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探测技术及常见火灾探测器
火灾探测器的分类与主要参数

11
6、线型火灾探测器 这是一种响应某一连续线路周围的火灾参数的 火灾探测器,其连续线路可以是“硬”的,也 可以是“软”的。如空气管线型差温火灾探测 器,是由一条细长的铜管或不锈钢管构成“硬” 的连接线路。又如红外光束型烟感火灾探测器, 是由发射器和接收器两者中间的红外光束构成 的“软”的连接线路。
火灾探测器的种类与 主要参数
1
智能化的消防系统在设计时,应该将留 给人们的逃生时间跟逃生环境放在首位,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更准确的火灾探测 技术。因此,可靠的火灾探测器必不可 少。
2
一 什么是火灾探测器 二 火灾探测器的分类 三 常用火灾探测器的参数
3
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对现场进行探查,发 现火灾的设备.火灾探测器是系统的“感觉器 官”,它的作用是监视环境中有没有火灾的发 生。一旦有了火情,就将火灾的特征物理量, 如温度、烟雾、气体和辐射光强等转换成电信 号,并立即动作向火灾报警控制器发送报警信 号。
线型 点型
感光探测器型
可燃性气体探测 器型
离子感烟型 线型
点型
差温 定温
差温 定温 差定温
紫外光型 红外光型
催化型 半导体型
红外光束型 激光型 散射型 逆光型 管型 电缆型
半导体型 双金属型
膜盒型 易熔金属型 半导体型
6
1、感烟式探测器 这是一种响应燃烧或热解产生的固体或液体微 粒的火灾探测器,他可以根据燃烧初期所产生 的气溶胶或烟雾颗粒浓度来探测报警,因此, 感烟火灾探测器为“早期发现”探测器。
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是一种常用的火灾探测设备,其能够及时发现火灾并发出警报,起到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的作用。
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如下:技术要求:1. 灵敏度: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应具备良好的灵敏度,能够在火源出现时迅速发出警报。
2. 误报率: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应具备低的误报率,避免因烟雾、蒸汽、灰尘等非火灾原因而发出虚假警报。
3. 可靠性: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应具备高可靠性,能够长期稳定地工作,并在需要时可及时进行自检。
4. 防拆功能: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应具备良好的防拆功能,一旦遭到人为破坏或拆解,能够立即发出警报。
5. 抗电磁干扰能力: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应具备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能够正常工作且不受外界干扰影响。
6. 适应环境: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应适应各种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和气压等。
试验方法:1. 灵敏度测试:在标准测试条件下放置火源,观察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触发时间,记录并比对与标准规定的灵敏度要求。
2. 误报率测试:在各种非火灾条件下,如产生烟雾、蒸汽或灰尘等,观察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是否会发出虚假警报,并记录虚假警报的次数和原因。
3. 可靠性测试:在长时间工作条件下,观察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并进行定期的自检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4. 防拆功能测试:对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进行人为破坏或拆解,观察是否能够立即发出警报,并记录警报触发时间。
5. 抗电磁干扰能力测试:在不同电磁干扰环境下,观察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是否正常工作,并记录测试结果。
6. 适应环境测试:将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置于极端环境条件下,如高温、低温、高湿度或高气压环境,观察其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并记录测试结果。
通过以上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可以对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性能进行全面的评估,确保其能够准确、可靠地探测火灾,并及时发出警报,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是一种常用的火灾探测设备,对于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火灾探测原理与方法

火灾探测原理与方法前言火灾是一种频繁发生的灾害事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
因此,在建筑和工业设施等公共场所,火灾探测系统是必不可少的设备。
火灾探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其原理及常见的探测方法。
火灾探测原理火灾探测原理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通过烟雾、温度、火焰等物理现象来检测火灾,二是根据燃烧产生的气体来检测火灾。
1. 烟雾探测原理烟雾探测是火灾探测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烟雾对光的散射作用。
当有烟雾出现时,烟雾会散射或吸收掉经过烟雾区域的光信号,在烟雾污染程度较高的情况下,光信号将无法到达接收器,由此产生报警信号。
2. 温度探测原理温度探测是一种通过感应温度变化来探测火灾的方法。
温度探测系统包括感温电阻、热电偶、热敏二极管等多种探测元件。
当温度达到探测设备的警报温度上限时,将发出报警信号。
3. 火焰探测原理火焰探测是通过检测火焰的辐射能量,探测燃烧反应的现象。
火焰辐射主要是集中在紫外、可见和红外波段。
因此,火焰探测器的响应波长通常在紫外波段和红外波段。
当火焰出现时,探测器将响应火焰的辐射能量并发出报警信号。
4. 燃气探测原理燃气探测是通过检测燃烧产生的气体,判断是否存在火灾的一种探测方法。
常见的燃气探测器有可燃气体探测器、有毒物质探测器、氧气浓度探测器等。
探测器将燃烧产生的气体与标准气体进行对比,发现偏差即发出报警信号。
火灾探测方法火灾探测方法根据探测技术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1. 光电式烟感探测器光电式烟感探测器是一种基于烟雾探测原理的探测器,在烟雾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发出报警信号。
该探测器安装方便,使用范围广,但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窄,适用于温度较低的环境。
2. 红外感温探测器红外感温探测器是一种基于温度探测原理的探测器,其可以测量环境温度,并设有温度告警功能,可以在温度达到预设值时自动报警,适用于火灾现场环境复杂的情况。
3. 红外火焰探测器红外火焰探测器是一种基于火焰探测原理的探测器。
火灾隐患排查的工具和技术有哪些

火灾隐患排查的工具和技术有哪些火灾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预防火灾的发生,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至关重要。
在进行火灾隐患排查时,需要借助一系列的工具和技术。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火灾隐患排查工具和技术。
一、目视检查目视检查是火灾隐患排查中最基本、最直观的方法。
排查人员通过肉眼观察建筑物、设备、电线等,检查是否存在明显的火灾隐患。
1、建筑物结构检查建筑物的墙壁、天花板、地板是否有裂缝、破损或漏水等情况。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电气设备受潮短路,从而引发火灾。
2、电气设备查看电线是否老化、破损、裸露,插头插座是否松动、过热,电器设备是否过载运行等。
同时,还要注意配电箱内的接线是否整齐、规范。
3、疏散通道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无阻,没有堆放杂物、堵塞出口的情况。
楼梯间的防火门是否完好关闭,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是否正常工作。
4、消防设施检查消火栓、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无损、位置明显、易于取用。
二、红外热成像仪红外热成像仪是一种能够检测物体表面温度分布的工具。
在火灾隐患排查中,它可以帮助发现过热的部位,从而提前预警潜在的火灾危险。
1、电气设备检测通过红外热成像仪,可以快速检测出电气设备中由于接触不良、过载等原因导致的过热部位。
例如,变压器、配电柜、电动机等设备的发热点能够清晰地显示出来。
2、管道泄漏检测对于蒸汽管道、热水管道等,红外热成像仪可以检测到是否存在泄漏点,因为泄漏处的温度会与周围环境不同。
3、建筑物隔热性能检测可以评估建筑物的隔热效果,发现隔热不良的区域,这可能导致热量积聚,增加火灾风险。
三、烟雾探测器测试工具烟雾探测器是火灾早期预警的重要设备,定期对其进行测试是确保其正常工作的关键。
1、专用测试烟枪测试烟枪能够产生模拟烟雾,将其靠近烟雾探测器,观察探测器是否能够及时响应并发出报警信号。
2、测试按钮大多数烟雾探测器都配备有测试按钮,按下按钮可以检查探测器的报警功能是否正常。
大空间几种火灾探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大空间几种火灾探测方法的比较分析摘要:高大空间建筑的防火设计非常困难,通常都需要进行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针对大空间建筑的特点,介绍几种火灾探测技术及灭火方式,并对他们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大空间、空气采样探测器、自动寻的探测器、图像型探测器、红外光束探测器1引言:火灾的发展分为初期、发展期、全面燃烧期及熄灭期,火灾防护的目的就是在初期发现火及初期灭火以确保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不受威胁,环境不受污染。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大空间建筑如大型车站、车库、歌剧院、展览中心越来越多,常规的火灾探测报警系统不能满足这类场所的火灾探测需要,因为根据国家消防规范的规定,点型感温探测器只适合8米以下的高度,点型感烟探测器只适合12米以下的高度,点型火焰探测器可以适合20米以下的高度,但是火焰探测器只适合于没有阴燃火且火灾时有强烈的火焰辐射的场所,所以应用局限性很大。
目前适用于此类场所的探测报警装置包括空气采样火灾探测器、自动寻的火灾探测器、图像型火灾探测器及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等,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探测报警装置的特点及应用情况。
2各种探测器的介绍及特点分析2.1 空气采样火灾探测器空气采样火灾探测器又名极早期火灾探测器报警系统,分为单管型、双管型、四管型(多管型),由采样主机及采样管组成,它通过采集防护区内的空气样品进行分析,从而计算出是否发生火灾,其报警时间要比传统的火灾探测系统有很大的提早,在火灾初期消除火灾隐患,使火灾的损失降到最小。
但是由于空气采样系统的安装要受到采样管安装位置的限制,且必需要有两个采样点设置在16米以下,所以目前国内大空间使用不是很普遍,较多应用于机房等火灾危险性较高的场所。
此系统可独立系统使用。
提供此类探测器的厂商有英国Protec公司的IFD探测器、澳大利亚Vision Fire & Security 公司的VESDA探测器及艾利克斯ICAM探测器等。
2.2 自动寻的火灾探测器自动寻的探测器通常作为消防炮的前端探测设备,而不单独使用。
火灾探测器的类型与原理

02
火灾探测器类型
感烟火灾探测器
总结词
通过检测空气中烟雾颗粒来判断火灾的设备
详细描述
感烟火灾探测器是最常见的火灾探测器类型,通过检测空气中的烟雾颗粒来判 断火灾是否发生。它通常由烟雾传感器和报警器组成,当烟雾浓度达到一定阈 值时,报警器会发出警报。
感温火灾探测器
总结词
通过检测温度变化来判断火灾的设备
02
当复合式探测器中的任何一个 参数达到预设阈值时,都会触 发报警。
03
复合式探测器通常安装在重要 设施或需要高可靠性报警的区 域。
04
火灾探测器的应用场 景
商业建筑
商业建筑通常需要安装火灾探测器以监测潜在的火灾风险,确保人员安全和财产保 护。
商业建筑的火灾探测器通常安装在天花板、墙壁或特定区域,以覆盖整个空间。
作用
火灾探测器在火灾发生初期及时发出 警报,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 ,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分类依据
探测原理
根据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原理,可以分为感烟探测器、 感温探测器、感光探测器和复合探测器等类型。
应用场合
根据应用场合的不同,可以分为室内和室外用火灾探 测器,以及特殊场合使用的特种火灾探测器。
传输方式
于大型住宅和公寓楼。
工业区
工业区是火灾探测器的重要应用 场景之一,因为工业生产过程中 存在大量的易燃物质和高温环境
。
工业区的火灾探测器通常安装在 车间、仓库和生产线等区域,以
监测潜在的火灾风险。
工业区中使用的火灾探测器类型 包括防爆型、耐高温型和防尘型 等,具体选择取决于工业生产的
特性和环境要求。
03
火灾探测器原理
感烟探测器原理
感烟探测器是通过检测空气中的烟雾颗粒来触发 报警的探测器。
火灾探测与报警技术

感温探测器
通过检测空气温度的变化来报警,适用于早 期火灾的探测。
复合探测器
同时具备多种探测功能,能够更全面地检测 火灾的发生。
02
常用火灾探测技术
感烟探测技术
总结词
通过检测火灾时产生的烟雾颗粒来报警。
详细描述
感烟探测器利用光学或电子原理,检测空气中的烟雾颗粒,当烟雾浓度达到一定阈值时,触发报警。
感温探测技术
总感温探测器利用热敏元件,检测环境温度变化,当温度超过预设阈值时,触发 报警。
火焰探测技术
总结词
通过检测火焰的光、热、红外辐射等 特征来报警。
详细描述
火焰探测器利用光电器件或红外传感 器,检测火焰的光、热、红外辐射等 特征,当检测到火焰时,触发报警。
网络化发展
总结词
网络化发展使得火灾探测与报警系统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信息共享,提高预警能力和协 同作战能力。
详细描述
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将分散的探测器连接成一个整体,实现集中监控和统一管理。同时 ,通过网络传输,可以将火灾信息实时传递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以便及时响应和处置。
多技术融合发展
总结词
多技术融合发展能够提高火灾探测与报警系统的综合性能和适应性。
控制中心
集中管理整个火灾报警系统,可远程接收报 警信号和控制消防设备。
联动设备
如消防泵、喷淋系统等,接到报警信号后自 动启动,进行灭火。
火灾报警系统的功能
实时监测
对监控区域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实 时监测,一旦发现火情立即报警。
智能识别
采用智能算法,识别火灾烟雾、火焰 的特征,有效排除其他干扰因素。
火灾探测与报警技术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6
目录
高大空间火灾探测及灭火新技术

高大空间火灾探测及灭火新技术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高大空间中的火灾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火灾探测和灭火技术往往在高大空间中无法有效应对,因此急需开发和研究适用于高大空间的火灾探测和灭火新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近年来涌现的高大空间火灾探测和灭火新技术。
一、高大空间火灾探测新技术1. 高感度烟雾探测器传统的烟雾探测器常常受到高大空间中强风的干扰,无法准确探测火灾。
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高感度烟雾探测器,该探测器采用先进的光电技术,能够在强风环境下准确探测微小的烟雾颗粒,早期预警火灾。
2. 红外热像仪红外热像仪利用物体的红外辐射来探测其温度和形态,可以在高大空间中实时监测火灾的温度和热辐射。
同时,红外热像仪还可以实时传输图像,提供准确的火灾信息。
3. 激光雷达扫描仪激光雷达扫描仪可以扫描整个空间,并实时生成三维空间模型。
研究人员将激光雷达扫描仪应用于火灾探测中,可以实时监测空间中热源和烟雾的位置和扩散情况。
同时,激光雷达扫描仪还可以通过高分辨率的图像识别可能的火灾隐患。
二、高大空间火灾灭火新技术1. 无人机灭火技术无人机灭火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项技术。
通过搭载喷射器和烟雾喷洒系统的无人机,可以有效地在高大空间中进行灭火。
无人机可以迅速到达火灾现场,并通过喷射雾化的灭火剂进行灭火,大大提高了灭火效率。
2. 空气动力灭火技术空气动力灭火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灭火技术,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进行灭火。
该技术通过高速输送的气流将火焰和烟雾吹散,有效降低火势,并减少烟雾对人体的危害。
3. 气体灭火技术高大空间中常常存在着大量可燃气体,因此传统的水雾灭火技术往往难以应对。
气体灭火技术是一种利用特定气体的灭火技术,通过将灭火剂释放到火灾现场,消耗燃烧所需的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
总结: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高大空间火灾探测和灭火新技术被研发和应用。
这些新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火灾探测和灭火技术在高大空间中的局限性,提高了火灾的预警和灭火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灾探测技术及常见火灾探测器自从人类有历史以来,就不断地在燃烧利用和火灾防治的边缘徘徊,并且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渐渐从被动的火灾扑救发展到主动的去探测预防火灾,探测和扑救并行,以期将其扼杀在尚未造成太大破坏发生的早期。
一、火灾的物理特征想要探测火灾,就必须先认识火灾,通过火灾发生过程中的物理特征来预报火灾的发生。
火灾发生过程中主要有火焰、燃烧产物、燃烧音三大物理特征,但这三大特征并不必同时出现(如阴燃)。
1、火焰:火灾燃烧是复杂的放热化学反应,燃烧火焰的温度通常为900~1400℃,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的炽热微粒。
正是这些炽热微粒的存在,使火焰发射出电磁波辐射,包括可见光,这些光学特性为远距离探测火灾提供了可行性。
(1)火焰辐射:其包括其能量辐射和辐射光谱,在可见光和红外波段都有体现,但在红外波段尤为强烈,这是CO2共鸣的CO2原子团发光光谱。
(2)火焰形状:火焰中炽热的发光微粒的集合就勾画出火焰形状。
一般火灾中,由于燃烧状况不稳定,火焰边缘通常表现锯齿型,且在火灾发展过程中区域增大。
(3)火焰闪烁:火灾火焰具有闪烁的物理特性,这不仅表现在辐射强度以3~30Hz的频率波动,而且也反映在火焰形状的波动上。
2、燃烧产物:燃烧产物即通常所说烟气,包括气态燃烧产物和固态高温产物,运动速度为每秒几米到几十米。
(1)气态燃烧产物:主要成分为H2O、CO和CO2。
由于环境湿度的影响,通常不把H2O作为火灾探测参数。
一般情况下,空气中CO和CO2的含量极低,而在火灾燃烧时才会大量出现使空气中这两种气体含量急剧增加。
气态燃烧产物的典型物理特征是气体特征光谱、气体浓度和气体温度。
不过,针对气体浓度和温度的探测都很容易受到扩散流动的影响。
(2)固态高温产物:固态高温产物来源于可燃物中的杂质以及高温状态下可燃物裂解所形成的物质,粒径在0.025微米到100微米,温度在数百到上千度。
高温微粒通常表现出来的物理特征有:①对光线的散射和吸收作用;②对离子的俘获和阻挡作用;③在流动中保持相当的温度;④带静电荷。
3、燃烧音:燃烧过程产生的高温会加热周围的空气,使之膨胀形成压力声波,其频率仅在数赫兹左右(次声)。
这种次声是物质燃烧的共同现象,而且在这个频带中日常杂音也很少,所以在这个频带进行探测可以去除相当大部分的噪声干扰。
由于燃烧现象通常是复杂的湍流流动,它在可听域及超声域也会产生声波。
然而,可听域有很多日常噪声干扰,且并非所有的燃烧都会产生超声波。
二、火灾探测技术基本原理火灾探测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首先是针对某一(些)物理特征采用何种探测方法,其次是基于探测原理采用何种算法才能在环境中有效准确的探测火灾。
火灾探测技术可以说是传感技术和火灾探测算法结合的产物,其实质是将火灾中出现的物理特征,利用传感器进行接收,将其变为易于处理的物理量,通过火灾探测算法判断火灾的有无。
火灾信号通常具有频率特性、趋势特性和持续时间特性,基于这些特性进行分析处理的火灾探测算法则是火灾科学与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相互交叉。
火灾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非平稳过程,它除了自身的物理化学变化以外还会受到许多外界的干扰,火灾一旦产生便以接触式(物质流)和非接触式(能量流)的形式向外释放能量。
接触式形式包括可燃气体、燃烧气体和烟雾、气溶胶等。
非接触式如声音、辐射等。
火灾探测技术就是利用敏感元件将火灾中出现的物理化学特征转换为另外一种易于处理的物理量。
将火灾发生的物理特征通过传感单元转化为电信号以后的一个问题就是判断是否报警,这就需要靠火灾探测算法来实现。
根据对火灾物理参数探测方式的不同,可将探测算法分为接触式火灾探测算法和非接触式火灾探测算法两类。
其中接触式火灾探测算法主要应用于火灾探测传感器中的感温、感烟和气体传感器等。
早期都是使用阈值法,就是在传感器中设定一个阈值,如果检测到的参数高于这个设定值,探测器就会发出报警信号。
环境变化的影响会影响探测器的探测性能,固定的阈值探测算法显然是不合理的,例如在气温高的时期和气温低的时期,对于温度传感器的报警温度应该有所不同,探测器长期暴露于空气中,也会影响其判断的灵敏度,基于这些因素产生了浮动式的判断阈值算法。
使用这种探测算法的探测器通过跟踪环境影响的变化对阈值进行自动调整,从而保证更高的正确报警率。
随着火灾探测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能够输出模拟量数据的火灾探测器,于是便产生了模拟量火灾探测算法,又称过程法。
火灾的发生是有一定规律的,通过大量实验可以找出它在发生过程中各种物理特征变化的规律,再将探测器探测得到的模拟量数据通过计算机分析与我们掌握的规律进行对比,如果符合,就发出报警信号,反之,则说明没有火灾发生。
非接触式火灾探测算法主要应用于图像、火焰和声音探测器等。
它也是在模拟量探测输出出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过程法相类似,都是通过对所得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来提取火灾特征,与实验中得到的各种火灾情形特征比较判断火灾的发生与否。
不过非接触式探测算法还有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方面,如通过烟气的湍流效应和火焰图像等来建立火灾探测算法等。
三、常见的火灾探测器现实生产生活中最常见的即为感温火灾探测器和感烟火灾探测器,感温火灾探测器主要是利用热敏元件来探测火灾,将温度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并进行报警处理,其区别主要在于感温元件的不同,这里着重介绍感烟火灾探测器。
目前,广泛应用的感烟火灾探测器可分为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和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
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利用放射源释放的a射线将电离室中的空气电离,并在电离室平板电极的作用下产生电离电流。
如果有烟雾颗粒进入电离室,那么颗粒物会吸附离子并阻碍α射线的电离能力,从而减小电离电流。
探测器即通过监测电离电流的变化而达到预警火灾的自的离子感畑探测器能够均衡地响应不同颜色的火灾烟雾,能够稳定响应火灾早期的小粒子。
但离子感烟探测器电离电流太弱,这对电路、结构和工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生产工艺复杂;其次,离子感烟探测器易受湿度、空气流速等因素的影响,误报率、漏报率较高;最重要的是,由于采用了放射源,离子感烟探测器在报废后需要专业处理,且对环境会造成污染。
因此,离子感烟探测器逐渐淡出市场,被光电感烟探测器所取代。
1、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是通过检测放射性元素241镅(241Am)构成的电离室的电压变化来感知烟雾浓度的装置。
如图2所示,241镅(241Am)不断放射出α射线,α离子高速运动撞击空气分子,从而使极板间空气分子电离为正离子和负离子(电子),这样电极之间原来不导电的空气具有了导电性,从而形成电离室。
如果在极板间加上一个电压E,极板间原来做杂乱无章运动的正负离子,此时在电场的作用下,正离子向负极运动,负离子向正极运动,形成电离电流。
当有火灾发生时,烟雾粒子进入检测电离室后,被电离的部分正离子和负离子吸附到烟雾离子上去。
因此离子在电场中运动速度比原来降低,而且在运动过程中正离子和负离子互相中和的几率增加,使得能够到达电极的有效离子数更少;另外由于烟雾粒子的作用,α射线被阻挡,电离能力降低了很多,电离室内产生的正负离子数就少,从而使得电离电流减少。
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按电离室可分为双极性和单极性两种。
整个电离室全部被α射线所照射,电离室内的空气都被电离,这种电离室称为双极性电离室。
所谓单极性电离室,是指电离室局部被α射线所照射,使一部分形成电离区,而未被α射线所照射的部分则为非电离区。
这样在同一个电离室内分为两个性质不同区域。
实际使用的离子感烟探测器都采用两个单极性电离室串联的形式,一个作为检测电离室,另一个作为补偿电离室,这样可以减少环境温度、湿度、气压等自然条件变化对电离电流的影响,提高探测器的环境适应能力和稳定性。
离子感烟探测器采用的是传统的接触式烟雾探测方法,从理论上分析,离子感烟探测器对灰烟、黑烟以及各种粒径大小的烟具有较平衡的探测性能,只存在响应行为的数值差异。
其中对有焰火产生的小颗粒烟粒子敏感,对于粒径较大的阴燃烟雾粒子,响应灵敏度则偏低,尤其是安装高度的限制,粒径大于1μm的烟雾粒子由于自身重力作用下沉,不易到达探测器引起响应。
离子感烟探测器生产成本较低,但由于电离室的设计中采用了放射性元素,其生产、储运和报废的过程有污染环境的危险。
离子感烟探测器的滤网对于灰尘、飞虫等有隔离作用,但探测器本身极易受湿度、风速等环境干扰,故而通常都要避免在相对湿度高于95%的环境下使用,再者就是要安装防风罩以减少风速对探测器探测性能的影响。
2、光电感烟探测器: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按其动作原理的不同,即烟雾粒子对光路遮挡和对光散射原理,可以分为减光型和散光型两种。
减光式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检测室内装有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
在正常情况下,受光元件接受到发光元件发出的一定光量;而在火灾时,探测器的检测室内进入了大量烟雾,发光元件的发射光受到烟雾的遮挡,因而使受光元件接受的光线减少,光电流降低,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
目前世界各国生产的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多为散射型光电感烟探测器。
此种探测器的检测室内亦装有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
在正常情况下,受光元件是接受不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的,因此不产生光电流。
在火灾发生时,当烟雾进入探测器的检测室时,由于烟雾离子的作用,使发光元件发射的光产生漫射,这种漫射光被受光元件所接受,使受光元件阻抗发生变化,产生光电流。
从而实现了将烟雾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的功能,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
四、火灾探测器的使用限制每种火灾探测器都有其使用范围,选用合适的火灾探测器可以提高火灾预报的质量,反之将起不到火灾探测器应有的作用。
如感温火灾探测器非常适用于一些产生大量的热量而无烟或产生少量烟气火灾的场所,而不适宜可能产生阴燃火或火灾报警不及时将造成重大损失的场所,因为其探测方式决定了其报警时火灾可能已达到发展阶段。
离子感烟和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由于自身的特点和使用环境,现在哪一个也无法完全取代对方。
离子感烟探测器对各种明火烟雾检测效果较好,对阴燃烟雾也能检测,但易受探测环境的影响,误报率较高。
同时,由于使用了放射源镅,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光电感烟探测器是利用红外光散射的原理来进行烟雾浓度的探测,对环境不存在污染问题,对阴燃火烟雾的探测性能明显优于离子探测器,但对某些黑烟探测效果较差,这也是光电探测器没有完全取代离子感烟探测器的原因之一。
在探测区域内,周围环境因生产作业造成的正常情况下,有大量粉尘、水雾、烟或其它气溶胶存在(例如水泥厂、农药厂、面粉厂、染织厂的烘干车间等),可能引起烟感探测器误报,此种场合不宜选用烟感探测器。
在存在高频电磁波干扰的场合不适合使用光电感烟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