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艺术歌曲(浪漫曲)的艺术处理及演唱风格分析
夜莺与玫瑰长存 鸣声共爱情一色——浅析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声乐浪漫曲《夜莺与玫瑰》(Op.2No.2)

我们在演 唱这个乐句 的时候应 当注意音准 ,因为这里 出现 了小二度 、大 二度和 增二度的音程 ,其中增二度 的音程 也是贯穿全曲的精华所在 。东方 的韵 味也 由此 音程显露的淋漓尽致 ,这就是里姆斯基 一科萨科 夫歌 曲的特点 。为 了 更好 的把 握增二度音程演唱 ,可在演 唱之前进 行单独的训练,首先将大二度在 钢琴上弹 出来比较两 者的区别 , 用母 音范唱, 将其 音响效果牢牢地记在脑海里, 然后准确无 误的演 唱这一乐句。 谱 8
一
奏 ”的密切合作 。 钢 琴伴奏是一 门特殊的、独立 的学科,也是 一门综合的艺术 。它对 于完
啪
J l ・ q ■
从调性上 说,也预示着到第三乐句钢 琴伴奏将从 # f小调转到了 A大调 。 第三乐旬 开始在 “ 一位青年在弹竖琴 ”,钢琴声部 一改前 面模仿人声的进行 ,
取而代之 的是和 弦琶音,通过这个琶音来模仿歌词里所提 到 “ 竖琴”的声音 。 此时通过一个共 同的和 弦 ( # f 小调 的下属七和弦等于 A 大调 的二级七和弦 )转 为大调 ,左手伴奏一直 都进行在 下属 调上。
谱 6
第二段从衬词 “ 啊”开始 , 人声和钢琴声部 同时出来, 而且是一样的旋律 , 将前面所有出现的手法都揉碎在这里综合。 这一句在钢琴声部 已经 出现过两次, 这里 的调性非 常的不稳 定,增二度的音程出现两次。其后又有一串连 续向下的 三次模进 ,感觉类似前面 的叹息,越来越 低,直到 r i t处还在大二度和增 二度 音程 中游走 ,最后才用属 音 # c 1将其调 性巩 固。当人声声部结束 后又出现 器乐 化的尾奏,将整个调性转为 # F 大调 。
第二段就是一个人声和钢琴 的对 话 , 这里需要让人 陶醉 的音色 。 根据意境, 这段是在模仿夜莺 的歌唱 ,夜莺是 以 “ 鸣声迷人 ”著称 ,所 以声音 的起音 的位 置应当完全在头腔 ,用哼鸣 的感觉再加上气息控制音量让音乐 的流动 。在唱得 时候要感受悠扬,感受东方 的美。这也是歌 曲中最难演唱的一个部分。 对 广大 的中国声乐学 习者来说 ,俄语是 一 门新的语 言,在此 ,我就强调 几点在这个歌 曲中需注意的语言 问题 。在俄语 中用小横杠连接一起的就是一个 单词,例如 r l Ⅱe —H H B —I 【 I H c b, P O 一3 O n。 “ 0”在重音情况下 念“ 哦 ”,在非重音 的情况下念 “ 啊”,例如 H O —p O 一3 a ,前面的 “ o” 就发 “ 啊 ”音,后面 的就发 “ 哦” 音。r O是一个特殊读法 ,原本应读 “ 过 ”, 但 是俄罗 斯人觉得 这个读音 不好听 ,于是在组合 中都读 “ 我 ”,例如 O —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西班牙随想曲》,赋予灵魂以美感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西班牙随想曲》,赋予灵魂以美感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俄国作曲家,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里,他擅长理论作曲,尤其是管弦乐编曲和色彩运用方面对后世影响颇大。
他的作品风格包含了四项特质:旋律是古老的俄罗斯风格,而节奏是独创;和声华美而大胆;他对乐器的编配极具才能,音色的混合自然而华丽;另外,他的作品也散发着旧俄作曲家罕见的开朗与温馨,今天推荐由他所作的《西班牙随想曲》。
《西班牙随想曲》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基于西班牙地方曲调写成的一部管弦乐曲,在西方常以法语名称──Capriccio espagnol示人。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原欲将该曲归类为小提琴独奏和管弦乐队协奏作品,但后来决定纯粹将该曲归类为管弦乐曲,以令演绎者更加着重活泼的旋律。
这是一部技巧卓绝的管弦乐曲,它通过华丽的管弦乐配器手法,把西班牙民间音乐进行了充分的渲染和表现,在这首随想曲中,乐队的色彩有着光辉夺目的变化,每一个旋律的进行及其装饰变化都用最合适的乐器来表现,精彩绝伦。
野蜂飞舞音乐赏析

野蜂飞舞是俄国乐曲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之一,它的创作者是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里姆斯基-柯萨科夫(1844-1908)。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俄国作曲家。
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受到家庭音乐气氛的熏陶。
1856年,进入彼得堡海军士官学校,并认识了巴拉基列夫,得到他的赏识,在他的指导下进行创作,以后成了“强力五人集团”的主要成员而且是最年轻的一位。
在鲍罗丁、穆索尔斯基、达尔戈梅斯基死后,他为他们的作品续完未竟之稿,改稿、校订或配器,为整理朋友们的作品做了大量的工作。
1871年起,他被彼得堡音乐学院聘为教授,在培养学生、著书立说、社会活动等方面都成绩卓著。
代表作有交响组曲《天方夜谭》和歌剧《撒旦王的故事》四幕歌剧《萨旦王的故事》完成于1900年,是根据俄国文豪普希金的小说改编而成的。
野蜂飞舞是其中那个的一个片段。
《野蜂飞舞》是一首非常诙谐幽默的音乐小品。
它原是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所作歌剧《萨旦王的故事》第二幕第一场中,由管弦乐演奏的一首插曲。
如今,这首风格诙谐的管弦乐小曲,已脱离原歌剧,成为音乐会中经常演奏的通俗名曲。
故事说的是:从前,在民间有三姐妹,大姐和二姐都好吃懒做,爱虚荣,还幻想有一天能当上皇后。
她们什么重活都不干,全部推给三妹米利特利莎来做。
萨旦王娶了米利特利莎后,让她的两个姐姐一个在皇宫做织布工,一个当厨娘。
两个姐姐嫉妒妹妹,决心害死妹妹。
不久,米利特利莎有了身孕,而萨旦王因为出征,没能见到小王子出生。
两个姐姐给萨旦王写信,诬告皇后生下的是一只怪兽。
萨旦王听信谗言,以为是妖魔脱胎,紧急派使者回宫,降旨将皇后母子装进木桶投入大海。
这个木桶被投进大海之后,没有沉下去,却漂到一个叫布阳岛的孤岛上。
王后母子死里逃生,在这个孤岛上相依为命,生活了十几年,母亲给孩子起名叫格维冬。
王子长成为一个漂亮、勇敢的青年。
有一天,空中有一个兀鹰正袭击一只天鹅,王子发现后立即营救。
他有弓射中了兀鹰,这时天鹅竟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公主,并向救他的青年表示要报恩。
凄美的音诗——浪漫曲《夜莺与玫瑰》探析

作者: 欧海鸥[1,2,3]
作者机构: [1]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声乐与歌剧系;[2]星海音乐学院声乐系;[3]星海音乐学院教研室
出版物刊名: 音乐创作
页码: 169-171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7期
主题词: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浪漫曲;演唱特点
摘要:�夜莺与玫瑰》是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创作的众多声乐作品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浪漫曲。
本文从该作品真诚、错爱、凄美的意境以及曲式特点等方面分析入手,并结合笔者的演唱体会,对这一首浪漫曲微观分析,进而探究如何更好的阐释这首经典作品。
声乐作品中的审美通感r——对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声乐套曲 《春天》(Op43.No.2)的分析

声乐作品中的审美通感r——对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声乐套曲《春天》(Op43.No.2)的分析于晓燕【摘要】声乐艺术是通过声音的媒介,将作曲家塑造的作品内容、情感思想和艺术形象重现于受众体面前,使之与作曲家在精神和心灵上追求一种极致的共鸣和契合.如何娴熟的运用人声的音色去演绎声乐作品的情感、内容和艺术形象,是摆在演唱者和教师案头的一个不可回避和逾越的思考.基于此,本文拟以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声乐作品Op43.No2为例,以通感思维的审美定势,将作品中以乐谱形式呈现出来的许多特定的标记和符号给予较为透彻的分析,力求透过这些独特的记号,去恰切地诠释作曲家的创作理念与思维意图,明晰基本美学原则规律的机理、表现方法和独特的艺术手段,探求出并蓄其中的审美感受、艺术修养和作品的风格色彩等诸要素.【期刊名称】《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18)005【总页数】6页(P135-140)【关键词】声乐艺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艺术通感;俄罗斯音乐;音乐分析【作者】于晓燕【作者单位】辽东学院师范学院, 辽宁丹东 118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652(512)声乐艺术是通过声音的媒介,将作曲家塑造的作品内容、情感思想和艺术形象重现于受众体面前,使之与作曲家在精神和心灵上追求一种极致的共鸣和契合。
如何娴熟的运用人声的音色去演绎声乐作品的情感、内容和艺术形象,是摆在演唱者和教师案头的一个不可回避和逾越的思考。
基于此,本文以俄罗斯“五人团”中最年轻的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声乐作品《不是高空吹来的风》(Op43.No2)为例,以通感思维的审美定势,将作品中以乐谱形式呈现出来的许多特定的标记和符号给予较为透彻的分析,力求透过这些独特的记号,去恰切地诠释作曲家的创作理念与思维意图,明晰基本美学原则规律的机理、表现方法和独特的艺术手段,探求出并蓄其中的审美感受、艺术修养和作品的风格色彩等诸要素。
外国现代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人物简介

《海鸥》的戏剧性与象征意义
音乐结构
• 采用了歌剧的形式,分为四个部分
• 每个部分都有紧张的剧情和丰富的音乐形象
主题
• 表现了女主人公妮娜对自由和爱情的追求
• 通过她与贵族瓦尔特的爱情悲剧,展现了社会阶层的不公和人性的复杂
04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与俄罗斯音乐史
作为俄罗斯音
Andreyevich
拉姆斯、格里格等建
等
Daragan)学习钢琴
立友谊
• 同时继续进行音乐
• 学习作曲、和声学
等课程
创作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音乐创作历程
早期创作(1870年代末至1880年代初)
• 主要创作钢琴曲、室内乐和歌曲
• 受浪漫主义音乐影响较大
中期创作(1880年代中期至1890年代初期)
与斯特拉文斯基的比较
• 二人的音乐风格都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
• 二人的音乐风格都具有较强的实验性和创新性
• 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音乐风格更具现代主义倾向
• 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音乐风格更注重情感的表现和民
族的传承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对后世音乐家的影响
对俄罗斯音乐家的影响
对世界音乐家的影响
• 他的音乐风格对普罗科菲耶夫、拉赫玛尼诺夫等音乐家
乐史上的重要
人物 -他的作
品具有很高的
与其他俄罗斯
艺术价值,对
作曲家的比较
后世音乐家产
生了深远的影
响
01
02
• 他的音乐风格为俄罗斯音乐
• 他的音乐风格既有民族特
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色,又有现代主义倾向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绚丽多彩的配器大师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绚丽多彩的配器大师
作者:康宇
来源:《音乐爱好者》2018年第06期
尼克萊·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44-1908),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五人强力集团”的重要成员。
1856年至1862年,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就读于圣彼得堡的数学与航海科学学院,
其间沉迷于格林卡充满民族风格的歌剧创作,并结识了巴拉基列夫,在后者的影响下树立了个人的音乐创作观念,继而放弃海军公职,全力投身于作曲。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管弦乐作品以绚丽多彩的配器著称,在内容上具有鲜明的标题性和“音画”倾向,这些特点在创作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三部杰作《西班牙随想曲》《天方夜谭》和《复活节序曲》中得到了集中展现。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十五部歌剧在其创作生涯中占据中心位置,题材包罗万象,涵盖了俄罗斯的历史、童话、民间传说、“黄金时代”文学改编等,但除了创作于1907年的《金鸡》以外,其他作品均没有在本国之外获得成功。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对俄罗斯歌剧的另一项功绩是整理了穆索尔斯基和鲍罗丁的遗稿,使《鲍里斯·戈杜诺夫》《霍万兴那》和《伊戈尔王》成为常演不衰的保留剧目。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西班牙随想曲》的音乐学分析

Vo1 - 3 7 No . 6
开 封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Ka i f e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Ed u c a t i o n
2 0 1 7年 6月 2 0日
J u n . 2 0 2 0 1 7
方 面展 开论 述 。
一
念 头 创 作 了这 部绚 丽 的 管 弦乐 队作 品 。该 作 品首 演 于1 8 8 7年 1 2月 5日的俄 罗 斯 交 响 音 乐会 第 五 场 ,
、
《 西 班牙 随想 曲》 的创作 背景
里姆 斯 基 ・ 科 萨科 夫 的管 弦 乐创 作 可 以分 为两 个 作 品在排 练 时就得 到 了圣彼得堡俄 罗斯歌剧院乐手们
萨科夫的管弦乐 目录中 , 《 西班牙随想 曲》 ( O p . 3 4) 无论风格还是技法都体现出作 曲家的创作特点。在 是较 能代表其创作 特点 的作 品之一 , 以下笔者将从 构思《 西班牙随想曲》 之前 , 里姆斯基 ・ 科萨科夫本来
这 部作 品 的创作 背景 、 音 乐本 体分 析 和美 学特 征 三个 打算用 西 班牙 主题 写一 首小 提琴幻 想 曲 , 后 打消 这一
曲家之 一 , 其 音 乐 创作 主要 以歌 剧 和管 弦乐 为 主 , 管 乐 的重 要桥 梁 。
弦乐作 品的成就虽 不及其歌剧 , 但每 部管弦乐作品
《 西拔牙随想曲》 创作于 1 8 8 7 年, 并与 1 8 8 8 年出
都 彰 显 了作 曲 家鲜 明 的 创 作 个 性 。 在 里 姆 斯 基 ・ 科 版 , 正值 里 姆斯 基 ・ 科 萨 科夫 交 响乐 创 作 的成 熟期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曲家在声乐部分给出了Pocomenomosso(稍稍放慢一
点),f和espressvo(有表现力的)的标志,速度和力度都有别于
前一段.在第l7,l8小节中f,c和e三个音上分别标有重
音符号,演唱时要注意气息的运用,控制好声音,正如歌词中
表达的那样:”心像那冰冷的雪覆盖上了”.
乐教师协会邀请赴美国参加全美声乐学术研讨会,并
在美国安波利亚大学成功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
曾多次在国内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所教授的学生
也曾多次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奖.
[内容提要]在俄罗斯艺术歌曲(浪漫曲)忧伤委婉的曲调里,我们可以窥见到俄罗斯民族特
有的古典忧郁气质,正是这种民族特点,给予俄罗斯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使俄
简单而朴素的1小节前奏,采用平静微颤的分解和弦,就
如同晶莹的清流,缓缓流出.旋律声部一开始就进入了幽静
的冥想,钢琴部分双手均采用分解和弦作为背景,同时和弦外
音的出现更加的丰富了和声色彩.第2小节后半部分是主持
续音上的D,并以DDVII——l(4——D——T的进行结束第
—
段.到了B段调性及伴奏织体及音乐发展都出现了非常戏
歌曲由一小节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引入,好象微风轻轻吹
拂而过,歌曲的演唱部分标示着”dolce”(柔美的),这就意味着
女高音演唱的音色要明亮,轻柔,歌唱要自然流畅,既含蓄内
在又富于热情,既精细纯净又不流于娇弱.
歌词大意:
“不是高空吹来的风,让树叶在越野颤动,是你摇撼着我
的心,我心像树叶在颤抖,像琴弦在奏鸣!生活的剧变使人变
罗斯音乐独树于世界音乐的灿烂花丛中.而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则将这些流淌
着民族血液的曲调在他的浪漫曲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关键词]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艺术歌曲(浪漫曲)/演唱风格纥术处理
[内容类别词]表演艺术
尼古拉?安德列维奇?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I844~1908
年),着名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指挥家,是”强力集
80余首艺术歌曲(浪漫曲)中,每一曲都喷发出俄罗斯泥土的
芳香.它们描绘出了俄罗斯人民的生活,刻画出了俄罗斯美
好的风光:广袤的大地,辽阔的草原,沁人肺腑的丁香花和紫
罗兰,茂密的森林,寂静的夜晚,神秘的教堂,波涛滚滚的大海,
美丽富饶的岛屿和翠绿环抱中的群山,如火如荼的炽热爱情,
如痴如醉的爱中期盼,还有那忧伤的倾诉,凄凉的梦幻……可
团”中最年轻的一员,也是”强力集团”中管弦乐色彩最强,作
品最多,修养最高的俄罗斯民族乐派作战家.其创作大多取
材于俄国历史,文学或民问传说;以俄罗斯民歌为基础,同时
吸收了东方民族音调;作品以歌剧和交响乐为乇,如有表现反
对封建思想的《普斯科夫姑娘》,《沙皇的未婚妻》,讽刺沙皇昏
庸腐朽的《萨尔丹沙皇的故|j(》,《金鸡》,以及《五月之夜》,《雪
姑娘》,《圣诞节前夕》,《萨特阔》(其中的《印度商人之歌》等)
最为人们所喜爱.…还有他的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也被我
们所熟知.但他对浪漫曲的创作也和他的其他作品一样,同
样是艺术品中的佳作.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的音乐创作深深
刘宏伟: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艺术歌曲(浪漫曲)的艺术处理及演唱风格分析189
的扎根于民间音乐文化之中.在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创作的
1978年考入沈阳音乐学院附中声乐学科.1981
年考入沈阳音乐学院声乐系.l985年毕业,留校任
教.l988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进修班.2003
年被国家选派赴俄罗斯国立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声乐
系作访问学者.曾获辽宁省首届及第四届青年歌手
大奖赛”优秀奖”.俄罗斯留学期间,在圣彼得堡音乐
学院成功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2007年应美国声
第三段在强烈的戏剧冲突之后,又回到了纯朴,清新的旋
律中,但思想感受与第一部分相比已截然不同.TempoI.的
的忧虑,致命的打击犹如那尖锐的哨声,吼叫声和被扯断了的
琴弦,心象被冰冷的雪覆盖上了.你的话语送来温暖,你的拥
抱充满柔情,你是飘游的飞花,你是五月的清风.”
第一段中首先浮现在听众眼前的是月光下沉睡的大自然,
同时歌者要联想到在安静而圣洁的音乐中人们幸福的生活.
同此,有关它的抒情『生内容的表达是本首作品演唱时应注意
感的情怀推向了高潮,并再一次强烈的表现了突如其来的,暗
转为暴风雪的场景,惊破了春夜的恬静,是主人公悲痛情绪的
发泄.
A是A的仿佛静止的再现,虽然调式与和声织体都与第
一
部分几乎相同,但是所要表达的境界与第一部分已截然不
同
演唱特点:音域:eLg这是一首动听的抒情诗,感情真挚,
容易上口,也很有表现力.速度标~Allegretto,节奏为4/4拍,
的重点.首先气息处理上切不可做简单而强烈的冲击,气息
的控制应是延绵不绝,柔和悠长,收放自如的,这样在情感的
表达上才能做到深切缠绵,低回婉转,使内心的情感通过优美
的旋律舒缓,自然的流淌出来.
作品中段,主人公的情感浪潮起伏,激荡,旋律极富表现
力.歌词大意是:
“生活的聚变使人变的忧虑,致命的打击犹如那尖锐的哨
谓曲曲沁人心肺,首首动人心弦.
《不是高空吹来的风》”HeBeTep,BeRCBBICOTH.99(Op.43,
No.2)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声乐套曲《春天》中的第二首,
曲式结构是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三部分中,中间段与前后
两段在歌词的意境上有所分别,因此作曲家在处理歌词时进
行了调式,调性,速度,和声织体等音乐语言上的变化.
剧性的变化,由F大调转为d和声小调,钢琴部分突然出现的
柱式和弦打破了原有的抒情,优美,舒缓的节奏,使歌曲显的
激动不安.正如歌词中唱到的那样:
“生活的剧变使人变的忧虑,致命的打击犹如那尖锐的哨
声,吼叫声和被扯断了的琴弦,心象被冰冷的雪覆盖上了.”
在第l2,l3小节的D—一s——D的和声进行体现出了
浓郁的俄罗斯音乐风格,第l5,l6小节向g小调的离调将伤
里姆斯基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THENEWVOICEOFYUE—FU(TheAcademicPeriodicalofShenyangConservatoryofMusic)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艺术歌曲(浪漫曲)
的艺术处理及演H吕风格分析
刘宏伟(1962~),女高音,沈阳音乐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