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反应方程式汇总
高中化学各类有机物的通式

高中化学各类有机物的通式各类有机物的通式、及主要化学性质烷烃CnH2n+2 仅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热分解、不与高锰酸钾、溴水、强酸强碱反应烯烃CnH2n 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加聚反应炔烃CnH2n-2 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苯(芳香烃)CnH2n-6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与氢气等发生加成反应(甲苯、乙苯等苯的同系物可以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卤代烃:CnH2n+1X 醇:CnH2n+1OH或CnH2n+2O 苯酚:遇到FeCl3溶液显紫色醛:CnH2nO 羧酸:CnH2nO2 酯:CnH2nO2 有机反应类型: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的反应。
聚合反应:一种单体通过不饱和键相互加成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加聚反应:一种或多种单体通过不饱和键相互加成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消去反应:从一个分子脱去一个小分子(如水.卤化氢),因而生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氧化反应:有机物得氧或去氢的反应。
还原反应:有机物加氢或去氧的反应。
酯化反应:醇和酸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水解反应:化合物和水反应生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的反应(有卤代烃、酯、糖等)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甲烷隔绝空气高温分解甲烷分解很复杂,以下是最终分解。
CH4→C+2H2(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H4+Cl2→CH3Cl+HClCH3Cl+Cl2→CH2Cl2+HClCH2Cl2+Cl2→CHCl3+HClCHCl3+Cl2→CCl4+HCl (条件都为光照。
)实验室制甲烷CH3COONa+NaOH→Na2CO3+CH4(条件是CaO 加热)乙烯燃烧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乙烯和溴水CH2=CH2+Br2→CH2Br-CH2Br乙烯和水CH2=CH2+H20→CH3CH2OH (条件为催化剂)乙烯和氯化氢CH2=CH2+HCl→CH3-CH2Cl乙烯和氢气CH2=CH2+H2→CH3-CH3 (条件为催化剂)乙烯聚合nCH2=CH2→-[-CH2-CH2-]n- (条件为催化剂)氯乙烯聚合nCH2=CHCl→-[-CH2-CHCl-]n- (条件为催化剂)实验室制乙烯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加热,浓H2SO4)乙炔燃烧C2H2+3O2→2CO2+H2O (条件为点燃)C2H2+2Br2→C2H2Br4乙炔和氯化氢两步反应:C2H2+HCl→C2H3Cl--------C2H3Cl+HCl→C2H4Cl2乙炔和氢气两步反应:C2H2+H2→C2H4→C2H2+2H2→C2H6 (条件为催化剂)实验室制乙炔CaC2+2H2O→Ca(OH)2+C2H2↑以食盐、水、石灰石、焦炭为原料合成聚乙烯的方程式。
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总结

有机化合物(烃)化学性质总结,专题二
有机化合物(烃)化学性质总结
物理性质小结:
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烃[C x H Y]:当x≤4时;卤代烃:只有一氯甲烷[CH3Cl]。
以上均为无色难溶于水。
含氧衍生物:只有甲醛[CH2O],无色易溶于水。
均为无色
气体。
2、常温下为液体的有:烃[C x H Y]:当x>4时。
卤代烃:除一氯甲烷外卤代烃。
烃的含氧衍生物[C x H Y O Z]:除CH2O(甲醛)外低级衍生物。
硝基苯。
溴苯。
一般无
色,油状,易挥发,比水的密度小(硝基苯、溴苯、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
卤代烃:除CH3Cl为气体外其余常见的卤代烃为油状液体。
难溶于水。
3、常温下为固体的有:饱和高级脂肪酸、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油脂)、高级脂肪酸盐、所有糖类、所有高分子化合物、肽、三溴苯酚、三硝基苯酚、三硝基甲苯
等均为固体。
(所有的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一定是混合物)。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综述一、碳氢化合物甲烷烷烃通式:CnH2n-2 (1)氧化反应燃烧甲烷燃烧:CH4+2O2 CO2+2H2O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变色。
(2)取代反应光线氯甲烷:CH4+Cl2 CH3Cl+HCl2.乙烯乙烯的制备:烯烃通式:(1)乙烯的氧化反应燃烧:乙烯会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引起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丙烯和溴水加成:丙烯和氢加成:丙烯和氯化氢加成:丙烯和水加成:(3)聚合反应丙烯加成聚合,3.1,3丁二烯向溴中加入1,3丁二烯:1:1加入1,3丁二烯:4。
乙炔乙炔的制备:(1)乙炔在氧化反应中的燃烧;乙炔会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变色并引起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和溴水添加:加入氢气;加入氯化氢;图2乙炔(3)聚合反应的制备丙烯加聚:5。
苯苯的同系物具有以下通式:(1)氧化反应苯的燃烧:(苯不能淡化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取代反应①苯和溴反应(2)硝化反应高中化学方程式概述(第二部分),第2-1页,共6页(3)加成反应甲苯(1)氧化甲苯的燃烧:甲苯不能使溴水褪色,但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取代反应:与溴的反应甲苯硝化反应产生2,4,6-三硝基甲苯,简称三硝基甲苯,也称为三硝基甲苯,是一种淡黄色晶体,不溶于水。
它是一种烈性炸药,广泛用于国防、采矿等。
二。
碳氢化合物衍生物烃类衍生物的重要类别及主要化学性质:卤代烃类醇酚醛羧酸酯代表物质通式为R-X R-羟基溴乙烷C2H5Br乙醇C2H5OH苯酚-羟基乙醛O | | CH3-C-H分子结构特征C-X键具有极性,易断裂的C-O键和O-H 键具有极性;-羟基直接与链烃基相连-羟基直接与苯环相连。
碳氧双键具有极性,并具有不饱和的主要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取代反应生成乙醇;2.消除反应:与强碱醇溶液共同加热生成烯烃。
1.与钠反应生成醇钠并释放氢气;2.氧化反应:O2:产生CO2和H2O;;氧化剂:产生乙醛;3.脱水反应:140℃;乙醚;170℃:乙烯;4.酯化反应。
化学有机物物理化学性质及方程式

烷烃:化学性质不活泼,尤其是直链烷烃。
它与大多数试剂如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及金属钠等都不起反应,或者反应速率缓慢。
但是在适当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条件下,也可与一些试剂反应。
主要有:氧化、裂化和取代等反应。
烯烃:1`与X2,H2,H2O,HX等加成反应2`加聚反应3 氧化反应炔烃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苯易进行取代,只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加成和氧化反应,主要:硝化反应;卤代反应;磺化反应苯的同系物氧化反应,取代反应(甲苯和溴能发生取代反应,但条件不同,取代位置不同,发生在苯环上,即侧链对苯环的影响,发生在侧链上,即类似烷烃的取代反应,还能继续进行。
)加成反应物理性质烷烃都是无色的,碳原子数5-11时常温常压下为液态,以下为气态,以上为固态。
标准状况下密度都比水小。
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并且熔点和沸点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烯烃物理性质和烷烃相似,如烯烃是不溶于水的,虽然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烷烃还略大一点。
烯烃还能与某些金属离子以π键相结合,从而大大增加烯烃的溶解度,生成水溶性较大的配合物。
烯烃也易于苯、乙醚、氯仿等非极性有机溶剂中。
一般C2~C4的烯烃是气体,C5~C18的为气体,C19以上的高级烯烃为固体。
烯烃的沸点也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双键在碳链终端的烯烃的沸点比相应的烷烃为固体。
烯烃的沸点也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双键在碳链中间的沸点比相应的烷烃还略低一点。
与烷烃一样,直链烯烃的沸点比带支链的高炔烃和烷烃,烯烃基本相似. 炔烃的沸点,相对密度等都比相应的烯烃略高些.4个碳以下的炔烃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多,它们的沸点也升高苯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比水轻,不溶于水苯的同系物在性质上跟苯有许多相似之处,如燃烧时都发生带有浓烟的火焰,都能发生取代反映等,不能使溴水褪色(不发生反应),但能使溴水层褪色(物理性质)归纳同系物的物理性质不同,但有相同的官能团,所以化学性质相似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相似检举回答人的补充 2010-08-29 17:48 物理性质烷烃都是无色的,碳原子数5-11时常温常压下为液态,以下为气态,以上为固态。
高中必修二化学方程式大全汇总(精华版)

高中必修二化学方程式大全汇总(精华版)方程式是化学学科内容的重中之重。
下面是高中必修二化学方程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必修二化学方程式1必修二各章节化学方程式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li与o2反应(点燃):4li+o22li2ona与o2反应(点燃):2na+o2na2o2na与h2o反应:2na+2h2o===2naoh+h2↑k与h2o反应:2k+2h2o===2koh+h2↑2、卤素单质f2、cl2、br2、i2与氢气反应:f2+h2===2hfcl2+h2===2hclbr2+h2===2bri2+h2===2hi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1)氯水与饱和溴化钠、氯水与饱和碘化钠溶液反应:①cl2+2nabr===br2+2nacl②cl2+2nai===i2+2nacl(2)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br2+2nai===i2+2nabr4、mg与h2o反应:mg+2h2o===mg(oh)2+h2↑al与hcl反应:2al+6hcl===2alcl3+3h2↑mg与hcl反应:mg+2hcl===mgcl2+h2↑点击查看:高一必修二常用化学方程式总结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2、原电池原理典型的原电池(zn-cu原电池)负极(锌):zn-2e-===zn2+(氧化反应)正极(铜):2h++2e-===h2↑(还原反应)、用电子式表示电子流动方向:由锌经过外电路流向铜。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zn+2h+===zn2++h2↑3、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受热分解:2h2o22h2o+o2↑4、na2so4与cacl2反应:na2so4+cacl2===caso4↓+na2co35、高炉炼铁:2c+o2===2cofe2o3+3co==2fe+3co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1、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ch4(g)+2o2(g)co2(g)+2h2o(l)(2)取代反应(与cl2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生成四种不同的取代物):2、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c2h4+3o22co2+2h2o(2)加成反应((与br2的反应):(3)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ch2=ch2+h2ch3ch3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ch2=ch2+h2och3ch2oh(乙醇)(4)聚合反应:(乙烯制聚乙烯)(氯乙烯制聚氯乙烯)3、苯的主要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2c6h6+15o212co2+6h2o br(2)取代反应:①与br2的反应:+br2+hbr②苯与硝酸(用hono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有苦杏仁气味、密度大于水的油状液体——硝基苯。
高中有机物化学方程式

高中有机物化学方程式
高中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的有机物种类繁多,反应类型多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供您参考:
1、烷烃的燃烧反应
CH4 + 2O2 →CO2 + 2H2O
C2H6 + 7O2 →2CO2 + 3H2O
2、烷烃与卤素单质的取代反应
CH4 + Cl2 →CH3Cl + HCl
C2H6 + Cl2 →C2H5Cl + HCl
3、烯烃与卤素单质的加成反应
CH2=CH2 + X2 →CH2XCH2X
CH2=CH2 + HX →CH3CH2X
4、乙醇的燃烧反应
C2H5OH + 3O2 →2CO2 + 3H2O
5、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2C2H5OH + O2 →2CH3CHO + 2H2O
6、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
CH3COOC2H5 + H2O →CH3COOH + C2H5OH
7、酯化反应
CH3COOH + C2H5OH →CH3COOC2H5 + H2O
8、苯与浓硝酸的取代反应
C6H6 + HNO3(浓) →C6H5NO2 + H2O
9、苯的燃烧反应
C6H6 + 7O2 →6CO2 + 3H2O
10、乙烯与浓硫酸的反应
CH2=CH2 + H2SO4(浓) →CH3CH2SO3H
以上仅列举了一些常见的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有机反应,如酯化反应、水解反应、消去反应、加氢还原反应等等。
学习高中有机化学时,建议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各类有机物的性质和反应规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方程式。
(完整版)(完美版)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一、烃 1。
甲烷烷烃通式:C n H 2n —2 (1)氧化反应甲烷的燃烧:CH 4+2O 2 CO 2+2H 2O甲烷不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水褪色. (2)取代反应一氯甲烷:CH 4+Cl 2 CH 3Cl+HCl 二氯甲烷:CH 3Cl+Cl 2 CH 2Cl 2+HCl 三氯甲烷:CH 2Cl 2+Cl 2 CHCl 3+HCl (CHCl 3又叫氯仿)四氯化碳:CHCl 3+Cl 2 CCl 4+HCl 2。
乙烯 乙烯的制取:CH 3CH 2OH H 2C=CH 2↑+H 2O 烯烃通式:C n H 2n (1)氧化反应乙烯的燃烧:H 2C=CH 2+3O 2 2CO 2+2H 2O 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与溴水加成:H 2C=CH 2+Br 2 CH 2Br —CH 2Br 与氢气加成:H 2C=CH 2+H 2 CH 3CH 3 与氯化氢加成: H 2C=CH 2+HCl CH 3CH 2Cl 与水加成:H 2C=CH 2+H 2O CH 3CH 2OH(3)聚合反应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n H 2n 3.乙炔乙炔的制取:CaC 2+2H 2O HC ≡CH ↑+Ca (OH)2 (1)氧化反应 乙炔的燃烧:HC ≡CH+5O 2 4CO 2+2H 2O 乙炔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与溴水加成:HC ≡CH+Br2 HC=CHBrCHBr=CHBr+Br 2 CHBr 2—CHBr 2与氢气加成:HC ≡CH+H 2 H 2C=CH 2与氯化氢加成:HC ≡CH+HCl CH 2=CHCl (3)聚合反应 氯乙烯加聚,得到聚氯乙烯:n CH 2=CHCl n乙炔加聚,得到聚乙炔:n HC ≡CH n4。
苯苯的同系物通式:C n H 2n —6 (1)氧化反应苯的燃烧:2C 6H 6+15O 2 12CO 2+6H 2O 苯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点燃光光光光浓硫酸170℃ 高温催化剂 △2-CH 2点燃图2 乙炔的制取催化剂△Br 2—CHCl点燃(2)取代反应 ①苯与溴反应(溴苯)②硝化反应+HO-NO +H 2O (硝基苯) (3)加成反应(环己烷)。
高中有机化学常用反应方程式汇总

高中有机化学常用反应方程式汇总有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碳原子及其和其他元素之间的化合物。
在高中有机化学中常使用的反应方程式包括:1. 加成反应(Addition Reaction):一个或多个反应物相加形成一个产物。
例如:烯烃和卤素的加成反应C2H4+Br2→C2H4Br22. 消除反应(Elimination Reaction):一个分子中的两个官能团或原子被去除,产生一个倍数的产物。
例如:醇脱水消除反应R-OH→R+H2O3. 取代反应(Substitution Reaction):一个官能团或原子被另一个官能团或原子替代。
例如:醇和氯化氢的取代反应R-OH+HCl→R-Cl+H2O4. 氧化还原反应(Redox Reaction):氧化剂接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
例如:醇的氧化反应R-OH→R+H2O5. 加成聚合反应(Addition Polymerization):烯烃单体分子中的双键开启,连续加成形成聚合物。
例如:乙烯聚合nC2H4→(-CH2-CH2-)n6. 缩聚反应(Condensation Reaction):两个或更多分子结合并释放一个小分子。
例如:酸醇缩聚反应R-COOH+R'-OH→R-COO-R'+H2O7. 氢化反应(Hydrogenation Reaction):和氢气反应,添加氢原子到碳-碳双键上。
例如:烯烃的氢化反应C2H4+H2→C2H68. 酯化反应(Esterification Reaction):醇与酸酐反应形成酯。
例如:乙醇和乙酸酐的酯化反应CH3CH2OH+CH3COOC2H5→CH3CH2OCOCH3+C2H5OH9. 酸碱中和反应(Acid-Base Neutralization Reaction):酸和碱反应形成盐和水。
例如:醋酸与钠氢氧化物的酸碱中和反应CH3COOH+NaOH→CH3COONa+H2O10. 脱氢反应(Dehydrogenation Reaction):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去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烷(烷烃)−→−乙烯(烯烃) −→−
苯(苯的同系物)−→−乙醇(醇类)−→−乙酸(羧酸)−→−糖类、油脂、蛋白质 高中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反应方程式汇总
1、甲烷(烷烃):取代反应
CH 4+Cl 2−→−光 CH 3—CH 2—CH 3+Cl 2−→−光
2、乙烯(烯烃):加成反应、加聚反应、被酸性KMnO 4溶液的氧化反应
CH 2=CH 2+H 2
−−→−催化剂 CH 2=CH 2+HCI ∆−−→−催化剂
CH 2=CH 2+Br 2−→− CH 2=CH 2+H 2O −−
→−催化剂
nCH 2=CH 2−−→−催化剂 nCH 3—CH=CH 2−−→−催化剂 CH 3—CH=CH 2−−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苯(苯的同系物):取代反应(比烷烃难)、加成反应(比烯烃难)
+ Br 2−→−
Fe
+HNO 3
−−−→−H 4
2SO 浓
+3HNO 3
−−−→−H 4
2SO 浓
+ 3H 2−→−
N i
+ 3H 2−→−
N i
4、乙醇(醇类):置换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
CH 3CH 2OH+ Na → CH 3CH 2CH 2OH+ Ca →
−→
−+OH
OH
OH
H Na CH CH C 2
2
||
CH 3CH 2OH+ O 2
CH 3COOH+CH 3CH 2∆42
5、乙酸(羧酸):酸性反应、酯化反应 CH 3COOH+K 2CO 3
−→− CH 3CH 2CH 2COOH+ MgO −→−
CH 3CH 2CH 2COOH+ Zn −→−
CH 3COOH+CH 3CH 2OH ∆
42 6、糖类、油脂、蛋白质:水解反应、葡萄糖的弱氧化反应
(C 6H 10O 5)n (淀粉或纤维素)+nH 2O −−
−→−H 42SO 浓 C 12H 22O 11(蔗糖)+H 2O −−−→−H 4
2SO 稀 CH 2OH (CHOH )CHO (葡萄糖)+2Ag(NH 3)2OH −→−
∆ CH 2OH (CHOH )CHO (葡萄糖)+2Cu(OH)2−→−∆
→
+H H H O
O O
O O
O
NaOH C
3C C C ||
C
CH ||
| C
CH ||
| CH 35
17
35
17
35
17
2
2
→
+H H H O
O O
O O
O
O H C 235
17
35
17
35
17
2
2
3C C C ||
C
CH ||
| C
CH ||
| CH
蛋白质最终的水解产物是
特征反应:取代 加成、加聚、酸性KMnO 4氧化 取代、加成 置换、氧化、酯化 酸性、酯化 水解
∆−−→− Ag
Cu 或CH 3CH 2CH 2OH + CuO
−→
−∆
−−−→
−H NO
+OH OH
OH
H O H 4
23
2
2
3||S CH CH C 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