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_液压控制阀的研究与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_液压控制阀的研究与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_液压控制阀的研究与设计

液压控制阀的研究与设计

第1章绪论

液压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应用学科,虽然历史较短,发展的速度却非常惊人。液压设备能传递很大的力或力矩,单位功率重量轻,结构尺寸小,在同等功率下,其重量的尺寸仅为直流电机的10%~20%左右;反应速度快、准、稳;又能在大范围内方便地实现无级变速;易实现功率放大;易进行过载保护;能自动润滑,寿命长,制造成本较低。因此,世界各国均已广泛地应用在锻压机械、工程机械、机床工业、汽车工业、冶金工业、农业机械、船舶交通、铁道车辆和飞机、坦克、导弹、火箭、雷达等国防工业中。

液压传动设备一般由四大元件组成,即动力元件——液压泵;执行元件——液压缸和液压马达;控制元件——各种液压阀;辅助元件——油箱、蓄能器等。

液压阀的功用是控制液压传动系统的油流方向,压力和流量;实现执行元件的设计动作以控制、实施整个液压系统及设备的全部工作功能。

1.1 液压技术的发展历史

液压传动理论和液压技术发展的历史可追溯17世纪,当时的荷兰人史蒂文斯(Strvinus)研究指出,液体静压力随液体的深度变化,与容器的形状无关。之后托里塞勒(Torricelli)也对流体的运动进行研究。17世纪末,牛顿对液体的粘度以及浸入运动流动体中的物体所受的阻力进行了研究。18世纪中叶,伯努利提出的流束传递能量理论及帕斯卡提出的静压传递原理,使液压理论有了关键性的进展。1795年英国伦敦的约瑟夫.布拉默(Joseph Bramah 1749~1814)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棉花、羊毛液压打包机。1905年,詹尼(Janney)设计了一台带轴向柱塞泵的油压传动与控制装置,并于1906年成功地应用在弗吉尼亚号战舰的炮塔俯仰、转动机构中。1936年,哈里.威克斯(Harry Vikers)提出了包括先导式溢流阀在内的些液压控制元件有力地推动了液压技术的进步。1958年美国麻萨诸塞州理工学院的布莱克本(Blackburn)、李诗颖创造了电液伺服阀,并于1960年发表了对液压技术有杰出贡献的论著——《流体动力控制》。

现在由于微型计算机与液压技术日益密切的结合,对液压控制阀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液压控制已开始形成了一个分支学科,继续不断不断地向高、精、尖的方向发展。

1.2 我国液压阀技术的发展概况

我国的液压工业及液压阀的制造,起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期间,由于机床制造工业发展的迫切需求,50年代初期,上海机床厂、天津液压件厂

- 1 -

仿造了苏联的各类低压泵、阀。

随后,以广州机床研究所为主,在引进消化国外中低压元件制造技术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了公称压力为2.5MPa和6.3MPa的中低压液压阀系统(简称广州型),并迅速投入大批量生产。

60年代初期,为适应液压工程机械从中低压向高压方向的发展,以山西榆次液压件厂为主,引进了日本油研公司的公称压力为21MPa的中高压液压阀系列,以及全部加工技术和制造、试验设备,并据此发展、设计成我国的中高压液压闪系统(简称榆次型)。

1968年,当时的一机部组织有关单位,在公称压力21MPa液压阀的基础上,设计了我国一套公称压力为31.5MPa的高压阀系列,并投入批量生产。

为使产品实现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我国于1973年再次组成―液压阀联合设计组‖,

在总结国产高压阀设计、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借鉴了国外同类产品的结构,性能、工艺特点,又增补了多种规格和新品种,并使国产阀的安装连接尺寸首次符合国际标准。并于1977年正式完成了公称压力为31.MPa的高压阀新系列的设计。1978年起,通过全系列图纸的审查、试制、鉴定等工作,并在全国推广使用。1982年,通过了全系列的定型工作。故上述产品简称为―82年联合设计型高压液压阀系列‖。

为适应高压、大流量的液压传动要求,济南铸锻研究所、上海704研究所和北京冶金液压机械厂等单位,自1976年开始,还引进、消化和研制了二通插装阀(简称CV阀),并在80年代初期,完成了自己的系列。二通插装阀作为不同于常规阀的另一类液压阀类,也正在开拓着它的使用范围。

此外,随着组合机床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广泛应用,1975年,大连组合机床研究引进、消化、吸收和研制了叠加式液压阀。

建国以来,我国液压行业及液压阀的制造生产,从无到有,发展很快,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品种和性能指标还有较大差距。为了提高我国液压行业的综合素质,国家机械部制定了以下调整原则:

A类重点发展产品(包括国产的电液伺服阀、比例阀和数字控制阀以及引进、消化德国力士乐公司的压力为21、35、63MPa,通径为6~32mm的三大类液压阀和我国自行开发的叠加阀、插装阀及GE系列阀等);

B类允许保留和过渡产品(包括目前应用面广、市场需求最大,一时尚无替代产品;国内70年代、80年代开发的,现在已成为主导产品,虽然技术上达不到国际80年代水平,但需要保留一段时间的产品。)

C类限制发展和逐步淘汰产品。(指水平低,性能差,耗能耗材的产品,不符合标准的落后产品,不符合标准的老产品,具体指我国50、60年代设计的广州型中低压系列,及与之相仿的早期产品。)

1.3 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范围

- 2 -

作为工科类院校,特别是机械专业,液压技术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但由于学科本身内容的复杂程度和教学条件的限制,不能轻易地使教师讲得清楚,学生听得明白。有监于此,本课将重点对液压控制阀部分进行理论研究,主要研究对象为溢流阀、减压阀和顺序阀。

- 3 -

压力控制阀

直动式

差动式

三节同心式

二节同心式

滑阀式

直动型

先导型

远程调压阀

普通溢流阀

电磁溢流阀

三节同心式

二节同心式

卸荷溢流阀(单向溢流阀)

溢流阀

单向减压阀

定差减压阀

定比减压阀

溢流阀

直动型顺序阀

先导型顺序阀

顺序阀

压力继电器

第2章压力控制阀的分类与型号

液压系统中,用来控制系统的压力、流量和液流方向的元件均称为液压控制阀,简称液压阀。液压阀品种繁多,规格复杂,按工作原理可划分为以下几种:通断式控制元件(即开关或定值控制阀):这是常用的一类液压阀,又称普通液压阀。

伺服式控制元件:压力伺服阀、流量伺服阀等。

比例式控制元件:比例压力阀、比例流量阀和比例方向阀等。

本章及后续几章将就常用压力控制阀进行详细论述。

2.1压力控制阀的分类:

在液压传动系统中,液流的压力是最基本的参数之一,执行元件的输出力或输出扭矩的大小,主要由供给的液压力所决定。为了对油液压力进行控制,并实现和提

高系统的稳压、保压、减压、调压等性能或利用压力变化实现执行机构的顺序动作等,根据油液压力和控制机构弹簧力相平衡的工作原理,人们设计制造了各种压力控制阀。常见种类如下:

- 4 -

- 5 -

名称

控制方式

进序号公

称通径调压范围(mm)

B: 0.5~7

C: 3.5~14H: 7~21K: 14~35H1: 0.6~8H2: 4~16H3: 8~20H4: 16~31.5

工厂代号

溢流阀电磁溢流阀卸荷溢流阀减压阀远控溢流阀卸荷溢流阀平衡阀

JDF JF X2F X4F

X3F YF

单向顺序阀远控单向顺序阀XYF 顺序阀

单向减压阀

XD1F XD2F XD3F

O、H

阀机能P-法兰式

B-板式(MPa)

L-螺纹式D 、2D E 、2E

名称

结构代号公称压力调压范围溢流阀(含远程高压阀)

电磁溢流阀卸荷溢流阀减压阀内控单向顺序阀外控顺序阀

外控单向顺序阀

JA J

X X XA

YF 卸荷阀

单点压力继电器HF

内控顺序阀

单向减压阀

XA H PD 滑阀机能

(MPa)双点压力继电器平衡阀

2PD

PH 0、1、2、3、

表示 0省略

D E

I 1I 2

O H

Y Y

控制方式

溢流阀、减压阀a b c d a b c a b c 0.6~64~168~2016~31.50.6~161.6~44~80.6~6.34~2016~31.5

顺序阀压力继电器P-法兰式

B-板式(可省略)L-螺纹式(MPa)

公称通径 (mm)

2.2 我国常用的压力控制阀型号及意义表示

2.2.1 6.3MPa 以下中低压系列(广州型)

2.2.2 中高压系列(榆次型)

2.2.3 高压系列(联合设计组)

名称

控制形式

改进序号

最大工作压力

主要规格

B 对压力继电器压力(MPa)

对阀:流量

(L/min)

(MPa)A=1B=2省略K=0.6L=1.6M=4

E

Y Y

I X X I J P J X 电磁溢流阀(交流)

单向顺序阀液动顺序阀顺序阀单向减压阀减压阀低压溢流阀

中压溢流阀Y 板式:B

法兰式:F 管式(省略)

连接方式

- 6 -

DB

型号总称安电磁阀=W 不安电磁阀=(省略)

先导型溢流阀=(省略)

不带插入式主阀芯的先导阀=DBC (不标通径)带插入式主阀芯的先导阀=DBC

(标通径10或32)远程调压阀=DBT (不标通径)

通 径板式连接螺纹连接

订货说明8=10=16=20=25=32=

- 10 - - 20 30 8

10 15

20

25 30(二位阀)

常闭=A

常开=B

板式连接=无标记螺纹连接=G

调节手柄=1

带保护罩的调节螺栓=2带锁的调节手柄=3

30系列=30

调节压力(X105Pa)矿物质液压油=无标记磷酸脂液压油=V 30/

控制油型式图形符号

交流电压220V 频率50Hz=W220-50hid 直流电压24V =G 24

带内装式整流器的直流电磁铁(只Z5形插头可以用)=W220R 无故障按钮=无标记有故障检查按钮=N

方形插头=

Z4大方形插头=Z 5

带指示灯的大方形插头=Z5L 更详细的说明先导式减压阀=DR ;

不带通径主阀芯的先导阀:通径10=DBC,

通径25、32=DRC (不标通径和连接方式);带主阀芯的先导阀=DRC(注明通径10或32、不注连接方式)公称通径

板式连接=无标记;管式连接=G 控制油供排方式:内供内排=无标记;外供内排=X;内供外排=Y (泄漏油从Y 口排出);外供外排=XY

有单向阀=无标记;没有单向阀=M 矿物质液压油=无标记;磷酸脂液压液=V 附加说明

30/

调节手柄=1;带保护罩的调节螺栓=2;带锁的调节手柄=330系列=30

控制压力10MPa=100;控制压力31.5MPa=315

2.2.4 我国引进的德国力士乐公司压力阀系列: (1)溢流阀 \

(2) 减压阀

- 7 -

DZ

型号总称

先导顺序阀=无标记

不带主阀芯的先导阀=C (不标通径)通径(mm ):10=10 ;25=25;32=3230系列=30

最高调节压力=210(105MPa)

控制油供排方式:内供内排=无标记;外供内排=X;内供外排=Y (泄漏油从Y 口排出);外供外排=XY

有单向阀=无标记;没有单向阀=M 矿物质液压油=无标记;磷酸脂液压液=V 附加说明

带主阀芯的先导阀=C (标明通径10或32)调节手柄=1;带保护罩的调节螺栓=2;带锁的调节手柄=3 30 /

210

(3) 顺序阀

- 8 -

(a)(b)

(c)

(d)

第3章 溢流阀

3.1 溢流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溢流阀的基本功用是:当系统的压力达到或超过溢流阀的调定压力时,系统的油液通过阀口溢出一些,以维持系统压力近于恒定,防止系统压力过载,保障泵、阀和系统的安全,此时的溢流阀常称为安全阀或限压阀。

溢流阀的根据结构可分为直动型和先导型两种。 3.1.1 直动型溢流阀

图3-1 直动型溢流阀结构简图

(a )锥阀式 (b)球阀式 (c)滑阀式 (d)溢流阀的基本符号 1-调压螺栓 2-弹簧 3-阀芯 4-阀体(含阀座)

锥阀式和球阀式又叫座阀式溢流阀,特点是动作灵敏,密封性能好,配合没有泄漏间隙,但导向性差,冲击性较强,阀座阀芯易损坏。滑阀式由于阀口有一段密封搭合量,稳定性较好,不易产生自激振动,但动作反应较慢。

图3-2 锥阀式DBD 直动型溢流阀(插装式)

(a )结构图 (b )局部放大图 (c )简化符号 (d )详细符号

K

P

T

1-偏流盘 2-锥阀 3-阻尼活塞 4-调节杆 5-调压弹簧 6-阀套 7-阀

(1)工作原理: 设弹簧预紧力为Ft,活塞底部面积为A 则:

当PA < Ft 时,阀口关闭。

当PA = Ft 时,阀口即将打开,此时,PA = F t = K X 0,

P =P K (开启压力)=KX 0/A

当PA > Ft 时,阀口打开,P→T,稳压溢流或安全保护。

锥阀开启后,由[1]得锥阀的力平衡方程为:

PA =K(0X +X )+G ±F

f

+Fs –Fj

即: P= [K(0X +X )+G

±F

f

+Fs –Fj]/A (3-1)

式中 : K 、0X 分别为弹簧刚度和预压缩量(m );G 为阀芯自重(水平时不考虑):F f 为阀芯与阀套间的摩擦力(N );Fs 为稳态液动力(N );Fj 为射流力(N)。

此处 ∵Fs=0, Fj=KX(N)

∴P=( K 0X +G

±F f

)/A (3-2)

(2) 调压原理:调节调压螺帽改变弹簧预压缩量,便可调节溢流阀调整压力。 (3) 特点:从式(3-2)可知这种阀的进口压力P 不受流量变化的影响,被控力P 变化很小,定压精度高。但由于Ft 直接与PA 平衡,若 P 较高,Q 较大时,K 就相应地较大,不但手调困难,且Ft 略有变化,p 变化较大,所以一般用于低压小流量场合。

3.1.2 先导式溢流阀

先导阀 --直动式锥阀,硬弹簧。

(1)组成 : 带有导向圆锥面的锥阀(二级同心式)和软弹簧 主阀 滑阀和软弹簧。

带有多节导向圆锥面的锥阀(三级同心式)和软弹簧

- 10 -

图3-3 YF 型三节同心先导溢流阀(板式)

1、阀体

2、主阀座

3、主阀芯

4、阀盖(先导阀体)

5、先导阀座

6、先导阀锥式阀芯

7、调压弹簧

8、调节杆

9、调压螺栓 10、手轮 11、主阀弹簧

先导型溢流阀的先导阀是一个小规格的锥阀式直动溢流阀,其弹簧用于调定主阀部分的溢流压力。主阀的弹簧不起调压作用,仅是为了克服摩擦力使主阀芯及时回位而设置。

(2) 工作原理:设Ac 为先导阀阀座孔面积(m 2),Fx 、Kx 为先导阀弹簧预紧力、刚度,F t 、G 、F f 、K y 为主阀弹簧预紧力、自重、摩擦力。

当P2Ac < Fx 时,导阀关闭,主阀也关闭。 当P2A c> Fx 时,导阀打开,主阀两端产生压差:△p 当 △p < Ft+G+F f 时,主阀关闭。

△p > Ft+G+F f 时,主阀打开稳压溢流或安全保护。

由[1]得主阀芯和导阀的力平衡方程分别为:

f y F G y y K A P A P ±++=-)(02211

)(02X X K A P x c +=

由上两式可得溢流阀进口压力为:

])([1

)(01

0121f y c x F G y y K A X X A K A A P ±++++?=

(Pa ) (3-3) 调压原理:调节调压螺帽,改变硬弹簧力,即可改变压力。 特点: ∵ 溢流阀稳定工作时,主阀阀芯上部压力小于下部压力。

∴ 即使下部压力较大,因有上部压力,弹簧可做得较软,流量变化引起阀心

位置变化时,弹簧力的变化量较小,压力变化小。

又∵ 调压弹簧调好后,上部压力为常数。

∴ 压力随流量变化较小,克服了直动式溢流阀的缺点。 还∵ 先导阀的溢流量仅为主阀额定流量的1%左右 ∴ 先导阀阀座孔的面积A C 、开口量x 、调压弹簧刚度K X 都不必很大 ∴ 先导型溢流阀广泛用于高压、大流量场合。

3.2 溢流阀的主要性能

3.2.1静态特性:

(1) 压力调节范围

定义:调压弹簧在规定范围内调节时,系统压力平稳(压力无突跳及迟滞现象)上升或下降最大和最小调定压力差值。

(2)启闭特性

定义:溢流阀从开启到闭合全过程的被控压力p与通过溢流阀的溢流量q之间的关系。一般用溢流阀处于额定流量、额定压力Ps时,开始溢流的开启压力Pk和停止溢流的闭合压力P B分别与Ps的百分比来表示。

开启压力比:

P=(Pk/Ps)?100%

K

闭合压力比:

P=( P B/Ps)?100%

B

两者越大及越接近,溢流阀的启闭特性越好。一般规定:开启压力比应不小于90%,闭合压力比应不小于85%,其静态特性较好。

(3) 卸荷压力:当溢流阀作卸荷阀用时,额定流量下进、出油口的压力差称为卸荷压力。

(4) 最大允许流量和最小稳定流量:溢流阀在最大允许流量(即额定流量)下工作时应无噪声。

3.2.2动态特性

(1)压力超调量:最大峰值压力与调定压力的差值。

(2)响应时间:指从起始稳定压力与最终稳态压力之差的10%上升到90%的时间。

(即图3-4中A、B两点的间的时间间隔)

(3)过渡过程时间:指从调定压力到最终稳态压力的时间。(即图3-4中B点到C点间的时间间隔)

(4)升压时间:指溢流阀自卸荷压力上升至稳定调定压力所需时间。(即图3-5的△t1)

(5)卸荷时间:指卸荷信号发出后由稳态压力状态到卸荷压力状态所需的时间。(即图3-5中的△t2)

- 11 -

- 12 -

t

p p 0

P

图3-4流量阶跃变化时溢流阀的进口压力响应特性

t

p p 0

P

图3-5溢流阀升压与卸荷特性

3.2.3 先导型溢流阀的静态特性分析:

以本次设计中绘制YF型溢流阀为例:具体尺寸见相关装配图及零件图。 (1)开启过程:

设额定排放压力p n =16MPa ,开启压力p k =14MPa ,先导阀弹簧刚度为K x =42N

- 13 -

/mm 、预压缩量为X 0=5mm ,主阀弹簧刚度Ky =20N/mm 、预压缩量y 0=40mm 额定流量q n =120L/min ,主阀芯与阀孔间的摩擦力为F f ,上、下腔的液压力分别为p 2和p 1,而其上下有效作用面积分别为A 2和A 1

A 2=)1640(422-π=1055 mm 2; A 1=)5.1740(4

22-π

=1016 mm 2

1016

1055

12=

A A =1.04 (符合在1.03~1.05 之间的条件) 主阀芯自重为:

G=mg=0.18×9.8=1.764N ,

先导阀孔座面积为:

A c =

235.44

π

=14.85 mm 2

稳态时的主阀开度y=0.4mm ,则:

A. 当液压系统压力p 1低于先导阀的开启压力p k 时,先导阀保持关闭。根据[1]此时主阀芯受力条件为

A 1 p 1< A 2 p 1+K y y 0+G+F f (3-4)

式中K X 、K y 分别为先导阀弹簧和主阀弹簧的刚度(N/m );X0、y0分别为先导阀弹簧和主阀弹簧的预压缩量(m )。

此时阀口仍关闭。

B. 当系统压力上升到先导阀的开启压力时,先导阀处于即将开启但未开启的状态,主阀芯受力关系仍为式(3-4)

C. 当系统压力升高超过先导阀开启压力时,先导阀打开,液压油经由阻尼孔流向先导阀再流回油箱。此时主阀芯上下两腔将产生压力差,但尚未到达足以抬升主阀芯的程度,根据[1]主阀芯的受力方程为:

A 1 p 1q < A 2 p 2q +K y y 0+G+F f (3-5) D. 当系统压力上升到主阀开启压力时,

通过阻尼孔的流量增大,产生的压力差使主阀芯处于平衡状态:根据[1]有力平衡方程:

A 1 p 1n = A 2 p 2n + K y y 0+G+F f (3-6)

图3-6 先导型溢流阀示意图 E. 当系统压力高于主阀开启压力时,主阀开启,根据[1]其受力为

1111112sin θπyp D C p A -= A 2 p 2+K y (y 0+y )+G+F f (3-7)

x

- 14 -

式中,y 为主阀口的开度(m );1θ为液体入射角,近似等于维阀半维角1φ=38.5(0);D 1=16为主阀座孔直径(m ); 根据[7]主阀口流量系数C 1=0.77~0.8(取0.8)为。

F. 当系统压力升到调定压力时,阀内通过额定流量,根据[1]此时主阀芯受力方程为:

11112sin θπn n yp D C p A -= A 2 p 2n +K y (y 0+y )+G+F f (3-8)

到此,溢流阀开启完成。 (2) 闭合过程:

其过程与开启过程相反,但各关键点相似,不同的是由于摩擦力方向改变,造成阀口的关闭压力比相应的开启压力要小。

(3) 静态特性关系式

先导型溢流阀在稳态溢流条件下,满足下列关系式: A. 根据[1],主阀口出流方程式为

11

112

s i n p y D C q ρ

φπ= (m 3/s ) (3-9)

式中,p1为受控压力(Pa ),油液密度ρ=900(kg/m 3),其他参数意义同前。 B. 主阀芯受力平衡方程式:

-11p A A 2 p 2=K y (y 0+y )+11112sin θπyp D C +G ±F f (N)

(3-10) 式中,F f 开启时取正号,闭合时取负号;其余参数意义同前。 C. 通过主阀芯阻尼孔的流量方程式: 阻尼孔结构为细长孔,根据[3]其流量

q=)(2

210

'p p A C -ρ

(m 3/s) (3-11)

式中阻尼孔截面积A 0=214

π

=0.785(m 2); 根据[3]阻尼孔的流量系数C’=0.82。

D. 先导阀口出流方程式根据[1]有:

q=22

22

sin p dx C ρ

φπ (m 3/s) (3-12)

式中,根据[3]先导阀流量系数C 2=0.77,先导阀阀座孔直径d=4 (mm);x 为先导阀阀口的轴向开度(m );先导阀芯的半锥角2φ=20(0)。

E. 先导阀芯受力平衡方程式根据[1]有:

A c p 2=K x (x 0+x )+2222sin φπxp d C (N) (3-13)

式中,各参数意义同前。

- 15 -

(4) 溢流阀内泄漏量:

根据[10]按偏心环状缝隙的流量公式来计算:

q=)

(654

.03Zb L p r D g

-?μ (cm 3/s) (3-14)

式中,主阀芯直径 D=4(cm )

主阀芯直径D与阀体间的单边配合间隙 △r=0.005(cm ) 公称压力 Pg=16Mpa=16/0.09807≈163.15(kgf/cm 2) 油液动力粘度

)/(10592.2900108.28226m s N ??=??=?=--ρνμ

026.0)/.(9807

.010592.222=?=-cm s kgf (kgf.s/cm 2)

主阀芯与阀体的配合长度 L=1.5(cm ) L处均压槽数 Z=7 均压槽宽 B=0.05(cm )

则: q=)

05.075.1(026.015

.163005.04654.03?-???=1.76×10-3 (cm 3/s)

3.3 溢流阀的基本应用

(1) 稳压溢流回路:溢流阀和定量泵、节流阀并联,阀口常开。(如图3-7所示)

在采用定量泵的液压系统中,溢流阀与节流元件及负载并联,泵的供油量大于节流阀通道的需求量,此时,溢流阀作定压阀使用,阀口常开,使多余的油液回油箱,以保持节流阀进口的系统压力基本为恒定值。

(2) 安全限压回路:溢流阀和变量泵组合,正常工作时阀口关闭,过载时打开压力油经阀口回油箱,油压不再升高,起安全保护作用,故又称安全阀。(如图3-8所示)

图3-7稳压溢流回路图3-8 安全限压回路

(3)远程调压回路:将先导式溢流阀的远程控制口K接远程调压阀进油口,并p远程< p主调(如图3-9所示)

(4)系统卸荷回路:溢流阀和二位二通阀组合(先导式)(如图3-10所示)将先导式溢流阀的遥控口K通过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直接与油箱连接,当换向阀的P、O口处于联通状态时,系统卸荷

(5)多级调压回路(如图3-11所示)

(6)形成背压

图3-9远程调压回路图3-10系统卸荷回路

- 16 -

高压

图3-11多级调压回路

- 17 -

- 18 -

第4章 减压阀

减压阀是一种将出口压力调节到低于进口压力的控制阀。用于减低系统中某一分支液压油路的压力,以满足液压设备执行元件的需要,常见于各种液压控制系统、夹紧系统、辅助系统及润滑系统中。根据减压阀的工作特点,可分为:定压输出减压阀、定差减压阀、定值减压阀。

4.1 减压阀和结构及工作原理

4.1.1 定压输出减压阀

减压原理:利用油液在某个地方的压力损失,使出口压力低于进口压力,并保持 恒定,故称定值减压阀。

(1) 出口压力控制式先导型定压输出减压阀 结构如下:

K

P1

P2

泄油口

(b)

(c)

(a)

图4-1 定压输出减压阀

(a)结构 ;(b )先导型定压输出减压阀符号; (c )一般符号 1-调压手轮;2-调节螺钉;3-锥阀;5-阀盖;6-阀体;7-主阀; 8-端盖9-阻尼孔; 10-主阀弹簧; 11-高压弹簧

- 19 -

工作原理:

液压油由进口P1经减压口变为P2,再经通道进入主阀7下腔,再经阻尼孔9进入主阀上腔和先导阀前腔,然后通过锥阀座4中的阻尼孔后作用在锥阀3上。

设A 、Ac 分别为主阀和先导阀有效作用面积(2m );Kx 、Ky 分别为先导阀和主阀 弹簧刚度(N/m);X 0 、X 分别为先导阀弹簧预压缩量和开口量(m );Y 0、Y 、Y max 分别为主阀弹簧预压缩量、主阀开口量和最大开口量(m),则:

当: P3Ac

当: P3Ac

忽略稳态液动力时,根据[1]先导阀和主阀的力平衡方程为:

)(03X X K A P x c += (4-1)

)(max 032Y Y Y K A P A P y -++= (4-2)

所以,出口压力:

P2=A Y Y Y K A X X K y c x )

()(max 00+++

+ (4-3) 又∵ X<<0X ,Y<<0X +max Y ,Ky 很小 ∴ )(max 0Y Y Y K y -+≈C (常数)

∴ P2=

C A X K c

x +0

(4-4)

调节调压弹簧,改变硬弹簧力,即可改变出口压力。

特点: 在减压阀出口油液不再流动时,由于先导阀卸油仍未停止,减压口仍有油液流动,阀就处于工作状态,出口压力也就保持调定压力不变。 (2)进口压力控制式先导型定压减压阀

结构如下图

- 20 -

I 6II 7

8

图4-2 DR20~30型定压输出减压阀

1、阀体

2、主阀芯

3、阀套

4、单向阀

5、主阀弹簧

6、控制油流量恒定器

7、先导阀芯

8、调压弹簧 I 、固定阻尼 II 、可变阻尼

工作原理:设A 、Ac 分别为主阀和先导阀有效作用面积(m 2);Kx 、Ky 分别为先导阀和主阀弹簧刚度(N/m);X 0、X 分别为先导阀弹簧预压缩量和开口量(m );Y 0、Y 、Y max 分别为主阀弹簧预压缩量、主阀开口量和最大开口量(m),则:

当: P3Ac

当: P3Ac

主阀芯力平衡方程:

)(max 032Y Y Y K A P A P y -++= (4-5)

又∵ Y<<0X +max Y ,Ky 很小

∴ )(max 0Y Y Y K y -+≈C (常数)

C A P A P +=32∴ (4-6)

与溢流阀比较:

溢流阀 减压阀 A 保持进口压力不变 出口压力

液压缸的设计_毕业论文设计-液压缸的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毕 业 设 计 液压缸的设计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

2013 年11 月28 日

摘要 将液压缸提供的液压能重新转换成机械能的装置称为执行元件。执行元件是直接做功者,从能量转换的观点看,它与液压泵的作用是相反的。根据能量转换的形式,执行元件可分为两类三种:液压马达、液压缸、和摆动液压马达,后者也可称摆动液压缸。液压马达是作连续旋转运动并输出转矩的液压执行元件;而液压缸是作往复直线运动并输出力的液压执行元件。此说明书是针对液压缸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来确定液压缸的工作压力和承载能力,来确定其缸筒内径、壁厚和活塞杆的直径。再根据液压缸的零部件的工作要求确定零件的工艺,根据零件的精度要求确定零件的加工方法,并生成工艺卡片,完成零件的加工。 关键字:液压缸、机械能、转矩、执行元件 Abstract Hydraulic cylinder will be able to provide the device called actuators. Work is a direct implementation of component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nergy conversion; it is the role of the in the form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three component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and the output of the of components

机械毕业设计-液压缸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名称:液压缸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制10-?班 姓名: 学号:06 指导教师姓名:徐鹏 设计起止日期:2013年7月8日——2013年7月12日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液压缸设计 二、数据: 推力大小:; 速比:; 行程:; 缸体型式:; 活塞杆外端连接型式:; 是否有导向:。 三、任务量: 液压缸总图:2号(手工绘制); 零件图:3号(手工绘制); 说明书:液压缸的设计及计算说明书(手写)。 指导教师:徐鹏2013年7月8 日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单

液压缸设计指导书 机械工程学院 机设教研室

一、设计目的 油缸是液压传动系统中实现往复运动和小于360°回摆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制造容易以及使用维护方便、低速稳定性好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各部门。其主要应用有:工程机械中挖掘机和装载机的铲装机构和提升机构,起重机械中汽车起重机的伸缩臂和支腿机构,矿山机械中的液压支架及采煤机的滚筒调高装置,建筑机械中的打桩机,冶金机械中的压力机,汽车工业中自卸式汽车和高空作业车,智能机械中的模拟驾驶舱、机器人、火箭的发射装置等。它们所用的都是直线往复运动油缸,即推力油缸。所以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液压缸的设计制造,提高液压缸的工作寿命及其性能,对于更好的利用液压传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生自己独立地完成指定的课程设计任务,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查阅参考书和工具书的方法,提高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进一步加强设计计算和制图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为毕业后成为一名出色的机械工程师打好基础。 为此,编写了这本“液压缸设计指导书”,供机械专业学生学习液压传动课程及课程设计时参考。 二、设计要求 1、每个参加课程设计的学生,都必须独立按期完成设计任务书所规定的设计任务。 2、设计说明书和设计计算书要层次清楚,文字通顺,书写工整,简明扼要,论据充分。计算公式不必进行推导,但应注明公式中多符号的意义,代入数据得出结果即可。 3、说明书要有插图,且插图要清晰、工整,并选取适当此例。说明书的最后要附上草图。 4、绘制工作图应遵守机械制图的有关规定,符合国家标准。 5、学生在完成说明书、图纸后,准备进行答辩,最后进行成绩评定。 三、设计任务 设计任务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所收集资料情况确定。最后人均一题,避免重复。 四、设计依据和设计步骤 油缸是液压传动的执行元件,它与主机及主机的工作结构有着直接的联系。不同的机型和工作机构对油缸则有不同的工作要求。因此在设计油缸之前,首先应了解下列这些作为设计原始依据的主要内容。主机的用途和工作条件,工作机构的结构特点,负载值,速度,行程大小和动作要求,液压系统所选定的工作压力和流量等。 油缸的设计内容和步骤大致如下: 1、液压缸类型和多部分结构的选择。 2、确定基本参数。主要包括工作负载、工作速度(当有速度要求时)、工作行程、导向长度、缸筒内径及活塞杆直径等。 3、强度和稳定性计算。其中包括缸筒壁厚、外径和缸底厚度的强度计算,活塞杆强度和稳定性验算,以及各连接部分的强度计算。 4、导向、密封、防尘、排气和缓冲等装置的设计。 5、整理设计说明书。绘制工作图。 应该指出,不同类型和结构的油缸,其设计内容量是不同的,而且各参数之间需要综合考虑反复验算才能得出比较满意的结果。因此设计步骤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 五、结构型式的确定

液压支架设计与应用毕业论文

液压支架毕业论文 1 绪论 回采面中,为了确保工作面机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要对顶板进行支撑和管理,以防止工作面空间的顶板冒落。液压支架是以高压液体为动力,由金属构件和若干液压元件组成。它使顶板的支撑、切顶、移架和输送机等工序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因而大大地改善了回采工作面的工作条件、降低了人们的劳动强度,有效地增加了劳动安全性,使工作面的产量和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为工作面的自动化创造了条件。但液压支架对煤层的地质条件要求较高。 液压支架动作原理可概括如下:液压支架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具备升、降、推、移四个基本功作,这些动作是利用泵站供给的高压乳化液通过工作性质不同的几个液压缸来完成的。 (1) 升柱 当需要支架上升支护顶板时,乳化液进入立柱的活塞腔,另一回腔液,推动活塞上升,使与活塞杆相连接的顶梁紧紧接触到顶板。 (2) 降柱 当需要降柱时,高压液进入立柱的活塞杆腔,另一回腔液迫使活塞杆下

降,于是顶梁脱离顶板。 (3) 支架和输送机前移 支架和输送机的前移,都是由底座上的推移千斤顶来完成的。当需要支架前移时,先降柱卸载,然后高压液进入推移千斤顶的活塞杆腔,另一腔回液,以输送机为支点,缸体前移,把整个支架拉向煤壁;当需要推输送机时,支架支撑顶板后,高压液进入推移千斤顶的活塞腔,另一腔回液,以支架为支点,使活塞杆伸出,把输送机推向煤壁。支架的支撑力与时间的曲线,称为支架的工作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1—1 支架工作特性曲线 支架立柱工作时,其支撑力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支架在升柱时,高压液进入立柱下腔,立柱升起使顶梁接触顶板,立柱下腔压力增加,当增加到泵站工作压力时,泵站自动卸载,支架的液控单向阀关闭,立

液压支架四连杆的设计和液压支架的使用维护毕业论文

液压支架四连杆的设计和液压支架的使用维 护毕业论文 绪论(概述) 液压支架是在摩擦支柱和单体液压支柱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作面机械化支护设备。它与滚筒采煤机、可弯曲刮板输送机、机及胶带输送机等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了采、支、运等主要工序的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从而使长壁采煤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液压支架能可靠而有效的支撑和控制工作面顶板,隔离采空区,防止矸石窜入工作面,保证作业空间,并且能够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而机械化移动,不断的将采煤机和输送机推向煤壁,从而满足了工作面高产、高效和安全生产的要求。液压支架的总重量和初期投资费用占工作面整套综采设备的60%~~70%左右,因此液压支架成了现代采煤技术中的关键设备之一。 1)液压支架使用现状 液压支架的设计、制造和使用,从1854年英国研制成功了支架发展到现在,已经基本成熟。他已经形成了能适应各种不同煤矿地质条件的各类液压支架。 从液压支架的形式来看,有支撑式液压支架发展到掩护式液压支架和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从支架的质量来看,有轻型液压支架、中型液压支架和重型液压支架,从支撑高度来看,有薄煤层液压支架、中厚煤层支架和厚煤层液压支架,其中厚煤层液压支架又分厚煤层一次采全高液压支架、厚煤层分层开采液压支架和放顶煤液压支架。从用途来看,有端头液压支架和中间液压支架。所以从支架的现状来看,液压支架已经发展到一个完整的液压支架体系。从液压支架的设计来看,由过去的手工设计发展到全部计算机程序设计。 2)液压支架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液压支架是综合机械化工作面的主体设备,它能可靠而有效地支撑和控制工作面顶板,隔离采空区,保持安全的地下作业空间,并实现回采工作面及其相关设备的机械化推移。液压支架与采煤机、可弯曲输送机和顺槽机配合,构成了回采工作面的综合机械化设备,从而为煤矿地下开采实现高产、高效和安全生产创造了条件。因此,采用液压支架支护顶板是当代采煤技术的一次重要变革,也是煤矿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液压升降机设计毕业论文

液压升降机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机械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叉车液压缸毕业设计

摘要 本课题是内燃叉车提升液压缸的设计,液压缸的设计包括了系统工作压力的选定、液压缸内径和外径的确定、活塞杆直径和活塞直径的确定、液压缸壁厚的计算、缸盖厚度的确定、缸体长度的确定、缓冲装置的计算以及活塞杆稳定性的验算。本设计应用经验设计法和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完成,先依据经验公式计算,确定了液压缸安装方案,设计了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尺寸参数,校核匹配的连接螺栓、销轴等。最后用绘图软件CAD完成液压缸装配图。 关键词:叉车、提升液压缸、液压缸设计摘要 本课题是内燃叉车提升液压缸的设计,液压缸的设计包括了系统工作压力的选定、液压缸内径和外径的确定、活塞杆直径和活塞直径的确定、液压缸壁厚的计算、缸盖厚度的确定、缸体长度的确定、缓冲装置的计算以及活塞杆稳定性的验算。本设计应用经验设计法和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完成,先依据经验公式计算,确定了液压缸安装方案,设计了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尺寸参数,校核匹配的连接螺栓、销轴等。最后用绘图软件CAD完成液压缸装配图。 关键词:叉车、提升液压缸、液压缸设计 I

ABSTRACT This is the subject of internal combustion forklift lifting hydraulic cylinder design, the hydraulic cylinder design including the working pressure of the system is selected, the hydraulic cylinder inner diameter and outer diameter of the piston rod and the piston diameter, diameter determination, hydraulic cylinder wall thickness calculation to determine the thickness of the cylinder block, cylinder head, length, buffer device is calculated and the piston rod stability checking.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experience design method and 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empirical formula, determine the hydraulic cylinder installation project, design of hydraulic cylinder piston and piston rod size parameters, check matching bolt, pin. Finally with the drawing software CAD complete hydraulic cylinder assembly drawing. Key words: forklifts, lifting hydraulic cylinder, hydraulic cylinder design II

论本科生考研与毕业论文-设计冲突及对策

论本科生考研与毕业论文/设计冲突及对策 论本科生考研与毕业论文/设计冲突及对策关键词:本科生,毕业论文,对策,冲突,考研 论本科生考研与毕业论文/设计冲突及对策介绍: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现更名为“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自2021年成立至今,一直遵循内蒙古大学“求真务实”校训,秉承内蒙古大学“开放、开门、开明”的办学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鄂尔多斯及内蒙古地区培养了大量本科人才,为地论本科生考研与毕业论文/设计冲突及对策详情: 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现更名为“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自2021年成立至今,一直遵循内蒙古大学“求真务实”校训,秉承内蒙古大学“开放、开门、开明”的办学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鄂尔多斯及内蒙古地区培养了大量本科人才,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近来经济形势的突变,煤炭和煤化工发展受限,本科生面临越来越紧张的就业形势,学生考研的热情高涨,不可避免的与本科生正常教学产生时间、内容及培养要求等各方面的冲突。这一现象在大部分地方普通院校呈蔓延之势,除了影响本科教学外,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冲突尤为明显,导致毕业生对毕业论文/设计的热情不高、投入不足和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下降[1],甚至引起一些取消毕业论文/设计的议论[2].大量对策建议加强本科科研训练、提供经费支

持、提高过程监管、提前加强设计和工作后考研等措施[3,4],在一定上提高了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然而存在治标不治本的问题,还需进一步的统筹规划,结合考研与毕业论文/设计要求,找到标本兼治的办法。 一、时间冲突 以2021年考研为例,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21年12月26日至12月28日。2021年2月中旬,各院校陆续公布初试成绩。3月上旬,34所高校自划线公布。3月底至4月上旬,34所自划线院校复试。4月上旬至4月底,国家线院校陆续开始复试。因此,考研学生的只有在2021年1月至3月上旬的时间较为充裕,可以准备考研之外的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事宜,而这段时间正是学期期未和寒假时间。内蒙古各大学研究生复试名单公示日期为2021年03月22日,复试考试时间为4月1-2日,在此期间,研究生考试过线考研生则要准备复试考试,即4月份以后才有时间准备毕业论文事宜。 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化学工程工艺专业本科生在3月10日完成毕业实习,3月11日开始毕业论文/设计,4月20日提交毕业论文/设计。综合考虑可知,考研学生以读研为主要要务,在复试之前都需集中精力准备复试,只有4月3-20日共约18日的时间准备毕业论文/设计。考研生根据现实一般都选择做毕业论文,而没有参与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指导老师也只能选择让学生做综述论文。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本科生需要做好文献资料整

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设计_毕业设计

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设计 前言 综合机械化采煤是煤矿技术进步的标志,是煤矿增加产量、提高劳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大力发展综合机械化采煤,研制和使用液压支架是十分关键的。我国液压支架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显著的成果,至今已能成批制造两柱掩护式和四柱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这些系列化液压支架一般用于缓倾斜中厚煤层及厚煤层分层开采。 我国煤矿中使用的支架类型很多,按照支架采煤工作面安装位置来划分有端头液压支架和中间液压支架。端头液压支架简称端头支架,专门安装在每个采煤工作面的两端。中间液压支架是安装在处工作面断头以外的采煤工作面上所有的位置的液压支架。 目前使用的液压支架分为三类。即:支撑式液压支架、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从架型的结构特点来看,由于直接类别和老顶级别的不同,所以为了在使用中合理地选择架型,要对支架的支撑力承载力的关系进行分析使支架能适应顶板载荷的要求。 此次设计是对大学所学的知识的综合应用,通过设计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较为清晰的知识构架,强化设计过程的规范性以及对计算机的使用的熟练性。通过此次设计,能够更好的梳理所学的知识,基本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机械设计方面的工作方法,同时提高独立为完成工作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1章液压支架的概述 1.1液压支架的组成和用途 1.1.1液压支架的组成 液压支架由顶梁、底座、掩护梁、立柱、推移装置、操作控制系统等主要部分组成。 1.1.2液压支架的用途 在采煤工作面的煤炭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顶板冒落,维持一定的工作空间,保证工人安全和各项工作正常进行,必须对顶板进行支护,而液压支架是以高压液体作为动力由液压元件与金属构件组成的至呼和控制顶板的设备,它能实现支撑、切顶、移架和推移输送机等一整套工序。实践表明液压支架具有支护性能好、强度高、移架速度快、安全可靠等优点。液压支架可与弯曲输送机和采煤机组合机械化采煤设备,它的应用对增加采煤工作面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和保证安全生产是不可缺少的有效措施,因此液压支架是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安全上可靠、是实现采煤综合机械化和自动化不可缺少的主要设备。 1.2液压支架的工作原理 液压支架在工作过程,必须具备升、降、推、移四个基本动作,这些动作是利用泵站提供的高压乳化液通过工作性质不同的几个液压缸来完成的,如图1-1所示。 升柱:当需要液压支架上升支护顶板时,高压乳化液进入立柱的下活塞腔,另一腔回液,推动活塞上升,是与活塞杆相连的顶梁紧紧接触顶板。 降柱:当需要降柱时,高压乳化液进入立柱的上活塞腔,另一腔回液,推动活塞下降,顶梁脱离接触接触顶板。

液压设计论文

目录 1 机床液压系统的设计任务分析与方案分析 (3) 1.1设计任务分析 (3) 1.2方案分析 (3) 2 分析系统工况,确定系统参数 (4) 2.1确定执行元件 (4) 2.2分析系统工况 (4) 2.2.1工作负载分析 (4) 2.2.2负载图与速度图的绘制 (5) 2.2.3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 (6) 3 液压系统图的拟定 (8) 3.1液压回路的选择 (8) 3.1.1选择调速回路 (8) 3.1.2选择快速运动和换向回路 (8) 3.1.3选择速度换接回路 (8) 3.1.4考虑压力控制回路 (8) 3.2液压回路的综合 (8) 4 液压元件的选择 (10) 4.1液压泵及驱动电机规格选择 (10) 4.1.1大小流量泵最高工作压力计算 (10) 4.1.2总需供油量计算 (10) 4.1.3电动机的选择 (10) 4.2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选择 (10) 4.3油管的选择 (11) 4.4油箱的选择和计算 (12) 4.4.1油箱容积的计算 (12)

4.4.2散热量的计算 (12) 4.4.3油箱长、宽、高计算 (12) 4.4.4油箱结构设计 (13) 5 油压系统性能验算 (14) 5.1验算系统压力损失并确定压力阀的调整值 (14) 5.1.1快进 (14) 5.1.2工进 (14) 5.1.3快退 (15) 5.2油液油温验算 (15)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任务分析与方案设计 1 机床液压系统的设计任务分析与方案分析 1.1设计任务分析 设计一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液压系统,要求液压系统的工作循环是: 快进→工进→快退→停止。机床主轴上有36个孔,加工φ13.7mm 的孔12个, φ6.5的孔24个;刀具材料硬度为230HBW ;工作部件重量1000N 快进、快退速 度为13v v ==7m/min,最大行程1l =360mm,工进行程2l =130mm,往复运动的加减速时间要求不大于0.2s ,动力滑台采用平面导轨,其静、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2、0.1。 1.2方案分析 方案一:系统采用开式容积调速回路,液压泵从油箱直接吸油,执行元件的 回油直接回油箱,油液在油箱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冷却,虽油箱体积较大,空气和脏物易进入油箱,但此回路效率比较高,发热少。同时系统采用无级调压,结构简单,压力切换平稳,而且便于实现机床远距离控制。由于液压缸要求油源交替地提供低压大流量和高压小流量的油液,故系统可采用大小液压泵双泵供油的油源方案。在卸荷回路中,回路可设置成M 型中位机能的电液换向阀卸荷,以系统保持在0.3MPa 左右的压力,供控制油路之用。因系统要求快进,快退两种运动的换接,故可采用蓄能器快速运动回路,以满足要求。不过系统在整个工作循环内必须有足够长的停歇时间,以使液压泵能对蓄能器充分进行充油。 方案二: 要求系统快进,快退速度相等,速度平稳性要求较高,且速度低, 故采用进口节流调速方案。系统采用大小流量泵双泵供油回路,功率损耗 小,系统效率高,应用比较广泛。同时采用外控顺序阀与单向阀组成卸荷 阀,在双泵供油系统中构成卸荷回路,可以减少在专门设置元件或油路, 使系统简单化,而且实用可靠。不管采用什么油源形式供油,都必须有单 独的油路直接通向液压缸两腔,以实现快速运动,因此采用单杆液压缸作 差动连接构成快进快退换向回路。在机床滑台由工进转为快退时,回路中 通过的流量可能很大,为了保证换向平稳可见,可采用电液换向阀式换接 回路。系统调压问题可在油源中解决,因此可不在专门考虑回路调压问题。 从设计要求、实际问题、成本问题以及油路的复杂程度等方面考虑,对比两种方案可知,方案二最优,因此本设计采用方案二。

硕士毕业论文设计范文

硕士毕业论文文 导读:本文硕士毕业论文文,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临近毕业之际,毕业论文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还是硕士博士,一份好的毕业论文都关乎你的毕业。在这里,为你准备了硕士毕业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各位毕业生更好的写自己的毕业论文,顺利毕业。[摘要]随着网络信息的传播与网络技术的普及,给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网络与高校德育工作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规律,对网络环境下德育的作用、目标等根本性问题作出新的思考,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崭新课题和时代责任。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德育;目标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和国际舆论斗争的新领域,也成为高校德育工作一个新的重要阵地。高校德育工作对网络的回应不能仅是知识技术和工具层面上的,更要发挥高校的优势,认真研究网络与高校德育工作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规律,对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作用、目标等根本性问题做出新思考,这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崭新课题和时代责任。 一、培养大学生辩证的思维方式 网络正在成为年轻一代亲密的伙伴,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收集资料、聊天或游戏,网络为他们提供了丰

富的信息资源,也为他们创造了精彩的娱乐时空。大学生对网络的运用远远超过了社会许多群体,网络化的生活环境正在形成。有人认为,“网络”是狼来了,我们的学生是无援的小孩,他们只有一个结果,被狼咬走。对此看法笔者不敢苟同,这种观点未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网络没有那么可怕,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方式,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独具慧眼的“神枪手”,那么还怕狼来吗?诚然,网络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课题,但是要辩证看待网络信息,它既不是“洪水猛兽”,不能用大棒来打压;也不全是“正中之音”,不能漠视它的不足。网络社会是由人所拓宽的另一生命空间,人是现实社会的主体,也应成为网络社会的主体。它对于开阔青年学生的视野、拓宽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启迪他们的智慧、增进彼此交往是很有益处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是新时期人才的道德教育标准。学校德育就是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政治立场、思想观点,培养他们遵守社会行为规的良好品德,培养他们对人生目标较高层次的追求。而对于网络,这些目标不再是空泛的概念,而是更加具体的要求。由于网络使他们的道德主体地位得以实现,因此,学校教育最迫切的目标,就是要着力培养和形成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具有正确的辩证思维方式。 1.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辨能力。网络具有及时性、综合性、开放性和虚拟性的特点,给学生学习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方便、快捷、高效的全新平台。但虚拟网络上不负责的批判攻击,以及一些低级恶俗的言论,对学生健康思想的形成极为不利。因此,学生一方面对网络

液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液压设计。因为液压是活塞式发动机和压缩机的主要零件之一,其大头孔与曲轴连接,小头孔通过活塞销与活塞连接,其作用是将活塞的气体压力传送给曲轴,又收曲轴驱动而带动活塞压缩汽缸中的气体。连杆承受的是冲击动载荷,因此要求连杆质量小,强度高。所以在安排工艺过程时,按照“先基准后一般”的加工原则。连杆的主要加工表面为大小头孔和两端面,较重要的加工表面为连杆体和盖的结合面及螺栓孔定位面。在夹具设计方面也要针对连杆结构特点比较小,设计应时应注意夹具体结构尺寸的大小等,最终就能达到零件的理想要求! 关键词:液压变形加工工艺夹具设计 Abstract The diesel connecting rod treating handicraft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has been discussed mainly and their grip design.Because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one of dyadic engine of piston and main compression engine part, whose larger end hole and crank shaft link up , the small head hole links up by the wrist pin and the piston , whose effect is that the piston gas pressure is transmitted to the crank shaft , collect crank shaft gas in driving but setting a piston in motion to compress a cylinder.Being that the pole bears pounds a live load , request connecting rod mass is minor therefore , the intensity is high. Therefore when arranging procedure for, according to "first the criterion queen-like " treating principle. The connecting rod main part processes a surface being that head hole and both ends big or small are weak, more important faying face and bolt hole locating surface being the connecting rod body and cover treating outside.Also should be comparatively small specifically for connecting rod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in the field of grip design , design that the siz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gripping the concrete structure dimension of the season waits, the ideal being therefore likely to reach a part ultimately demands! Keyword: Connecting rod Deformin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Design of clamping device 第一章引言 (1) 1.1数控机床的特点 (1) 1.2设计采用的方法 (1) 第二章分度盘的加工与编程 (2) 2.1加工任务分析 (2)

毕业设计(论文)情况简介

关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情况简介 我系参加本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共有2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16人,博士3人,硕士20人,安徽省首届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专业涉及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曾先后主持过省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及其它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及高校本科评估的要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关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部署和安排如下: ⑴2008年11月20日成立了以陈桂林、张玉虎为组长,赵生慧、王友社为副组长的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各项工作。并邀请合肥工业大学特聘专家林京教授为我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顾问。 ⑵2008年11月30日召开《09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评审会议》 评审会上对53个毕业设计选题进行表进行初审,并将审核意见反馈给相关指导教师。 ⑶2008年12月10日邀请特聘专家合肥工业大学林京教授对09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表进行复审,并将相关复审意见反馈给相关指导教师。 ⑷2008年12月27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在南校区教学楼2111教室召开了全体毕业生动员大会。会议就毕业生的毕业选题、论文、设计等方面工作进行了部署。系主任陈桂林、副主任赵生慧、特聘教授庞明勇博士及部分指导教师参加了动员会。并邀请了特聘教授庞庞明勇博士做了题为《如何做本科毕业设计》的报告。 ⑸2008年12月30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在北校会议室召开了《毕业设计选题研究会议》,在原有选题的基础上结合我系的特点,增加了8个关于计算机网络方面的选题供毕业生选择。 ⑹2008年12月31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在南校区教学楼2208教室召开了第二轮毕业设计选题会议。会上26名05级毕业生当场在指导老师的介绍下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 ⑺2009年1月8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在南校区教学楼2108 、2109和2111教室及系学术报告厅举行了第一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答辩会。 ⑻2009年2月19日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在南校区教学楼2101和2104教室举行了第二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答辩会。 ⑼2009年2月26日上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在西阶104教室举办了《如何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讲座,由合肥工业大学林京教授主讲。该系05级、06级两个年级共130余名学生及10多位指导教师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系主任陈桂林教授主持。 ⑽2009年5月30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在南校区教学楼2102 、2103和2111教室举行了第一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⑾2009年6月14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在南校区教学楼2102 、2103、2104和2105教室举行了第二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液压千斤顶的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

毕 业 设 计(论文) (说 明 书) 题 目:液压千斤顶的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姓名彭飞飞 专业机电一体化 任务下达日期 2012 年 2 月 20 日设计(论文)开始日期 2012 年 2 月 26 日设计(论文)完成日期 2012 年 5 月 20 日设计(论文)题目:液压千斤顶的设计 A.编制设计 B.设计专题(毕业论文) 指导教师高立廷 系(部)主任郭宗跃 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记录 电力工程系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彭飞飞于年月日进行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设计题目:液压千斤顶的设计 专题(论文)题目:液压千斤顶的设计 指导老师:高立廷 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材料,根据学生答辩情况,经答辩委员会讨论评定,给予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为。 答辩委员会人,出席人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答辩委员会副主任(签字): 答辩委员会委员:,,, ,,,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评语 第页 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评语:

摘要 液压传动相对于机械传动来说是一门崭新的传动形式,是实现现代化传动与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世界各国对液压工业的发展都给予很大重视。 液压传动是研究以有压流体为传动介质,来实现各种机械的传动和自动控制的学科,它是依靠液体在密封容积变化中的压力能实现运动和动力传递的。 千斤顶是一种用钢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在行程内顶升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它有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液压式千斤顶结构紧凑,工作平稳,有自锁作用,故使用广泛并采用了最优质的材料铸造,保证了千斤顶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本次对液压千斤顶进行设计可以了解液压千斤顶的原理以及应用。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观察掌握其运动,工作原理,用autCAD制图软件对液压千斤顶结构示意图尺寸要求和画法,以及各个零件图设计和计算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时的工作情况。并通过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解液压传动的优缺点,直观观察液压千斤顶内部工作原理和用到实际情况。 通过对千斤顶各部件进行设计、绘制不但熟悉了千斤顶内液压传动原理还使得我对一些绘图软件的操作更加熟练。同时也在以前书本学习的基础上对液压传动加深了理解。 关键词:液压千斤顶,结构图,工作原理,优缺点,设计

叉车液压缸毕业设计

摘要 本课题是燃叉车提升液压缸的设计,液压缸的设计包括了系统工作压力的选定、液压缸径和外径的确定、活塞杆直径和活塞直径的确定、液压缸壁厚的计算、缸盖厚度的确定、缸体长度的确定、缓冲装置的计算以及活塞杆稳定性的验算。本设计应用经验设计法和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完成,先依据经验公式计算,确定了液压缸安装方案,设计了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尺寸参数,校核匹配的连接螺栓、销轴等。最后用绘图软件CAD完成液压缸装配图。 关键词:叉车、提升液压缸、液压缸设计 - -优质专业-

ABSTRACT This is the subject of internal combustion forklift lifting hydraulic cylinder design, the hydraulic cylinder design including the working pressure of the system is selected, the hydraulic cylinder inner diameter and outer diameter of the piston rod and the piston diameter, diameter determination, hydraulic cylinder wall thickness calculation to determine the thickness of the cylinder block, cylinder head, length, buffer device is calculated and the piston rod stability checking.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experience design method and 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empirical formula, determine the hydraulic cylinder installation project, design of hydraulic cylinder piston and piston rod size parameters, check matching bolt, pin. Finally with the drawing software CAD complete hydraulic cylinder assembly drawing. Key words: forklifts, lifting hydraulic cylinder, hydraulic cylinder design - -优质专业-

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设计毕业论文

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设计毕业论文 前言 综合机械化采煤是煤矿技术进步的标志,是煤矿增加产量、提高劳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大力发展综合机械化采煤,研制和使用液压支架是十分关键的。我国液压支架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显著的成果,至今已能成批制造两柱掩护式和四柱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这些系列化液压支架一般用于缓倾斜中厚煤层及厚煤层分层开采。 我国煤矿中使用的支架类型很多,按照支架采煤工作面安装位置来划分有端头液压支架和中间液压支架。端头液压支架简称端头支架,专门安装在每个采煤工作面的两端。中间液压支架是安装在处工作面断头以外的采煤工作面上所有的位置的液压支架。 目前使用的液压支架分为三类。即:支撑式液压支架、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从架型的结构特点来看,由于直接类别和老顶级别的不同,所以为了在使用中合理地选择架型,要对支架的支撑力承载力的关系进行分析使支架能适应顶板载荷的要求。 此次设计是对大学所学的知识的综合应用,通过设计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较为清晰的知识构架,强化设计过程的规性以及对计算机的使用的熟练性。通过此次设计,能够更好的梳理所学的知识,基本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机械设计方面的工作方法,同时提高独立为完成工作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 2页共 2页

第1章液压支架的概述 1.1液压支架的组成和用途 1.1.1液压支架的组成 液压支架由顶梁、底座、掩护梁、立柱、推移装置、操作控制系统等主要部分组成。 1.1.2液压支架的用途 在采煤工作面的煤炭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顶板冒落,维持一定的工作空间,保证工人安全和各项工作正常进行,必须对顶板进行支护,而液压支架是以高压液体作为动力由液压元件与金属构件组成的至呼和控制顶板的设备,它能实现支撑、切顶、移架和推移输送机等一整套工序。实践表明液压支架具有支护性能好、强度高、移架速度快、安全可靠等优点。液压支架可与弯曲输送机和采煤机组合机械化采煤设备,它的应用对增加采煤工作面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和保证安全生产是不可缺少的有效措施,因此液压支架是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安全上可靠、是实现采煤综合机械化和自动化不可缺少的主要设备。 1.2液压支架的工作原理 液压支架在工作过程,必须具备升、降、推、移四个基本动作,这些动作是利用泵站提供的高压乳化液通过工作性质不同的几个液压缸来完成的,如图1-1所示。 升柱:当需要液压支架上升支护顶板时,高压乳化液进入立柱的下活塞腔,另一腔回液,推动活塞上升,是与活塞杆相连的顶梁紧紧接触顶板。

液压机械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液压机械手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一、引言 1.1机械 液压通用机械手,就其本质上来说,属于工业机器人的范畴,机器人学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学科。它集中了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以及人工智能等多种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了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最新成就,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也是我国科技界跟踪国际高技术发展的重要课题。 “机械手”(Machanical Hand):多数指附属于主机、程序固定的自动抓取、操作装臵(国内一般称作机械手或专用机械手)。如自动线、自动机的上下料,加工中心的自动换到的自动化装臵。 1.2机械手特点、结构与研究意义 1.2.1机器人的特点 机器人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它的通用性和适应性等方面。 1.通用性 机器人的通用性指具有执行不同功能和完成多样简单任务的实际能力;通用性也意味着,机器人是可变的几何结构。或者说在机械结构上允许机器人执行不同的任务或以不同的方式完成同一工作。 2.适应性 机器人的适应性是指具有对环境的自适应能力,及机器人能够自主执行实现经规划的中间任务,而不管执行过程中所发生的没有预计到的环境变化。 1.2.2机器人的系统结构 一个机器人系统一般由四个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即机械手、环境、任务和控制器。 工业机器人的本体机械系统即为通常的机械手装臵,他由肩、臂、腕、机身或行走机构组成,组合为一个相互依赖的运动机构。 环境即指机器人所处的周围状态,环境不仅由机和条件决定,而且有环境和它所包含的每个事物的全部自然特性决定。 机器人体系结构中的任务一般定义为环境的两种状态(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间的差别,必须用适当的程序语言来描述,并能为计算机所理解。 机器人控制器一般为控制计算机,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对其进行数据处理,并按照预存信息,即机器人的状态及环境情况等,生成控制信号来驱动机器人的各个关节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