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果品蔬菜贮藏保鲜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文档国内外果蔬冷库与保鲜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果蔬冷库与保鲜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1、果蔬冷库建设逐步由大城市转向主产区。
冷藏是我国果蔬长期贮藏的主要方式,但绝大多数都是近30年建设发展起来的,在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时期,全国的果蔬贮藏企业寥寥无几,仅有的几座冷库基本都建在大城市。
改革开放以后果蔬种植业和果蔬贮藏行业相互促进迅速发展,全国各省市均有果蔬冷库,贮藏量不断增加。
随着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的深入(贮藏质量、运输压力、运输质量、最终消费质量),果蔬贮藏设施的建设逐步由大城市转向主产区,计划经济变成了市场经济。
2、果蔬冷库建设区域集中。
我国果蔬贮藏库大多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陕西、陕西、辽宁、江苏等北方果蔬主产区,目前全国果蔬冷库气调库容量约1700万吨,其中山东200多座,600余万吨,2009年山东栖霞新增15万吨;陕西235万吨(2007年),2009年新增5万吨。
而南方果蔬冷库建设较少,总体来说整体贮藏设施建设不足,局部设施发展供过于求。
3、果蔬冷库的设施建设进一步发展,但配套设施仍需加强和完善。
我国果蔬贮藏设施虽有较大发展,但仍以简易和一般冷库贮藏为主,现代化气调贮藏应用较少,贮藏设备设施各地有较大差距,山东胶东地区贮藏设施相对较好,冷库建设早且发展迅速,气调库发展居全国之首,一些大型龙头企业新建的气调库,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无多大差别;但我国多数贮藏企业冷库设施设备简陋、落后,发展极不平衡。
在制冷、气调设备选型应用方面,节能型的螺杆制冷机、蒸发式冷凝器等开始应用;气调库建设中空纤维分离膜、碳分子筛等先进设备、可靠的国外检测控制设备被采用。
在配套设备的应用方面,虽然铲车、大木箱、塑料周转箱等对于减少贮藏期碰压机械伤的堆码、贮藏包装等设备在一些气调库被采用,但多数冷库仍然靠人工装卸、堆码,造成机械伤严重;多数无专门的预冷设备,目前我国极少的预冷设备基本用于运输前的预冷;在产后商品化处理系统逐步建立方面,分级、包装等商品化处理措施越来越受到重视,山东近几年发展迅速,目前全省各类分级流水线约400多条,处理能力200多万吨,但多数冷库没有配备分级包装设备,设备简单,规模小,功能单一,档次低,与国外相比有明显差距,产后商品化处理设备严重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
国内外果蔬保鲜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国内外果蔬保鲜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一、本文概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新鲜度的要求也日益增加,果蔬保鲜技术因此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和评述国内外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推动相关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提供参考。
本文将首先介绍果蔬保鲜的重要性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然后概述国内外在果蔬保鲜技术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现状,接着分析当前果蔬保鲜技术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最后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创新方向。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全面的果蔬保鲜技术全景图,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国内果蔬保鲜技术在国内,果蔬保鲜技术的发展历程虽然较国外稍晚,但随着我国农业和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国内果蔬保鲜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目前,国内果蔬保鲜技术主要包括冷藏保鲜、气调保鲜、减压保鲜、辐照保鲜、化学保鲜以及近年来兴起的生物保鲜技术等。
冷藏保鲜技术:冷藏保鲜是国内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果蔬保鲜方法之一。
通过降低果蔬的贮藏温度,延缓其呼吸作用,从而延长保质期。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果蔬冷藏体系,包括冷库、冷藏车、冷藏船等。
气调保鲜技术:气调保鲜是通过调节贮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延缓腐败变质。
国内的气调保鲜技术主要包括低氧高二氧化碳保鲜、真空保鲜等。
这项技术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一些大型果蔬基地和果蔬加工企业中。
减压保鲜技术:减压保鲜是通过降低贮藏环境的压力,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延缓腐败变质。
这种技术在国内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已经在一些高端果蔬产品中得到应用。
辐照保鲜技术:辐照保鲜是利用电离辐射对果蔬进行处理,杀灭或抑制果蔬表面的微生物,延长保质期。
这项技术在国内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一些出口果蔬产品的保鲜处理中。
化学保鲜技术:化学保鲜是通过使用化学药剂对果蔬进行处理,延缓其腐败变质。
果品蔬菜贮藏保鲜的现状与发展策略分析

交流探讨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5期果品蔬菜贮藏保鲜的现状与发展策略分析董建恩,徐 勇,赵恒杰(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卫街道办事处,山东青岛 266400)摘要:果蔬的贮藏与保鲜是果蔬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果蔬市场的不断发展给现有的贮藏保鲜技术提出了挑战。
果蔬的贮藏保鲜技术直接影响着其品质,在分析贮藏保鲜技术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果蔬贮藏保鲜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果品;蔬菜;贮藏1 果品蔬菜生产、贮藏保鲜现状同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一样,果蔬也是世界上产量较高的一类农产品。
我国作为果蔬生产大国,栽培历史悠久,果蔬种类繁多。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全国果蔬产量不断攀升,果品蔬菜总产量占据世界首位。
在我国生产的主要果品中,核桃产量名列世界第一,苹果、梨的产量居世界前列。
目前,我国果蔬总产量仍然占据世界第一位,蔬菜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
良好的果蔬发展态势为我国人民享用优质果蔬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但是果蔬贮藏保鲜现状却令人担忧,在此情况下,如何抓住机遇,搞好果品蔬菜的贮藏保鲜是当务之急,是需要尽快解决的重大问题。
2 果蔬贮藏保鲜存在的问题2.1 果蔬贮藏保鲜能力不足果蔬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配套的贮藏保鲜技术,配套的保鲜技术需要当地果蔬生产商具有强大的贮藏保鲜能力。
从整体来看,果蔬贮藏保鲜能力的强弱影响着果品蔬菜的损耗率。
目前,我国果蔬产量直线上升,据统计,我国目前果蔬贮藏能力约为3 000万t,占总产量的30%左右,随着总产量的不断增加,果蔬的耗损量也会增加,因此,贮藏保鲜设施的配套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否则,就会引起大量的浪费。
纵观世界果蔬产业发展,我国是果蔬的产业大国,但是在果蔬保鲜方面,还落后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每年的果蔬腐烂率在25%~30%,而发达国家不到5%。
2.2 贮藏品种单一,贮藏技术不完善在果蔬贮藏保鲜方面还涉及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那就是贮藏品种单一。
究其原因,贮藏品种单一还是因为配套的贮藏保鲜技术不够齐全,部分保鲜技术只适用于本身耐储藏的水果以及蔬菜品种,主要是苹果、梨、柑橘以及其他带皮的瓜类产品,葡萄、大蒜、洋葱等,还有很多果蔬品种没有配套的贮藏技术,致使很多新培育的优良品种不能量产,而已经达到量产水平的果蔬品种由于贮藏技术的缺乏,流通环节不畅,造成卖果难等问题[2]。
蔬菜长期保鲜产业发展趋势

蔬菜长期保鲜产业发展趋势蔬菜的长期保鲜产业发展趋势一、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饮食需求的增加,蔬菜的保鲜和贮存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长期保鲜产业的发展趋势对于确保蔬菜的品质和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蔬菜长期保鲜产业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
二、蔬菜长期保鲜产业的现状目前,蔬菜长期保鲜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发展和应用。
主要的保鲜技术包括冷藏、冷冻、真空包装、气调包装等。
这些技术可以延长蔬菜在供应链中的保鲜时间,提高蔬菜的品质和降低损耗。
同时,一些新兴的保鲜技术,如高压处理、辐射处理、纳米技术等,也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三、蔬菜长期保鲜产业的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蔬菜长期保鲜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保鲜技术和设备将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利用纳米技术可以开发出更加高效的保鲜材料和包装,提高蔬菜的保鲜效果。
另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也将促进蔬菜长期保鲜产业的发展,通过传感器和数据分析,可以实现对蔬菜品质和储存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2. 供应链优化蔬菜长期保鲜产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供应链系统来支撑。
优化供应链可以降低蔬菜损耗、减少恶性竞争,提高整体效率。
未来,随着物流技术和运输设备的进一步升级,供应链将更加高效和可持续。
另外,冷链物流的发展也是蔬菜长期保鲜产业的重要支撑。
冷链物流可以保持蔬菜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的低温状态,延长蔬菜的保鲜时间。
3. 环境友好环境友好是未来蔬菜长期保鲜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蔬菜长期保鲜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包装废弃物和能源消耗,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因此,未来的保鲜技术应该更加环保和可持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可降解的保鲜材料和包装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另外,利用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来供应保鲜设备的能源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四、影响蔬菜长期保鲜产业发展的因素1. 政策环境政府对蔬菜长期保鲜产业的支持和政策扶持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果品贮藏保鲜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对策(共五则)

我国果品贮藏保鲜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对策(共五则)第一篇:我国果品贮藏保鲜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对策我国果品贮藏保鲜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对策入世后,我国的水果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农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宗农产品,水果是最有希望参与国际竞争的农产品之一。
近10余年,我国果业发展突飞猛进,成绩显赫,令世界瞩目。
2003年,水果种植面积已达9436.7千公顷,水果总产7551.5万吨,分别占世界的18.0%和15.7%左右,均居世界主产国首位。
然而,我国水果出口率(出口量生产量的比率)较低,还不足2%(表1);而且水果出口价格偏低,2001年每公斤平均贸易价为0.31美元,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3.3%。
表1.2003年中国水果产量占世界比重及出口率中国占世界比重(%)15.7 36.4 13.0 57.0 8.5 8.5 注:据2003年全国农业统计年鉴和农业部信息中心海关统计种类水果类苹果柑橘梨香蕉葡萄产量(万吨)7552 2110 1345 980 590 518出口量(万吨)148.7 61 29.2 30 2 1.3出口率(%)1.962.89 2.173.06 0.34 0.22长期以来,我国只重视果品的采前栽培、病虫害防治,却忽视采后处理,致使在采后流通过程中的损失相当严重,每年损失率为20%~25%,而欧美发达国家采后损失仅为1.7%~5.0%,与此相比差距很大。
我国保鲜业的落后不仅阻碍了农业及相关产品加工业的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由于世界各国为保护自己国家的果品市场,设置一些诸如此类产品的进口标准等做法,阻碍了我国新鲜果品及加工品出口。
因此,为争取多出口创汇,迎接国外水果的挑战,提高我国水果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根本出路是打破保鲜瓶颈,迅速提高果品质量,全面进入质量时代。
二、我国果品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随着现代贮藏设备的发展和技术的完善,我国传统的简易贮藏方式已不适应生产需求,已逐渐被现代贮藏技术所代替,新的保鲜技术也不断得到开发与应用。
我国果蔬贮运保鲜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

我国果蔬贮运保鲜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和国内外市场的竞争,果蔬贮运保鲜已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目前我国果蔬贮运保鲜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技术落后。
当前,我国果蔬贮运保鲜的技术仍然落后于国际水平,主要表现为设备陈旧、技术手段单一等问题。
2.设施不足。
我国农业生产中缺乏专业的果蔬贮运保鲜设施,使得果蔬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3.运输困难。
由于运输渠道不畅、车辆陈旧等问题,导致果蔬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率较高,失去市场竞争优势。
发展趋势及对策:
1.加强技术研发。
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果蔬的保鲜技术和运输设备的效率,使果蔬贮运保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加大设施投入。
增加果蔬贮运保鲜设施的投入,建立先进的果蔬保鲜仓库和冷链物流平台,保证果蔬的质量和新鲜度。
3.优化运输渠道。
通过建立健全的运输网络,提高果蔬的运输效率,减少损失率,降低运输成本,提高果蔬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总之,果蔬贮运保鲜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市场需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积极加强技术研发、设施投入和运输渠道优化,努力提高果蔬的保鲜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探析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现状及展望

T logy科技食品科技目前,我国果蔬贮藏保鲜技术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大部分会用改变贮藏环境的方式,进行果蔬的贮藏,以延缓果蔬的成熟和衰老,增加果蔬的采后寿命,也避免果蔬因细菌侵害而产生腐烂变质,为我国人们提供更加新鲜的果蔬。
1 我国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现状1.1 贮藏保鲜问题我国果蔬贮藏技术虽然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但是其在贮藏保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耗能高;二是投资大;三是设备更新慢。
这些问题都使得现代贮藏保鲜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不仅破坏了环境,还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1]。
1.2 采摘、运输问题采摘与运输是果蔬贮藏保鲜前的必经环节,但是我国的采摘与运输技术并不完善,导致果蔬在采摘与运输过程中会出现破损方面的问题。
采摘问题体现在采摘设备及技术不完善,导致果蔬的损坏率较高。
运输问题体现在3方面:物流渠道疲惫不畅通;物流设备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等,这些问题都造成果蔬在贮藏保鲜前的损坏率居高不下,为果蔬贮藏保鲜增加了难度。
2 我国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策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逐渐提升,果蔬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因此果蔬贮藏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我国相关企业应该基于市场需求,进行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的创新,延长果蔬贮藏的保鲜时间,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新鲜的果蔬,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
2.1 生物技术保鲜生物防治在果蔬保鲜上的应用。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方法降低或防治果蔬采后腐烂损失,通常有以下4种策略,即降低病原微生物、预防或消除田间侵染、钝化伤害侵染以及抑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此外,还可以利用遗传基因技术进行保鲜。
通过改变遗传基因从内部控制果蔬后熟;利用DNA的重组技术来修饰遗传信息;或用反DNA技术革新来抑制成熟基因的表达,进行基因改良,从而达到推迟果蔬成熟衰败,延长贮藏期的目的。
2.2 果蔬静电保鲜技术果蔬静电保鲜技术是运用高压静电处理果蔬,达到降低果蔬呼吸强度、延长其呼吸高峰到来的效果,有效发挥保鲜作用。
蔬菜保鲜行业报告

蔬菜保鲜行业报告蔬菜保鲜行业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和技术,延长蔬菜的保鲜期,保持蔬菜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以满足人们对新鲜蔬菜的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饮食的重视,蔬菜保鲜行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本报告将对蔬菜保鲜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技术趋势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蔬菜保鲜行业的发展现状。
蔬菜保鲜行业在我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保鲜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保鲜设备不断改进,保鲜方法不断创新。
目前,我国蔬菜保鲜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和市场体系,保鲜技术已经涵盖了冷藏、冷冻、真空包装、气调保鲜、辐射保鲜、化学保鲜等多种方法。
同时,蔬菜保鲜行业还与农业、物流、食品加工等行业形成了密切的联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二、蔬菜保鲜行业的市场规模。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对新鲜蔬菜需求的增加,蔬菜保鲜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我国蔬菜保鲜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数千亿元,保鲜设备、保鲜材料、保鲜技术等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同时,蔬菜保鲜行业还在不断拓展国际市场,出口额也在逐年增加。
三、蔬菜保鲜行业的技术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蔬菜保鲜行业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提高。
目前,蔬菜保鲜行业主要的技术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真空包装技术,真空包装技术是目前蔬菜保鲜行业中最先进的技术之一,通过将蔬菜放入真空袋中,抽出袋内空气,然后密封包装,可以有效延长蔬菜的保鲜期。
2. 气调保鲜技术,气调保鲜技术是指通过调节蔬菜存储环境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湿度等参数,延缓蔬菜的新陈代谢,延长蔬菜的保鲜期。
3. 冷链物流技术,冷链物流技术是指通过在蔬菜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保持一定的低温环境,确保蔬菜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4. 生物保鲜技术,生物保鲜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酶和植物提取物等生物制剂,抑制蔬菜腐败菌的生长,延长蔬菜的保鲜期。
四、蔬菜保鲜行业的发展前景。
蔬菜保鲜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饮食的重视,蔬菜保鲜行业的市场需求将会持续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果品蔬菜贮藏保鲜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大学××学院,重庆 400715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近20年来我国果蔬生产的形势、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及其产业的现状,指出了果蔬贮藏保鲜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发展的对策。
结合国家政策和市场形势,通过数据得出结论,对园艺贮藏的新形势进行分析,预测未来发展和相对的贮藏技术应该做出的变化。
关键词:果品;蔬菜;贮藏;现状;对策;The Status and Developing Strategies for Storage and Fresh keeping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in ChinaQu guangtao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analysed nearly 20 years to come to our country fruit andvegetable production situation,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current situation, pointed out the storage and preservation of fruit and vegetable industry,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 that will develop henceforth. Combined with the national policy and the market situation, through the data to conclude, on gardening storage and analysis of the new situation, to predic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relative storage technology should make a change.Key word:Fruit; vegetable; storage;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正文l 我国果蔬生产、流通的现状果蔬是世界上仅次干粮食的农产品。
我国又是果蔬生产大国,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是世界上许多果蔬的发源地。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果蔬生产速度急剧递增,2003年世界水果(不含瓜类)产量480249500t,中国72202673t,我国水果与蔬菜总产均居世界第一位【1】。
在我国生产的主要果品中,核桃产量名列世界第一,苹果、梨、柿子的产量也居世界前列。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2008年世界蔬菜的总产量1 2fLt,我国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世界的43%、49%,均居世界第一【2】。
我国蔬菜播种面积2007年达到0.171Lhm ,总产量5.65{Lt,人均占有量420多kg,蔬菜人均占有量已远远超过世界人均水平。
理想的发展现状为果蔬的采后处理、贮运保鲜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也为我国加入WTO后,优质果蔬走向世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果蔬生产形势大好,机遇难得。
如何抓住机遇,搞好果蔬的贮运保鲜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2 我国果蔬生产保鲜存在的问题2.1 果蔬贮存能力不足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果品产量从6577jt增加到 9599万t,增长了14.6倍。
而目前果品贮藏能力仅为2999万 t左右,约为总产量的31.24%。
【3】因此,贮藏设施的配套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否则,当果品产量更高时,将会由于中间环节不通畅,出现全局性的问题。
2.2 贮藏品种单一,新品种贮藏技术缺乏目前真正商业性贮藏的品种较少,主要有苹果、传统品种梨、柑橘、香蕉、部分品种葡萄、大蒜、蒜薹、洋葱等,其他各品种贮藏技术大都不够成熟,商业性贮藏少;新品种贮藏技术缺乏,致使有些优良新品种刚刚开始形成产量,就已出现卖果难的问题。
2.3 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低美国等发达国家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率达80%以上,切割菜和净菜量占70%以上,苹果、甜橙、香蕉等水果已实现周年贮运销往世界各地。
【4】现代果蔬采后保鲜处理和商品化处理技术、“冷链”技术、现代果蔬加工技术等已广泛应用,并建立了完善的产业技术管理体系,果蔬经产后商品化处理和深加工可增值2~3倍。
【5】我国果蔬产后贮运、保鲜等商品化处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尤其“冷链”技术更显薄弱。
2.4 标准偏少且不完善水果蔬菜贮藏的国家标准有《苹果冷藏技术》、《杏贮藏》、《鲜食葡萄冷藏技术》、《蒜薹简易气调冷藏技术》、《芦笋冷藏技术》等有限的几部。
多数水果采后包装、冷藏、销售等流通过程都缺少相应标准,而且现行标准多为推荐性标准。
标准实施状况也差,随着我国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全国各地相应建起许多大型的冷藏及气调保鲜库,并实行企业化管理。
然而,由于质量标准意识较差,标准实施缺少明确的监管部门,政府投入资金有限,宣传、示范推广力度不够、生产者素质较低等原因,已制定的标准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实施,最终导致“有标不依,执标不严,违标不究”的现象出现,果品贮藏加工标准的实施状况不容乐观。
【6】2.5 技术研究投入不足,推广力度不够虽然国家和各级政府对技术的重视程度已大大提高,但总体投入不足,并且有“抓大放小”的思想观念,强调大宗品种的技术推广,忽视了新品种的贮藏保鲜研究,严重阻碍了新品种产业链的发展。
在技术推广方面缺少有效的组织和政府干预强制推广手段,因此,只靠一些研究部门自身的热情和资金远远不够。
2.6 新技术应用受资金、意识和消费水平限制一些经济落后地区,没有太多的资金投入新技术设施建设,而有些企业又思想保守,满足于现状,如:有的认为一般冷藏就不错了,没必要采用气调贮藏。
在某些消费区域存在好果卖不上好价格的现象,这些都制约了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7】3 果蔬贮藏保鲜业的发展对策(1)多措并举,加大果蔬仓储能力。
果蔬仓贮设施匮乏一直制约着我国果蔬贮藏保鲜业的发展,加大果蔬仓贮设施的建造是发展我国果蔬贮藏保鲜业的必由之路。
果蔬贮藏保鲜设施应在“社会贮藏和专业贮藏相结合,分散贮藏与集中贮藏相结合,产地贮藏与销地贮藏相结合,以产地为主”的方针指导下,多渠道、多层次的发展,将产地贮藏设施的建设和销区批发市场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以“主渠道,大流通,大市场,现代化”为目标,建立科学的采前管理、采后处理、贮运保鲜、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综合技术体系。
有条件的地方,应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气调贮藏。
【8】(2)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科学合理的果蔬流通链。
建立完善的流通保鲜系统,使果蔬损失率由现在的25%~30%降低到20%以下。
由于果蔬生产淡旺季差异较大,因此贮藏保鲜设施对大量果蔬的大范围流通十分必要。
流通保鲜系统包括分选、分级、清洗、预冷、冷藏、包装、冷藏运输、集散交易市场等。
建立完善的流通保鲜系统需要相应的技术和设备。
目前在我国只靠引进技术还相当困难,主要是我国农村经济基础和居民的消费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9】(3)提高果蔬的加工能力,加大包装果蔬、半成品蔬菜等商品果蔬的比重。
尽管高新技术在我国果蔬加工业中得到了逐步应用,加工装备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高,但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与关键制造技术,造成了我国果蔬加工业总体加工技术与加工装备制造技术水平偏低。
【10】(4)建立果蔬及其加工产品规格、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尤其是品质安全体系。
果蔬从育种、栽培、管理、收获、贮运等产业链的各环节需要向现代化、合理化转换。
我国自1999年实施农业行业标准制修订专项计划以来,制定和发布了一大批水果农业行业标准,对推动我国水果产业的发展及其标准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水果标准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
建议在借鉴国际水果标准体系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针对苹果、柑橘、梨、香蕉、葡萄等主要水果,分别构建涵盖产地环境、种质要求、生产管理、产品要求、环境保护和词汇术语等六大方面的标准框架体系,制定明确的标准。
我国水果产品标准一般都包括感官、理化和卫生3个方面的要求。
然而,理化指标随生产年份、产地、贮运方式及时间的不同而差异很大。
卫生要求规定的指标值,既不能科学、全面地反映水果生产与流通的真实情况,也难以实现与GB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和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协调一致。
建议借鉴国际先进标准的做法,将产品标准制定成等级规格标准,仅规定分等分级要求,不再设立理化和卫生方面的指标,使果蔬贮藏保鲜业的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科学化、合理化。
(5)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在技术研究、推广上给予大力支持。
【11】运用政策扶持和市场调节的方法,引导资金、人才等社会资源向该产业合理流动,从而推动果蔬贮藏保鲜业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推陈出新,加大人才培训力度,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贮藏、加工技术和人才,不断提高我国的果蔬贮藏保鲜技术水平。
【12】总之,果蔬贮藏保鲜业既是促进果蔬生产、搞好产后加工的桥梁,又是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果蔬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农业产业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1】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卷: 149页: 753-760 DOI: 10.1017/S0021859611000372子辑: Part 6出版年: DEC 2011【2】李里特 ,赵朝辉.中国食品工业 ,2008(7) :4~5【3】粮农组织生产年鉴 ,第 49 期(中文版).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出版 ,2006【4】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卷: 44期: 5页: 1459-1462 DOI: 10.1016/j.foodres.2011.03.021出版年: JUN 2011【5】中国食品工业年鉴编委会.中国食品工业年鉴[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6】董竹江.北方果树 ,2006(4) :25~26【7】尹成杰.中国农村经济 ,2005(5) :4~8【8】陈永福.中国农业经济 ,2010(1) :32~36 ,43【9】马岩松 ,车芙蓉.中国果菜 ,2005(6) :45【10】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11】2007 中国农业发展报告.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12】张平 ,修德仁 ,李家庆.保鲜与加工 ,2004(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