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 文化

合集下载

白俄罗斯历史文化简介

白俄罗斯历史文化简介

白俄罗斯历史文化简介白俄罗斯,位于东欧平原的中心地带,是一个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国家。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而文化则在多个世纪的文明交融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以下是对白俄罗斯历史文化的详细简介。

一、古代历史白俄罗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石器时代。

在那个时候,这片土地上已经有人类居住。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俄罗斯地区先后被不同的民族和部落所占据,包括斯拉夫人、波罗的海人、芬兰-乌戈尔人等。

这些民族和部落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白俄罗斯的早期文明。

在公元9至12世纪,基辅罗斯公国成为这一地区的主要政治实体。

基辅罗斯公国是一个以东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国家,它的文化、艺术和宗教对白俄罗斯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基督教开始传入白俄罗斯,并逐渐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宗教。

二、中世纪时期中世纪是白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白俄罗斯地区经历了多次战争和政治变革。

1236-1240年期间,蒙古鞑靼人摧毁了基辅罗斯公国,给白俄罗斯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然而,正是在这种困境中,白俄罗斯人民展现出了顽强的抵抗精神和民族凝聚力。

14世纪至16世纪期间,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王国先后统治了白俄罗斯地区。

在这一时期,白俄罗斯的文化受到了波兰和立陶宛文化的深刻影响。

然而,白俄罗斯人民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

他们通过创作文学作品、建立教育机构等方式,努力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

三、近代历史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随着拿破仑战争的爆发和俄国帝国的崛起,白俄罗斯地区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1812年,俄国军队击败了拿破仑的法国军队,白俄罗斯成为俄国帝国的一部分。

此后,白俄罗斯人民开始了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斗争。

在这一过程中,白俄罗斯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文化认同也得到了加强。

20世纪初,随着俄国革命的爆发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白俄罗斯成为苏联的一部分。

在苏联时期,白俄罗斯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俄罗斯的特色民俗和服饰

俄罗斯的特色民俗和服饰
名字+父称+姓,这一全称形式是在非常正式的场合 下使用的。如在正式场合,陌生成年人之间相互介绍时, 一般用全称;在正式公文、各种正式证件中,姓名的书写 必须用全称,如“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非正 式文件中,一般情况下,名字和父称可以缩写,只写第一 个字母,但姓氏必须完整,不能缩写。
名字+父称,这是俄罗斯人相互称呼的正式形式。在学校里, 学生对教师要用名字+父称来称呼;在家庭关系中,青年夫妇对 对方的父母、祖父母一般用名字+父称的称呼(如果这家并未规 定用爸爸或妈妈的称呼);对关系较远的亲戚也使用名字+父称 的称呼。总之,对上级、长辈、地位较高的人,或对已婚妇女, 为表示对对方的尊重,都使用名字+父称的称呼。这一称呼还可 以表示客气或双方关系一般。
送礼礼节 :通常情况下, 俄罗斯人送礼不送特别 贵重的东西,认为贵重 礼品会给受礼者难堪和 下不了台,也是一种看 来带有“某种隐秘目的” 的行为。在正式场合, 尤其是对外国朋友,俄 罗斯人一般爱送具有民 族特色的、可留作永久 纪念的东西,如民间工 艺品。
穿着时须束腰带。
“淑巴”即皮大衣,是俄国人 冬季必不可缺的御寒服装。淑 巴有貂皮、裘皮、羊皮、兔毛 和狗皮等不同货色,很久以前, 俄国人的淑巴主要为羊皮。由 于俄罗斯气候寒冷,淑巴一直 是冬季服装的主宰,直到羽绒 服的问世,才彻底打破了淑巴
的垄断地位。
吉尔吉斯族女装。这种服装与其 它民族服装的区别首先在于其鲜 亮的颜色:红色、黄色、白色和 绿色是最常见的颜色。同其它民 族一样,根据吉尔吉斯族女子的 帽子也能判断出其地位。未婚少 女戴的小帽子通常用毛皮镶边,
尊重女子是俄国社会风尚,女士优先显示了俄罗斯绅士风度。 男士吸烟要先征得女士们的同意,让烟时不能单独递一支,要递 上一盒,相互点烟时,不能连续点三支烟。

白俄罗斯俗语

白俄罗斯俗语

白俄罗斯俗语什么是俗语俗语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广泛流传,并通过口口相传的短小而有趣的言语表达方式。

俗语往往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它们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方式。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俗语,它们是人们智慧的结晶,也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窗口。

白俄罗斯俗语的背景白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

白俄罗斯人民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习俗传统,这些特点也体现在他们的俗语中。

通过学习白俄罗斯俗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白俄罗斯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白俄罗斯俗语的特点白俄罗斯俗语以简洁、形象、风趣为特点。

它们通常是由几个简短的词语组成,用来表达生活中的智慧和经验。

白俄罗斯俗语往往用来警示人们要珍惜生活、注重细节,同时也有一些俗语激励人们努力奋斗、克服困难。

白俄罗斯俗语的应用场景白俄罗斯俗语被广泛应用在白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中。

它们可以用来表达对他人的建议、警示、祝福和庆祝。

白俄罗斯人在与人交流、教育子女、与祖辈们交流时,也喜欢使用俗语来增加语言的趣味性和表达的效果。

白俄罗斯人最喜欢的俗语1.“Дзе зранку з’яўляецца, там і прадпалатай хадзіць”(事情与否主要取决于早上的状态)这句俗语告诉人们,早上的状态将会直接影响一天的生活。

白俄罗斯人们很重视早晨的状态,他们认为一个良好的开始会为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好运。

2.“Не можна прама западаць у раю”(福地不是直接走到的)这句俗语告诉人们,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努力和奋斗才能达到。

白俄罗斯人以这句话来鼓励自己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保持坚持和勇气。

3.“Адзін мужык —не хутка хатадастроіць, а шмат мужыкаў—хутка”(一个人盖房子慢,多个人一起盖房子快)这句俗语告诉人们,团结合作可以事半功倍。

白俄罗斯人非常看重团队合作的精神,他们相信通过合作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功。

白俄罗斯简介概况

白俄罗斯简介概况

白俄罗斯简介概况白俄罗斯(英文:Belarus)是位于欧洲东部的内陆国家,与俄罗斯、乌克兰、波兰、立陶宛和拉脱维亚接壤。

首都为明斯克。

白俄罗斯是联合国成员国、独联体成员国和独立国家联合体成员国。

白俄罗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纪的斯拉夫部落时期。

在9至13世纪,白俄罗斯地区被一系列斯拉夫部落、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王国统治。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白俄罗斯成为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内战的爆发,白俄罗斯于1918年宣布独立,但很快被苏俄占领并成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一部分。

苏联解体后,白俄罗斯于1991年独立。

然而,白俄罗斯面临着政治和经济转型的挑战。

国家一直保持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并对经济进行了一些改革。

白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钾盐等。

农业也是该国的重要经济部门。

白俄罗斯政府实行总统制,由总统亚历山大·卢卡申科领导。

政府对国家的控制较为集中,对媒体和反对派实施严格的控制。

国内人权问题一直备受国际关注。

白俄罗斯被认为是一个中立的国家,同时也与俄罗斯保持着紧密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合作关系。

此外,白俄罗斯还是欧亚经济联盟的成员国。

这个国家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包括绘画、雕塑、音乐和文学等领域的杰出作品。

它还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包括公园、湖泊和森林等。

白俄罗斯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

它在文化上受到了斯拉夫、波兰和立陶宛等邻国的影响。

该国的文化表现在各个领域,如文学、音乐、绘画、雕塑和建筑等。

在文学方面,白俄罗斯有一批杰出的作家,如马克西姆·戈尔基、弗拉基米尔·科列萨、弗兰卡·斯契巴洛夫斯卡娅等。

他们的作品描绘了人民生活和白俄罗斯历史的方方面面。

音乐方面,白俄罗斯有一支世界知名的合唱团——米努斯·修瓦利克室内合唱团(Ministry of Culture Chamber Choir)。

白俄罗斯和俄罗斯有什么区别

白俄罗斯和俄罗斯有什么区别

白俄罗斯和俄罗斯有什么区别白俄罗斯和俄罗斯是两个相邻的国家,虽然它们在地理、历史和文化上有一些共同之处,但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重点介绍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在政治、经济、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首先,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在政治体制上有所不同。

俄罗斯是一个联邦半总统制国家,国家元首是总统,政府首脑是总理。

而白俄罗斯则是一个总统制国家,总统拥有较大的权力,而政府首脑则是总理。

此外,俄罗斯的政治制度相对较为开放,政党多样化程度高,而白俄罗斯则存在较为严格的政治控制,政党较为集中在支持现任总统的力量上。

第二,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在经济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异。

俄罗斯是一个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其经济以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为支柱,拥有庞大的工业部门和出口市场。

而白俄罗斯经济相对较为依赖农业和工业,尤其是机械制造和化学工业。

白俄罗斯也因为其农业优势而在农产品出口上具有一定竞争力。

第三,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在语言上有所不同。

俄罗斯是斯拉夫语系的国家,其官方语言是俄语。

白俄罗斯则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白俄罗斯语,它属于斯拉夫语族中的东斯拉夫语支。

白俄罗斯政府鼓励使用白俄罗斯语,但俄语在白俄罗斯社会中也普遍存在并得到广泛使用。

最后,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在文化上也有明显差异。

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文化受到了多个民族的影响,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

而白俄罗斯文化则强调自身的独立性和民族传统,其文化特点更加接近于东斯拉夫文化。

白俄罗斯的文化中也可以看到西欧的影响,尤其是在艺术、音乐和文学等方面。

综上所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虽然邻国,但在政治、经济、语言和文化等方面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两个国家在历史、地理和民族传统等方面的不同。

了解和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沟通白俄罗斯和俄罗斯两个国家的人民。

白俄罗斯饮食习俗

白俄罗斯饮食习俗

白俄罗斯饮食习俗篇一:俄罗斯风俗交际中的禁忌1)忌交叉握手。

2)忌议论妇女长相。

3)忌询问妇女年龄。

4)忌过分赞美。

5)忌恭维身体健康。

6)忌隔着门槛交谈和握手。

7)忌一根火柴点3支香烟。

8)忌提前祝贺生日。

9)忌用手指点对方。

10)忌做“不速之客”。

数字禁忌1)忌“13”。

2)忌“星期五”。

3)忌双数。

生活中的禁忌1)忌黄色。

2)忌坐桌角吃饭。

3)忌看见兔子或黑猫横穿道路。

4)忌左脚先下床。

5)忌用死人触摸过的东西。

6)忌五月成婚。

7)忌结婚日下雨。

8)忌亲人离家远行时打扫房间。

9)忌打翻盐罐。

10)忌就餐时照镜子。

11)忌把面包底朝天倒放。

12)忌把吃剩的主食留放在盛骨头的盘内。

13)忌用刀把食物送进嘴里。

14)忌在房屋里吹口哨。

15)忌学猫头鹰叫。

16)忌衣服穿在身上缝补钉或钮扣。

17)忌妇女妇女不戴头巾进教堂。

18)忌缝制衣服时线缠在一起。

19)忌反穿衣服。

20)忌考试前理发。

送礼时的禁忌1)忌赠送刀叉等有利刃或齿状物品。

2)忌送手帕。

3)忌送蜡烛。

4)忌送野花。

5)忌送黄色和三色以上混杂的花。

6)忌送活猫。

7)忌送空钱包。

对于数字,俄罗斯人忌讳13,而喜欢7,认为7象征幸福和成功。

送礼也喜爱用单数,认为双数不吉利。

白俄罗斯风俗习惯白俄罗斯人多信俄罗斯正教,西北地区的人则多信天主教。

他们对盐十分崇拜,认为盐能驱邪除灾,故又对把盐碰撒比较忌讳,认为其为不祥的预兆。

他们忌讳以黄色的蔷薇花为赠礼。

认为这是断绝友谊的象征,是一种令人沮丧的花。

他们对“13”数字很讨厌。

认为“13”是个凶数,会给人以大祸临头的印象或给人带来灾难。

他们对以左手搞社交活动的人很反感。

认为使用左手为不礼貌的举止。

他们忌讳黑色。

尤其见到黑猫,更会使他们感到沮丧。

他们一般不爱吃蘑菇和茄子;俄罗斯人的一个古老习俗,就是喜欢用面包和盐招待客人。

这一习俗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公元5世纪。

当时,匈奴帝国称雄欧亚大陆,为了防备和消灭敌人,匈奴头领阿提拉破坏了现今俄罗斯欧洲疆域的大部分晒盐场。

白俄罗斯 文化

白俄罗斯 文化

白俄罗斯文化之历史白俄罗斯名称由来,一说作为斯拉夫族东支的白俄罗斯人,比俄罗斯人、乌克兰人保留更纯的古斯拉夫人的血统和特点,故白俄罗斯可释为"纯的罗斯人"。

一说古代该民族喜穿漂白的亚麻布服装和用白布绑腿,故而得名。

一说白俄罗斯人是从鞑靼人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的,白寓有自由或解放的意思。

白俄罗斯的祖先为公元初居住在第聂伯河中游的维亚季奇人,以及6至7世纪时来自西部的拉季米奇人、德列戈维奇人。

二战历史是白俄历史中极其重要的一页。

六十年前发生的那场战争带给白俄人的不仅仅是苦难的记忆。

在付出巨大的牺牲之后,白俄人收获到一种高尚、光荣和自豪。

那段历史是他们的英雄史,也是令整个民族自豪的历史,是一笔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他们亲手谱写了献给自己的光彩夺目的璀璨诗篇。

漫步于首都明斯克的街头,冷不丁你就会发现某处不起眼的墙上挂着或大或小的牌子,上面刻着诸如“某某在此被德国纳粹杀害”、“此地曾是本区地下组织活动聚集地”等字样。

牺牲之人可能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前苏联公民,生前寂寂无名,但是你总能在此发现为表示敬意献给死者的红玫瑰。

青年人举行婚礼仪式,则有必须到纪念碑前献花的风俗。

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在白俄罗斯,几乎每座大中型城市的中心广场都被命名为胜利广场或者自由广场。

在这里,城市的记忆是直接与战争相连的。

应该指出的是,白俄罗斯人不仅仅是为了历史本身而不断重提旧事,他们更看重的是通过这样一种缅怀来弘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以增强民族凝聚力。

历史是与仇恨无关的。

由于德国政府有好的认罪态度以及长久以来德白保持了良好稳定的双边关系,白俄人对德国人并没有什么恶感,相反地,白俄媒体披露的民意调查显示,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人表示:如有机会出国工作或定居,愿意优先考虑德国。

白俄罗斯的历史是血与泪书写出来的,有着这样历史的民族的性格却可称作水与钢铁的性格。

白俄罗斯的民族性格和白俄罗斯人接触越多,你会越觉出他们的善良和友好。

与白俄罗斯人打交道的注意事项

与白俄罗斯人打交道的注意事项

与白俄罗斯人打交道的注意事项一、了解白俄罗斯的文化和礼仪1. 白俄罗斯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其文化和礼仪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

2. 在与白俄罗斯人打交道时,应尊重他们的传统,包括尊重长辈、注重礼貌和谦逊等。

3. 了解白俄罗斯的宗教以及宗教在当地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尊重白俄罗斯人的宗教信仰。

二、尊重白俄罗斯人的个人空间和隐私1. 在与白俄罗斯人交往时,应尊重他们的个人空间和隐私,避免过分询问个人问题或触及他们的隐私。

2. 在商务活动中,应谨慎处理白俄罗斯人的隐私信息,遵守当地的相关法律和规定。

三、避免涉及政治和敏感话题1. 白俄罗斯是一个政治敏感的国家,涉及政治话题可能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因此在交往过程中应避免涉及政治话题。

2. 同样,应避免谈论白俄罗斯的历史事件或引起争议的话题,以免触及他们的敏感神经。

四、了解当地商务礼仪和交际方式1. 在商务活动中,应了解当地的商务礼仪和交际方式,遵守当地的商务规矩和礼仪,以展现出对白俄罗斯文化的尊重。

2. 在与白俄罗斯同事或合作伙伴交往时,应注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对方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合作关系的发展。

五、学习一些白俄罗斯语言和常用礼节用语1. 学习一些基本的白俄罗斯语言和礼节用语,表达对白俄罗斯的尊重和善意,有助于与白俄罗斯人建立良好的交流。

2. 在交往过程中,使用一些简单的白俄罗斯语言和礼节用语,可以增加对方的好感度,有助于建立更加融洽的关系。

六、尊重当地的法律和规定1. 在与白俄罗斯人打交道时,应尊重当地的法律和规定,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社会规范。

2. 在商务活动中,应了解相关的商业法律和税收规定,以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

在与白俄罗斯人打交道时,尊重对方的文化和习惯,注意细节,注重礼仪和礼貌,避免冒犯对方,才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友好的人际关系。

七、深入了解白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1. 在与白俄罗斯人打交道之前,深入了解该国的历史和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俄罗斯文化之历史
白俄罗斯名称由来,一说作为斯拉夫族东支的白俄罗斯人,比俄罗斯人、乌克兰人保留更纯的古斯拉夫人的血统和特点,故白俄罗斯可释为"纯的罗斯人"。

一说古代该民族喜穿漂白的亚麻布服装和用白布绑腿,故而得名。

一说白俄罗斯人是从鞑靼人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的,白寓有自由或解放的意思。

白俄罗斯的祖先为公元初居住在第聂伯河中游的维亚季奇人,以及6至7世纪时来自西部的拉季米奇人、德列戈维奇人。

二战历史是白俄历史中极其重要的一页。

六十年前发生的那场战争带给白俄人的不仅仅是苦难的记忆。

在付出巨大的牺牲之后,白俄人收获到一种高尚、光荣和自豪。

那段历史是他们的英雄史,也是令整个民族自豪的历史,是一笔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他们亲手谱写了献给自己的光彩夺目的璀璨诗篇。

漫步于首都明斯克的街头,冷不丁你就会发现某处不起眼的墙上挂着或大或小的牌子,上面刻着诸如“某某在此被德国纳粹杀害”、“此地曾是本区地下组织活动聚集地”等字样。

牺牲之人可能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前苏联公民,生前寂寂无名,但是你总能在此发现为表示敬意献给死者的红玫瑰。

青年人举行婚礼仪式,则有必须到纪念碑前献花的风俗。

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在白俄罗斯,几乎每座大中型城市的中心广场都被命名为胜利广场或者自由广场。

在这里,城市的记忆是直接与战争相连的。

应该指出的是,白俄罗斯人不仅仅是为了历史本身而不断重提旧事,他们更看重的是通过这样一种缅怀来弘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以增强民族凝聚力。

历史是与仇恨无关的。

由于德国政府有好的认罪态度以及长久以来德白保持了良好稳定的双边关系,白俄人对德国人并没有什么恶感,相反地,白俄媒体披
露的民意调查显示,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人表示:如有机会出国工作或定居,愿意优先考虑德国。

白俄罗斯的历史是血与泪书写出来的,有着这样历史的民族的性格却可称作水与钢铁的性格。

白俄罗斯的民族性格
和白俄罗斯人接触越多,你会越觉出他们的善良和友好。

然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他们的另一个性格特征,即对苦难的超乎寻常的忍耐和承受能力。

白俄人性格中是有水的柔性特征的,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白俄罗斯历史上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

由于白俄罗斯地处东欧大平原的中心地带,是连接东方和西方的交通要道,再加上境内公路发达,河流纵横,大小湖泊多达万个,其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而也是战争不断的沙场。

苏联解体前没有真正独立过。

历史上除了出现过几个零散的公国之外,其余时间先后处于基辅罗斯、立陶宛大公国、波兰—立陶宛公国的统治之下。

18世纪末并入俄国,近一个半世纪来受到农奴制的压迫。

残酷的现实让白俄罗斯人明白了生存之道:那就是隐忍。

白俄罗斯人对自己的忍耐和适应能力也学会了自嘲。

有不少流行的笑话都是有关于此的。

其中一个如下:某处公园的长凳年久失修,上面裸露着一枚生锈的钉子。

美国人、俄罗斯人、英国人、白俄罗斯人坐上去碰到钉子的反应各有不同。

美国人暴跳如雷,俄罗斯人低声咒骂,英国人则默不做声坐到一边,而白俄罗斯人左右环顾,心想:大概,凳子应该就是这样的吧!之后安之若素。

但你若是就此认为白俄人只知忍受不懂反抗就大错特错了。

他们既有柔性的
特征,也有刚性性格。

像钢铁一样在苦难的锤打之下变得坚硬无比。

遇强则强,受难到一定程度就奋起1,从不轻言放弃。

他们的抗争属于火山爆发型,不喷则已,一喷就惊天动地。

历史上白俄罗斯在遭到异族入侵之时每每迸发出令人惊讶的1力量,为摆脱异族蹂躏而进行的血与火的英勇斗争的光荣历史见证了白俄罗斯人不畏强权的刚毅性格。

二战时希特勒指挥下的德1队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正是从进攻白俄的布列斯特开始。

德军沿着布列斯特-明斯克-斯摩棱斯克一直推进到莫斯科城下。

英勇的士兵在孤立无援、断水断粮的布列斯特城堡里坚守了一个月,德1队已经占领了300公里外的明斯克,这里却依然能听见抵抗的枪声。

而英雄城明斯克因顽强抵抗被德军狂轰乱炸沦为一片废墟,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建筑被彻底毁坏。

无险可守的白俄罗斯人为延缓德国人的进攻付出的代价是220万人牺牲,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人牺牲。

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抗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