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县简介
盘县景区景点简介

保护植物香樟、红椿、核桃、板栗、兰草等三十余种,植被覆盖率 46.2%,风景 优美,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新民梯田温泉
新民,位于盘县最南端,素有“盘县鱼米之乡”之美誉。这里山川秀美、风光旖 旎,尤以新民温泉和万亩梯田最为出名,新民境内雨那村羊圈的古生物化石,距 今 2.35 亿年,被誉为“贵州龙的故乡”。 数百年来,层层叠叠 的稻田与新民人相依 相伴,是新民人的生 存之本, 全乡 17 个村 都分布着大大小小的 梯田,其中小石桥、 祭山树、林家田、雨 那、俄项井、打克、 旧屯、乍勒等村分布 较为集中,尤其打克、乍勒、旧屯三个村的梯田紧紧相连,跌宕起伏,宏伟壮观, 号称“万亩梯田”,描摹了一幅独特的田园风光。
老厂竹海景区
这里还有 3 万余亩成片竹林,未经开发便已成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老厂万亩竹 海,景区具有独特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以碧海听涛、云峰观日、晨夕雾浪、竹 下清泉、 山间 杜鹃及林中 珍奇为特色 景观。 境内的 平均森林覆 盖 率 达
63.8% ,核心 区的森林覆 盖 率 高 达 89.7%,使之既有“竹海”之美誉,又有“天然氧吧、避暑胜地”之雅称。凉爽 清新的自然环境,秀美绝伦的竹海景观,古老传承的土法造纸,清澈健康的竹根 水,香醇热烈的竹根酒,食之难忘的“全竹宴”,构成了竹海特有的色与味。
庙、张道藩故居、范家公馆、碧云公园、红二.六军团盘县会议遗址、城关镇烈 士陵园等。古城风韵现还犹存,古建筑、古街、古城门保留较为完整,是贵州省 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பைடு நூலகம்
胜境温泉大健康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
胜境温泉位于盘县刘官镇,毗邻 320 国道和胜境高速,距离老城 5 公里,距离红 果新城 30 公里,交通优势明显。 胜境温泉大健康国际旅游休闲度假 区共涉及该镇的刘官村、 刘家湾村、 张官村。项目总投资 32 亿元,规划 占地面积 3.48 平方公里, 规划常住 人口 5 万人, 日接待游客 1 万余人, 是全市集中开工的重点项目,是我 市统筹城乡、 转型发展的典型项目, 以打造景区、休闲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中心为目标,建设集温泉旅游服务区、 会议中心、 温泉 酒店、 民俗演艺 广场、 盘县主题 公园、 市民休闲 广场和景观湖 等为一体的休 闲度假区域。
盘县旅游资源介绍及保护.pptx

1997年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
地。
盘县丹霞山
• 位于盘县城关镇以南 20km处的水塘镇内,该山 海拔1888米,孤峰高耸, 气象雄奇,山顶有寺庙一 座,为护国寺,始建于明 万历年间,经清代几次维 修,已颇具规模。丹霞山 至今香火鼎盛,每年三月 赶丹山,滇、桂、川、黔 及东南亚各国均有香客来 此朝拜,为我省佛教界重 要的佛事活动中心。
议会址,有大洞竹海、古银杏、坡上草原3个省级风景名
胜区,有碧云洞、丹霞山、古城楼等多个自然、人文景观
,有彝族火把节、回族古尔邦节、布依族歌节等民族节日
盘县旅游发展优势区位因素(一)
• 地理位置
• 盘县位于贵州西部、六盘水市西南部,地处滇、黔、桂三 省结合部,素有“滇黔咽喉”之称。盘县幅员辽阔,人口从 多,全境东西宽66公里,南北长107公里,国土面积4056 平方公里,辖37个乡镇、450个行政村,52个社区居委会 ,总人口116万人。居住着汉、彝、苗、回、白等27个民 族。少数民族人口19.2万人,农业人口96万人,东连普安 县,南接兴义市,西与云南省宣威市、富源县接壤,北与 水城县紧紧相依。
盘县旅游资源介绍及保护
课题组长 :王俊文 课题组员 :黄丽红、瞿菊花、韩丽、任紫 祎、王亚苹、陈婷婷、江蓉、李文丽
盘县简介 盘县各旅游景点介绍 盘县旅游发展方向及建议
结题
盘县知多少
•
盘县位于贵州西部、六盘水市西南部,地处滇、黔
、桂三省结合部,素有“滇黔咽喉”之称。全境东西宽66
公里,南北长107公里,国土面积4056平方公里,辖37个
衣,手执扇鼓(俗称羊皮鼓),围
坛而跳。舞步有沉感,队形多变,
鼓声宏亮,节奏急促。整个过程中
,参舞者配合默契,动作潇洒,起
盘州市介绍

彝 族 火 把 节
回族古尔邦节
苗族筒箫
特色产品
• 刺梨维生素 C含量较高。 每100克刺 梨果肉含维 生素 C2075~ 2725 mg
由刺梨而创造的产品
图片的展示只是冰山一角, 一段视频带你走进盘州
盘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小组成员:
班级:贵州大学
金彩盘州
地理位置
•盘州是由贵州省直辖, 六盘水市代管的县级 市,地处滇、黔交 界,,东邻普安,南 接兴义,西连云南省 富源、宣威,北邻水 城,是贵州的西大门, 被誉为滇黔锁钥、川 黔要塞。
• 盘州属亚热带气候, 气候条件
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
候区,冬无严寒,夏 无酷暑,立体气候明
万亩竹海
山水相映
崇祯十一年 (1638年), 徐霞客亲临丹 霞山考察。在 影修和尚的陪 同下,徐霞客 考察了此地的 山川、河流、 人文、交通等 情况,并将这 些资料一一载 入《徐霞客游 记》。
盘州是贵州省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之一, 共有27个少数民族。有彝族火把节、回族古尔邦 节、布依族歌节等民族节日,有“海马舞”、 “羊皮鼓舞”、“耍马舞”、“芦笙舞”等民 间舞蹈。
• 妥乐古银杏风景区位于贵州省盘州市妥乐村,是国家AAAA级景 区,这里流水潺潺,小桥流水,风景秀丽,古树绵绵,小桥映虹, 奇峰傍寺。全妥乐村拥有古银杏1200余株,一般树龄在300年以 上,最长者为1500年,树干高达几十米。是世界上古银杏生长密 度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乌蒙大草原是西南地区海拔最 高,面积最大的高原草场之一
这一天 1月8日 盘县气温17°
显,年均气温15.2℃,
年均无霜期271天,
日照时数1593小时; 年均降水量1390毫米,
盘州市其他

盘州市其他盘县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26个民族。
截至2017年,盘州市下辖14镇6街道7乡,450个行政村,52个社区。
政府驻亦资街道凤鸣北路1号。
1.妥乐村——世界古银杏之乡提到盘州旅游景点,首先想到的便是被誉为世界古银杏之乡的妥乐村,这应该是贵州秋天最值得打卡的景点之一了。
每年10月中旬开始,村里大量银杏树叶纷纷变黄,漫山遍野成为一个金色的“海洋”。
2.哒啦仙谷景区(国家4***)哒啦仙谷位于贵州省盘县境内,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2014年荣获中国美丽田园称号,入选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是贵州省十佳农业旅游景区,贵州省重点打造的100个高效农业园区、100个重点旅游景区之一,贵州省双百园区之一。
3.乌蒙大草原(国家4***)乌蒙大草原辽阔美丽,很适合自驾游,可以把车开到接近山顶的停车。
4.刘官胜境温泉景区胜境温泉大健康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位于中国凉都六盘水市盘县刘官镇,地处滇、黔、桂三省交界处,东进贵阳、西出云南、北上川渝、南下两广,地理位置优越;距沪昆高铁盘州站9公里、普安站15公里和沪昆高速刘官站2公里,交通极为便利。
5.娘娘山温泉度假小镇天山飞瀑景区之水,源于娘娘山顶苔藓湿地储藏的自然之水,每逢雨季,三条美丽飞瀑从高差580余米的玄武岩落下,雄奇壮观。
景区内玄武岩形成的梯子岩,有保存完好的自然植被,有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藏酋猴。
6.大洞竹海六盘水大洞竹海景色非常美,青山翠竹绿海一片,极其壮观,另番景色令人陶醉。
大洞竹海景区由云上竹海景区和大洞古人类遗址两部分组成。
云上竹海景区位于盘县东部竹海镇(原老厂镇),东于普安接壤,南与马依镇相连,北与马场乡相邻,距盘县城关镇53公里。
7.大洞竹海狗跳崖话说很久以前,席草坪住着熊姓大财主。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

盘县丹霞山之护国寺(图)
盘县大洞竹海
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盘县东南部的老厂镇,距县城 千米 有竹林1600 千米。 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盘县东南部的老厂镇,距县城54千米。有竹林 多公顷,周围有6000多公顷森林环抱,森林和竹林融为一体,遮天蔽日。 多公顷森林环抱, 多公顷,周围有 多公顷森林环抱 森林和竹林融为一体,遮天蔽日。 森林主要为人工林,多为松、 树干高大,胸径可达30厘米以上 厘米以上。 森林主要为人工林,多为松、杉,树干高大,胸径可达 厘米以上。伴有天 然次生林,多为常绿乔木。风景名胜区内有观赏植物53种 药用植物125种, 然次生林,多为常绿乔木。风景名胜区内有观赏植物 种、药用植物 种 观赏植物最多的是各色杜鹃花。竹林内有松杉迎客、营盘祈祷、群龙戏窝、 观赏植物最多的是各色杜鹃花。竹林内有松杉迎客、营盘祈祷、群龙戏窝、 七姊妹峰、深古涌泉、古法造纸作坊、天心云古寺等景观。 七姊妹峰、深古涌泉、古法造纸作坊、天心云古寺等景观。此地的竹子是造 纸的上等原料,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当地百姓就开始用灰竹和麻造纸, 纸的上等原料,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当地百姓就开始用灰竹和麻造纸,“老 因而得名。现仍有不少古法造纸作坊。 厂”因而得名。现仍有不少古法造纸作坊。 介绍 盘县大洞竹海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盘县东南部,主要由盘县大洞古人类 盘县大洞竹海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盘县东南部 主要由盘县大洞古人类 文化遗址、万亩竹海、万亩杉林、大山丫百里杜鹊、水库群、瀑布群、 文化遗址、万亩竹海、万亩杉林、大山丫百里杜鹊、水库群、瀑布群、典型 地质剖面、古树名木、竹根水、温泉、林场、溶洞、 湖泊、寺庙、 地质剖面、古树名木、竹根水、温泉、林场、溶洞、天生 桥、湖泊、寺庙、 古桥、古建筑、古驿道、古造纸坊、特色村寨等26个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组 古桥、古建筑、古驿道、古造纸坊、特色村寨等 个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组 其资源相对集中地分布在大洞竹海片区、大山丫百里杜鹊片区、 成。其资源相对集中地分布在大洞竹海片区、大山丫百里杜鹊片区、邓家湾 新民温泉片区中,有独立景点 有独立景点3个 风景名胜区面积约 风景名胜区面积约172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林场 — 新民温泉片区中 有独立景点 个,风景名胜区面积约 平方公里 该风景名胜区自然环境好,森林覆盖率达 森林覆盖率达60% 以上 是多条河流的发源地。 以上, 是多条河流的发源地。 该风景名胜区自然环境好 森林覆盖率达 特别是大洞古人类文化遗址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考察研究价值, 特别是大洞古人类文化遗址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考察研究价值 享誉国内外。 享誉国内外。
论贵州盘县经济发展

论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经济发展一、盘县概况盘县位于贵州省西部、六盘水西南部,与云南富源县、宣威市接壤,地处两省交通要冲,素有“滇黔锁钥”之称。
国土面积4056平方公里,下辖37个乡镇,总人口117万。
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民风淳厚。
以煤资源富集而闻名,是贵州省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和“西电东送”电源点。
二、经济状况近年来,盘县高度重视经济强县建设工作,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我省建设经济强县机遇,坚持“煤电强县、生态立县、畜牧富民”的发展思路,围绕到2010年把盘县建成中国煤电大县、贵州畜牧大县、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目标”,发挥资源优势,做强优势产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突重点,攻难点,加快发展,2002年第一轮建强工作结束时,盘县综合排名第13位。
2004年,进入全省第二轮经济强县,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建强工作初显成效,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全省经济强县建设2004年度考评,盘县上升到第7位。
三、加强经济发展的措施依托资源优势,做强优势产业。
煤电是盘县最大优势和发展依托,全县70%以上税收来源于煤电,做足、做好煤电这篇文章,将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是盘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所在。
一是发展煤电,安全先行。
二是加快煤炭资源开发,稳步提高煤炭生产能力。
三是延长煤电产业链,构建产业群。
在建360万千瓦的盘南电厂建设进度加快,预计2006年上半年发电;100万千瓦的盘县电厂电煤供给正常,基本实现满负荷生产;22万千瓦的万家口子水电站和3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前期工作有序进行,在“十一五”期间将初步形成水火互济、风力补充的电力生产格局。
强力推进“三农”攻坚,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经济。
结合盘县“三农”实际,认真落实“三农”政策、措施,加大县级支农政策、资金扶持,扎实推进新阶段开发。
2004年,县财政安排320万专项资金,动员全社会参与扶贫,又从社会募集380万元资金,启动实施了“万户温饱”、“千户安居”、“百村文明”工程,解决了人均收入在625元以下的4.1万人生产投资难,500户无房户、基本无房户住房难和7万贫困家庭子女入学难问题,建成131个文明村寨。
贵州盘县调研报告

贵州盘县调研报告贵州盘县调研报告一、引言盘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是贵州省六盘水市下辖的一个县。
盘县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是一个具有广阔发展潜力的地方。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盘县的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经济发展现状盘县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产品以柚子、青梅、茶叶等为主要特色产品。
近年来,盘县逐渐发展起了以特色农产品为基础的农村旅游业。
同时,盘县政府还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当地旅游发展。
这些举措为盘县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但与六盘水市的其他县相比,盘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相对落后。
三、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 产业结构单一。
盘县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业收入占比较高,缺乏多元化发展。
这使得盘县经济受制于单一产业的发展,缺乏后续的发展动力。
2. 农产品销售渠道狭窄。
盘县农产品销售渠道主要依赖于当地市场和外地批发商,缺乏稳定的销售市场和有效的销售网络。
这导致农产品的销售难度较大,限制了农业的发展。
3.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尽管盘县政府已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基础设施建设,但与其他地区相比,盘县的基础设施仍然滞后,交通不便、电力供应不稳定等问题仍然存在。
4. 人才流失严重。
盘县困扰着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很多年轻人选择外出就业,进一步加剧了当地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四、建议1. 建设完善的农产品销售网络。
盘县应积极引进电商平台,建立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销售模式,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2. 多元化产业发展。
盘县应逐步推动非农产业的发展,鼓励企业家投资兴业,吸引更多的产业资源进入盘县,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
3. 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盘县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改善交通、电力和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盘县的整体竞争力。
4. 增加人才吸引力。
盘县应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提供良好的教育和职业发展机会,吸引人才回流和留在盘县。
五、结论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盘县在经济发展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盘县概况

盘县概况盘县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是贵州的西大门。
盘县面积4056平方公里,人口115万,境内聚居着汉、彝、苗、白、回等27个民族,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曾被国务院原副总理邹家华誉为“金三角下的明珠”。
盘县物产丰富。
现已探明的矿产有煤、铁、铜、铅、锌、硅砂、黄金、天然气等23种,都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其中煤炭资源以储量大、煤种全、质量优、易开采等特点著称,目前探明储量105亿吨,远景储量380亿吨。
盘县文化底蕴深厚。
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人类文化遗址“盘县大洞”扬名中外;誉为佛教八小名山的“丹霞山”孤峰耸立,风光秀丽;《徐霞客游记》里记载的“碧云洞”以奇特的洞内洞外景观吸引着八方游客;历经六百余年历史洗礼的“双凤古城”独具魅力;红二,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以及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更彰显盘县淳厚的文化底蕴。
盘县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2摄氏度,自然风光漪旎,集险、奇、秀于一体,有大洞竹海、妥乐银杏、坡上草原三个省级旅游风景名胜区,景区内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浑然天成,别具一格。
大洞竹海中的清泉据中科院地化所研究,属国际首次发现的超低钠、低矿化度的极软用水,被称为神奇的竹根水。
盘县境内,320国道横贯东西,盘(县)水(城)公路,盘(县)百(色)高等级公路纵贯南北,南昆铁路、水柏铁路、内昆铁路交汇其中,构筑了盘县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盘县,优越的气候条件,为农业、林业、畜牧业的发展创造了独特的优势。
作为贵州建设的20个经济强县之一,盘县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实现富民兴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战略目标”--到2010年,把盘县建设成中国煤电大县、贵州畜牧大县、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盘县新县城红果简介红果经济开发区,是贵州省级开发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57个重点建设的小城镇之一,它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区位等优势,交通条件优越,自80年代规划,1992年建立开发区以来,现已初步形成城市框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县简介
盘县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是贵州的西大门,位于六盘水西南部,国土面积4056平方公里,境内有2个省级开发区,1个市级产业园区,下辖39个乡(镇、街道),506个村(居),聚居着汉、彝、苗、白、回等28个民族,人口118万。
盘县历史文化悠久,交通区位优势突出,矿产资源富集,旅游资源丰富;气候舒适宜人,生态环境优美,是世界古银杏之乡;素有“滇黔锁钥”之誉,是贵州面向云南和东南亚开放的桥头堡;是中国南方能源战略基地,曾经是三线建设的主战场;是云贵交通、能源、商贸、物流、旅游的重要节点,是毕水兴经济带的中心腹地。
自然气候宜人。
全年平均气温为15.2°C,年均无霜期271天,日照时数1593小时,年均降水量1390毫米,雨热基本同季。
境内属喀斯特地貌,以高原山地为主体,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南部隆起。
全县各类土地面积为606万亩。
植被类型从亚热带到暖温带的植物几乎都能生长,森林覆盖率达46.69%。
境内有古银杏、坡上草原、大洞竹海三个省级旅游风景名胜区,集险、奇、秀于一体,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特别是有“活化石”之称的千年古银杏树群,被誉为“世界古银杏之乡”。
物产资源丰富。
盘县境内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铁、铜、黄金等20多种,其中煤炭资源以储量大、品种全、质量优等特点著称,现已探明储量105亿吨,远景储量380亿吨,储量分别占全市、全省的60%和15%,境内有盘江精煤公司、盘县电厂、盘南电厂、响水煤
矿、松河煤矿等大中型煤电企业及86对地方煤炭企业,是贵州省乃至全国的重点产煤县和“黔电送粤”重要电源点,被誉为“煤电之都”。
交通快捷便利。
盘县自古以来就是由黔入滇的交通要道。
320国道、国家高速公路G60镇胜段横穿东西,212省道和水盘高速公路纵贯南北,长昆快速铁路客运专线、毕水兴高速公路加快建设,规划建设盘县支线旅游机场,贵昆铁路盘西支线、南昆铁路、水红铁路在县城红果交汇,为盘县东进贵阳,西出昆明,北上川渝,南下两广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是贵州西部乃至西南地区的重要陆路交通枢纽。
文化底蕴深厚。
境内距今约20至30万年前的古人类文化遗址“盘县大洞”和距今约2.4亿年前的新民鱼龙化石遗址扬名中外;被誉为佛教八小名山的“丹霞山”孤峰耸立;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亲临盘县境内考察,记载了“碧云洞”喀斯特溶洞景观的千奇百怪;历经六百余年历史洗礼的“双凤古城”独具魅力;红二•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以及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绽放异彩,有彝族火把节、回族古尔邦节、布依族歌节等民族节日,有“海马舞”、“羊皮鼓舞”、“耍马舞”、“芦笙舞”等民间舞蹈,深受国内外人士青睐。
近年来,盘县县委县政府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线,以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以“5个100工程”为平台,按照“创新驱动、改革推动、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总要求,坚持“两加一推、两化带动、四化同步”,坚决守住发展、生态、安全“三条底线”,紧紧围绕“建成贵州最靓丽
的西大门、建设具有区域带动力和100年不落后国际一流的精品旅游大城市、打造贵州面向昆明、辐射东盟的桥头堡及川滇黔桂四省区结合部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2016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着力打造城市品质和功能完善、绿色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特色精品旅游、发展软环境、精神文化“六个高地”,奋力在生态立县、产业强县、统筹城乡、区域合作、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安全集约、循环低碳八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充分发扬“团结奋进、拼搏实干、大胆创新、勇争一流”的盘县精神,敢想敢试敢创新,敢闯敢干敢担当,大力解放思想,切实转变作风,着力攻坚克难,深化改革开放,强化统筹城乡,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连续6年跻身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和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的基础上,又在全省率先获得“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填补了贵州省全国百强县的空白。
2014年又获得“全国首批民生改善典范县”和“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特色目的地城市”等多项殊荣。
2014年11月1日,北京中郡经济发展研究所发布了第十四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盘县位居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第85位,较上年前移2位,成为我省主动适应新常态,大力培育经济强县,发挥经济强县示范
带头作用,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一个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