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煌《我用经方体质辩证》

合集下载

黄煌老师的30种经方体质

黄煌老师的30种经方体质

黄煌老师的30种经方体质黄煌老师的经方体质学说因为其简明、确切、可复制性强、临床疗效又好的特点,影响了一大批中医学者。

另:小编想说,学习中医的法门千千万,学者不必拘于门户之见,凡可借鉴的都可学来为我所用,以达到造福患者的目的。

所谓方人,即对本方有效而且适合长期服用此方的体质类型。

比起药人来说,方人更具体,范围更明确,往往与某些疾病或某类疾病相关,可以说,方人是体质与疾病的结合体。

根据体质性定方选药在临床运用十分广泛,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下面从“经方-体质-疾病”模式简介门诊常见的几种方人。

1、桂枝汤体质多体瘦柔弱,肤白无光,皮肤湿润而细腻,神情憔悴,常神疲乏力,易出冷汗、汗后怕冷恶风,对寒冷敏感,对疼痛敏感,常易关节痛、头痛、腹痛或少腹拘急,易于惊恐、头昏、鼻塞、咳喘等。

腹部扁平,腹肌较硬而缺乏抵力。

舌质淡红或暗淡,舌体较柔软,舌面湿润,苔多薄白。

脉偏浮,脉缓而无力。

常为低血压。

易患疾病谱:心脏及瓣膜病变、心律失常,感冒,鼻炎、哮喘、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慢性消化系统及消耗性疾病,慢性肌肉、关节疼痛类,产后发热、自汗等。

2、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体质桂枝汤体质为基础,腹主动脉搏动亢进,易心悸头晕、汗出、失眠多梦。

脉芤或革。

其人不耐体力劳动,常因受风寒而感冒,这就是《金匮要略》所说的“失精家”。

易患疾病谱:儿童期多发病为缺钙儿童的小儿肺炎、佝偻病、遗尿、多汗症、夜啼等。

成年期的神经衰弱、性功能障碍及机体精华物质外泄、外漏脱失症,诸如阳痿、早泄、遗精、阴冷、女子梦交、多汗症、遗精、遗尿、带下、崩漏、脱发等。

3、小建中汤体质体形偏瘦,肤色白或黄,缺乏光泽。

易伤风,易疲劳,易腹中痛,易烦热出汗而怕冷。

腹直肌紧硬,腹壁扁薄绷紧,按之软而无抵抗感,称灯笼腹,常可触及腹主动脉搏动。

舌质淡暗、柔软而娇嫩,舌苔通常不厚。

易患病症:虚弱儿童易见腹痛、便秘、遗尿、过敏性紫癜、肠系膜淋巴炎等。

成年期小建中汤体质的常见疾病谱有各种慢性胃肠疾病,痛经,神经衰弱,贫血等,常需加味当归、党参、黄芪。

黄煌先生八种体质聚类解析

黄煌先生八种体质聚类解析

黄煌先生八种体质聚类解析关键词:收敛、低下、阴冷、减退、沉迷。

1麻黄体:是寒体中较为充实的体质,具体特征是体型壮实,肌肉发达或较肥满、胖或浮肿,同时皮肤干燥而粗糙,不容易出汗,无光泽、发暗,困倦;感觉和反应比较迟钝;腹肌较有弹性,腹壁脂肪较厚,脉搏有力,心脏功能较好,无心脏病。

2干姜体:是寒体中以脾胃虚寒为主要表现的体质类型,特别是易于呕吐、易于腹胀、腹泻,而进食生冷时容易导致发病者。

舌苔必白厚或腻,或白滑,舌面若罩一层粘液,这种舌象表现正是所谓的“干姜舌”。

一般来说,干姜证多出现于下列情况:1,反复服用攻下的药物后----凡误下或屡下后仲景多使用干姜;2,以腹泻、呕吐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以及伴有脉微而肢冷时;3,以咳嗽或咳喘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4,以腰部冷痛为表现的骨关节疾病等;5,部分出血性疾病。

3附子体:是寒体中体质更为低下的体质类型,特征是精神萎靡,声低息微,少气懒言,身重恶寒,脉象无力、沉、微、弱,患者多有重大疾病,脏器功能低下。

4细辛体:是寒体中以“寒饮”为突出表现的一种体质类型。

其特征是容易出现头痛、腹痛、身体痛、牙齿痛等,与之同时可表现为背部冷、四肢冷而咳吐水样痰涎者。

二:热体关键词:亢进、高涨、张扬、兴奋。

1黄连体:是热体中偏湿热及心火为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

其具体特征是患者的面部多油腻,烦热感明显,经常胸闷、心悸或心下痞,或腹泻,其人多舌质坚老,舌色红或暗红,舌苔黄腻而较厚----黄连舌。

脉多滑数或数促。

2黄芩体:是热体中以出血倾向较为突出的一种体质类型。

黄煌教授经验:凡是适用黄芩者,其人多肌肉坚紧,面红、唇深红,舌质坚老,脉象滑数。

如为女性患者,则必见月经色暗红粘稠,并有血块而经量偏多等。

3栀子体:是热体中以粘膜充血为特征的体质类型,表现为烦热而胸中窒,易患咽痛、目赤、鼻衄,小便短赤涩痛、舌红等症,舌苔粘腻而较厚为其舌诊特点。

4石膏体:为热体中由于热甚而致津液不足的体质类型。

其特征是面白而皮肤憔悴,虽然身热、汗出,但却无健康时的红光而现憔悴之态,舌面干燥而舌苔则较薄,脉形浮大或洪大。

黄煌《黄煌经方使用手册》体质用方笔记-打印版

黄煌《黄煌经方使用手册》体质用方笔记-打印版

黄煌《黄煌经方使用手册》八大体质用方笔记(一)寒体方1当归四逆汤(整体羸瘦—大枣、甘草;局部冷痛--—-桂枝、细辛;)(抓细辛证)2葛根汤(葛根背+自下利+无里热)(抓麻黄证+葛根证)3理中汤(小肠温度低、吸收机能低下)(抓干姜证)用方4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证+附子证+细辛证的组合)(抓麻黄证+附子证+细辛证)5麻黄汤(抓住“经典方证”的麻黄八证运用)(抓麻黄证)6四逆汤(脉微细、但欲寐)(抓附子证+干姜证)7吴茱萸汤(消化道寒饮,消化道大量水样分泌物)(抓吴茱萸证。

消化道寒饮)(二)热体方1白虎汤(代谢旺盛+高热脱水)(抓石膏证)2黄连解毒汤(抗焦虑;抗感染,中药抗菌素;)(抓黄连证)3黄连阿胶汤(抗焦虑、助睡眠、稳情绪、止热性出血)(抓黄连证的烦热+阿胶证的出血+白芍证的腹痛)4黄芩汤(白芍证+黄芩证的组合)(抓白芍证+黄芩证)5小陷胸汤(下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大量黄稠痰;湿热胃炎)(抓黄连证+瓜蒌证)6三黄泻心汤(头面、上身充血、出血、亢奋)(抓三黄药证)7茵陈蒿汤(茵陈蒿,退黄专药。

阳热状态:加栀子、大黄,成茵陈蒿汤;水湿状态:合五苓散,成茵陈五苓散;阴寒状态:合四逆汤、理中汤,成茵陈四逆汤、茵陈理中汤)(抓黄疸+里热状态)8栀子柏皮汤(黄连解毒汤的缩减版)9八味除烦汤(气—火病)(栀子厚朴汤的扩充版,抓栀子证+厚朴、枳壳证)(三)虚体方1桂枝汤(桂枝人调体方、强壮方)(抓桂枝人)2桂枝加附子汤(桂枝人+附子证)(抓桂枝人+附子证)3桂枝加龙牡汤(桂枝人+龙牡证)(抓桂枝人+龙牡证)4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人+血痹病【周围神经病、周围血管病】)(抓黄芪人+周围血管病、周围神经病)5麦门冬汤(虚羸人—麦冬50人参10粳米20大枣20甘草15;气逆证—半夏10)(抓麦冬证+半夏证)6薯蓣丸(羸弱人+外邪滞留太阳、少阳,久久不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抓太阳、少阳、少阴合病)7炙甘草汤(羸弱人+心动悸+大便干结)(抓羸弱人+心动悸+大便干结)8酸枣仁汤(憔悴老妇的失眠方)(抓甘草人+焦虑症)9金匮肾气丸(虚弱老男的补肾方)(抓地黄证,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机能低下)10生脉饮(羸弱人的能量补充剂)(抓人参证+麦冬证+五味子证)11温经汤(干枯女人的滋润方)(抓整体,抓羸瘦干枯女人,抓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机能低下)12小建中汤(抓大枣甘草饴糖证+桂枝证+芍药证)(1)面黄肌瘦:大枣甘草饴糖证;(2)气上冲的心悸、出汗:桂枝证;(3)腹中时有挛痛、大便干结如栗:白芍证.13玉屏风散(黄芪人+易鼻炎、易感冒、皮肤易过敏、易汗出)(抓黄芪人+易感冒、自汗出)14竹叶石膏汤(抓羸弱人—麦冬、人参、粳米、甘草;余热残留-竹叶、石膏;气逆—半夏)(四)实体方1大柴胡汤(柴胡证+半夏证+大黄腹)(抓柴胡证+半夏证+大黄人)2大承气汤(大黄腹、大实痛)(抓大黄证+厚朴、枳实证)3防风通圣散(麻黄证+石膏证+大黄人的组合,强人!)(抓麻黄证+石膏证+大黄人)4芍药甘草汤(骨骼肌结实有力易痉挛、平滑肌易痉挛)(抓芍药证)5桃核承气汤(血气上冲—其人如狂--—桂枝证;盆腔瘀血—少腹急结—桃仁证;大便干结——-大黄证)(抓气上冲的桂枝证、盆腔瘀血的桃仁证、大便干结的大黄证)6五积散(麻黄证+白术证+干姜证的组合)(抓葛根汤+当归芍药散+五苓散证)(五)郁体方1柴龙牡(一身尽重,不可转侧———柴胡证)(抓原文)2四逆散(舒缓神经,放松身心)(抓柴胡证+芍药证)3小柴胡汤(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脉搏弦细)(抓柴胡证+黄芩证+半夏生姜证+人参大枣甘草人)4枳实芍药散(中药阿托品,解痉止痛方)(抓枳实证+芍药证)5栀子厚朴汤(除烦、顺气、抗焦虑。

【黄煌:十大类方—体质方证歌诀】

【黄煌:十大类方—体质方证歌诀】

【黄煌:十大类方—体质方证歌诀】1.桂枝类方:白面书生桂枝舌,体瘦腹拘汗自得;皮疾心痹悸上冲,多风多热痛肢节。

小建中汤治疗虚劳腹中痛,改善体质。

余常用于小儿体弱、不明原因腹痛、肠系膜淋巴结炎,下午夜晚加重、夜间尿床、易鼻腔出血。

是瘦弱儿童的调体方。

习惯用柴胡桂枝汤治疗感冒,是受到了江尔逊老先生的弟子余国俊《我的中医之路》里面有关此方,治疗虚人感冒的论述2.麻黄类方:矿工无汗吃麻黄,体壮干粗冷热强;喘咳黄肿头身痛,多寒多湿尿不长。

3.柴胡类方:胸胁苦满柴胡带,寒热往来经痛块;气滞血瘀多谋略,面黄肌瘦灰尘在。

1、大柴胡汤体质:性格偏内向。

情绪易紧张、焦虑,对外界的各种刺激感受性强而适应性差,其人痛阈低,睡眠、饮食、情绪易受外界的影响而波动大。

肌肉易于紧张,肩颈部常有酸重、拘挛感。

体格壮实、颈部粗短、上腹角宽。

皮肤干燥、肌肉坚紧。

方脸阔嘴、唇厚暗红、肤色偏黑。

2、大柴胡汤腹证:不拘胖瘦,心下及胁下腹肌紧绷。

压之深部均有抵抗感且不适疼痛。

肥胖者腹部厚实腹肌不松软,瘦者腹肌紧张。

“柴胡体质”常用的方剂有小柴胡汤,四塑散,大柴胡汤,柴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干姜汤,逍遥散,补中益气汤等。

大柴胡汤体质体格壮实,多伴有嗳气、恶心或呕吐、便秘。

临证常与桂枝茯苓丸、桅子厚朴汤、半夏厚朴汤合用。

见脸红、小腿皮肤干燥、舌暗合用桂枝茯苓丸,见焦虑腹胀合用桅子厚朴汤,见咽喉异物感合半夏厚朴汤。

小柴胡汤体质其人多瘦,两腮无肉,肌肉坚紧,表情抑郁。

临证常与桂枝汤、半夏厚朴汤、当归芍药散、四物汤合用。

见自汗、鼻塞、腹痛、关节酸痛合用桂枝汤,见痰多、咽喉异物感、咳喇合用半夏厚朴汤,见脸黄无光泽、轻微浮肿貌合用当归芍药散,见贫血貌、脸色偏黑无光泽合用四物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体质中等偏瘦,介于小柴胡体质与四逆散体质之间,多表现为精神神经症状,尢其是脐腹动悸、易惊者。

常合用桅子厚朴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体质面色多黄或白,常自诉对温度反应敏感,多有冷感,易疲劳,多失眠,多口干渴,舌质多湿润苔白。

黄煌经方:体质的不同分类

黄煌经方:体质的不同分类

黄煌经方:体质的不同分类体质的不同分类传统中医将体质分为:平和质、特禀质、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九大类体质。

经方医学将体质分为:寒体、热体、虚体、实体、郁体、瘀体、痰体、(水)湿体、风体。

个人以为,两种体质的划分方法既有重叠,也有不同,试述如下:一、平和质也就是中和质。

这种体质的人心态平和,反应灵敏,性格开朗,社会和自然适应能力强,其人体形匀称健壮,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睡眠好、食欲好,大小便正常,性格随和开朗。

平和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这种平和体质只有相对,没有绝对。

若不慎养,也易失偏颇,随着工作、环境、地位、生活、饮食、心情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二、过敏体质。

传统中医称为特禀体质或风体。

这种体质的人对气候、温度、湿度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稍有贼风邪气极易染病。

有的即使不感冒也经常鼻塞、打喷嚏、流鼻涕。

其人毛孔疏松、肌肉松软、筋骨关节萎弱怕风、易患头面五官疾病、易患过敏性、免疫性疾病,患病以动摇性为特征、病后病情变化迅速是其特征。

风为百病之长。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

风邪善行数变。

风性主动,易袭阳位。

风邪致病,发病速、变化快、病位游走不定。

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风体”对应中药:麻黄、荆芥、防风、葛根、桂枝、羌活、白芷、薄荷。

风寒体质:葛根汤;风热体质:麻杏甘石汤;风痰体质:半夏麻黄丸类方,如麻黄温胆汤等;风湿体质:桂枝芍药知母汤;风瘀体质:麻黄温经汤、麻桂各半汤;风体之人,多本虚,虚则易受风,虚则内风妄动,易兼夹它邪。

葛根汤,用于表实无汗的皮肤病;荆芥连翘汤,治疗头面五官火热性疾病;小续命汤治疗中风;葛根汤治疗颈椎病等。

玉屏风散对于风体治疗后的善后大有用处。

三、表寒、阳虚体质。

传统中医体质中的阳虚体质,即经方医学体质中的“寒体”(包括表之寒和里之寒)。

寒体是指机能处在收敛、低下、阴冷、减退、沉迷的状态。

辨证与辨体质的关系(摘自黄煌经方沙龙)

辨证与辨体质的关系(摘自黄煌经方沙龙)

辨证与辨体质的关系(摘自黄煌经方沙龙)黄师有“看舌主要是辨体质”的一句话曾经引起口水横飞。

主要还是针对辩证与辨体质这一关键点来说的。

娃脑壳自从从出江湖后,在经历无数次失败与成功后,对于辩证与辩体质有很多口水要飞,不然郁积胸中十分不快!先说说黄老师这句话,其实是黄老师说的太过简略,说完整点应该是“在内伤杂病中看舌像主要还是辩体质。

”在外感疾病中舌像变化虽然不如脉像快,但是任然较迅速!而在内伤杂病中,舌像较为恒定!所以说“在内伤杂病中看舌像主要还是辩体质。

”这就涉及到体质与证的概念。

娃脑现在的认识到黄师所谓的体质是一种较为恒定的“证”。

是一种“病症”。

而非体质人类学中的体质,此类体质无需用药。

而中国传统所谓的证是一种变化较快的病理状态,因为变化较快,所以遵循方正相应的原则就是要“随证加减”。

日本汉方不好加减而好用原方。

是因为他们抓住了根本的证【主要矛盾】,所以不好在次要矛盾的【证】上加减。

而中国的【随证加减】的主方是不能随便乱动的,动的只是臣佐使药。

所以说中国的【随诊加减】更有人情味!其实中日两国用药本无根本冲突之处,只不过是我中国有些人太夜郎自大和固步自封而已!所以说到底黄老师的辩体质还是辩证,而现在论坛上有些人则又开始过头了,有了只知辩体质而不辨病辩证的趋势!比如柴胡体质,半夏体质等的外感本来可以用麻桂方解表而愈,去偏偏要去按体质处方。

其实黄老师方--病--人系统是一个较为完整的诊疗思路。

最后终结一下《中医十大类方》中的几种体质:桂枝体质、黄芪体质、干姜体质、附子体质、都属于虚证、寒症体质。

辩出大方向,然后看其现何种药证,然后随证用方!麻黄体质,半夏体质、属于停湿体质,属于实证、寒湿、水湿停表则用麻黄类方,停于里则半夏类方,表里俱病就用和方!石膏体质、大黄体质、黄连体质属于实证、热证体质、石膏证表里俱热,黄连大黄偏于里热!柴胡体质属于郁证体质,是郁闭拥塞的实证体质、容易气郁,血瘀。

表里、寒热、虚实、气血水、确实可以一统天下!中医古籍中很少讲体质,古人早就把体质溶进“证”之中了。

黄煌教授八大体质详解

黄煌教授八大体质详解

黄煌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授,他提出了八种体质类型的理论,包括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

每种体质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相应的调理方法。

以下是黄煌教授八大体质的详解:1. 气虚质:这类人容易疲劳、气短、自汗、面色苍白、食欲不振等。

调理方法包括饮食调理、适当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等。

2. 阳虚质:这类人容易怕冷、手脚冰凉、腰膝酸软、腹泻等。

调理方法包括饮食调理、适当运动、注意保暖等。

3. 阴虚质:这类人容易口干舌燥、五心烦热、失眠多梦、便秘等。

调理方法包括饮食调理、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等。

4. 痰湿质:这类人容易肥胖、痰多、胸闷、四肢沉重等。

调理方法包括饮食调理、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5. 湿热质:这类人容易长痘、口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黏腻等。

调理方法包括饮食调理、适当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等。

6. 血瘀质:这类人容易出现肤色暗沉、痛经、舌下静脉曲张等。

调理方法包括饮食调理、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等。

7. 气郁质:这类人容易情绪低落、胸闷、乳房胀痛等。

调理方法包括饮食调理、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8. 特禀质:这类人容易过敏、哮喘、荨麻疹等。

调理方法包括饮食调理、适当运动、避免接触过敏原等。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类型可能不止一种,而且不同的体质类型之间也可能相互影响。

因此,在调理体质时,需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调理。

同时,体质的调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地进行。

如果您有相关健康问题,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黄煌:我用经方:“体质辩证”效如神——大柴胡汤

黄煌:我用经方:“体质辩证”效如神——大柴胡汤

黄煌:我用经方:“体质辩证”效如神——大柴胡汤导读大柴胡汤针对的其实是一种体质状态和体质类型。

这个体质类型,不论胖瘦,关键是体格壮实。

大柴胡汤治疗胰、胆疾病也是百发百中的...本文听黄煌老师传授大柴胡汤应用经验,裨益临床。

胡希恕老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老前辈。

80年代《中医杂志》上发表了胡老的几则医案,但就是这几则医案,让我感到十分震惊,眼前为之一亮:这才是真正的中医!胡老擅用大柴胡汤,同道们称他为“大柴胡”,病人听不懂,只因见胡老喜用大茶壶喝茶,故传为胡老是“大茶壶医生”。

★从一个86岁高龄的老太太说起大柴胡汤是张仲景方,是一首典型的经方,临床非常有效。

南京市立医院ICU病房有一个86岁高龄的老太太,因肺部感染住院,住院以后很快就神志昏迷,大小便不通,最后说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嘱准备后事。

老太太的女儿提要求,说老太太一生相信中医,最后的关头一定要让中医给她看看。

他们找到了我。

当时老人插着呼吸机,神志昏迷,但当我按压她的上腹部的时候,老人眉头紧皱。

我当场就说:有救!为什么?因为有大柴胡汤证。

按之心下满痛,是张仲景用大柴胡汤的客观指证。

不过,据我的经验,治疗肺部感染,大柴胡汤一定要加上栀子、厚朴。

第一天,没有反应。

我说你们怎么服的?原来老人有反流,他们直接插管插到空肠,灌到空肠里头去了。

我说不行,一定要从胃里面进去!三小时鼻饲一次,每次50毫升。

第二天,小便有了,一千多、两千多……。

而且老人持续的高烧退了、神志也清醒了。

这个病例在医院ICU病房引起强烈的反响。

他们没有想到这个准备后事的人居然能够救过来。

后来病区主任把我这张方抄过来。

有次她去安徽会诊,一个老红军也是这个情况,肺部感染,小便不通。

她也不管虚证实证,用这个方,居然让那个宣告不救的老红军,又多活了一段时间。

她非常高兴。

★老家堂哥的案例“柴胡30克、黄芩10克、姜半夏15克、白芍20克、枳壳15克、制大黄15克、栀子15克、连翘60克、干姜3克、红枣15克,取两帖,每帖煎取600毫升,一天内分三到四次服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煌:《我用经方体质辩证》(在北京“全国经方论坛”会上发言稿)开场的话看到有这么多的同道喜欢经方,我从心里感到高兴。

经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好东西,但是这个好东西现在被扔在一个角落里!但庆幸的是,来自临床第一线的你们,把眼光盯住经方,这让我欣慰。

经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但经方也属于全人类。

我这几年一直从事经方的普及和推广工作,我觉得有这个责任和义务,要把我们民族的瑰宝传下去,并发扬光大。

我曾经在我的网站上发过一篇叫“潜入ICU 的四逆汤”的帖子。

所谓的潜入,就是病家邀请我去开方的。

我用四逆汤加上了肉桂,附子用了50克,把一个心源性休克的病人救了过来。

现在这个病人状况非常好,进入用十味温胆汤调理的阶段。

市级机关医院ICU病房,一位80多岁的老干部,持续高烧近一个月,成天睡冰袋,各种抗生素,都无效。

他们请我去看了。

一摸肚子,硕大而且十分松软,下肢浮肿,阴囊肿得像小足球那么大。

我开了什么方?真武汤,加肉桂,还加了红参,因为他心率有问题,时快时慢,我说你们要密切注意心功能。

肚子已经胀了,营养液千万要少灌,就灌些米汤。

按我的说法做了以后,老人的体温很快就从40度下降到39度,然后到38度。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中药的效果来得快,经方真得好呀!经方好,真是张张神方!很可惜这些好方,有很多的中医不认识它。

我说个笑话。

我的一个熟人给弟弟捐肾,手术后自汗不止、发烧,来电话求方。

我说很简单,用桂枝汤!桂枝15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生姜5片,大枣10枚,就这么个方。

她去配药,药房里面的人一皱眉头,这个是什么方?这么一点点药,叫中药方?你们看看,现在有的中药人员的业务水平已经差到这个程度,连《伤寒论》开首第一方的桂枝汤都不知道。

我们这个会议开得好!现在北京起来了(指北京举办的“全国经方论坛”),广东起来了(指广州举办的“全国经方高级研修班”),加上我们南京主办的“经方医学论坛年会”这样就南北呼应,中国的经方就上来了!但是,不把经方纳入执业医师考试,不从高等教育这个口开始,经方是无法复兴的!还有,药典规定得太死,规定用量过小,根本不符合临床实际情况。

现在我开方,20克的柴胡、10克的细辛,都要盖上我的章,否则药房不给配。

我们自己限制自己,都要限制死了!希望各位领导要多向北京的高层反映,希望各个中医院校要把经方作为一个主要课程来讲。

现在好多中医开的处方,没有结构,没有方,就是一堆药而已!我们经方医生不是卖药的,开方的一旦变成卖药的,那么,经验就无法总结,学术将无法传承!这是开场白,鼓鼓大家的士气,表表我自己的态度。

大柴胡汤胡希恕老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老前辈。

80年代《中医杂志》上发表了胡老的几则医案,但就是这几则医案,让我感到十分震惊,眼前为之一亮:这才是真正的中医!胡老擅用大柴胡汤,同道们称他为“大柴胡”,病人听不懂,只因见胡老喜用大茶壶喝茶,故传为胡老是“大茶壶医生”。

大柴胡汤是张仲景方,是一首典型的经方,临床非常有效。

南京市立医院ICU病房有一个86岁高龄的老太太,因肺部感染住院,住院以后很快就神志昏迷,大小便不通,最后说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嘱准备后事。

老太太的女儿提要求,说老太太一生相信中医,最后的关头一定要让中医给她看看。

他们找到了我。

当时老人插着呼吸机,神志昏迷,但当我按压她的上腹部的时候,老人眉头紧皱。

我当场就说:有救!为什么?因为有大柴胡汤证。

按之心下满痛,是张仲景用大柴胡汤的客观指证。

不过,据我的经验,治疗肺部感染,大柴胡汤一定要加上栀子、厚朴。

第一天,没有反应。

我说你们怎么服的?原来老人有反流,他们直接插管插到空肠,灌到空肠里头去了。

我说不行,一定要从胃里面进去!三小时鼻饲一次,每次50毫升。

第二天,小便有了,一千多、两千多……。

而且老人持续的高烧退了、神志也清醒了。

这个病例在医院ICU病房引起强烈的反响。

他们没有想到这个准备后事的人居然能够救过来。

后来病区主任把我这张方抄过来。

有次她去安徽会诊,一个老红军也是这个情况,肺部感染,小便不通。

她也不管虚证实证,用这个方,居然让那个宣告不救的老红军,又多活了一段时间。

她非常高兴。

“柴胡30克、黄芩10克、姜半夏15克、白芍20克、枳壳15克、制大黄15克、栀子15克、连翘60克、干姜3克、红枣15克,取两帖,每帖煎取600毫升,一天内分三到四次服用。

”这个信息是我今年6月12号发给我老家堂哥的。

当年抚养我的伯母,96岁高龄,股骨颈骨折十多天,前天开始发烧,烧很高,晚上烦燥不安。

堂哥给我打电话问我如何办是好?我说有可能是感冒,也可能是肺部感染。

他说要不要住院?我想,一是老人骨折行动不便,去医院怕折腾。

二是我学中医这么多年了,如果连亲人的发热都治不好,还有何脸再见世人呢?我说,暂时不住院,用中药!用中药,就用这个方:大柴胡汤加栀子厚朴汤,但一定要按我这个用量。

柴胡一定要30克,连翘一定要60克。

那汤药是下午开始服用的,到了第二天凌晨,烧退了,而且一夜好觉。

因为栀子厚朴汤主要针对的就是“心烦腹满,卧起不安”的人。

这种方连服了好几天,后来体温完全正常,而且,大便也非常顺畅。

端午节,我专程从南京去看她。

老人已经可以坐在藤椅上了,脸色非常好,能吃大块红烧肉。

大柴胡汤针对的其实是一种体质状态和体质类型。

这个体质类型,不论胖瘦,关键是体格壮实。

胖壮的人,肩比较宽,胸比较厚;但也有瘦的,就像我用大柴胡汤加栀子厚朴汤治疗的我的伯母,96岁的高龄,瘦的,但是她的精神非常好,筋骨非常好,没有什么慢性病,而且大便干结。

但是,用大柴胡汤最好要用腹诊。

腹诊,就是摸肚子。

按压上腹部,轻的是抵抗感,重的是按压痛。

张仲景说得明明白白,“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中医本来重腹诊。

张仲景是这样,近代浙江的绍派伤寒也讲腹诊,用腹诊来辨六经。

还有,我家乡江阴的名医朱莘农先生,擅脐诊,摸肚子,看脐跳,这个就是腹诊。

用大柴胡汤一定要按压上腹部。

我治疗那位重症监护室的老太太用大柴胡汤,就是根据腹诊,按之心下满痛,就是指征。

我发现,大柴胡汤体质大多伴有胆汁反流,胃液反流。

很多反流性胃炎、食管炎的病人都具有以上的症状,如烧灼感、饱胀感等,这些都是按之心下满痛的表现。

所以,这张方治疗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道炎百发百中。

上次我治疗一个50多岁的男子,他因脑外伤以后住在某部队医院,又因感染肺炎,老是发烧.我一摸肚子硬,家属诉说大便不通,经常用开塞露。

我一看,大柴胡汤证呀!又因他痰多痰黄,加小陷胸汤,效果很棒!他这个是呼吸道感染,反流引起的,导致吸入性的肺炎,你不把反流问题解决,这种感染是解决不了的。

用了大柴胡汤加小陷胸汤以后,反流明显好转,表现为:吃得下、腹不胀、大便畅。

我常把大柴胡汤看作天然的“胃肠动力剂”,它可比吗丁啉好的多了,它作用的范围更广,它还能利胆消炎。

大柴胡汤治疗胰、胆疾病也是百发百中的。

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都可用大柴胡汤,枳壳你不用到30克是不行的,量要大。

有些医生开个大柴胡汤哆哆嗦嗦的,柴胡6克、枳壳5克,这哪叫大柴胡汤啊?根本就没到位嘛!没到位当然没效果,而且有的表面上用大柴胡汤,结果里面加了很多,又是郁金,又是金钱草,又是海金沙,又是鸡内金,又是神曲,等等,加的药比张仲景的大柴胡汤本身的药还要多,简直就是面目全非!仲景方最好不要加减,原方就可以。

若病情比较复杂的,可尝试一些合方。

现在我治疗支气管哮喘,也经常用大柴胡汤。

以前我治疗哮喘,是不会用大柴胡汤的,光想到用麻黄平喘,但是用了麻黄是要出问题的。

我的太太就是一个支气管哮喘患者,那个时候我给她吃麻黄,结果晕厥、心慌。

她经常说肚子胀,吃了东西以后有气,发病的时候大便也不畅,其实就是大柴胡汤证。

胡希恕先生说,支气管哮喘是气滞,是血瘀,对呀,支气管哮喘持续发作以后,嘴唇发紫,这种情况下,大柴胡汤加桂枝茯苓丸用了以后症状很快就能缓解。

这个经验是非常宝贵的,应该写进中医内科学的教材。

大柴胡汤治疗哮喘,有时合方。

大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现在有的网友称之为大柴朴汤,可以用于胸闷腹胀痰多的。

如果感染严重,吐黄痰的,烦燥不安,胸闷的,加栀子厚朴汤,或加小陷胸汤,效果很好。

现在一些中医的临床思路有问题!一碰到肺部感染都是想到用鱼腥草,用马兜铃,用金荞麦,都是草药,不是不能用,但经方疗效比草药不知好多少倍呀!高血压、高脂血症、心律异常也可以用大柴胡汤。

我在日本学习的时候,看到日本的汉方医生用大柴胡汤治疗高血压很有效,只要病人是比较壮实的,不用天麻、也不用钩藤,也不用夏枯草,就用大柴胡。

烦燥不安的加三黄泻心汤,用下去也很好,很快脑子就清爽了,血压就稳定了。

我现在治疗高血压,也是大柴胡汤为主。

这些人你摸他们的肚子,大多都是硬硬的,鼓鼓的,而且他们这些人食欲好,能吃,但是吃多了就胀,所以他们不敢吃。

我曾经碰到一个40岁的女人,很丰满,上身很大,脸红扑扑的,什么毛病呢,是心律异常,经常吃心律平之类的西药。

但是检查也没有什么基础性疾病,上身很饱满,一看就是大柴胡汤体质,然后一摸腹部,她说痛,她说自己经常腹胀,心律异常都是在饱餐以后。

她的食欲又好,一不小心就吃胀了,吃胀就心就乱跳了。

于是,我就用大柴胡汤加黄连,用下去以后就控制了,至今没有再吃过西药。

当然她也控制了饮食,并且做些适量的锻炼。

这个女子现在已经50岁了,还是很苗条。

我发现大柴胡汤体质有一个特征,就是上身比较饱满,特别是女性。

他们胸罩用的也是比较大的,至少是C罩,其次经常乳房胀,乳房里面有结块,月经来之前更厉害。

这种体质到40多岁以后,上身饱满,声音响亮,有的有血脂高、血压高,有的大便干结,胃口好但吃多了肚子胀。

这种体质就适用大柴胡汤调理。

大柴胡汤服用以后,不仅舒服,而且能够消肚腩。

我治疗一个中年女干部,查出来甲状腺里有囊肿,乳腺里有囊肿,然后又有子宫肌瘤,人又胖,55岁了,还有月经,量大有血块。

有什么办法调理呀?大柴胡汤加桂枝茯苓丸。

吃了以后非常舒服,首先胃不胀了,其次大便畅通了。

吃了一阵子以后,复查甲状腺,囊肿也变小了,乳腺增生也好转了,肚子小了,原来不能穿的衣服也能穿了。

所以,要减肥,大柴胡汤也是很有效的。

但是,中国没有大柴胡汤颗粒,这个我百思不得其解!这么好的方没有成药,乱七八糟的成药那么多。

有一天我碰到了南通精华制药厂的老总,他说他们搞了这个颗粒,但是只能是按照治疗胆囊炎申报的。

大柴胡汤哪能仅仅用于胆囊炎啊?他说没办法,只能抓一个病来报,否则上面根本不批。

我说你开发,我替你推广。

我就是愿意为中华民族工业开发经方的企业做宣传。

大家知道一清胶囊吧?一清胶囊是成都康弘制药的,大黄,黄连,黄芩,经方泻心汤方,我替它推广了。

大柴胡汤我也愿意推广,这是经方,是好东西,我当然要推广。

大柴胡汤还能治疗抑郁症。

现在的抑郁症多的不得了,有的用半夏厚朴汤、四逆散,有的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还有一种用大柴胡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