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类型练习及答案
20个病句习题附答案

20个病句习题附答案病句是指在语言表达中,因语法、用词、结构等方面存在错误而产生的句子。
正确识别并改正病句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20个病句习题及答案,供练习使用:1. 习题:他昨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并且看了很久。
答案:他昨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并且看了很久。
(原句无误)2. 习题:因为天气不好,所以他们取消了计划。
答案:由于天气不好,他们取消了计划。
3. 习题:他不仅学习认真,而且成绩优秀。
答案:他不仅学习认真,而且成绩优秀。
(原句无误)4. 习题: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答案: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原句无误)5. 习题:我们去公园玩,玩得非常高兴。
答案:我们去公园玩,玩得非常开心。
6. 习题:他虽然年纪大,但是精力充沛。
答案:他虽然年纪大,但精力充沛。
7. 习题:老师要求我们按时完成作业。
答案:老师要求我们按时完成作业。
(原句无误)8. 习题:她喜欢唱歌,也喜欢跳舞。
答案:她既喜欢唱歌,也喜欢跳舞。
9. 习题:他因为学习努力,所以成绩好。
答案:他之所以成绩好,是因为他学习努力。
10. 习题:我们去看电影,电影非常精彩。
答案:我们去看电影,电影非常精彩。
(原句无误)11. 习题:他虽然失败了,但他没有放弃。
答案:尽管他失败了,但他没有放弃。
12. 习题:这本书我借了三天了。
答案:这本书我已经借了三天了。
13. 习题:他不仅会弹钢琴,还会拉小提琴。
答案:他不仅会弹钢琴,还会拉小提琴。
(原句无误)14. 习题: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
答案: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
(原句无误)15. 习题:他因为工作忙,所以没有参加聚会。
答案:他之所以没有参加聚会,是因为工作忙。
16. 习题:我们去爬山,山很高。
答案:我们去爬山,山很高。
(原句无误)17. 习题:她虽然年轻,但很有才华。
答案:尽管她年轻,但很有才华。
18. 习题: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要浪费时间。
答案:我们应该珍惜时间,避免浪费时间。
修改病句典型例题及答案

修改病句典型例题及答案大全修改病句及答案1一般病句类型:1、成分残缺。
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是“枝叶”齐全,意思完整明确的。
若句子中缺少了“枝”或“叶”,就是成分残缺。
2、用词不当。
用词不当是指句中所用的词不符合语境,或用了词义相近,甚至相反的词。
3、搭配不当。
句子中一对词不能搭配或违反语言习惯就是搭配不当。
4、重复罗嗦。
重复罗嗦就是指一个句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同时出现使用。
5、归类不当。
归类不当是指将不属于同一属类的事物放在一起。
6、前后矛盾。
前后矛盾是指句子中的意不清晰和矛盾。
7、词序颠倒。
词序颠倒是指句子中所遣用的词没有按一定语法顺序进行造句,而是词的顺序颠倒了。
8、指代不明。
指代不明是指句子中的事物或人称交代不明确,造成句子意思混乱。
9、不合事理。
不合事理是指句子意思不合常理,违反常规。
修改病句的方法:首先要认真地一字不漏地把原句读几遍,看清上下文的关系,弄清句子的内容,看看是否顺口;接着根据病句类型的特点,找出病因,然后改正;修改后看看是否保留原句的基本意思,标点符号运用是否正确。
二、修改病句。
1、课外活动时,操场上表现出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色。
2、市少年宫举办了科技成绩展览会。
3、昨天,刮了一夜的大风。
4、小红在会议室里各抒己见。
5、我敢保证,这次校运动会我们可能得冠军。
6、我好久没有听到小明清脆的歌声和高兴的笑脸。
7、全校所有的师生基本上都参加了“六一”晚会。
8、看了电视连续剧《英雄无悔》,得到很大的收获。
9、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光冉冉地从东方升起。
10、如果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11、我即使这么用功,但成绩还是不如你。
12、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13、我们积极响应学习赖宁。
14、清明时节,我们怀着崇高的心情去扫烈士墓。
15、夏天的兴安岭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
16、他的爷爷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
17、雷锋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18、张明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的称号。
语文修改病句及错别练习有答案

语文修改病句及错别练习有答案病句类型成分残缺、用词不当、语义(词意)重复、归类不当、前后矛盾、词序颠倒、指代不明、不合事理。
你知道病句常常会用到哪些修改符号吗?一、类型一:(下列病句应该怎么修改?)1、这种不爱护公物应该受到批评。
2、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
3、我们为今年国庆准备。
(一)成分残缺1、成分残缺。
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是“枝叶”齐全,意思完整明确。
例1:“这种不爱护公物应该受到批评。
”——这一句中缺少主心语,应在“公物”后面添上“的行为”三个字。
例2:“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色帽子。
”——这一句第二分句缺少谓语中心语(谓语动词),应在“一顶”前添上“戴着”二字。
2、方法:补。
即补充成分法。
补充成分法,就是指给不完整的病句补充需要的成分,从而使句子写完整的方法。
不完整的病句,主要是缺少主干成分,即主语、谓语和宾语。
具体到底缺少什么成分需要仔细分析。
通常情况下,主语位置居前,谓语居中,宾语居后(无宾语,则谓语居后)。
由于句子不仅是主干成分构成,还有一定的附加成分,所以先要找出主干成分,再做到缺啥补啥。
例: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
按照补充成分法的要求,要改不完整的病句先要找出主干成分,然后再看究竟少了什么成分,并补上合适的。
通过分析,句中缺少主语,谁“受教育”,没有交代清楚。
所以在“很受教育“前补上主语“我(我们)”。
句子改为:听了老师的一番话,我很受教育。
例:我们为今年国庆准备。
这个例句有主语和谓语,而“准备”是动词充当谓语成分,“准备”什么呢?没有交代清楚,句子缺少宾语成分,可补“精彩节目”等。
二、类型二:(下列病句应该怎么修改?)1、她喜欢一个人在平静的环境里看书。
2、在联欢会上,李丽演唱了动听的歌声。
(二)用词不当1、用词不当。
也就是搭配不当。
句子中一对词不能搭配或违反语言习惯就是搭配不当。
用词不当是指句中所用的词不符合语境,或用了词义相近,甚至相反的词。
例1:“她喜欢一个人在平静的环境里看书。
病句练习题带答案

病句练习题带答案病句是指在语言表达中存在语法错误或逻辑不通的句子。
下面是一些病句练习题,以及它们的答案。
练习题1:原句:他昨天去了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错误类型:时态不一致正确句子:他昨天去了图书馆,并借了一本书。
练习题2:原句:虽然他很努力,但是没有成功。
错误类型:关联词使用不当正确句子:尽管他很努力,但并没有成功。
练习题3:原句:她不仅聪明,而且很勤奋。
错误类型:逻辑顺序错误正确句子:她不仅勤奋,而且很聪明。
练习题4:原句: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来上课。
错误类型:因果关系不清正确句子:他没有来上课,因为他生病了。
练习题5:原句:这个苹果很好吃,我吃了一个。
错误类型:主语不一致正确句子:这个苹果很好吃,我吃一个。
练习题6:原句:他们正在讨论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错误类型:介词使用不当正确句子:他们正在讨论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练习题7:原句:我昨天买了一件衣服,它非常贵。
错误类型:指代不清正确句子:我昨天买了一件衣服,它非常贵。
练习题8:原句:他告诉我,他明天会来。
错误类型:时态不一致正确句子:他告诉我,他明天会来。
练习题9:原句: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了,它非常有趣。
错误类型:时态不一致正确句子: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了,它非常有趣。
练习题10:原句:她喜欢唱歌和跳舞,并且她唱歌唱得很好。
错误类型:逻辑顺序错误正确句子:她喜欢唱歌和跳舞,并且她唱歌唱得很好。
通过这些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识别和纠正常见的病句问题,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实际使用中,要注意时态、关联词、逻辑顺序以及指代的准确性,以确保句子表达清晰、准确。
病句练习及答案大全

病句练习及答案大全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病句练习及答案大全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病句练习及答案大全,欢迎阅读病句练习及答案大全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以1994年创办的"焦点访谈"、"新闻纵横"为代表,广播电视的舆论监督不仅成为我国扩大民主的一个标志,而且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闻改革的一大突破。
B. 大力推广普通话数十年来已经取得很大成就,虽然还不到人人会讲的程度,但利用各种方言腔调的普通话来交流一般没有太大的障碍。
C."生存美学"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实践美学一枝独秀的格局,形成了多元并存、相互促进,为美学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创新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D.生活方式,是人类行为活动的空间展现,包含人的学习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闲暇生活、社会交往等内容。
从生活方式上,大体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位。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本报派往美国采访9?11事件的记者共两位,到美国三小时后,一人发回来一份长篇讯稿。
B.有关人士强调:最近接连发生特大爆炸事故,大家必须提高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C.据悉,在以后两天中,与会代表将盈利方式、信息转载规范化、运作与管理等问题展开专题研讨。
D.专家分析,目前中国大范围的气温偏低,主要是由最近一段时间阴雨天气多、光照不足所引起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了纪念教师节的到来,东莞市在文化广场举行了盛大的文艺汇演,市属各学校均选送了高质量的文艺节目。
B. 要学好语文,必须重视阅读,而我们往往只是强调做题,其实,题目即使训练得再多,也是得不偿失的。
C. 今年8月广东省闹"油荒",现在,曾被此"油荒"困扰下的车民们逐渐觉悟,节油意识大大增强。
D. 省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选购MP3要注意尽量购买市场占有率较高、信誉良好的品牌产品,以免上当受骗。
病句大全及答案

病句大全及答案病句大全及答案病句类型:(一)语序不当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
(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7、主客颠倒: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8、分句位置不当: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2、动宾搭配不当:例:纪念三领先节的到来。
("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100个病句及修改的答案范例

100个病句及修改的答案范例1、“语文对我很感兴趣。
”答案:“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2、“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答案: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
3、我把胜利的消息已经告诉了大家。
答案:“已经”应放在“把”前面4.这次考试同学们普遍的成绩提高了。
答案:“普遍”是说明“提高”的,应放在“提高”前面5.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早上都记录并收听当天的天气广播。
答案:“记录”和“收听”顺序颠倒,应先“收听”后“记录”6、我们的XXX像狐狸一样聪明。
答案:“老师像狐狸”有讽刺之意,不合适7.XXX师长XXX牺牲在孟良崮战役中。
1答案:XXX是不和人物,而“牺牲”一词有褒义,不恰当8、局长、副局长和其他局领导出席了这次表彰会。
答案:其他局领导是本局领导还是别局领导,不明确。
9、XXX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筹办的。
答案:是“XXX进攻以色列”还是“以色列进攻XXX”,不清楚10、现全渠已勘测终了144华里。
答案:没说全渠有多长,假如全长144华里,那末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末不能说"终了",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华里"。
11、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答案:可以解释为"介绍一种权威著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
如果作者意思是后者,就应把"一种"提到句首。
12、报晓的公鸡是起床的信号。
答案:病句类型:词序颠倒。
“报晓的公鸡”改为“公鸡的报晓”。
13、我们要认真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214、多读好书,能够丰富和提高我们的常识。
答案:病句类型:搭配不当。
去掉“和提高”。
15、我们庆祝XXX评上了“三好学生”。
答案:病句类型:成分残缺。
“评上”前增加“被”。
16、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和公共财物。
17、任何一切困难都不能吓倒有坚强意志的少先队员。
病句专项训练及答案

病句专项训练及答案修改病句是在不改变原句所表达的意思的前提下,修改有明显语病的词句,使语句通顺、正确,更加完善。
病句专项训练及答案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病句专项训练及答案,欢迎欣赏病句专项训练及答案1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高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转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B.风云变幻的二十世纪已经过去,那些为中国的命运呐喊的诗界前辈也已经走远,在新的世纪,面对商品大潮的冲击,我们应该如何拨开浓重的迷雾,高扬起前辈诗人使命意识的旗帜?C.美日近来发表涉及台湾问题的共同声明的原因,其目的是因为他们仍然想利用台湾来遏制中国的发展。
D.目前,主张勤俭节约的呼声似乎并没有唤醒和阻止住一些人追求豪华的势头。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借以探求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个目标大得很。
B.阅读的过程,应是不断探究、不断思考、不断生疑的过程,这样的阅读才有收获,有发现,甚至有创造。
C.如果陈水扁执意按其所谓台独时间表,蓄意改变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政府和人民绝不会坐视不管。
D.此前,布什政府一直将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列为其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它对保卫美国不受敌对国家导弹的打击至关重要。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世人对伊朗核问题之所以倍加关注,不仅是因为它涉及核扩散问题和安全问题,还在于这个问题处理得好不好,会冲击世界的石油供应,危机能源安全。
B.在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
C.蔡校长说: 李虎对张林的批评是有充分准备的,我相信他们会处理好这件事。
D.房子塌了、裂了,我们还可以再修,只要人在,我们就一定能渡过难关,战胜这场重大自然灾害。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今年的4月22日是第38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句类型练习及答案定义病句,就是有毛病的句子。
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前者叫语法错误,后者叫逻辑错误。
常见的病句种类有:(1)词序有误;(2)前后矛盾;(3)成分残缺;(4)表意不明;(5)标点错误;(6)搭配不当;(7)语义重复;(8)归类有误;(9)成分赘余;(10)不合逻辑;类型常见病句有以下六大类:1语序不当1、定语位置不当。
如:(1)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应该为: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2)广大的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的社会主义热情。
(定语"无比"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而造成病句,应该将"无比的"放至"热情"之前。
)2、状语位置不当。
如:(3)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分子充分的作用。
(状语"充分"错放在定语的位置,应该将之放在"发挥"之前。
)3、虚词位置不当4、副词"不"的位置不对。
例如:(4)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
("不"句字否定副词应该在"把"字之前)。
(5)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不"应移至"趁"字前)5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
如果颠倒,就属位置不当。
例如:(6)不但他好好学习,而且还帮助其他同学。
("他"应移至"不但"前)2搭配不当1、搭配不当,如:(7)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
("同学们"不能用"驰骋",可改为"跑"。
)(8)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呼啸。
("热血"只能"沸腾",不能"呼啸")(9)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10)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观点"应该是"光芒"。
)(11)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12)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
("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13)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劳动"是"一天"不当,删去"劳动"即可。
)(14)政治稳定、团结的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先决条件。
("局面"是"条件"不妥,可删去"的局面"。
)(15)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
("很大"应改为"很多"。
)(16)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造出来。
("聪明能干"应改为"灵巧"。
)(17)这次大会上,员工们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交换了广泛的”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
)(18)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提高成绩"是一面性的,"是否努力"是两面性的。
可改为: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
或者改成:学习成绩能否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19)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白眼"和"青睐"指两面,但"温暖"只对应一面。
)(20)究竟要不要重视语文学习?是不是只学数理化就可以了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前面的问题既有肯定回答,又有否定的,而后面回答没有很好地解释前面所提出的问题。
)(21)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
("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意即"谁都想象不出",与原句意思刚好相反。
)(22)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尤其是中年教师的水平。
("培养"与"水平"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1、成分残缺<1>缺主语。
如:(23)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
("说明"的主语是什么?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可删去"从……中"。
)(24)关于电视片《北京人在纽约》的评论已很多了。
(删掉"关于",使句子主语出现。
)再如:从大量观测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
(此句中"从......中"介词句式有错。
可删去。
)<2>缺谓语。
如:(25)这些角色不同类型,距离相当大,如果没有善于塑造人物性格的技巧,那是演不好的。
("这些角色不同类型"缺谓语,应该补上"属于"就通顺了。
)(26)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在原句找不出合适的,应该在"建立"前补充上谓语"完成"才通顺。
)<3>缺宾语。
如:(27)近两年来,他们在全县推广了马河大队坚持的科学种田。
("推广"什么?缺宾语"……的经验"。
)(28)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们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走上……的道路"才合适。
)(4)缺关联词语例1: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枝树枝。
(在"体形"前加上"而且"。
)例2:这次学术会,时间并不长,收获很大。
(加上"虽然……但是……"。
)例3:即使你讲得再好,我们(也)不听。
例4:(即使)家大业大,也要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2、赘余成分赘余有主语、谓语、定语等,这里只各举一例略作说明。
(29)我们二年级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一般地说,我们都能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
(主语多余。
)(30)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
(谓语多余)(31)纪念"三·八"节的到来。
(宾语后有多余成分。
)(32)这句话的后面,包容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
(定语多余)(33)他同老农一起多次反复地进行小麦高产试验。
(状语堆砌,任删一个。
)(34)小王做任何工作都是非常认真得很。
(补语多余。
)4结构混乱1、句式杂糅。
这是指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句子结构杂糅在一起,使语意不明确。
例如:(35)这办法又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
(或说"深受群众喜爱",或说"深为群众所喜爱")(36)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
("曾被……束缚"与"在……束缚下"混用,任选一种即可。
)2、句中暗换主语。
有时在复句中暗换分句的主语,使原有的主语不能和谓语搭配,也会造成结构的混乱。
例如:(37)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前一分句的主语是"话",后一分句的主语是"小邱的心",属暗中转换,造成混乱。
可改为"……触动了小邱,使他的心久久……)3、层次不清。
例如:(38)新华社发现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人工合成在上海胜利完成的消息后,广大读者非常重视,科学界人士也非常重视,引起了强烈的反应。
("引起强烈的反应"是一句抽象的话,应先说,然后再说具体的;对于科学成就,应先说"科学界人士"的反应,再说"广大读者"的反应)4、标点不当造成混乱。
例如:(39)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够成功都归功于集体的力量,电影局艺术的领导,舞台剧原作者的协助,全体演员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都是我从未经历过的新体验。
("集体的力量"后边用逗号,读者自然把后连接"领导""协助"等等都当作"归功于"的宾语,但作者的本意是把后边的用作"都是"的主语,"力量"之后必须用句号)5含糊不清含糊不清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费解",一是"歧义"。
"费解"就是一句话表达出来,但不能让人读明白其中讲了什么;"歧义"即一句话有两种理解。
不管"费解"还是"歧义"都是表达不明白、不清楚的表现。
下面举例说明:1、费解。
例如:(40)到带岭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
("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旅行归途中要做的一件事。
")2、歧义。
例如:(41)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职工出谋献策的积极性。
("两个工人"还是"两个建议"?理解产生歧义。
)(42)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九月15日前去汇报。
(可以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也可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43)买苹果的时候,小个儿的孩子都不要。
(可以理解为"小个儿的苹果"和"小个儿的孩子"两种意思。
)3、指代不明。
例如:(44)她想了半天,拿不定主意,最后决定到离她家不远的王二婶家去,让她陪她一同回家。
(谁陪谁?大概是"二婶陪她"。
)(45)宋老大跟齐三久别重逢,谈得投机,他给他点上一支烟……(谁给谁点烟?无法猜出。
)6逻辑错误这里的"逻辑错误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