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人物传记押题训练裴怀古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七

合集下载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人物传记押题训练辛弃疾宋史卷四百一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人物传记押题训练辛弃疾宋史卷四百一

辛弃疾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

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

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

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

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馀,说下之,使隶京。

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

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

”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

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

”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

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

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

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

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

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

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

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

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节选自《宋史》卷四百一)思考与学习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弃疾间与之游间:间或B.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丐:乞求C.我缘主帅归朝缘:因为D.言逆顺之理……地之要害,甚备备:详细2.下列句子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义端一夕窃印以逃B.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C.并以节使印告召京D.即众中缚之以归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属使动或意动用法的两项是A.义端亦聚众千馀,说下之B.急追获之C.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D.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4.促成辛弃疾南归的主要原因是A.当初辛弃疾与党怀英曾占卜仕途,辛弃疾得到离卦,因此率军南归B.他介绍僧人义端做了耿京下属,没想到义端窃印而逃,耿京要杀辛弃疾,他因此南归C.耿京命令辛弃疾带着表奏归宋,辛弃疾也早有此心,因此南归D.因义军内部张安国杀耿京降金,故辛弃疾闯入金营,活捉张安国后南归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2)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答案与提示1.B(给予)2.A.D(都同连词“而”。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人物传记押题训练刘健明史卷一百八十一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人物传记押题训练刘健明史卷一百八十一

刘健刘健,字希贤,洛阳人。

健少端重,与同邑阎禹锡、白良辅游,得河东薛瑄之传。

举天顺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

键户读书,人以木强目之。

然练习典故,有经济志。

成化初,修英宗实录。

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之重。

清宁宫灾,太监李广有罪自杀。

健与李东阳、谢迁疏言:“古帝王未有不遇灾而惧者。

向奸佞荧惑圣听,贿赂公行,赏罚失当,灾异之积,正此之由。

今幸元恶殄丧,圣心开悟,而馀慝未除,宿弊未革。

伏愿奋发励精,进贤黜奸,明示赏罚。

凡所当行,断在不疑,毋更因循,以贻后悔。

”帝方嘉纳其言,而广党蔡昭等旋取旨予广祭葬、祠额。

健等力谏,仅寝祠额。

南北言官指陈时政,频有所论劾,一切皆不问。

国子生江瑢劾健、东阳杜抑言路。

帝慰留健、东阳,而下瑢于狱,二人力救得释。

时帝视朝颇晏,健等以为言,颔之而已。

十四年秋,帝以军兴缺饷,屡下廷议。

健等言:“天下之财,其生有限。

今光禄岁供增数十倍,诸方织作务为新巧,斋醮日费巨万。

太仓所储不足饷战士,而内府取入动四五十万。

宗藩、贵戚之求土田夺盐利者,亦数千万计。

土木日兴,科敛不已。

传奉冗官之俸薪,内府工匠之饩廪,岁增月积,无有穷期,财安得不匮?今陕西、辽东边患方殷,湖广、贵州军旅继动,不知何以应之。

望陛下绝无益之费,躬行节俭,为中外倡,而令群臣得毕献其诚,讲求革弊之策,天下幸甚。

”明年四月,以灾异陈勤朝讲、节财用、罢斋醮、公赏罚数事。

及冬,南京、凤阳大水,廷臣多上言时务,久之不下。

健等因极陈怠政之失,请勤听断以振纪纲,帝皆嘉纳。

(节选自《明史》卷一百八十一)思考与学习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练习典故,有经济志经济:治理天下,拯济百姓B.南北言官指陈时政。

时政:当时的政治局势C.时帝视朝颇晏晏:安乐,闲适D.太仓所储不足饷战士战士:前方的兵士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毋更因循,以贻后悔②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B.①而广党蔡昭等旋取旨予广祭葬、祠额②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C.①诸方织作务为新巧②帝方嘉纳其言D.①宗藩、贵戚之求土田夺盐利者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下列句子的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健)键户读书,人以木强目之B.然(健)练习典故,有经济志C.健等以为言,(健)颔之而已D.廷臣多上言时务,(进言)久之不下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键户读书,人以木强目之——锁门读书,人们都认为他木讷倔犟B.国子生江瑢劾健、东阳杜抑言路——国子监生江瑢弹劾刘键、李东阳阻断言路C.健等力谏,仅寝祠额——刘健等极力谏诤,皇上仅给李广的坟墓保留了匾额D.以灾异陈勤朝讲、节财用、罢斋醮、公赏罚数事——因灾异宣讲勤政、节约财物费用、免除斋谯、公正赏罚等事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刘健自幼正直稳重,择友而交,拜薛氏为师。

2019年中考语文 文言人物传记押题训练《史记•优孟》

2019年中考语文 文言人物传记押题训练《史记•优孟》

优孟优孟,故楚之乐人也。

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

王惊而问其故。

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

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

以垅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

”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

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

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

”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

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

”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

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

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

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

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

”庄王许之。

三日后,优孟复来。

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

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

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

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

”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

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

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

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

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

后十世不绝。

此知可以言时矣。

(节选自《史记》卷一百二十六)思考与学习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群臣丧之丧:为……治丧B.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一:一直C.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属:交付D.竟死不敢为非竟:从头至尾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左右争之,以为不可B.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C.楚王得以霸D.欲以为相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②起而为吏③奉以万户之邑④以奉其祀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4.下列各句编成四组,全能表现优孟善于“以谈笑讽谏”的一项是①入殿门,仰天大哭②请以人君礼葬之③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④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⑤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⑥此知可以言时矣A.①②⑤B.②③⑤C.①③⑥D.①②⑥5.下列对原文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优孟言辞诙谐幽默。

2019年中考文言人物传记押题训练《旧唐书》《新唐书》来俊臣(《旧唐书》卷一百八十六)

2019年中考文言人物传记押题训练《旧唐书》《新唐书》来俊臣(《旧唐书》卷一百八十六)

来俊臣来俊臣,雍州万年人也。

父操,博徒。

与乡人蔡本结友,因樗蒲赢本钱数十万,本无以酬,操遂纳本妻。

入操门时,先已有娠,而生俊臣。

凶险不事生产,反覆残害,举无与比。

曾于和州犯奸盗被鞫,遂妄告密。

刺史东平王续杖之一百。

后续天授中被诛,俊臣复告密,召见,奏言前所告密是豫、博州事,枉被续决杖,遂不得申。

则天以为忠,累迁侍御史。

按制狱,少不会意者,必引之,前后坐族千馀家。

朝廷累息,无交言者,道路以目。

与侍御史侯思止、王弘义、郭霸、李仁敬,司刑评事康、卫遂忠等,同恶相济。

招集无赖数百人,令其告事,共为罗织,千里响应。

欲诬陷一人,即数处别告,皆是事状不异,以惑上下。

仍皆云:“请付来俊臣推勘,必获实情。

”则天于是于丽景门别置推事院,俊臣推勘必获,专令俊臣等按鞫,亦号为新开门。

但入新开门者,百不全一。

弘义戏谓丽景门为“例竟门”,言入此门者,例皆竟也。

俊臣与其党朱南山辈造告密罗织经一卷,皆有条贯支节,布置事状由绪。

俊臣每鞫囚,无问轻重,多以醋灌鼻,禁地牢中,或盛之瓮中,以火圜绕炙之,并绝其粮饷,至有抽衣絮以啖之者。

又令寝处粪秽,备诸苦毒。

自非身死,终不得出。

每有赦令,俊臣必先遣狱卒尽杀重囚,然后宣示。

俊臣与河东卫遂忠有旧。

遂忠行虽不著,然好学,有词辩,尝携酒谒俊臣,俊臣方与妻族宴集,应门者绐云:“已出矣。

”遂忠知妄,入其宅,慢骂毁辱之。

俊臣耻其妻族,命殴击反接,既而免之,自此构隙。

俊臣将罗告武氏诸王及太平公主、张易之等,遂相掎摭,则天屡保持之。

而诸武及太平公主恐惧,共发其罪,乃弃市。

国人无少长皆怨之,竞剐其肉,斯须尽矣。

(节选自《旧唐书》卷一百八十六)思考与学习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枉被续决杖,遂不得申杖:棍棒B.少不会意者,必引之会意:合心意C.欲诬陷一人,即数处别告别:分别D.但入新开门者,百不全一全:保全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无交言者,道路以目②余与四人拥火以入B.①皆是事状不异,以惑上下②敛赀财以送其行C.①俊臣必先遣狱卒尽杀重囚,然后宣示②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D.①遂忠行虽不著,然好学,有词辩②不然,籍何以至此3.下列各句对省略的内容补充有误的一项是A.(来操)凶险不事生产B.又令(囚)寝处粪秽C.(卫遂忠)尝携酒谒俊臣D.(来俊臣)乃弃市4.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最能直接表现来俊臣“残暴”的一组是① 反覆残害,举无与比② 专令俊臣等按鞫③ 但入新开门者,百不全一④ 盛之瓮中,以火圜绕炙之⑤ 令寝处粪秽,备诸苦毒⑥ 竞剐其肉,斯须尽矣A.①②④B.③⑤⑥C.①②⑤D.③④⑤5.下列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来俊臣两次告密,终于获得了武则天的赏识,经多次提拔让他当了侍御史,负责审问奉诏令特设的监狱里的囚犯B.来俊臣不遗余力地打击与自己不和的人,前前后后被牵连灭族的有一千余家。

中考语文文言人物传记押题训练裴怀古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七

中考语文文言人物传记押题训练裴怀古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七

裴怀古裴怀古,寿州寿春人。

仪凤中,上书阙下,补下邽主簿,频迁监察御史。

姚、巂道蛮反,命怀古驰驿往怀辑之,申明诛赏,归者日千计。

俄缚首恶,遂定南方,蛮夏立石著功。

恒州浮屠为其徒诬告祝诅不道,武后怒,命按诛之。

怀古得其枉,为后申诉,不听,因曰:“陛下法与天下画一,岂使臣杀无辜以希盛旨哉?即其人有不臣状,臣何情宽之?”后意解,得不诛。

阎知微之使突厥,怀古监其军。

默啜胁知微称可汗,又欲官怀古,不肯拜,将杀之。

辞曰:“守忠而死与毁节以生孰与?请就斩,不避也。

”遂囚军中,因得亡,宛转山谷间,仅达并州。

时长史武重规纵暴,左右妄杀人取赏,见怀古至,争执之。

有果毅尝识怀古,疾呼曰:“裴御史也。

”遂免。

姚、巂酋等叩阙下,愿得怀古镇安远夷,拜姚州都督,以疾辞。

始安贼欧阳倩众数万,剽没州县,以怀古为桂州都督招尉讨击使,未逾岭,逆以书谕祸福,贼迎降,自陈为吏侵而反。

怀古知其诚,以为示不疑,可破其谋,乃轻骑赴之。

或曰:“獠夷难亲,备之且不信,况易之哉!”答曰:“忠信可通神明,况裔人邪!”身至壁抚谕,倩等大喜,悉归所掠出降,虽诸洞素翻覆者,亦牵连根附,岭外平。

徙并州大都督长史,所至吏民怀爱。

神龙中,召为左羽林大将军,未至官,还为并州。

人知其还,携扶老稚出迎。

崔宣道始代为长史,亦野次。

怀古不欲厚愧宣道,使人驱迎者还,而来者愈众,得人心类如此。

俄转幽州都督,绥怀两蕃,将举落内属,会以左威卫大将军召,而孙佺代之,佺不知兵,遂败其师。

(节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七)思考与学习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俄缚首恶俄:不久B.武后怒,命按诛之按:追查C.岂使臣杀无辜以希盛旨哉希:期盼D.崔宣道始代为长史,亦野次野次:止宿于郊野2.下列句子都是复句,从复句类型的角度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 即其人有不臣状,臣何情宽之② 遂囚军中,因得亡③ 忠信可通神明,况裔人邪④ 使人驱迎者还,而来者愈众A.①②相同B.③④相同C.②④相同D.①②③④全不相同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恒州浮屠为其徒诬告祝诅不道为:被B.岂使臣杀无辜以希盛旨哉以:连词,表目的C.守忠而死与毁节以生孰与而:连词,表递进关系D.会以左威卫大将军召会:适逢,正赶上4.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裴怀古得人心的一组是① 姚、巂道蛮反,命怀古驰驿往怀辑之,申明诛赏② 蛮夏立石著功③ 有果毅尝识怀古,疾呼曰:“裴御史也”④ 姚、巂酋等叩阙下,愿得怀古镇安远夷⑤ 未逾岭,逆以书谕祸福⑥ 人知其还,携扶老稚出迎A.①③⑥B.①②⑤C.②④⑥D.③④⑥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姚州道、巂州道的少数民族叛乱,皇帝派裴怀古紧急前往那里招降安抚。

2019年 九年级中考语文文言文(人物传记类、历史事件类)专题复习

2019年 九年级中考语文文言文(人物传记类、历史事件类)专题复习

2019年九年级中考语文文言文(人物传记类)专题复习10篇(含答案)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人。

及进士第。

知州夏竦以为有宰相器。

预修《天圣编敕》,擢群牧判官,因转封言:“旧制不以国马假臣下,重武备也。

今日圣断乃异于昔,臣窃惑焉。

若是,则清强者沮矣”。

久之,出知秀州,召为殿中侍御史,章献太后遗诰:章惠太后议军国事。

籍请下阁门,取垂帘仪制尽燔之。

又奏:“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

”孔道辅谓人曰言事官多观望宰相意独庞醇之天子御史也为开封府判官尚美人遣内侍称教旨免工人市租籍言:“祖宗以来,未有美人称教旨下府者,当杖内侍。

”诏有司:“自今宫中传命,毋得辄受。

”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反坐言宫禁事不得实,以祠部员外郎罢为广南东路转运使。

又言范讽事有不尽如奏,讽坐贬,籍亦降太常博士。

寻复官,徙福建转运使。

自元昊陷金明、承平,破五龙川,边民焚掠殆尽,籍至,稍葺治之。

戍兵十万无壁垒,皆散处城中,畏籍,莫敢犯法。

使部将狄青将万余人,筑招安砦于谷旁,数募民耕种,收粟以赡军。

元昊遣李文贵赍野利旺荣书来送款,籍曰:“此诈也。

”乃屯兵青涧城。

后数月,果大寇定川,籍召文贵开谕之,遣去。

既而元昊又以旺荣书来,会帝厌兵,因招怀之,遣籍报书,使呼旺荣为太尉。

籍曰:“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

今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其官名也,于义无嫌。

”朝廷从之。

仁宗不豫,籍尝密疏,请择宗室之贤者为皇子,其言甚切。

徙定州,召还京师,上章告老,寻以太子太保致仕,封颍国公。

薨,年七十六。

时仁宗不豫,废朝、临奠皆不果,第遣使吊赙其家。

赠司空,加侍中,谥庄敏。

(1)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组是()A.孔道辅谓人曰/言事官多观望宰相意/独庞醇之/天子御史也/为开封府判官/尚美人遣内侍称教旨免工人市租/B.孔道辅谓人曰/言事官多观望宰相/意独庞醇之/天子御史也/为开封府判官尚美人/遣内侍称教旨免工人市租/C.孔道辅谓人曰/言事官多观望宰相意/独庞醇之/天子御史也/为开封府判官尚美人/遣内侍称教旨免工人市租/D.孔道辅谓人曰/言事官多观望宰相/意独庞醇之/天子御史也/为开封府判官/尚美人遣内侍称教旨免工人市租/(2)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判官”古代设置的一种属官,宋代于各州府沿置,选派京官充任,称签书判官厅公事。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人物传记押题训练王守仁明史卷一百九十五201903111110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人物传记押题训练王守仁明史卷一百九十五201903111110

王守仁王守仁,字伯安,馀姚人。

守仁天姿异敏。

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

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不苟言笑。

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

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

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

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

”遂笃信不疑。

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

谓宋周、程二子后,惟象山陆氏简易直捷,有以接孟氏之传。

而朱子集注、或问之类,乃中年未定之说。

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守仁既卒,桂萼奏其擅离职守。

帝大怒,下廷臣议。

萼等言:“守仁事不师古,言不称师。

欲立异以为高,则非朱熹格物致知之论;知众论之不予,则为朱熹晚年定论之书。

号召门徒,互相倡和。

才美者乐其任意,庸鄙者借其虚声。

传习转讹,背谬弥甚。

但讨捕軬贼,擒获叛藩,功有足录,宜免追夺伯爵以章大信,禁邪说以正人心。

”帝乃下诏停世袭,恤典俱不行。

隆庆初,廷臣多颂其功。

诏赠新建侯,谥文成。

二年予世袭伯爵。

既又有请以守仁与薛瑄、陈献章同从祀文庙者。

帝独允礼臣议,以瑄配。

及万历十二年,御史詹事讲申前请。

大学士申时行等言:“守仁言致知出大学,良知出孟子。

陈献章主静,沿宋儒周敦颐、程颢。

且孝友出处如献章,气节文章功业如守仁,不可谓禅,诚宜崇祀。

”且言胡居仁纯心笃行,众论所归,亦宜并祀。

帝皆从之。

终明之世,从祀者止守仁等四人。

(节选自《明史》卷一百九十五)思考与学习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论朱子格物大指指:通“旨”,意图,意思B.讲读《五经》,不苟言笑苟:拘束C.穷荒无书,日绎旧闻绎:思考,推究D.宜免追夺伯爵以章大信章:彰明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者翕然从之翕然:安定的样子B.号召门徒,互相倡和倡和:一人提出主张,他人附和,以相呼应C.庸鄙者借其虚声虚声:不实在的名声D.恤典俱不行不行:不实行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B.喟然曰:“道在是矣。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人物传记押题训练萧俛新唐书卷一百一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人物传记押题训练萧俛新唐书卷一百一

萧俛俛字思谦,恒子。

贞元中,及进士第,又以贤良方正对策异等,拜右拾遗。

吐蕃寇泾州,调兵护边,帝因问:“兵法有必胜乎?”俛曰:“兵凶器,圣人不得已用之,故武不可玩,玩则无震。

夫以仁讨不仁,以义讨不义,先招怀,后掩袭,故有不杀厉,不禽二毛,不犯田稼,其救人如免水火,此必胜术也。

若乃以小不忍轻任干戈,师曲而敌怨,非徒不胜,又将自危,是以圣王慎于兵。

”帝重其言。

令狐楚罢执政,西川节度使王播赂权幸求宰相,俛劾播纤佞不可污台宰,帝不许。

自请罢,冀有感寤,帝亦不省。

俄罢为尚书左仆射,用播为盐铁使,后卒相。

俛自谓辅政浅,固辞仆射,换吏部尚书。

性简洁,以声利为污,疾邪太甚,孤特一概,故轻去位无所藉。

母韦,贤明,治家严,俛虽宰相,侍左右如褐衣时。

居丧哀毁。

既老,家于洛,岁时宾客请谢,以为烦,乃舍济墅,自放山野,优游穷年。

然其居位颇介谨持法,重名器,狭于用人,每除吏,常忧不称,鲜有简拔。

(节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一)思考与学习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又以贤良方正对策异等异等:奇特,不同于常人B.俛劾播纤佞不可污台宰纤佞:气量狭小,巧言逢迎C.自放山野,优游穷年穷年:一年到头D.重名器,狭于用人名器:宝物,名画古玩等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夫以仁讨不仁②以声利为污B.①若乃以小不忍轻任干戈②以为烦,乃舍济墅C.①自谓辅政浅②自放山野D.①性简洁②鲜有简拔3.以下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萧俛“贤良方正”的一组是①贞元中,及进士第②先招怀,后掩袭③自请罢,冀有感寤④以声利为污,疾邪太甚⑤自放山野,优游穷年⑥居位颇介谨持法A.①③⑤B.①②⑤C.②⑤⑥D.③④⑥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吐蕃侵犯泾州的紧要关头,萧俛向皇帝提出“先招怀,后掩袭”,希望皇帝能谨慎用兵,受到皇帝的重视B.当令狐楚被罢免相位时,西川节度使王播乘机以不正当手段谋求当宰相,萧俛用多种方式坚决反对,但最终没有成功C.萧俛先后担任过右拾遗、吏部尚书等重要官职,但仍然孝敬母亲,后官至宰相,侍奉在母亲身边像平民时一样D.萧俛在必要时能变卖房产,亲自到山野放牧,难能可贵;他的不足之处是,对待宾客不够耐心,对部属往往过于严格答案与提示1.D(名器:职位等级)2.C(两个“自”都指自己,代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裴怀古
裴怀古,寿州寿春人。

仪凤中,上书阙下,补下邽主簿,频迁监察御史。

姚、巂道蛮反,命怀古驰驿往怀辑之,申明诛赏,归者日千计。

俄缚首恶,遂定南方,蛮夏立石著功。

恒州浮屠为其徒诬告祝诅不道,武后怒,命按诛之。

怀古得其枉,为后申诉,不听,因曰:“陛下法与天下画一,岂使臣杀无辜以希盛旨哉?即其人有不臣状,臣何情宽之?”后意解,得不诛。

阎知微之使突厥,怀古监其军。

默啜胁知微称可汗,又欲官怀古,不肯拜,将杀之。

辞曰:“守忠而死与毁节以生孰与?请就斩,不避也。

”遂囚军中,因得亡,宛转山谷间,仅达并州。

时长史武重规纵暴,左右妄杀人取赏,见怀古至,争执之。

有果毅尝识怀古,疾呼曰:“裴御史也。

”遂免。

姚、巂酋等叩阙下,愿得怀古镇安远夷,拜姚州都督,以疾辞。

始安贼欧阳倩众数万,剽没州县,以怀古为桂州都督招尉讨击使,未逾岭,逆以书谕祸福,贼迎降,自陈为吏侵而反。

怀古知其诚,以为示不疑,可破其谋,乃轻骑赴之。

或曰:“獠夷难亲,备之且不信,况易之哉!”答曰:“忠信可通神明,况裔人邪!”身至壁抚谕,倩等大喜,悉归所掠出降,虽诸洞素翻覆者,亦牵连根附,岭外平。

徙并州大都督长史,所至吏民怀爱。

神龙中,召为左羽林大将军,未至官,还为并州。

人知其还,携扶老稚出迎。

崔宣道始代为长史,亦野次。

怀古不欲厚愧宣道,使人驱迎者还,而来者愈众,得人心类如此。

俄转幽州都督,绥怀两蕃,将举落内属,会以左威卫大将军召,而孙佺代之,佺不知兵,遂败其师。

(节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七)思考与学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俄缚首恶俄:不久
B.武后怒,命按诛之按:追查
C.岂使臣杀无辜以希盛旨哉希:期盼
D.崔宣道始代为长史,亦野次野次:止宿于郊野
2.下列句子都是复句,从复句类型的角度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即其人有不臣状,臣何情宽之
②遂囚军中,因得亡
③忠信可通神明,况裔人邪
④使人驱迎者还,而来者愈众
A.①②相同
B.③④相同
C.②④相同
D.①②③④全不相同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恒州浮屠为其徒诬告祝诅不道为:被
B.岂使臣杀无辜以希盛旨哉以:连词,表目的
C.守忠而死与毁节以生孰与而:连词,表递进关系
D.会以左威卫大将军召会:适逢,正赶上
4.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裴怀古得人心的一组是
①姚、巂道蛮反,命怀古驰驿往怀辑之,申明诛赏
②蛮夏立石著功
③有果毅尝识怀古,疾呼曰:“裴御史也”
④姚、巂酋等叩阙下,愿得怀古镇安远夷
⑤未逾岭,逆以书谕祸福
⑥人知其还,携扶老稚出迎
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姚州道、巂州道的少数民族叛乱,皇帝派裴怀古紧急前往那里招降安抚。

裴怀古到那里之后,向他们讲清奖惩条例,不久就俘获了叛军的首领,南方就平定了
B.裴怀古被俘后,拒绝突厥封官招降,寻机逃至并州,却险些被武重规指使部下杀死
C.裴怀古招抚欧阳倩,为稳定其心,不带军队,亲自来到欧阳倩军营中,使岭外得以平定
D.裴怀古在又重任并州长史时,为了不使代任者尴尬,派人去驱回前来迎接自己的并州百姓
答案与提示
1.C(迎合)
2.D(①为假设关系;②为顺承关系;③为递进关系;④为转折关系)
3.C(表顺承关系)
4.C(排除①③⑤)
5.B(不是武重规指使部下)
译文
裴怀古,寿州寿春人。

仪凤年间,上书皇帝,皇帝补任他为下邽的主簿,后不断升迁至监察御史。

当时,姚州道、巂州道的少数民族叛乱,皇帝派裴怀古乘驿马疾行前往那里招降安抚。

裴怀古到那里之后,申明奖惩条例,叛军士兵归降的每天有一千多人。

不久就俘获了叛军的首领,于是南方就平定了下来,蛮夏立碑来记载他的功绩。

恒州有个和尚被他的弟子以“诅咒不道”的罪名向官府诬告,武后大怒,命令裴怀古审查后将他杀掉。

裴怀古得知那和尚是冤枉的,就向武后替他申述实情,武后不听,裴怀古于是说:“陛下的法律与推行于天下的法应该是整齐一致的,怎能让臣处死无辜的人来迎合陛下的旨意呢?如果那和尚真有背叛国君的行为,臣又怎么敢宽容他?”武后听完怀古的话后,怒气缓解,和尚得以不杀。

阎知微充任使臣前往突厥,裴怀古作为监军一同前往。

突厥首领默啜胁迫阎知微作南面可汗,又要授给裴怀古伪官职,裴怀古不服从,默啜要杀他。

怀古说:“对国家坚守忠诚而死与丧失气节而活,这两者哪个可取呢?我选择死,请立刻就杀了我吧,我是不会躲避的。

”默啜于是把他关押在军营中,怀古趁机逃出,辗转于山谷之间,很长时间才到了并州。

当时长史武重规放纵部下胡作非为,他手下人随便杀人取赏,看见裴怀古来到,争着捆绑他。

幸亏有个果毅都尉认识裴怀古,赶紧大声喊:“他是裴御史。

”于是他才免于被杀。

姚州、巂州等地的首领拜见皇帝,希望裴怀古能到他们那里去安抚边地。

于是皇帝任命他为姚州都督,裴怀古因病而没有去。

始安郡的叛贼欧阳倩带领数万人,抢劫攻占州县。

皇帝任命裴怀古为桂州都督招尉讨击使,裴怀古一行还没过五岭就快速传递书信,向反叛者讲清祸福利害,欧阳倩等人迎在路边表示愿意投降,他们自己陈述是因为被官吏侵害逼迫才反叛的。

裴怀古知道他们说的是真实的,认为只有表示出对他们没有疑心,才可以消除他们对自己的疑心,于是就声言要轻装简从到他们的军营去。

有人劝裴怀古:“这些野蛮人是很难亲善的,时刻提防他们,他们还会干出不守信用的事,何况换成这种毫无戒备的做法呢?”裴怀古回答说:“怀着诚实的态度就能连通达神明,更何况是边远地区的人呢?”于是亲自去到他们的军营中进行安抚晓谕,欧阳倩等人大喜,全部归还他们抢劫的财物,归顺投降,即使几个洞的平素持左右观望态度的部落酋长,也互相牵连带动着归附朝廷,五岭以外变得安定了。

裴怀古又被任命为并州大都督长史,到任后受到官吏百姓的拥戴。

神龙年间,被征召为左羽林大将军,还没就职,又接到通知仍回并州。

并州人知道他回来的消息后,扶老携幼出城迎接。

崔宣道此时刚代为长
史,也到郊外来住等。

裴怀古不想加重崔宣道刚上任就被免职的难堪,就派人赶着欢迎的人群回城,可是来的人却更多了,裴怀古深得民心的情况就像这样。

不久裴怀古转任幽州都督,安抚两个藩属。

两个藩属企图全族迁往内地,正赶上裴怀古此时以左威大将军被召回朝廷,而让孙佺代替,孙佺不懂军事,于是使自己的军队大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