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导学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园春·长沙》精品学案

【学习指引】

《沁园春·长沙》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与高一新生刚刚进入高中生活,开始高中学习的时间节点密切相连,与高中生正值美好青春年华的时间段紧密相连。学习这篇文章时,我们要紧扣“青春”的主题,将美好的梦想、纯真的感情,带入对自我的认识、对社会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的追求中,号召生命的崭新活力。

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秋景,毛泽东填写了这首词,抒发了昂扬向上的青春激情,表达了雄视天下的凌云壮志。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我们要注意领略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品味其中意象的活泼灵动、意境的丰盈深邃。

【素养目标】

1.明确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感受毛泽东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鉴赏这首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学习重难点】

1.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2.从写景的角度了解关于湘江秋景和少年同学的描写,把握词作在意象选择上的形象性和抒情性。

【学习方法】

1.语言品读法:诵读——美读——成诵

2.点拨法:抓关键词语,点拨学生理清脉络,进而把握文章主旨。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这样评价毛泽东的作品:他(毛泽东)的作品,给传统的诗词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境界,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坚强的革命意志,博大渊深的胸怀,厚实的文学修养,高超的表现艺术。他还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的确如此,我们从初中学过的《沁园春·雪》中已经感受到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和磅礴气势。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二、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军事家,诗人,书法家。

2.了解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毛泽东此时也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基本确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3.了解文体知识

⑴定义:词,又称,产生于唐代,流行于宋代。最初称为“”或“”,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又称为“”。

⑵特点:词有,句有,字有。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在《沁园春·长沙》里面,“”就是词牌。相传东汉明帝有个女儿名沁水公主,她的园林名沁园。后来沁园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吟咏这件事,“沁园春”词牌由此得名。

⑶词牌和词的标题的区别: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长沙,作为这首词的标题,揭示这首词的主要内容均与诗人当年在长沙求学时有关。

⑷词的分类:①按字数的多少分(58字以内)、(59—90字)、(90字以上)。最短的小令只有14字,最长的长调有200个字以上。一首词有的分段,词中称为片、阕、叠。单调词不分段;双调词分两段,上片下片;此外有三叠四叠即三段或四段,较少见,尤其四叠极少见。②按流派分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

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三、初读课文

1.字词正音

百舸.()怅.()寥廓

..()

峥嵘

..()方遒.()浪遏.()

2.朗读技巧指导:

●节拍:是由义脉联系决定的。

①四字句,二二式。如:独立/寒秋,湘江/北去

但“橘子洲头”,则需三一式,即橘子洲/头

②五字句,一四式。如:恰/同学少年(不可读成:恰同/学少年),问/苍茫大地

③七字句,二五式。如:粪土/当年万户侯(“粪土”是“以……为粪土”,前后关系不可破坏)

④七字句,四三式。如:万类霜天/竞自由

⑤八字句,三二三式。如: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重音:

①领起性重读:看、怅、问、恰。

②强调性重读:红、尽、碧、争、击、翔、竞、主、峥嵘、挥斥、激扬、粪土、击、遏。

●呼应:

上片“看”字领起的七句,下片“恰”字引发的七句,一气相应,渐快渐高,“竞自由”、“万户侯”须收缩有力。

任务:根据指导,边读边标划整首词的节拍和重音。

四、文本研究

➢思考1.在朗诵的基础上,请学生们概括词的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分别找到统领上下阕的关键字词(诗眼),并概括全词描述了哪几幅图画。

思考2.请同学们齐读上阙“看”领起的七句,看看诗人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大美体现在哪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⑴一个“看”字一直统领到哪?这里诗人都看到了哪些秋景?

⑵讨论:写“看”的这几句词视角变换和写景顺序有什么特色?

⑶在这几句写景的句子中,你觉得哪些动词用得最好?为什么?

➢思考3.品读诗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思考4.试概括上片主要内容。

➢思考5.请同学们齐读下阙“恰”字引起的七句,说说诗人刻画了一群什么样的同学少年形象。“同学少年”的精神风貌如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