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饮食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脑梗死独立的危险因素
同型半胱氨酸为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代谢过程中重要的中间产物。
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参于同型半胱氨酸合成和代谢过程。
影响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因素有二方面。
一是营养因素,即代谢辅助因子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叶酸的缺乏。
二是遗传因素,使参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酶活性降低,均可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在体内蓄积,从而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引起血管内皮损伤,最终导致动脉硬化,出现血管性疾病。
除上述两种因素外,年龄、种族、生活习惯(吸烟、饮酒、咖啡、高蛋氨酸饮食等)、地区、药物(氨甲喋呤、卡马西平、苯妥因钠等)和其他疾病(如肾功能不全)等因素均会影响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
就与脑卒中的关系而言,营养因素更为直接、更为重要。
叶酸和维生素B族的水平越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越高,脑卒中的危险性越大。
尤其是对中、青年患者,可以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这一点常常被人们忽视,所以说脑血管病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
近年的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不仅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缺血性心脏病和外周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可引起脑梗塞,冠状动脉疾病,外周血管粥样硬化或闭塞。
其中对脑血管病的危险度最高,其水平与青年卒中相关。
也是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之一。
如何防治:定期去医院检查相关危险因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低动物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检查发现同型半胱氨酸增高要遵医嘱及时服用叶酸、维生素B族。
赤峰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张志学。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此外,戒烟限酒、少吃盐(≤6克)、少喝咖啡等,也对 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有益。
14
15
叶酸(FOLIC ACID)
最初是从菠菜中分离出来,故被命名为叶酸。天然存在的 叶酸主要为多谷氨酸形式,它是含有蝶酰谷氨酸结构的一 类化合物的通称。 血液及组织中的叶酸主要是5-甲基四氢叶酸,是体内叶酸 的主要形式,它大部分被转运至肝脏。成人主要通过胆汁 与尿排出体外。 DFE(ug)=膳食叶酸(ug)+1.7×叶酸补充剂(ug) RNI:成年人400ug DFE/d UL:1000ug DFE/d 大量摄入叶酸可能危害健康,且大量叶酸可掩盖维生素 B12缺乏的早期症状,因此不主张大量补充叶酸。
3、营养因素: ①VitB6、VitB12、叶酸是Hcy代谢辅酶,它们的水 平与Hcy水平呈负相关,摄入不足时,上述三个酶活 性 下降,则Hcy升高。 ②饮酒:长期饮酒可引起肝细胞蛋氨酸合成酶活性 下降,从而造成Hcy血症。 ③饮食中蛋氨酸含量过高:有报道认为高动物蛋 白、低植物蛋白饮食可能是Hcy血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4、疾病因素: 肾功能障碍、氨甲喋呤都会导致血液中Hcy水平的 6 升高。
改变动脉壁糖蛋白分子纤维化结构,促进斑块钙化。
促进低密度脂蛋白氧化。
9
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
同型半胱氨酸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使心血管疾 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因此测定血中Hcy浓度的临床意 义十分重要。
Temple等回顾了1966年至1999年的文献,有30-40%的 脑血 管病人有Hcy水平增高。急性卒中的病人平均Hcy浓度为 14.5±4.5μ mol/L,有动脉硬化危险的病人为 14.6±6.2μ mol/L,而健康对照组为10.3±3.1μ mol/L。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一种新的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子近几年在国际医学和生物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是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量的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已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脑血管病的新的、独立的危险因子,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塞、脑卒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其血浆浓度与心脑血管病的程度和并发症呈正相关。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水平与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无明显相关关系。
临床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中,单纯同型半胱氨酸明显升高者约占25%,单纯血脂升高者约占25%,两者均升高者约占25%,两者均正常者为15-20%。
冠状动脉造影发现,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阻塞的支数正相关,其水平越高,冠状动脉阻塞的支数越多。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血管病死亡率呈正相关,有报道对587例病人随访4.6年,以同型半胱氨酸≤9umol/L为正常值,发现其水平为 9 - 15 umol/L组死亡率比正常组高1.9倍, 15-20umol/L组是2.8倍,≥20umol/L为4.5倍。
哪么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因和其致病机制是什么?研究发现叶酸、vitB12 、vit - B6缺乏及同型半胱氨酸合成和代谢途径相关酶的缺陷可引起其浓度升高。
北京医科大学和卫生部健康生育研究室经过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血清叶酸和 vitB12 水平呈负相关,叶酸和 vitB12 水平越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
其相关酶的缺陷与遗传因素和基因的突变有关。
同型半胱氨酸作为一种细胞毒素可使氧自由基大量产生,引起内皮细胞损伤、脂质过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增加,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导致血栓性疾病。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防治是多方面的,但最常用、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是补充叶酸、 vitB12 、 vitB6。
尽管目前大规模长期的人群干预试验结果未出来,但是专家认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心血管病的关系已明确,维生素干预安全、便宜、有效,几乎无副作用,应对病人进行干预,并预测在中国人群中以10%的心脑血管疾病由同型半胱氨酸所致,这项干预每年可挽救近10万人的生命,使30万人免于残废。
老年人膳食多样化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关系

老年人膳食多样化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关系钱红娟;张仲迎;刘宏军;吴晓光;关绍晨;汤哲;方向华【摘要】目的探讨膳食多样化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病人的影响,为指导老年人防治HHcy提供膳食干预依据.方法以“北京市老龄化多维纵向研究”2009年的调查人群为研究对象,进行膳食调查,并检测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根据食物对tHcy代谢的不同影响,将日常膳食分为富含维生素(Vit)B12/叶酸/甜菜碱饮食、Vit 饮食B6、抗氧化剂饮食三类,分别计算三类膳食的膳食多样化评分(DDS),将tHcy >15 μmol/L定义为HHcy,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三类膳食DDS分值与患HHcy的关系.结果 1458人中有902人血清tHcy升高,HHcy的患病率为61.9%.HHcy的患病风险与富含VitB12/叶酸/甜菜碱类膳食DDS分值呈剂量-反应关系,与≤1分组相比,2分组、3分组、4分组老年人HHcy患病风险分别降低了44%(OR=0.56,95% CI:0.37~0.86,P=0.008)、51%(OR=0.49,95% CI:0.33~0.74,P=0.001)和67%(OR=0.33,95% CI:0.22~0.50,P<0.001),控制各项混杂因素后,依然保持这一趋势.同时发现增加富含VitB6膳食的摄入,是HHcy的保护因素,控制各项混杂因素后,2分组、3分组老年人患病风险比0分组分别降低了37%和53%(OR=0.63,95%CI:0.44~0.89,P=0.009;OR=0.47,95%CI:0.30~0.73,P=0.001).未发现多样化摄入富含抗氧化剂食物与患HHcy相关.结论老年人多样化摄入富含VitB12/叶酸/甜菜碱膳食及VitB6膳食均可明显降低HHcy患病风险.【期刊名称】《实用老年医学》【年(卷),期】2018(032)004【总页数】5页(P340-343,352)【关键词】膳食多样化评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老年人【作者】钱红娟;张仲迎;刘宏军;吴晓光;关绍晨;汤哲;方向华【作者单位】100053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循证医学中心;100053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循证医学中心;100053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循证医学中心;100053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循证医学中心;100053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循证医学中心;100053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循证医学中心;100053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循证医学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9.9膳食多样化是指膳食中包含多种同类或不同类的食物[1],与个体营养素充足状态密切相关,摄入品种越多,营养素充足程度越高[2-3]。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一种罕见的代谢性疾病,它是由于体内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异常导致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病因。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后天性的。
先天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由于遗传缺陷引起的,主要包括两种类型:首先是遗传缺陷导致体内缺乏代谢同型半胱氨酸的酶,这种类型称为酶缺陷型。
其次是遗传缺陷导致代谢同型半胱氨酸的酶受损,引起同型半胱氨酸在体内过多积累,这种类型称为酶受损型。
后天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主要是由于蛋白质代谢异常或维生素B6缺乏引起的。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表现。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表现多样,其中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肾脏系统的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智力发育延迟、精神异常、运动障碍等。
心血管系统症状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静脉栓塞等。
肾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等。
诊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来确认。
常用的检查项目包括测定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测定同型半胱氨酸酶活性以及进行基因检测等。
高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升高可以提示存在问题,而酶活性的测定和基因检测可以帮助确定具体的类型和病因。
针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补充缺乏的酶或调节代谢通路来纠正同型半胱氨酸的异常代谢。
饮食控制包括限制摄入高同型半胱氨酸的食物,增加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以及适当补充其他营养素等。
综上所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一种罕见的代谢性疾病,其病因复杂多样,临床表现多样化。
诊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而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
对于患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来说,及早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以减轻症状和改善预后。
同时,科学家和医生们也需要进一步研究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以帮助更多的患者。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总结词
诊断技术不断进步,提高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检出率。
详细描述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诊断技术也在不断改进。新型检测方法如质谱分析、液 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更准确地检测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 。此外,自动化检测仪器的应用也提高了检测效率,有助于大规模筛查和早期诊断。
诊断流程与注意事项
诊断流程
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评 估病情,作出诊断。
注意事项
诊断时应排除其他可能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疾病,如 甲状腺功能减退、肾功能不全等。
鉴别诊断与其他疾病
鉴别诊断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需与其他导致高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疾病进行鉴别, 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肾功能不全等。
肾功能不全患者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需关注肾功能 状况,调整药物剂量和使用频率。
04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的预防
预防原则与目标人群
预防原则
以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为目标,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包括改善饮食习惯、增加叶酸摄入、定期筛查 等。
目标人群
中老年人、有家族遗传史者、长期饮食习惯不良者、慢性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多种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 、外周血管疾病等,同时也是认知障碍、抑郁症和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风险因 素。
02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的诊断
诊断标准与检测方法
诊断标准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15μmol/L。
检测方法
通过抽取静脉血液样本,采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可获得准确的同型半胱氨酸 水平。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代谢疾病,主要由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途径中的酶缺乏或功能异常引起。
该疾病主要表现为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升高,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
本文将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具有家族聚集性,常常是由双亲携带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酶的突变基因所引起的。
遗传突变导致同型半胱氨酸转化为半胱氨酸的酶的功能受损,使得同型半胱氨酸积累在体内。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被认为是一种自升自灭的疾病,即在发病早期同型半胱氨酸的积累可以导致一系列症状,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可能会减轻或消失。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症状涉及多个系统,包括神经系统、血管系统、心脏和肾脏等。
最常见的症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表现为智力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和癫痫等。
此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还与动脉粥样硬化、静脉血栓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有关。
还有研究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胎儿发育缺陷、自闭症和多种癌症等疾病存在相关性。
诊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血液检测。
一般情况下,发现智力低下、癫痫、心血管疾病等症状的患者会进行血液检测,其中包括测量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和甲基化半胱氨酸等指标。
血液检测发现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升高,可以初步确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为了确定病因,进一步可以进行基因检测,寻找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酶基因中的突变。
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主要方法是通过限制摄入富含同型半胱氨酸的食物,降低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
在日常饮食中,患者需要避免食用富含蛋氨酸和胶原蛋白的食物,如肉类、家禽、鱼类等。
此外,口服维生素B6、B12和叶酸等可以促进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帮助降低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
尽早开始治疗可以减轻症状,但对于已经有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治疗效果则有限。
预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包括家族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
对于已知患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家庭,建议在生育前进行基因检测,以了解携带突变基因的风险。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加速认知功能衰退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影响神经递 质代谢和神经元功能,加速认知功 能衰退,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 退行性疾病的风险。
引起神经系统炎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引起中枢神 经系统炎症反应,导致头痛、头晕 、失眠等症状。
对其他系统的影响
对肾脏的影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引起肾脏损伤,加重肾功能不全,增加慢 性肾病的风险。
CHAPTER
04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日常保 健
饮食调整
0112是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键营养素,应多吃富含
这些营养素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豆类、蛋类和动物肝脏等。
02
控制动物蛋白摄入
动物蛋白摄入过多会增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应适量控制红肉、加工肉
等动物蛋白的摄入,增加植物蛋白的摄入,如豆类、坚果等。
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会增加同型 半胱氨酸水平,应戒烟 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 方式。
定期检查与监测
定期检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以便及时了解 自己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监测相关疾病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与心血管疾病、中风等疾病相关 ,应定期监测血压、血脂等指标,及早发现并治疗相关疾 病。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如果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持续升高,应及时就医并调整治疗 方案,包括增加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摄入、改变饮食习惯 等。
CHAPTER
05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案例研 究
案例一:某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经历
总结词
缺乏健康饮食和运动的生活方式
详细描述
该患者未及时诊断和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导 致病情逐渐恶化。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降低免疫功能,增加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饮
食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同型半胱氨酸饮食
(1)限制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精米、精面),拒绝糖,吃血糖生成指
数低的食物;
(2)少吃含饱和脂肪的红肉(每周最多吃400g瘦肉),多吃鱼(每周
最少3次)和植物蛋白(每周至少5次豆制品或豆类),多吃富含欧米伽-3脂肪的食物(如亚麻籽油、多脂鱼,或鱼油补充
剂);
(3)多吃蔬菜、水果(每天至少5分),同时吃一瓣大蒜或服用大蒜
油胶囊;
(4)每周至少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每次30~60分钟。
为
自己减压(如太极、瑜伽、冥想);
(5)戒烟、限酒、少茶,拒绝咖啡喝含糖饮料,限盐、拒绝油炸食
品;
(6)每日服用质量合格的复合补充剂,补充剂中维生素和矿物质必须
达到以下水平: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至少25毫克,叶酸200微克,维生素B12至少10微克,另外:还必须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1000毫克及镁、锰、锌、硒、铬等。
如同型半胱氨酸高于15单位,应加大补充剂量。
叶酸(1200~2000微克)、维生素B12(1000~1500微克),维生素B6(75~100毫克),维生素B2(20~50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