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寓言故事
亡羊补牢是什么故事

亡羊补牢是什么故事亡羊补牢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它告诉人们要及时补救错误,不要等到损失不可挽回时才后悔莫及。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有一个农夫养了一群羊,他每天都会带着羊到草地上放牧。
有一天,他发现羊圈的栅栏破了一个洞,一只羊从洞里逃了出去。
农夫没有及时修补栅栏,结果第二天又有一只羊从那个洞逃了出去。
农夫还是没有去修补栅栏,结果第三天又有一只羊逃了出去。
农夫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他赶紧修补了栅栏,但已经来不及了,羊都逃跑了,只剩下一只孤独的羊在原来的圈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亡羊补牢并不是指损失了一只羊就去修补栅栏,而是指在事情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采取措施,不要等到损失扩大了再去后悔。
这个故事的寓意非常深刻,它告诉我们要善于预防和及时补救错误,不要等到事情变得不可收拾了再去悔恨自己的疏忽。
在现实生活中,亡羊补牢的故事也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启示。
比如在工作中,如果发现了问题要及时解决,不要等到问题扩大了再去解决,这样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
再比如在生活中,如果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要及时认识并改正,不要等到错误带来了后果再去悔恨自己的疏忽。
亡羊补牢的故事还告诉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在修补了栅栏之后,农夫应该反思自己的疏忽,下次一定要注意及时修补栅栏,不要再让羊逃跑。
这也给我们提出了警示,遇到问题不仅要及时解决,还要总结经验,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
总之,亡羊补牢是一个寓言故事,它告诉我们要及时补救错误,不要等到损失不可挽回时才后悔莫及。
这个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启示,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解决问题,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
希望我们能够牢记这个故事,做一个善于总结经验、及时补救错误的人。
亡羊补牢寓言故事(通用16篇)

亡羊补牢寓言故事亡羊补牢寓言故事(通用16篇)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亡羊补牢寓言故事,欢迎阅读参考!亡羊补牢寓言故事篇1亡羊补牢寓言故事:在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
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然后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
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
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
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
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亡羊补牢造句:1、以前努力不够,现在亡羊补牢还来得及,千万不可自暴自弃。
2、这次没考好,要找出原因吸取教训,亡羊补牢还为时不晚。
3、只要有亡羊补牢的思想,人生的各种挫折和困难都会被克服的。
4、墙虽然坏了,但只要及时补,就能做到亡羊补牢。
用亡羊补牢造句。
亡羊补牢的故事例子有哪些呢

亡羊补牢的故事例子有哪些呢亡羊补牢是指在错事之后,及时进行弥补或补救,以弥补损失、挽回损失的做法。
这个词是从古代寓言故事中来的,意思是说:如果你有一只羊丢了,不及时地追回来,它可能会跑得太远,你将无法找回它。
但如果你发现了它离开了,及时地去追踪并将它找回来,那么就有机会恢复失去的损失。
亡羊补牢的道理也同样适用于人生中的各个方面。
下面,我们将讲述几个亡羊补牢的故事例子。
故事1: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诗东汉时代的陶渊明是一个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是中国最受欢迎的文学家之一。
在他20多岁的时候,他考试失利,心情十分沮丧,开始游荡于山野之间。
在这段时期中,他与自然建立了深厚的联系,因此,他的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对马、鹿、鸟、虫等生命的描绘也十分到位,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这首诗,是他在离故乡十分遥远的地方所写的。
他在山野之间听到一种令人惆怅的声音,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
这首诗中的“归去来兮”一词,表明了陶渊明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
但他最终还是决定了回家,在自己的故乡,他终于找回了失落已久的感觉。
这个故事表明,全力追寻自己所渴望的目标,可以达到不可思议的成就。
故事2:贝多芬并不逞强贝多芬是一位德国的音乐家,被认为是古典时代和浪漫主义时代的一位杰出的作曲家。
他的一生中遭受了很多困难,包括失聪的痛苦。
当他意识到他的听力逐渐下降时,他并没有逞强,而是开始发展自己的音乐能力,变得更加专注和努力。
尽管如此,他仍然尽力保持和朋友的联系,并让他们拥有更好的生活。
他的音乐作品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和敬仰,并且被推崇为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作品之一。
这个例子表明,当我们遇到挑战和困难时,要高度评估形势,努力寻找解决办法。
故事3:塞尔吉奥巴列拉的心灵醒悟塞尔吉奥巴列拉是一位泰国的医疗旅游业者。
他曾经因一张照片而派出了自己的游客,却在他们被束缚的时候被抓了起来。
这让他深受打击,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做法。
亡羊补牢的故事完整版

亡羊补牢的故事完整版亡羊补牢是一则古老的寓言故事,它讲述了一个牧羊人因疏忽大意而失去一只羊,最终通过及时补救弥补了自己的过失。
故事告诉我们,正确预防和及时扳回错误,是一种及时行乐的智慧。
在古老的时代,有位牧羊人养了一大群羊,他热爱他的羊群,时刻用心照顾着它们。
有一天,他带着羊群去远足,途中经过一处泉水,羊群们在享受清新的泉水时,牧羊人却在一旁疯玩和捉弄小鸟,淡忘了自己主要的职责——看管羊群。
在他深陷游戏的时候,一只小羊发现了青草丰盈的山坡,跑去自己独自吃青草,结果不幸滚落崖壁而亡。
牧羊人回头发现自己的一个小羊远去,只留下欢快的小伙伴们跟着他玩耍。
牧羊人多么懊悔,他以为羊群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他的责任,而正因为他的大意疏忽,一只无辜的羊就失去了生命。
他感到羞愧,失落和沮丧。
在失去了一只羊后,牧羊人意识到他必须赶快找到那个差点让他痛失羊群中的伙伴的空隙。
于是他回到山脚下想到了一个办法。
第二天,他提前找来石匠,修建了一个高高的围墙,将他的羊群围起来,这样他就可以安全地离开数小时,在返回时发现羊群依然安全。
牧羊人也发现,他可以把羊群的大门锁起来,以免有某个小家伙闯出去。
自此,他每次离开羊群前都会检查大门是否锁好。
他学到了一个重要的教训,防范在先,事故自然就会少一些。
故事中的牧羊人快速行动,及时补救了自己的过失,顺利保护了其余的羊。
如果他再次放任自己的大意,可能会失去更多。
在人类的世界里,我们面临了同样的问题,而亡羊补牢的故事也鼓励我们,不要忘记我们的责任和工作,及时弥补我们的错误。
我们总是会犯错误,但学会及时补救错误、防止错误的影响扩大,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总之,亡羊补牢,时不我待。
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错误是人类成长历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及时地反应和改善。
如果我们能够开阔视野,抵御疏忽大意,及时处理我们的错误,我们就能使生活更美好,创造更多的价值。
亡羊补牢的寓言故事及寓意

亡羊补牢的寓言故事及寓意
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相信我们都听过。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跟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有
关的寓言故事。
从前,有一个牧人养了几十只羊。
他白天吃草,晚上冲进一个羊圈,羊圈里围着柴火、木桩和其他东西。
一天早晨,这个牧民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有狼从窟
窿里钻了进来,把一只羊叼走了。
邻居建议他:“赶快把羊圈修好,把洞堵上。
”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去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的好心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另一只羊不见了。
原来狼从洞里钻进羊圈,带走了一只羊。
这位牧民很后悔没有认直接受邻居的劝告,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于是,他赶紧堵上
那个窟窿,又从整体进行加固,把羊圈修得牢牢实实的。
从那以后,牧民的羊再也没有被狼抓住过。
牧民的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误,遭到挫折,这是常见的现象。
只要能认真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继续犯错误,遭受更大的损失。
一、人们不怕做错事,他们害怕做错事而没有及时纠正;我更担心的是,我不仅没
有及时纠正,而且还会继续犯错误。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我可能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
二、“补牢”的时候,先看看羊圈里的羊是否因耽搁时间太久已经全部死亡,如果不
及时补救,那么即便补救了也无济于事了。
亡羊补牢寓言故事最新8篇

亡羊补牢寓言故事最新8篇亡羊补牢的意思篇一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羊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亡羊补牢寓言故事篇二今天,我们学习《亡羊补牢》这篇寓言故事。
这篇故事让我明白要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要失去东西才知道改正。
主要讲的是:一个牧民,他家里的羊圈里养许多只羊,可是他家的羊圈旁有一个小洞,正好能钻进去一只狼。
有一天,一只狼从那个小洞钻进去,它就把一只羊给叼走。
到第二天,牧民发现就少一只羊也就没在意,别人劝他把那个小洞给补上。
他也没有听。
到晚上,那只狼又从那个小洞钻进去,又把一只羊给叼走。
这回牧人才听劝告,就把那个小洞给补好。
其实在以前我也犯过这样的错误。
这件事是这样的:那个时候我写字的姿势不对,老师就说,让我把自己的写字姿势改一下。
我没有听老师的劝告,过一段时间,我的眼睛近视,在我近视之后,我戴上眼镜,戴眼镜的感觉很不好,所以我听老师的劝告,改正我写字的姿势。
又过一段时间,我的眼睛又不近视,我的感觉突然变好。
这个是我的一个小故事,这个小故事让我明白要听取别人的劝告。
不要自己失去一些东西才能改正。
亡羊补牢寓言故事篇三在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看你。
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然后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
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
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亡羊补牢寓言故事(15篇)

亡羊补牢寓言故事(15篇)亡羊补牢寓言故事篇1从前有个人,养几只羊。
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几只。
原来,羊圈破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钻进去,把那只羊叨走。
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还修羊圈干什么呢?”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
原来夜狼又钻进洞里,把羊叼走了。
他后悔没有接受邻居的建议,以为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他赶紧把洞堵上,把羊圈修得牢牢的。
从那以后,这只羊再也没有丢过。
这就是寓言《亡羊补牢》。
学后我想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这句话说对。
这个寓言故事的道理是一个人做错事,只要肯接受意见,改正,就不算晚。
我觉得那个丢羊的人第一次有点儿傻傻的,可第二次听街坊的劝告,变得聪明起来,补好羊圈。
不然,他的羊就一只一只被叨走,一只一只被吃掉,到最后一只也不剩,那他还靠什么来吃饭呢?亡羊补牢寓言故事篇2这天晚上,月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
一头饿狼拖着疲倦的步子,乘着夜色,它决定到王家庄来碰碰运气。
在庄里转了一圈之后,它发现有一家的羊圈居然烂了个大窟窿,真是天赐良机呀!只见它毫不费力地就钻进了羊圈,一群羊正甜甜地酣睡着,最外边的那只羊甚至还没来得及叫上一声,就被这头恶狼锋利的牙齿咬断了喉咙拖走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王二便早早得起了床,他要起身去放羊,走近一看,羊圈里流了一滩的鲜血,一只膘肥体壮的羊羔早已没有了去向。
王二气得破口大骂,他就指望着把这群羊养大了卖个好价钱,准备过个好年呢。
不一会,好心的街坊听见王二骂喊,他们纷纷围过询问王二发生了什么事。
邻居王大爷围着羊圈转了一圈,很快就发现了羊圈上的那个大窟窿。
赶忙对王二说:王二呀,你的那个羊圈年久失修,都烂了一个大窟窿啦,赶紧给它补上吧!王二叹了口气摇摇头,无所谓地说:唉!丢都丢了,还修它干嘛呀?众人无语纷纷散去,王二也没有再理会那个大窟窿。
又过了几天,天刚破晓,王二听见羊圈有声响,连忙走到羊圈一看,只见羊圈里是一片狼藉,一只肥羊又消失得无影无踪,王二一屁股蹲坐在地上欲哭无泪。
亡羊补牢的故事寓言故事

亡羊补牢的故事寓言故事在人类的历史中,有很多关于亡羊补牢的故事,这些故事常常被称为寓言故事,它们不仅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在教育方面也有很大的意义。
亡羊补牢是一个古老的成语,也是一个传统的中国故事,它的基本意思是指“及时补救错误”。
以下将结合三篇关于亡羊补牢的故事来阐述这个故事的内涵。
第一篇:石壁上的牛这是一个关于及时行动的寓言故事。
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在古代的一个偏远山村里,某位农夫在一块石壁上看到了一只牛的影子。
当他仔细一看,他发现那只牛的影子是从另一块岩石上反射而来的。
这让他有了一个想法,他决定利用这个反射的原理,用木板建一个牢笼,把牛困起来。
这个计划听起来很好,但是当他回到家后,他却忘了这个计划,直到第二天才想起来。
当他回到石壁上时,那只牛已经被别人捕走了。
这让他大为失望,他意识到他应该在第一时间采取行动,而不是拖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想要成功,就必须及时采取行动。
拖延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困难,甚至无法挽回。
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技能来解决问题。
第二篇:牧羊人和狼这是一个关于诚信和承诺的寓言故事。
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一个牧羊人在撒谎时被发现了。
他曾经告诉过村民们,他会保护他们的羊群,但是他却在一天晚上放羊的时候睡着了。
一只狼趁机偷走了一只羊,他则谎称那只羊被野狗咬死了。
当村民们发现真相后,他们不再相信他的承诺,他也失去了人们的尊重和信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和承诺对于成功和诚信关系的维系非常重要,它们不能被轻视或忽略。
一旦我们丧失了它们,我们就会面临很大的危险,甚至失去一切。
第三篇:美人鱼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关于求知和拯救的寓言故事。
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在一个神秘的海底世界里,一条美丽的鱼在游泳时突然遇到了一个困境。
她看到了一只海星,在努力爬到海水中心,而很快就会死亡。
这条鱼知道,海星的死亡将会损害整个生态系统,因此,它决定拯救这只海星。
它慷慨地用它的身体帮助海星,把它拖到水中心,保证它的生命得以延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亡羊补牢寓言故事篇一:寓言故事《亡羊补牢》三合一小校本部片教学设计比赛参赛人:陈燕参赛作品:寓言故事《亡羊补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2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
相机进行偷盗法制教育。
教学重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教学过程:一、温故揭题,引入新课1、回忆学过的寓言。
2、说说什么是寓言?3、揭示课题,齐读。
说说你对“亡”和“牢”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生字的发音。
2、自由读课文,读后把本课的生字带词读一遍。
3、检查自学效果:(1)抽读字词,正音(2)强调字形,理解字意如:“窟窿”都是穴字头,所以和洞有关。
注意“窿”字的“生”上面有一横。
“街坊”:你家有街坊吗?街坊就是邻居的意思。
三、通读课文,理解内容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这则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2、交流、汇报,相机引导。
四、悟理1、默读,想一想:养羊人共丢了几次羊?是在什么情况下丢的?2、交流:(1)、默读课文的1—4自然段,思考: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2)、学生结合问题自由回答: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有个窟窿。
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把羊圈修补上。
(3)、小结:那么这部分可以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概括?(亡羊)对,这部分告诉我们,养羊人是怎么会丢了两次羊。
3、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结果又怎样呢?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第5自然段。
(1)、结合朗读,自由回答:养羊人后悔了,赶快把羊圈补上了,以后再也没丢羊。
4、练习复述五、品读评价,体会寓意1、请你评价评价这位养羊人,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1)自由读课文,动笔画一画。
(2)在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评价3、默读最后一段。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1)、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抓住“后悔”“不该不”想象一下养羊人当时后悔的心情。
尝试读出当时的心情。
你能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吗?(改成一般陈述句)(2)、抓住“赶快”“结结实实”指导朗读,从这两个词你知道了什么?(养羊人的可贵之处:发现错误后,马上就改。
而且很有信心)(3)、养羊人最可贵之处就是他心想:“现在修还不晚”,看到这句话,你想说点什么?大家自由交流。
4、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六、明确寓意,指导实际1、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寓言《亡羊补牢》,你都明白了什么道理?2、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呢?(相机进行偷盗法制教育,交给学生一些常见的防偷盗方法。
)板书:亡第一次丢羊毫不在意未羊第二次丢羊后悔——修羊圈补结果牢(听劝告,知错及时改正)再也没丢为迟也篇二:9、寓言两则亡羊补牢教案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给你们猜的不是日用品、也不是动植物。
我们来看图猜寓言。
2、你们真棒!百猜百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则寓言故事,齐读课题。
3、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请看大屏幕,老师把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请到了上面,谁来当小老师。
第一行:真棒,多音字读得很准,你们知道它的另一个读音吗?第二行:有什么共同特点?轻声。
理解词意:街坊就是?你们家和街坊的关系怎么样?我们中国有句话说的是“远亲不如近邻”,如果相处好了,邻居会比自己家的亲戚都好。
“窟窿”就是(洞)第三行:领读我们再一齐来读一遍这些词语,注意读好轻声哦。
4、(读得很正确)如果这些词语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吗?谁愿意来读读第一自然段?真厉害,这么难读的段落都读通顺了,2-5自然段每一组读一段,比一比,看看哪组读得最正确,最通顺。
5.我们又读了一遍课文,你们能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可以用上上面的词语来说。
6、小结:像这种抓关键词,并把他们连成一段通顺的话就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
1、“窟窿”给养羊人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呢。
谁来说说它带来了什么麻烦?(课件展示: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你们看,这羊圈怎么啦?这狼就从——是呀,这圈破羊丢了。
板书引:原来少了一只羊是因为——2、假如你的羊圈上有个窟窿,你会怎么办?(把窟窿补上)3、可是这个养羊人呢?他的街坊也发现了,怎么劝他的?(出示PPT: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4、如果你是那个街坊,看到羊圈有个大窟窿,你的心情是怎样的?预设(担心、着急)你带着这种心情再来劝说劝说他?哪个词看出他着急?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而养羊人呢?板书:不听劝说他怎样想的呢?谁来做养羊人?(出示: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6、能将他的话换个说法吗?7、这个养羊人,自己的羊丢了都不在乎。
街坊着急,他无所谓。
请你们和同桌分角色读一读吧!哪对同桌来展示一下?8、引:因为他不听劝告,所以,第二天早上……(出示: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9、他再次丢羊啦,板书这是养羊人第几次丢羊?第一次呢?(出示:10、男女生分读两次丢羊。
养羊人丢了两次羊,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那亡是什么意思?11、此时,养羊人非常?(后悔)后悔什么?(出示)你来读一读,读出他当时的心情。
12、这时,他又是怎么想的?13、他怎么做的?板书:堵上窟窿“窟窿”终于被结结实实地堵上了,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补牢),补的意思?牢的意思?亡羊补牢的意思?14、自从把窟窿堵上以后,羊再也没有丢过了。
此时,你想对那个养羊人说些什么呢?(接受劝告,知错就改)这就是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出示寓意)(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
15、在生活中,我们犯了错不怕,只要我们能像亡羊补牢中的养羊人一样知错就改,就还不晚,所以,人们经常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16、寓言是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小花,他通过一个简短的小故事来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中国古代最早的最完整版的寓言故事书是《墨子》,国外适合大家阅读的还有《伊索寓言》。
希望大家在课外可以去阅读这些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亡羊补牢窟窿破劝丢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篇三:亡羊补牢公开课教案《亡羊补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会认4个生字,学写9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并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2.认识反问句与双重否定句,通过句式比较体会反问句与双重否定句的作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一则寓言故事。
4.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故事。
2.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流程: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1. 同学们好,请坐。
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那好,我们现在来看图猜成语。
准备好了吗?谁来猜第一幅图?(守株待兔)对了,那这一幅呢?(揠苗助长)这一幅?(刻舟求剑)难不倒你们,再给你们几个难的(画蛇添足掩耳盗铃)还有更难的。
2.你们真聪明,都猜对了。
那你们知道这些成语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吗?是的,它们都是寓言故事,你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小故事里藏着大道理。
)3.今天我们学习第9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故事《亡羊补牢》(板书,读题)4.我们要怎样才能学好寓言呢?生:要知道故事(板书:故事)学习道理(板书:道理)师:对,我们掌握好这两点就能学好寓言故事了。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 先请大家自由读读《亡羊补牢》,注意要读准生字、多音字,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为止。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同桌交流生字学习情况。
2. 字词学习师:有些同学的习惯非常好,读完了课文就坐得端端正正的。
读完了吗?请看大屏幕,老师把课文中的第二行:有什么共同特点?轻声。
理解词意:你们家有街坊吗?你们家和街坊的关系怎么样?我们中国有句话说的是“远亲不如近邻”,如果相处好了,邻居会比自己家的亲戚都好。
“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书写)我们再一齐来读一遍这些词语,注意读好轻声哦。
第三行:领读指导书写:叼悔。
我们再把这些词语读两遍。
开小火车读词语。
3、(读得很正确)如果这些词语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吗?谁愿意来读读第一自然段?(正音,齐读)大家很厉害,这么难读的段落都读通顺了,2-5自然段每一排读一段,比一比,看看哪排读得最正确,最通顺。
(点评)4.我们又读了一遍课文,你们能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可以用上上面的词语来说。
小结:像这种抓关键词,并把他们连成一段通顺的话就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
明白了吗?三、理解题意1.课文读通顺了,题目的意思你读懂了吗?亡什么意思?牢什么意思?(预设:学生知道正确意思)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从课文哪个句子读懂这个字的意思?师:哦,是联系课文知道了它的意思,我们还可以通过查字典知道它的意思。
(课件)选择正确意思。
小结:对于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板书:失去养牲畜的圈)请像老师这样把这两个字的意思写在课题下。
3.现在我们知道了,“亡羊补牢”就是羊——丢了,把——羊圈修好。
四、研读课文,体会寓意1.课文中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会丢羊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划出句子。
2.有些同学已经找到了,那你来说说养羊人丢了几次羊?(两次)板书:丢羊第一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课件出示)板书:羊圈破了。
哪个词告诉我们这句话是原因?(原来)齐读3.(课件)你能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指名回答-同桌互说)4.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过渡:养羊人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破了,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羊圈破了个窟窿,你会怎么做?(把窟窿补上)5.他的街坊也发现了,请你当当养羊人的街坊,快来劝劝他。
(把窟窿补上吧)还有什么想说的?(快采取一些措施吧,不然又会丢羊。
评价:你真是个好心的街坊)我们来看文中的街坊又是怎么劝说的,课件出示,指名读。
你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劝说养羊人的?哪个词看出他着急?(堵上、修一修、赶快)你能给赶快换个词吗?(课件)街坊还会用怎样的语气劝说呢?现在我就是养羊人,你来劝劝我。
(担心、着急)6.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而养羊人的表现呢?谁来做养羊人?(出示: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生起来读不同的语气,还可以加上动作。
)这个养羊人是什么意思?能将他的话换个说法吗?(羊已经丢了,不用修羊圈了。
)这个养羊人,自己的羊丢了都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