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图片素材

合集下载

孔雀东南飞课件(共84张PPT)

孔雀东南飞课件(共84张PPT)

关于“乐府”
“汉乐府”原来是指汉武帝刘彻设立的 “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 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 这个官署相当庞大,成帝时“女乐近千 人”。
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
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 性的诗体名称了。
关于“汉乐府”
• 文学史上地位:
与《诗经》《楚辞》可鼎足
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的《玉台 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
仲卿妻作》。
《孔雀东南飞》背景资料: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 安年间,是以真人真事 为基础创作的。全诗 357句,1785字,被称 为 “古今第一首长诗”。
“焦、刘殉情”故事的传说
汉末建安年间,才貌双全
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 诚相爱。但刘兰芝却为婆母不 容,婆母百般刁难她,没有办 法,刘兰芝只好自请回娘家。 夫妻二人双双“誓死不相负”。 兰芝回到娘家后,不久,县令 替他的儿子求婚,焦仲卿闻听 此事,二人生人作死别,在兰 芝成婚那天,兰芝投井而死, 仲卿也自缢身亡。两人变成了 一对鸳鸯相对而鸣。这个美好 的故事传说演化成了我国最早 的一篇长篇叙事诗。
注: 1、为……所 :被动句。
2、遣:女子出嫁后被夫家休弃回娘家。 3、逼:逼迫。 4、伤:哀悼。 5、云尔:句末语气词,如此而已。
小序的作用
小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 地点、人物及成诗的经过,序中
的“遣”、“逼”两字,集中地表现 了故事的矛盾冲突,全诗围绕“遣”、 “逼”两字展开故事情节。
研习:

•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流光溢彩,极
尽张扬之能, ——说明刘兰芝美到极点。
•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服饰追求素
雅,——高雅。
• “指如削葱根,口若含朱丹”,纯然长相, 自然天成,美得自然,美得真切,美得深 沉,——天生丽质。

《孔雀东南飞》 课件34张

《孔雀东南飞》 课件34张
(22)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 不举!”
(23)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 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晻晻日欲暝, 愁思出门啼。
(24)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 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 “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 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采用了“兴”中含“比”的手法,以孔 雀失偶喻示夫妻离散并用以兴起刘兰芝、 焦仲卿彼此顾恋的深情,艺术性地烘托、 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奠定诗歌的情感基调。 这种手法在民歌中是极常见的。结构上, 开头这一句也和结尾的鸳鸯双飞呼应,体 现了构思的匠心。
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
No
Image
汉时,社会不看重妇女的贞节问题,女人丧偶 或离婚仍可再嫁。如西汉司马相如娶了守寡的卓 文君,蔡文姬、王昭君嫁过多次,史书记载汉景 帝也把有过婚史的王氏立为皇后。汉代,婚姻重 视门第。刘兰芝被休回娘家只十多天,县令、太 守相继就为儿子说婚,说明刘兰芝的貌美德高, 同时也见当时的婚俗。县令、太守为子求婚,包 含有门第观念。家人为了一己私利,寡妇不嫁反 而遭受种种欺凌。刘兰芝被兄长逼嫁,
(13)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十四
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何罪过,不
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
(14)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
言多令才。(侧面烘托出刘兰芝的美好)
《孔雀东南飞》1785字,是保存下来的我国 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也是汉乐府民歌的代表 作。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南朝 陈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是以真人真事为基 础创作的。

《孔雀东南飞》-完整版课件PPT

《孔雀东南飞》-完整版课件PPT
“何意出此言 I
同是被逼迫,
君尔妾亦然。
黄泉T相见,
匆通令目言 ! ”
执手分道去,
各各还家门。
生人作死别, 恨恨那可论?
念与世间辞, 千万不复全 !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 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
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
怨鬼神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
渲染悲凉的气氛。
能消极反抗 ,忍
h1i 辱负重 ,委曲求
靠 人物及矛盾关系表
*
善诗歌主题
故事以时间为顺序 ,以刘兰芝
• 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
为矛盾冲突的线索 ,揭露了封建
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 恶 ,歌颂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忠 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扎及东南 飞舟丈及衍 生艺 术作M
《孔雀东南飞》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叙事诗的创作已进 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她的故事结构完美 ,开头结尾相互照 应 ,矛盾叠起、情节跌宕起伏 ,表现了作者在叙事上的高 超技巧。它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文学艺术形象 ,人物语言 各俱人物个性特征 ,有的已经成为我国古典文学中不朽的 典范。至于诗中所运用的比兴、有张、排比、互文等修辞 手法以及感人至深的细节描写、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 结合的构思华烁干古、光耀干秋。堪称绝唱 ,历代演唱不
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
风转。金车玉作轮,绑躅青疆马, 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 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蛙珍。 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赋”的表现手法 ,极写迎亲队伍及彩 礼之奢华。正衬刘兰芝美貌多才 ,刘兰 芝不为荣华所动 ,反衬其忠贞不渝。
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
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I”
" 。 "乐府" 也即成为一种诗 熟的叙事技巧 ,以及灵活多

孔雀东南飞 (共39张PPT)

孔雀东南飞 (共39张PPT)

16
•运用衬托的手法
县令之子
太守之子
求婚者地位
求婚者才貌 说媒者身份 太守家迎娶的排场
17
窈窕世无双 娇逸未有婚 年始十八九 便言多令才


本诗以 时间 为顺序,以 刘、焦的爱情
和 封建家长制的迫害
为矛盾冲突的线索,塑造了 自尊、坚强、忠贞 的刘兰芝的形象、
忠于爱情,虽受孝道束缚终以死抗争 的焦仲卿的形象,和对立面
今义:多为务必、一定之意。
28
一词多义

终老不复取(通“娶”,娶妻,动词) 还必相迎取(与“迎”同义,迎接,动词)

为仲卿母所遣(被,介词,读wé i) 十七为君妇(做,作为,成为动词,读wé i) 为诗云尔(作,写,动词,读wé i) 非为织作迟(是,动词,读wé i;或作“因为”,“由于” 介词,读wè i) 阿母为汝求(替,给,介词,读wè i) 始尔未为久(算,算作,动词,读wé i) 慎勿为妇死(为了,连词,读wè i)
36
问题二
37
私奔有其合理性。毕竟生命是最宝贵的。既保全了性命,又 得到了爱情,何乐而不为。 殉情也有其必然性。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私奔者恐怕很难 有美好的结局。 殉情能坚守住爱情的誓言,能赢得人们对他们的同情尊敬, 成为后代反对封建礼教、粉碎封建枷锁的精神鼓舞。 殉情能获得文学上和美学上的悲剧意义,成为流传千古、永 垂不朽的艺术形象。
孔 雀 东 南 飞
1
选自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 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孔雀东南飞》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 作之一,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 首长篇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 “乐府双璧”。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 诗。
2

《孔雀东南飞》 课件ppt(27张PPT)

《孔雀东南飞》 课件ppt(27张PPT)
(4)太守家盛大迎亲 21
(1)还家 13
内容结构
殉情
(2)互明忠贞 24-26
(3)仲卿别母 27-29
(4)兰芝投水 30
(1)被嫁心伤 22-23
(5)仲卿自缢 31
内容结构
尾声
两家求合葬,鸳鸯交颈啼
问题探讨
(1)诗歌开头两句用的是什么手法?起何作用?托物起兴。以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的分离。以孔雀失偶起兴,一是引起故事情节,二是把刘兰芝比作美丽的孔雀,寄予了对女主人公的喜爱和赞美,三是渲染了一种难舍难分、凄凉悲怆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一种低沉、悲凉、感伤的基调。
内容结构
自遣
①兰芝自诉
②兰芝自遣
内容结构
分别
(5)惜别依依,。11-12
(2)互明心迹:焦幻想,刘清醒。7-8
(3)行前严妆:美貌无双,镇定冷静。9
(4)辞婆别姑:有节有理,揭破谎言。10
(1)仲卿求情,焦母大怒 。 3-6
内容结构
抗婚
(2)第一次拒婚 14-17
(3)被迫允婚 17-20
基础知识
(6)词类活用
1 孔雀东南飞
向东南
2 手巾掩口啼
用手巾
3 卿当日胜贵
一天天地
4 自名秦罗敷
取名,名叫
5 千万不复全
无论如何 保全
6 逆以煎我怀
使 …受煎熬
7 足以荣汝身
使…荣耀
8 便利此月内
以为···吉利
基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识
(7)词语难点
无所施白公姥启阿母致不厚萦苦辛卒大恩若见录逆以煎我怀赍钱否泰
问题探讨
在中国古代的诗歌或者是小说中,往往有在结尾处设置一个浪漫主义式的结尾,这样做的作用: 1、表达了人们惩恶扬善的愿望,同时也符合中国人固有的“大团圆”心理。 2、使作品极富抒情色彩,增强了对主题的表现力。

孔雀东南飞(共39张PPT)

孔雀东南飞(共39张PPT)
其三、塑造了一个专断蛮狠、顽固而有
心计的封建家长形象。
17/60
传 统 文 化 诗 词 歌 赋 ·孔 雀 东 南 飞
传统文化相关链接
封建礼教的“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 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 工。
《礼记·本命》“七出”之罪 :妇有七去,
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 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24/60
传 统 文 化 诗 词 歌 赋 ·孔 雀 东 南 飞
• (3)再者写了太守家为婚事的铺排。作 者运用铺陈和排比大肆渲染太守家对婚 事的排场,其用意是什么?
• ①显示刘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节操;
• ②形成太守家的喜和刘、焦的悲对照,强化悲 剧性;
• ③反衬兰芝的痛苦、孤独和凄凉
25/60
传 统 文 化 诗 词 歌 赋 ·孔 雀 东 南 飞
全诗357句,1785字,被称为 “古今第一首长诗”。 听音跟读TINGYINGENDU
为全文奠定深沉悲哀的基调, (古:
) (今:

《孔雀东南飞》取材东汉献帝年间庐江郡的爱情悲剧,是我国史上第一部叙事长诗,也是祖国文学宝库中光辉的诗篇之一,选自南朝陈徐陵
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与南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或“叙事诗双璧”。

母:
蛮横无理的封建家长。对于兰芝的美德,仲卿夫妇的 爱情毫无认识和同情,一意独断专行。对仲卿或恶语
威胁,或好言诱哄。
(封建维护者)
29/60
传 统 文 化 诗 词 歌 赋 ·孔 雀 东 南 飞
造成二人婚姻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刘兰芝: 社会悲剧
封建家长制 封建礼教
焦仲卿: 性格悲剧

高中语文复习课件-《孔雀东南飞》 (共21张PPT)

高中语文复习课件-《孔雀东南飞》 (共21张PPT)

• 谈谈你眼中的刘兰芝 (男生谈)。
• 温柔善良,勤劳能干, 才貌双全,知书达理, 忠贞不渝。
刚烈 视人格尊严 高于一切(主动离开 焦家、离开焦家时的 盛装打扮 、辞别焦 母时不卑不亢的言辞、 殉情时干净 果决)

刘兰芝
用自遣保卫了自己的尊严 用允婚修补娘家的体面 用殉情回报了焦仲卿的爱情
谈谈你眼中的焦仲卿 (女生谈)
悲剧根源及主题意义
• 通过刘兰芝与焦仲卿婚姻悲剧的叙述, 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 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兰芝、 仲卿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对压迫的反抗精 神。
几千年来,封建礼教、
家长制等传统文化的冷漠与 残酷,使无数美丽的爱情成 为“牵牛织女”,化作“双 飞蝴蝶”,飞出“东南孔 雀”,筑就“血泪沈园”!
刘、焦的爱情阻碍
• 焦母:一个突出的反面形象。 • 挑剔、刁钻,蛮横、独断专行,软硬兼施。
(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 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 刘兄:贪婪粗暴,认钱不认人;趋炎附势,重 权不重情。(刘母:在家从父,已嫁从夫,夫死 从子) • 爱情阻碍的势力: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
梁山伯与祝英台
聪明伶俐的祝英台,女扮男装出门求学,与憨厚朴 实的同窗好友梁山伯结下了真挚的感情。当二人依 依惜别时,祝英台用含蓄的比喻表达了内心的情感, 而憨厚的梁山伯却未能领悟。一年以后,当梁山伯 如约来到祝英台家时,发现祝英台是个女子,便向 祝家求婚。但此时的祝英台早已遵从父命与马文才定亲。 由于封建势力的压迫,二人被迫含恨分离。不久, 梁山伯因忧愤交加病死在家中。祝英台听闻这一噩 耗,来到了梁山伯的坟前,面对苍天发出悲愤的控 诉。这是,坟裂开了一个大口,祝英台毅然投入坟 中。二人随后化作了两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 然起舞,永不分离。

《孔雀东南飞》ppt课件

《孔雀东南飞》ppt课件

(第二十二~二十九段)阿母谓阿女:“适( 刚才 )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 裳?莫令事不举( 办不起来 )!”
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 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晻晻( 昏暗 )日欲暝( 日暮),愁思出门啼。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 摧折心肝,伤心 )马悲哀。新妇识 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 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 人,君还何所望!”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 愚拙 )!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自作主张。专,独 断专行。由,随意,任意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自作主张 )!东家有贤女,自名 秦罗敷,可怜( 可爱 )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启阿母,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汉乐府民歌的特征
缘感 事于 而哀 发乐
很 大 比 重
叙 事 成 分 占

比 兴
用 铺 排

言 体 居 多
杂 言 体 和 五
诗末揭示 写作目的
作家简介
徐陵(507-583),字孝穆,今山东郯城人。南朝陈文 学家。少好学,八岁即能文,博涉经史,有口才。梁时, 官东宫学士,两次出使北朝。入陈,历仕尚书左仆射、丹 阳尹、中书监等职,主持朝廷重要文书的草拟。其诗赋皆 淫靡绮艳,与庾信同为宫体诗代表作家,时人称为“徐庾 体”。编选《玉台新咏》十卷,是现存我国较早的诗歌总 集之一。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叫沈园的地方,一个叫陆 游的诗人,娶了一个叫唐婉的女子,伉俪相得,琴瑟相 和,好一对神仙眷侣。然而,这一切,并不随陆母之意, 逼迫夫妻离异。几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满怀郁闷踽踽 独游,邂遇唐婉,唐遣人送酒致意,陆游满怀伤感,词 成《钗头凤》一首,唐婉和之。不久,唐婉抑郁而亡。”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有着各自的不幸, 我们的《孔雀东南飞》演绎的又是怎样的一段爱情故事 呢?让我们走进课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图).jpg 屈原离骚白描七幅之一.jpg 屈原离骚白描之二.jpg 全国首届壁画展-离骚.jpg 文征明离骚手稿.jpg 灵魂深处的悲歌——简析《孔雀东南飞》的焦母形象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名 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诗前有序文“汗末建 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 投水而死。焦仲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这是一曲灵魂深 处的悲歌。大多读者认为,主人公焦仲卿和兰芝的爱情悲剧,是由于凶悍的 焦母和蛮横的刘兄逼迫的结果。事实上,焦母和刘兄同样是封建礼教的迫害 者,特别是围绕焦母和兰芝的婆媳矛盾更是人性的必然。本文拟从焦母的思 想层面作一些新的探析。 西方精神分析大师荣格最先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理论,即人的精神领域可 以分为意识、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三个层次,如果说人的精神是一座海 中的岛屿的话,那幺露出水面的部分就是人的意识,被水淹没的部分就是人
的个体无意识,而深藏河床中的不可知的部分就是集体无意识,它存在与人 类精神世界的最底层,影响每一个人的意识活动却不被人类发觉和意识,它 才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根源。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就是原型。原型的主要内容是 指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同类型主题、情节、人物、意象等。 《孔雀东南飞》焦母和兰芝的婆媳矛盾就是一种文学上的原型题旨。无论 是中国文学画廊里,还是在西方文学史中,这种婆媳矛盾都是普遍存在的, 而且以婆媳矛盾为原型的叙事模式也是反复出现的。 钱钟书曾在《围城》里写道:“在西洋家庭里,丈母娘跟女婿间的争斗是至 今保持的古风,我们中国家庭里婆婆和媳妇的敌视,也不输于他们那样久远 的历史。”奥斯特罗夫斯基笔下的卡巴诺娃对儿子说:“我早就看出了你爱媳 妇儿胜过爱妈。自从你娶亲以后,我就觉得你远不象从前那样爱我。”另外曹 禺在《原野》里,针对又一个焦母和媳妇金子之间的相互敌视,曾借焦大星 之口叹道;“怪,为什幺女人跟女人总玩不到一块去呢?”荣格的集体无意识 学说为人们进一步人类自身的心理奥秘提供了科学的武器,作家们也开始从 人性的角度对人物的心理进行剖析。 着名的评论家袁昌英在解释焦母的心理和这悲剧发生的原因时曾说:“母亲 辛辛苦苦亲亲热热地一手把儿子抚养成人,一旦被一个毫不相干的女子占 去,心里总有点忿忿不平。年纪大了或者性情恬淡的人,把这种痛苦默然吞 下去了。假使遇着年纪轻轻,性情剧烈而不幸有是寡妇的,那幺仲卿与兰芝 的悲剧就不免发生了。”显然,作者运用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来重新解释 这一古老的悲剧。由此看来,焦母的心理是一种无意识的状态,具有普遍 性。因此,焦母同样也是一个悲剧人物,并且值得同情的。 那幺,笔者对焦母的心理发掘,是不是意味着对仲卿、兰芝爱情悲剧的社 会意义取消和淡化呢?结论恰恰相反。焦母形象的塑造,在更深的层次上揭 露了封建礼教对人尤其对妇女的戕害,对人性的扼杀。
孔雀东南飞图片素材
《孔雀东南飞》.jpg 剧照:《孔雀东南飞》吴素秋饰刘兰芝.jpg 孔雀东南飞.jpg 孔雀东南飞故地.jpg 孔雀东南飞剧照 1.jpg 孔雀东南飞书图 2.jpg 离骚文意图 3.jpg 离骚文意图 4.jpg 离骚文意图 5.jpg 离骚文意图 6.jpg 离骚文意图 7.jp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兰芝仲卿成了封建礼教道和家长制的牺牲品,而焦母又何尝不是牺牲品 呢?我们从焦母对儿子之爱,对“夺爱”者儿媳之恨,对自身心理失去平衡之 悲,看到了她心灵的战栗。焦母的心理显然与她那年轻而多年的寡妇生活有 关的。正如《寒夜》中的汪母所说:“我们寡妇的心,丈夫死后,就全盘放在 儿女身上,儿女就变我们精神上的情人。我们这颗孤寂的心,被媳妇由儿子 身上挤出来,着实没地方安置。少年寡妇个更加痛苦。”封建时代的妇女,没 有独立的社会经济地位,她们是依附于男子而存在的,“三从四德”的信条死 死地捆绑着她们。她们没有工作,丈夫就是她们的职业,丈夫一旦早死,儿 女就成了她们“精神上的情人”,而儿女另有所爱,她们的痛苦既在于渴望爱 而而不能被爱,也在于有所爱而无处施其爱。处于这种境地的妇女,一种人 是在宗教里去寻找解脱,她们吃斋念佛,苦度今生,渴望来世的幸福。譬如 《祝福》中的祥林嫂,花了毕生的积蓄就是为了给自己捐一个“赎罪”的门 槛!另一种人则被强大的封建礼教和法规所征服,甘心做一个顺民,争取能 立个贞洁牌坊,她们以此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这些人虽然也尝尽苦味,暗 中流泪,婆媳之间也难免有些小的摩擦和小的风波,但最后都能度过危机, 不致酿成悲剧。而象焦母这类寡妇,一则性情剧烈,对儿子过于溺爱,二则 媳妇太聪明乖巧、活泼漂亮,儿子又对她过于顺从,这样的矛盾更为突出, 以至不相容。焦母最后将媳妇赶出了家门。 所以, 《孔雀东南飞》的焦母形象的意义,不仅是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的权 威代表,更在于通过对这一人物的心理挖掘,在更深的层次上揭露了封建礼 教的残酷:它对妇女的残害不仅是肉体上的,更体现在精神上。焦母的这种 心理源于那灭绝人性的变态社会,我们抨击的对象不应是焦母,而是整个封 建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