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基岩体稳定工程地质分析2

合集下载

坝基岩体工程地质分类

坝基岩体工程地质分类
坝基岩体工程地质分类《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2006)
类别
A坚硬岩(Rb>60MPa)
B中硬岩(Rb=60~30MPa)
C软质岩(Rb=<30MPa)
岩体特征
岩体工程性质评价
岩体特征
岩体工程性质评价
岩体特征
岩体工程性质评价

ⅠA:岩体呈整体状或块状、巨厚层状、厚层状结构,结构面不发育~轻度发育,延展性差,多闭合,具各向力学特征
Ⅳ2A:岩体呈碎裂结构,结构面很发育,且多张开,夹碎屑和泥,岩块间嵌合力差
岩体较破碎,抗滑、抗变形性能差,不宜作高混凝土坝地基。当局部存在该类岩体,需作专门性处理
Ⅳ2B:岩体呈薄层状或碎裂状,结构面发育~很发育,多张开,岩块间嵌合力差
同Ⅳ2A:

ⅤA:岩体呈散体状结构,由岩块夹泥或泥包岩块组成,具松散连续介质特征
岩体完整性差,强度仍较高,抗滑、抗变形性能受结构面和岩块间嵌合能力以及结构面抗剪强度特性控制,对结构面应做专门性处理
Ⅲ2B:岩体呈次块或中厚层状结构,结构面中等发育,多闭合,岩块间嵌合力较好,贯穿性结构面不多见
岩体较完整,局部完整性差,抗滑、抗变形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受结构面和岩石强度控制

Ⅳ1A:岩体呈互层状或薄层状结构,结构面较发育~发育,明显存在不利于坝基及坝肩稳定的软弱结构面、楔体或棱体
Ⅲ1B:岩体结构特征同ⅡA
岩体较完整,有一定强度,抗滑、抗变形性能受结构面和岩石强度控制
ⅢC:岩石强度大于15 MPa,岩体呈整体状或巨厚层状结构,结构面不发育~中等发育,岩体具各向同性力学特性
岩体完整,抗滑、抗变形性能受岩石强度控制
Ⅲ2A:岩体呈互层状或镶嵌碎裂结构,结构面发育,但贯穿性结构面不多见,结构面延展差,多闭合,岩块间嵌合力较好

坝基(地基)稳定性问题的工程地质研究复习资料

坝基(地基)稳定性问题的工程地质研究复习资料

坝基(地基)稳定性问题的工程地质研究复习资料1、土石坝:特点:①坝体是柔性的,由散粒体材料碾压堆筑而成,允许产生较大的变形,对地质条件要求低;②坝体断面和底宽均较大,对地基的压应力较小,抗滑稳定问题不突出;①对渗透稳定性要求高,防渗墙很重要;②坝顶不能溢流:a 对近坝库段稳定要求高:防止库区涌浪漫顶,b 对两岸地形要求高:i 高山峡谷:应选择弯曲河段,凸岸可布置洞群及建筑物;ii 丘陵:建筑物布置在两岸,选择合适的垭口布置溢洪道;iii 平原:建筑物布置在河岸。

总体上看,对坝基要求低,但应注意研究如下问题:①坝肩边坡较陡时,应注意坝体与地基岩体的接触问题;②当坝基分布有深厚砂砾石层时,应注意渗漏和渗透稳定;③当坝基分布有软土层时:承载力低,沉降大;厚度变化大时,不均匀沉降问题突出;④当坝基分布有黄土时,应注意湿陷性问题;⑤当坝基分布有疏松砂土及少粘性土(粘粒含量<15%)时,应注意液化问题(静力和动力);⑥当坝基分布有岩溶时,应注意渗漏和塌陷问题;⑦当坝基分布有断层破碎带以及强透水带或泥化夹层时,应注意渗透变形、抗滑稳定问题;⑧应注意含有可溶岩类的岩土体;⑨透水坝基下游坝趾处分布有连续的、透水性较差的覆盖层时,应注意扬压力和流土问题;⑩需有丰富的、满足质量要求的天然建材。

2、重力坝特点:①坝体刚度大,坝基不允许产生较大的不均匀变形,对地质条件要求高;②坝体断面和底宽相对较大,压应力也较大,所以对坝基的承载力和抗滑稳定要求均较高;③坝顶可布置泄洪建筑物,坝内可布置发电、泄洪建筑,所以对两岸可无布置洞群的要求,对地形适应性好;④以自身重量维持稳定。

要求:①具有足够的抗滑稳定性,能满足抗滑稳定的要求;②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且要求具有较好的均匀性和完整性;③坝基、坝肩具有良好的抗渗性和渗透稳定性,不产生大量渗漏和过大的扬压力;④峡谷区近坝库段和坝肩稳定性好;⑤采取坝顶泄水方案时,坝下游河床具有较好的抗冲刷能力;⑥坝址区附近应有足够的、符合质量要求的混凝土骨料或石料。

坝基岩体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

坝基岩体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

四、支墩坝对地质地形条件的要求
支墩坝是由一系列相隔一定距离的支墩和向上游倾斜的挡水盖 板组成,库水、泥砂压力等由盖板经支墩传给地基。为了加强支墩 之间的整体性和侧身稳定性,支墩还常设有加劲梁。根据盖板的不 同,支墩坝可分为平板坝、大头坝和连拱坝。
支墩坝对地质地形条件的适 应性比较强,在岩基和土基上 均可修建,但要注意相邻支墩 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
一个河段筑坝的可能性,除根据国民经济的需要外,还要看当地 的自然条件是否有这种可能性。在坝址坝型选择中,主要应根据坝 址区的地形地质,材料供应(主要是天然建筑材料),枢纽布置,水 文、施工和运行条件,通过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论证后选定。但是 必须指出,在这些条件中,工程地质条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水利水电建设的实践表明,工程地质条件不仅影响到坝址、坝型 的选择,而且关系到工程的投资、施工工期、工程效益和工程安全。
三、拱坝对地质地形条件的要求
拱坝在平面上呈拱形,并在结构上起拱的作用的坝,拱脚支承 于两岸基岩上。拱坝是一个整体的空间壳体结构。从水平切面上看, 它是由许多上下等厚或变厚的拱圈叠成,大部分荷载由拱的作用传 递到两岸山体上。在铅直断面上,则是由许多弯曲的悬壁梁组成, 少部分荷载依靠梁的作用传递给坝基。
(3)对坝基中存在的断层破碎带等软弱岩体必须进行慎重的处 理,以提高岩体的均一性,防止变形过大造成拱坝拉裂。
(4)两岸坝肩要有足够的稳定性,拱端要有比较雄厚的稳定岩 体。对两岸发育的与河流大致平行的中、高倾角断层、节理、层面、 卸荷裂隙等要特别重视,仔细研究其特征,及有否与缓倾角软弱结 构面组合,从而构成滑动块体。
二、重力坝对地质地形条件的要求
重力坝是由混凝土或浆砌石修筑的大体积挡水建筑物,重力坝主要 依靠坝身自重与地基间产生足够大的摩阻力来保持稳定,故重力坝对 地基要求比土石坝高,一般修建在基岩上。低坝也可修在较好的土质 地基上。重力坝对地质地形条件的要求主要有:

拱坝坝基岩体工程地质分析及评价

拱坝坝基岩体工程地质分析及评价
Ⅱ级 B 5 0 4 , Ⅲ级 B 4 0—3 1 Ⅳ 级 B 3 0~2 1 V级 Q= 5 51 Q= 5 5, Q= 5 5, B 20 Q<5 。
Ⅳ类岩体 :由完整性差一 较破碎的硬质岩组成的A Ⅳ类 、中硬岩组成 的B Ⅳ类和完整性差的软岩组成的c Ⅳ类。Ⅳ类岩体质量差 , A Ⅳ类和B Ⅳ 类岩体抗滑、抗变形能力明显受结构面控制 ,需进行专门工程处理。 V类岩体 :岩体结构松散 ,强度低 ,质量极差 。该岩体质量分类标 准适用 于大中型工程 、坝高大于7 m 0 的混凝 土坝。由于坝基岩体 的变形 性能和抗滑稳定条件 ,不仅与坝基工程地 质条件有关 ,还与大坝 的类型 和工程特点有关 ,因此 ,各 大坝工程的岩体质量分类可根据各工程 的具 体工程地质条件参照使用 。 2 坝 基岩 体质 量分 类建 议 拱 坝坝基肩岩体荷重特点和坝 ( ) 肩 岩体的变形特性 ,以G 54 7 B 0 8—
关 键词 坝基岩体 ;地质勘 察 ;处理措 施 ;评 价 中 圈分 类号 T u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7— 61(00120 5—2 6 397 一 1)2—03 0 2
近 几 年来 ,坝 基 岩 体 的 利 用 有着 长 足 的发 展 ,随 着 坝 工 设 计 的技 术 进 步 、工 程 地 质 界 对坝 基 岩 体 的 认 识 不 断深 入 和 基 础 处 理 的 水 平不 断提 高 ,坝 基 开挖 由深 到浅 ,充 分 利用 坝 基 岩 体 。 拱坝坝基 岩体变形 主要 分为整体变 形和剪切 变形 ,整体 变形 的表
宜。
1 坝岩 体质 量分 类 1)GB 0 1 - 4 5 2 8 9 推荐分 类 。GB 0 1 —9 5 2 8 4《工程岩体分 级标 准 》 中考虑岩 石 的坚硬程 度 和岩体 完整 程度 ,利用 岩石 单轴 饱和 极 限抗 压 强度R c和岩 体完 整性 系数 K 确 定岩 体基 体质 量指标 B v Q,计算 式 为B 9 + Re 2 0 v Q= 0 3 + 5 K ,岩体 基本质量分 级定量标准 为 :I Q> 5 级B 5 0,

第10章 坝基岩体稳定分析140414

第10章 坝基岩体稳定分析140414

美国加州 Monticello Dam
坝肩岩 体滑移 条件
VA
O
H
3N
1
4 E2
·分力方向以外的结构面成为其横向切割面
·在分力夹角范围内的侧向滑动面 软弱夹层
·岩体下部近水平或较平缓结构面 层面
·河谷边坡构成天然的临空面
断层裂隙面
构成 底滑面
各种地形地质条件对拱坝坝肩岩体稳定的影响
重庆云阳盖下坝水电工程 双曲拱坝右坝肩岩体
节理
滑动面
低于坝基底面与基岩接触面的抗剪强度 其抗剪强度
低于岩体中其它界面或部位的抗剪强度
可单一 其出现形式 可由两组或多组结构面组成
峨眉山龙门洞地质实习点,何鹏摄于2001年11月
⑵ 滑移破坏形式
坝基岩性软弱 岩层 产生滑动的原因 软弱夹层埋藏浅 产状 平缓 现象:在水平推力作用下,下游岩层容易向上弯曲形成浅层
1. 坝基岩体滑动破坏类型 类 型 产生部位 产 生 原 因
τ计算指标 c、φ值
① 基岩太完整坚
表层滑动
沿坝底与基
硬,其强度远超过 混凝土坝体强度
岩的接触面 ② 基岩面处理不当
或混凝土浇筑质量
不好
① 基岩体软弱
浅层滑动
浅层岩体内 ② 基岩体表部风化 的剪切破坏 破碎层没有挖除干

取自混 凝土与 基岩的 接触面
分布 情况
·横切面上起到滑移的推动作用 作用 ·滑动面上起到抵消正应力从而降低抗滑力的作用
② 潜蚀(管涌)
⑵ 坝下游河床冲刷问题 ·为滑动造成陡立临空面
冲刷的后果 ·或造成岸坡的不稳定
安全 ·对于陡倾岩层:L/d>2.5 规定 ·对于缓倾岩层:L/d>5.0

岩体稳定性分析计算

岩体稳定性分析计算

V
1 2

w
Z
w
• Zw
1 2
w
Z
2 w
滑面AE长: L H Z
sin
因水压而在滑动面上产生浮力U:
1
1
HZ
U 2 w Z w • L 2 w Z w • sin
滑体ADCE面积
S (DC AG) 1
2
2
AG • (H Z )
滑体ADCE重量W

Ks
f 2 •[V2 cos R sin( ) U 2 ] c2 L2 R cos( ) V2 sin
由上式可求解出推力R:
R K sV2 sin f 2 (V2 cos U 2 ) c2 L2 K s cos( ) f 2 sin( )
第五章 岩体稳定性分析
联立方程求解,可分别求出抗滑稳定系数Ks和推力R
若c、U、V等于零,则
W cos • tan tan
Ks T
W sin
tan
即,Ks只与软弱结构面倾角β和岩石内摩擦角φ有关, 而与坡高无关
第五章 岩体稳定性分析
作业一
已知水平推力H=25×104N,V=50×104N,V2=15×104N, 滑面AB与BC的面积分别为L1=50m2,L2=23m2。内摩擦系数 f1=0.4,f2=0.6;粘聚力c1=c2=0。
Ks
f0 (V cos H sin ) H cos V sin
第五章 岩体稳定性分析
当单斜滑移面倾向上游时,根据抗滑体极限平衡原理
抗滑力τ: f0(V cos U H sin ) cL
滑动力T:T H cos V sin
因此,稳定系数Ks
Ks
f0 (V cos U H sin ) cL H cos V sin

第8章 坝基岩体稳定性 工程地质

第8章 坝基岩体稳定性 工程地质
❖ 修建拱坝比较理想的河谷断面形状应是比较狭窄的、 两岸对称的“V”字形河谷,其次是“U”形和梯形。 河谷的宽高比值在1.5-2比较理想,最好不超过3.5。
第一节 坝基岩体的压缩变形与承载力
❖ 一、坝基岩体的压缩变形
❖ 导致坝基破坏的岩体失稳形式,主要是压缩变形和 滑动破坏。压缩变形对重力坝来说,主要是引起坝 基的沉陷,而拱坝则除坝基沉陷变形外,还有沿拱 端推力方向引起的近水平向的变形。导致发生不均 匀变形的地质因素主要有:
❖ 基础埋深对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不容忽视,当基础埋深≥1.5m时,可根 据岩石质量的好坏由下式对设计值进行 深度修正。

f=fk+η dγ0(d-1.5)
❖ 其中 d的取值,对于极软岩石为2.0, 软质岩为3.0,硬质岩为4.0。对于强风
化岩石,考虑它已接近散粒体,应按相
应散粒体进行承载力分析。
❖ 除上述三种形式外,有时也可能出现兼有两种或三种 的混合破坏形式。
坝基滑动类型示意图
坝基滑移形式示意图
三、坝基岩体滑动的边界条件分析
❖ 坝基岩体的深层滑动,其形成条件是较复杂的,除去 需要形成连续的滑动面以外,还必须有其他软弱面在 周围切割,才能形成最危险的滑动岩体。同时在下游 具有可以滑出的空间,才能形成滑动破坏。
(1)采用静载荷试验确定嵌岩桩极限承载力
❖ 嵌岩桩静载荷试验的试桩数不得少于3根, 当试桩的极限荷载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 平均值的30%时,可取其平均值作为单 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建筑物为一级建 筑物,或为柱下单桩基础,且试桩数为3 根时,应取最小值为单桩极限承载力。 当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时,应查明误 差过大的原因,并应增加试桩数量。
❖ 拱坝的外荷载主要是通过拱的作用传递到坝端两岸, 所以拱坝的稳定性主要是依靠坝端两岸岩体维持,而 不像重力坝主要靠自重维持。一般地讲,拱的作用越 强,坝身体积也就越小。与重力坝比较,拱坝对两岸 岩体的要求较高,而对河床坝基岩体的要求相对来说 要低一些。两端拱座岩体应该坚硬、新鲜、完整,强 度高而均匀,透水性小,耐风化、无较大断层,特别 是顺河向断层、破碎带和软弱夹层等不利结构面和结 构体,拱座山体厚实稳定,不致因变形或滑动而使坝 体失稳。滑坡体、强风化岩体、断层破碎带、具软弱 夹层的易产生塑性变形和滑动的岩体均不宜作为两端 的拱座。

重力坝稳定分析方法及提高坝体抗滑稳定的工程措施

重力坝稳定分析方法及提高坝体抗滑稳定的工程措施

重力坝的稳定性汪祥胜3008205112(46)前言:重力坝是世界出现最早的一种坝型,早在2900年前在埃及就出现了最早的重力挡水坝。

随着我国重力坝建设的繁荣,数量的增多和高度的不断提升,使得对稳定分析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大坝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大坝安全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息息相关,而此次实习的三峡和向家坝皆是重力坝的代表杰作,通过实习定能从深层次上了解有关大坝稳定性的相关问题,包括什么是重力坝,重力坝稳定的意义,其稳定性分析方法和提高坝体抗滑稳定性的工程措施及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和应注意的问题。

一.什么是重力坝1.重力坝是由砼或浆砌石修筑的大体积档水建筑物,其基本剖面是直角三角形,整体是由若干坝段组成。

重力坝在水压力及其他荷载作用下,主要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抗滑力来满足稳定要求;同时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压力来抵消由于水压力所引起的拉应力以满足强度要求。

2.优缺点:重力坝优点:重力坝之所以得到广泛应用,是由于有以下优点:①相对安全可靠,耐久性好,抵抗渗漏、洪水漫溢、地震和战争破坏能力都比较强;②设计、施工技术简单,易于机械化施工;③对不同的地形和地质条件适应性强,任何形状河谷都能修建重力坝,对地基条件要求相对地说不太高;④在坝体中可布置引水、泄水孔口,解决发电、泄洪和施工导流等问题。

重力坝缺点:①坝体应力较低,材料强度不能充分发挥;②坝体体积大,耗用水泥多;③施工期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大,对温度控制要求高。

3.工作原理;重力坝在水压力及其它荷载作用下必需满足:A、稳定要求:主要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抗滑力来满足。

B、强度要求: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压应力来抵消由于水压力所引起的拉应力来满足。

4.重力坝类型:重力坝按筑坝材料的不同分为:混凝土重力坝和浆砌石重力坝。

重力坝按其结构形式分为:①实体重力坝;②宽缝重力坝;③空腹重力坝。

重力坝按泄水条件可分为非溢流坝和溢流坝两种剖面。

实体重力坝因横缝处理的方式不同可分为三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80.0
0+220.0
0+260.0
0+300.0
0+340.0
0+380.0
0+420.0
0+460.0
0+500.0
0+540.0
0+580.0
0+620.0
0+660.0
0+700.0
0+740.0
0+780.0



产生较大沉陷变形的岩性:




粘土页岩 泥岩 强风化岩石
松散沉积物,特别是淤泥,
按坝的内部结构分: 实体重力坝: 三峡、龙滩 宽缝重力坝: 新安江、丹江口 空腹重力坝: 湖南凤滩、枫树
坝的剖面详图
1-非溢流重力坝; 2-溢流重力坝 3-横缝; 4-导墙 5-闸门; 6-坝内排水管; 7-检修、排水廊道; 8-基础灌浆廊道; 9-防渗帷幕; 10-坝基排水孔
坝的平面布置
缺点: (1)坝体剖面尺寸大,材料用量多。 (2)坝体应力较低,材料强度不能充分发挥。 (3)坝体与地基接触面积大,相应坝底扬压力 大,对稳定不利。 (4)坝体体积大,由于施工期混凝土的水化热 和硬化收缩,将产生不利的温度应力和收缩 应力,因此,在浇铸混凝土时,需要有较严格的 温度控制措施。
坝体承受的主要应力: 库水静水推力; 地下水扬压力 风浪压力 泥沙压力
7.4 坝基岩体稳定的工程地质分析
一、坝基稳定分析的意义 水库及拦河坝的修建,不仅要考虑国民经 济的需要,同时要考虑自然条件是否许可。 工程实践表明,工程地质条件不仅影响坝 址、坝型的选择,而且关系到工程投资、 施工工期、工程效应和工程安全。
7.4 坝基岩体稳定的工程地质分析
1974年国际大坝失事和事故委员会统计: 由坝基地质缺陷引起的大坝失事约占40%; 世界142座大坝失事分析中45座由于管涌、 渗漏、不均匀变形、抗剪强度低等地质问 题造成。占总数的31.7%。 坝基渗漏变形和抗滑条件恶化是大坝失事的 主要因素。
一、概述
(一)河道筑坝可行性 主要考虑经济需要及自然、地质条件是否可行:
经济因素:国民经济的需要 自然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
地形地质、材料供应——坝型 枢纽布置、水文——位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择及库容设计 施工、运行——
一、概述
(二)坝址稳定性工程地质研究问题(3) 坝基承受荷载作用下是否发生滑动失稳 坝基各部位的应力及变形值是否在允许范 围内 坝基在渗流水长期作用下,是否能保持力 学及化学上的稳定性,使得渗漏量及渗透 压力在允许范围内。
2.拱坝 材料:钢筋混凝土 结构:凸向上游的空间壳体挡水建筑物。 平面及剖面上呈弧形,坝体较单薄,厚度 一般为坝高的10%—40%
拱坝水平截 面图:
拱坝的特点及类型
拱坝是固接于基岩的空间壳体结构,在平 面上呈凸向上游的拱形,拱冠剖面呈竖直 的或向上游弯曲。 坝体结构是由水平的拱圈和竖向的悬臂梁 共同组成。 拱坝所承受的水平荷载一部分通过水平拱 的作用传给两岸的基岩,另一部分通过竖 向的悬臂梁的作用传到坝底基岩,如图6-1 所示。
7.4 坝基岩体稳定的工程地质分析
二、不同水坝特点及对工程地质条件的要求 大坝分类: 按坝体结构分: 土坝 按材料分: 堆石坝 重力坝 干砌石坝 拱坝 混凝土坝 支墩坝 按坝高分: 低坝——H<30m 中坝——H=30~70m 高坝——H>70m
1.混凝土重力坝 工作原理: 重力坝定义:依靠自身的重量产生的抗滑 力维持其稳定性的坝。 重力坝的基本剖面:呈三角形,上游面通 常是垂直的或稍倾向上游的三角形断面。 受力特点:主要依靠坝体的重量,在坝 体和地基的接触面上产生抗滑力来 抵抗库水推力、地下水扬压力、风浪压力和 泥沙压力等,以达到稳定的要求。 受力简图:可视作倒置的悬臂梁
(二)坝基岩体滑动边界条件
坝基岩体 表层滑动边界条件比较简单,主要取 决于坝体混凝土与基岩接触面的抗剪强度。 浅层滑动近似一平面,抗滑稳定性取决于浅 部岩体的抗剪强度。坝基的深层滑动比较复 杂,它必须有滑动面、切割面和临空面,下 面着重讨论。
⑴岩体滑动边界条件的构成 坝基岩体的深层滑动, 是因为坝基下岩体四周为结 构面所切割,形成可能滑动 的滑动体。且该滑动体由可 能成为滑动面的软弱结构面, 和与四周岩体分离的切割面, 以及具有自由空间的临空面 构成。滑动面、切割面、临 空面构成了坝基岩体滑动的 边界条件,它们可以组成各 种形状,构成可能产生滑动 的结构体(滑移体),一般 常见的滑移体形状有:楔形 体、棱形体、锥形体、板状 体四类。
地基承载力的应用条件 建筑物设计初期 ② 小型工程且地质条件简单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① ① ② ③
现场荷载试验 经验类比 抗压强度试验
坝基承载力基本值f0
岩体级 I 别 f0(MPa) >7.0 II III IV V
7.0-4.0 4.0-2.0 2.0-0.5 <0.5
岩石容许承载力表(KPa)
岩体类别 全风化 强风化
500-1000
200-500
中等风化
微风化
硬质岩石 200-500
软质岩石
1000-2500 2500-4000
500-1000 1000-1500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乘以折减系数求允许承载 力:
f Rb
——折减系数,取值根据岩石坚硬程度、 完整性、风化程度及基岩形态、产状等因素 确定。
瑞士大迪克桑斯 重力坝高285m
混凝土重力坝对岩体的要求: 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 一般大于30m的中、高坝都要建在坚硬、半坚硬 岩基上。 坝基刚度最好与坝体刚度相近,否则容易在坝踵 处产生过大拉应力或坝趾处产生过大压应力,因 此要求坝基岩体完整性好、透水性弱; 坝趾处不宜存在缓倾角软弱结构面,否则可能导 致坝体沿结构面滑移破坏或渗漏并引起扬压力。 坝址区两岸山体稳定,地形适中,有足够建坝的 天然建筑材料。
③陡倾斜或倒转层状岩体 岩层倾角大于600或形成倒转,断裂发育,常 见宽度较大的断层破碎带,造成坝基局部地 段的浅层滑动问题。由于反倾向的压性断裂 倾角平缓,深部滑移较倾斜岩层多。稳定性 较平缓岩层好。 ④块状岩体 岩体中平缓裂隙一般不发育,断裂倾角多陡 立,因岩石坚硬,多数工程以混凝土与基岩 接触面强度控制抗滑稳定性。深部及浅部滑 移仅在少数工程中出现。
河谷窄、 两岸对称, 岩体坚硬、 完整, 未有缓倾角 的弱软结构 面。
节省材料,比重力坝节省混凝土用量80%作用。 具有较强的超载和抗震能力
拱坝对地质条件的要求
由于拱坝将大部分外荷传到两岸山体内,剖面上 的悬臂梁作用把少部分外荷及自重传至下部坝基, 要求拱坝必须建在坚硬、完整、新鲜的基岩上; 岩体要有足够的强度,不允许产生不均匀变形 地形上最好选择V型峡谷,两岸岩体浑厚、稳定及 有良好的对称性。
图6-1 拱坝平面及剖面示意图
坝体的稳定主要是依靠两岸坝肩的 反力来维持。拱坝的坝肩是指拱坝 所座落的两岸岩体部分,亦称拱座。 拱冠梁系指位于水平拱圈拱顶处的 悬臂梁,一般它位于河谷的最大深 处。
实例:
意大利瓦依昂(Vajont)双曲拱坝,1961年建成, 坝顶长190.5m,顶宽3.4m,底宽22.7m,最大坝高 265.5m,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混凝土薄拱坝。1963 年10月9日晚,由于连续降雨,水库水位上涨,左 岸靠坝的上游发生大体积岩石滑坡,近3亿m3的滑坡 体以40 m/s的速度滑入水库并冲上右岸,掀起150m 高的涌浪,涌浪溢过坝顶,冲向下游,致使2600人 丧生,但拱坝并未破坏,仅在坝肩附近的坝内发生 二、三条裂缝。据估算,拱坝当时已承受住相当于 8倍设计荷载的作用力,由此可见该拱坝的超载能 力。
三、坝基岩体压缩变形与承载力 1. 坝基岩体的压缩变形 坝基破坏的主要形式: 压缩变形
– 对重力坝:坝基沉陷 – 拱坝: 坝基沉陷、拱坝端推力方向上的水平变形 – 坚硬岩石:变形模量值很高,压缩变形值很小,如 变形均匀一致,则对坝体安全稳定无影响;当不均 匀沉陷较大时,坝体产生拉力,发生裂缝甚至整体 坝体遭到破坏。
用混凝土或浆砌石筑成,坝轴线一般为直 线,并有垂直于坝轴线方向的横缝将坝体分 成若干段
坝的纵剖面
1.混凝土重力坝
材料:混凝土 优点: (1)结构作用明确,设计方法简便,安全可靠。 (2)对地形、地质条件适应性强。任何形状 的河谷都可以修建重力坝。 (3)枢纽泄洪问题容易解决。 (4)便于施工导流。 (5)施工方便。
滑动破坏
引起不均匀变形的地质因素:

岩性软硬不一,变形模量值相差很大,产 生不均匀沉陷,导致坝体发生裂缝。
NW290°
溢洪道中心实测地质剖面图
比例 纵 1:100 横 1:2000
NW240°
F2
中等风化
中泓桩号 工程地质分段
0-020.0
0+020.0
0+060.0
0+100.0
0+140.0

含水量较大的粘土层


两岸岩体存在较大的断层破碎带、裂隙密 集带、卸荷裂隙带等软弱结构面,尤其是 展开裂隙发育且裂隙面大致垂直于压力方 向时。 岩体内发育有大量溶蚀洞穴或潜蚀掏空现 象
三、坝基岩体的压缩变形与承载力 2.坝基岩体承载力 定义——也称为允许承载力,是指在保证建 筑物安全稳定的条件下,地基能够承受的最 大荷载压力。 安全稳定——既不能因沉陷过大导致破坏, 也不允许剪切滑移导致建筑物破坏。
水平临空面
陡立临空面
⑵坝基岩体常见的滑动边界条件
①平缓层状岩体 层面倾角平缓,破裂构造陡立切割,工 程组成楔形体、方块体等形态,平放在坝基 之下。 ②倾斜层状岩体 。 。 岩层倾角30 - 60 范围内。岩层受一定 构造变动,各种力学成因的结构面均可能出 现,各种结构面倾角较大。滑移体常为楔形 或棱柱形。稳定条件相对良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