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你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摘要】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年龄、性别、遗传及高血压、高血脂、不良生活习惯等都是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我们通过日常生活中从情绪、饮食、运动、习惯等方面多加注意,可以合理预防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预防方法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有占死亡总人数3%的人是因心脑血管疾病而亡。
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断增长,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每年大约有近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成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致残、致死的第一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这种疾病对人体的伤害是隐秘的、逐渐的、全身性的,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因而被称为“沉默的疾病”。
[1]同时,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未来的前景极其严峻,势必构成医疗支出的巨大负担。
因此无论是从健康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正确认识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1、心脑血管疾病的定义心脑血管疾病是全身性血管病变或系统性血管病变在心脏和脑部的表现,分为心血管疾病与脑血管疾病两大部分。
心血管疾病是一系列涉及人体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的疾病,包括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等,主要以冠心病为主;脑血管疾病通常是早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以脑补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梗塞、脑动脉硬化等等,最常见的就是脑梗塞或者脑出血。
2、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疾病也被称为“富贵病”的“三高症”,它的大规模流行,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紧密相关的。
心血管健康演讲稿范文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探讨一个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话题——心血管健康。
心血管系统是人体的生命之源,它负责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同时将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带回肺部呼出。
然而,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习惯不良、工作压力增大等原因,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
因此,关注心血管健康,从你我做起,刻不容缓。
一、认识心血管疾病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这些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还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1. 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是指血压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肾脏、大脑等重要器官受损,引发多种并发症。
2. 冠心病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种疾病。
常见的症状包括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
3.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的严重疾病。
如果不及时救治,后果不堪设想。
4.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无法有效地泵血,导致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的一种疾病。
患者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
5.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跳动节律不规律,可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异常,引发头晕、晕厥等症状。
二、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了解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有助于我们提前预防和干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危因素:1. 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高盐、高脂、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3. 肥胖肥胖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 年龄、性别、遗传等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
此外,家族遗传史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心血管健康知识:空气干燥冬天冬天,心血管疾病容易出现,你应该知道的事

心血管健康知识:空气干燥冬天冬天,心血管疾病容易出现,你应该知道的事空气干燥的冬天,心血管疾病容易出现,这一点在医学界早已被广泛认识。
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保持心血管健康就是健康生活的重中之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探讨在冬季如何保持心血管健康以及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广泛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脑血管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动脉硬化等等。
这些疾病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会影响到心脏和血管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到身体各个器官的运作。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可见其危害之大。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冬季天气干燥,室内外温差大,这种环境容易导致心血管系统受到刺激,从而引发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
此外,冬季人们一般会饮食过度,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食物摄入量增加,容易导致高胆固醇、高血脂等问题,从而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随着社会的快节奏,人们压力加大,心理负担也增加了,这也是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之一。
那么,在冬季,我们应该如何保持心血管健康?首先,要注意保持身体温暖。
冬季很多人常常忽略身体的保暖,导致冷空气刺激心血管系统,加重疾病症状。
因此,要经常穿厚一些的衣物,特别是在室外活动时,一定要穿戴合适的保暖衣物。
其次,要注意饮食习惯。
尽量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减少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
此外,要注意保持饮食规律,尽量不要过度饮酒或吃太多油腻的食品。
再次,要适当控制体重。
冬季人们的体重容易增加,然而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因此,要保持适当的体重,通常通过科学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可以达到理想效果。
此外,还要注意预防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老年人和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更需要注意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最后,提醒大家定期进行体检。
虽然我们可以通过生活方式来预防心血管疾病,但是如果在自我防范方面做得不够好,也要及时进行体检。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运 动 、 睡 眠 、 工 作 压 力 密 切 相 关 ,其 错 的 , 因为 植 物 油 为 前 列 腺 素 提 供 原 料 。
中最 重 要 的 因素 是 饮食 。多 吃 肉毫无 而 前 列 腺 素 不 光 男 人 有 ,女 人 体 内也 有。
疑 问会让 人更容易得心脑 血管疾病 。
前 列腺素 是扩 张血管 、抑制血 小板 聚集 的 。
子 多 ,现 在三十 多岁的年轻人就有 “啤
酒 肚 ” 了 , 这 主 要 是 因 为 运 动 太 少 。
管 不住 自 己的 嘴。肥 胖者 一 定要 迈开
腿 、管住 嘴。
1吴 【 二 :
只 有 中 老 年 人 才 会 猝 死 冠 心病 包 括 心 绞 痛、心 肌 梗 死 ,它 还 有 一个特点就是 容易猝死。侯耀文 、高秀敏 、 古 月 等著 名 演 艺界 人 士 ,都 因 冠心 病 而猝 死。事 实 上 。可 -怕的是 ,猝 死在 年 轻 人群 中发生得越来越 多。
疗 。
肉类食 物 吃得 多会 逐渐 导 致 血脂 增 高 ,而
血 脂里 面 重 要 的成 分是 胆 固醇 ,血 胆 固醇
过高往 往是引起动脉 粥样硬化 的重 要因素。
1芙 【 一 :
心 墒 n管 是 一 j r 年 人 痪 瘠
有 不 少人 认 为 ,心脑 血 管 疾病 是 老 年
心血 管疾病 是国 人健康 的 “头号 杀手 ”。然 不 高 ,没有 现在 这 么 多 的 肉可吃 是 原 因之
而 ,有 许 多 人 对 于 心 脑 血 管 疾 病 的 认 识 还 一 。 随 着 生 活 水 平 的 不 断 提 高 , 人 们 有 条
存在 许 多误 区,以 致延 误 了疾 病 的及 早 治 件 吃 荤 菜 了。嘴 巴就 开 始控 制不 住 了。但
心血管心得体会 心血管内科心得体会(10篇)

心血管心得体会心血管内科心得体会(10篇)心血管心得体会篇一第一段:引言(100字)作为一名心血管内科医生,我深知心血管疾病对社会的危害以及患者的痛苦。
多年来,我在心血管内科工作岗位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这个领域有着独特的见解和体会。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希望能为读者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第二段:对患者的关心与悉心照料(250字)在心血管内科工作中,患者的关心与悉心照料是至关重要的。
面对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我们需要表现出真诚的关切,通过与患者家属的交流,了解病情、病史以及患者的需求。
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及时调整。
此外,心理护理也是不可忽视的,患者往往需要我们提供心理安慰和支持,尤其是对于那些病情较重的患者,经常会有恐惧和焦虑情绪。
因此,对患者的关心与悉心照料是我们工作中的基本原则。
第三段:临床经验与医学技术(300字)心血管内科医生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医学技术。
通过多年的工作,我发现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于治疗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医学技术,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监测等,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及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此外,要不断学习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了解研究进展,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四段:团队合作与综合治疗(300字)心血管疾病通常需要综合治疗,这要求医疗团队之间紧密配合,共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心血管内科的工作中,我们与心外科、心脏介入、心脏康复等科室的医护人员密切合作,通过会诊和讨论,共同为患者确定最佳的治疗策略。
此外,还需要与护士、技师等其他专业人员合作,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关爱。
团队合作使我们的工作更加高效和有成效。
第五段:持续学习与责任心(250字)作为一名心血管内科医生,持续学习和保持责任心是不可或缺的品质。
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层出不穷,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保持良好的医学素养。
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800字作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总结和建议
总结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总结:心血管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影 响不容忽视,包括高发病率、高死 亡率和高致残率。
未来展望:加强公众教育和健康宣 传,提高人们对心血管疾病的认知 和重视程度,促进早期发现和治疗。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家庭和社会负担增加
家庭负担: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家庭成员的长期照顾和支持,家庭负担增加 社会负担: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康复需要大量的医疗资源和经济投入,社会负担增加 医疗资源紧张: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导致医疗资源紧张 就业困难: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因为身体原因无法胜任某些工作,就业困难
每周进行2-3次 力量训练
运动时注意适量、 适度、适时
运动前要做好热 身活动,避免运 动损伤
控制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 高糖分的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 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控制体重和血压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增加运动: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 散步、慢跑、游泳等,以增加身体 代谢和消耗能量
心血管疾病对生 活质量的影响
心血管疾病对寿 命的影响
心血管疾病对家 庭和社会的影响
生活质量下降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如体力下降、活动受限等。 心血管疾病可能导致患者失去工作能力,影响家庭和社会角色。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负担也较重,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心血管疾病还可能影响患者的社交活动和人际关系,降低生活质量。
定期随访:治疗后需定期随访,监 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PPT

有些患者可能无症状,但存在 潜在的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 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
心血管疾病可导致心肌缺血、心 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后果,影
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 发展中国家呈上升趋势,应引起
足够的重视。
02
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 素
高血压
缺血性心脏病包括冠心病和心肌梗死 等,是由于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心肌损 伤或坏死。
心血管疾病主要分为缺血性心脏病和 非缺血性心脏病两大类。
非缺血性心脏病包括心肌炎、心包炎 等,通常与感染、炎症等因素有关。
心血管疾病的症状
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因个体差异 而异,但常见的包括胸闷、胸 痛、心悸、气促、头晕等。
这些症状可能在体力活动或情 绪激动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
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和营养素,有助 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适量摄入蛋白质
选择优质蛋白质来源,如鱼、瘦肉、 豆类等,以满足身体需求。
适量运动
01
有氧运动
如快走、跑步、游泳等,有助于 提高心肺功能和代谢水平。
动态平衡训练
如瑜伽、太极等,有助于提高身 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03
02
力量训练
通过抗阻运动,增加肌肉量和骨 密度,提高身体代谢水平。
高血脂的危害
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的另 一个主要风险因素,可导 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 、脑卒中等疾病。
高血脂的预防
饮食调整,增加运动量,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必 要时使用药物治疗。
糖尿病
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由 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组织细胞 对胰岛素反应不足,导致血糖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是指由于血管壁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或破裂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脑中风等。
这些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健康问题,对人们的生命和生活质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在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方面,以下几个方面是非常关键的:1. 健康饮食:合理的饮食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起着重要作用。
我们应该选择低脂、高纤维的食物,例如水果、蔬菜、全谷类和瘦肉。
同时,限制饮食中的盐分和糖分摄入,尽量避免高胆固醇食品的摄入。
此外,多喝水、适量减少饮酒以及戒烟也是控制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
2. 平衡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维持健康的心血管系统。
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和骑自行车,可以增强心血管功能和心肺耐力。
此外,一些力量训练和伸展运动对于保持骨骼和肌肉的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
3. 控制体重:过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保持适当的体重对于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均衡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来控制体重,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通过定期测量血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减少盐分摄入、保持健康的饮食和增加运动,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5. 控制血脂:高胆固醇是心血管疾病的另一个危险因素。
我们应该注意饮食中脂肪的摄入量,并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橄榄油、坚果和鱼类。
如果需要,我们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降低血脂水平。
6. 管理压力:长期紧张和压力对心血管健康不利。
我们应该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来管理压力,如进行休闲活动、花时间与家人和朋友交往以及学习放松技巧,如冥想和深呼吸。
7.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及早发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我们应该咨询医生,了解有关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检查和测试,如血压测量、血脂检测和心电图等。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我们可以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心脏健康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用降压药优先应用长效制剂
• 尽可能使用一天一次而具有 24 小时平稳降压作用的长效药, 以有效控制全天血压与晨峰血压,减少血压波动,更有效地预 防心脑血管病
控释片: 一日一次,服用方便,24小时平稳 降压,长时间保持有效血药浓度
1.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编撰委员会.中华高血压杂志,2013;21(12):1123-48
正确认识你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目录
动脉粥样硬化是什么?
哪些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
提高对危险因素的重视,健康未来
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心血管疾病——人类的“头号杀手”
• 我国心血管病每年死亡人数达350万 • 平均每10秒钟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
2013 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
心血管疾病源头在哪里?
外周动脉疾病 四肢无力、 间歇跛行
动脉粥样硬化随年龄增加的不同表现
LDL-C 低密度脂蛋白 沉积 斑块 破裂
心梗/中风 等症状 脑
10岁开始
30岁开始
40岁开始
50岁开始
Pepine CJ.Am J Cardiol.1998;82(suppl 10A):23S-27S.
心脑血管疾病作为一种慢性病, 是可以预防的
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4;6(3):78-110
心血管风险评估为高危或血压 超过180/110mmHg
心血管风险评估为低中危,改善 生活方式,并监测血压及高血脂、 糖尿病等危险因素3个月,血压仍 然超过140/90mmHg的患者
请立即开始服用降压药
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4;6(3):78-110
中国成人 高血压患病率
为
中国成人 糖尿病患病率
为
33.5%
11.6%
中华预防杂志.2012;5:409-13 JAMA. 2013;310(9):948-958
高血压、高血糖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展
血压、血糖升高
斑块进展
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事件
高血压是心血管死亡首位危险因素
高血压是心血管死亡的首位
测测你的心血管风险
年龄
男性≥50岁或女性绝经期后
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 总胆固TC>6.22mmol/L(240mg/dL)或低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LDL-C≥4.14mmol/L(160mg/dL) 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糖 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mmol/L 一级男性家属发病<55岁,一级女性家属发病<65 岁(一级家属:父母子女以及同父母的兄弟姐妹) 体重指数≥ 28kg/m2
• 动脉是输送血液的管道,它给 身体的各部分带去氧气和养分
•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 源头:动脉壁上形成斑块,斑 块的中心是类似粥样的物质, 凸起的斑块造成动脉狭窄 (水管被水垢堵塞)
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血栓形成
血栓会堵塞血管,使血液携带的氧气和 养分不能到达其供血部位
心血管事件 形成血栓 斑块进展
• 健康的生活方式应长期坚持 •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合理饮食
戒烟限酒
适当运动 降压药物 降糖药物
心理平衡
• 药物干预
调节胆固醇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
原发性高血压:约九成高血压原因不明确,称为“原发性 高血压”,就是我们常说的高血压
• 70%~80%与生活习惯有关,20%~30%与 遗传有关
• 目前原发性高血压不能治愈,只能控制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 隐藏在血管内的祸根
相当数量的脑梗死/心肌梗死源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引爆”
斑块不稳定 出现裂隙
斑块破裂是 导火线
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血栓形成, 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血栓
发生于心
发生于脑
发生于四肢
冠心病、心肌梗死、 心绞痛 胸痛、胸闷、猝死
中风/脑梗死 头痛、瘫痪、猝死
危险因素,每年心血管死
亡人数中至少一半与高 血压有关
JAMA.2004;291(21):2591-9
超过3/4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
危害最大、致死率最高
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Diabetes care.1999,22(suppl)89- 96.
目录
动脉粥样硬化是什么?
哪些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
提高对危险因素的重视,健康未来
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97.14%
的冠心病患者不知道自己的 糖化血红蛋白 应控制在 <7%
张淑枝.冠心病患者出院时心血管危险因素认知情况调查[D].河北医科大学,2011
91.43%
的冠心病患者不知道自己的 低密度脂蛋白 的控制目标为 <2.6mmol/L
张淑枝.冠心病患者出院时心血管危险因素认知情况调查[D].河北医科大学,2011
87.86%
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心病患者不知道自己的 血压 应控制在 140/90mmHg
张淑枝.冠心病患者出院时心血管危险因素认知情况调查[D].河北医科大学,2011
53.21%
的冠心病患者不知道自己 如无禁忌症 应长期服用 阿司匹林
张淑枝.冠心病患者出院时心血管危险因素认知情况调查[D].河北医科大学,2011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
生活方式改变+必要时药物干预
• • • • 总胆固醇 LDL-C HDL-C 甘油三酯
体重
血脂
血压
饮食 习惯
• 收缩压 • 舒张压
血糖
• 空腹血糖 • 餐后血糖 • HbA1c
吸 烟 抗血 小板
Eur Heart J.2007;28(1): 88-136
生活方式改变+必要时药物干预
• • • •
血压 高血压 血脂 血脂异常 血糖 糖尿病 体重 肥胖
80%
世界卫生组织: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
控制危险因素可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控制危险因素可降低
44%-76%
心血管死亡率
N Engl J Med 2007;356:2388-98
抓住可控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研究表明,改变生活习惯并定期去医院检查,按时服药 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就能降低心梗和中风的机率 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47.86%
的冠心病患者仍不知道 吸烟 的主要危害是 促进冠心病发展
张淑枝.冠心病患者出院时心血管危险因素认知情况调查[D].河北医科大学,2011
目录
动脉粥样硬化是什么?
哪些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
提高对危险因素的重视,健康未来
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慢性病可防治, 早期干预可预防后期疾病的发生
or
血液去路被堵,会发生什么?
谢谢!
目录
动脉粥样硬化是什么?
哪些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
提高对危险因素的重视,健康未来
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三高
糖尿病
吸烟
年龄(男性≥ 50岁 或女性绝经期后)
肥胖(体重指数 ≥ 28kg/m2)
高血压
高血脂
心脑血管病家族史 (遗传)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影响中国人 心血管风险的重要因素
改变生活规律
• 不健康饮食 • 烟草、酒精 • 缺乏运动
控制三高
• • • • 血压 血脂 血糖 体重 高血压 血脂异常 糖尿病 肥胖
• 冠心病 • 卒中 • 外周动脉疾病 • 死亡 • 病残
前期
中期
后期
有哪些?(提问)
控制7大危险因素可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消除其危险因素,大部分慢性病都可避免
冠心病、卒中、糖尿病
高血压
高胆固醇血症 糖尿病 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 肥胖 吸烟
2013抗血小板中国专家共识
合并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为中高危, 需药物干预(如阿司匹林75-100 mg/d)
2013抗血小板中国专家共识
下面哪个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
健康的血管 内壁光滑
血小板聚集的结果会怎样?
我们血小板 集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