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钉与钢板
手术讲解模板:钢板及螺丝钉内固定术

内植物折断绝大多数属于疲劳断裂,往往 出现在骨折压力侧第3骨块未予复位固定, 肢体在活动中致使内植物包括钢板及髓内 针在反复交替弯曲情况下发生疲劳断裂。 内植物一旦断裂,多需及时摘除。髓内针 远段摘取可用一有钩导针钩住髓针远端拔 除。螺钉折断残留段可用取钉器摘除。
手术资料:钢板及螺丝钉内固定术
手术资料:钢板及螺丝钉内固定术
适应证: 4.骨折断端间嵌夹软组织难以回复者。
手术资料:钢板及螺丝钉内固定术
适应证: 5.有移位的骨骺骨折。
手术资料:钢板及螺丝钉内固定术
适应证: 6.断肢再植及伴有大血管神经损伤在修复 血管神经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内固定者。
手术资料:钢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螺丝钉内固定术
适应证: 7.有移位的陈旧性骨折及畸形愈合需切开 矫形者。
手术资料:钢板及螺丝钉内固定术
并发症: 少50%,此种情况持续1~2个月。因此, 人体摘除内植物后3个月以内应加以适当 保护,禁止参加体育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手术资料:钢板及螺丝钉内固定术
术后护理:
术后应即外固定,直至骨折愈合。应用加 压钢板则勿需外固定,拆线后开始扶双拐 负重练习,x线显示骨愈合阴影时改用单 拐1~2月后再弃拐行走。骨折愈合后取出 钢板,通常加压钢板于术后1½~2 年取出。
谢谢!
手术资料:钢板及螺丝钉内固定术
注意事项: 4.长形钢板固定长管状骨折,骨折每侧螺 钉不得少于2枚。
手术资料:钢板及螺丝钉内固定术
注意事项:
5.按照外科基本技术微创技术操作,消毒 后用塑料薄膜保护皮肤,切口尽可能从肌 间隙进入。钻孔和上钉尽可能一次完成。 避免粗暴操作,如广泛剥离骨膜和重复钻 孔。术毕反复冲洗充分止血,不留死腔, 检点有无异物留于伤口内。创伤大的手术, 在切口外侧戳口置带侧孔的负压吸引管引 流,筋膜应妥加缝合,皮肤
锁定加压钢板与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分析

锁定加压钢板与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分析近年来,锁定加压钢板与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两种治疗方法各有优劣,其疗效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这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分析,希望能对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法时提供一些参考。
锁定加压钢板是一种新型的内固定治疗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在螺钉固定的还能实现骨折端的对骨压缩,从而促进愈合。
锁定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短期内固定性能好。
由于锁定加压钢板在固定骨折端的同时能实现骨折端的对骨压缩,因此其固定性能较为稳定,有助于骨折迅速愈合。
2. 术后康复时间短。
因为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性能好,术后的康复时间相对较短,有利于患者尽快复原。
3. 术后并发症少。
由于锁定加压钢板的稳定性较高,一般术后并发症较少,对患者伤口愈合和大片骨折愈合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也存在一些缺点,主要包括术后并发症风险较高,选择适应症要求较高等。
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其固定性能较强,疗效也相对可靠。
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优点主要包括:2. 适应症广泛。
由于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治疗方法,因此其适应症相对较广,适合于各种类型的骨折治疗。
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也存在一些缺点,主要包括固定性能较差、术后康复时间较长以及术后并发症较多等。
1. 锁定加压钢板相对于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更具有优势。
其固定性能好、术后康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较少等优点使其在治疗四肢骨折中更具有优势。
2.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选择治疗方法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对于一些复杂性的骨折,特别是大片骨折或伴有多发性骨折的患者,可能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锁定加压钢板与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各有其优劣,但总体来看锁定加压钢板更具有优势。
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螺钉和钢板悬吊固定两种方法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临床对比研究

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螺钉和钢板悬吊固定两种方法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临床对比研究作者:闫宇旺等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1期【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和钢板悬吊两种不同固定方法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手术方法与疗效。
方法:2005年9月—2013年9月收治24例单侧膝关节单纯ACL损伤的患者,根据ACL重建时选用固定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B组,A组12例,完全采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B组12例,采用钢板悬吊法固定。
所用手术病人的移植物均选用自体股薄肌肌腱和半腱肌肌腱编织缝合而成。
手术后平均随访12月,根据Lysholm评分系统来评估膝关节手术前和手术后稳定性。
结果:A组、B组手术前后对比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A组、B组对比,B组优于A组,各项指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和钢板悬吊两种不同的固定方法重建膝关节ACL,通过早期6月—2年随访结果,患者疗效满意,无感染、膝关节松弛打软等不良后果,而且采用自体肌腱作为移植物,患者无排异反应,相对医疗费用少,取材方便;钢板悬吊固定手术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可吸收界面螺钉;悬吊钢板;交叉韧带;重建【中图分类号】R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181—02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最常见的膝关节损伤之一。
运动及日常生活中多种因素可导致其损伤,病人在受伤后早期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后期随肿痛好转而出现行走时膝关节打软不稳定现象。
ACL断裂后,膝关节的不稳不但会影响日常生活和运动,而且会进一步造成关节内其他结构的继发损伤。
因此,对损伤的ACL需要进行重建已经成为共识。
近年来ACL手术重建取得许多进展,临床治疗效果逐步提高。
但目前可使用的移植物固定方式众多,疗效不一。
我院自2005年9月~2013年9月采用自体肌腱配合两种固定方法重建ACL24例,取得较好的效果。
微型钢板和螺钉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体会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2 例 3 处骨折, . 1 2 男性 1 例, 8 女性 3 例; 年龄 1 ̄5 岁, 8 3 平均 3 6岁。致伤原因: 挤压伤 1 例 , O 砸
压伤 9 , 例 压轧伤 2 例。 开放性骨折 l 例(4 , 1 1 处)其中伴有
的手功能恢复_ 。 2 因此掌、 ] 指骨骨折的治疗应力求解剖复位,
牢靠 , 还可能造成关节面损伤。 尤其对粉碎性、 干骺端及关节 内的掌指骨骨折固定较为棘手, 且对骨折断端无加压作用, 断端间常存在间隙, 术后需固定 4 周, ~6 容易并发关节僵 硬, 效果常常难以满意。 总之, 传统治疗方法易产生骨折复位
不满 意 , 易维持 固定 , 不 固定 时间长 , 容易并 发关节僵 硬 、 畸
・6 6・ 1
J u n lo r c ia t o a dc 1 1 No. 0, t 2 0 o r a f P a tc l Orh p e is Vo . 4, 1 Oc . 0 8
微型钢板和螺钉治疗掌指 骨骨折 的体 会
顾 鹏 先 , 成 华 蒋 华 富 , 亚 平 , 维 林 沈 王 齐
( 州省 黔 东 南 州人 民 医 院骨 二 科 , 州 黔 东南 5 6 0 ) 贵 贵 5 0 0
掌指骨骨折在手外伤患者中较为常见, 如何做好骨折复 位内固定及最终恢复手的功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早期
3 结
论
手是人体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的器官之一, 而作为构成手 骨架的掌、 指骨, 除具有一般管状骨所共有的特点外, 其特殊 性在于众骨干短小而集中, 骨干间关节多并被肌腱夹持, 位 置表浅且结构复杂, 功能精细。手的稳定性维持需要内在肌 和外在肌的动力平衡, 而复杂的肌腱系统需要一个稳定而有 序的骨骼系统来维持, 人体没有哪个部位像手一样功能和形 式如此紧密地相关[ 。 1 故目前国内外学者都倾向于这样一种 ] 观点 : 前臂以远的骨折均可视为关节内骨折, 即治疗需达到 解剖复位、 稳定可靠的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 以满足高标准
髋动力锁定钢板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髋动力锁定钢板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对比髋动力锁定钢板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对于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3月到2011年3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
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髋动力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的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方式。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优良率高达90.0%明显要高于对照在的75.6%,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观察组患者一共出现2例术后的并发症,发病率为5.00%;对照组出现了7例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14.9%。
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病例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髋动力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操作简单、创伤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髋动力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动力髋螺钉内固定;股骨转子间骨【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327-01股骨转子间的骨折常见于老年患者。
由于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发生骨萎缩,因此骨头中的有机质或是无机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导致骨骼的弹性还是硬度均有所下降,骨骼的脆性增加,这都是老年患者发生骨折的基础[1]。
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一般采用的是手术治疗的方法,由于股骨转子间的生理位置的血流情况较好,而且由于采用非手术治疗患者卧床的时间过长,往往导致众多的并发症,而且其病死率也相对较高,因此临床上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往往采用手术治疗。
传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是采用动力髋螺钉的内固定方法,能取得较为满意的,但其突出的问题在于内固定的螺钉容易发生松散而失效。
因此需要对其他手术治疗方式进行考察,在股骨近端髋动力锁定钢板是其中一种全新的内固定系统[2]。
本文主要是对比髋动力锁定钢板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对于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骨科内固定钢板螺钉介绍

骨科内固定钢板螺钉介绍
骨科内固定钢板螺钉是一种用于治疗骨折的医疗器械。
它由钢板和螺钉组成,通过将钢板与骨骼连接并通过螺钉固定,以稳定骨折端,促进骨折愈合。
骨科内固定钢板螺钉具有以下特点:
1. 材质坚固:采用高强度不锈钢等材质制造,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硬度,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作用。
2. 多样化设计:钢板螺钉形状、长度和直径等方面的设计多样,可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位置进行选择,以最大程度满足患者的需求。
3. 低创伤性:相对于传统的外固定,在手术过程中减少了对周围组织的破坏,减少了手术创伤,有利于术后康复。
4. 稳定性好:通过钢板和螺钉的固定作用,能够稳定支撑骨折部位,防止移位和子骨病变,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5. 术后恢复好:手术后恢复期较短,能够尽快恢复正常功能。
总的来说,骨科内固定钢板螺钉是一种有效的骨折治疗器械,通过提供稳定的支撑和固定,促进骨折的愈合,减少骨折后遗症。
钢板长度选择以及螺钉分布技巧

钢板长度选择以及螺钉分布技巧
在建筑、机械等领域,钢板和螺钉的使用是不可或缺的。
合理的选择钢板长度和螺钉分布,不仅能提高结构的稳定性,还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板长度的选择方法以及螺钉分布的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一、钢板长度选择的重要性
1.满足工程需求: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钢板长度,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减少浪费:合理规划钢板长度,可以减少材料的浪费,降低成本。
3.提高施工效率:合适的钢板长度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工程周期。
二、螺钉分布技巧
1.均匀分布:在钢板上均匀分布螺钉,可以提高整体稳定性,避免局部应力过大。
2.考虑受力方向:根据受力方向合理分布螺钉,以提高抗拉、抗压性能。
3.遵循设计规范:按照设计规范进行螺钉分布,确保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实际应用中的注意要点
1.选择合适的钢板材质: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钢板材质,保证钢板的强度和耐久性。
2.考虑环境影响:在恶劣环境下,需采取防腐、防锈等措施,以延长钢板使用寿命。
3.注意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确保螺钉紧固、焊接质量,以提高结构稳定性。
总之,在实际工程中,合理选择钢板长度和螺钉分布至关重要。
骨折钢板螺钉固定原则

骨折钢板螺钉固定原则以骨折钢板螺钉固定原则为标题,我们将探讨骨折治疗中使用钢板螺钉进行固定的原则和方法。
骨折是指骨骼断裂,通常需要通过手术来复位和固定。
而钢板螺钉固定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法,可以恢复骨骼的稳定性和功能。
下面将从钢板选择、手术操作、固定原则和固定后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
选择合适的钢板是骨折固定的关键之一。
钢板的选择应根据骨折的类型、位置和严重程度来确定。
一般来说,选择合适长度和宽度的钢板,使其能够充分覆盖骨折部位,并且能够提供足够的稳定性。
同时,钢板的厚度也需要考虑,过于厚重可能会造成软组织损伤,而过于薄弱则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固定力。
此外,钢板的材质也需要选择耐腐蚀、强度高、刚性好的材料,如不锈钢。
手术操作是钢板螺钉固定的关键步骤。
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骨折评估和手术计划制定。
术中应采取无菌操作,确保手术区域干净。
首先,通过适当的切口将骨折端暴露出来,然后进行骨折复位。
复位后,将钢板放置在骨折部位,通过螺钉将钢板与骨骼固定在一起。
螺钉的数量和位置应根据骨折情况和需要来确定,以提供足够的稳定性。
手术结束后,应进行适当的封闭缝合和切口护理。
钢板螺钉固定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是稳定性原则,即通过钢板螺钉固定使骨折端稳定,防止再次移位。
其次是解剖原则,即选择合适的钢板和螺钉,使其与骨骼解剖结构相适应。
再次是生理原则,即保护骨骼的血液供应和神经功能,避免钢板和螺钉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此外,还需注意骨折端的复位和恢复正常生理形态,以及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固定后,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康复。
首先,术后应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包括关节活动、肌肉锻炼和功能恢复等。
其次,术后应定期复查和评估骨折的愈合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术后还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外力冲击,以免影响骨折的固定和愈合。
骨折钢板螺钉固定是一种常见有效的骨折治疗方法,其固定原则包括稳定性、解剖性和生理性原则。
选择合适的钢板和螺钉,进行准确的手术操作,以及术后的适当护理和康复训练,都是保证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螺钉应用的一些其他要点
螺钉头与骨折线的距离至少要大于或者等于
螺钉头直径
螺钉测深时要注意弯钩的方向。
埋头的重要性:1、减少软组织激惹;2、增
加螺钉头和骨的接触面积。
埋头不能过度,干骺端不能埋头
今天的AO钢板
动力加压接骨板(DCP)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LC-DCP)
管形接骨板 重建接骨板
用于复杂骨干骨折,钢板直接跨 越骨折区域,常配合MIPO技术 使用,骨折区域不受干扰,最好 使用锁定钢板。
钻头
钻头导向器
扭力限制接口
螺丝刀杆
螺丝钉把持套筒
执弯棒
执弯钳
金属钻头
3.5毫米有限接 触锁定加压接骨 板LC—LCP
3.5毫米T形 锁定加压接骨 板、直角
3.5毫米T形 锁定加压接骨 板、斜角
4.5/5.0毫米 锁定加压T形接 骨板
4.5/5.0毫米锁 定加压L形支持接骨 板,左侧
4.5/5.0毫米 锁定加压L形支 持接骨板,右侧
4.5/5.0毫 米锁定加压重 建接骨板
4.5/5.0毫米 锁定加压接骨 板—填塞钉
5.0毫米自钻、 自攻型锁定螺 丝钉(蓝色)
5.0毫米自 攻型锁定螺 丝钉(绿色)
相对稳定的固定方式: 髓内钉 外固定 桥接钢板 绝对稳定的固定方式: 拉力螺钉+中和钢板 加压钢板
使用加压钢板必须过度预弯
那边中位那边偏心有讲究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LC-DCP)
底面切割,与骨有限接触; 与骨接触减少,对骨膜血运的干扰减小
接骨板压向骨面所产
生的摩擦力和预应力 可以提供固定的稳定 性,但也会直接干扰 接骨板下方骨的血运, 造成接骨板下方骨皮 质典型的结构性改变。
减少II 期 复位丢失, 特别适合 骨质疏松 骨折,干 骺端骨折 (松质骨 为主)以 及严重粉 碎骨折
LCP的螺钉孔是非对称的。在应用LCP时,必 须注意接骨板的中心应对应于骨折部。在接 骨板中心的两侧,螺钉孔的排列会发生改变。
组合使用标准和锁定螺丝钉的方法
如果已经使用标准螺丝钉固定接骨板,那么
锁定螺钉被牢固锁扣于 接骨板后因此接骨板和 骨面不会产生额外的压 应力,降低了骨膜的损 伤,尽可能多地保留了 骨的血运。
非锁定钢板接骨板部位 的骨膜被强力挤压,因 此大大降低或者阻断了 对于骨的血液供应
锁定钢板
角稳定,除非全 部一起崩溃或者 内固定断裂不会 出现单一或者一 部分螺钉松钉 针道不会对骨质 产生原发性破坏 抗折弯应力效果 好
有加压与锁钉作用; 可结合角稳定螺钉使用。 LCP的最佳适应症: 骨质疏松患者; 干骺端骨折; MIPO技术。
锁定钢板与非锁定钢板的区别
带锁定头的螺丝钉被牢固锁 扣于接骨板后,骨块不会被 拉向接骨板,而被稳定地固 定在钉板锁扣时的位置。由 于不存在骨向接骨板方向的 牵拉,即便接骨板未达到充 分的解剖塑形,复位的维持 仍可以得到保证。这个特点 在运用所谓插入接骨板技术 时尤其体现其优势,这种技 术并不需要对接骨板进行精 确的塑形。
使用填塞钉可以提升接骨板,使其与骨面相
距2毫米。这样能使骨—板的接触面降低到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与钢板相关的名词解释
中和接骨板:技术名称, 非钢板名称。
依靠拉力螺钉固定,钢板作为保护。 拉力螺钉可以穿过或者不穿过钢板 进行加压、固定。
中和接骨板要领
必须精确塑形
必须使用拉力螺钉
用于分担螺钉的负荷
加压钢板
空心螺钉
可以沿着导针拧入,方便操作,工作原理同
半螺纹螺钉。
双向加压螺钉
无头螺钉
拉力螺钉
什么是拉力螺钉?拉力螺钉不是一种螺钉,
而是一种技术,骨折内固定最重要、最基本 的一项技术。
全螺纹螺钉的拉力螺钉操作过程
4.5mm钻头 3.2mm钻头 近端埋头
测深
4.5mm攻丝
拧入4.5mm螺钉
半螺纹螺钉是天生拉力钉,前提是螺纹完
3.5毫米锁定加 压重建接骨板
3.5毫米圆形锁 定孔重建接骨板
3. 5毫米锁定 加压三叶草 形接骨板
自钻、自攻型 3.5毫米锁定 螺丝钉(蓝色)
自攻型3.5毫 米锁定螺丝钉 (绿色)
填塞钉和 垫圈
4.5/5.0毫米 有限接触锁定加 压接骨板LC— LCP、窄型
4.5/5.0毫米 锁定加压支持接 骨板
优点:
工具通用
螺钉头的作用
和钢板配合实现骨折端的加压
螺纹
皮质骨螺钉和松质骨螺钉的区别
钉身
半螺纹螺钉的应用要点
螺钉末端:自攻和自钻
锁定螺钉
锁定螺钉和普通螺钉相比
螺柱更粗:承受更大的屈曲 和剪切力与周围骨质接触 面积更大,应力传递更佳。 螺纹变窄:锁定钉不需要依 靠宽大的螺纹来获得加压 螺纹缩窄为螺柱加粗提供 了条件
管状接骨板
三分之一圆周,四分之一管 型已少用 1.0mm厚,非坚强固定 不锈钢或纯钛 用于软组织膜包覆部位:外 踝、鹰嘴、尺骨远端 部分圆圈设计,保证板与骨 接触面 孔为椭圆型,具轴向加压作 用
重建接骨板
孔之间有深凹槽,便于 塑型、预弯 椭圆型孔,可动力加压 适于复杂的三位几何形 状的部位 强塑型后,强度减弱
锁定加压钢板(LCP)
各种解剖型接骨板(锁定、非锁定)
动力加压接骨板(DCP)
首创的动力加压设计 螺钉多角度 双向加压的可能 平滑预弯
加压钢板的原理
中心放置的螺钉 没有加压效果
要有动力加压效果, 螺钉必须偏心放置
对骨折端进行解剖对位,骨折端加压,坚强
内固定称之为绝对稳定,骨折的愈合为一期 愈合。
特殊接骨板
胫骨内踝
胫骨或肱骨近端 股骨近端或远端 股骨远端髁支持
锁定加压钢板LCP
在LCP系统的接骨板上, 既能单纯运用AO标准 的接骨板和螺丝钉技术、 也能运用内固定支架的 原则、或是两种方法的 结合使用。因此,在两 种方法完美结合的情况 下对任何骨折的治疗可 能会取得最好的临床效 果。
LCP系统的特征:
螺钉和钢板的应用基础
广东省中医院创伤骨科 王海洲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什么要使用螺钉和钢板?
1、固定骨折。
2、骨折端加压。 3、辅助复位。
最初的螺钉 和钢板:圆孔, 直板—
螺钉的种类
螺钉的基本构造
凹槽
Stardrive®星形凹槽 内六角凹槽
优点: • 减少改锥滑牙 • 减少凹槽磨损 • 增大把持力
全通过骨折端。
拉力螺钉的方向。
为了完成最大的折片间加压,拉力螺钉必须拧 在与边缘相等距离的中心并骨折面呈直角; 如果螺订不与骨折面垂直拧入、当它被拧紧 时,将会产生剪式应力,骨折片将移动。
拉力螺钉的方向。
皮质骨螺钉、松质骨螺钉都能作为拉力钉使
用。 拉力螺钉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钢板使 用。
谢谢
非锁定钢板当接骨板塑 形与骨的解剖形状不匹 配时,锁紧螺钉会将骨 折块拉向不匹配的钢板, 导致复位丢失。
锁定螺钉被牢固锁扣于 接骨板。它们在其机械 特性范围内对抗载荷应 力并通过接骨板将应力 传递。术中复位的Ⅱ期 丢失的危险性因此被降 低到最低点。这种方法 更合适应用于粉碎性骨 折。
在粉碎性骨折,接骨板 对侧缺少支持时,在应 力的作用下当螺丝钉没 有锁扣于接骨板的情况 下,螺丝钉无法对抗作 用力,从而会发生松动 或沿接骨板螺钉孔的长 轴向外发生位移,出现 二期移位。
拧入锁定螺丝钉将非常容易
如果已经使用锁定螺丝钉固定接骨板和骨块, 除非拧松、再拧紧锁定螺丝钉,否则不推荐 在相同的骨块上拧人标准螺丝钉。
一旦干骺端骨折块被带锁定头的螺丝钉固定, 在锁定加压接骨 板LCP组合的动力加压孔内 拧入标准螺丝钉便能达到骨折块间的加压固 定。
在骨折块中至少拧入2枚(最好3枚)带锁定头的 螺丝钉就能获得稳定、确切的固定,并具有 一定的成角和旋转稳定性。单独使用一枚带 锁定头的螺丝钉无法得到具有旋转稳定性的 确实固定,因为骨块可以相对于螺丝钉发生 旋转。
通过具有加压功能的钢 板或者特殊器械实现。 钢板必须适当过度塑形。
加压接骨板要领
适于简单骨折 适于横形或 短斜形骨折 精确塑形
张力带钢板
放置于骨张力侧 的钢板。 要点: 必须放置在骨张力 侧。 压力侧必须有支撑。
支撑接骨板
用于剪切或劈裂骨折,用于 对抗剪切应力
最常用于干骺端
桥接接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