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初中美术考试试题

岭南版初中美术考试试题
岭南版初中美术考试试题

岭南版初中美术考试试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岭南版初中美术考试试题

填空题:

七年级上册:

1、(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单孔敞肩式石拱桥。

2、(长信宫灯)是着名的汉代鎏金青铜灯,是一件融科技和艺术为一体的灯具珍品,堪称“中华第一灯。

3、(艺术)和(科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个方面。

4、唐三彩是低温烧制的一种铅釉陶器,以(黄)、(绿)、(白)三色为常见。

5、曾侯乙编钟是世界(音乐)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5)、(光学原理)改变了画家对固有色的观念主要的画派为(印象派)。6、(平行)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成角)透视中的物体有两个消失点。

7、风景画一般有(远)、(中)、(近)三个空间层次。

8、人体比例为立(七)、坐(五)、盘(三半)。

(8)、人物动态速写要抓住(头部)、(胸腔)、(盆骨)形成的主线------动态线。

(9)、(石湾公仔)是中国民间陶瓷艺术的一朵奇葩。

(10敦煌莫高窟的《五台山图》是一幅古代的(地图)精品。

9、(漫画)是一种具有幽默性或讽刺性的绘画艺术。

10、(动画)是利用视觉暂留现象,通过连续展示一系列画面,造成视觉形象变化的图画艺术。

11、人们通常把(动画)和(漫画)合称为“动漫”。

12、传统制作动画的形式有(手翻书动画)、(圆盘动画)、(抽拉框动画)等。

13、(群像画)现一般指多人组合的群体肖像画。

七年级下册册:

1、“世界遗产”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简称。

2、“世界遗产”包含四种类型:(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文化景观),并分别相应列举一个(故宫)(杭州西湖)(九寨沟名胜风景区)(乐山大佛)。

3、世界遗产标志的意义(文化与自然遗产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存关系:中间的方形代表人类创造的形太,圆圈代表着自然与地球,又是保护的象征)。

4、点、线构成的基本形式:有秩序的构成(重复)(渐变)(发射)(自由),无秩序的构成运用(大小)(疏密)(轻重虚实)的对比构成不同的美感。

5、面的主要构成方式为(面的分割)、(面的聚集)两大类。

6色彩的联想:(我们看到色彩的时候,往往会把与该色有关的事物、现象联想起来,引起某种心理感受。)

7、面的分割有(有等量分割)、(按比例分割)、(自由分割)等方法,面的聚集有(并置)、(叠置)等方法。

8单独纹样是(指没有外轮廓及骨骼限制,可以单独处理,自由运用的一种装饰花纹)。

9、二方连续纹样:(一个纹样单位向左右重复连续或上下重复连续形成一条带状一般的图案)。

10、四方连续纹样:(一个纹样单位向四周重复地连续和延伸扩展的图案)。

11、(三角形)构图是静物写生中最常见的构图形式之一,具有稳定均衡之感。

12、色彩三要素是(色相)(明度)(纯度)。

13、色相:(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

14、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

(14)、色环表里展示了常用的色彩,表内位置相对的色彩叫(对比色),相邻近的色彩叫(邻近色)。

15、纯度:(色彩的纯净程度)。

16色彩的冷暖:(色彩给人以不同的冷暖感受)。

17、版画是(指经过刻版和印刷面成的图画)。

18、颜色三原色(黄)、(红)、(蓝)。

19、根据版画性质和所用材料的不可分为:(凸版),如木版画、麻胶版画;(凹版),如铜版画、石版画。

20、人们更倾向于把美术归纳为(造型艺术)和(视觉艺术),具体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工艺)、(建筑)、(书法)、(篆刻)、(新媒体艺术)等门类。

(20)、在利用废旧材料手工制作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剪)、(切)、(挖)、(折)、接、拼、扎、贴等各种手工技巧。

八年级上册:

1、美术馆具有(收藏)、(研究)、(陈列)与(展览)、(教育)、(交流和服务)六大功能。

2、博物馆类型一般分为:(艺术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科学与技术博物馆)、综合类博物馆。

3、一般来说衡量艺术品经济价值的高低,主要是看艺术品的品质、(存世量)、(创作年代)、社会需求等。

4、中国画从表现形式上可概括为(工笔)和(写意)两大类。

5、中国花鸟画从传统上内容分为(花卉)、(蔬果)、(翎毛)、(草虫)、畜兽等。

(5)、花鸟画《山花双鸟画》作者是清代(任伯年)。

6“岭南画派“形成于20世纪初,注重写生,融汇中西绘画之长,以(岭南)特有景物丰富题材。(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为创始人。

7、意境是(情)与(景)高度融合而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7)、山水画《松气浮清晓》作者是现代(黎雄才),他是岭南画派最有影响的传人之一。

(8)、山水画《鹊华秋色图》的作者是元代(赵孟頫)。

8、皴法分(披麻皴)和(斧劈皴)两大类。

(8)、用笔的方法有(中锋)、(侧锋)、(逆锋)等。

(9)、用墨的变化有(浓)、(淡)、(干)、(湿)、(黑)等,这所谓的墨分五色,也可说成焦、浓、重、淡、清。

(10)花鸟画用墨一般采用的方法(泼墨法)、(破墨法)等。

9、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可分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浅绛山水)、(没骨山水)等。

10、《芥子园画谱》清初出版,其影响很大,是人们摹习前人绘画的(入门范本)。

(10)、人物正面五官比例归纳为(三停五眼)。

11、服装设计需要同时考虑的基本因素:人体尺度、(男女性别)、(年龄特征)、(职业身份)、

(色彩搭配)、(服饰个性)、(季节环境)、(流行款式)。

12、中国的民间美术分类有:绘画、雕塑、(玩具)、(剪纸)、(饰物)、演具六大类。

八年级下册:

1、青铜器的造型因时代的不同而变化。商代青铜器造型(雄建威严),体现奴隶主的神权思想;西周重礼乐,青铜器造型(庄严稳重);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造型趋向于(优美灵巧)、(多样化)的风格发展。

2、古希腊雕塑是理想主义的、(强调共性的)、(典雅精致的)。

(2)、掷铁饼者作者是(米隆)

(3)、汽车的造型与结构涉及(造型学)、(人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等多门学科。

(4)色彩混合法:(将不同颜料按不同比例混合获得自己需要的色彩,再将其画到画面上)。

(5)点彩法:(不同纯度的小色点交错并置在一起,使观看者在视觉上产生空间混合的效果)。着名点彩派画家有法国(修拉)

3、明暗五调子分别指亮色调、(灰色调)、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4、光源色指(是指照物体光线的颜色)。

5、固有色指(物体本来具有的颜色)。

6、环境色指(在光照下物体受环境影响改变固有色而显现出一种与环境一致的颜色)。

(6)、(光)与(影)是摄影的重国因素。

7、木刻版画的方法步骤:画、(刻)、(印)。

(7)、木刻版画《鲁迅先生》的作者是(赵延年)

8、藏书票是藏书的印记,也是一种袖珍型(版画)。

9、藏书票中的拉丁文字“EX—LIBRIS”表示(私人藏书),是国际通用标志,我国常用中文“藏书”二字作为印记。

10、藏书票尺寸一般不超过(13)cm2.

11、书籍封面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因素(文字)、(图形)、(色彩)。

12、书籍封面的结构有(封底)、(书脊)、(封面)。

13、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商标、校徽、企业标志等,它们都属于设计领域中“视觉识别系统”(英文缩写为VI)的范畴。

14、手绘小报常用的排版样式有(以图为主)、以文为主、图文相结合等三种类别。

15、手绘小报应体现的特点:(主要内容突出)、(表现形式活泼)、版面整齐美观、便于读者阅读。

16、手绘小报一般通过报名、办报单位、办报时间、栏目、标题、文稿、图片、装饰等的有机组合,呈现(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布局合理)、(协调美观)的视觉效果。

17、VI设计的常见形式包括(标志)、旗帜,色彩、文字,环境设计等。

18、招贴是(为宣传戏剧、电影等演出及球赛等活动在公共场所张贴的广告)。

岭南版九年级美术考试资料

九年级上学期 1、齐白石,善作花鸟虫鱼,尤善画虾,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练质朴,色彩鲜明热烈。代表作有《吓》、《祖国万岁》,他提出了“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的画学理论。 2、徐悲鸿,善油画、中国画,尤善画马,是中西融合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奔马》、《田横五百士》,他以“人须无傲气,但必具傲骨”的诤言要求自己。 3、达。芬奇,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善画人物肖像画,他把解剖、透视、明暗和构图整理成系统理论。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他曾说”绘画的最大奇迹,就是使平的画面呈现出凹凸感。” 4、毕加索:立体派代表人物,整个艺术生涯分为五个时期,代表作《哭泣的女人》、《格尔尼卡》,毕加索说:“我是依我所想来画对象,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的”。 5、人物画表现人的相貌特征,传达人的情感和个性。 6、人物画的种类与表现形式多样,除了单人油画肖像外,还包括用其他工具材料表现的双人肖像、群像。 7、面具是一种古老的艺术造型。传统面具有一种原始的、粗犷的美,无论在造型上还是在纹饰上,都充分体现出一种特殊的装饰审美情趣以及对生活的直观感受和宗教的信仰。 8、现代面具在传统的基础上大力创新,题材更广泛,造型更简洁,色彩更明快,材料更多样化。 9、面具种类主要是平面与立体两类,制作手段有剪画、拼贴、缝、穿编、彩绘和雕刻等。 10、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统称,区分主要在用料和烧制温度两个方面,可从釉色、质地粗细、透明度、敲击后所发出的声音等方面来进行区别。 11、中国宋代瓷器生产,以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五个窑口产品最为有名,后人统称其为“宋代五大窑”。 12、现代陶艺造型千变万化、形态复杂,基本的方法是将点、线、面、体等要素组合,塑造出既有空间感,又强调体量感的立体造型。还可考虑形体的穿插、卷曲、变形、堆积及重组,体现造型的多样性与新颖性。 13、随着时代的进步,装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造型不追求写实和细节的逼真,采用提炼概况的方法,将素材去繁为简、精华提纯,使形象更典型、更精炼,主题更突出,个性更鲜明。 14、装饰色淡化色彩的真实性,强调个性化的色彩认识和感受,加强了色彩设计意义的象征意义。 15、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具有单纯、明快、朴实、乡土气息浓郁等特点。如窗花、挂帘花、工艺品装饰等。2010年,中国剪纸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6、镂空装饰的主要作用:1.空间的层次性,2.空间的通透性。3.空间的美观性。 17、线材一般分为两类:软质线材和硬质线材。 18、家具的设计要符合使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 19、现代人居住环境要求(人、建筑、环境达到和谐统一)。

岭南版九年级(上)全册美术教案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齐白石徐悲鸿 学习目标: 1、能自主收集两位美术家的生平及经典代表作等资料。 2、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评述,表达自己的感受。 3、能积极探索美术家与美术作品之间的关系,学习美术家继承优秀传统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学习重点:了解齐白石、徐悲鸿的生平及其艺术特色。 学习难点:用较为专业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评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环节: 课前准备: 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收集有关齐白石、徐悲鸿的作品图片、文字资料,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前置作业。 课堂导入: 展示齐白石、徐悲鸿的照片。 2、板书课题:齐白石徐悲鸿。 生:学生回答。 说一说对这两位大师的简单认识(时代、代表作、艺术主张等)。 可分小组派代表发言。 课堂发展: 2、重点分析:齐白石的作品《祖国万岁》和徐悲鸿的作品《奔马》图片对比。 提供简明的表格让学生填写比较报告。 想一想:两幅画在题材和意境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与传统绘画相比,他们分别有哪些创新? 3、简单小结。 4、观察分析: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内容、形式、情感及技法等方面讨论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士》。提问:你知道这幅画创作的时代背景吗?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我们向美术家齐白石、徐悲鸿学到了什么? 生:观察,感受,对比,讨论,分享感受,填写报告。 展示与评价: 评价:评选出本节课的最佳评论者,看谁描述得最清楚、最准确、最精彩。 课后延伸: 还有哪些美术家通过对国外艺术的学习、吸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第2课达·芬奇毕加索 学习目标: 1、能够了解两位大师的生平及代表作特色。 2、能赏析比较传统油画与现代油画的异同。 3、能积极探索时代与文化背景对艺术作品产生的深远影响,及两位大师创新的轨迹。 学习重点:达·芬奇和毕加索的艺术生平及其代表作特色。 学习难点:如何读懂毕加索的艺术作品。 教学环节: 课前准备: 师:收集两位大师的代表作品挂图、作品资料和视频资料等。 生:课前布置作业,分组收集两位大师的不同资料。 课堂导入: 1、提问导入:达·芬奇和毕加索的图片导入。 提问:你认识这两位美术家吗?他们的艺术特征有何不同,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些什么呢? 2、板书课题:达·芬奇毕加索。 课堂发展: 1、欣赏感受:达·芬奇和毕加索代表作品欣赏。 2、重点分析:达·芬奇作品《蒙娜丽莎》与毕加索作品《哭泣的女人》图片对比。 提供简明的表格让学生填写比较报告。 想一想:为什么同样是女人像,表现出来的完全不一样?你更喜欢哪种表现风格?为什么? 3、欣赏分析:通过宗教故事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内容、人物表格等角度分析讨论《最后的 晚餐》。 4、创设情境:视频播放:“二战”视频片断。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欣赏,以《悲怆奏鸣曲》 为背景音乐,并加入马嘶叫的声音、母亲呼喊女儿的声音等。 5、我们向达·芬奇、毕加索学到了什么? 展示与评价: 展示:分小组展示自己最喜爱的一幅大师作品。 评价:评选出本节课的最佳评论者,看谁描述得最清楚、最准确、最精彩。 课后延伸: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选取本单元介绍的两件美术作品作为欣赏内容,撰写一份简明的欣赏比较报告,比较项目可任选一两个,如构图、构思、题材、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等,看看有什么特点,

岭南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第一课:漫游飞行世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欣赏,让学生对飞行有和初步的了解。 2.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3.了解梦中美丽情景,使学生产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二.教学重点: 飞行的梦想。 三.教学难点: 描绘出与众不同的美丽梦景中的情景。 四.教学过程:

第二课:海底世界多奇妙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欣赏,让学生对海洋有和初步的了解。 2.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3.画出你想象中海洋生物的摸样,使学生产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二.教学重点: 海洋生物的摸样。 三.教学难点: 描绘出与众不同的美丽海洋生物的摸样的情景。 四.教学过程:

第三课:五彩的泡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欣赏,让学生对色彩初步的了解。 2.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3.通过吹泡泡,使学生产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二.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泡泡在光线下呈现出五光十色,观察色彩。 三.教学难点: 色彩的搭配。 四.教学过程:

第四课:七彩虹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欣赏,让学生对色彩初步的了解。 2.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3.通过画彩虹,使学生产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二.教学重点: 画出心中的彩虹故事。 三.教学难点: 色彩的搭配。 四.教学过程:

第五课:快乐的小鸟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欣赏,让学生爱护小鸟。 2.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小鸟形态和漂亮的花纹。 3.通过画小鸟,培养学生关爱精神。 二.教学重点: 画出一群快乐的小鸟。 三.教学难点: 小鸟的不同形态和漂亮的花纹。 四.教学过程:

岭南版九年级下册初中美术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岭南版九年级下册初中美术 全册教案 《瑰丽深沉的汉唐雕塑》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雕塑在不同时期的艺术成就及其艺术特点。学会欣赏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并对其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2、将书本文化知识归纳总结分类讲解,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古代雕塑作品,使学生大致明白中国古代雕塑的分类及其艺术风格特点。 3、让学生开阔眼界、提高认识、增进知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 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汉唐雕塑艺术,学习雕塑文化。 难点:培养学生对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 课前准备: 师生:课本、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板书教学内容大纲,播放多媒体课件。 二、引入新课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例如:让同学们来讲讲他们了解到的一些中国古代雕塑。 以此来吸引学生对中国古代雕塑的兴趣。 三、讲授新课 1、雕塑的定义:雕塑是指运用可塑性、可雕性物质材料,通过雕、刻、塑、铸、焊等手段 制作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理想的具有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 2、雕塑按其不同的功能可分为:宗教雕塑,陵墓雕塑,纪念碑雕塑,装饰雕塑,园林雕塑,

民间雕塑,架上雕塑等。雕塑的三种基本形式:圆雕,浮雕,透雕。 3、按照书本材料本节课主要介绍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1)中国古代陵墓雕塑:陵墓地面画、陶俑 欣赏古代陵墓雕刻应注意: 一是服从于整体设计意图具有寓意和象征性;二是石兽造型趋于神话和理想化。 欣赏陶俑应注意: 一是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形象; 二是反映墓主的爱好、时尚和社会状况; 三是艺术手法上,秦俑写实,汉唐俑概括夸张。 (2)比较霍去病墓石刻与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风格有什么不同? (3)中国古代宗教雕塑: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4)、古代不同年时期的雕塑: ◎唐代雕塑:唐三彩、昭陵六骏 ◎宋代雕塑:因为宋代不比唐代强盛,国力衰败,艺术家们经受挫折,对个种人情世故认识更为深刻,所以雕塑作品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对人性的刻画非常深刻。 四、课堂小结 《雕琢出来的人文光彩》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美术形式语言(色彩、线条、构图、明暗、肌理等)方面探索作品的特点。 2、使学生能够从美术史的角度,从美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等方面研究作品的意义。 3、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同中国古代同一时期的美术作品相比较,找出其不同及共同之处。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及其作品的欣赏。 难点:文艺复兴三杰作品的艺术特色及其所体现的人文精神。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⑴录像展示达?芬奇作品,请学生欣赏画面,然后教师对作者进行生平介绍。

岭南版美术教案(第四册完整版)

岭南版美术教案(第四册完整版)Lingnan edition art teaching plan (Volume IV, complete edition)

岭南版美术教案(第四册完整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美术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本教案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艺术审美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岭南版美术教案(第四册)第1课画家眼中的儿童岭南版美术教案(第四册完整版) 【教学目的】初步感知中国画和油画不同工具材料、技法所产生的不同艺术风格;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内容、造型要素等的感受。感知中国画的“文房四宝”和油画的“油彩和画布”,在比较中体会作者对平凡美与生活美的发现与创作情感;体会画家对生活美的感受与表现生活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形与色”的感受和童年“美与趣”的回忆。 【教学难点】了解中国画“线造型”与油画“块面组合”的艺术形式。 【教学时间】第1周 【教学准备】范作 【教学内容】画家眼中的儿童岭南版美术教案(第四册完整版)

【教学过程】 一、体验活动:创设尝试“文房四宝”和“油彩画布”的情景。 摸一摸:让学生在触摸中尝试文房四宝和油彩画布,初步感知两种不同材料、工具的特点。 画一画:用毛笔和油画笔画“点”和“线”,观察两者有什么不同。 找一找:你认为教材中哪些作品选用了“文房四宝”,哪些选用了“油彩画布”?你是从哪里观察出来的? 二、体验活动:比较工笔画与意笔画的不同。 想一想:比较《小庭婴戏图》、《牧牛》、《蒲公英》三张作品,作者哪些地方用了流畅细腻的线条,哪些地方用了粗犷的线条表现? 说一说:流畅细腻的线条给你什么感觉?粗犷的点、线给你什么感觉? 三、探究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张画进行欣赏与评述。 选一选:你喜欢哪一幅作品?它给你什么感受?(提供选择词语:欢乐、吉祥、热闹、乡土气息、城市生活、农村生活、可爱、大自然气息、有趣、文静、调皮、生动、亲情等)说一说:作品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引导观察作品的形与色,体会不同画种、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及生活情趣。)

七年级岭南版美术教案

第五单元——历史不会忘记他们(3课时) 群星灿烂(1课时) 1.课的类型:讲授,实践课 2.教学方法:发现,思考 3.教学目标:从绘画中掌握人物群体画的构图特点,掌握对表意画的义意、创作所在。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表意画的创作思路及表现。 难点:如何在绘画中表现自我的意识。 5.达标程序:导入新课——视点转移——作品分析——教师示范——小结 6.教具准备:静物卡 7.学具准备:铅笔、橡皮擦、图画本 8.教学过程: 对上一节课的优秀作品作个别的展示,以达到“好东西,大家分享”的共同学习效果。 一、导入新课 学生看书三分钟,以自学的方式,让学生寻找课文的知识点与重点所在。 提问:什么是“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让学生深入地了解其意义,结合书本的作品《请历史记住他们》 二、视点转移: 以书本的作品,分析油画、雕塑和国画在不同的绘画形式中是怎样表现“两弹一星”的历史意义和怎样用绘画的方式歌颂他的。 知识点讲说: 1、构图:结合上两面三刀节课的风景构图和静物构图,对群体人物画的构图作分析。 2、表现:联系海报式的表现,突出其意义的表现,区别以往的写生画作品。 三、作品分析 综合科学名人作品分析,抓住其表现和人物的历史功绩进行,请个别学生分析,教师引导总结。 重点是人物的历史意义。 对最后的《雅典学派》的构图表现与《请历史记住他们》作对比,区别中国画构图——散点透视;外国画——空间感透视 四、教师示范 示范如何以海报的形式表现画面的意义,对个别的习惯构图作讲说。 五、学生实践。 结合历史课本,让学生从自己所学的伟人中,去认识和表现,画出传人群体人物画构图,注重其人物的了解,要求作个别文字上的说明,以达到画好的表意效果。 六、小结。(略) 教学后记:这节课学习从绘画中掌握人物群体画的构图特点,掌握对表意画的义意、创作所在。同学们基本上理解从中的意义。

岭南版初中美术考试试题

岭南版初中美术考试试 题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岭南版初中美术考试试题填空题: 七年级上册: 1、(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单孔敞肩式石拱桥。 2、(长信宫灯)是着名的汉代鎏金青铜灯,是一件融科技和艺术为一体的灯具珍品,堪称“中华第一灯。 3、(艺术)和(科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个方面。 4、唐三彩是低温烧制的一种铅釉陶器,以(黄)、(绿)、(白)三色为常见。 5、曾侯乙编钟是世界(音乐)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5)、(光学原理)改变了画家对固有色的观念主要的画派为(印象派)。 6、(平行)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成角)透视中的物体有两个消失点。 7、风景画一般有(远)、(中)、(近)三个空间层次。 8、人体比例为立(七)、坐(五)、盘(三半)。 (8)、人物动态速写要抓住(头部)、(胸腔)、(盆骨)形成的主线------动态线。(9)、(石湾公仔)是中国民间陶瓷艺术的一朵奇葩。 (10敦煌莫高窟的《五台山图》是一幅古代的(地图)精品。 9、(漫画)是一种具有幽默性或讽刺性的绘画艺术。 10、(动画)是利用视觉暂留现象,通过连续展示一系列画面,造成视觉形象变化的图画艺术。 11、人们通常把(动画)和(漫画)合称为“动漫”。

12、传统制作动画的形式有(手翻书动画)、(圆盘动画)、(抽拉框动画)等。 13、(群像画)现一般指多人组合的群体肖像画。 七年级下册册: 1、“世界遗产”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简称。 2、“世界遗产”包含四种类型:(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文化景观),并分别相应列举一个(故宫)(杭州西湖)(九寨沟名胜风景区)(乐山大佛)。 3、世界遗产标志的意义(文化与自然遗产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存关系:中间的方形代表人类创造的形太,圆圈代表着自然与地球,又是保护的象征)。 4、点、线构成的基本形式:有秩序的构成(重复)(渐变)(发射)(自由),无秩序的构成运用(大小)(疏密)(轻重虚实)的对比构成不同的美感。 5、面的主要构成方式为(面的分割)、(面的聚集)两大类。 6色彩的联想:(我们看到色彩的时候,往往会把与该色有关的事物、现象联想起来,引起某种心理感受。) 7、面的分割有(有等量分割)、(按比例分割)、(自由分割)等方法,面的聚集有(并置)、(叠置)等方法。 8单独纹样是(指没有外轮廓及骨骼限制,可以单独处理,自由运用的一种装饰花纹)。 9、二方连续纹样:(一个纹样单位向左右重复连续或上下重复连续形成一条带状一般的图案)。 10、四方连续纹样:(一个纹样单位向四周重复地连续和延伸扩展的图案)。

岭南版上册二年级美术教案

岭南版美术教案(第三册) 第1课民间玩具世界岭南版美术教案(第三册完整版) 教学重点:感受民间玩具造型、色彩特点与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1、活动一:教师问:“你发现什么?它们叫什么?” 欣赏课本提供的玩具图例,找出它们的名字。 2、活动二: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A、教师提供“泥、纸、竹、皮、面、木、布”等多种材料,让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 B、感受民间艺人心灵手巧及民间艺术特色。岭南版美术教案(第三册完整版) 3、活动三:它们“想说”些什么? A、让学生讨论民间玩具的产地、寓意及有关的故事。 4、活动四:民间玩具美在哪里?为什么? A、提供描述的感觉词语(如:材料美、装饰美、对称美、质朴、饱满、逼真), 玩具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B、民间玩具造型、色彩特点与审美情趣。 5、活动五:学习民间艺人,可利用岭南版美术第三册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小玩具或描绘自己感兴趣岭南版美术教案(第三册完整版) 的民间玩具。 6、布置作业。 A、尝试收集大家画的民间玩具。 B、布置师生共同收集民间小玩具集市。 教学后记:基本能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书中的作品. 第2课玩具世界岭南版美术教案(第三册完整版)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能说出现代玩具的造型、色彩、花纹、材料、玩法等特点。 教学难点: 比较民间与现代玩具的造型、色彩、花纹、材料、玩法等特点的异同。 教学过程: 1、活动一:分享与表现。 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回来与同学分享,并向大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如何玩? 同学们都毫无拘束的交流玩具玩,并且大胆的探讨玩具的特点。 2、活动二:发现与探秘。 我们来到什么地方?你发现了什么?它们叫什么?谁知道他们的故事?它们会动、 会说、会唱的秘密在哪里? 通过讨论他们踊跃举手回答问题。 3、活动三:欣赏与描述。 选一件自己喜欢的民间玩具,说说玩具给你什么感觉?什么地方使你这种感觉? 4、活动四:比较与探究。 A、选一件自己喜欢的民间玩具与一件现代玩具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 B、探究现代玩具逗趣与科学益智结合的特点。 C、探讨玩具功能与审美性的双重作用。 第二课时 5、活动五:创作与评价。 A、用线条设计自己喜欢的、想象中的现代玩具;

岭南版初中美术考试试题

岭南版初中美术考试试 题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岭南版初中美术考试试题 填空题: 七年级上册: 1、(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单孔敞肩式石拱桥。 2、(长信宫灯)是着名的汉代鎏金青铜灯,是一件融科技和艺术为一体的灯具珍品,堪称“中华第一灯。 3、(艺术)和(科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个方面。 4、唐三彩是低温烧制的一种铅釉陶器,以(黄)、(绿)、(白)三色为常见。 5、曾侯乙编钟是世界(音乐)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5)、(光学原理)改变了画家对固有色的观念主要的画派为(印象派)。6、(平行)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成角)透视中的物体有两个消失点。 7、风景画一般有(远)、(中)、(近)三个空间层次。 8、人体比例为立(七)、坐(五)、盘(三半)。 (8)、人物动态速写要抓住(头部)、(胸腔)、(盆骨)形成的主线------动态线。 (9)、(石湾公仔)是中国民间陶瓷艺术的一朵奇葩。 (10敦煌莫高窟的《五台山图》是一幅古代的(地图)精品。 9、(漫画)是一种具有幽默性或讽刺性的绘画艺术。 10、(动画)是利用视觉暂留现象,通过连续展示一系列画面,造成视觉形象变化的图画艺术。 11、人们通常把(动画)和(漫画)合称为“动漫”。 12、传统制作动画的形式有(手翻书动画)、(圆盘动画)、(抽拉框动画)等。 13、(群像画)现一般指多人组合的群体肖像画。 七年级下册册: 1、“世界遗产”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简称。 2、“世界遗产”包含四种类型:(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文化景观),并分别相应列举一个(故宫)(杭州西湖)(九寨沟名胜风景区)(乐山大佛)。 3、世界遗产标志的意义(文化与自然遗产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存关系:中间的方形代表人类创造的形太,圆圈代表着自然与地球,又是保护的象征)。 4、点、线构成的基本形式:有秩序的构成(重复)(渐变)(发射)(自由),无秩序的构成运用(大小)(疏密)(轻重虚实)的对比构成不同的美感。 5、面的主要构成方式为(面的分割)、(面的聚集)两大类。 6色彩的联想:(我们看到色彩的时候,往往会把与该色有关的事物、现象联想起来,引起某种心理感受。)

岭南版美术教案(一年级完整版)

岭南版美术教案(一年级完整版) 岭南版美术教案(一年级)一年级美术(上) 题:画方形物(记忆画) 两时岭南版美术教案 教材分析 运用线条表现物体形状,岭南版美术教案是美术造型的基本训练。学会用几何形去观察和概括物体形象,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和表达力的一个重要训练。教材要求的是在学生掌握画线之后,岭南版美术教案进一步学习用方形表现自己所观察、认识、记忆的客观事物。要学生运用直线表现各种方形物体。方形物,在家庭里,在学生的学习用品中随处可见。学生对这些是印象鲜明的。方形物,有正方的和长方的;平面的和立体的。如本里示例的挂包、书包、热水器、洗衣机、燃气炉、电话机之外,还有学生作品中所画的镜框、电视机、储物柜、书架、电冰箱、碗柜等。此外,学生的桌、本、黑板、铅笔盒等都是方形物。启发学生把记忆中的方形物画出,变化是无穷无尽的。一年级学生的线描能力还比较低,要画出四边直线,构成四个“直角”的方形,有一定难度。岭南版美术教案一年级http://anxue教师宜多作画法示范,使学生能逐步掌握直线画法。

教学目的 认识方形物的共同特点,学生用方形概括的方法观察记忆物象,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凭记忆作画的能力。 作业要求 要求徒手画线,能画出方形物的大体和基本特征。 前准备 一、教师准备几种不同的方形实物如书本、方形盒子等,再各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白纸各一张。 二、把准备好的实物画成线描示范图。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用谈话方式向学生介绍,生活中很多物象都有一个基本相似的形,如书、橱、电视机、邮票、信封等,这些都叫方形物。 二、说明方形物的特点。把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白纸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比较,认识其特点。 三、启发学生谈谈哪些是方形物,让学生从谈话中加深记忆。再启发学生讲讲方形物内还有些什么(教师指明:记牢方形物的外形后,还要仔细观看方形物内部有什么,在什么位置,就会画得像了); 四、布置作业,让学生把自己熟悉或喜欢的方形物都画出,看谁画得多。 五、学生作画,教师辅导检查(注意辅导学生画出方形物的特点)。 六、下前把能在堂上缴交的作业择优评讲,布置学生在外多观察方形

(初中美术教案)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初中美术教案 了解圆雕造型的基本特点,运用雕塑语言欣赏、评述圆雕作品,促进学生形成人文、科技的素养。 2、技能目标: 运用雕塑语言概括地表述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并能通过阅读分析、资料处理和评述,掌握探究式学习方法的要领。 3、审美目标: 通过欣赏、评述古今中外圆雕艺术作品,使学生了解雕塑艺术及其特点。培养学生正确、健康、向上的审美观。提高对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圆雕的艺术特征,感受圆雕艺术的美。学会探究性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怎样运用雕塑语言去欣赏、评述圆雕作品。 解决难点的措施: 1、通过大量的古今中外圆雕作品的欣赏,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 2、教师及时的启迪和补充,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评述方法。

兴趣点: 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每一个学生都具备的天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见到优秀的雕塑作品(比如在生活社区、校园、公园和一些城市广场)。驻足观赏之余,他们对雕塑作品有自己独到的看法。这正是学习本课内容的前提。 六步教学内容五处问议 1、导入(4分钟) 我们深圳是一个美丽的花园城市,很多地方都设置、装点了精美的城市雕塑。那么大家想一想,你在深圳的哪些地方见到过雕塑?”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一组深圳的城市雕塑,教师提醒大家:“刚才看到的雕塑在形式上有什么区别?区别在哪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比较这些雕塑,并互相讨论、商量,再说说它们的区别?” (1)莲花山上的邓小平雕像、____(省、市、区、县)政府门前的《艰苦岁月》、《拓荒牛》(完全是立体的,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去观赏。) (2)老东门墙面上《老东门墟市图》(浮雕起伏比较平缓,扁扁的,只能从正面观赏的。) 引出两种形式的雕塑。 2、新授(36分钟)

岭南版美术教案(二年级)

岭南版美术教案(二年级)Lingnan art teaching plan (second grade)

岭南版美术教案(二年级)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美术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本教案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艺术审美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二年级美术(上) 课题:捏一只小动物(泥工)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用“捏”的方法根据动物的特征制作泥塑小动物,初步培养学生立体造型能力。 课前准备: 一、准备好课堂作业用物; 1、粘土或橡皮泥; 2、硬纸板(安放泥工作用); 3、抹布(擦手、擦桌用)。 二、收集小动物图片;制作示范作品,以供课堂教学之用。 教学过程: 一、小结学生前课作业情况,表扬学生优秀作品,导入新课。 二、板书课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并让学生谈自己对课本各

图的理解(教师着重补充说明把粘土搓成团和搓成条的作用)。 三、教师讲授捏制小动物的方法(边讲边示范)。 四、学生开始作业,教师进行辅导。 五、下课前小结课堂学习情况,对未完成作业可留在课外完成。 课题:橡皮泥贴画(泥工)岭南版美术教案(二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 使学生能运用色彩橡皮泥贴画,培养学生形象概括的表现能力和创造性。 课前准备: 一、学生应准备好制作用物: 1、色彩橡皮泥; 2、底板(白板纸或塑料平底盘); 3、竹片、笔杆等。 二、教师制作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指导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并介绍橡皮泥的特点。 二、按课本要求说明制作方法(教师边讲边制作示范): 1、先在底板上画出贴画的轮廓。 2、将橡皮泥按贴画需要用搓、揉、捏、团等手法制出条状

岭南版九年级美术教案

岭南版九年级美术教案 【篇一:岭南版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篇一:岭南版九年级(上)全册美术教案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齐白石徐悲鸿 学习目标: 1、能自主收集两位美术家的生平及经典代表作等资料。 2、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评述,表达自己的感受。 3、能积极探索美术家与美术作品之间的关系,学习美术家继承优秀传统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学习重点:了解齐白石、徐悲鸿的生平及其艺术特色。 学习难点:用较为专业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评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环节: 展示齐白石、徐悲鸿的照片。 2、板书课题:齐白石徐悲鸿。 生:学生回答。 说一说对这两位大师的简单认识(时代、代表作、艺术主张等)。可分小组派代表发言。 2、重点分析:齐白石的作品《祖国万岁》和徐悲鸿的作品《奔马》图片对比。提供简明的表格让学生填写比较报告。 想一想:两幅画在题材和意境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与传统绘画相比,他们分别有哪些创新? 3、简单小结。 4、观察分析: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内容、形式、情感及技法等方面讨论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士》。提问:你知道这幅画创作的时代背景吗?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我们向美术家齐白石、徐悲鸿学到了什么? 生:观察,感受,对比,讨论,分享感受,填写报告。 评价:评选出本节课的最佳评论者,看谁描述得最清楚、最准确、最精彩。还有哪些美术家通过对国外艺术的学习、吸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学习目标:

1、能够了解两位大师的生平及代表作特色。 2、能赏析比较传统油画与现代油画的异同。 学习难点:如何读懂毕加索的艺术作品。 教学环节:师:收集两位大师的代表作品挂图、作品资料和视频资 料等。 提问:你认识这两位美术家吗?他们的艺术特征有何不同,我们应 该向他们学些什么呢? 想一想:为什么同样是女人像,表现出来的完全不一样?你更喜欢 哪种表现风格?为什么? 3、欣赏分析:通过宗教故事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内容、人物表 格等角度分析讨论《最 后的晚餐》。 4、创设情境:视频播放:“二战”视频片断。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欣赏,以《悲怆奏鸣曲》为背景音乐,并加入马嘶叫的声音、母亲 呼喊女儿的声音等。 评价:评选出本节课的最佳评论者,看谁描述得最清楚、最准确、 最精彩。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选取本单元介绍的两件美术作品作为 欣赏内容,撰写一份简明的欣赏比较报告,比较项目可任选一两个,如构图、构思、题材、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等,看看有什么特点, 有何异同。 第3课名画中的人像 学习目标: 1、能掌握人物五官比例、头部与面部特征,学会基本的写生方法。 2、能欣赏名家人像画作品,懂得形神兼备的特点。 3、能积极探索画家怎样在肖像画中表达人物的情感和个性特征。 学习重点:掌握人物头像的基本比例和写生方法。 学习难点:“形”与“神”的关系。 教学环节: 1、设问导入:世界上有没有长相相同的人?请同桌互相看看彼此的 长相有什么不同。 2、游戏导入:猜猜这是谁? 给出几个不同名人的肖像漫画(可以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偶像), 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名字。 3、板书课题:名画中的人像。

岭南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课画家眼中的儿童 教学目的: 初步感知中国画和油画不同工具材料、技法所产生的不同艺术风格;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内容、造型要素等的感受。感知中国画的“文房四宝”和油画的“油彩和画布”,在比较中体会作者对平凡美与生活美的发现与创作情感;体会画家对生活美的感受与表现生活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形与色”的感受和童年“美与趣”的回忆。 教学难点:了解中国画“线造型”与油画“块面组合”的艺术形式。 教学过程: 一、体验活动:创设尝试“文房四宝”和“油彩画布”的情景。 摸一摸:让学生在触摸中尝试文房四宝和油彩画布,初步感知两种不同材料、工具的特点。 画一画:用毛笔和油画笔画“点”和“线”,观察两者有什么不同。 找一找:你认为教材中哪些作品选用了“文房四宝”,哪些选用了“油彩画布”?你是从哪里观察出来的? 二、体验活动:比较工笔画与意笔画的不同。 想一想:比较《小庭婴戏图》、《牧牛》、《蒲公英》三张作品,作者哪些地方用了流畅细腻的线条,哪些地方用了粗犷的线条表现? 说一说:流畅细腻的线条给你什么感觉?粗犷的点、线给你什么感觉? 三、探究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张画进行欣赏与评述。 选一选:你喜欢哪一幅作品?它给你什么感受?(提供选择词语:欢乐、吉祥、热闹、乡土气息、城市生活、农村生活、可爱、大自然气息、有趣、文静、调皮、生动、亲情等) 说一说:作品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引导观察作品的形与色,体会不同画种、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及生活情趣。) 四、评述活动:评一评我喜欢的好作品。 描述:作品中描绘了什么?给你什么感受?(提供一些美术语言,让学生选择。) 分析:以个人或小组合作,在作品中找出使你产生这种感觉的地方。(引导欣赏作品的造型与色彩)

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

岭南美术第11册 第一课美术从远古走来 教学目标: 1. 领会古代美术作品的意思美。 2. 懂得美术分类的主要类别。 3. 培养对美术作品的兴趣。 ` 4. 培养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重点: 古代美术的分类及其艺术特征。 难点: 对经典作品的概括分析。 教学过程: 1. 活动一:介绍古代中国与外国的美术作品,选取经典的有代表性的作品加以说明,要有具体形象展示,如课本图片或挂图,或光盘中的图片等。以教师的解说为主,或师生互动式讨论。要突出要点避免泛泛而谈,如《溪山行旅图》要突出构图的雄伟,《君士坦丁凯旋门》要突出造型的独特与浮雕的精美。 2. ' 活动二:美术作品的分类,引导学生完成“探索、尝试”中的第1道练习。教师要提出不同美术门类的特征,在工具材料的使用、表现的手法等方面作必要的说明。 3. 活动三:对作品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完成“探索、尝试”中的第2道练习题。教师可列出一些点评范围与准则,如“要表达什么”、“主要构图法则是什么”、“选用什么材料,表现一种什么质感”、“在色彩方面给人什么感觉”等等。以上,欣赏与评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4. 活动四:学习建议与作业布置。按“基本要求”、“较高要求”、“个性探究”的内容实施。 第2课美术走向新时代 教学目标: … 1. 巩固和提高美术分类的知识。

2. 认识似的不同的美术作品的面貌所呈现的差异。理解到“绘画当随时代”、美术的发展当随时代。 3. 领略现代美术作品的美感,提高美术欣赏水平。 重点: 现代美术作品不同材质、不同表现手法的应用。 难点: 对抽象作品的理解。 教学过程: & 1. 活动一:展示显得美术作品,包括课文中的图例,教师补充的图例,已经同学们在预习中收集到的图例。 2. 活动二:在美术作品的类别方面,哪些美术作品所代表的类别,是上一课没有的引出版画、设计方面的作品。 3. 活动三:对各个类别的代表作品进行介绍、讨论、点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开展师生互动式教学,然后在课堂上完成“尝试、探索”栏目的分类填空练习。 4. 活动四:学习建议与作业布置。按照本校教学实际,布置难度适中的作业练习。 第3课生肖邮票 ' 教学目标: 学习有关邮票的基本知识,尝试设计邮票或首日封。 重点: 学习、掌握关于邮票的基本知识。 难点: 邮票设计中,如何体现新颖的构思和天真的童趣。 教学过程: 1、活动一:感知与体验。 ; 师生在课前广泛收集邮票、邮品,通过书籍或互联网查询有关资料,先有一个较丰富的感性知识。 2、活动二:欣赏与比较。 重点对十二生肖邮票进行欣赏,在造型、色彩、手法、风格、材质等方面进行比较,还可以对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作品进行比较,从中学习有关邮票鉴赏的知识,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3、活动三:创作与表现。

岭南版美术教案 (第三册完整版).doc

岭南版美术教案(第三册完整版) 岭南版美术第三册岭南版美术教案 (第三册) 第1课民间玩具世界岭南版美术教案 (第三册完整版)教学重 点:感受民间玩具造型、色彩特点与审美情趣。教学难点:能 用语言描述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教学过程: 1、活动一:教 师问:“你发现什么?它们叫什么?” 欣赏课本提供的玩具图 例,找出它们的名字。 2、活动二: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a、 教师提供“泥、纸、竹、皮、面、木、布”等多种材料,让学生 进行猜想与假设。 b、感受民间艺人心灵手巧及民间艺术特色。 岭南版美术教案 (第三册完整版)3、活动三:它们“想说”些什 么? a、让学生讨论民间玩具的产地、寓意及有关的故事。 4、 活动四:民间玩具美在哪里?为什么? a、提供描述的感觉词语 (如:材料美、装饰美、对称美、质朴、饱满、逼真),玩具中 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b、民间玩具造型、色彩特点与审 美情趣。 5、活动五:学习民间艺人,可利用岭南版美术第三册 https://www.360docs.net/doc/4a3920904.html,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小玩具或描绘自己 感兴趣岭南版美术教案 (第三册完整版)的民间玩具。 6、布置 作业。 a、尝试收集大家画的民间玩具。 b、布置师生34567891011 2020-02-06

岭南版美术第三册岭南版美术教案 (第三册) 第1课民间玩具世界岭南版美术教案 (第三册完整版)教学重 点:感受民间玩具造型、色彩特点与审美情趣。教学难点:能 用语言描述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教学过程: 1、活动一:教 师问:“你发现什么?它们叫什么?” 欣赏课本提供的玩具图 例,找出它们的名字。 2、活动二: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a、 教师提供“泥、纸、竹、皮、面、木、布”等多种材料,让学生 进行猜想与假设。 b、感受民间艺人心灵手巧及民间艺术特色。 岭南版美术教案 (第三册完整版)3、活动三:它们“想说”些什 么? a、让学生讨论民间玩具的产地、寓意及有关的故事。 4、 活动四:民间玩具美在哪里?为什么? a、提供描述的感觉词语 (如:材料美、装饰美、对称美、质朴、饱满、逼真),玩具中 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b、民间玩具造型、色彩特点与审 美情趣。 5、活动五:学习民间艺人,可利用岭南版美术第三册 https://www.360docs.net/doc/4a3920904.html,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小玩具或描绘自己 感兴趣岭南版美术教案 (第三册完整版)的民间玩具。 6、布置 作业。 a、尝试收集大家画的民间玩具。 b、布置师生34567891011 2020-02-06 岭南版美术第三册岭南版美术教案 (第三册) 第1课民间玩具世界岭南版美术教案 (第三册完整版)教学重 点:感受民间玩具造型、色彩特点与审美情趣。教学难点:能

七年级岭南版美术教案

第一单元艺术与科学交融的美 第一课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第二课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第二单元校园采风 第一课校园风景 第二课新伙伴 第三单元多姿的团队美术活动 第一节传情达意的环保贺卡 第二节中国象棋趣味造型 第三节科学,艺术考察活动的策划第四单元汽车畅想曲 第一节汽车的造型 第二节想象的汽车 第五单元静物的构图与色彩 向画家学构图 第二节我们的调色板 第六单元历史不会忘记他们 第一节群星灿烂 第二节扬起想象的风帆

第一单元艺术与科学交融的美 第一课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 教具:文本资料,相关图片 课型:综合型 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特点。 2.通过对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范例赏析,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 教学重点难点:1.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特点。 2.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原理,造型风格。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出示打火机一支提问:大家都知道现在人们生火用的是打火机但古人是怎么样取或的呢? 学生谈感受。 (以提问导入课题,提出观点。) 老师:这一发展历程有什么奥秘? 学生踊跃作答 老师:很好!那么有谁知道古人最早将艺术与科技结合的例子吗?(设问形式制造悬念。) 三、课堂发展 1.观察感受经典范例导赏:赵州桥、四羊方尊、编钟、长信宫灯。 2.老师口述:从出土的无数珍贵文物中,我们可以发现,古老的文物既是规范性的工艺品,同时也是当时的高科技产品,你们发现了它们的共同特性吗? (提问并看课本上的提示) 3.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各范例并打开幻灯机,老师逐个讲解分析。 例如:四羊方尊 实用性:酒器美观:奇特、厚重、的独特的造型和独特、精美的纹饰 科技:高超的冶金铸造技术 4.建议学生可以自己试用一句简短的话语将书中介绍的作品从科技和艺术两方面概括出来,比如:“赵州桥---古老拱券石桥,历经千年风雨,神秘蛟龙穿岩,精雕栩栩如生。 其后可另加一些课外的图片,尝试对不同的艺术形式,围绕艺术月科技结合的主题,发表自己的感想。培养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四、课后延伸 教师运用对比手法(点出此画与前面主体造型作品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引起学生注意与思考,不需要作结论,看到下一课“物之道”与“无尽无极”,为下节课作好铺垫。 五、课堂作业 1.继续查找资料,为下一课作准备。 2.观察生活中的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典型现象,并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岭南版美术教案(三年级)

岭南版美术教案(三年级) 岭南版美术教案(三年级)三年级美术(上)中国优秀工艺美术作品(美术欣赏)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中国优秀工艺美术作品,感受到祖国传统艺术的历史悠久和伟大成就,从艺术美的熏陶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前准备: 选择有中国优秀工艺美术作品的大挂历或图版。 用录像拍摄或转录有关展示中国优秀工艺美术作品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介绍什么是“工艺美术”。 二、介绍关于青铜器和青铜艺术。 三、欣赏《长信宫灯》。 四、《鹤方壶》的欣赏。 五、欣赏其他种类工艺品。美与生活、农民画(美术欣赏)岭南版美术教案(三年级)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本题的图版和美术作品,感受生活与美息息相关,以及农民画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前准备: 收集展示日常生活用品、家居陈设等内容的大挂历图版。 大幅农民画图版或用幻灯片翻拍优秀农民画的图片。教学过程:

学生自由欣赏。 提示:本上的农民画中的内容你可曾见过?在日常生活用品中,哪一最美? 欣赏农民画。 欣赏本上的五组日常生活用品,体会美与生活的关系。原色和间色(色彩画)岭南版美术教案(三年级)教学目标: 通过对“原色和间色”色彩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觉力,并能运用原色混合成间色。作业要求: 认识并熟记原色、间色、色相,以及用两个不同色相的原色混合产生一个间色的知识,并作红十蓝=紫,蓝十黄=绿,黄十红=橙的混色练习各一幅,如内未能完成,可在外继续完成。前准备: 一、上学期色彩练习优秀作业若干幅; 二、最好能选择一两幅克利、马蒂斯、毕加索等现代艺术大师的色彩作品和自然景色、生活物象的色彩照片(挑选原色、间色相对明显的),充实欣赏和学习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出示上学期色彩练习的优秀作业,复习旧知识。从本中的艺术作品照片和前准备的自然景色、生活物象的色彩照片的观赏引入新。 二、提问: 1、什么是原色?什么是间色? 2、本中的上图三原色运用于雕塑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3、本中的下图三幅画各以哪些原色和间色为主画成?看了这三类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