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漪的性格分析
《雷雨》中繁漪人物形象分析

《雷雨》中繁漪人物形象分析《雷雨》是钱钟书先生创作的一部经典话剧,揭示了晚清时期上海滩的黑暗面和人性的弱点。
其中,繁漪是一位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一、繁漪的爱情繁漪是一个美丽、聪明的女孩,家庭条件也很好。
她深爱自己的表哥陈发科,即使知道他是个花花公子,对待其他女人都十分无情,但她仍然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献给他。
她一度认为自己和陈发科有着共同的经历和感受,因此能够理解他和照顾他,在她看来这就是真正的爱情。
然而,在王熙凤的挑拨下,繁漪知道了陈发科曾经的背叛和抛弃。
她绝望了,认为自己的爱情是个笑话,再也无法继续下去。
这时,廖若海走进了她的生命,他并没有像陈发科一样浪漫和优雅,却是一个值得托付给的男人。
繁漪在危机中换了一个角度看待自己的生命,她学会了珍惜爱情,并且找到了一个真正懂她、关心她的人。
二、繁漪的人格特质繁漪性格复杂,有时会让人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她。
她比较自我,对待其他女人不够友好甚至带有敌视情绪,这跟她自认为是陈发科唯一的真正爱人有关。
此外,繁漪还有些傲慢自大,喜欢炫耀自己的智慧和才华。
但在情感方面,繁漪十分专一,对陈发科的爱会让她放弃自己的地位和尊严,并且她对待廖若海也非常真诚。
三、繁漪的命运繁漪的命运暗示了晚清时期女性的普遍处境。
繁漪在婚礼前夕得知陈发科的背叛,被迫面对一个不幸的结局,最终选择了离婚。
她深情而无助的表演也让她成为了《雷雨》中最令人难忘的角色之一。
在这个时代,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婚姻是管辖她们一生的命运。
繁漪的遭遇揭示了这个时代的残酷和无奈,而她在灵魂层面的成长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女性走上平等道路提供了启示。
综上所述,繁漪是一个非常具有深度和多维度的角色,她的爱情、人格特质和命运都表现出了这个时代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处境。
她的复杂性格和遭遇也为观众们提供了深入思考的空间和启示。
繁漪的人物形象分析

对文学创作的启示和借鉴
繁漪形象的意义: 揭示了女性在封建 社会中的困境与抗 争
繁漪对后世文学创 作的影响:提供了 深入探讨女性命运 和抗争的素材
繁漪形象的启示: 文学创作应关注女 性命运,揭示社会 问题
繁漪形象的借鉴: 如何塑造丰满、 立体的女性形象
对观众心灵的震撼和启迪
繁漪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女性地位的低下 繁漪的个性特点:独立、坚强、勇敢,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 繁漪对观众心灵的震撼:通过她的悲剧命运,引起观众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繁漪对观众的启迪:启示人们追求自由、平等和独立,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繁漪是周萍的 后母,她在家 庭中扮演着重
要的角色。
繁漪在《雷雨》 中是一个具有 深刻内心矛盾
的人物。
她的角色定位 体现了当时社 Biblioteka 伦理道德和 家庭关系的复杂性。
家庭矛盾的集中体现者
繁漪是周朴园的妻子,与周萍、周冲等人有复杂的家庭关系。
繁漪的命运被周朴园所控制,她对周朴园的专制和虚伪深感不满。
在家庭矛盾中,繁漪与周萍、周冲等人产生了激烈的冲突,成为了家庭矛盾的集中体现 者。
Part Three
繁漪与其他人物的关系
与周朴园的夫妻关系
夫妻关系:繁漪是周朴园的第二任妻子,两人之间存在一定的感情纠葛。 家庭地位:繁漪在周家地位较高,具有一定的权力和影响力。 性格冲突:繁漪性格刚烈,追求自由和爱情,与周朴园的专制性格产生冲突。 情感纠葛:繁漪对周朴园抱有复杂的情感,既有爱又有恨,这种纠葛贯穿了整个剧情。
与周萍的母子关系
繁漪与周萍的关系是母子,两人之间存在深厚的感情纽带。 繁漪对周萍的成长和性格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的爱与关怀让周萍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 在剧情中,繁漪与周萍的母子关系经历了许多波折和考验,但两人的感情始终没有改变。 繁漪作为母亲,对周萍的未来充满期望,希望他能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雷雨》中繁漪人物形象分析

《雷雨》中繁漪人物形象分析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清末民初为背景,讲述了三个家庭的纠葛和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文学作品。
其中繁漪是小说中的一位女性形象,她是女主人公冯云峰从军前的未婚妻,也是他从军时留下的背负重担的女子。
首先,繁漪的形象特点是倔强而执着。
她虽然知道自己未必能够等到冯云峰回来,但是不管怎样她还是执意坚持着自己的信念。
她倔强的性格和执着的信仰是她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来的主要力量。
一直到故事最后,她仍然坚守着心中最初的理想和信念,虽然最终遭遇失败,但是这种精神韧性和执着态度却令人钦佩。
其次,繁漪是一个善于察言观色的女子。
她能够在言语间洞察人心,可以看出别人的真正想法和情感,这种能力是很难得的。
在小说中,她可以察觉到宝玉对自己的感情,并且看出了张生欣赏周冬雨这一点,从而顺势展开了自己的计划。
这种察言观色的能力让她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是她在小说中立足之处。
最后,繁漪是一个内心丰富的女性。
她在等待冯云峰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的人生沧桑,因此她的内心十分丰富。
虽然她故作坚强,但内心却是脆弱的,她需要关怀和爱,而张生在这方面帮助了她。
她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归属和幸福,最后也在这个追求自由的年代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路。
综上所述,繁漪是一个勇敢坚强、善于察言观色、内心丰富的形象。
她勇往直前的精神鼓舞着人们去追求自由和光明,也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思考和启示。
雷雨中繁漪人物形象分析完整版

雷雨中繁漪人物形象分析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雷雨》中繁漪人物形象分析摘要:繁漪是曹禹的成名之作《雷雨》中的一个被凌辱、被摧残的女性,同时也是一个敢于冲破封建家庭束缚的“叛逆”,一个阴鸷的女人。
她“有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为了爱情,“敢冲破一切的桎梏,做一次困兽的的搏斗”。
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她将“最圆满,最有秋序”的封建家庭劈得粉碎。
但她不仅毁灭了别人,也葬送了自己的幸福。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这一人物的悲剧形象。
关键词:《雷雨》繁漪封建社会形象悲剧正文:《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该剧是一部多幕剧,它写于一九三三年,一九三四年在《文学季刊》上发表。
繁漪是曹禺刻画的最具特色和最为鲜明的人物形象。
这个从走廊上静静走来的女人,阴鸷而沉郁,穿着一身镶灰花边的旗袍,如同一朵黑色的玫瑰在满园的暮色里散发忧郁的芬芳。
她的眼睛大而灰暗,沉静地灼烧一个年轻妇人失望后的痛苦与怨望。
偶尔也会露出依稀的微笑:“红晕的颜色快乐地散布在她的脸上”。
①曹禺曾说过,繁漪的性格是最“雷雨”的。
在曹禺看来,繁漪是个“有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并“敢冲破一切的桎桔,做一次困兽的搏斗”②的女性。
一、繁漪是资产阶级的新女性繁漪是个受过新思想影响的资产阶级女性,是“五四”以来追求妇女解放,争取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在她身上折射出不畏强权、争取自由、宁死拼斗的绚丽光彩。
首先,她出生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末年,当时的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对于人民的压榨和剥削日益深刻,人民群众没有人身自由,处于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境地。
同时,刚刚过去的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光明与希望,要求民主,争取人权,要求自由的新思想、新观念,已经开始深入人心。
这种时代的特点,这种时代里要求个性自由的精神氛围,无疑给繁漪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提供了抗争的精神动力。
浅谈《雷雨》中繁漪的人物形象

论《雷雨》中蘩漪的人物形象摘要话剧《雷雨》是以1925年前后中国现实社会为背景,通过叙述作为封建家长和资本家的周朴园同他的家人所发生的一系列矛盾,展示了被压迫的女性的不幸遭遇,披露了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残忍的本质以及旧的社会制度必将灭亡的命运。
剧中的主要人物蘩漪是作为周公馆的“叛逆”形象出现的,由于她受过新思潮的影响,因而周朴园的专制统治使她压抑、痛苦,渴望自由和爱情。
她抑郁而乖戾、热情又冷漠,个性强悍、任性、敢爱敢恨,但又无法避免的很软弱。
在周公馆里她既是女主人,又是精神奴仆;她既是周萍的后母,又是他的情妇。
她无法忍受这种令人窒息的气氛,但是又无法摆脱这样的处境。
在难以抗拒的环境中走向变态:爱变成恨,倔强变成疯狂,在她的“雷雨式”性格的彻底、极度报复下,在她身边有罪和无辜的人都被她推向了深渊。
关键词:孤独乖戾雷雨善良In the theory of thunderstorm Fan without charactersAbstractModern drama “thunderstorm” China is around 1925 real society as the background, through the feudal patriarchal narrative and capitalists zhou: what happened with his family in a series of contradictions, shows the oppressed women's misfortune, to disclose the essence of bourgeois moral The main characters' Fan orders as “rebellious”image of the zhou house, because she had a new ideological trend, the influence of so zhou: tyranny made her depression, pain, desire for freedom and love. She was depressed and surly, warm and cold, a strong personality and capricious, dare to love dare to hate, but it's inevitable weakness. At the duke of zhou, she is a mistress, and the spirit of the slave; She is a Zhou Ping stepmother, and his mistress. She can't stand this suffocating atmosphere, but can't get rid of this situation. In the environment of the irresistible to a abnormal condition: the love into hate, become crazy stubborn, in her“ thunderstorm” character thoroughly, extreme revenge, beside her guilty and innocent people were her into the abyss.Keywords:Lonely Grumpy Thunderstorm Kind-hearted引言《雷雨》是曹禺先生非常著名的一部话剧作品。
《雷雨》人物分析

1、繁漪:有人说她果敢阴鸷,有人说她魅惑野性,但无论世人怎样的爱恨褒贬,她却只是沉静一笑,任谁也看不到她心中那团熊熊燃烧的积郁烈火。
她是周朴园的妻子,她是周冲的母亲,她是周萍的情人,一个柔弱的女子,却肩负如此的多重身份,可想而知她的撕裂与挣扎。
然而,她这样的决绝却也正表明了她那“雷雨”般爆裂激荡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繁漪如是。
2、周萍:这是一棵柔弱的植物,随着暴风骤雨飘摇跌宕。
也许它也有着细腻的根、葱郁的叶、甚至带有点淡淡清香的花,只是如此渺小得不为人知。
每当看到东摇西倒的它,人们只有叹气,而他却悄悄收闭起花叶,唯有选择逃避。
周萍的选择是一种自赎,岂料用以拯救他的却是另一种更大的罪恶。
人生即是如此,处处充满了悖论,而诚挚的感情和真心的忏悔招致而来的往往只是命运的无情嘲弄。
3、周朴园:坚毅和威严是他的外貌,虚伪和冷漠却是他的内心,自以为是控制住别人命运的人其实只是命运掌心的傀儡。
暴雨的午夜,孤单的时间,这个即将失去一切的老人是否正在思念记忆中的往昔,那朵永远成为心结的逝水梅花。
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家庭里,处处都是漏洞和陷阱,而愚蠢的朴园却想当然地认为一切都能尽在把握。
愚顽得近于天真,虚伪得强装镇定,那么在最终一切毁灭后,也只能单留下他去苦尝辛酸。
4、鲁侍萍:灰暗的雪夜,只有我身孤影单,怀抱着一个儿子,思念着另一个儿子,被情人抛弃,把母亲气死。
于此之时年轻的侍萍才真正开始了她一生的悲惨。
“为什么不再次去死?不,我要活!为了活下去!”老天!这样的理由够不够充分简单?侍萍的悲剧在于她是所有真相的唯一见证者。
最终与儿女的别离,这位坚强的母亲承载了巨大的情感伦理双重压力,然而她还是决定由自己来承担一切罪,只不过这个时候她的理由已然改变——“为了他们能活下去……”5、鲁贵:窥人隐私,以求一逞——这是鲁贵的原则,也是绝大多数没有顾忌敢做坏事人的准则,为了享乐于物欲,他们拜倒在金钱之下。
那万能而至高无上的物主,带给这世间怎样的寡言鲜耻与奴膝婢颜?像一只老鼠一样窥探,像一条蛇一样静观,像一只猪那样贪婪。
繁漪人物分析(最新)

海深处的共鸣 。
11
对蘩漪的评价
蘩漪是一个可怕的女人。她陷入了对周萍的爱中不能自拔,疯 狂的情欲燃烧着她。在所有人的面前承认与周萍的关系,最终 不仅没有得到爱情,还害死了周萍,也害死了无辜的四凤和她 自己的亲生儿子周冲。
蘩漪是一个可怜的女人。作为一个女人,作为一个妻子,她理 应被人去爱,然而自始至终,她都没有得到真爱。首先,蘩漪 的丈夫周朴园宁愿将感情寄托于数十年未见生死不详的侍萍身 上,也未对他产生过发自内心的爱怜。周萍也不真正爱过蘩漪。 他是出于阶级阔少爷的劣根性,在精神空虚,一时冲动之下引 诱了自己的后母,使得蘩漪陷入了可怜又可悲的深渊。
她的生命燃到电火一样地白热,也有它一样的短促,情感郁 热,激成一朵艳丽的火花,当着火星也消灭时,她的生机也 顿时化为乌有。
她是一个最“雷雨”的性格,她的生命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
最不忍的恨。只有蘩漪将爱与恨的交织诠释地如此淋漓尽致,
蘩漪就像是一朵在黑夜里悄无声息地绽放了的花,冷漠、诡
异、妖艳,穿过被灼伤了的眼睛,直逼进你的灵魂,寻找苦
“(不顾地)告诉他们,告诉四凤,告诉她!……我只要你说: 我——我是你的。……(报复地)你现在也学会你的父亲了, 你这虚伪的东西,你记着,你才欺骗了你的弟弟,是你欺骗了 我,是你才欺骗了你的父亲!”
——极端、敢爱敢恨 8
人物形象——蘩漪
人物形象:“可怕”又“可怜”的女人,企图冲破一切追
求幸福,却与传统伦理相悖
朴 (抬起头,疑惑地)不,不会吧。你在哪儿见过她吗? 繁 (忽然)她的名字很雅致,侍萍,侍萍,就是有点丫头气。
朴 不要装疯!你现在有点胡闹!你上楼去吧,我要一个人在 这儿歇一歇. 繁 不,我要一个人在这儿歇一歇,我要你给我出去。 朴 (严厉地)繁漪,你走,我叫你上楼去! 繁 (轻蔑地)不,我不愿意。我告诉你(暴躁地)我不愿意6!
《雷雨》中繁漪人物形象分析

《雷雨》中繁漪人物形象分析
雷雨是巴金在“新月”这个派系中最重要的代表作品,故事发生在江南深处一个山村
小镇,以家乡生活和民间文化为背景,描写了成熟思想和坚定理想之间矛盾冲突的小说。
繁漪是该小说中的一位主要人物,它是一个独特的生命存在,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她出身贫苦,却凭着聪明的头脑和坚强的意志,自强不息,最终取得了成功。
繁漪表象活泼,但又极其文雅内敛,精力勃勃,有判断力,在江南的日子里,在一家
就是山村的小个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在描写繁漪时,以她为主人公,但又极为
柔和,以其大自然、谦和、宽容、乐观等性格特征,使人们认识到一种鲜活的生命气息,
深深感受到了繁漪表现出来的活力和高洁的精神。
繁漪有一种不可言喻的高尚,也让人们感到一种古典气息,又像一朵清爽的花,总是
伴随着激励人心的旋律。
在小说中,作者一次又一次地向读者展示了精神与行为的完美统一,社会的信仰的强大魅力,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仁慈精神。
雷雨描写的繁漪,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江南渔民。
文末写到,繁漪把谦虚敬畏、勤劳善良、奋发图强等朴素风骨,以贯彻了一生,永恒不变,深藏在内心,给后世营造深刻的教
育意义,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繁漪的形象,出身贫寒,以勤劳勇敢的精神和相信自己的力量,自力更生,改变了宿命,最终获得成功的经历,处处展现出对生命的热诚,在背景的艰难的环境中,金蝉脱壳,表达出一种不息的努力,一种不达目的,不懈求索的精神。
读者可以从繁漪身上找到许多
理想可借鉴,以及坚定梦想,信仰理想,勇敢追求,没有失败,信念使成功逐渐近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雷雨》这部话剧中,繁漪是最具争议的人物形象。
有人认为她是“五四”以后寻求个性解放的资产阶级新女性形象,是一个值得同情和赞颂的女性;也有人认为她是有违纲常伦理、伤风败俗、寡廉鲜耻的女人。
毁誉不一正证明了繁漪这个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由这个典型形象表现出的思想意义的丰富性。
繁漪作为名门之女,正值花样年华,十八岁那年便被迫嫁给了比她大十几岁的周朴园,一个足以做她父亲的男人,本身就没爱情可言,繁漪与周朴园的结合,实际上是貌合神离,无论在年龄上还是在思想上,他们两者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在物质方面,繁漪可以得到一切用来满足女人虚荣心的东西,在精神方面,繁漪却一生空虚。
对于一个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女子来说,自己非但不能得到真正自己渴望的爱情,还要被封建专制主义拷上精神枷锁。
她一方面渴望自由,渴望爱情,另一方面却没有勇气去摆脱封建传统家庭的束缚。
所以她的悲剧有很大程度上是她自己造成的。
繁漪,这个从走廊上静静走来的女人,阴鸷而沉郁,穿着一身镶灰花边的旗袍,如同一朵黑色的玫瑰在满园的暮色里散发忧郁的芬芳。
她的眼睛大而灰暗,沉静地灼烧“一个年轻妇人失望后的痛苦与怨望”。
她的出场就带着一种神秘的气质。
偶尔也会露出依稀的笑,“红晕的颜色为快乐散布在她的脸上”。
然而她的生活并不快乐。
作为周朴园的继室,她不甘心为人摆布,敢于反抗周朴园,面对周朴园的训斥,繁漪敢当面顶撞说:“不,我不愿意。
”可以说,繁漪是周朴园家长专制的掘
墓人。
她这种性格的人是绝不能容忍别人的玩弄欺辱,绝不愿臣服失败的命运的,所以她采取报复手段与周朴园斗争。
书中经典的一幕是繁漪拒绝周朴园要她吃药的强制要求,不管周朴园怎么威逼利诱,繁漪丝毫不愿让步,直到周朴园要周萍下跪恳求,她才勉强同意。
足见她的倔强与反抗精神。
通常人们将繁漪的性格比喻成“雷雨”个性。
极端、彻底,敢爱敢恨,有种可以摧毁一切的原始蛮力。
从一开始“喘不过气来”的郁热和压抑,到最后的不顾一切的“报复”,一种“雷雨”式的宣泄,她的情绪心态始终与作品的气氛融为一体。
她时而敛声息气,时而疯狂爆发,还有她那畸形的爱情、欲望的冲动,都裹挟着一种闪电雷鸣般的突发性和猛烈性。
她代表着“五四”以来女性追求个性解放,在她身上体现出不畏强权、争取自由、宁死不屈的精神。
她厌倦了冷寂阴沉的家庭,在形如枯井的心底却跳跃着一丝如火的热情,她爱上了周家的长子周萍,落到了“母亲不像母亲,情妇不像情妇”的地步,可是在她看来并不是可耻的,反而是正义的,是自己追求爱情、自由的最好宣言,是自己葆有生命活力的最好办法。
所以当周萍痛苦甚至厌恶这种乱伦关系时,繁漪却发出这样的呐喊:“我跟你说过多少遍,我不这样看,我的良心不是这样做的。
”她曾几次三番地对周萍下过警告:“一个女子,不能受两代的欺辱,你可以想一想。
”“小心,小心?你不要把一个失望的女人逼得太狠,她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
”“小心,现在风暴就要起来了。
”
繁漪作为五四以后解放的资产阶级女性,当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掀起后,受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使她不能安于“三从四德”所规定的命运,她要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力图作为一个“人”而“真真活着”。
她不顾封建礼法高呼:“我的心,我这个人还是我的。
”可同时她又具备“中国旧式女人”的性格,她无法选择到更好的叛逆的方法和途径,所以作为周萍的后母,她不顾周朴园的淫威,选择与周萍谈恋爱,做周萍的情人,以此寻求自由和爱情。
这种近乎乱伦的关系不会被世人接受,所以为剧情的悲剧发展埋下伏笔。
《雷雨》达到高潮,也是悲剧的高潮。
非理性的繁漪,大胆揭露周公馆的一切丑恶和伪善,她用“雷雨”摧毁了一切美好和丑恶。
《雷雨》描述了专制社会使人变成鬼、道貌岸然的邪恶扭曲人性的历程。
无论你喜欢她还是不喜欢她,却不得不承认她的深厚丰满,她的性格光彩。
而最重要的是她的复杂心理,交织着错杂矛盾的情感。
如果从传统伦理道德的角度,从乱伦的角度看,繁漪被认为是个坏女人。
在中国封建社会,作为女性,她们最高的人生价值、美德规范就是做一个孝妇、贤妻与良母。
“男尊女卑”是数千年来盘踞在中国广大国民意识深层的观念。
女人只能顺从,只能是弱者,不能有半点反抗。
所以当20世纪初中国剧烈的社会变革与思想变革来临时,女性们开始了反封建斗争,为自己的个性自由而摇旗呐喊。
繁漪正是那个年代里为数不多的个性派女性的代表,她读过一些书,有自己的思想,敢于作出自己的决定,即使在成为封建婚姻的牺牲品后,仍敢于冲破封建纲常,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
“我不是周朴园的妻子,我不是周冲的
母亲!”她就是这样一个敢于大胆释放自己的女性,比起处在那个时代许多把自己的一生归于命运安排的女性来说,她的确勇敢得多,她不屈服于命运。
试想,在一个根本不被当女人看,不被当人看的家庭里,四周都是窒息的空气,没有一点新鲜空气,繁漪为了抓住一根活命稻草,追求自己的爱情,难道没有她的合理性吗?
然而她同追求自由的现代女性又有本质的区别,在她身上还残留封建落后女性的局限性。
首先,作为一个真正觉醒的新女性,她应该自尊、自爱和自律,而繁漪远远没有达到这一点,她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没有为普通百姓谋幸福的思想境界,一样张口闭口下等人如何如何。
她心目中的理想至高也就是追求自由的爱情,而且是一种畸形的爱情。
虽然繁漪和周萍在年龄上属于同一辈人,而繁漪是周朴园的妻子而周萍是周朴园的儿子,这一现实无法改变。
在追求爱情中,她施尽手段破坏周萍和四凤的爱情,一次次哀求周萍把她带走,甚至许诺把四凤一起带走也可以,在得不到周萍的爱时,她竟采取玉石俱焚的做法,这难道是一个追求自由的新女性的做法吗?为了爱情,她的行为甚至让人鄙夷,作为周冲的母亲,知道自己的儿子喜欢四凤,然而她鼓励自己的儿子追四凤并不是因为做母亲的自私而是做女人的自私。
到后来她百般阻挠周萍与四凤的感情,死搅蛮缠地跟踪周萍,下跪哀求周萍,勉强他的感情,这并不符合她要强的个性,既然她敢于反抗周朴园,为什么要向周萍下跪,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追求个性吗?
她的悲剧命运是值得同情的,她的不幸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和罪恶,她的叛逆和挣扎是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有力冲击。
然而通过追求个性而产生的爱情,不是美丽的,所以她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她的悲剧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繁漪的悲剧深刻性,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这个家庭和整个社会,人性被扭曲异化,美的心灵被扼杀窒息。
虽然繁漪的性格看上去很矛盾,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形象充满了闪光点。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繁漪像一道闪电闪亮了大众的视线。
所以撇开她反抗的方式,她的精神无疑是一种革新。
即使最后是悲剧的摧毁,雷雨过后终究会迎来光明的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