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武术基本步型体育课教案

合集下载

武术基本功教案小学

武术基本功教案小学

武术基本功教案小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武术单元,主要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

详细内容包括:1. 武术基本手型(拳、掌、勾)2. 武术基本步型(弓步、马步、虚步)3. 武术基本动作(冲拳、推掌、弹腿)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手型、步型和动作。

2.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力量。

3.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韧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武术动作的连贯性和力度。

教学重点:武术基本手型、步型和动作的准确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录音机、音箱、示范架、保护垫。

2. 学具:武术服装、护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课堂开始,教师身着武术服装,演示一段精彩的武术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热身活动(5分钟)学生跟随教师做简单的武术热身操,包括头部、颈部、腰部、腿部等关节的拉伸。

3. 基本手型、步型学习(15分钟)教师示范并讲解武术基本手型(拳、掌、勾)和步型(弓步、马步、虚步),学生跟随练习。

4. 基本动作学习(15分钟)教师示范并讲解冲拳、推掌、弹腿等基本动作,学生分组练习。

5.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一个动作进行详细讲解,如冲拳,分解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教师邀请学生代表进行动作展示,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武术基本功2. 板书内容:(1)基本手型:拳、掌、勾(2)基本步型:弓步、马步、虚步(3)基本动作:冲拳、推掌、弹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武术基本手型、步型和动作。

2. 答案:学生在课后进行分组练习,家长协助录制练习视频,下节课进行展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武术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武术动作的连贯性和力度。

武术基本步型教学设计

武术基本步型教学设计

《武术基本步型》教案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依据《体育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以及武术教材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本课围绕“激发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教学理念,采用教师引导、合作学习、辅助教具、游戏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武术基本步型版本: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师用书体育与健康1至2全一册》年级:二年级三、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在小学武术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

一二年级主要是选编了最简单易学的武术基础动作,使学生初步了解武术的特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武术基本步型,包括弓步、马步,是武术中的最基本的步型,是练习武术的基础。

本课是第二次课,是在初步学习武术基本手型的基础上,进行步型练习,本次课重点是步型正确,难点是增加练习趣味性。

2.学生情况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在之前学习了武术基本功和基本手型、手法,学生对武术的有了一些认识,有很高的兴趣。

步型的学习主要是提高学生下肢的力量和动作的稳定性,小学生的力量相对较差,不宜长时间进行静力性练习。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但兴趣保持时间短。

同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要避免长时间反复练习。

3.教学策略弓步、马步动作简单,但容易出现一些错误,为了以后更好的学习,要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动作,利用带彩带的沙包辅助教学,既可以纠正错误又可以增加练习的趣味性,有效突破重难点。

在教学中更多的采用游戏教学,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玩中学。

四、课时教学计划教学内容1.武术基本步型2.游戏:春播秋收教学目标初步学习武术基本步型弓步、马步,通过教学使90%左右学生掌握弓步、马步动作方法,使85%学生能做到步型正确;通过讲解示范、游戏、合作学习,使学生掌握武术基本步型,发展下肢力量和动作的稳定性;激发学生兴趣,渗透武德教育,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良好的品质。

小学体育与健康武术基本动作:步型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武术基本动作:步型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武术基本动作:步型教案为了让小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学习武术基本动作,这里我们提供了一个步型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武术动作,并发展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武术的魅力。

2. 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武术的基本动作。

3.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武术视频资源、投影仪、音响设备。

2. 学生准备:运动服、运动鞋。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武术和其基本动作1. 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武术的定义和背景,强调武术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

2. 教师播放一段武术表演视频,让学生对武术的气势和技巧有初步了解。

3. 教师列举几个基本的武术动作,并通过示范和解释,向学生介绍每个动作的名称、要点和重要性。

第二步:学习武术基本动作1. 教师选择几个适合小学生的武术动作,如“踢腿”、“翻滚”、“挥拳”等,并向学生详细示范这些动作。

2. 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模仿,同时给予个别指导和鼓励。

3. 教师按照难易程度逐步引导学生练习这些动作,要求他们控制好动作的力度和节奏,并注意身体的平衡和柔软度。

第三步:活动与游戏训练1. 教师设计一系列简单有趣的活动和游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武术基本动作进行练习和表演。

2.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对抗性的活动,如模拟武术比赛,以提高学生对武术动作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教师鼓励学生表演自己最喜欢的武术动作,以展示他们的成果,并激发他们对武术学习的兴趣。

第四步:总结和评价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武术基本动作,并与之前的表现进行比较,以检查学习的进步。

2.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所学动作的挑战和收获,并鼓励他们将这些动作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其他体育活动中。

3. 教师给予学生肯定性的评价和鼓励,激发他们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四、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家继续练习所学的武术动作,并邀请家人或朋友观看他们的表演。

2. 学校可以组织武术课外活动,如武术表演赛或武术知识竞赛,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武术的了解和兴趣。

小学体育武术教案精选

小学体育武术教案精选

小学体育武术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体育教材《武术入门》的第二章节“武术基本动作”,详细内容包括:基本步型(马步、弓步、虚步)、基本手法(冲拳、推掌、勾手)以及简单的组合动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步型和手法,了解其动作要领。

2. 培养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基本步型的掌握,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教学重点:基本手法和步型的正确性,组合动作的熟练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视频、音响设备、示范架学具:武术服装、护具、练习场地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教学视频展示武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跑步、拉伸等,预防运动损伤。

3. 基本动作教学(15分钟)(1)教师示范并讲解基本步型(马步、弓步、虚步);(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相互纠正;(3)教师示范并讲解基本手法(冲拳、推掌、勾手);(4)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相互纠正。

4. 组合动作练习(10分钟)(1)教师示范组合动作;(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3)学生展示,相互评价。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简单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动作。

6. 放松活动(5分钟)学生进行简单的放松运动,如瑜伽、冥想等。

六、板书设计1. 基本步型:马步、弓步、虚步2. 基本手法:冲拳、推掌、勾手3. 组合动作:示范图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基本步型和手法,设计一段简单的武术组合动作。

2. 答案: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行设计组合动作,下节课进行展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看武术比赛、视频,了解武术的传统文化,提高他们的兴趣和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基本步型和手法的正确性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组合动作的练习与评价4. 作业设计中的自主创作与展示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落实一、基本步型和手法的正确性1. 教师示范:确保教师示范的动作准确无误,强调动作要领。

小学体育武术课教案精选

小学体育武术课教案精选

小学体育武术课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体育武术教学教材第四章《武术基本动作与组合》,内容主要包括武术的基本步型、手法和简单的组合动作。

详细内容如下:1. 步型: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2. 手法:冲拳、推掌、勾手、摆掌、挑掌3. 组合动作:五步拳、少年拳第一套、简化太极拳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武术的基本步型、手法和组合动作。

2. 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步型的正确摆放,手法的熟练运用,组合动作的连贯性。

2. 教学重点:弓步、马步、冲拳、推掌等基本动作的正确姿势和动作要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录音机、音响、武术教学视频、示范动作图解。

2. 学具:武术服装、护具、拳套、脚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武术表演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主题。

2. 热身活动: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跑步、拉伸运动,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

3. 基本动作学习:(1)教师示范弓步、马步等基本步型,讲解动作要领,学生跟随练习。

(2)教师示范冲拳、推掌等基本手法,讲解动作要领,学生跟随练习。

(3)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4. 组合动作学习:(1)教师示范五步拳等组合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学生跟随练习。

(2)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连贯性。

5. 随堂练习:设置两个练习环节,让学生自主练习并互相评价。

6. 放松活动: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拉伸运动,缓解肌肉紧张。

六、板书设计1. 基本步型: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2. 基本手法:冲拳、推掌、勾手、摆掌、挑掌3. 组合动作:五步拳、少年拳第一套、简化太极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练掌握弓步、马步、冲拳、推掌等基本动作。

(2)自行练习五步拳、少年拳第一套、简化太极拳等组合动作。

2. 答案:(1)基本动作的正确姿势和动作要领。

(2)组合动作的连贯性和动作要领。

体育课小学武术课教案模板

体育课小学武术课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使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手型、步型和基本动作。

(3)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示范、讲解、练习等方法,让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模仿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

(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武术基本手型:拳、掌、勾。

2. 武术基本步型:弓步、马步、歇步、虚步。

3. 武术基本动作:拳法、掌法、勾法、踢法、摔法等。

三、教学过程1. 准备部分(5分钟)(1)师生问好,检查服装、器材。

(2)进行热身运动,包括慢跑、关节活动等。

2. 基本部分(25分钟)(1)武术基本手型、步型教学1)教师讲解拳、掌、勾、弓步、马步、歇步、虚步等动作要领。

2)教师示范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武术基本动作教学1)教师讲解拳法、掌法、勾法、踢法、摔法等动作要领。

2)教师示范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发展部分(15分钟)(1)学生进行组合动作练习,如拳法组合、掌法组合等。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对抗练习,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4. 结束部分(5分钟)(1)学生进行放松运动,包括慢跑、关节活动等。

(2)教师总结本次课的教学内容,表扬优秀学生。

(3)师生再见,收还器材。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练习态度和纪律性。

2. 技术水平:评估学生在武术基本手型、步型和基本动作的掌握程度。

3. 实战能力:观察学生在对抗练习中的表现,如动作的准确性、速度和力量等。

五、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有助于学生掌握武术技能。

3. 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否做到了因材施教。

武术体育课小学生教案模板

武术体育课小学生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和起源,增强民族自豪感。

2. 掌握武术的基本手型和步型,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 通过武术动作的学习,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协作的精神。

4. 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防身自卫能力。

二、教学对象小学生(三至四年级)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内容1. 武术基本手型:拳、掌、勾、爪、指。

2. 武术基本步型: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

3. 武术基本动作组合。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正确掌握武术基本手型和步型。

2. 难点: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以及动作的连贯性。

六、教学准备1. 武术场地:空旷的教室或操场。

2. 教学器材:武术器材(如武术剑、棍等)。

3. 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

七、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武术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武术的基本概念和起源,让学生了解武术的重要性。

(二)基本手型与步型教学(15分钟)1. 教师示范武术基本手型和步型,并讲解动作要领。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三)基本动作组合教学(20分钟)1. 教师示范武术基本动作组合,并讲解动作顺序和技巧。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四)集体练习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集体练习所学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分组进行动作展示,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与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次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武术的重要性和学习武术的益处。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武术的热爱。

八、课后作业1. 学生在家练习所学动作,提高动作熟练度。

2. 家长协助学生练习,关注学生的安全。

九、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北京版体育水平一(二年级)《武术基本步型》教学设计

北京版体育水平一(二年级)《武术基本步型》教学设计

水平一(二年级)《武术基本步型》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为理论依据进行教学。

结合小学生精力充沛,好奇心强的特点,将本课的的武术步型教学游戏化、多样化,学生通过观察、模范、巩固提高和比赛等多种形式逐步深入学习武术步型,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在愉快、合作和竞争的学练氛围中积极主动学习技能,发展了他们的协调性、力量、柔韧和力量等身体素质,培养了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二、教材分析武术步型选自北京2011课标版武术基本动作,它是武术运动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武术套路最基本的组成单位。

弓步和马步是武术中最常见的步型,掌握它们的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为今后学习武术组合和套路打下扎实基础。

辅助教材里的擂主争霸,作为主教材的延伸,既能使学生上下肢协调发展,又能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三、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高,善于模范,直观形象思维活跃,但基本没有武术基础,下肢力量和协调性较差。

因此本节课我选用武术步型作为主教材,旨在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帮助学生打好武术基本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武术动作、组合甚至套路打好基础。

四、设计过程解析1、准备部分:队列(三面转法)→准备活动(步型游戏、武术搏击操、专项准备活动)1、教师示范并讲解弓步的动作要领,学生观摩学习。

2、教师通过游戏“芝麻开门”带领学生弓步模仿练习。

3、两人一组进行游戏“碰碰车”,教师巡视纠错。

2、基本部分:(1)武术基本步型:弓步和马步 4、教师示范并讲解马步的动作要领,学生观摩学习。

5、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马步的模仿练习。

(2)辅教材:擂主争霸 6、两人一组进行游戏“照镜子”,教师巡视纠错。

7、教师示范结合手法的步型练习,并带领学生集体练习弓步冲拳和马步推掌。

(3)课课练:双手支撑爬行 8、优生示范9、集体展示,教师评价3、结束部分:放松(拉伸)《武术基本步型》课时计划学校:班级:二年级人数:40 课次:1 执教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组织学生两人一组互相观察、互相纠正动作。
5、组织学生用学习的步伐配上冲拳和推掌进行练习。
6、自由组合练习,互相学习。
7、组织、鼓励学生积极展示、表演,并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评议。
二、游戏
锤子剪刀布
1、包、剪、锤(以马步、弓步、并步代替)
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2、学生尝试性练习游戏。
3、提示,启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灵活运用。
a.弓步要领:要点:挺胸,立腰;前腿弓、后腿绷。
b.马步要点:头正、挺胸、立腰、扣足。
c.虚步要点:挺胸、立腰、虚实分明。
4、跟随教师一起练习,要求能喊出自己的气势,同时力求动作的速度,能体现动作的力量(冲拳能力达拳面)
5、两人一组练习,一个人喊动作名称另一个人练习动作,互相纠正.
6、学生组与组之间交流与点评。
小学武术基本步型体育课教案
教师:吴连锋班级:三年3班人数:56人课次:第2课时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012.11.12
教学
内容
武术基本步型
重点:手型、步法及组合动作
难点:动作路线清晰,手形、步形正确到位。
学习
目标
1、能对武术感兴趣,并能积极的配合教师参与练习,培养认真学习的品质。
2发展学生协调、柔韧、灵活等素质,提高体能。
2.教师导入:培养同学们对武术感兴趣,并能积极的配合老师参与练习,培养认真学习的品质。
3.热身跑:
成二路纵队由教师带领,学生跟随进行。
要求:学生遵守纪律,注意力集中随着老师的口令变化进行手型变化的练习
4、徒手操:队形如左图●●●●●●●●●
●●●●●●●●●
○○○○○○○○○○○
○○○○○○○○○○○
1、放松
引导学生调整气息,语言引导学生想象愉快的,美好的事物
2、总结
3、宣布下课。
1、学生散开,教师在前方。学生跟在教师后模仿练习。(德育教育:热爱武术,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
2、自我小节,认真听教师总结
要求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并提出问题中华武术有众多拳种举例
3、学生有序回教室。
4
2x8拍
场地
器材
挂图、卡片
预计运动负荷
练习密度:40%—45%
运动量:适中




武术虽然我们的学生接触的少,但是在电视上看的还是比较多的,尤其是电视进行了夸张和神话,所以学生觉得它神秘,同时又充满了好奇,对电视和历史上的武林高手非常的崇拜,所以在本节课上,我充分的利用学生的这个心理进行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学生已有的表象和知识点,在此基础上纠正和引导,让学生自己观察对比得出正确的动作方法。激发和保持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自己的个性也得到了展示和张扬,从而对武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身体的各个关节,达到热身的目的
1
1
4
3圈
4
4x8拍
学习提高部分
一、武术的基本步型
1、导入: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的稳健和扎实事很重要的,那么在我们武术中我们脚下的步伐移动的快速和稳健也是最重要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机种基本步型。
2、边讲解边示范弓步、马步和虚步的动作要领。
3、重点讲解弓步和马步。
3、通过学练,激励学生喜爱武术运动,启发学生进一步去了解中华瑰宝——武术。
课的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方式与组织措施
次数与时间
开始热身部分
1.上课常规
2.宣布本课学习任务;
3、在慢跑中听老师的口令做出各种手型,动作自创。
4、活动各个关节
复习上次课学习的基本手型(拳、掌、勾手)
1.整队,师生问好,安排见习生
7、每组选出优秀的学生进行展示,教师组织学生点评。
鼓励学生要讲究武德,发扬武术精神,和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持之以恒的精神
二、游戏:锤子剪刀布
1、认真听教师讲解,了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2、自由分组尝试游戏。
3、游戏中积极动脑,灵活处理实际出现的游戏的问题。
4、体验游戏的乐趣。
1
5
4
3
2
4
7
恢复整理部分
一、队形:
两列横队,成半圆型站立
1、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让他们想着心中的偶像确立自己的练习目标,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知道学习武术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同时也是为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练武者也要敢于和坏人坏事做斗争。(德育教育)
2、教师讲解与示范
边看教师的示范边模仿,同学间合作的时候要积极的帮组自己的伙伴,能认真观察,及时指正同伴的错误动作。
福建省教育厅文件闽教体〔2008〕39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