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作图)

合集下载

轴对称作图折叠剪纸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

轴对称作图折叠剪纸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

轴对称作图折叠剪纸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1.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一个△DEF.(1)作△DEF关于直线HG的轴对称图形;(2)作△DEF的EF边上的高;(3)若网格上的最小正方形边长为1,求△DEF的面积.2.△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A1B1C1各顶点的坐标;(2)将△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作出平移后的△A2B2C2,并写出△A2B2C2各顶点的坐标;(3)观察△A1B1C1和△A2B2C2,它们是否关于某直线对称?若是,请在图上画出这条对称轴.注:考察学生通过对几何图形做不同变换,作出几何对象的大小,位置,特征的变化情况,理解图形的对称,掌握数形结合思想.3.如图,△ABC中,A(﹣2,3),B(﹣3,1),C(﹣1,2).(1)将△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画出平移后的△A1B1C1;(2)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2B2C2;(3)将△ABC绕原点O旋转180°,画出旋转后的△A3B3C3;(4)在△A1B1C1,△A2B2C2,△A3B3C3中,△_________与△_________成轴对称,对称轴是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成中心对称,对称中心的坐标是_________.4.已知:如图,△ABC、直线m、点M在网格中如图所示的位置,请按以下要求作图:(1)将△ABC向上平移6个单位得△A1B1C1;(2)作出△ABC关于直线m的轴对称图形△A2B2C2;(3)作出△A2B2C2绕点M顺时针旋转90°的图形△A3B3C3.5.△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所示,(1)作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图形△A1B1C1;若P(a,b)是△ABC内一点,请用a,b表示出点P关于x轴对称的点P1的坐标;(2)作出△ABC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A2B2C2,写出点C2的坐标.(3)△A2B2C2能否由△A1B1C1通过某种变换而得到?若能,请指出是何种变换.6.在平面直角系中,已知△ABC和△DEF的顶点分别为A(1,0)、B(3,0)、C(2,1)、D(4,3)、E(6,5)、F(4,7).按下列要求画图:(1)画出△ABC以点O为位似中心,在y轴异侧放大2倍后得到的△A1B1C1,并写出点C1的坐标;(2)画出△A1B1C1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A2B2C2.并写出点C2的坐标;(3)指出△A2B2C2经过哪些变换,可以与△DEF拼成一个正方形.7.作图题(1)如图1,作出△ABC关于直线l的对称图形;(2)“西气东输”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创世纪工程.现有两条高速公路和A、B两个城镇(如图2),准备建立一个燃气中心站P,使中心站到两条公路距离相等,并且到两个城镇距离相等,请你画出中心站位置.8.(1)如图,作出△ABC关于直线l的对称图形;(2)“西气东输”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创世纪工程.现有两条高速公路和A、B两个城镇(如图),准备建立一个燃气中心站P,使中心站到两条公路距离相等,并且到两个城镇距离相等,请你画出中心站位置.9.如图,C、D、E、F是一个长方形台球桌的4个顶点,A、B是桌面上的两个球,怎样击打A球,才能使A球撞击桌面边缘CF后反弹能够撞击B球?请画出A球经过的路线,并写出作法.10.如图,直线m是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若它是一个正五角星,那么它一共有几条对称轴?它的五个星角(最外围5个角)度数之和是多少度?11.把一张正方形纸片按如图①、图②对折两次后,得到图③,并在其中挖去一个三角形小孔,请你画出展开后的图形(折痕用虚线画出).12.小明把一张长方形纸片对折两次,画上一个四边形,再剪去这个图形(镂空),展开长方形纸,得到如下的图案,设折痕为l1、l2、l3,观察图并填空:(1)图中有_________条对称轴;(2)四边形①与四边形②关于_________成轴对称,折痕l2既是_________与_________的对称轴,又是_________与_________的对称轴,整体上看也是_________与_________的对称轴;(3)若小明把纸片对折三次,展开后,得到的四边形有几个,有几条对称轴?13.如图所示,将三角形纸片ABC的一个角折叠,折痕为EF,若∠A=80°;∠B=68°;∠CFE=78°,求∠CEF的度数.14.如图,在△ABC中,点D是BC边上的一点,∠B=50°,∠BAD=30°,将△ABD沿AD折叠得到△AED,AE与BC 交于点F.(1)填空:∠AFC=_________度;(2)求∠EDF的度数.15.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将△ABD沿AD折叠得到△AED,点E落在CD上,∠B=50°,∠C=30°.(1)填空:∠BAD=_________度;(2)求∠CAE的度数.16.如图,矩形ABCD,AB>AD,E在AD上,将△ABE沿BE折叠后,A点正好落在CD上的点F.(1)用尺规作出E、F;(2)若AE=5,DE=3,求DF的长.17.如图所示,将矩形ABCD沿着直线BD折叠,使点C落在点C′,BC′交AD于点E,AD=8,AB=4.(1)求证:△BED是等腰三角形;(2)求△BED的面积.18.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已知BC=2AB,E是CD上一点,连接BE,将矩形沿直线BE折叠,使点C落在AD的F点上,连接CF,求∠DCF的度数.19.如图,请你用三种方法把左边的小正方形分别平移到右边三个图形中,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20.长方形具有四个内角均为直角,并且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特征.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C 与点A重合,折痕为EF.(1)如果∠DEF=123°,求∠BAF的度数;(2)判断△ABF和△AGE是否全等吗?请说明理由.21.将矩形纸片ABCD沿着对角线AC折叠,使点B落在点E处.(1)EF和DF的大小关系如何?请说明理由.(2)若∠ACB=20,求∠EAF的度数.22.如图,将长方形纸片的两角分别折叠,使顶点B落在B′处,顶点A落在A′处,EC为折痕,点E、A′、B′在同一条直线上.(1)猜想折痕EC和E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ED的反向延长线交CA交于F,若∠BED=35°,求∠AEF和∠A′EC的度数.23.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先以FG为折痕斜折过去,使角的顶点A落在A′处,再把BF折过去,折痕为EF.若∠AFG=25°,则∠BFE的度数是多少?24.(1)如图1,把△ABC沿DE折叠,使点A落在点A’处,试探索∠1+∠2与∠A的关系.(不必证明).(2)如图2,BI平分∠ABC,CI平分∠ACB,把△ABC折叠,使点A与点I重合,若∠1+∠2=130°,求∠BIC的度数;(3)如图3,在锐角△ABC中,BF⊥AC于点F,CG⊥AB于点G,BF、CG交于点H,把△ABC折叠使点A和点H 重合,试探索∠BHC与∠1+∠2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5.如图,在Rt△ABC中,∠ACB=90゜,∠A=50゜,将其折叠,使点A落在边CB上A′处,折痕为CD.求∠A′DB 的度数.26.如图,把正方形ABCD对折,折痕为MN.把顶点D折到MN上的一点P上,折痕为CE,再把顶点A折到MN上的同一点,折痕为BF,请回答下列问题:(1)线段PC、PB与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关系?(2)∠CPB的度数是多少?(3)还能知道哪些角的度数?请指出来.27.如图,△AOB纸片沿CD折叠,若O′C∥BD,那么O′D与AC平行吗?请说明理由.28.如图,折叠长方形ABCD的一边AD,点D落在BC边的D′处,AE是折痕,已知AB=8cm,CD′=4cm,求AD的长.29.如图,已知△ABC中,∠BAC=140°,现将△ABC进行折叠,使顶点B、C均与顶点A重合,求∠DAE的度数.30.如图所示,已知O是∠APB内的一点,点M、N分别是O点关于PA、PB的对称点,MN与PA、PB分别相交于点E、F,已知MN=5cm,求△OEF的周长.参考答案:1.解:(1)如图所示,△D′E′F′即为所求作的△DEF关于直线HG的轴对称图形;(2)如图所示,DH为EF边上的高线;(3)△DEF的面积=×3×2=32.解:(1)各点坐标为:A1(0,4),B1(2,2),C1(1,1)(2)各点坐标为:A2(6,4),B2(4,2),C2(5,1)(3)△A1B1C1与△A2B2C2关于直线x=3轴对称3.解:(1)(2)(3)如图所示;(4)由图可知:△A2B2C2与△A3B3C3呈轴对称,且对称轴为y轴;△A1B1C1与△A3B3C3呈中心对称,且对称中心为(2,0).故答案为:A2B2C2 ,A3B3C3,y轴;A1B1C1,A3B3C3,(2,0).4.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3)如图所示:△A3B3C3即为所求.5.解:(1)△A1B1C1如图所示,点P1的坐标为(a,﹣b);(2)△A2B2C2如图所示,点C2的坐标(2,0);(3)△A2B2C2能由△A1B1C1通过变换得到,是关于y轴对称.6.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C1(﹣4,﹣2);(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C2(﹣4,2);(3)如图,利用△A2B2C2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A1B1C1,向下平移1个单位,再绕点Q顺时针旋转90°,使B2A2与DF重合,可以与△DEF拼成一个正方形7.解:(1)如图1所示:(2)如图2所示,8.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有两个P点.9.解:作点A关于直线CF对称的点G,连接BG交CF于点P,则点P即为A球撞击桌面边缘CF的位置10.解:所画图形如右所示:这个图形是一个五角星,它有5条对称轴;∵∠1+∠2=∠6,3+∠4=∠5,∠1+∠5+∠6=180°,∴∠1+∠2+∠3+∠4+∠7=180°,故它的五个星角(最外围5个角)度数之和是180度11.解:当正方形纸片两次沿对角线对折成为一直角三角形时,在直角三角形中间的位置上剪三角形形,则直角顶点处完好,即原正方形中间无损,且三角形关于对角线对称,三角形的AB边平行于正方形的边12.解:(1)3;(2)l1,②与③,①与④,①②与③④;(3)若小明把纸片对折三次,展开后得到的四边形有八个,有7条对称轴13.解:∵△ABC中,∠A=80°,∠B=68°,∴∠C=180°﹣80°﹣68°=32°,∵△AEF中,∠C=32°,∠CFE=78°,∴∠CEF=180°﹣32°﹣78°=70°14.解:(1)∵△ABD沿AD折叠得到△AED,∴∠BAD=∠DAF,∵∠B=50°∠BAD=30°,∴∠AFC=∠B+∠BAD+∠DAF=110°;故答案为110.(2)∵∠B=50°,∠BAD=30°,∴∠ADB=180°﹣50°﹣30°=100°,∵△ABD沿AD折叠得到△AED,∴∠ADE=∠ADB=100°,∴∠EDF=∠EDA+∠BDA﹣∠BDF=100°+100°﹣180°=20°15.解:(1)∵AD是BC边上的高,∠B=50°,∴∠BAD=180°﹣90°﹣50°=40°.故答案为:40;(2)解法一:∵△AED是由△ABD折叠得到,∴∠AED=∠B=50°,∵∠AED是△ACE的外角,∴∠AED=∠CAE+∠C,∴∠CAE=∠AED﹣∠C=50°﹣30°=20°.解法二:∵△AED是由△ABD折叠得到,∴∠EAD=∠BAD=40°,∴∠BAE=80°,∴∠CAE=180°﹣∠B﹣∠C﹣∠BAE=180°﹣50°﹣30°﹣80°=20°16.解:(1)作法:①作BF=BA交CD于F,②连BF作∠ABF的平分线,则点E、F为所求;(2)连接EF,由条件知:Rt△ABE≌Rt△FBE,∴EF=AE,又∵AE=5,DE=3,∠D=90°,∴DF===417.(1)证明:根据翻折的性质可得:∠2=∠3,又AD∥BC,∴∠1=∠3,∴∠1=∠2,△BED是等腰三角形,得证.(2)解:设ED=x,则AE=8﹣x,BE=ED=x,在Rt△ABE中,根据勾股定理有AB2+AE2=BE2,代入得:42+(8﹣x)2=x2,解得:x=5,S△BED=ED•AB==1018.解:∵将矩形沿直线BE折叠,使点C落在AD的F点上,∴BF=BC,EF=EC,∠EFB=∠BCD=90°,在Rt△ABF中,BF=BC,而BC=2AB,∴BF=2AB,∴∠AFB=30°,∴∠DFE=90°﹣30°=60°,∴∠DEF=30°,∵EF=EC,∴∠ECF=∠EFC,∴∠ECF=∠DEF=15°19.解:设计图案如下:20.解:(1)∵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B=∠DAB=90°,AD∥BC.∴∠AEF=∠CFE.∵∠DEF+∠AEF=180°,且∠DEF=123°,∴∠AEF=57°,∴∠CFE=57°.∵四边形CDEF与四边形AGEF关于EF对称,∴四边形CDEF≌四边形AGEF∴∠G=∠C=∠D=∠GAF=90°.AG=CD,∠AFE=∠CFE.∴∠AFE=57°.∵∠BFA+∠AFE+∠CFE=180°,∴∠BFA=66°.∵∠BFA+∠BAF=90°,∴∠BAF=24°.答:∠BAF的度数为24°;(2)△ABF≌△AGE.∵AG=CD∴AB=AG.∵∠BAE=90°,∠GAF=90°,∴∠BAE=∠GAF,∴∠BAE﹣∠EAF=∠GAF﹣∠EAF,∴∠BAF=∠GAE.在△ABF和△AGE中,∴△ABF≌△AGE(ASA)21.解:(1)EF=DF,理由为:由折叠的性质得到△ABC≌△AEC,再由矩形的性质得到△ABC≌△ADC,∴△AEC≌△ADC,∠E=∠D=90°,∴∠DAC=∠ECA,∴AF=CF,在△AEF和△CDF中,,∴△AEF≌△CDF(AAS),则EF=DF;(2)∵AD∥BC,∴∠DAC=∠ACB=20°,∵在Rt△ABC中,∠B=90°,∠ACB=20°,∴∠BAC=∠EAC=60°,则∠EAF=∠EAC﹣∠DAC=40°22.解:(1)折痕EC和ED是垂直关系.∵EC和ED是折痕,理由:∴∠1=∠2,∠3=∠4,又∵∠1+∠2+∠3+∠4=180°,∴2(∠2+∠3)=180°,∴∠2+∠3=90°,即CE⊥ED,∴折痕EC和ED是垂直关系.(2)由(1)知CE⊥ED,∴∠2+∠3=90°,又∵∠2=∠1=35°,∴∠3=90°﹣∠1=90°﹣35°=55°,即∠A′EC=55°;∵ED的反向延长线交CA交于F,∴∠AEF=∠1=35°.23.解:∵△A′GF由△AGF翻折而成,四边形B′C′EF由四边形BCEF翻折而成,∴∠AFG=∠A′FG=25°,∠BFE=∠B′FE,∴∠BFE+∠B′FE=180°﹣(∠AFG+∠A′FG)=180°﹣50°=130°,∴∠BFE==65°.答:∠BFE的度数是65°24.解:(1)∠1+∠2=2∠A;(2)由(1)∠1+∠2=2∠A,得2∠A=130°,∴∠A=65°∵IB平分∠ABC,IC平分∠ACB,∴∠IBC+∠ICB=(∠ABC+∠ACB)=(180°﹣∠A)=90°﹣∠A,∴∠BIC=180°﹣(∠IBC+∠ICB),=180°﹣(90°﹣∠A)=90°+×65°=122.5°;(3)∵BF⊥AC,CG⊥AB,∴∠AFH+∠AGH=90°+90°=180°,∠FHG+∠A=180°,∴∠BHC=∠FHG=180°﹣∠A,由(1)知∠1+∠2=2∠A,∴∠A=(∠1+∠2),∴∠BHC=180°﹣(∠1+∠2)25.解:∵将△ACD折叠,使点A落在边CB上A′处,折痕为CD,∠ACB=90°,∴∠DCA=∠BCD=45°,∠CDA=∠CDA′,∴∠CDA=180°﹣∠DCA﹣∠A=180°﹣45°﹣50°=85°,∴∠CDA′=85°,∵∠BDC=∠A+∠DCA=50°+45°=95°,∴∠A′DB=∠BDC﹣∠A′DC=95°﹣85°=10°.26.解:(1)通过翻折变换的特点可知线段PC、PB与正方形的边长相等;(2)∵PC=PB=BC,∴∠CPB=60°;(3)由(2)可知:∠DCP=∠ABP=∠PEF=∠PFE=30°,∠PED=∠AFP=150°.27.解:O′D与AC平行.理由如下:∵O′C∥BD,∴∠2=∠4.∵∠2=∠1,∠3=∠4,∴∠3=∠1.∴O′D∥AC28.解:∵折叠长方形ABCD的一边AD,点D落在BC边的D′处,∴AD=AD′,设AD=xcm,则BD′=(x﹣4)cm,在Rt△ABD′中,AD′2=AB2+D′B2,即x2=82+(x﹣4)2,解得x=10,即AD的长为:10cm29.解:在△ABC中,∠BAC=140°,∴∠B+∠C=180°﹣140°=40°,根据翻折的性质,∠BAD=∠B,∠CAE=∠C,∴∠BAD+∠CAE=∠B+∠C=40°,∴∠DAE=∠BAC﹣∠DAC﹣∠CAE=140°﹣40°=100°30.解: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OE=EM,OF=FN△OEF的=OE+OF+EF=ME+EF+FN=MN=5cm∴△OEF的周长为5cm.。

2021年中考复习讲义 尺规作图题--模型1:轴对称模型

2021年中考复习讲义  尺规作图题--模型1:轴对称模型

尺规作图题--模型1:轴对称模型学习或讲解思路:1、问题定位:所选题目的依据:①学生考过②学生用心做过③学生印象深刻④较难题2、先简单题分析,推理、总结得出“轴对称模型”3、运用“轴对称模型”返回求解问题定位的题目4、运用“轴对称模型”解答一系列类型题(尺规作图、轴对称图形)尺规作图题--模型1:轴对称模型大前提:尺规作图题,图形为轴对称图形小前提:让画对称点、画相等线段、画平行线段方法:轴对称模型:①一定要与对称轴构造交点②与对称轴形成交点的另外两个点一定要关于对称轴对称一、问题定位问题定位:所选题目的依据:①学生考过②学生用心做过③学生印象深刻④较难题题目来源:2021年江西省初中“名校联盟”九年级阶段性测试卷1、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2+4x−5的图像及对称轴,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按下列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1)在图1中作点A(-4,-5)(2)已知点A(-4,-5),在图2中的对称轴上作点P,使得CP-AP的值最大解答:(1)二次函数为轴对称图形,点A是(0,-5)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做法如图1所示(2)可知:三角形CAP的性质:CP-AP < AC (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所以点C、P、A三点共线时:CP-AP = AC ,此时AC最大。

二、方法分析1、先简单题分析,推理、总结得出“轴对称模型”2、建议该步骤用A4纸直接讲解,先不要在教案上做,之后返回来做;讲好该部分,与问题定位之间的联系、相似之处。

3、联系:都是轴对称图形4、证明三角形APC全等三角形AP'B , 即可总结出:轴对称模型5、轴对称模型:①一定要与对称轴构造交点②与对称轴形成交点的另外两个点一定要关于对称轴对称三、简单题分析1、如图,在△ABC中,已知AB=AC,AD⊥BC于点D.(1)如图①,点P为AB上任意一点,请你用无刻度的直尺在AC上找出一点P′,使得AP=AP′;(2)如图②,点P为BD上任意一点,请你用无刻度的直尺在CD上找出一点P′,使得BP=CP′.解答:(1)满足轴对称模型:①一定要与对称轴构造交点②与对称轴形成交点的另外两个点一定要关于对称轴对称(2)使用两次轴对称模型,即可求出P′2、如图,在△ABC中,AB=AC,BD⊥AC于点D,CE⊥AB于点E,BD与CE相交于点O,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分别按下列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1)在图①中作线段BC的中点P;(2)在图②中,在OB,OC上分别取点M,N,使MN∥BC.解答:(1)求对称轴,满足轴对称模型的逆向使用(2)先画出对称轴,再使用一次轴对称模型四、题型训练1、在等腰Rt△ABC中,AB=BC,∠ABC=90°,BO⊥AC于O,点P是BC的中点.请仅用无刻度直尺按要求画图.(1)在图①中,画出△ABC的边AB上的中线;(2)在图②中,画出正方形ABCD.解答:(1)以BO为对称轴,使用一次轴对称模型(2)以BO为对称轴,使用一次轴对称模型;再以OP为对称轴使用一次轴对称模型,求出Q点关于OP的对称点M;最后连接CM2、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为菱形,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E为AO上一点,过点E 作EF⊥AC,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分别按下列要求画图.(保留画图痕迹)(1)在图①中,EF交AD于点F,画出线段EF关于BD的对称线段E′F′;(2)在图②中,点F在AD外时,画出线段EF关于BD的对称线段E′F′.图①图②解答:(1)解法一:对称轴BD,画点F关于BD的对称点,使用一次轴对称模型;再画点E关于BD的对称点,使用一次轴对称模型解法二:使用两次中心对称模型(2)解法一:延长对角线,重新构造等腰三角形(轴对称图形)对称轴BD,画点F关于BD的对称点,使用一次轴对称模型;再画点E关于BD的对称点,使用一次轴对称模型解法二、延长对角线,重新构造等腰三角形使用两次中心对称模型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M是BC边上任意一点,请你仅用无刻度直尺,分别在图①,图②中按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1)在图①中,在AB边上求作一点N,连接CN,使得CN=AM;(2)在图②中,在AD边上求作一点Q,连接CQ,使得CQ∥AM.解答:(1)以BD为对称轴,作点M关于BD的对称点,使用一次轴对称模型(2)求出对称中心,作点M关于对称中心的对称点,使用一次中心对称模型4、如图,在菱形ABCD中,∠B=60°,AE⊥BC,垂足为E,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按要求作图.(1)在图①中,作菱形ABCD的高CF,使得点F在AB上;(2)在图②中,作出以AE为边的等边△AEG.解答:(1)三线合一(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一点)(2)以AC为对称轴,作点E关于AC的对称点,使用一次轴对称模型五、类型题更新。

(人教版) 轴对称图形 教学PPT课件1

(人教版) 轴对称图形  教学PPT课件1


10、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们自己!

17、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18、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19、所谓天才,那就是假话,勤奋的工作才是实在的。——爱迪生

20、做一个决定,并不难,难的是付诸行动,并且坚持到底。

21、不要因为自己还年轻,用健康去换去金钱,等到老了,才明白金钱却换不来健康。

22、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烦恼都是自己内心制造的。

23、命运负责每个人身上都有惰性和消极情绪,成功的人都是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克服自己的惰性,并像太阳一样照亮身边的人,激励身边的人。

2、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3、你今天必须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好让你明天可以拥有别人不能拥有的东西。

8、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时间来定夺。

9、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轴对称作图及应用(讲义)(含答案)

轴对称作图及应用(讲义)(含答案)

轴对称作图及应⽤(讲义)(含答案)轴对称作图及应⽤(讲义)课前预习1. 作⼀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已知:如图,线段a .求作:线段AB ,使AB =a .作法:(1)作射线AP ;(2)以_________为圆⼼,_______为半径作弧,交射线AP 于点B .___________即为所求.2. 作⼀个⾓等于已知⾓.已知:如图,∠AOB .求作:∠A′O′B′,使∠A′O′B′=∠AOB .OAB作法:(1)作射线O′A′;(2)以________为圆⼼,_______为半径作弧,交OA于点C ,交OB 于点D ;(3)以____为圆⼼,____为半径作弧,交O′A′于点C ′;(4)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弧,交前弧于点D ′;(5)过点D ′作射线O′B′.∠A′O′B′_____________.证明:如图,连接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作)(已作)(已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知识点睛1.五种基本作图:①作⼀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②作⼀个⾓等于已知⾓;③作已知⾓的⾓平分线;④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⑤过平⾯内⼀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精讲精练1.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已知:线段MN.求作:直线AB,使AB垂直平分MN.N作法:(1)分别以_______,______为圆⼼,___________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A和点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过直线上⼀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已知:A为直线MN上⼀点.求作:直线AB,使AB⊥MN.A作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直线外⼀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已知:A为直线MN外⼀点.求作:直线AB,使AB⊥MN.AM N作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已知⾓的⾓平分线.已知:如图,∠AOB.求作:射线OP,使∠AOP=∠BOP(即OP平分∠AOB).AOB作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弧,交OA于点M,交OB于点N;(2)分别以______,______为圆⼼,______________为半径作弧,两弧在________________交于点P;(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已知⾓的四等分线.已知:如图,∠AOB.求作:射线OP,OQ,OM,使∠AOP=∠POQ=∠QOM=∠MOB(即OP,OQ,OM四等分∠AOB).AOB5.在以下三个图形中,根据尺规作图的痕迹,能判断射线AD平分∠BAC的是()A.图2 B.图1与图2C.图1与图3 D.图2与图3A BCD图1AB CD图2图3DCBA6.电信部门要修建⼀座电视信号发射塔,如下图,按照设计要求,发射塔到两个城镇A,B的距离必须相等,到两条⾼速公路m,n的距离也必须相等,发射塔P应修建在什么位置?(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7. 如图,在Rt △ABC 中,∠B =90°,分别以A ,C 为圆⼼,⼤于12AC 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分别交AC ,BC 于点D ,E ,连接AE ,则:(1)∠ADE =_________.(2)AE _______EC ;(填“=”“>”或“<”)(3)当AB =3,BC =4时,△ABE 的周长为______.MNED CBAA BCD NM第7题图第8题图8. 如图,在△ABC 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点B ,C 为圆⼼,以⼤于12BC 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M ,N 两点;②作直线MN 交AB 于点D ,连接CD .若CD =AC ,∠B =25°,则∠ACB 的度数为___________.9. 如图,在△ABC 中,∠C =90°,∠CAB =50°.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 为圆⼼,⼩于AC 的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 ,AC 于点E ,F ;②分别以点E ,F 为圆⼼,⼤于12EF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G ;③作射线AG 交BC 边于点D .则∠ADC 的度数为_________.GC B A10. 如图,已知点D ,E 分别在∠CAB 的边AB ,AC 上,观察图中作图痕迹,若PD =6,则PE 的最⼩值是() A .2B .3C .6D .12EDC BAP11.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D =BC ,AB =CD ,已知CD =8,BC =10,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C 为圆⼼,适当长度为半径作弧,分别交BC ,CD 于M ,N 两点;②分别以点M ,N 为圆⼼,以⼤于1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四边形ABCD 的内部交于点P ;③连接CP 并延长交AD 于点E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F ,则AE 的长为() A .2B .3C .4D .5PF EDC BAMN12.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已知∠B =60°,AB =4.以点A 为圆⼼,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边AB ,AD 于点M ,N ,再分别以点M ,N 为圆⼼,以⼤于1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四边形ABCD 内⼀点P ,连接AP 并延长交BC 边于点E ,连接DE .当BE =2EC 时,BC 的长为_________.P13.如图,在△ABC中,以点A为圆⼼,AC的长为半径作弧,与BC交于点E,分别以点E,C为圆⼼,⼤于12E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P,作射线AP交BC于点D.若∠B=45°,∠C=2∠CAD,则∠BAC的度数为()A.80°B.75°C.65°D.30°E DCBAPCB Al1l21第13题图第14题图14.如图,直线l1∥l2,点A在直线l1上,以点A为圆⼼,适当长度为半径画弧,分别交直线l1,l2于B,C两点,连接AC,BC.若∠ABC=70°,则∠1的⼤⼩为()A.20°B.35°C.40°D.70°15.已知:如图,线段AB的端点A在直线l上(AB与l不垂直),请在直线l上另找⼀点C,使△ABC是等腰三⾓形.这样的点能找⼏个?请你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16.已知:如图,线段AB的端点A在直线l上,AB与l的夹⾓为60°,请在直线l上另找⼀点C,使△ABC是等腰三⾓形.这样的点能找⼏个?请你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参考答案】 ? 课前预习1. 点Aa 长线段AB 图略2. 作法:(1)作射线O′A′;(2)以点O 为圆⼼,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OA于点C ,交OB 于点D ;(3)以点O′为圆⼼,OC 长为半径作弧,交O′A′于点C ′;(4)以点C ′为圆⼼,CD 长为半径作弧,交前弧于点D ′;(5)过点D ′作射线O′B′.∠A′O′B′即为所求.证明:如图,连接CD ,C ′D ′.在COD △和C O D '''△中OC O COD O D CD C D ''=??''=??''=?(已作)(已作)(已作)SSS COD C O D '''∴△≌△() ?∴∠A′O′B′=∠AOB精讲精练 1. 图略(1)点M ,点N ,⼤于12MN 长(2)作直线AB 直线AB 即为所求 2. (1)图略①以点A 为圆⼼,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直线MN 于C ,D 两点;②分别以点C ,点D 为圆⼼,⼤于12CD 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MN 上⽅于⼀点B ;③作直线AB .直线AB 即为所求.(2)图略①在MN 下⽅任取⼀点P ;②以点A 为圆⼼,AP 长为半径作弧,交MN 于C ,D 两点;③分别以点C ,点D为圆⼼,以⼤于12CD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MN下⽅于⼀点B;④作直线AB.直线AB即为所求.3.(1)以点O为圆⼼;任意长为半径;(2)点M;点N;⼤于12MN长;AOB内部;(3)作射线OP;射线OP即为所求.4.略5. C6.略7.(1)90°;(2)=;(3)78.105°9.65°10.C11.A12.613.B14.C15.略16.略。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画轴对称图形》轴对称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画轴对称图形》轴对称PPT精品课件
画点B、C的对称点F、G,然后顺次连接E、F、G得△
EFG,则△ EFG就是所求.
方法二:也可以利用全等知识进行作图,即先出A、C
的对称点E、G,然后分别以E、G为圆心,AB、CB为
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F,则△ EFG就是所求.
知识拓展
二、确定对称点: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EFGH关于直线MN对称,连
知识梳理
例2:(2)画出△ ABC关于y轴对称的△ A2B2C2;
(3)是否存在点E,使△ ACE和△ ACB全等?若存在,直接写
出所有点E的坐标。
【结论】轴对称变换的作图的步骤是:①
求特殊点的坐标;②描点;③连线.
知识梳理
例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A( − 3,1),B( −
1,0),C( − 2, − 1),请在下图中画出△ ABC,并画出与
分别为何值.
(1)A、B关于x轴对称;
(2)A、B关于y轴对称。
知识梳理
例2:(1)根据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
相反数可得
2m + n = 1
=1
,解得
− = −2
= −1
(2)根据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
2m + n = −1
= −1
又∵点P(m,n),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1,b)
∴m=-1,n=b.
∴m=-1,n=2,故m+n=1.
知识梳理
例4:若点A(m + 2,3)与点B( − 4,n + 5)关于y轴对称,则
m+n= 0 .
+2=4
=2
根据
;解得
;故m + n = 0

轴对称图形及性质

轴对称图形及性质

文昌院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课 题轴对称图形及性质教学内容轴对称图形及性质(1.1,1.2)第一节一、1. 轴对称定义:把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这段,如果它能够和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也称这两个图形轴对称。

这条直线称为对称轴(对称轴是一条直线,不是射线或线段),两个图形的对应点(即沿对称轴对折后,能够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

2. 轴对称图形定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称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3. 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1) 轴对称是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 (2) 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轴对称是一个图形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联系:(1) 定义中都有一条直线,沿这条直线折叠重合。

(2) 轴对称图形一定成轴对称,成轴对称的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注意: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有的只有一条,有的存在多条 例1. 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线段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轴对称图①②③④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例2、下列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A、等腰直角三角形B、有一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C、正方形D、圆例3.下列图形分别是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梯形和矩形,其中有且只有一条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是( )例4、如图,下列图案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例5.剪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剪纸方法很多,下面是一种剪纸方法的图示(先将纸折叠,然后再剪,展开即得到图案):下面四个图案中,不能用上述方法剪出的是( )二、轴对称的性质:(1.2)1. (1)线段垂直平分线:垂直并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线段垂直平分线是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即①经过线段的中点 ②垂直于线段,两者缺一不可。

)(2)作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 ①分别以A 、B 为圆心,大于AB 21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C 、D ②过C 、D 两点作直线③直线CD 就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 2.性质:①成中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②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生活中轴对称图形

生活中轴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
如果一个图形关于一个点对称,那么 这个图形被称为中心对称图形。
平面关于直线对称的性质
平面关于直线的对称平面
如果一个平面π与一条直线l相对称,那么平面π的对称平面满足其上的任意一点到直线l的距离相等,并且 这两平面的法线向量相同。
轴对称与中心对称的关系
轴对称图形一定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中心对称图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生活中轴对称图形
目录
• 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与特性 • 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实例 • 轴对称图形的形成原理 • 轴对称图形的应用 • 轴对称图形的拓展学习
01
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与特 性
定义
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对称 ,那么这个图形被称为轴对称图 形。
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 ,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 ,那么这个图形就具有轴对称性 。
现代艺术中的轴对称图形:如现 代建筑、平面设计、雕塑等。
谢谢观看
音乐
在音乐中,许多乐曲的结构和旋律都具有轴对称 性,如对位法、曲式结构等。
舞蹈
在舞蹈中,许多舞蹈动作和编排都具有轴对称性, 如芭蕾舞、现代舞等。
05
轴对称图形的拓展学习
探索更多的轴对称图形实例
自然界中的轴对称图 形:如蝴蝶、蜜蜂、 花朵等。
艺术作品中的轴对称 图形:如绘画、雕塑 等。
建筑中的轴对称图形: 如中国的故宫、法国 的凡尔赛宫等。
04
轴对称图形的应用
在几何学中的应用
几何定理
轴对称图形在几何学中常被用于 证明各种定理和性质,如角平分
线定理、勾股定理等。
图形变换
轴对称是图形变换的一种形式,通 过轴对称可以将图形进行平移、旋 转等操作,从而得到新的图形。

轴对称图形作图强化练习20题(坐标轴对称问题)

轴对称图形作图强化练习20题(坐标轴对称问题)

轴对称图形作图练习1.如图,在所给网格图(每小格均为边长是1的正方形)中完成下列各题:(用直尺画图)(1)画出格点△ABC(顶点均在格点上)关于直线DE对称的△A1B1C1;(2)在DE上画出点P,使PB1+PC最小.2.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1)在网格中画出△ABC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A1B1C1;(2)在网格中画出△ABC关于直线m对称的△A2B2C2;(3)在直线m上画一点P,使得C1P+C2P的值最小.3.如图,已知△ABC.(1)画出△A1B1C1,使△A1B1C1和△ABC关于直线MN成轴对称.(2)画出△A2B2C2,使△A2B2C2和△ABC关于直线PQ成轴对称.(3)△A1B1C1与△A2B2C2成轴对称吗?若成,请在图上画出对称轴;若不成,说明理由.4.如图,在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中,点A、B、C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在图中画出与△ABC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的△AB′C′;(2)五边形ACBB′C′的周长为;(3)四边形ACBB′的面积为;(4)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PB+PC的长最短,则这个最短长度为.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2),B(3,1),C(﹣2,﹣1).(1)在图中作出△ABC关于y轴的对称△A1B1C1;(2)写出△ABC关于x轴对称△A2B2C2的各顶点坐标:A2;B2;C2.6.如图,△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4,6),B(5,2),C(2,1),(1)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B′C′,并写出A′,B′,C′的坐标.(2)求△ABC的面积.7.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A的坐标是(﹣3,﹣1).(1)将△ABC沿y轴正方向平移3个单位得到△A1B1C1,画出△A1B1C1,并写出点B1坐标;(2)画出△A1B1C1关于y轴对称的△A2B2C2,并写出点C2的坐标.8.△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2)将△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作出平移后的△A2B2C2,并写出△A2B2C2各顶点的坐标;(3)观察△A1B1C1和△A2B2C2,它们是否关于某条直线对称?若是,请在图上画出这条对称轴.9.已知甲村和乙村靠近公路a、b,为了发展经济,甲乙两村准备合建一个工厂,经协商,工厂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到两村的距离相等;(2)到两条公路的距离相等.你能帮忙确定工厂的位置吗?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5)、B(﹣1,0)、C(﹣4,3).(1)在图中作出△ABC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A1B1C1.(2)写出点A1、B1、C1的坐标.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1,2),B(3,1),C(﹣2,﹣1).(1)在图中作出△ABC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A1B1C1.(2)写出点A1,B1,C1的坐标(直接写答案).A1B1C1.12.如图,在所给网格图(每小格均为边长是1的正方形)中完成下列各题:(1)画出格点△ABC(顶点均在格点上)关于直线DE对称的△A1B1C1;(2)在DE上画出点Q,使QA+QC最小.13.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格点三角形(顶点是网格线的交点的三角形)ABC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4,5),(﹣1,3).(1)请在如图所示的网格平面内作出平面直角坐标系;(2)请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B′C′;(3)写出点B′的坐标.14.△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A、B、C三点在格点上.(1)作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C1的坐标;(2)作出△ABC关于y对称的△A2B2C2,并写出点C2的坐标.15.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格点三角形ABC(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写出△ABC的面积;(2)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3)写出点A及其对称点A1的坐标.16.已知:如图,已知△ABC,(1)分别画出与△ABC关于x轴、y轴对称的图形△A1B1C1和△A2B2C2;(2)写出△A1B1C1和△A2B2C2各顶点坐标;(3)求△ABC的面积.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点A的坐标为(﹣3,2).请按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小题:(1)把△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A1B1C1,画出△A1B1C1,点A1的坐标是;(2)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2B2C2;点C2的坐标是;(3)求△ABC的面积.18.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格点三角形(顶点是网格线的交点的三角形)ABC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4,5),(﹣1,3).(1)请在如图所示的网格平面内作出平面直角坐标系;(2)请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B′C′;(3)写出点B′的坐标.19.在正方形网格中建立如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点A的坐标是(4,4),请解答下列问题:(1)将△ABC向下平移5单位长度,画出平移后的△A1B1C1并写出点A对应点A1的坐标;(2)画出△A1B1C1关于y轴对称的△A2B2C2并写出A2的坐标;(3)S△ABC=.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3,﹣3),点B的坐标为(﹣1,3),回答下列问题(1)点C的坐标是.(2)点B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3)△ABC的面积为.(4)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B′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作轴对称图形
(第2课时)
考点1、轴对称作图在实际中的应用
例1、已知:如图点A 、A ′关于某直线对称,试着画出其对称轴。

A ··A /
例2、(1)已知直线l 及直线异侧两点A 、B ,在直线l 上取一点C ,使得点C 到
A 、
B 两点的距离之和最近(CA+CB 最小);
(2)已知直线l 及直线同侧两点A 、B ,在直线l 上取一点C ,使得点C 到
A 、
B 两点的距离之和最近(CA+CB 最小)。

·B
迁移1、如图,A、B两村在一条小河的的同一侧,要在河边建一水厂向两村供水.
(1)若要使自来水厂到两村的距离相等,厂址应选在哪个位置?
(2)若要使自来水厂到两村的输水管用料最省,厂址应选在哪个位置?
请将上述两种情况下的自来水厂厂址标出,并保留作图痕迹.
.B
A .
例3、已知P、Q是△ABC的边AB、AC上的点,你能在BC上确定一点R,使△PQR的周长最短吗?
练1、要在燃气管道L上修建一个泵站,分别向A,B两镇供气,泵站修在管道的什么地
方,
可使所用的输气管线最短?
练2、如图,A 为∠MON 内一点,试在OM 、ON 边上分别作出一点B 、C ,使△ABC 的周长最 小.
练3、某地有两所大学和两条相交叉的公路,如图所示(点M ,N 表示大学,AO ,BO 表示公 路),现计划修建一座物资仓库,希望仓库到两所大学的距离相等,到两条公路的距离也 相等。

(1)你能确定仓库应该建在什么位置吗?在所给的图形中画出你的设计方案;
(2)阐述你设计的理由。

提升练习
练5、如图,A 为马厩,B 为帐篷,牧马人某一天要从马厩牵出马,先到草地边某一处牧马, 再到河边饮水,然后回到帐篷,请你帮他确定这一天的最短路线。

练6、如图,已知两点P 、Q 在锐角∠AOB 内,分别在OA 、OB 上求点M 、N ,使PM +MN +
NQ最短.
B
练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一动点P到定点A(1,1)、B(5,7)的距离分别为AP和BP,
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BP+AP最小,画出图形,并求P点坐标.
作点Q'与点Q关于线OB对称,连接点P、Q‘交OB于点N;再作PM垂直于OA于点M,此时的PM+PN+NQ最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