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模具制作技术要求书

合集下载

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含设计步骤】

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含设计步骤】

目录第一部分产品的说明第二部分塑件分析第三部分注射机的型号和规格选择及校核第四部分型腔的数目决定及排布第五部分分型面的选择第六部分浇注系统的设计第七部分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第八部分推出机构的设计第九部分模架的选用第十部分冷却系统设计第十一部分抽芯机构设计第十二部分模具的动作过程第十三部分设计小结第十四部分参考资料第一部分产品的说明本塑件结构简单,壁厚均匀,模架结构较简单。

精度要求较高,为五级精度,材料为聚丙烯,成型性能一般,其他并无特殊要求。

第二部分塑件的分析聚丙烯化学名称:PP材料分析:塑件的材料采用增强聚丙烯(本色),属于塑性塑料。

从使用性能上看,该塑料具有刚度好、耐水、耐热性强,其介电性能与温度和频率无关等优点,是理想的绝缘材料;从成型性能上看,该塑料吸水性能小,熔料的流动性能较好,成型容易,但收缩率大。

另外,该塑料成型时易产生缩孔、凹痕、变形等缺陷,成型温度低时,方向性明显,凝固速度较快,易产生内应力。

因此,在成型时应注意控制成型温度,浇注系统应较缓慢散热,冷却速度不宜过快。

塑件注射成型工艺参数的确定:根据该塑件的结构特点和得成型性能,查相关手册得到聚丙烯的成型工艺参数:塑件的注射成型工艺参数工艺参数内容工艺参数内容注射时间0~5预热和干燥温度80~90℃成型时间/s时间0.5h 保压时间20~60前段180~200 冷却时间15~50料筒温度/℃中段200~220 总周期35~115后段160~170 螺杆转速/(r/min)30~60喷嘴温度/℃170~190方法室温空冷后处理模具温度/℃20~60 温度/℃20~30注射压力/MPa 70~120 时间/h 1~2第三部分注射机的型号和规格选择及校核注射模是安装在注射机上的,因此在设计注射模具时应该对注射机有关技术规范进行必要的了解,以便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模具,同时选定合适的注射机型号。

从模具设计角度考虑,需要了解注射机的主要技术规范。

塑料水杯注塑模具设计说明书

塑料水杯注塑模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1 塑件的成型工艺分析 (3)1.1 塑件的原材料分析 (3)1.2 塑料件的尺寸分析 (3)1.3 塑件表面质量分析 (3)1.4 塑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4)1.5 成形工艺参数、工艺卡 (4)1.5.1 塑件的体积及质量 (4)1.5.2 选用注射机 (4)1.5.3 塑件注射成型工艺参数 (5)2 模具结构方案的确定 (6)2.1 型腔数目的确定 (6)2.2 分型面的选择 (7)2.3 浇注系统的设计 (8)2.3.1主流道的设计 (8)2.3.2 浇口的设计 (9)2.4 侧向抽芯系统设计 (10)2.4.1 侧向分型抽芯距的确定 (10)2.4.2 侧向分型抽芯力的计算 (10)2.4.3 斜导柱的设计 (11)2.4.4 斜导柱的材料及安装配合 (11)2.5 推出机构设计 (12)2.5.1 设计原则 (12)2.5.2 推杆材料 (12)2.5.3 推杆的形式 (12)2.5.4 推杆的导向 (13)2.5.5 推杆的复位 (13)2.6 标准模架的选择 (13)2.7 排气温控系统设计 (14)3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14)3.1 成型零部件的磨损 (15)3.2 成型零部件的制造误差 (15)3.3 塑件的基本尺寸计算 (15)3.3.2 型腔深度 (15)3.3.3 型芯高度 (15)3.3.4 壁厚 (16)3.3.5 圆角 (16)3.3.6 柄长 (16)4 注射机有关工艺参数的校核 (17)4.1 注射量的校核 (17)4.2 注射压力的校核 (17)4.3 锁模力的校核 (17)4.4 装模部分有关尺寸的校核 (18)4.4.1 模具闭合高度的校核 (18)4.4.2 模具安装部分的校核 (18)4.4.3 模具开模行程的校核 (18)4.4.4 顶出部分的校核 (18)1、塑件的成型工艺分析1.1 塑件的原材料分析塑件原材料为PP 中文名: 聚丙烯表1.1 塑件的原材料分析结论:干燥处理:如果储存适当则不需要干燥处理。

套管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

套管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

套管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套管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一、引言套管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旨在详细阐述套管塑料模具的设计过程和技术要求。

本文档为设计师提供了必要的指导,确保设计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二、产品描述1. 产品概述:描述套管塑料模具的用途、功能和特点。

2. 产品规格:详细说明套管塑料模具的尺寸、形状、材料以及其他技术要求。

三、设计要求1. 材料选择:根据产品规格,选择适合的塑料材料,考虑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成本等因素。

2. 模具结构设计:根据产品形状和要求,设计合理的模具结构,确保产品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3. 模具零件设计:详细说明模具的各个零件的尺寸、形状和材料,确保其与产品配合良好。

4. 模具加工工艺:指定适用的加工工艺和设备,确保模具的制造过程顺利进行。

四、设计流程1. 概要设计:根据产品要求,进行初步的模具结构设计和尺寸预估。

2. 详细设计:根据概要设计,进行模具各部分的详细设计和尺寸精确计算。

3. 验证分析: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模具结构进行验证和分析,确保其符合产品要求。

4. 修改完善:根据验证分析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改和优化,确保模具设计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5. 完成设计:完成模具设计,并进行相关文档记录和归档。

五、生产要求1. 模具制造工艺:详细描述模具的制造工序和工艺流程,确保模具能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制造。

2. 检测要求:阐述需要进行的模具检测和测试项目,确保模具的质量和可靠性。

3. 维护保养:提供模具的维护保养指南,确保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寿命。

六、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文件:1. 套管塑料模具设计草图和绘图文件2. 材料选择和规格表3. 模具加工工艺流程图4. 模具验证和分析报告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 模具:专门用于制造塑料制品的工具。

2. 套管:一种用于连接、固定或保护电线、电缆等的管状零部件。

3. 生产要求:指模具制造过程中需要遵循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

注塑模具主要技术要求

注塑模具主要技术要求

汽车注塑模具主要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XX汽车塑料件模具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XX汽车塑料件量产模具,其他技术文件也可参照使用。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注塑模具——满足技术条件和要求的,结构合理、能够生产出合格产品的塑料注射工艺所用的工装设备产品供应商——汽车零部件制作的公司模具供应商——给汽车产品供应商设计和制造模具的公司。

开发部需要对模具供应商进行技术能力审核检具供应商——给汽车产品供应商设计和制造工装和检具的公司。

开发部需要对检具供应商进行技术能力审核材料供应商——供应汽车零部件所用材料的公司,开发部可以对材料供应商进行指定3 注塑模具技术要求主要内容3.1 对产品的技术要求3.1.1 产品需要有详细的描述,包括材料(收缩率:产品供应商和材料供应商协商提供给模具供应商、UDB:模流分析使用)、壁厚、圆角、表面要求和产品数量等。

3.1.2 产品供应商需要反馈产品分型线和浇口位置给产品工程师,分型线和浇口位置需得到产品工程师的认可。

3.1.3 产品上分型线必须配合良好,分型线断差应在0.05 mm以内。

3.1.4 外表面的可视区域不允许出现缩印、流痕、熔接痕、擦伤、顶块印、压力痕、飞边、变形、困气、短射和其它缺陷。

3.1.5 产品供应商在没有得到开发部书面同意的前提下,不得修改产品。

3.1.6 产品供应商和模具供应商应该在产品设计前期和产品工程师充分沟通,以解决产品结构上和工艺上可能出现的问题。

3.2 对模具的技术要求3.2.1 模具钢材3.2.1.1 模具钢材必须满足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要求,必须经过模具工程师认可。

模具钢材使用要求如下表。

根据产品外观的要求不同,产品的分类如下:a) A类:皮纹件和普通喷漆件。

b) B类:电镀件、高光喷漆件、高光件和镀铝件。

c) C类:透明件。

d) D类:非外观件。

3.2.1.2 如果产品的材料是酸性的,模具材料一定要有耐腐蚀要求。

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正文

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正文

绪论模具在工业中的地位模具是工业生产中重要工艺装备,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个部门开展的重要根底之一。

随着机械工业、电子工业、航空工业、仪器仪表工业和日常用品工业的开展,塑件成型制件的需求越来越多,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成型塑件模具的开发、设计与制造水平也越来越高。

因此,模具设计水平的上下、模具制造能力的强弱以及模具的优劣,都直截了当妨碍着许多新产品的开发和老产品的更新换代,妨碍着各种产品的质量、经济效益的增长以及整体工业水平的提高。

事实上,在仪器仪表、家用电器、交通、通信等各行业中,有70%以上的产品是用模具来加工成型的。

工业兴盛国家,其模具工业年产值早已超过机床行业的年产值。

在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及其以南地区,尤其在浙江省,从事塑料模具制造与塑料制件开发的个体企业也日益增多。

综上所述,塑料成型工业在根底工业中的地位和对国民紧急的妨碍显得日益重要。

模具的开展与现状模具的出现能够追溯到几千年前的陶瓷和青铜器。

19世纪,随着军火工业、钟表工业、无线电工业的开展,冲模得到广泛应用。

二战以后大量应用于电器、汽车、电子仪器、照相机、钟表的生产。

进进20世纪70年代向高速化、高寿命、高精度的多功能自动模具。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开展,计算机也逐步进进模具生产的各个领域,包括设计、制造、治理等。

CAD/CAM/CAE等辅助软件业相继应用于模具行业中。

模具制造业正朝着低本钞票、高效率、高质量、环境平安舒适的方向开展。

尽管我国的模具工业和技术在过往的十多年得到了快速开展,但与国外工业兴盛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尚不能完全满足国民经济高速开展的需求。

将来的十年,中国模具工业和技术的要紧开展方向包括:①提高大型、周密、复杂、长寿命模具的设计制造水平;②在模具设计制造中广泛应用CAD/CAE/CAM技术;③大力开展快速制造成形和快速制造模具技术④在塑料模具中推广应用热流道技术、气辅注射成型和高压注射成型技术;⑤提高模具标准化水平和模具标准件的使用率等。

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参考)

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参考)

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题目:姓名学号班级2014 年月日目录第一章塑件的工艺分析1.1 任务要求1.2 原料ABS的成型特性和工艺参数1.3 塑件的结构工艺性第二章注射设备的选择2.1 注射成型工艺条件2.2 选择注射机第三章型腔布局与分型面的选择3.1 塑件的布局3.2 分型面的选择第四章浇注系统的设计4.1主流道和定位圈的设计4.2 分流道设计4.3 浇口的设计4.4冷料穴的设计4.5 排气系统的分析第五章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计算5.1 型芯、型腔结构的确定5.2 成型零件的成型尺寸第六章成型设备的校核6.1、注射成型机注射压力校核6.2、注射量的校核6.3、锁模力的校核相关零件图第一章塑件的工艺分析1.1 任务要求图1 盒盖1.2原料ABS的成型特性和工艺参数ABS是目前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工程塑料。

ABS是不透明非结晶聚合物,无毒、无味,密度为 1.02~1.05 g/cm3。

ABS 具有突出的力学性能,坚固、坚韧、坚硬;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和良好的介电性能;具有较好尺寸稳定性,易于成型和机械加工,成型塑件表面有较好光泽,经过调色可配成任何颜色,表面可镀铬。

其缺点是耐热性不高,连续工作温度约为70℃,热变形温度约为93℃,但热变形温度比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尼龙等都高;耐候性差,在紫外线作用下易变硬发脆。

可采用注射、挤出、压延、吹塑、真空成型、电镀、焊接及表面涂饰等多种成型加工方法。

ABS的成型特性:(1)ABS易吸水,成型加工前应进行干燥处理,表面光泽要求高的塑件应长时间预热干(2)流动性中等,溢边值0.04 mm左右。

(3)壁厚、熔料温度对收缩率影响极小,塑件尺寸精度高。

(4)ABS比热容低,塑化效率高,凝固也快,故成型周期短。

(5)ABS的表观黏度对剪切速率的依赖性很强,因此模具设计中大都采用点浇口形式。

(6)顶出力过大或机械加工时塑件表面会留下白色痕迹,脱模斜度宜取2°以上。

(7)易产生熔接痕,模具设计时应注意尽量减少浇注系统对料流的阻力。

塑料橡胶模具技术条件

塑料橡胶模具技术条件

塑料、橡胶模具技术条件(HB2198-89)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塑料、橡胶模具的零件加工和装配的技术要求以及模具的材料及材料代用、验收、包装、运输和保管的基本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塑料、橡胶模具的设计、制造及验收。

2 引用标准GB4170 塑料注射模具零件技术条件GB8846 塑料成型模具术语及定义GB1801 公差与配合尺寸至500mm孔、轴公差带与配合GB1804 公差与配合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GB1184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的规定GB1239 普通圆柱螺旋弹簧GB196 普通螺纹基本尺寸HB0—84 热固性塑料模塑制品技术条件HB5888 航空辅机产品用字体和符号3 技术要求3.1 零件的加工要求3.1.1 要求镀铬的成型表面,应进行抛光、镀铬、抛光。

铬层厚度为0.005~0.01mm,铬层应均匀,不允许有积铬、腐蚀及剥落等缺陷。

3.1.2模具成型零件之间的配合,其同一配合部分各处应保持一致,如图A-1左图R与A、B一致;在未注公差处按已注明公差的配合要求,如图A-1右图R与A、B一致。

3.1.3 塑料及硬橡胶模具,成型表面未注明脱模斜度时,不允许有影响脱模的反斜度及其它缺陷。

3.1.4 模具分型面及组合件的结合面应很好贴合,局部间隙不大于0.02mm 。

3.1.5 模具成型表面的内外锐角、尖边,图样上未注明圆角时,允许有半径不大于0.3 mm 的圆角(分型面及结合面除外)。

当不允许有圆角时,应在图样上注明。

3.1.6 成型表面及构成成型表面的角度偏差,图样未注明时,其极限偏差按表A-1规定。

属配合角度时,需同时满足3.1.2条或3.1.4条规定(图A-2)。

表A-1 角度短边长度L(mm ) ≤10 >10~50 >50~120 >120~400 >400 角度值 ±45′ ±30′ ±15′ ±7′ ±5′ 极限 偏差线性值 (mm )±0.013L±0.013L±0.013L±0.013L±0.013L3.1.7 成型表面非转接半径R 的偏差,图样未注明时,其极限偏差按表A-2规定(图A-3、 图A-4)。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作要求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作要求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作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塑料模具的设计与制作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的塑料模具制作与验收。

2规范性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Q/MB05.003-2003 塑料模具设计制造规范3 技术要求3.1模具的设计要求3.1.1模具分类根据模架尺寸将模具分为大、中、小三类。

a)模架尺寸6060以上称为大型模具;b)模架尺寸3030~6060之间为中型模具;c)模架尺寸3030以下为小型模具。

3.1.2模架选用与设计的要求3.1.2.1优先选用标准模架,具体按《龙记标准模架》执行。

3.1.2.2若选用非标准模架,应优先选用标准板厚,具体参照《龙记标准模架》。

3.1.2.3大型非标模架,导柱直径不小于φ60mm,导套孔壁厚不得小于10mm,回针孔壁厚为 35~40mm,回针直径不小于φ30mm。

3.1.2.4大型非标模架A板、B板起吊螺丝孔为M36~M48。

3.1.2.5如有可能产生较大侧压力时(型腔深度超过50mm),非标大型模架应设计原身止口,以后模套住前模。

3.1.2.6模架3030以上就必须增加顶针板导柱2-4个。

3.1.2.7订购模架时必须注意方铁的高度。

3.1.3注塑参数校核方法3.1.3.1容模尺寸校核a)模具厚度+顶出距离+取出产品的距离<最大开模距离;b)模具厚度>注塑机模板最小闭合距离,而<注塑机模板最大闭合距离;c)码模板尺寸小于注塑机模板的最大装夹尺寸。

3.1.3.2锁模力:F≥P.A.S10-²其中F:注射机的公称锁模力(t);P:模内平均压力(25~40Mpa);A:投影面积(包括产品、流道)cm²。

3.1.4型腔排位要求3.1.4.1型腔排位有利于各腔同时、均匀进胶;3.1.4.2多腔模各腔间距不小于20mm,大产品深腔根据强度面增加,模腔与镶件边不得少于20~25mm,多胶模的同一个产品保证进胶位置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
9、抽 芯: 易□
5、积水:水温( ℃)油温( ℃) 10、行程开关: 正常□
问题描述:
解决方案:
异常问题 及现场解
决方案
(± )h
试模日期
年月日
色粉编号
试模机台(T)
试模主导人
难□
11、镶件放置: 易□ 难□
难□
12、顶出:
易□
难□
难□
13、复位:
易□
难□
难□
14、顶出限位: 好□ 差□
不正常□
储料 一段 二段 三段 终止
位置
压力
速度
背压
备注
允 许 ± 20% 的 工 艺 调 整
11、刮花:无□ 轻微□ 严重□ 12、型腔标记:有□ 无□ 13、日期码:有□ 无□
其他事项
试模及相关人员签字
工程部
模具设计
品管部
生产试模员
主管审核
压力 速度 位置
注射 一段 二段 三段 四段 五段 六段 终止
样 品
位置
压力
速度
射退
保压 一段 二段 三段 四段 五段 压力
速度
位置
时间
1、产品完整:是□ 否□ 2、颜色:对□ 错□ 3、飞边:无□ 轻微□ 严重□ 4、错位:无□ 轻微□ 严重□ 5、缩水:无□ 轻微□ 严重□
6、变形:无□ 轻微□ 严重□ 7、熔接痕:无□ 轻微□ 严重□ 8、烧焦:无□ 轻微□ 严重□ 9、顶白:无□ 轻微□ 严重□ 10、气泡:无□ 轻微□ 严重□
15、自动掉落:易□ 难□ 不能□ 解决结果:
一段 温度(℃)
二段
三段
四段
五段
六段
油温
关模 一段 二段 三段 低压 高压
注射时间 (± )S
位置 压力
速度
冷却时间 (± )S
开模 压力 一段 二段 三段 四段 五段 终止
每模周期 (± )S
速度 位置
托模 进一 进二 终止 退一 退二 终止
模温机设定温度 (± )℃
第( )次试模(料)报告
客户
烘干温度(℃)
(± )℃ 烘干时间(h)单重
产品颜色
用料(KG)
用料牌号
模穴数
1、模具安装: 难□
易□
6、浇口注射: 易□
2、运水连接: 是□
否□
7、浇口去除: 易□
试模过程 3、水路畅通: 是□
否□
8、排 气: 易□
4、漏 水: 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