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教案强烈推荐.doc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教案

课题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及“绿色化学”的思想;2、通过收集、调查、发言,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科研实践、组织表达等能力。
过程与方法1、课前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社会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2、课堂中,学生根据准备的材料进行发言,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参加环境教育活动,学习一些环境知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主人翁社会责任感,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难点课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课前准备1、提前一周印发阅读材料,布置学生分组进行调查,收集资料,访问身边的人群,为课堂的讨论发言做好充分准备。
2、小组长负责召集成员进行原始材料的收集和分类整理,准备发言内容。
3、材料可以是图片、文字(报刊杂志,复印材料等)、实物、影片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播放幻灯片《森林狂想曲》这是一幅多么迷人的自然美景。
然而,如今的地球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灾难2、播放幻灯片《环境污染》(边播放边讲解)大气污染加剧、水污染严重、赤潮、酸雨、臭氧空洞、固体废弃物与日俱增、温室效应、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于是,全人类大声疾呼:“Save Our Soul”,(拯救生命),保护地球,保护环境。
3、播放幻灯片《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引言]纵观历史,从使用火到水、木材、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人类能源的来源全部都是从自然界中得到,仅仅注重资源开发是远远不够的,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合理开发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资源,还要保护好环境,而化学不仅在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大有用武之地。
[展示]幻灯片《大气环境和水环境监测》要了解环境的污染情况,消除和控制污染以及研究污染物的存在、分布和转化规律,就需要对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含量等进行分析和鉴定,提供可靠的分析数据。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设计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当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知道环境污染的几种类型及防治,及其危害。
(2)能够描述出绿色化学的含义,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
(3)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加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体会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绿色化学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学生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绿色化学理念的形成。
【教学方法】(1)讨论法,(2)讲授法。
【教学过程】【情景引入】展示关于生物圈,水圈,大气圈等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图片,并进行相关介绍,提出问题,进入实际教学。
【老师提问】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什么导致的?化学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有哪些?【学生回答】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化学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1)对污染物存在形态,含量等进行分析和测定,为控制和消除污染提供可靠数据。
(2)承担的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是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和污染治理的基础。
【板书】1,工业“三废”是指:废气,废水,废渣。
化学“三废”在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讨论】对于环境污染中的工业“三废”,请同学们根据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情形谈谈各自的感受。
【老师提问】对于环境污染中的大气污染主要是指什么?【学生回答】大气污染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及其携带的颗粒物,以及这些颗粒物形成的次生污染物如酸雨、雾霾、光化学烟雾等。
【讲解】次生污染物的形成【板书】(2)污水处理处理方法: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例如除去污水中的细小悬浮物可以加入混凝剂沉淀,过滤除去其他溶解在水中的污染物,要根据其化学性质用中和法和氧化还原法和沉淀法等处理。
【讲解】污水处理流程【板书】(3)固体污染物的处理工业废渣,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处理应遵循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原则,达到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回收利用的目的。
【讲解】重大的环境问题【老师提问】什么是“绿色化学”【学生回答】4,绿色化学(1)核心思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和做法(2)利用化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减少或消除产品在生产和应用中涉及的有害化学物质。
第八章《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教学设计

第八章《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内容,具体包括环境保护、绿色化学的相关内容。
本节内容编排在必修课程的最后一节,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合理开发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资源,还要保护好环境。
本章教材和其他章节有点不一样,考纲对本节的知识与技能要求不高,主要是作为常识介绍,让学生感受化学学习与化工生产及生活环境的联系;同时使学生了解化学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所发挥重要作用的三个主要领域,即环境情况的监测、三废的治理以及寻找源头治理环境污染的生产工艺(绿色化学)等。
课本通过一些“思考与交流”活动,让学生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讨论在化学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等等,提高学生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自觉性,培养珍惜资源、珍爱生命、爱护地球等现代公民应该具有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标准(2017版)》还指出,学生应该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自身做起,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学情分析本节教材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这一视角,进一步阐明化学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与之前的内容相辅相成。
纵观历史,从使用火到水、木材、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人类使用的能源全部都是从自然界中得到,其中的大多数资源属于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
仅仅注重资源开发是远远不够的,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合理开发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资源,还要保护好环境。
而化学不仅在资源开发上能发挥重要作用,在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同样大有用武之地。
因此,在学习第一节内容之后,教材又安排了第三节内容,能使学生对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本节课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背景,以学生的已有知识为基础,设计符合其认知发展的教学过程,完成教学目标的落实。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教学设计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教学设计课题《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单元8 学科化学年级高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物质结构的观察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通过工业三废、赤潮、水华的学习,了解污染的严重性,认识到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对环境污染和绿色化学的学习,要形成整体观念,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保护好大自然,人类才能长久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从现象和结构出发,微观上探究有机物的结构特点,探究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找到治理环境问题的根本方法,为人类的长久发展不懈努力。
对于化学资源遵循基本原理,并且能够合理使用,并且不对人类、社会、环境造成危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透过现象探究本质的兴趣,尊重科学,认真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参与探究过程,培养自身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分析能力。
为化学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重点难点绿色化学。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现代社会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环境污染的治理离不开有关的化学知识。
我们的生活中都存在哪些污染问题?那么在化工生产中,有没有不产生污染的工艺生产?我们怎么可以避免有关的化学污染?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方面的知识。
讲授新课第三节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一、化学与环境保护1、环境问题的含义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
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造成的环境污染。
2、工业“三废”废气(化学燃料燃烧及工厂废气);废水(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等);达到一定标准的水曝气池→二次沉淀池深度处理→达到一定标准的水【思考与讨论】(1)含硫氧化物和含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工业上常利用它们与一些物质发生反应加以控制、消除和回收利用。
请举例说明这些方法所依据的化学反应和反应类型。
含硫物质一般用石灰石-石膏法脱硫:SO2+Ca(OH)2==CaSO3+H2O非氧化还原反应;2CaSO3+O2==2CaSO4氧化还原反应。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教案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教案[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危害及防治的方法,认识化学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培养保护环境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2.了解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反应的内涵,知道它们在对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中的重要意义,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并培养绿色化学的理念。
一、化学与环境保护1.环境质量监测的意义通过对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含量进行分析和测定,为控制和消除污染提供可靠的数据,是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和污染治理的基础。
2.化学与“三废”污染(1)“三废”污染:是指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对环境的污染。
(2)大气污染物与次生污染物(3)化学与“污水”处理①污水处理常用方法: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
②污水的“三级”处理(4)化学与“废渣”及生活垃圾处理原则: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达到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回收利用两个目的。
(1)化学工作者进行的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可有可无,有污染治理就行(×)提示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是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和污染治理的基础,非常必要。
(2)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NO x、SO2为次生污染物(×)提示CO、NO x、SO2为一次污染物,其形成的酸雨、光化学烟雾等为次生污染物。
(3)“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都能提高空气质量(√)提示“燃煤固硫”可以减少SO2的污染,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可以减少CO、NO x及某些有机物的污染。
(4)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不大,可不必处理( × )提示 处理固体废物要遵循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原则,达到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回收利用两个重要目的。
(5)污水的一级处理通常采用化学法和生物法将难溶解的污染物除去( × )提示 一级处理通常采用物理方法,用格栅间、沉淀池等去除不溶性污染物。
Ⅰ.为了防治酸雨,减少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的SO 2,工业上采用生石灰和含硫的煤混合使用以“固硫”(避免硫的化合物进入大气),最后生成石膏。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课题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一、教学设计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学要生活化,要采取“探究性教学”、“互动对话式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出发,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引发思考和讨论,最终解决问题。
本节课学习的环境保护是目前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然而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向自然过多的索取,使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
保护生态环境,尊重自然,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绿色意识为核心提倡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
本课内容分两个主题,主题1首先是让学生在做社会调查和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意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并让学生对常见的环境污染进行交流与讨论,找出相关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
主题2则建立在学生了解已有环境知识的基础上,在讨论中认识环境污染的预防(绿色化学)的相关知识与科学方法,从而逐步形成绿色化学的观念。
二、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本节课为人教版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是高中化学必修模块的最后一节,以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站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这一角度,进一步阐明化学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上节内容进一步深化。
人类从自然界获取全部的能源,其中的大多数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
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不仅要注重资源开发,而且要做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同时我们还应做好环境的保护。
而化学不仅对资源的合理开发起到指导作用,同时在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方面也有重要意义。
为此,教材在安排学习第一节内容之后,紧接着又安排了第二节内容,为的就是让学生在第一节课的学习基础上,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增强环保意思,增强自身再扔,同时对“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当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和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2、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化学思想3、通过收集、调查、发言,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科研实践、组织表达等能力。
高中绿色化学与环保教案

高中绿色化学与环保教案教学内容:绿色化学的基本概念及环境保护意识培养教学目标:1. 了解绿色化学的定义和意义2. 掌握减少化学废物产生和环境污染的方法3. 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教学重点:1. 绿色化学的定义和原则2. 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3.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教学难点:1. 如何将绿色化学理念融入日常生活2. 如何有效推动环境保护工作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 引入绿色化学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2. 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和讨论二、知识讲解1. 讲解绿色化学的定义、原则和实践方法2. 分析化学废物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讨论减少化学废物产生的途径三、案例分析1. 分组讨论一些常见的化学废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和可能的解决方法2. 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思考如何应对环境问题四、活动设计1. 组织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实践活动2. 参与环保志愿者活动,感受环保工作的重要性五、总结反思1. 总结绿色化学的核心概念和实践方法2. 反思个人在环保工作中的作用和责任,提出个人环保计划教学作业:1. 撰写一份关于绿色化学的小议论文,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2. 制定个人的环保计划,包括日常生活中如何减少化学废物产生和参与环保活动的计划扩展阅读:1. 《绿色化学原理与实践》2.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的环保计划和行动记录,进行总结评价2. 鼓励学生通过实际行动积极参与环保工作,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教学资源:1. 相关视频资料和图片2. 环保志愿者活动信息及组织联系方式注: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高中化学4.2.2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教案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第2课时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学习目标1.了解当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和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
2.通过学习养成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化学思想。
3.培养多角度、全方位分析、思考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1.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的破坏,以及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
2.当今化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是对环境情况的监测、、寻找源头治理环境污染的生产工艺等。
3.除了自然因素外,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及其携带的;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废液)往往含有复杂的成分,任意排放会导致、的污染,需要经过多步处理才能达到排放标准;废渣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兼有及两个重要目的。
4.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上减少或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这时原子利用率为。
课内探究1.环境问题问题:什么是环境问题?你了解的环境污染源有哪些?2.环境保护——“三废”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治理问题:废气、废水、废渣是如何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化学在“三废”治理方面有哪些措施?(1)大气污染物及治理【思考交流1】硫氧化物(SO x)和氮氧化物(NO 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元凶,工业上常利用一些廉价易得的化学物质与其反应加以控制、消除或回收利用。
请举例说明这些方法的原理和类型。
【迁移应用1】①自然界“酸雨”形成的原因主要是()A.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B.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C.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的燃料和金属矿石的冶炼D.汽车排放的尾气和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气体②SO2主要来自于硫酸工厂废气和含硫矿物的燃烧。
a.若用Na2SO3溶液来吸收工厂的SO2尾气,加热吸收液可获得高浓度的SO2,变废为宝。
你能写出主要的化学方程式吗?b.为除去燃料中的硫,可采用如下图脱硫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及“绿色化学”的思想;
2、通过收集、调查、发言,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科研实践、组织表达等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课前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社会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
2、课堂中,学生根据准备的材料进行发言,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参加环境教育活动,学习一些环境知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主人翁社会责任感,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难点课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课前准备1、提前一周印发阅读材料,布置学生分组进行调查,收集资料,访问身边的人群,为课堂的讨论发言做好充分准备。
2、小组长负责召集成员进行原始材料的收集和分类整理,准备发
言内容。
3、材料可以是图片、文字(报刊杂志,复印材料等)、实物、影
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播放幻灯片《森林狂想曲》
这是一幅多么迷人的自然美景。
然而,如今的地球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灾难
2、播放幻灯片《环境污染》
(边播放边讲解)大气污染加剧、水污染严重、赤潮、酸雨、臭氧空洞、固体废弃物与日俱增、温室效应、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于是,全人类大声疾呼:“Save Our Soul”,(拯救生命),保护地球,保护环境。
3、播放幻灯片《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引言]纵观历史,从使用火到水、木材、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人类能源的来源全部都是从自然界中得到,仅仅注重资源开发是远远不够的,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合理开发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资源,还要保护好
环境,而化学不仅在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大有用武之地。
[展示]幻灯片《大气环境和水环境监测》
要了解环境的污染情况,消除和控制污染以及研究污染物的存在、分布和转化规律,就需要对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含量等进行分析和鉴定,提供可靠的分析数据。
化学工作者承担着繁重的环境监测工作。
二、组织学生发言、讨论,了解一些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知识
[引言]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难防,不等于不触防。
隐藏在我们身边的无形杀手究竟是什么?下面请第一小组同学代表给大家讲讲。
[问题1]居室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
[学生活动]讲述居室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
[问题2]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工业上常利用它们与一些廉价易得到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加以控制、消除或回收利用。
请举例说明这些方法的化学反应原理和类型。
[学生活动]讲述酸雨的防治措施
[问题3]含氮、磷的大量污水任意排向湖泊、水库和进海海域,会出现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问题。
你认为在农村和城市造成的这种水体污染各有什么特点,并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的污染及治理情况。
[学生活动]讲述水体富营养化及治理
[问题4]“世界环境日”的来历怎样?历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什么?古人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们每个人应该为环境保护作些什么?
[学生活动]“世界环境日”的来历怎样?历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什么?我们每个人应该为环境保护作些什么?
三、理解“原子经济”的概念,体会绿色化学的思想。
[引言]我们可以设想,实施清洁生产,既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又可以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同时可以保护环境。
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简单而言,化学反应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因此,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这时原子利用率为100%。
[思考] 课本92页《思考与交流》
催化剂 100℃ 高温 高温 [讲解]1、原子利用率=M (环氧乙烷)/ M (环氧乙烷)+ M (CaCl 2)+ M (H 2O ) =44 / 44 + 111 + 18 =0.254 = 25.4%
2、100%
[播放并讲解] 《绿色化学示意图》
四、练习与作业
1、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上提出“预防污染”的新概念。
“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基本手段,下列各项中属于“绿色化学”的是( )
A 、处理废弃物
B 、杜绝污染源
C 、禁食有毒物
D 、制度治污规章制度
2、“绿色食品”是指( )
A 、原料生产过程及加工过程中都没有污染的食品
B 、含有叶绿素的食品
C 、原料生产过程中没有污染的食品
D 、添加了绿色色素的食品
3、酸雨对环境的影响很大,为减少酸雨的产生,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燃料脱硫 ③在已污染的土壤中加石灰 ④多种美人蕉、银杏 ⑤开发新能源 ⑥多种法国梧桐和柠檬
4、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在地球上已探明的蕴藏量是有限的,以目前人类消耗这些能源的速度估算,石油、天然气不过几十年,煤不过几百年就会消耗殆尽。
因此进一步开发利用新能源已显得十分迫切。
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无污染的理想能源。
下列是制取氢气的方法,其中包括正在研发的方案: (1)电解法:2H 2O == 2H 2↑+ O 2 ↑
(2)甲烷转化法: CH 4 + H 2O ===== CO + 3H 2
(3)水煤气法:C + H 2O ===== CO + H 2
(4)碳氢化合物热裂法:CH 4 ==== C + 2H 2
(5)设法将太阳能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2H 2O ==== 2H 2↑+ O 2 ↑
(6)寻求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上述6种方法中你认为可行的、且有发展前途的方法是哪几种?说明理
由。
教学后记: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21世纪教育的四个基本点:1.)学习知识;2.)学习做事;3.)学习为人处世;4.)学习和睦相处。
这其中包含着做人的根本、思想道德、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因此,如今的课堂除知识、能力外,不容忽视的是思想道德教育。
2、采用课前调查、收集的形式,有助于学生实践、自主学习、团结合作能力的培养。
借助计算机、大屏幕等多媒体进行教学,可增大信息量,有助于学生更多、更全面地认识环境污染的形成、危害及防治,从而清醒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3、本节课的特点是开放型的,结合主要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设置了4个题目,以学生讨论、发言为主,教师引导、讲解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