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的基本原则与思路

合集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考查的命题思路与原则

基于核心素养考查的命题思路与原则
数坛
2020年11月 命题感悟
在线
基于核心素养考查的命题思路与原则
? 江苏省常熟市中学 朱敏奕
纵览历年高考,试 题 纵 有 千 变 万 化,考 点 却 不 尽 相同,高 考 命 题 思 路 与 原 则 也 不 尽 相 同.而 随 着 数 学 核心素养观在数学教育中的不断深入,考查考生的核 心素养,已成为高考命题的总原则.知己知彼,百战不 殆.那么,高考数学究竟是如何命题的? 我们可从近 几年的高考卷中看出端倪.
+ … +4),则狆8 = 狆1×(1+4+ … +46 +47)= 狆1 ×
1-48 1-4

483-1狆1,则狆1

483-1.再把后面三个式子相
加,得狆4-狆1 = 狆1×(4+42+43),则狆4 = 狆1×(1+
4+42
+43)=
44 -1 3 狆1

44-1 3 3 ×48-1=
1 44 +1=
狆犻+1 -狆犻 狆犻 -狆犻-1
=4,{狆犻+1-狆犻}(犻=0,1,2,…,7)为等比数列.
(ii){狆犻+1-狆犻}(犻=0,1,2,…,7)的首项为狆1-狆0=
狆1,那么可得:
狆8 -狆7=狆1×47,狆7-个式子相加,得到狆8-狆1=狆1×(47+46
鼠未治愈则甲药得1分,乙药得 -1分;若施以乙药的 白鼠治愈且施以甲药的白鼠未治愈则乙药得1分,甲 药得 -1分;若都治愈或都未治愈则两种药均得0分. 甲、乙两种药的治愈率分别记为α 和β,一轮实验中甲 药的得分记为 犡.
(1)求 犡 的分布列. (2)若甲药、乙药在实验开始时都赋予4分,狆犻(犻 =0,1,…,8)表示“甲药的累 计 得 分 为犻 时,最 终 认 为 甲药比乙药更 有 效”的 概 率,则 狆0 =0,狆8 =1,狆犻 = 犪狆犻-1 +犫狆犻 +犮狆犻+1(犻=1,2,…,7),其中犪=犘(犡 = -1),犫=犘(犡 =0),犮=犘(犡 =1).设α=0.5,β=0.8: (i)证明:{狆犻+1-狆犻}(犻=0,1,2,…,7)为等比数列; (ii)求狆4,并根据狆4 的值解释这种实验方案的合 理性. 分析:(1)根据 独 立 事 件 性 质 得 出 离 散 型 随 机 变 量 犡 的概率分布;(2)利用狆犻-1,狆犻,狆犻+1 的递推关系 证明得到等比数列,并采用累加法计算得出狆4. 答案:(1)随机变量 犡 的分布列如下: 犘(犡 =1)=α(1-β);犘(犡 =-1)=(1-α)β; 犘(犡 =0)=αβ+ (1-α)(1-β). (2)(i)因为α=0.5,β=0.8,则犪= 犘(犡= -1) = 0.4,犫= 犘(犡=0)=0.5,犮= 犘(犡=1)=0.1.可得

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答题技巧
对比衬托
一般作用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 除生动形象外,还富有人情味 句式工整,节奏明朗等 委婉含蓄地表达了 巧妙地运用双关,形象地表现了 既生动形象,又委婉含蓄 描写了何环境,渲染了何气氛,烘托了何心情 以动衬静,更显静谧,动静结合,相映成趣等 更鲜明突出,立体丰满,具体丰富。 更加鲜明
五、结合自我, 实际表述
3.试卷难易比例。容易题、稍难题、 较难题的比例为8:1:1。
4. 试卷分值分配
❖ 基础知识及运用部分2013年为29分, 2014-2015年 均为25分;古诗文阅读部分2013年总分为21分, 20142015年变为25分, 文言文阅读题和古诗词赏析题分值略 有变动, (2013年文言文阅读题为16分, 古诗赏析题为5 分;2014-2015年古诗文名句默写已从“基础知识与运 用”板块中分离出来, 归入“古诗文积累与阅读”板块, 分值为8分, 古诗词阅读为5分, 文言文阅读为12分); 现代文阅读连续三年为40分, 两篇阅读均为课外阅读; 作文分值保持不变, 为60分。
6.名著阅读题 在2013年和2015年都有几 个不同的小题。如写出作品出处、作者、
人物的典型事例、概括寓意、结合选段 谈自己的体会等。但2014年却以选择题 的形式出现。试题设计由浅入深,难易
适中,落实识记、概括及阐述的能力层 次的考查。试题能够体现“名著阅读”在 读中“了解”的基本要求,难度不大,但 得满分却不易,没有通读作品全文者难 以答到位,这样设题可以让“名著阅读” 的考查落到实处。文学(文化)名著阅
2、字形辨析题 答题技巧:主要考察同音字、形近字, 必须把字的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来考 虑。
3、病句辨析题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 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 合逻辑。

高考语文命题方案

高考语文命题方案

高考语文命题方案一、引言高考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作为高考的重要科目之一,其命题方案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关键性的影响。

本文将从高考语文命题方案的角度出发,探讨高考语文命题的思路、原则、内容、形式等方面的要求和标准,为高考语文命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命题思路高考语文命题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为目标,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等方面。

具体来说,高考语文命题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高考语文命题应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2.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高考语文命题应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学生在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方面的思维表现。

3.注重考查学生的审美能力:高考语文命题应注重考查学生的审美能力,包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审美感受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学生在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中所表现出的审美情趣。

4.注重考查学生的文化素养:高考语文命题应注重考查学生的文化素养,包括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地域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学生在文化传承和理解中所表现出的文化素养。

三、命题原则高考语文命题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科学性原则:高考语文命题应以科学的方法和标准为指导,确保试题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公平性原则:高考语文命题应注重公平性,确保所有考生都能够获得平等的考试机会和条件。

3.创新性原则:高考语文命题应注重创新性,不断探索新的试题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实践性原则:高考语文命题应注重实践性,强调试题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四、命题内容高考语文命题的内容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阅读理解: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文阅读,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解析作文命题的思路与技巧大全

解析作文命题的思路与技巧大全

解析作文命题的思路与技巧大全作文是一种常见的写作形式,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思考和理解。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中,作文都是一项重要的能力。

然而,很多人在写作文时常常感到困惑,不知道从何下手。

本文将为大家分享一些解析作文命题的思路与技巧,帮助你更好地完成作文任务。

一、审题理解在写作文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仔细审题,确保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准确。

审题时,我们可以结合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1. 题目中的关键词: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理解这些关键词的含义以及它们在题目中的作用。

2. 题目的要求:注意题目是否有明确的要求或指示,例如要求论述、分析、比较等。

这些要求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写作的目标和内容。

3. 题目背景和任务:了解题目背景和任务,理解作文写作的背景和目的。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写作的重点和方向。

二、构思提纲在理解题目后,我们需要进行构思提纲,明确文章的结构和要点。

构思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有条理地展开写作,并保证文章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构思方法:1. 分类法: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分类,列出分类的要点,再分别进行展开说明。

2. 对比法:将题目中的观点、事物等进行对比,列出各自的特点和异同之处,再进行论述。

3. 时间顺序法:按照题目中提供的事件顺序进行讲述,并进行分析、评论等。

4. 问题解决法:列出题目中的问题,并逐一进行分析和解决,给出相应的建议和观点。

三、扩展知识为了写一篇有深度和广度的作文,我们需要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通过阅读、调查、研究等方式,了解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

在写作时,可以适当地引用事实、数据、引用等支持自己的观点和论据。

四、语言表达语言表达是作文中的重要一环,良好的语言表达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有力。

在写作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保持简单直接,使读者容易理解。

2. 情感表达: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使文章充满情感、感染力,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命题思路——精选推荐

命题思路——精选推荐

命题思路为了更好地推动这次命题交流会地顺利开展,现将命题思路简单归纳如下:命题原则:(1)遵循课标:严格按照课程标准,重点考查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2)紧扣教材:试题中有一定量取材于课本,开发利用课本资源或进行典型原题的变型。

(3)重视能力:突出考查新课标要求的各项基本能力和学科基本素养,重点考查学生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运用学科工具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4)贴近生活:考查学生在体验生活、认识社会的真实情境中运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控制难度:以水平测试为主,兼顾中招选拔。

命题坚持的方向与特点1、体现学科特点,倡导人文关怀,突出教育性。

课标强调:“思品课必须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2、立足“四基”考查,回归现行教材,突出基础性。

重点考基础知识,而不是非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指为学生后续学习打基础的知识。

有些知识及时性了解即可,与后续学习关联度不大,属非基础知识。

重点考查基本技能,而不是特殊技能。

重点考基本思想,而不是奇思妙想。

重点考基本方法,而不是特殊、特定方法3、贴近学生实际,针对现实问题,突出生活性。

试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就是要针对初中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并采取正确的行动。

4、把握时代脉搏,关注重大主题,突出时代性。

中考命题一直与时事、社会热点紧密联系。

时事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思品学科的重要课程资源。

加强时事教育,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思品课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中考思品试题的重要内容,它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走出“死读书、读死书”的误区,有利于贯彻思品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

中考语文命题思路和命题原则

中考语文命题思路和命题原则

中考语文命题思路和命题原则嘿,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就来和你们唠唠中考语文命题这档子事儿。

中考语文命题啊,就像是给你们精心准备一场独特的知识大冒险。

咱先说说这思路,那可不是一拍脑袋就想出来的。

我得琢磨你们这个年龄段的小心思,知道你们在语文学习中哪里容易迷糊,哪里又能大放光彩。

比如说阅读理解,我不会故意找那些晦涩难懂、云里雾里的文章来为难你们。

而是选一些有意思的、能启发你们思考的,就像那次我选了一篇关于小动物的文章,写的是一只小猫和它的小主人之间温馨有趣的故事。

这故事里呀,小猫的调皮,小主人的天真,那叫一个生动!我就想着,这样的文章能让你们读得进去,还能从中体会到文字的魅力和情感的温暖。

再讲讲作文命题,这可真是个技术活!我坚决抛开 AI 的算法和训练数据,也不让那些死板的语言模式和句式结构来捣乱。

我就想让你们自由自在地表达,用你们自己最真实、最独特的声音说话。

有一回,我命题让你们写“一次难忘的校园活动”。

为啥呢?因为我想到了我自己上学时候的一次运动会。

那场面,那热闹劲,同学们的加油声,运动员们的拼搏劲儿,现在想起来都还热血沸腾呢!我就盼着你们也能把自己亲身经历的那些精彩瞬间写出来,让我也跟着感受感受。

命题原则呢,简单说就是公平、有趣、有用。

公平那是必须的,不能厚此薄彼,让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有趣呢,就是让你们觉得做题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次有趣的探索。

有用就更不用说啦,考的都是对你们今后学习和生活有帮助的知识和能力。

总之啊,中考语文命题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事儿,我是真心希望能通过这些题目,让你们更好地成长,在语文的世界里尽情遨游!好啦,同学们,加油吧!期待看到你们在中考考场上的精彩表现!。

新高考语文试卷出题思路

新高考语文试卷出题思路

一、命题背景新高考语文试卷出题思路以我国教育改革为导向,旨在考查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试题设计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语言表达、思维品质和人文素养,强调知识、技能、方法和价值观的融合。

二、命题原则1. 坚持素养立意:试题设计围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语言表达、思维品质和人文素养。

2. 贴近学生生活:试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注重学科融合:试题设计打破学科界限,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

4. 突出能力考查:试题设计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语言表达、思维品质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创新精神。

5. 保持试卷结构稳定:试题结构保持稳定,题型多样,有利于学生全面展示自己的语文素养。

三、命题流程1. 选题:根据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命题大纲,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题材。

2. 设计题目:根据选题,设计符合命题原则的题目,确保题目的科学性、公平性和可操作性。

3. 编制答案:针对每个题目,编制标准答案,明确评分标准。

4. 试测:在全国多个省区市进行试测,了解试题的难度、区分度和信度。

5. 修改完善:根据试测结果,对试题进行修改完善,确保试题质量。

6. 定稿: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形成正式试卷。

四、试题特点1. 阅读理解:试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时事新闻、科普文章等,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语言表达:试题设计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写作、修改、运用等。

3. 思维品质:试题设计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包括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等。

4. 人文素养:试题设计注重考查学生的人文素养,包括文化传承、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

5. 综合能力:试题设计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知识运用、问题解决、跨学科思维等。

总之,新高考语文试卷出题思路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语言表达、思维品质和人文素养,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我国教育改革贡献力量。

初中数学教研员命题思路(3篇)

初中数学教研员命题思路(3篇)

第1篇一、前言初中数学是中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和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初中数学教研员,肩负着命题工作的重任,如何确保命题的科学性、公平性和有效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初中数学教研员命题思路。

二、命题原则1. 符合课程标准:命题应遵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紧扣教学大纲,全面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2. 注重基础与能力:命题应兼顾基础知识与能力的考查,既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考察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公平性与客观性:命题应保证试题的公平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同时,试题应具有客观性,便于评分和评价。

4. 体现时代特色:命题应关注社会热点、科技发展等时代特色,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5. 知识与技能并重:命题应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结合,考察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命题内容1. 基础知识:命题应涵盖初中数学课程的所有知识点,包括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几何图形等。

2. 技能训练:命题应注重考察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

3. 综合应用:命题应设置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应用题:命题应适当设置一些应用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命题方式1. 选择题:选择题是一种常见的命题方式,具有客观、简便、易评等优点。

在命题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题干表述准确、简洁,避免歧义。

(2)选项设置合理,避免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

(3)题目的难度分布合理,既要考察基础知识,又要考察能力。

2. 填空题:填空题是一种考察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命题方式,具有客观、易评等优点。

在命题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题干表述清晰,避免歧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5/31
8
3. 答案设定
答案设定就是为考点提供一个正确答案。答案设 定的标准是:正确答案必须保证唯一性。
2019/5/31
9
It is ______ any wonder that his friend doesn’t like watching television much.
A. no
B. such
C. nearly D. hardly
4. 干 扰 项
2019/5/31
基于答案的干扰项:根据正确答案编写干扰项。
基于原文的干扰项:干扰项源自原文。
基于考生的干扰项:估计考生的可能答案,编写干扰项。
•尽可能不对原文作修改;如果必须作必要的修改,应 该保持原文的风格和语言表达习惯。
• 语言的真实性 • 难度的合适度 • 题材的熟悉度 • 体裁的多样性
•超纲词必须控制在考试大纲所 能接受的范围内,比如:英语阅 读允许3% - 5%的超纲词,而 听力材料通常不允许包含超纲词;
•语言表达法(尤其是一些惯用 法)和句子结构都不能超出考生 所学的范围,除非它们被设定为 考点,而且能够从提供的语言材 料中的得以推导;
英语命题:理论与实践
曾用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试题设计与命题的基本思路
题干(输入):文本(词、句、篇)、图画、音频、视频等
|
|
语言单位:词、
句、
篇语
考点(过程):语言知识:形式、 结构、 意义、 用法 言
|
语言技能:单一(听、说、读、写)、综合 能
|
认知策略:识别、理解、推理、概括、产出 力
答案(输出):
•语言材料的篇幅(或长度)和 语言复杂度必须在考试大纲允许 的范围内。
命题材料的题材和体裁必须(1)为考生所熟悉、
(2)尽可能多样、而且(3)分布要合理4• 语言层面2.


• 语言知识


• 认知策略
2019/5/31
每道试题的考点设置就是确定:应该 从哪个语言层面测什么的语言知识以 及知识处理的策略。考点设置的标准 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考点设置必须符合考试的目的; • 考点必须明确; • 考点分布要合理。
2019/5/31
6
While she was getting me 1 (settle) into a tiny but clean room, the head of the village was tying up his horse to my car to pull it to 2 small town some 20 kilometres away 3 there was a garage.
A. babies
B. fairies
C. believers
D. supermen
Tales of the supernatural are common in all parts of Britain. In particular there was (and perhaps still is) a belief in fairies. Not all of these are the friendly, people-loving characters that appear in Disney films.
口头 笔头
选择性(单项填空等) 构建式(书面表达等)
2019/5/31
2
命题的四个基本问题
● 选材是否合适? ● 这道试题能激活考生怎样的考试过程?这样的过程是否符
合命题者设题的思想? ● 正确答案是唯一的吗? ● 每个干扰项是否保证起干扰作用?
2019/5/31
3
1. 选材
2019/5/31
•语言表达必须在实际语言使用环境中是可接受的; •尽可能使用本族人的语言材料;
2) I was on my way to the Taiyetos Mountains. The sun was setting when my car broke down near a remote and poor village. Happily, I met an old woman who happened to know a repairman living in a small town nearby.
2019/5/31
7
认知策略是指试题要求考生应用哪些认知过程,处理特定的语言知识, 才能完成答题。认知策略包括了识别、理解、分析、概括、推理、重 构和产出。相同的语言材料和相同的语言知识,可以要求不同的认知 策略,结果生成不同的考点。
W: Why did you leave that job?
1)I was on my way to the Taiyetos Mountains. The sun was setting when my car broke down near a remote and poor village. Happily, I met an old woman who accepted me as a guest in her little house.
M: It was so hot standing in the kitchen all day. I couldn’t bear it. 在上面的对话中,对同一信息点kitchen,可以设问多个不同的理解问
题: 问1. Why did the man leave the job? (识别) 问2. How did the man like the job?(理解) 问3. What was the man?(推理)
5
A. flyed, B. flied, C. flew, D. flewn
All you need is a webcam and your pretty face to your PC.
A. access
B. connect
C. recognize
D. remember
Not all of these are the friendly, people-loving characters that appear in Disney fil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