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青玉案·元夕》注音及解释整理

合集下载

《青玉案·元夕》原文及译文

《青玉案·元夕》原文及译文

青玉案·元夕宋代: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

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

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

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注释⑴青玉案:词牌名。

“案”读wan,第三声,与“碗”同音。

⑵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⑶“东风”句:形容元宵夜花灯繁多。

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⑷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星,指焰火。

形容满天的烟花。

⑸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

⑹“凤箫”句:指笙、箫等乐器演奏。

凤箫,箫的美称。

⑺玉壶:比喻明月。

亦可解释为指灯。

⑻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如鱼龙闹海一样。

⑼“蛾儿”句:写元夕的妇女装饰。

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

这里指盛装的妇女。

⑽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

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⑾他:泛指第三人称,古时就包括“她”。

千百度:千百遍。

⑿蓦然:突然,猛然。

⒀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

青玉案·元夕宋代: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及注释译文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

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

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

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注释青玉案:词牌名。

“案〞读wan,第三声,与“碗〞同音。

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东风〞句:形容元宵夜花灯繁多。

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星,指焰火。

形容满天的烟花。

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

“凤箫〞句:指笙、箫等乐器演奏。

凤箫,箫的美称。

玉壶:比喻明月。

亦可解释为指灯。

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如鱼龙闹海一样。

“蛾儿〞句:写元夕的妇女装饰。

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

这里指盛装的妇女。

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

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他:泛指第三人称,古时就包括“她〞。

千百度:千百遍。

蓦然:突然,猛然。

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拼音版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拼音版

青q īn ɡ玉y ù案àn ·元yu án 夕x ī【宋s òn ɡ】辛x īn 弃q ì疾j í东d ōn ɡ风f ēn ɡ夜y è放f àn ɡ花hu ā千qi ān 树sh ù,更ɡèn ɡ吹chu ī落lu ò,星x īn ɡ如r ú雨y ǔ。

宝b ǎo 马m ǎ雕di āo 车ch ē香xi ān ɡ满m ǎn 路l ù。

凤f èn ɡ箫xi āo 声sh ēn ɡ动d òn ɡ,玉y ù壶h ú光ɡu ān ɡ转zhu ǎn ,一y ì夜y è鱼y ú龙l ón ɡ舞w ǔ。

蛾é儿ér 雪xu ě柳li ǔ黄hu án ɡ金j īn 缕l ǚ,笑xi ào 语y ǔ盈y ín ɡ盈y ín ɡ暗àn 香xi ān ɡ去q ù。

众zh òn ɡ里l ǐ寻x ún 他t ā千qi ān 百b ǎi 度d ù,蓦m ò然r án 回hu í首sh ǒu ,那n à人r én 却qu è在z ài ,灯d ēn ɡ火hu ǒ阑l án 珊sh ān 处ch ù。

【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青玉案·元夕诗词

青玉案·元夕诗词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花千树:形容灯火之多如千树花开。

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星:指焰火。

形容满天的烟花。

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

凤箫:指音乐演奏。

玉壶:比喻月亮。

亦可解释为指灯。

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如鱼龙闹海一样。

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

这里指盛装的妇女。

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

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他:泛指第三人称,古时就包括“她”。

千百度:千百遍。

【赏析】这首词作于南宋淳熙元年或二年(1174年或1175年)。

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

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

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

全词采用对比手法,上片极写花灯耀眼、乐声盈耳的元夕盛况,下片着意描写主人公在好女如云之中寻觅一位立于灯火零落处的孤高女子,构思精妙,语言精致,含蓄婉转,余味无穷。

此词描绘了元宵佳节满城灯火,游人如织,彻夜歌舞的热闹场面,记叙了一对意中人长街巧遇的情景。

词中那位独立“灯火阑珊处”的女子,也许并非真有其人,不过是作者“理想”的化身。

上片状景,铺叙元夕满城灯火尽情狂欢的景象。

开篇两句运用夸张和比喻展示出一幅火树银花的瑰丽画面。

接着四句,写人们欢度良宵的种种活动。

词中没有直接描写人物,而是通过车马、道路、乐声和舞灯等画面,烘托出游人繁多、气氛热烈、场景壮观的情景。

作者在上片极力描绘元夕热闹繁华的场面,是为了反衬结尾“那人”自甘寂寞的孤独情怀。

下片“蛾儿”“笑语”两句,用特写镜头描绘一群妇女结伴上街观灯的生动景象:她们装扮入时,头戴蛾儿、雪柳等装饰品,一个个笑逐颜开,带着阵阵香气向人群中走去。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辛弃疾|注释|翻译|赏析|讲解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青玉案·元夕》由辛弃疾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这首词写与情人的约会。

先写元宵灯节的繁华热闹,表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接着写约会。

先描写女儿们节日盛装和欢欣可爱,然后在众多人群中到处寻找她。

一转身却见她站在灯火稀少的地方。

这位佳人,表现出沉稳和矜持,遗世而独立。

实际上,她是词人所追求之审美理想的化身,也是词人自己节操的写照。

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作者: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1.元夕:旧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

2.花千树:形容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3.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星:指焰火。

4.宝马雕车:装饰华丽的马车。

5.凤箫:箫的美称。

6.玉壶:比喻明月。

7.鱼龙舞: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

8.句子解释:“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饰品。

这里指盛装的妇女。

9.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女子。

10.千百度:千百遍。

11.蓦然:猛然、突然。

12.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13.暗香:本指梅花,这里借指美人。

【翻译】就如东风吹开了盛开鲜花的千棵树,又如将空中的繁星吹落,像阵阵星雨。

华丽的香车宝马在路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

悦耳的音乐之声四处回荡,如凤箫和玉壶在空中流光飞舞,热闹的夜晚鱼龙形的彩灯在翻腾。

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晶莹多彩的装扮在人群中晃动。

她们面容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

我寻找那人千百次,都没看见她,不经意间一回头,却看见了她立在灯火零落稀疏的地方。

《青玉案·元夕》原文及翻译赏析

《青玉案·元夕》原文及翻译赏析

《青玉案·元夕》原文及翻译赏析《青玉案·元夕》原文及翻译赏析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

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

下面,店铺为大家分享《青玉案·元夕》原文及翻译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青玉案·元夕》原文及翻译赏析篇1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及注释译文焰火像是被东风吹散了的千树繁花,纷纷落下仿佛星星如雨般坠落。

豪华的马车满路飘香。

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转向西边,一夜舞动鱼灯、龙灯不停歇,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华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

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注释青玉案:词牌名。

“案”读wan,第三声,与“碗”同音。

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星,指焰火。

形容满天的烟花。

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

“凤箫”句:指笙、箫等乐器演奏。

凤箫:箫的美称。

玉壶:比喻明月。

亦可解释为指灯。

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如鱼龙闹海一样。

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

这里指盛装的妇女。

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

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他:泛指第三人称,古时就包括“她”。

千百度:千百遍。

蓦然:突然,猛然。

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赏析此词的上半阕主要写上元节的夜晚,满城灯火,众人狂欢的景象。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

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星雨。

《青玉案·元夕》翻译

《青玉案·元夕》翻译

《青玉案·元夕》翻译《青玉案·元夕》为宋代大词人*弃疾的作品。

此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形象,寄托着作者*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全词采用对比手法,上片极写花灯耀眼、乐声盈耳的元夕盛况,下片着意描写主人公在好女如云之中寻觅一位立于灯火零落处的孤高女子,构思精妙,语言精致,含蓄婉转,余味无穷。

下面我们来看看《青玉案·元夕》翻译。

《青玉案元夕》原文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翻译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火纷纷,乱落如雨。

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

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

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青玉案元夕》注释⑴青玉案:词牌名。

⑵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⑶“东风”句:形容元宵夜花灯繁多。

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⑷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星,指焰火。

形容满天的*花。

⑸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

⑹“凤箫”句:指笙、箫等乐器演奏。

凤箫,箫的美称。

⑺玉壶:比喻明月。

亦可解释为指灯。

⑻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灯,如鱼龙闹海一样。

⑼“蛾儿”句:写元夕的妇女装饰。

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

这里指盛装的妇女。

⑽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

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⑾他:泛指第三人称,古时就包括“她”。

千百度:千百遍。

⑿蓦然:突然,猛然。

⒀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青玉案元夕》赏析这首词是*弃疾的代表作之一。

辛弃疾宋词《青玉案·元夕》原文译文及鉴赏

辛弃疾宋词《青玉案·元夕》原文译文及鉴赏

辛弃疾宋词《青玉案·元夕》原文译文及鉴赏《青玉案·元夕》宋代: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焰火像是东风吹散了的千树繁花,纷纷落下仿佛星星如雨般坠落。

豪华的马车满路飘香。

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舞动鱼灯、龙灯不停歇,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华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

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注释】青玉案:词牌名。

“案”读wan,第三声,与“碗”同音。

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星,指焰火。

形容满天的烟花。

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

“凤箫”句:指笙、箫等乐器演奏。

凤箫:箫的美称。

玉壶:比喻明月。

亦可解释为指灯。

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如鱼龙闹海一样。

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

这里指盛装的妇女。

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

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他:泛指第三人称,古时就包括“她”。

千百度:千百遍。

蓦然:突然,猛然。

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鉴赏】这首词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

下面是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周汝昌对此词的赏析要点。

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稼轩的这一首,却谁也不能视为可有可无,即此亦可谓豪杰了。

然究其实际,上片也不过渲染那一片热闹景况,并无特异独出之处。

看他写火树,固定的灯彩也。

写星雨,流动的烟火也。

若说好,就好在想象:是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的火树银花。

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又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烟火,先冲上云霄,复自空而落,真似陨星雨。

然后写车马,写鼓乐,写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的载歌载舞、鱼龙曼衍的“社火”百戏,好不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qīng玉yù案wǎn·元yuán夕xī
辛xīn弃qì疾jí
东dōng风fēng夜yè放fàng花huā千qiān树shù,更gēng吹chuī落luò,星xīng如rú雨yǔ。

宝bǎo马mǎ雕diāo车chē香xiāng满mǎn路lù。

凤fèng箫xiāo声shēng动dòng,玉yù壶hú光guāng转zhuǎn,一yí夜yè鱼yú龙lóng舞wǔ。

蛾é儿ér雪xuě柳liǔ黄huáng金jīn缕lǚ,笑xiào语yǚ盈yíng盈yíng暗àn香xiāng去qù。

众zhòng里lǐ寻xún他tā千qiān百bǎi度dù,
蓦mò然rán回huí首shǒu,那nà人rén却què在zaì,灯dēng火huǒ阑lán珊shān处chù。

一、词句解释
⑴青玉案:词牌名。

“案”读wǎn,第三声,与“碗”同音。

⑵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⑶“东风”句:形容元宵夜花灯繁多。

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⑷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星,指焰火。

形容满天的烟花。

⑸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

⑹“凤箫”句:指笙、箫等乐器演奏。

凤箫,箫的美称。

⑺玉壶:比喻明月。

亦可解释为指灯。

⑻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如鱼龙闹海一样。

⑼“蛾儿”句:写元夕的妇女装饰。

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
佩戴的各种装饰品。

这里指盛装的妇女。

⑽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

暗香:此指女性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⑾他:泛指第三人称,古时就包括“她”。

千百度:千百遍。

⑿蓦然:突然,猛然。

⒀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二、原文译文
东风夜放花千树,听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
更吹落,星如雨。

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

凤箫声动,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
玉壶光转,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
一夜鱼龙舞。

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蛾儿雪柳黄金缕,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
笑语盈盈暗香去。

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

众里寻他千百度,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
蓦然回首,猛然一回头,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三、作品简介
作品名称:青玉案·元夕作品别名: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创作年代:南宋作品出处:《稼轩长短句》
文学体裁:词作者: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为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这首词作于公元1174年或1175年(南宋淳熙元年或二年)。

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

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

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

此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全词采用对比手法,上片极写花灯耀眼、乐声盈耳的元夕盛况,下片着意描写主人公在好女如云之中寻觅一位立于灯火零落处的孤高女子,构思精妙,语言精致,含蓄婉转,余味无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