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测试题带答案
《成语故事》试题及答案

《成语故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成语“画蛇添足”的故事中,多余的行为是指什么?A. 画蛇B. 添足C. 喝酒D. 比赛答案:B2. 成语“守株待兔”的寓意是什么?A. 等待机会B. 守旧不变C. 坐享其成D. 勤奋努力答案:C3. 成语“刻舟求剑”的故事中,楚人为什么没有找回剑?A. 船在移动B. 剑已经沉入水底C. 船上没有剑D. 楚人忘记了剑答案:A二、填空题1. 成语“滥竽充数”的故事中,南郭先生假装会吹______。
答案:竽2. 成语“杯弓蛇影”的故事中,客人误将墙上的______看成了蛇。
答案:弓影3. 成语“掩耳盗铃”的故事中,小偷认为只要自己听不见铃声,别人也听不见,这体现了“掩耳盗铃”的寓意是______。
答案:自欺欺人三、简答题1. 请简述成语“卧薪尝胆”的故事内容。
答案: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为了不忘国耻,他每天睡在柴草上,尝一口苦胆,以此激励自己,最终成功复仇。
2. 成语“破釜沉舟”的故事中,项羽是如何表现其决心的?答案:秦朝末年,项羽在巨鹿之战前,命令士兵砸破锅,沉掉船,以此表明他们没有退路,必须全力以赴,最终大获全胜。
四、论述题1. 请论述成语“狐假虎威”的寓意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答案:成语“狐假虎威”源自《战国策》中的故事,讲述了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吓唬其他动物。
其寓意是借助他人的力量来显示自己的威风。
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却依靠他人权势来炫耀自己的人。
例如,在职场中,有些人可能会因为与高层领导关系密切而显得格外有影响力,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相应的能力,这就是“狐假虎威”的现代体现。
2. 成语“塞翁失马”的故事中,塞翁的态度是怎样的?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答案:成语“塞翁失马”的故事中,塞翁面对失马的不幸,没有过度悲伤,而是保持了平和的心态,认为事情可能还有转机。
后来,失马带回了一匹好马,塞翁的儿子却因骑马摔断了腿,塞翁依然没有过度悲伤,认为这也可能是好事。
成语故事测试题

成语故事测试题中国成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丰富、意义深远。
每个成语背后都蕴含着一段富有启迪意义的故事。
本文将通过对一些常见的成语故事的测试题,来检验你对成语故事的了解程度。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始吧!一、成语故事测试题1. 毛遂自荐的成语故事是什么?答案:毛遂自荐2. 以下哪个故事蕴含了“因风得名”这个成语?A. 董永与七仙女B. 吕洞宾取酒C. 赵普对秦王进言D. 李白挂帅答案:B. 吕洞宾取酒3. "钟鸣鼎食"这个成语的故事背景是什么?答案:周公舞于庭4. “卧薪尝胆”这个成语故事的主人公是谁?答案:勾践5. “镜花水月”的成语故事是下面哪个故事?A. 西施斩扁鹊B. 汉武帝拜谒天子庙C. 柳毅传书D. 狄仁杰断案答案:A. 西施斩扁鹊6. “画蛇添足”的成语故事中,最初的画蛇是给谁看的?答案:同行的人7. “杯弓蛇影”这个成语的寓意是什么?答案:对事物过度戒备,疑神疑鬼8. 下面哪个故事与成语“关公面前耍大刀”相关?A. 曹操斩关羽B. 关公义释曹操C. 关公赴约单刀赴会D. 董卓欲杀关羽答案:C. 关公赴约单刀赴会9. 下面哪个故事与成语“杞人忧天”相关?A.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B. 杞人忧天C. 徐丽与愚公D. 孔明赚曹操答案:B. 杞人忧天二、成语故事的意义和应用通过以上的成语故事测试题,我们可以看出每个成语都有其独特的来源和含义。
成语虽然短小精悍,但背后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了解成语的故事背景,不仅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成语并正确运用它们。
成语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往往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也是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载体。
通过学习成语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人物的勇敢、智慧、品德等方面的特点,从而受到启发和教育。
此外,成语故事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人们常常用成语来描述事物、表达感情或引用经典的智慧。
掌握并正确灵活地运用成语,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给我们的观点和观察带来独特的视角。
成语故事知识能力检测(试题及答案)

成语故事知识能力检测一、选择题1.《有备无患》中魏绛是个()的官吏,曾把晋悼公的弟弟杨干的仆人捉来斩首示众。
[单选题]*A.英明有为B.勇敢无畏C.执法严明√D.一心为公2.《迎刃而解》中杜预不理睬别人的不马上攻打吴国的意见,他想:()[单选题]*A.首领要赏罚分明。
8.痛打落水狗要及时。
C.执法严明才能打胜仗。
D.用强盛的兵力去打吴国,犹如破竹,等到劈破几节之后,下边就简单了V9.《望梅止渴》这个故事发生在()身上,他当时想鼓舞士气。
[单选题]*A.刘邦10项羽C.曹操√D.孟尝君4.《鸡鸣狗盗》原指齐国孟尝君的两个门客,一位像狗一样善于(),一位善于学鸡叫,这两个门客在关键时刻帮助了孟尝君。
[单选题]*A.钻洞B.偷盗√C看门D.嗅觉敏锐5.《东山再起》中的因为谢安长安隐居在东山,后人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成为〃东山再起〃。
〃东山〃指的是()[单选题]*A.东岳泰山B.山东省东山C.浙江省东山√D.福建省漳州市6请根据成语故事发生的时间,按照历史朝代的先后顺序把它们重新排列。
①风声鹤唳②人面桃花③指鹿为马④四面楚歌⑤单刀赴会[单选题]*A.⑤④①②③B.③④⑤②①C.③④⑤①②VD.⑤④①③②7.滥用成语的事越来越多,请火眼金睛找到错误的成语()[单选题]*A.脍炙人口8.闻机起舞√C.万事俱备D.一鸣惊人E.随遇而安8.《约法三章》讲的是()和浦上的当地父老日好〃杀人者处死,伤害人者及偷窃他人物品者都判有罪。
〃[单选题]*A.曹操9.刘邦√C.吕不韦D.李密10《有志竟成》讲的是东汉的读书人()投靠刘秀,成为一位大将军,在攻打张步的时候受伤了,没有等待刘秀的救援,而是乘胜追击打败了张步。
刘秀夸他〃有志者,事竟成〃。
[单选题]*A.耿算√B魏绛C.曹刿D季布11.()讲的是有的人声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真正喜欢,甚至还惧怕,心口不一呀。
[单选题]*A.《一鼓作气》12《笑里藏刀》C.《一窍不通》D.《叶公好龙》√11.()这个成语比喻什么都不懂。
课外阅读《成语故事》测试卷

课外阅读《成语故事》测试卷《成语故事》是我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中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刻的道理。
为了检验大家对《成语故事》的阅读效果,下面这份测试卷应运而生。
一、选择题1、“画蛇添足”这个成语中,最先画好蛇的人最终却没有喝到酒,是因为()A 他画的蛇不好看B 他给蛇添上了脚C 其他人耍赖2、“掩耳盗铃”中那个偷铃铛的人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铃声了,这种想法()A 很聪明B 很愚蠢C 有一定道理3、“刻舟求剑”的故事中,那个人在船上刻记号是为了()A 做标记B 好玩C 纪念4、“亡羊补牢”告诉我们()A 丢了羊再补圈已经没用了B 出了问题及时补救还不算晚C 羊圈不需要修补5、下列哪个成语与“狐假虎威”意思相近()A 狗仗人势B 指鹿为马C 叶公好龙二、填空题1、“______”这个成语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2、“______”常用来形容学习或工作勤奋不知疲倦。
3、我们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______”。
(填一个成语)三、判断题1、“守株待兔”中的农夫最终等到了很多兔子。
()2、“滥竽充数”中的南郭先生很有才华。
()3、“买椟还珠”说的是一个人只看重外表,不注重内在。
()四、简答题1、请简要讲述“拔苗助长”的故事,并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说说你对“半途而废”这个成语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半途而废。
五、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成语故事,回答问题。
《自相矛盾》从前,有一个楚国人在街上卖矛和盾。
他先举起自己的盾,向大家夸口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的东西都不能刺穿它。
”接着,他又拿起自己的矛,大声吹嘘道:“我的矛非常锐利,无论多么坚固的东西,它都能一刺即穿。
”这时,人群中有人问道:“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呢?”这个楚国人一下子愣住了,不知如何回答。
问题:1、这个楚国人为什么会愣住?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通过这份测试卷,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大家对《成语故事》的掌握程度。
成语由来试题及答案解析

成语由来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成语“画龙点睛”最初是用来形容:A. 绘画技巧高超B. 书法艺术精湛C. 写作能力出众D. 演讲技巧卓越答案:A解析:成语“画龙点睛”最早见于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原指梁代画家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画四条龙,不点眼睛,说点了眼睛龙就会飞走。
后比喻说话或写文章时,在关键处加上一两句话,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2. 成语“破釜沉舟”与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 项羽B. 刘邦C. 曹操D. 刘备答案:A解析:成语“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描述的是秦朝末年,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为了鼓舞士气,命令士兵打破炊具,沉没船只,表示决一死战的决心。
3. 成语“卧薪尝胆”用来形容:A. 艰苦奋斗B. 忍辱负重C. 享受安逸D. 轻信他人答案:B解析:成语“卧薪尝胆”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原指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为了不忘国耻,每天睡在柴草上,尝苦胆,以此激励自己不忘复国之志。
后用来形容忍辱负重,发愤图强。
二、填空题4. 成语“________”用来形容做事不认真,马马虎虎。
答案:敷衍了事解析:成语“敷衍了事”意指做事不认真,只是表面上应付一下,没有实际效果。
5. 成语“________”用来形容人非常小心谨慎,不敢有丝毫疏忽。
答案:谨小慎微解析:成语“谨小慎微”意指非常小心谨慎,连最细小的事情也不敢疏忽。
三、解释题6. 解释成语“杯弓蛇影”的含义。
答案:杯弓蛇影,原指将杯中的弓影误认为蛇,后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的恐惧。
解析:成语“杯弓蛇影”出自《晋书·乐广传》,原指晋代乐广宴客,客人见杯中有蛇,饮后惊恐而病,后知是墙上弓影,病即愈。
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7. 解释成语“对牛弹琴”的含义。
答案: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
解析:成语“对牛弹琴”出自《庄子·齐物论》,原指对牛弹琴,牛不懂音乐,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
小学成语故事试题及答案

小学成语故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请填写下列成语故事中缺失的成语。
- ()的狐狸:形容人不怀好意,心怀叵测。
- 画蛇():比喻做事做过头,反而弄巧成拙。
- 亡羊补():比喻出了问题之后,及时补救,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 守株待():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 刻舟求():比喻拘泥而不知变通,或固执己见,不知实际情况已变化。
二、选择题2. 下列成语故事中,哪一个成语表示“做事要适可而止”?A. 画蛇添足B. 亡羊补牢C. 守株待兔D. 刻舟求剑3.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要勤奋努力B. 要善于观察C. 要耐心等待D. 要抓住机遇三、简答题4. 请简述“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
5. “刻舟求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四、判断题6. “画蛇添足”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应该恰到好处,不要画蛇添足。
A. 正确B. 错误7.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耐心等待,就一定能等到意外的收获。
A. 正确B. 错误答案:一、填空题1. 请填写下列成语故事中缺失的成语。
- 狡猾的狐狸:形容人不怀好意,心怀叵测。
- 画蛇添足:比喻做事做过头,反而弄巧成拙。
- 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之后,及时补救,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 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 刻舟求剑:比喻拘泥而不知变通,或固执己见,不知实际情况已变化。
二、选择题2. A3. A三、简答题4. “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一个牧羊人发现羊圈的栅栏坏了,导致羊丢失。
他的朋友建议他及时修补栅栏,以防止更多的羊丢失。
牧羊人听从了建议,及时修补了栅栏,从此羊再也没有丢失过。
5. “刻舟求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能墨守成规,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问题。
四、判断题6. A7. B。
成语考试题及典故解析答案

成语考试题及典故解析答案1. 成语“画蛇添足”出自哪个典故?解析:成语“画蛇添足”源自《战国策·齐策二》,故事讲述了楚国大夫们在祭祀后,用酒来比赛画蛇,其中一人画得最快,却因得意忘形,在蛇身上添了脚,结果反而失去了比赛的胜利。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弄巧成拙。
2. “杯弓蛇影”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解析:“杯弓蛇影”这个成语源自《晋书·乐广传》,乐广在宴会上用弓影吓唬宾客,宾客误以为杯中有蛇,惊慌失措。
后来用来形容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扰。
3. 成语“破釜沉舟”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解析:成语“破釜沉舟”与西楚霸王项羽有关。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在巨鹿之战前,为了激励士兵,命令士兵破釜沉舟,表示决心与敌人决一死战,不留退路。
4. “对牛弹琴”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什么?解析:“对牛弹琴”这个成语源自《庄子·齐物论》,庄子用琴声向牛弹奏,牛却无动于衷。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或对不识货的人展示珍品。
5. 成语“指鹿为马”出自哪个历史事件?解析:成语“指鹿为马”出自秦朝赵高的故事。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赵高为了测试朝臣是否听命于他,故意将鹿说成马,结果许多朝臣为了讨好赵高,也跟着说是马,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6. “卧薪尝胆”这个成语有什么含义?解析:“卧薪尝胆”这个成语源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为了不忘国耻,每天卧在柴草上,尝苦胆,以此激励自己发奋图强。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刻苦自励,不忘耻辱。
7. 成语“纸上谈兵”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解析:成语“纸上谈兵”与战国时期的赵括有关。
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括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结果导致赵国在长平之战中大败。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空谈理论,不切实际。
8. “掩耳盗铃”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解析:“掩耳盗铃”这个成语源自《吕氏春秋·自知》,故事讲述了一个人为了偷铃铛,掩住自己的耳朵,以为别人也听不见铃铛声。
成语考试题及典故解析答案

成语考试题及典故解析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成语“画蛇添足”出自以下哪个典故?A. 战国时期赵国的军事家孙膑B. 春秋时期楚国的画师C. 战国时期楚国的宴会D. 秦朝时期的工匠答案:C2. 成语“破釜沉舟”与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 项羽B. 刘邦C. 张良D. 韩信答案:A3. 成语“卧薪尝胆”描述的是哪位历史人物的故事?A. 越王勾践B. 吴王夫差C. 秦始皇D. 汉武帝答案:A4. 成语“指鹿为马”出自以下哪个历史事件?A. 秦朝赵高的权谋B. 汉朝王莽的篡位C. 唐朝安禄山的叛乱D. 宋朝岳飞的冤案答案:A5. 成语“纸上谈兵”与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 赵括B. 孙武C. 曹操D. 诸葛亮答案:A6. 成语“刻舟求剑”描述的是哪种行为?A. 愚蠢的行为B. 勇敢的行为C. 机智的行为D. 谨慎的行为答案:A7. 成语“杯弓蛇影”形容的是哪种心理状态?A. 疑神疑鬼B. 心旷神怡C. 心如止水D. 心不在焉答案:A8. 成语“狐假虎威”出自以下哪个典故?A. 战国时期的寓言故事B. 春秋时期的政治斗争C. 秦朝时期的军事策略D. 汉朝时期的外交手段答案:A9. 成语“掩耳盗铃”描述的是哪种行为?A. 自欺欺人B. 诚实守信C. 勇敢无畏D. 机智过人答案:A10. 成语“对牛弹琴”比喻的是什么?A. 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B. 对牛进行音乐教育C. 对牛进行艺术欣赏D. 对牛进行智力测试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成语“________”形容做事不切实际,好高骛远。
答案:好高骛远2. 成语“________”比喻做事不彻底,留下后患。
答案:养虎遗患3. 成语“________”指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答案:抱薪救火4. 成语“________”比喻说话做事有分寸,恰到好处。
答案:恰如其分5. 成语“________”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时,在关键地方故意停顿,使人产生疑问,以达到强调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故事》测试题
一、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哪个成语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B)
A掩耳盗铃B守株待兔 C 滥竽充数D叶公好龙
2、举一反三这个成语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B )
A 曹植B孔子C 张良D司马睿
3、下列哪个成语表示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
( B )
A请君入瓮B掩耳盗铃C胸有成竹D杏林春满
4、“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是关于宋朝画家( A )的,比喻做事前已有全面考虑。
A文与可B南郭先生C董奉D张僧繇
5、下列哪个成语比喻人的学识、技能很高(A )
A升堂入室B生吞活剥C黔驴技穷D寻章摘句
6、下列哪个词语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
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 D )
A 妙笔生花B呆若木鸡C胸有成竹D画龙点睛
7、下列哪个词语比喻借着有权者的威势欺压他人、作威作福。
(D )
A请君入瓮B掩耳盗铃C胸有成竹D狐假虎威
8、下列哪个词语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含贬义。
(A )
A叶公好龙B呆若木鸡C胸有成竹D妙笔生花
9、比喻笔法高超的人写出动人的文章。
也讽刺写作时夸大其辞,胡编乱造。
(D )
A叶公好龙B呆若木鸡C胸有成竹D妙笔生花
10、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刘胡兰机智勇敢地与日本鬼子周旋,他们不是(A )的人。
A.贪生怕死
B.不学无术
C.卧薪尝胆 A. 废寝忘食
二、填空题
1.“运筹帷幄”出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原本指的是刘邦帐下的张良。
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指的是心甘情愿地上了别人的圈套。
3.负荆请罪是指的战国时期赵王的大将廉颇向蔺相如请罪,留下了“将相和”的佳话。
4.“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的形势,其中的“瓴”指的是水瓶。
三、阅读题
滥竽充数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起吹给他听。
有个南郭
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
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
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
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1.请用“”画出南郭先生吹竽的样子的句子。
2.南郭先生同样得到和别人一样的俸禄是因为;而后来只好逃走的原因是。
3.根据你对“滥竽充数”意思的理解,造一个句子。
滥竽充数——
掩(yǎn)耳盗(dào)铃
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dāng),想把它偷(tōu)走。
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pèng),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
可是他想:"如果把耳朵掩住,响声就听不见了吗?"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
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
1.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掩耳盗铃"的意思?用" "画出来。
2.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面"√"。
《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1)偷别人的东西时,光把耳朵掩起来是不够的。
( )
(2)自己欺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十分愚蠢的。
( T )
(3)放在外面的东西一定要防止人偷窃。
( )
刻舟求剑
从前,有个人坐船过江。
船到江心,挂在身上的宝剑从剑鞘滑出,掉进水里去了。
他赶紧伸手去抓,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眨眼之间,宝剑在滔滔的江水中沉没了。
同船的人都觉得很可惜。
那个人一点儿也不着急,拿出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
同船的人不理解,问他:“你在船上刻个记号有什么用啊?”
那个人得意地说:“我的宝剑是从这个地方掉下去的。
到了码头,我就能把宝剑找回来。
”
不久,船靠岸了。
那个人顺着刻得记号下水去捞宝剑。
可捞了半天,怎么也找不到宝
剑的影子。
他望着自己刻得记号,自言自语地说:“奇怪,我的宝剑明明是从这个地方掉下去的,怎么找不到呢?”
1.宝剑掉进河里,那个人当时怎么做的?( A )
A.在船舷上刻上记号。
B.立即跳下河去捞。
C.不管不顾。
2.那个人的宝剑是在什地方掉进河里的?( B )
A.江边
B.江心
C.剑鞘
3.“宝剑”的“宝”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查 ( B )音序。
A.J
B.B
C.b
4.短文有 4 个自然段?
熟能生巧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射箭能手,名叫陈尧咨。
一次,他练习射箭,箭箭都命中了靶心,他得意极了。
一个卖油翁看见他得意的样子,就说:“不要骄傲,这没什么希奇!”陈尧咨听了,很不高兴地说:“哼!你有什么本领呢?”
这时,卖油翁取出一个油葫芦,把一个小铜钱盖在葫芦口上,然后舀起一勺子油,高高举起说:“我能把这勺油从铜钱中央的小方孔灌进葫芦里去,而油一点也不沾在钱上。
”结果,铜钱上真的没沾半点油迹。
卖油翁又说:“我也没什么特别的本领,只不过手熟罢了。
”
后来,人们用“熟能生巧”表示这样一种意思:任何事情只要经常做下去,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做得又快又好。
1、短文共有()节。
第节写练习射箭,箭箭都,就十分。
第3节写()能把油从()灌进葫芦,而油()。
2.写出近义词:
经常—()特别—()希奇—()
3.“熟能生巧”这个成语表示什么意思?从文中找找答案用“——”划出来。
坐井观天
青蛙坐在井里。
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你弄错了。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
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
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坐井.观天( A ) A.jǐng B.jǐn 弄.错( B ) A.lòng B.nòng
2.填合适的量词
一(口)井一(句)话一(条)路一(个)朋友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 A )。
A.看问题要全面,眼光放远,不要坐在井里看天,那样是错误的。
B.青蛙不爱动脑筋。
C.天是无边无际的。
5.青蛙为什么会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A )
A.青蛙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只有井口那么大的天。
B.青蛙认为小鸟在骗它。
C.天本来就只有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