字咋写,店家做面,客人吃面,谁也没去想过。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检测)第二课第一节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 Word版含解析.doc

第二课千言万语总关“音”第一节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汉字音韵之中蕴含着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精髓,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童谣、绕口令、唐诗宋词、歌赋名篇……不仅是学生时期的功课,也不仅是语言学家的专利。
作为一个中国人,受惠于祖先的恩赐,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汉语,在音韵美中进行着日常生活工作。
那么,在闲暇之时,我们是否能静下心来欣赏一下汉语、感受中国传统文学遗产中蕴含的音韵之美呢?音也叫声韵。
音韵的核心是汉字的声、韵、调三者的结合,和现代语音学里面的元音、辅音、声调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汉字的音韵美不仅仅表现在押韵上,很多汉语的句子本身就是由声调构成的美的旋律。
【课内挖掘】课内素材汉字之美的原因之一是她的发音变幻莫测,极富音乐性。
《再别康桥》首尾两节,利用双声、叠韵、叠音、摹声等形式,辅以骈散相错、长短相间、音乐、停顿等手段,再配上独特的平仄相对、错落有致的声调造就了独特的音韵之美,读来富于变化又有强烈的节奏感。
这种音乐美,是西方语种所不及的。
语言大师借此优势,写成了声调婉转和谐、节奏鲜明、旋律优美、或吟或诵、美感无穷的文章。
再如戴望舒的《雨巷》,读着浸入其中,仿佛自己也和那撑着油纸伞的姑娘,步入了烟雨蒙蒙的江南小巷。
不过,这种美对于在语言造诣上、达不到炉火纯青境界的我们来说,只可仰读,而难以企及。
前些时候,老师让我们创作了一首合韵的律诗。
真可谓是绞尽脑汁,“处心积虑”煎熬了一个半小时,而难得佳句。
对那些语言大师的敬佩之意愈加深刻而真实了。
吟诵着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仿佛听到了树叶落地时的声音,萧萧一地落叶,如吹奏的一曲错综的长笛;仿佛听到了长江之水一路奔波而来,遇到了阻碍依然前行的坚强的声音。
当然,这也许听来有些过于感性或者做作,可是当你真的完全沉静其中,而“沉醉不知归路”之时,真的能听到汉字里的声音。
还是引用那句话——“汉字之美,还美在她只对真正爱她、懂她的人撩开自己神秘的面纱”。
高中语文 第二课 千言万语总关音 第一节 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泉水叮咚,鸟语虫鸣,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意境;喃喃低语,吟咏和唱,不一样的形式,不一样的情感。
心灵沟通,表情抒怀,一字一句皆是情,千言万语总关“音”。
聆听不同的声音,感悟不同的意境,让我们一起走进“音”的世界。
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要注意了解有关汉语语音的基础知识,注意语音的规范诵读,联系语言应用中的形象和问题,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作出解释,学会辨析和纠正错误的读音,提高汉语语音应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第一节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主题展示引子感悟活动探究要点归纳1.汉字注音方法(1)声母和韵母“声母”是指位于汉语音节开头的辅音。
普通话里共有22个声母(包括21个辅音声母和一个零声母)。
声母表质可以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音韵母三类。
韵母表(2)“声调”也叫“字调”,是指音节的高低变化。
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声调不同,意义也就不同。
声调包括调类和调值两个概念。
“调类”是指按照字音的高低升降分出的类别。
“调值”就是各调类的实际读法。
图示如下: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语的字典古往今来不计其数,但就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而言,《康熙字典》《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是最重要的三部字典。
B.汉语的音节是发音和听觉上可以感知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语音分析的基本单位。
C.音素是对音节进行分解得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可以说音节或所有大大小小的语音单位都是由音素组成的。
D.音素包括元音和辅音两类,汉语普通话共有22个元音和9个辅音。
解析:选D D项,汉语普通话共有9个元音和22个辅音。
2.关于“声韵调”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以说汉语的所有音节都有声母和韵母(没有辅音声母的音节就有零声母),或者说都是声韵相拼构成的。
B.汉语韵母实际上都可以分成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
一个韵母中可以没有韵头和韵尾,但是必须有韵腹。
C.目前标注声调调值最通用的方法是“五度标调法”,即把声调音高的变化幅度分为五度,1度最高,5度最低。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学案:第二课+第一节+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Word版含答案

泉水叮咚,鸟语虫鸣,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意境;喃喃低语,吟咏和唱,不一样的形式,不一样的情感。
心灵沟通,表情抒怀,一字一句皆是情,千言万语总关“音”。
聆听不同的声音,感悟不同的意境,让我们一起走进“音”的世界。
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要注意了解有关汉语语音的基础知识,注意语音的规范诵读,联系语言应用中的形象和问题,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作出解释,学会辨析和纠正错误的读音,提高汉语语音应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篇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考点对接第一节:《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了解历史上比较重要的几种给汉语字词注音的方法了解汉字的注音方法,掌握汉语拼音方案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第二节:《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认识和学习汉语的同音字词了解形成同音字词的原因和同音字词的类型;了解同音字词在实际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分化以及同音字词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正确使用词语(同音近义词辨析)第三节:《迷幻陷阱——“误读”和“异读”》了解读错字音的原因学会如何读准字音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第四节:《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了解构成古典诗词音乐性、韵律美的重要因素——汉字的押韵和平仄了解基本的押韵、平仄知识,认识汉语的特点和掌握汉语的发音语言表达——撰写对联第一节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主题展示引子感悟字字珠玑―→汉语注音的“密码”⎩⎪⎨⎪⎧《采桑谣》:声母歌《捕鱼歌》:韵母歌声母和韵母是构成汉语音节的基本要素活动探究辨字识音―→汉字注音方法⎩⎪⎨⎪⎧《康熙字典》——直音法《新华字典》——汉语拼音和注音字母要点归纳1.汉字注音方法2.音节的构成要素(1)声母和韵母“声母”是指位于汉语音节开头的辅音。
普通话里共有22个声母(包括21个辅音声母和一个零声母)。
声母表可以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音韵母三类。
韵母表ㄨㄥong轰的韵母(2)声调“声调”也叫“字调”,是指音节的高低变化。
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声调不同,意义也就不同。
语文人教选修系列语言文字运用学案第二课第一节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Word含答案

《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学案【教材分析】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比较重要的几种给汉语字词注音的方法,包括直音法、反切法、注音字母和汉语拼音方案四种注音方法,其中学习重点是汉语拼音方案。
了解汉字的注音方法,掌握汉语拼音方案,不仅有助于认读和标注汉字,对于推广普通话和实现现代汉语的规范化,也有重要的作用。
【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汉语字词注音的四种重要注音方法;2.熟悉《汉语拼音方案》及汉语拼音拼写规则。
【学习重点】:能够准确的给汉字注音【学法指导】用汉语拼音为《采桑谣》和《捕鱼歌》注音,验证一下是否如文段所说,各自涵盖了所有的声母和韵母。
按照“字音档案”的提示和要求对《康熙字典》和《新华字典》在注音和释义两方面进行比较,初步了解从古至今字典中给汉字注音的方法,并且学会查阅这些字典。
【学习过程】一、知识梳理1、通过阅读引子部分的内容,思考:引用周有光的两首小诗说明了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23.比较“直音法”“反切法”“注音字母”和“汉语拼音方案”这四种注音方法,完成下表。
4.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答案:1、(1)汉语是以音节为基本单位的。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学案:第二课 第一节 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 Word版含解析

第一节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学习重点 1.了解几种比较重要的汉字注音方法。
2.掌握汉语拼音方案。
阅读引子部分,思考:引用周有光的两首小诗说明了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汉语是以音节为基本单位的。
(2)汉语普通话有22个声母(包括零声母)和38个韵母。
(3)声母和韵母是汉语音节的基本要素,体现了现代汉语注音方法的主要特征。
阅读课堂活动部分,完成下表。
答案1.比较“直音法”“反切法”“注音字母”和“汉语拼音方案”这四种注音方法,完成下表。
答案2.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有哪些?请结合具体例子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给单个汉字标注拼音“知、蚩、诗、日”和“资、雌、思”等字的韵母都写成“i”。
韵母“儿”单用时写成“er”,做韵尾时写成“r”。
韵母“ㄝ”单用时写成“ê”。
韵母“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例如“niu(牛)、ɡui(归)、lun(论)”。
“ɑ、o、e”开头的音节在给词拼音而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时,如果音节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
例如“pi’ɑo(皮袄)”。
“i、u、ü”行韵母前面没有声母构成音节时要分别换成或加上隔音字母(“y”或“w”)。
例如“yi(衣)、yɑn(烟)、yin(因)、yɑnɡ(央)、wu(乌)、wɑi(歪)、wei(威)、wɑn(弯)”。
“ü”行韵母跟声母“j、q、x”拼时两点省略,写成“ju(居)、qu(区)、xu(虚)”;跟声母“l、n”相拼时仍保留两点,写成“lü(吕)、nü(女)”。
(2)给各种词语标注拼音汉语拼音拼写普通话基本以词为书写单位,例如“fúrónɡ(芙蓉)、pénɡyǒu(朋友)、qiǎokèlì(巧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形近字区分
• 大多数和汽车挡位相关的词语都应该使用 提手旁的"挡",通常大家会误用成木字旁的" 档"
• 有些人觉得把档理解为车速等级时可以使 用挂档,换档等词汇,其实也是错误的, 还是用"挡"更为准确些,因为排挡本来就 不是规定车速等级的词语,而是实际物理 装置
斢
释义一 tiǎo
《现代汉语词典》释为:tiao(方)调换。 1、“以面斢面”,是说用面粉调换挂面,这里 的“斢字,表示“交换、兑换”。 2、“这张纸正面写完了,斢面还可以写字。” 这是说翻个面,翻转过来。
释义二 tǒu 黄色
2.独具只眼
• 【读音】:dú jù zhī yǎn • 【解释】: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形容眼光敏
隽永
• 主要特点在于,艺术形式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深沉 幽远,意味深长。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讲究 言有尽而意无穷。也常用来表述艺术性较高的作 品的审美效果。
• 拼音:juàn yǒng
• 释义隽永的意思:
• 〔言辞诗文或其他事物〕意味深长 引人入胜 通 论战国时说士权变,亦自序其说,凡八十一首, 号曰《隽永》。——《汉书·蒯通传》
• 例句:陈毅元帅~,仍十分关心连队的文化生活。
• 近义词
• 戎马生涯、东征西讨、南征北战
• 反义词
• 安居乐业、安土重迁 、安于现状
• 2用法 •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3出处 • 明·卢象升《与豫抚某书》:“戎马倥偬之场,
屡荷足下训诲指提。” • 4用法示例 • 《壶天录》卷上:“然至于戎马倥偬,大势已
• 成语正音:戾,不能读作“lèi”;睢,不能 读作“jū”。 成语辨形:睢,不能写作“雎”
• 典故 春秋时期,齐鲁交界的柳下村成为诸侯战争
的兵源地,展跖为逃避兵役而组织人马攻 占启阳城,而后又占领鄫城,队伍扩大到 9000人,官僚贵族们闻风丧胆,把展跖视 为眼中钉、肉中刺,称他为盗跖,说他 “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雎”
•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薛涛》:“其所作诗, 稍欺良匠,词意不苟,情尽笔墨,翰苑崇高, 輙能攀附。殊不意裙裾之下,出此异物。”
屡见不鲜
• 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一岁中往 来过他客,率不过再三过,数见不鲜,无 久慁公为也。”。常常看见,并不新奇, 多含贬义。又作“数见不鲜”。复句式; 作谓语、定语。中性成语
• 【拼音】lǚ jiàn bù xiān • 【解释】屡,屡次,多次,常常;鲜:新
鲜,新奇。数(shuò):音硕,屡次。也 作“数(shuó)见不鲜” 。 • 【近义词】司空见惯、数见不鲜 习以为常 • 【反义词】少见多怪、物以稀为贵
• 语颇隽永,耐人寻味。 如:隽永篇章
• 艺术风格的一种 例句:站立了一个世纪后,这座百年老站再次迎
着关注的目光,翘首企盼属于自己的新发端:以 武汉铁路陈列馆的名义,将当年的繁华身影定格 成隽永的历史纪念。
.食物甘美有回味 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九:“橄榄,闽蜀俱有
之。闽中丁香一品,极小,隽永,其味胜于蜀 产。”
暴戾恣睢
• 四字成语,出自《史记·伯夷列传》:“暴戾恣睢, 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形容凶残横暴,想怎 么干就怎么干。残暴凶狠,胡作非为。
• 发 音:bào lì zì suī 辩 误:睢 suī不能念成wei,也不能念成jū • 详解释义 暴戾:凶恶、残暴; 恣睢:放纵,任意做坏事。 • 示例 这位新官,或是慈祥恺恻,叫人感恩;或是暴戾瓷
锐,能看到别人不易发现的事物,见解高超。 • 【出处】:宋·杨万里《送彭元忠县丞北归》诗:
“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 【示例】:鲁迅《准风月谈·后记》:“这篇大
文,除用戚施先生的话,赞为“~”之外,是不 能有第二句的。” • 【近义词】:见微知著、明察秋毫、独具慧眼 • 【反义词】:一无所长、愚昧无知 • 【歇后语】:二郎神的印堂 •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 义,形容眼光敏锐
.书名 《汉书·蒯通传》:“ 通论战国时说士权变,亦自
序其说,凡八十一首,号曰《隽永》。”
• 指深长之意味 金 麻革 《阻雪华下》诗:“爱山久成癖,得山真
隽永。”
• 拼音
3.戎马倥偬
• róng mǎ kǒng zǒng
• 1解释
• 戎马:本指战马,借指军事;倥偬:繁忙。形容 军务繁忙。
• 出自:明·卢象升《与豫抚某书》:“戎马倥偬 之场,屡荷足下训诲指提。”
第二课 千言万语总关“音”
• 第一节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 • 学案p13-14的题目解释
1、排挡
• 拼音:pái dǎng • 用于调节机械运行速度及控制方向的装置,
“排挡”的简称 [gear]。如:高速挡;前 进挡,机动车辆用来改变牵引力,使车辆 变速或倒行的装置。由选挡杆和排挡头组 成。
睢,叫人畏惧,做书的人,都不暇细表。(清·李 宝嘉《文明小史》第十二回) 近义词:成语资料成语解释:暴戾:凶恶、残暴;恣睢: 任意做坏事。形容凶残横暴,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成语举例:这位新官,或是慈祥恺恻,叫人 感恩;或是暴戾瓷睢,叫人畏惧,做书的人,都 不暇细表。(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十二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为人凶恶残 暴,任意干坏事 成语结构:联合式
• 拼音:qún jū
裙裾
• 含义:1.裙子;裙幅;2.指妇女。
• 来源1.裙子的边角;裙幅。
• 唐 常建 《古兴》诗:“石榴裙裾蛱蝶飞,见 人不语颦蛾眉。”
• 曹禺 《日出》第一幕:“她穿着极讲究的晚礼 服,颜色淡雅,多褶的裙裾拖在地面如一片云 彩。”
• 2.借指妇女。
•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九:“士大夫昵裙裾 之乐,顾侍巾栉辈,得之惟艰。”
烈,只手难撑,不得不以一死保国家。” • 清 高阜 《序》:“迹先生生平,功名多显於
戎马倥偬时,而文章则盛之乎桁杨祸变之际。” • 清 冯桂芬 《重建张忠敏公祠记》:“公抚 吴
凡六年……乃於戎马倥偬之隙讲求水利。” • 阿英 《戎行兼言艺文事》:“ 陈毅 同志任新
四军代军长,戎马倥偬之中,很关心文化战线 的抗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