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
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

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
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就是把一个任务放在系统的 运行过程中加以考察,运用逻辑推理和分析计算, 研究分析这个任务以及任务的各个因素,找出其 规律性,提出可行性方案,使系统整体达到理想 的目的。 系统分析方法包括 阐明问题、分析研究、评价比较
高斯解题的故事 丁谓修复皇宫的故事 城市公交系统的设计
综合性原则
考虑主要目标与次要目标的关系,综合分析, 统筹兼顾,不可顾此失彼,因小失大。
高斯解题的故事
“高斯解题”是一个运用系统方法的著名范例。德国大 数学家高斯在小学读书的时候,老师在课堂出了一道数 学题:求1+2+3+……+100=?高斯在老师抄完题后 不久,就站起来回答:“其和是5050。”为什么这么 快算出答案呢?原来,他看到题目后并没有立即动手按 照习惯的方法逐个相加,而是考虑还有没有更简捷的方 法。经过思考分析后,他发现100个数可以分成50对, 每一对数字之和都是101,如1+100=101,2+99= 101,等等,于是很快算出其和是50×101=5050。 高斯解题的方法体现了系统的思路。
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
系统的特性
1.整体性:非各个要素的简单相加。 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组成系统的各部分功能 之和。(2>1+1) 例:一支球队
系统的特性
美国“阿波罗”计划中的飞船和运载火箭是由 700多万个零件组成。这些零件都很普通,甚至没 有一个是新研制的,为什么能实现把人送上太空 的功能? 各部分按照一定的结构组成了 系统,从而实现了整体的功能。
根据系统的整体性特征,解释表中所列的现象.
原因 一和尚挑水吃, 三个人共同构成一个系统,每个人都是其组 两个和尚抬水吃, 成要素之一,如果三人之间的协作关系处理 三个和尚没水吃. 得不好,反而办不好事情. 三个小皮匠顶个 三个小皮匠构成一个整体,整体的功能大 于单独个体功能之和. 诸葛亮 一着不慎,全盘皆 在一个系统中,局部对整体的制约,部分的 输 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甚至还会对全局 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丢卒保车 现象
通用技术第三章第二节系统的基本特性

“盲人摸象”这个成语,现在通常用来形容什么 现象?
盲人摸象现象
“盲人摸象”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对事物观 察不全面,知了解一部分情况没有从系统的整体性 把握。
巴拉扎克雕像好像 少了点什么?
请问1+1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2?
一堆沙子、钢材、水泥和绳索散放在一起成就没 有意义。如造成一座悬索桥就具有了交通的功能。
3.2 系统的基本特性分析
一、系统的基本特性
1、整体性:(集合性) 2、相关性:(关联性) 3、功能性:(目的性) 4、环境适应性: 5、动态性:
系统的基本特性
(探究一)系统的整体性
整体性是系统基本属性,系统不是元素或部分的简 单集合相加,而是一个的有机整体 系统强调整体效应,各组成部分要服从于整体功 能和效益的需要。 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但系统的整体功能是 各组分(元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
于该悬挂系统,下列说法恰当的是( AC ) 复选题
A.可以作为汽车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B.具有支撑功能,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性
C.能使汽车更好地适应多种路况
D.不利于提高汽车的整体性能
解析:B汽车的悬挂系统具有支撑功能,体现了系统的功能性而不是动态性。 D该悬挂系统提高了汽车行驶的平稳性,防颠簸也提高了汽车的整体性能。
2.“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体现了系统的相关性。( B)
A正确
B错误
系统的整体性理解1:
在用系统论分析问题的情况下, (1+1>2)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木桶理论
“木桶理论”认为,木 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最短 的那一块木板的长度。
(木桶的短板效应) 部分影响整体。
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 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 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构成组织的各个 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 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系统分析方法

系统分析方法(System Analysis Method)兰德公司认为,系统分析是一种研究方略,它能在不确定的情况下,确定问题的本质和起因,明确咨询目标,找出各种可行方案,并通过一定标准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帮助决策者在复杂的问题和环境中作出科学抉择。
系统分析方法来源于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横跨各个学科的新的科学部门,它从系统的着眼点或角度去考察和研究整个客观世界,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它的产生和发展标标志着人类的科学思维由主要以“实物为中心”逐渐过渡到以“系统为中心”,是科学思维的一个划时代突破。
系统分析是咨询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一个复杂的咨询项目看成为系统工程,通过系统目标分析、系统要素分析、系统环境分析、系统资源分析和系统管理分析,可以准确地诊断问题,深刻地揭示问题起因,有效地提出解决方案和满足客户的需求。
系统分析方法的分类1)系统特征分析方法;2)系统逻辑分析方法;3)系统工程技术。
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限定问题、确定目标、调查研究收集数据、提出备选方案和评价标准、备选方案评估和提出最可行方案。
1、限定问题所谓问题,是现实情况与计划目标或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
系统分析的核心内容有两个:其一是进行“诊断”,即找出问题是及其原因;其二是“开处方”,即提出解决问题的最可行方案。
所谓限定问题,就是要明确问题的本质或特性、问题存在范围和影响程度、问题产生的时间和环境、问题的症状和原因等。
限定问题是系统分析中关键的一步,因为如果“诊断”出错,以后开的“处方”就不可能对症下药。
在限定问题时,要注意区别症状和问题,探讨问题原因不能先入为主,同时要判别哪些是局部问题,哪些是整体问题,问题的最后确定应该在调查研究之后。
2、确定目标系统分析目标应该根据客户的要求和对需要解决问题的理解加以确定,如有可能应尽量通过指标表示,以便进行定量分析。
系统需求分析的基本方法

系统需求分析的基本方法一个组织进行信息系统更新或者重新建立一个信息系统的时候,系统需求分析奠定了整个项目的基础。
组织要保证信息系统项目的成功,准确的把握系统需求分析是关键的第一步。
系统需求分析是一连串的处理过程。
要一套有组织的方法来收集信息,找出使用者的需求。
经过提炼,将需求(资料的、功能的以及行为需求)模式化,最后得出一份需求报告。
在这一过程中,系统开发者扮演的角色就是利用高度的沟通技巧、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将潜在的需求发掘出来,将可能被误解的或是模糊不清的信息加以澄清。
这里将列举常用的需求分析方法并详细介绍JRP(Joint Requirements Planning)方法。
常用的需求调查方法有:已有文档、表格和文件抽样法,访问组织站点法,观察工作环境法,问卷调查法,面谈法,原型法,JRP法等等。
已有文档、表格和文件抽样法当开始对一个组织做需求分析的时候,查看已有文档、表格和文件是对一个组织有一个初步了解的最好方法。
一个好的系统分析员总会先从已有文档收集基本信息。
分析员会首先找出组织结构图,其次会查看组织的IS(Information System)历史文档,然后会查看组织各分块的商务功能及存在的问题文档,最后会查看原有IS的研究、设计等相关文档。
访问组织站点法各个组织存在的问题有很多相似之处,尤其是相类似的组织。
访问其它已解决相关问题组织的站点。
如果能够分享到相关信息将会节省系统分析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观察工作环境法观察是了解一个组织的有效的数据收集方法。
系统分析员通过亲自参与使用或者观察组织员工日常工作来了解系统。
该方法通常是在其它数据收集方法碰到困难或者系统的某一部分过于复杂以至于员工很难把他们工作中碰到的困难以及需求解释清楚的时候使用。
问卷调查法该方法是系统分析员通过特别设计的问卷来收集组织员工的想法、意见以及基本信息的方法。
问卷可以大量复印并散发给各个员工,员工可以在他们方便的时候完成调查。
《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作业设计方案》

《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背景系统分析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重要分支,它主要钻研如何对复杂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实施。
在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课程中,学生将进修系统分析的基本观点、原理和方法,为今后的系统设计与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二、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系统分析基本方法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设计能力。
通过完成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为日后的系统设计与开发提供有效的指导。
三、作业要求1. 选择一个实际系统(可以是软件系统、信息系统或管理系统等),进行系统分析。
2. 运用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需求分析、建模、设计等环节。
3. 撰写系统分析报告,详细描述所选系统的功能、结构、流程等内容。
4. 提交系统分析报告,并进行口头答辩。
四、作业步骤1. 确定系统分析对象:选择一个实际系统作为钻研对象,明确钻研的范围和目标。
2. 需求分析:收集系统相关信息,明确用户需求和功能要求。
3. 系统建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系统建模,包括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结构图等。
4. 系统设计:设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确定系统的核心模块和关键流程。
5. 撰写系统分析报告:将需求分析、系统建模、系统设计等内容整理成报告,包括系统概述、需求分析、系统建模、系统设计等部分。
6. 口头答辩:根据系统分析报告,进行口头答辩,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五、评分标准1. 系统分析的完备性:是否对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设计。
2. 系统分析的逻辑性:是否符合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3. 系统分析报告的质量:报告内容是否清晰、详细,结构是否合理。
4. 口头答辩表现:是否能够清晰、自大地回答问题,展示对系统分析的理解。
六、参考资料1. 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刘宏著)2. 系统分析与设计导论(王晓晨著)3. 系统分析与设计实务(张三著)七、作业时间安排1. 第1周:确定系统分析对象,进行需求分析。
2. 第2周:进行系统建模,设计系统结构。
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与系统分析

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与系统分析工作分析是指对工作进行综合、系统、全面、具体的研究与分析的过程。
工作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从组织的角度来理解工作的本质、特点和要求,以便为组织的招聘、人才培养、绩效评估、薪酬设计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供依据。
而系统分析则是指对一个系统进行综合、全面、详细、有序的研究与分析的过程,目的是为了发现系统的内在规律和关系,以便为系统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依据。
下面将分别介绍工作分析和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一、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与步骤1.观察法:直接观察工作过程,记录工作内容、步骤、职责等,可以通过现场观察、视频录制等方式进行。
2.访谈法:与从业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其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工作环境等,可以通过个别访谈、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
3.问卷调查法:通过编制问卷,让从业人员填写并反馈自己的工作情况,包括工作内容、薪酬待遇、工作环境等,以获取全面的数据。
4.记录法:采用记录工作日志、记录工作场景等方式,记录工作过程和相关情况,以便后续分析和研究。
5.实验法:通过实验研究来获取工作的关键信息,例如通过模拟工作场景来测试和评估从业人员的能力和表现。
1.确定研究目标:明确分析的目的和范围,例如是为了招聘人才还是为了重新设计工作流程。
2.选择分析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分析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
3.收集数据:根据选择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如观察工作过程、与从业人员交流、发放问卷等。
4.整理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汇总,以便进行后续分析。
5.分析数据:对整理好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工作的特点、要求和关键点,以及对工作的改进和提升的建议。
6.撰写报告:将分析结果编写成报告,清晰地呈现给相关人员,以便进行后续的决策和实施。
二、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与步骤1.系统边界确定:明确分析的系统范围和边界,确定需要纳入分析的元素和过程。
2.系统输入输出定义:确定系统的输入要素和输出产出,包括物质、能量、信息等方面。
二、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

学习目标:1.能够理解系统分析的含义,了解系统分析在生活中的作用。
2.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理解系统分析的步骤和其原则性。
3.能根据其原则性做出正确的决策。
学习过程1.系统的分析1.过河游戏(1)(1)系统的整体目标是(2)系统分析后的方案:结论:系统分析的含义:为了发挥系统的功能,实现系统的 ,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系统进行周详的考察、分析、比较、试验,并在此基础上拟定一套有效的处理方案,或对原有的系统提出改进方案的过程。
系统分析特点: 的处理问题,考虑各种变化因素及其相互影响, 思考解决问题。
借助系统分析,可以正确的提出 ,恰当的选择 ,科学的确定行动的方略。
2.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1.明确问题,设立目标) 解决的问题:(2.收集资料,制定方案) 已经条件:船只每次最多允许乘坐两个人或者一个人和一只熊或者两只熊,且河岸的任意一侧若熊的数量多于人数量,人就会被熊吃掉,人与熊均会划船。
方案1:(3.分析计算,评价比较)分析推理:联系已知条件,分析思考(科学分析),选取了合适的方案过河。
(4.检验核实,作出决策)检验核实:学生按照预定方法上台实践,验证方案。
结论:①明确问题,设定②收集资料,制定③分析计算,评价④检验核实,做出3.系统分析的原则①性原则:即先整体,后部分;先全局,后局部;先全程,后阶段;先长远,后当前。
②性原则:系统分析一方面要有严格的工作步骤,另一方面应尽可能地运用科学方法和数学工具进行定量分析,使决策的过程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③性原则:系统分析总是为实现系统目标服务的。
当系统存在若干个目标时,应将目标排出优先次序,首先选取最优先目标,其次尽可能在不损害第一目标的情况下完成下一个目标。
这就需要综合分析,统筹兼顾,不可顾此失彼,因小失大。
●案例:湖北省的孝襄高速公路总投资额达72亿元人民币,是“十五”期间该省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里程最长的一条高速公路。
按照设计方案,孝襄高速公路要穿越占地面积达19km2的“洛阳银杏保护区”,2万多棵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银杏树将面临毁灭性的破坏。
系统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共53张PPT】

性和层次性等特征,使系统的组成因素及其相 ④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②确定目标并据此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商业、心理学、国防研究
互关联在分布上达到最优结合和最优输出 对实际系统问题的描述、模仿或抽象
P→G ③虽然提出面面俱到的要求,但是却无力对其进行适当的研究,选择出来进行分析的部分,并不是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
• 通过对各层次因子的比较分析,建立判断矩阵, • 并通过判断矩阵的计算将不同 方案按重要性或适
用性大小排列,为最优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 层次分析首先要解决系统分层及层次规模的合理性问题; 其次要使各个功能单元的层次归属合理
(4)相关分析
相关性的体现
①要素之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 在系统整体中,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系统的结 构联结在一起,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如果其中一项发生变 化,就会影响其他要素也发生变化。
环境分析贯穿于系统分析的全过程
• 认识问题阶段
• 只有正确区分出各种环境要素,才能划定系统边界
• 探寻目标阶段 • 要根据环境对系统的要求建立系统的目标结构,以求得系统对环境
的最优和最大输出 • 综合方案阶段
• 要考虑到环境条件及其变化对方案可行性的影响,选择出能 适应环境变化的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
←目标、环境因
素约束
←输出最大
其中:
①X是系统组成要素的集合;R是系统组成要素的相关关系的集
合;C是系统要素及其相互关联在各层次上的可能分布形式;P是X、 R、C的结合效果函数; ②“P→”表示这个函数对应于某种条件
P→G表示P函数对应于系统目标集的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学习目标:
1.能够理解系统分析的含义,了解系统分析在生活中的作用。
2.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理解系统分析的步骤和其原则性。
3.能根据其原则性做出正确的决策。
学习过程
1.系统的分析
1.过河游戏(1)
(1)系统的整体目标是
(2)系统分析后的方案:
结论:
系统分析的含义:为了发挥系统的功能,实现系统的 ,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系统进行周详的考察、分析、比较、试验,并在此基础上拟定一套有效的处理方案,或对原有的系统提出改进方案的过程。
系统分析特点: 的处理问题,考虑各种变化因素及其相互影响, 思考解决问题。
借助系统分析,可以正确的提出
,恰当的选择 ,科学的确定行动的方略。
2.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
(1.明确问题,设立目标) 解决的问题:
(2.收集资料,制定方案) 已经条件:船只每次最多允许乘坐两个人或者一个人和一只熊或者两只熊,且河岸的任意一侧若熊的数量多于人数量,人就会被熊吃掉,人与熊均会划船。
方案1:
(3.分析计算,评价比较)分析推理:联系已知条件,分析思考(科学分析),选取了合适的方案过河。
(4.检验核实,作出决策)检验核实:学生按照预定方法上台实践,验证方案。
结论:
①明确问题,设定
②收集资料,制定
③分析计算,评价
④检验核实,做出
3.系统分析的原则
①性原则:即先整体,后部分;先全局,后局部;先全程,后阶段;先长远,后当前。
②性原则:系统分析一方面要有严格的工作步骤,另一方面应尽可能地运用科学方法和数学工具进行定量分析,使决策的过程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③性原则:系统分析总是为实现系统目标服务的。
当系统存在若干个目标时,应将目标排出优先次序,首先选取最优先目标,其次尽可能在不损害第一目标的情况下完成下一个目标。
这就需要综合分析,统筹兼顾,不可顾此失彼,因小失大。
●案例:湖北省的孝襄高速公路总投资额达72亿元人民币,是“十五”期间该省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里程最长的一条高速公路。
按照设计方案,孝襄高速公路要穿越占地面积达19km2的“洛阳银杏保护区”,2万多棵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银杏树将面临毁灭性的破坏。
银杏树的成长周期特别长,移栽成活率极低,一旦被毁损,势必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如果更改最初的设计方案,绕避保护区1.4km,工程指挥部就要为此增加投资4200万元。
●根据以上内容,你认为孝襄高速公路的设计的矛盾在哪里?
附件:课后作业设计:
装修设计
请同学们根据生活所需,设计一个厨房,画出草图,并阐述其中运用的系统分析的知识
思考的问题:①生活所需的物件有哪些?
②这些物件的大小尺寸与空间的尺寸是多少?(带着数据考察,寻找数据信息)
③厨房空间有限,只能放置必需物件,此时应如何取舍?物件摆放要符合使用者的要求,考虑人际关系和科学性原则,如冰箱和微波炉不能放在一起,微波炉不能放在洗手盆附近。
④根据相应的尺寸比例画草图,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考虑美观、方便和实用等,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分析不断反复的与实施者和决策者对话,修改自己的方案直到获得最佳方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