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的字幕翻译策略—以英剧《神探夏洛克》为例
目的论视角下外语电影和电视剧字幕翻译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外语电影和电视剧字幕翻译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外语电影和电视剧在中国市场的传播和接受度日益提高。
字幕翻译作为连接源语言和目标语言观众的重要桥梁,其质量直接影响到观众的观影体验和文化交流的效果。
本文旨在从目的论视角出发,探讨外语电影和电视剧字幕翻译的策略与技巧,分析当前字幕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目的论是一种翻译理论,强调翻译应服务于特定的目的和目标受众。
在外语电影和电视剧的字幕翻译中,目的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通过运用目的论原则,翻译者可以更加明确字幕翻译的目的和功能,从而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确保字幕翻译的准确性、流畅性和文化适应性。
本文首先将对目的论的基本原理进行阐述,包括其发展历程、核心观点以及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价值。
接着,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外语电影和电视剧字幕翻译中的常见问题,如直译过度、文化信息丢失、语言生硬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探讨如何在目的论指导下改进字幕翻译质量,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如增译、减译、意译等。
本文将对目的论视角下外语电影和电视剧字幕翻译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中国影视字幕翻译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目的论翻译理论概述目的论翻译理论,源于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是一种注重翻译目的和功能的翻译理论。
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行为,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在目的论翻译理论中,翻译不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其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即翻译应能在译入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入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
目的论翻译理论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和译文的接受性,认为译者应根据翻译的目的和译文读者的需求,灵活选择翻译策略和方法。
这一理论突破了传统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在外语电影和电视剧字幕翻译中,目的论翻译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字幕翻译的目的是帮助观众理解和欣赏原片,因此,译者应根据观众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和审美需求,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使字幕翻译既能传达原片的意义,又能符合观众的期待。
目的论视角下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研究目的论视角下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研究摘要:英文电影字幕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形式,对于跨文化传播和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目的论视角,探讨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基本原则和策略,以及在翻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本研究旨在提高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质量和效果,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关键词: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目的论;翻译原则;语言和文化一、引言英文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跨文化媒介,通过字幕翻译实现了跨越语言和文化的传播。
然而,由于英文电影的特殊性,字幕翻译在跨文化传播中面临着独特的挑战。
本文从目的论视角探讨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原则和策略,以期加深对其独特性的理解,并提供更准确、得体的翻译方案。
二、目的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字幕翻译原则1. 语言转换原则:字幕翻译需要尽量贴合观众的语言习惯和理解水平。
翻译者应考虑观众的文化背景、文化偏好和对电影的理解,以便正确传达电影的意义和情感。
2. 信息传递原则:字幕翻译主要目的是传递电影中的信息和情感,翻译者应尽量保留原文中的关键信息,并采用恰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使观众能够准确理解电影的内容。
3. 简洁性原则:字幕翻译需要在保留原文信息的前提下,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以便观众能够轻松理解和接受。
长句被划分为多个短句,以配合字幕的显示速度。
4. 文化适应原则:字幕翻译需要考虑目标文化的习惯和观念,尽量符合观众的文化背景和偏好。
对于某些文化特定的词语或行为,翻译者需要进行相应的解释或调整,以确保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三、目的论视角下的字幕翻译策略1. 字词翻译策略:翻译者需要灵活运用直译、意译、调整和解释等不同的翻译策略。
对于一些特定的词语或表达方式,可以选择直接翻译或采用近似的表达方式,以保留原文的特点和风格。
2. 上下文补充策略:在字幕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可以采取上下文信息的补充策略,通过字幕的延时、展示方式或者语句重排等手段,来传达原文中的隐含意义和情感。
目的论视角下的电影字幕

目的论强调翻译的目的是由翻译发起 人、接受者以及文本所涉及的情境共 同决定的,不同的目的需要不同的翻 译策略和方法。
目的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1 2 3
翻译策略的选择
目的论指导翻译者根据翻译的目的选择合适的翻 译策略,如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等。
文本信息的处理
目的论要求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文本信息进行 适当的取舍和调整,以符合翻译的目的和目标受 众的需求。
语言风格的处理
目的论要求翻译者根据目标受众的语言习惯和文 化背景,选择适当的语言风格进行翻译。
电影字幕翻译的目的与意义
目的
电影字幕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目标受众理解电影中的对话、情节和人物关系,同时传达电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 价值。
意义
电影字幕翻译对于跨文化交流和电影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提高电 影的国际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保留原文风格
在直译过程中,还应注意保留原文的风格和 修辞手法,以体现原文的文化特色和语言风 格。
意译策略
注重语义传达
01
意译策略强调在翻译过程中注重语义的传达,而非拘泥于原文
的形式和结构。
灵活调整句子结构
02
为了更好地传达原文的语义,意译策略允许在翻译过程中灵活
调整句子的结构,以使译文更加自然流畅。
文化性原则
尊重原文化
字幕翻译应尊重原文化的特点,避免对原文化进行曲解或贬低。
传递文化信息
字幕翻译应尽可能传递电影中的文化信息,帮助观众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现象和 价值观。
03
目的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 用
词汇选择与翻译
01
02
03
准确传达原意
选择准确的词汇,确保译 文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含义 ,避免歧义和误解。
目的论视角下的美剧字幕翻译

3 .1 目的论应 用于 字幕 翻译可遵 循 以下步骤 :
( 1 ) 了解背 景主 题 ,捕捉 大 量 出 现在 剧 中的专 业 词 汇 。如 侦
探戏剧 ,喜 剧 ,要 根据 不 同背 景 主题 选 择正 确 的词 翻 译 。这 样译 者才不 会错 译或遗 漏 。 ( 2 ) 重复观 看 ,我 们可 以对 目标 语 观 众 的语 言 和 文化 特 征 进 行理解 ,实 现信息 和文 化交流 。 ( 3 )译 者选 择 翻译 策 略 和方 法 并 开 始做 字 幕 翻译 。在 翻译 过 程 中 ,我们 应该 根据 翻 译 的 问题 调 整 翻译 策 略 。根 据 字幕 实 际 情 况 ,可寻求 经 验 人 士 帮 助 。在 翻译 过 程 中 ,翻 译 应 基 于 目的 论 , 选择 适 当的翻译 策 略 ,使 目 标 语言 受众更 好地 理解 和欣赏 。 3 .2 美剧 字幕 翻译 目的 的体 现 翻译 属 于一种 人类 行 为 ,在 一定 情 况 下 发生 的故 意 和有 目的 的行为 。所 以字幕 翻 译便 是 有 目的 的活 动 。根 据 目的论 ,美剧 字 幕 翻译 的 目的是能够 让观 众 理 解 和 欣 赏 。译 者 需 要 采 用适 当 的 翻 译 策略 ,提供 简 洁 ,易 于 理解 的翻 译 字幕 。 翻译 时 译 者 须始 终 牢
中图分类 号 :l 1 0 6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 号 :1 6 7 2— 5 8 3 2( 2 0 1 7 )0 8— 0 0 8 4— 0 1 3 应 用 目的论 到字 幕翻译
随着 信息 技术 发 展 ,外 国影视 剧 进 入 中 国市 场 ,且 越来 越 受 欢 迎 。由于不 同 国家 的语 言 和 文 化差 异 ,字 幕 翻译 帮 助 观 众 更好 地 欣赏 外 国影 视 剧 ,了解 外 国文 化 。 目前 中 国字 幕 翻译 的 研 究 还 不 成熟 ,缺 乏系统 性 理 论指 导 。本 文 从 目的论 的 角度 分 析 了英 汉 字幕 翻译 ,并 列举 了美 剧 《 妙警 贼探 》 中 的例 子 。
目的论视角下的字幕翻译策略—以英剧《神探夏洛克》为例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论罗伯特•佩恩•沃伦《国王的人马》中对真理与自我认知的追求2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佳丽人物形象3 《傲慢与偏见》折射出的奥斯汀的婚姻观4 《园会》中男性人物性格作用分析5 分析托马斯•哈代对西奥多•德莱塞的文学影响6 中西方奢侈品消费文化之比较7 “省力原则”在口译过程中的应用8 Key Factors to Cause the Tragedy of Mariam9 互文性理论指导下的公示语汉英翻译1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1 解析威廉布莱克《老虎》中的修辞运用及其对英语写作的启示12 英语中介语无标志被动语态的错误分析13 商务谈判中的礼貌策略研究14 玛莎•诺曼戏剧中的母女关系研究15 An Analysis of Female Images in The Thorn Birds16 《缅湖重游》之语义分析17 哈珀•李《杀死一只知更鸟》中斯科特的性格18 An Analysis of the Heroine of the Scarlet Letter19 弥尔顿《失乐园》中撒旦的悲剧英雄形象20 从翻译美学角度谈汽车商标词的汉译21 从接受美学角度分析企业简介汉英翻译22 Women and Art: A Historical Review of Women’s Role in Western Art23 主语显著和话题显著—英汉语对比分析24 An Analysis of Verbal Humor in American Sitcom Frien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operative Principal25 中美商务英语信函的对比研究26 命运与性格--浅论《哈姆雷特》的悲剧因素27 哈里的迷惘与自我救赎——《乞力马扎罗的雪》的哲学解读28 中美学校教育对比——学生个性发展方面29 An Analysis of David Copperfield’s Dual Character30 中美大学生课堂讨论话语性别差异对比31 中英爱情隐喻的对比研究32 (英语系经贸英语)论苹果公司的撇脂定价策略33 隐喻在英语委婉语中的应用34 诗歌《飞鸟集》的意象评析35 On the Transl a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he Light of the Skopostheory:A Case Study of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36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37 Judy’s Double Character in Daddy-Long-Legs38 《荒野的呼唤》中“巴克”的性格分析39 中英动物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差异40 网络环境下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研究41 论《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心路历程42 文化语境维度下中餐菜名的英译研究43 论英语谚语的翻译44 商务英语信函文体分析45 从《喜福会》中透视文化的冲突与融合46 中餐菜名的英译与饮食文化传播47 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中的运用48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象征主义的研究49 试析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人物形象50 从英汉广告语言特点分析中西方文化价值观51 The Two Mrs.De Winters of Manderly─The comparison between “I”and Rebecca52 A Study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53 语篇分析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54 英语学习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55 Analysis of the Female Characters in Oliver Twist56 A Comparative Study of Refusal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57 论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分析--基于语用角度58 Application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Top Talk59 A Study of English Reading Strategies in the High School60 从引进好莱坞大片看中国意识形态转型: 从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61 The Archetype of the Ugly Duckling in The Secret Garden62 中美商务礼仪差异的跨文化解析63 普通话对英语语音的迁移作用64 论翻译的艺术65 高中学生英语课堂口语交际活动的错误分析66 On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from the Feminist Perspective67 汉英“眼”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68 英汉形状类量词的隐喻认知分析69 永不凋落的玫瑰—从女性主义分析《红字》中的海斯特70 《嘉莉妹妹》中男女主人公命运的对比分析71 从合作原则浅析《飞屋环游记》中的言语幽默72 中国侠义精神与西方骑士精神的比较73 论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74 A study on Lin Yutang’s Translation standards:faithfulness,fluency and beauty75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功夫熊猫》电影字幕翻译76 哥伦布和郑和航海的对比研究——两次航海所反映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77 Emerson’s Ideas on Nature and Social Harmony78 词组词汇学习方法79 “土生子”叛逆精神探源80 《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对白之语用学分析81 《永别了,武器》中主人公亨利形象分析82 论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83 从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看美国对中国意识观念的转变84 中国民族主义的新表现:“中国威胁论”——构建民族认同的一种手段85 英美日常交际礼仪对比分析86 试论英语中的歧义与翻译87 中英色彩词的文化内涵异同分析88 浅谈《当幸福来敲门》中的美国个人主义89 《厄舍屋之倒塌》中的哥特元素分析90 英语动结式V+PP的语义整合研究91 An Analysis of Harriet Beecher Stowe’s View on Christianity in Uncle Tom’s Cabin92 《那个读伏尔泰的人》英译汉中定语从句的翻译策略93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Buddhism and American Christianity94 广告英语修辞特点及其翻译95 浅析《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96 从《呼啸山庄》人物爱情看人性的特点97 浅析《七个尖角阁的房子》中象征手法的运用98 法律术语的模糊性及其翻译99 英语外贸电子邮件的语篇分析100 英语课堂中的非传统学习策略101 修辞手法在TED演讲中的运用102 Pragmatic Consciousness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103 论赫尔曼•梅尔维尔《白鲸》中的象征主义104 《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人物分析105 《远大前程》中皮普成长的心路历程106 科技英语新词的翻译研究107 浅析奥斯丁的女性意识108 身势语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09 中英文颜色词的非对应翻译110 浅析中西方对同性恋态度的差异--以《喜宴》为例111 从生态视野解读狼图腾112 试比较《汤姆索亚历险记》与《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主人公性格异同点113 美国文学中的美国梦研究114 On Social Function of English Euphemism Expression115 浅析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观116 从《虎妈战歌》看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117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谈美剧《生活大爆炸》双关翻译118 分析《基辅怨》中雅柯夫的“受难”主题119 探讨星巴克多样化顾客关怀及其推广性120 《老友记》中言语幽默的修辞学思考121 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及其翻译方法的探讨122 A Study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123 浅析美国嘻哈文化影响下的美国俚语124 从《一间自己的房间》分析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125 浅谈英语广告的特点及翻译126 探析《玛莎•奎斯特》中玛莎性格的根源127 场独立和场依存对不同主题阅读材料的影响研究128 电影片段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129 目的论在广告翻译实践中的应用130 词汇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131 文化语境下公示语的翻译132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133 英汉思维模式对比及其对翻译的影响134 On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Dish Names and Their Translation Strategies135 亲属称谓:英汉社会文化差异136 从违反合作原则的角度看英国情景喜剧中的言语幽默——以《IT狂人》为例137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 Wordsworth’s Nature Poem and One by Tao Yuanming 138 英文商务信函的语言特点和写作原则139 民族文化差异与广告语言创意140 《傲慢与偏见》中婚姻观对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141 跨文化交际中旅游英语菜式的翻译142 试析《生死疲劳》英文版风格之再现:文学文体学视角143 海明威的死亡哲学——海明威作品解读144 论翻译美学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145 英汉动物习语的文化差异研究146 It的用法与翻译147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看句式转换在《青铜女像》译本中的应用148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149 论《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冲突与兼容150 英语反语的语用分析151 英语系动词语义属性及句法行为研究152 如果不复仇——论呼啸山庄中的爱与恨153 浅析国际商务谈判礼仪的文化差异154 中美文化差异对其商务谈判的影响155 从《宠儿》透视美国黑人女性的悲剧与成长156 Humor and Violation of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157 科技英语翻译中的词性转换研究158 中美家庭教育文化对比及其根源分析159 论中美商务沟通中的跨文化意识160 基于语料库的同义词辨析方法—词块辨析法161 从《洛丽塔》看美国世纪中期的消费文化16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63 试析《假如明天来临》的叙事艺术164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和达西关系的转变165 对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译的研究166 言语幽默的功能对等翻译167 新闻中新兴词语的翻译原则及策略168 从《唐顿庄园》看一战对英国庄园经济文化的影响169 从圣诞节、愚人节和情人节分析美国节日在中国流行的原因170 《尤利西斯》与《春之声》中意识流手法的不同171 从《穿靴子的猫》看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英雄主义172 书面语言输入与输出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173 从委婉语的研究中看中西文化差异174 逆向思维在外语学习中的应用175 从《阿Q正传》译本看民族文化的可译性176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小妇人》的女性意识解读177 赛珍珠《群芳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178 论中国特色时政新词的英译179 苔丝悲剧的原因与托马斯哈代悲剧意识的分析180 从约翰邓恩的“奇思妙喻”中透视他矛盾的情感观181 The Joy Luck Club :Chinese Mothers’American Dreams Lost and Regained 182 商标翻译中的文化要素183 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与其短篇小说的人物对话184 从《唐老鸭》看赵健秀的男性主义185 从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比较研究《德伯家的苔丝》的两个中文译本186 英语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87 外贸英语句子分隔的研究及其翻译188 中美商务谈判的语用策略研究189 当今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对比190 解读《小镇畸人》中三位畸形女性191 群体隐私和个体隐私——中美家庭中隐私观念的对比研究192 从交际翻译理论看幽默对话翻译——以《老友记》第一季为例193 跨文化交际中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冲突及解决办法194 浅析《野性的呼唤》中的“野性”与“人性”195 论海明威的反战思想196 从冲突到和解—解析《接骨师之女》中的母女关系197 挣扎与妥协——浅析达洛维夫人的内心矛盾198 中美非言语交际中的时空观差异199 论《愤怒的葡萄》中斯坦贝克的生态观200 浅析合作学习在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译中的词汇空缺及其翻译策略研究

英译中的词汇空缺及其翻译策略研究作者:陈钰莹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11期摘要:词汇空缺是英译中过程中存在巨大障碍。
本文从句法层面介绍了导致该现象得成因,并根据英剧《唐顿庄园》和《神探夏洛克》的字幕翻译,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进一步提高翻译质量。
关键词:英译中;词汇空缺;翻译策略受到地理位置、文化、宗教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每一种语言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因此,国际交流中的语言差异是不可避免地。
其中,词汇空缺(lexical gap)尤为明显。
词汇空缺指两种语言之间对应词不同用法的差异。
这种差异使得不同文化、语言背景下的人们在交流时产生许多的误解,因此翻译时亟需对这些空缺进行处理。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英剧《唐顿庄园》和《神探夏洛克》的字幕翻译,进一步探究处理英译中过程中的词汇空缺翻译策略,从而减少文化误解,促进文化交流。
一、词汇空缺的成因从环境到文化,从宗教信仰到世界观,导致词汇空缺的原因纷繁复杂、包罗万象。
本文将从句法的层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分为四个部分:及物性、构词、灵活的用法转换和对应词之间的语法意义不同。
首先,及物性。
英汉动词都具有及物性。
有些及物动词可以直接加一个宾语来构成短语,如“play basketball”、“have lunch”。
而英语中大多数词如“look”一样是不及物动词。
在翻译时,英语中某些动词的及物性会发生变化。
以动词“surprise”为例。
在英语中,它是可及物的,但在汉语中,该词却不及物,其通常展现为“使……惊讶”。
这样的用法在英中翻译中极为常见。
其次,构词。
词缀法使英语词汇变得更为多样。
例如,动词“embolden”来源于形容词“bold”,其通过添加前缀“em-”和后缀“-en”变成了动词。
中文的翻译版本是“使……变得勇敢”,而不是直接翻译为“勇敢”,后者作为动词在中文中不存在。
再者,灵活的用法转换。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功能词,都可以直接用作其他词性的词语。
(英语毕业论文)目的论视角下的字幕翻译策略—以英剧《神探夏洛克》为例

《倾城之恋》和《飘》的女性主义解读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基督教及《圣经》对西方文化的影响目的论指导下的旅游资料汉英翻译及翻译策略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中美价值观比较使用影视片对中学生进行英语听说教学现代叙事艺术与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试析中文歌曲汉英语码转换的形式与功能Cultural Impacts on International BusinessOn the Cultural Signification and Translation of Animal Idioms浅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中西性教育方式对比折射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浅析莎士比亚《辛白林》中的女性形象中西方语言和文化间的相互影响天才的悲剧人生——论杰克伦敦的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霍尔顿--一个典型垮掉的一代的形象福克纳短篇小说《献给爱米莉的玫瑰》叙事技巧分析从精神分析理论分析《莎乐美》的人格特征会话含义的语用初探从《儿子与情人》谈家庭失和与失衡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研究英语定语从句的理解与翻译唐诗中比喻修辞格的翻译——以许渊冲英译本为例论《家》和《儿女一箩筐》中的中美家庭文化差异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sert Island Literature from Lord of the Flies论标示语汉英翻译中的等效问题An Analysis of the Gothic Horrors in A Rose for Emily《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高中英语听前活动设计探究目的论在英语儿歌翻译中的应用On t he Female Influences on Pip’s Character in Great Expectations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幽默语The Analysis of Promotion Strategy of L’Oréal in China英文电影题目翻译的异化与归化研究从“他者”到“自我”的转变——从女性主义角度看《卖花女》福克纳笔下的“南方淑女”--从互文视角解析凯蒂和艾米莉的边缘化形象特征中美文化中吉祥与不吉利数字的文化心理浅析《洛丽塔》中亨伯特的分裂人格谈电影片名汉译的不忠从"龙"一词的文化内涵看汉英文化的差异从唯美主义的角度论《道林.格蕾的画像》中的主要人物中介语石化现象原因分析探析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主题世纪美国男权社会下女性的成长——解读《觉醒》中埃德娜的觉醒过程和原因广告英语中的模糊语言及其语用功能浅析科技英语翻译中的逻辑错误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文化差异关于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体态语的研究企业英文简介中的概念语法隐喻分析中西丧葬礼俗的对比研究种族沟通的桥梁——对《宠儿》中两个丹芙的人物分析从空间语言的角度分析中美隐私观念的差异On the Translation of Names of Scenic Spots英语动物习语的研究及翻译生态翻译观下的电影片名翻译浅谈英汉人体隐喻对比研究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Buddhism and American Christianity中外经典英文广告的语言特征浅析An Analysis of Marguerite’s Tragedy in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广告翻译中功能对等的研究文化交际视野下的语用失误分析展会汉英翻译的常见问题和策略分析“金玉良缘”与“幸福终点”——浅析中西婚姻差异中外教师教学体态语的意义差异研究The Conflict between Desire and Surroundings:an Analysis of Clyde in An American Tragedy 英汉委婉语跨文化对比研究Analysis of Cross 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Failure《飘》两中译本的比较研究中美个人理财规划的对比分析嘉莉妹妹三个梦的心理需求分析谭恩美《灶神之妻》文化解读An Analysis of Gothic Features in Poe’s The Cask of Amontillado以姚木兰和斯嘉丽为例看东西方女性意识差异《欢乐合唱团》字幕翻译的汉译策略从圣诞节和春节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一场失败革命的反思——《动物庄园》的主题浅析论反语的语用功能女性意识的苏醒--对《愤怒的葡萄》中的约德妈妈形象的分析《夜莺与玫瑰》两中译本之比较:德国功能主义视角斯佳丽的性格分析王尔德童话中的毁灭与拯救浅析《飘》中女性人物形象英语中的性别歧视浅谈《鲁滨逊漂流记》中现实主义元素女性主义视野下林黛玉与简爱的比较研究浅析唐诗翻译的难点和策略浅析英语俚语的特征及其功能浅论《儿子与情人》中劳伦斯的心里分析技巧《无名的裘德》主人公人物形象浅析英语单词记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试论汉语新词的英译论习语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异化和归化《隐形人》中格里芬的心理剖析目的论视角下的《边城》的英译研究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Wessex Women: Female Characters in Thomas Hardy's Novels涉外商务用餐中的非言语交际人称代词与情态动词在英语政治演讲中的人际功能论广告英语的用词特点初中生单词记忆的可行性研究<<格列佛游记>>写作风格分析-杰出的寓言讽喻体小说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狗”习语的翻译浅析李尔王的陷落An Analysis on the Flexibility of Gulliver’s Personality论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有效沟通天鹅的涅槃——以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解读《喜福会》中母女关系Text Cohesion in English Business ContractsAn Analysis of the Religious Elements in Robinson Crusoe克里斯加德纳的成功之路——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评析The Tragic Fate of TessApplication of TPR Teaching Method in Facilitating Pupils'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从模因论视角看年度流行语“给力”(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The Research of Language Art in English Class从女性主义视角对比研究弗吉尼亚·伍尔芙和张爱玲的作品打破沉默——接骨师之女中“沉默”主题的解读浅析中西方隐私观的差异论《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的女性意识亲属称谓:英汉社会文化差异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黑暗之心》主人公马洛的性格分析从常见的中英文名字比较中英两国命名文化差异中西方酒类广告的文化互文性研究从生态翻译学视角论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语域翻译活动教学法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新安中学为例从功能翻译理论谈美剧字幕翻译《可以吃的女人》的女性主义解读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正迁移与负迁移王尔德童话中的毁灭与拯救论《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原型解析荣格原型理论下的多丽丝莱辛《天黑前的夏天》从高等教育看中英文化的差异现代小说《到灯塔去》的解读:从时间蒙太奇和多视角叙述角度《动物农场》中隐喻的应用及其政治讽刺作用美国宗教文化及价值观在其外交政策中的体现浅析英语专业学生在听力理解中的策略运用浅析《到灯塔去》中女性主义思想在两位女主人公身上的体现伊恩麦克尤恩作品《赎罪》中的成长主题探析论小学英语教学中学习动机促进法《喜福会》中的女性身份重建爱米丽的挣扎与终结——论《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爱米丽毁灭的间接和直接原因On Social Function of English Euphemism Expression奥斯卡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和西奥多德莱赛《美国悲剧》的相似性简奥斯丁的婚姻观在《傲慢与偏见》中的体现《宠儿》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开题报告+论)《京华烟云》中姚木兰和《飘》中斯嘉丽的性格对比浅析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艺术《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的反战思想分析电视公益广告的多模态话语分析On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Needs from Harry Potter从小说《百万英镑》中看对当今社会的讽刺意义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二元主角的运用《紫色》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解读《赫索格》中玛德琳的性格论《简爱》中伯莎﹒梅森的象征意蕴和影响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对比研究——以“死亡”委婉语为例视觉文化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美剧字幕中的译者主体性——以美剧Gossip Girl第一季为例商务信函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分析—基于xx公司商务往来信函论《瓦尔登湖》中梭罗的超验主义哲学观以国际商务谈判为视角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功能对等理论在科技论文摘要翻译中的运用浅析《宠儿》中人物塞丝的畸形母爱产生的根源论《海狼》中拉尔森船长本性的双重性从《华伦夫人的职业》分析萧伯纳女性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从功能翻译理论看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宠儿》中塞丝的性格特征分析荒原背景下《还乡》和《呼啸山庄》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比较分析《可爱的骨头》的电影改编分析论《一个小时的故事》中马拉德夫人女性意识的觉醒从《老友记》看美国幽默论商业美学指导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翻译The Heartbroken Images in the Fairy Tales of Oscar Wilde师生关系与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之关联性探析《二十二条军规》中关于军规的控制及反控制The Blacks’ Soul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White Cult ure in The Bluest Eye 超越性别的美——以《道林格雷的画像》为例论《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中昌盖茨“美国梦”的转变英汉道歉语对比研究欧亨利《带家具出租的房间》的核心意象解读解析马克吐温《竞选州长》中的幽默讽刺艺术论狄更斯《雾都孤儿》中的批判现实主义英汉广告中的双关语及其英汉互译A Cross-Cultural Study on Linguistic Taboo基于精细加工理论的英语词汇学习研究《女勇士》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意象手法在《永别了,武器》中的使用浅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悲剧根源《紫色》女主人公性格分析文化因素对英汉互译的影响论中西方交际方式的差异关联理论视角下莫言《红高粱家族》中的隐喻翻译分析中美家庭变迁的对比研究合作原则在动画中的应用。
功能对等理论与字幕翻译——以《神探夏洛克》为例

功能对等理论与字幕翻译——以《神探夏洛克》为例
赵昱辉;齐英姿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上)》
【年(卷),期】2018(000)007
【摘要】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大量外国影视作品被引入中国,而影视作品本身不仅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更兼具着传播文化的重要功能,为了使人们能够更好地通过外国影视作品了解不同的文化,字幕翻译就成了这之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该文以近年来风靡全球的英国迷你剧《神探夏洛克》为素材,从语言风格和特点及文化等不同方面,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字幕翻译的特点,分析字幕翻译中各种难点,讨论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总结出字幕翻译中用到的策略和技巧.该文的研究目的旨在通过这一案例的分析,指出功能对等理论对字幕翻译的指导作用,从而促进字幕翻译的发展.
【总页数】3页(P141-143)
【作者】赵昱辉;齐英姿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探究功能对等理论在影视字幕翻译中的应用——以《神探夏洛克》(第四季)的字幕英译为例 [J], 杨潇;伍凌
2.跨文化视域下英剧《神探夏洛克》字幕翻译的创新性探究 [J], 董娴
3.从目的论看《神探夏洛克》(第三季)的字幕翻译策略 [J], 张捷
4.从目的论看《神探夏洛克》(第三季)的字幕翻译策略 [J], 张捷
5.功能对等理论与字幕翻译——以《神探夏洛克》为例 [J], 赵昱辉;齐英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论罗伯特•佩恩•沃伦《国王的人马》中对真理与自我认知的追求2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佳丽人物形象3 《傲慢与偏见》折射出的奥斯汀的婚姻观4 《园会》中男性人物性格作用分析5 分析托马斯•哈代对西奥多•德莱塞的文学影响6 中西方奢侈品消费文化之比较7 “省力原则”在口译过程中的应用8 Key Factors to Cause the Tragedy of Mariam9 互文性理论指导下的公示语汉英翻译1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1 解析威廉布莱克《老虎》中的修辞运用及其对英语写作的启示12 英语中介语无标志被动语态的错误分析13 商务谈判中的礼貌策略研究14 玛莎•诺曼戏剧中的母女关系研究15 An Analysis of Female Images in The Thorn Birds16 《缅湖重游》之语义分析17 哈珀•李《杀死一只知更鸟》中斯科特的性格18 An Analysis of the Heroine of the Scarlet Letter19 弥尔顿《失乐园》中撒旦的悲剧英雄形象20 从翻译美学角度谈汽车商标词的汉译21 从接受美学角度分析企业简介汉英翻译22 Women and Art: A Historical Review of Women’s Role in Western Art23 主语显著和话题显著—英汉语对比分析24 An Analysis of Verbal Humor in American Sitcom Frien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operative Principal25 中美商务英语信函的对比研究26 命运与性格--浅论《哈姆雷特》的悲剧因素27 哈里的迷惘与自我救赎——《乞力马扎罗的雪》的哲学解读28 中美学校教育对比——学生个性发展方面29 An Analysis of David Copperfield’s Dual Character30 中美大学生课堂讨论话语性别差异对比31 中英爱情隐喻的对比研究32 (英语系经贸英语)论苹果公司的撇脂定价策略33 隐喻在英语委婉语中的应用34 诗歌《飞鸟集》的意象评析35 On the Transl a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he Light of the Skopostheory:A Case Study of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36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37 Judy’s Double Character in Daddy-Long-Legs38 《荒野的呼唤》中“巴克”的性格分析39 中英动物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差异40 网络环境下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研究41 论《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心路历程42 文化语境维度下中餐菜名的英译研究43 论英语谚语的翻译44 商务英语信函文体分析45 从《喜福会》中透视文化的冲突与融合46 中餐菜名的英译与饮食文化传播47 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中的运用48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象征主义的研究49 试析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人物形象50 从英汉广告语言特点分析中西方文化价值观51 The Two Mrs.De Winters of Manderly─The comparison between “I”and Rebecca52 A Study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53 语篇分析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54 英语学习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55 Analysis of the Female Characters in Oliver Twist56 A Comparative Study of Refusal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57 论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分析--基于语用角度58 Application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Top Talk59 A Study of English Reading Strategies in the High School60 从引进好莱坞大片看中国意识形态转型: 从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61 The Archetype of the Ugly Duckling in The Secret Garden62 中美商务礼仪差异的跨文化解析63 普通话对英语语音的迁移作用64 论翻译的艺术65 高中学生英语课堂口语交际活动的错误分析66 On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from the Feminist Perspective67 汉英“眼”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68 英汉形状类量词的隐喻认知分析69 永不凋落的玫瑰—从女性主义分析《红字》中的海斯特70 《嘉莉妹妹》中男女主人公命运的对比分析71 从合作原则浅析《飞屋环游记》中的言语幽默72 中国侠义精神与西方骑士精神的比较73 论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74 A study on Lin Yutang’s Translation standards:faithfulness,fluency and beauty75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功夫熊猫》电影字幕翻译76 哥伦布和郑和航海的对比研究——两次航海所反映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77 Emerson’s Ideas on Nature and Social Harmony78 词组词汇学习方法79 “土生子”叛逆精神探源80 《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对白之语用学分析81 《永别了,武器》中主人公亨利形象分析82 论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83 从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看美国对中国意识观念的转变84 中国民族主义的新表现:“中国威胁论”——构建民族认同的一种手段85 英美日常交际礼仪对比分析86 试论英语中的歧义与翻译87 中英色彩词的文化内涵异同分析88 浅谈《当幸福来敲门》中的美国个人主义89 《厄舍屋之倒塌》中的哥特元素分析90 英语动结式V+PP的语义整合研究91 An Analysis of Harriet Beecher Stowe’s View on Christianity in Uncle Tom’s Cabin92 《那个读伏尔泰的人》英译汉中定语从句的翻译策略93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Buddhism and American Christianity94 广告英语修辞特点及其翻译95 浅析《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96 从《呼啸山庄》人物爱情看人性的特点97 浅析《七个尖角阁的房子》中象征手法的运用98 法律术语的模糊性及其翻译99 英语外贸电子邮件的语篇分析100 英语课堂中的非传统学习策略101 修辞手法在TED演讲中的运用102 Pragmatic Consciousness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103 论赫尔曼•梅尔维尔《白鲸》中的象征主义104 《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人物分析105 《远大前程》中皮普成长的心路历程106 科技英语新词的翻译研究107 浅析奥斯丁的女性意识108 身势语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09 中英文颜色词的非对应翻译110 浅析中西方对同性恋态度的差异--以《喜宴》为例111 从生态视野解读狼图腾112 试比较《汤姆索亚历险记》与《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主人公性格异同点113 美国文学中的美国梦研究114 On Social Function of English Euphemism Expression115 浅析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观116 从《虎妈战歌》看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117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谈美剧《生活大爆炸》双关翻译118 分析《基辅怨》中雅柯夫的“受难”主题119 探讨星巴克多样化顾客关怀及其推广性120 《老友记》中言语幽默的修辞学思考121 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及其翻译方法的探讨122 A Study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123 浅析美国嘻哈文化影响下的美国俚语124 从《一间自己的房间》分析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125 浅谈英语广告的特点及翻译126 探析《玛莎•奎斯特》中玛莎性格的根源127 场独立和场依存对不同主题阅读材料的影响研究128 电影片段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129 目的论在广告翻译实践中的应用130 词汇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131 文化语境下公示语的翻译132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133 英汉思维模式对比及其对翻译的影响134 On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Dish Names and Their Translation Strategies135 亲属称谓:英汉社会文化差异136 从违反合作原则的角度看英国情景喜剧中的言语幽默——以《IT狂人》为例137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 Wordsworth’s Nature Poem and One by Tao Yuanming 138 英文商务信函的语言特点和写作原则139 民族文化差异与广告语言创意140 《傲慢与偏见》中婚姻观对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141 跨文化交际中旅游英语菜式的翻译142 试析《生死疲劳》英文版风格之再现:文学文体学视角143 海明威的死亡哲学——海明威作品解读144 论翻译美学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145 英汉动物习语的文化差异研究146 It的用法与翻译147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看句式转换在《青铜女像》译本中的应用148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149 论《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冲突与兼容150 英语反语的语用分析151 英语系动词语义属性及句法行为研究152 如果不复仇——论呼啸山庄中的爱与恨153 浅析国际商务谈判礼仪的文化差异154 中美文化差异对其商务谈判的影响155 从《宠儿》透视美国黑人女性的悲剧与成长156 Humor and Violation of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157 科技英语翻译中的词性转换研究158 中美家庭教育文化对比及其根源分析159 论中美商务沟通中的跨文化意识160 基于语料库的同义词辨析方法—词块辨析法161 从《洛丽塔》看美国世纪中期的消费文化16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63 试析《假如明天来临》的叙事艺术164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和达西关系的转变165 对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译的研究166 言语幽默的功能对等翻译167 新闻中新兴词语的翻译原则及策略168 从《唐顿庄园》看一战对英国庄园经济文化的影响169 从圣诞节、愚人节和情人节分析美国节日在中国流行的原因170 《尤利西斯》与《春之声》中意识流手法的不同171 从《穿靴子的猫》看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英雄主义172 书面语言输入与输出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173 从委婉语的研究中看中西文化差异174 逆向思维在外语学习中的应用175 从《阿Q正传》译本看民族文化的可译性176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小妇人》的女性意识解读177 赛珍珠《群芳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178 论中国特色时政新词的英译179 苔丝悲剧的原因与托马斯哈代悲剧意识的分析180 从约翰邓恩的“奇思妙喻”中透视他矛盾的情感观181 The Joy Luck Club :Chinese Mothers’American Dreams Lost and Regained 182 商标翻译中的文化要素183 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与其短篇小说的人物对话184 从《唐老鸭》看赵健秀的男性主义185 从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比较研究《德伯家的苔丝》的两个中文译本186 英语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87 外贸英语句子分隔的研究及其翻译188 中美商务谈判的语用策略研究189 当今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对比190 解读《小镇畸人》中三位畸形女性191 群体隐私和个体隐私——中美家庭中隐私观念的对比研究192 从交际翻译理论看幽默对话翻译——以《老友记》第一季为例193 跨文化交际中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冲突及解决办法194 浅析《野性的呼唤》中的“野性”与“人性”195 论海明威的反战思想196 从冲突到和解—解析《接骨师之女》中的母女关系197 挣扎与妥协——浅析达洛维夫人的内心矛盾198 中美非言语交际中的时空观差异199 论《愤怒的葡萄》中斯坦贝克的生态观200 浅析合作学习在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