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家访典型事迹材料

合集下载

优秀家访案例

优秀家访案例

优秀家访案例【序】每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而家庭教育是我们学校教育的强大后盾。

我作为一名班主任,虽然已从教二十多年,但对家访工作从不马虎,因为做好家访工作将会令我们的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案例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吃、喝、穿不愁,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越来越重视,但是问题生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

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所以我们要充分做好家访工作,让家庭、学校形成有效合力,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认真落实“千名教师访万家”工程,践行有温度的教育,让每个孩子公平的享受有温度的教育,迟开的花朵别样精彩。

下面,我针对一类经商家庭的问题孩子与大家探讨。

案例描述上学期初,一名学生的表现一直令我头疼:作业要么隔三差五不写,要么把别人的作业写上自己的名字;上课无精打采,呵欠连天,还经常迟到;课下时不时地把别的小同学惹哭;集体活动从不参加。

老师问原因时,一脸的麻木,一问三不语。

科任老师频繁向我告状,批评教育没有改观,我与她进行了几次单独谈话,她振振有词:我以前就这样。

同学们都说,老师你不用管她,原来的老师都不管她。

孩子的现状,令我担忧,为了查明原因,我决定进行家访,与孩子的家长面谈。

案例原因通过与孩子的家长面谈,我了解到孩子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原因。

孩子的父母都是经商的,每天早晨五点多钟就要起床赶到商业城,中午不回家,晚上十点多钟才能回到家,见着孩子时都是睡着的,平时对孩子的学习没时间过问,也没有关心。

后来看到孩子学习跟不上,认为孩子天生就不是上学的料,不再抱多大的希望,任其发展,导致现在孩子我行我素。

2.孩子的原因。

孩子自律性比较差,因为平时爸妈只过问吃饭的问题,孩子从小与手机、电脑为伴。

从小学会了花钱,学习只是应付,还学会了撒谎,反正爸妈忙,没时间管自己,老师也找不到家长,自己就“我是老大我怕谁”了。

老师的批评、同学的不喜欢,致使孩子破罐子破摔,没事就找点小事捣乱,集体的事与她无关。

“集中家访月”活动先进教师事迹材料先进事迹材料模板

“集中家访月”活动先进教师事迹材料先进事迹材料模板

“集中家访月”活动先进教师事迹材料先进事迹材料
模板
姓名:张老师
职务:小学教师
先进事迹:
1.2019年,张老师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集中家访月”活动,主动申请走访贫困学生
家庭,倾听他们的需求并提供帮助。

他花费大量时间与每个学生及其家长深入交流,
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困难。

他还积极与社区联系,为这些学生们联系到一些教育资
助机构,争取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学习资源。

2.在家访过程中,张老师发现一位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父母都是农民工,收入微薄,无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了帮助这位学生,张老师主动筹集资金,购买了一台书
桌和学习用品,并亲自上门安装。

他还耐心教导学生的父母,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
惯和表达能力。

3.张老师还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了个别化的教学计划。

通过与学生家长的
沟通,他了解到一位学生需要额外的辅导,因为她在学习上的进步缓慢。

张老师为这
位学生编写了一套针对她个人需求的辅导材料,并根据她的进展持续调整辅导方法,
帮助她逐渐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

4.在集中家访月活动后的教学过程中,张老师继续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与学生及家长保持紧密联系。

他定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在家庭中面临的困难,
并提供适当的帮助和建议,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以上是张老师在“集中家访月”活动中的先进事迹,他通过积极参与家访活动和真心关爱学生,展现出了卓越的教育敬业精神和责任心,为学生提供了重要的学习和成长支持。

小学班主任教师家访先进事迹材料

小学班主任教师家访先进事迹材料

小学班主任教师家访先进事迹材料
小学班主任教师家访先进事迹材料
材料一:
姓名:张老师
学校:XX小学
年级:三年级班主任
事迹:
1. 关注学生家庭情况:张老师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家庭环境,并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通过电话、面谈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

2. 深入沟通交流:张老师善于跟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生活习惯等,并及时给予建议和引导,帮助家长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

3. 解决家庭困难:在了解到有家庭困难的学生后,张老师积极向学校反映,并组织社会资源,帮助家庭解决生活上的困难,确保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4. 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张老师积极组织家长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工作,并提供适当的培训和指导,增强家校合作的力量。

5. 学生表现改善:由于张老师的细心呵护和教育引导,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有了明显的改善,他们更加自信,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融洽的班级氛围也得到了提升。

以上是张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先进事迹,她通过关注学生家庭情况、沟通交流、解决困难、鼓励家长参与和提高学生学习表现等方面的工作,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关系,受到了学生、家长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班主任家访典型事迹材料

班主任家访典型事迹材料

班主任家访典型事迹材料二里铺张屯小学张思振家访典型事迹材料自从走上工作岗位,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整整六个年头。

这几年来年的风风雨雨,让我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甘甜。

这些年的不断探索,更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

今年我又担当起我校三年级的班主任工作,虽然只是三年级, 共有28名同学,人数不多但是情况比较复杂,有好几个孩子的家庭是父母离异的,加上外出打工,可以说是个很特别的班级。

面对这样的班级我该怎么办呢?思来想去我觉得家访不是向家长告状,也不是让学生难堪,而是要与家长、学生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真心交流和沟通。

家访工作长“报喜”,可以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

”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

这样做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不忘这一“棍”之仇,给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

我家访的对象主要是后进生,对于他们是“雪中送炭”给以“温暖”,多给差生家长“报喜”。

我班有一个马川的同学,学习习惯很差,上课坐没坐相,不爱写作业。

我多次和家长反映这一情况,但效果甚微。

针对这一情况,我改变了方法,平时在学习中我发现他喜欢劳动,从他身上找到了积极有利于转化方面因素,找到了教育的突破口。

我进行了家访,刚跨进他家门,他妈妈预料孩子又出事了“老师,在学校里又怎么啦?”我赶快解释:“请不要误会,老师是要到每个学生家里去家访。

”气氛缓和了。

当着家长的面表扬了学生,家长很高兴,学生也非常感激,时机成熟,和家长一起谈了督促孩子复习功课的方法,并鼓励学生认真学习。

果不其然,在以后的学习中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好转,尽管不时还犯些小错误,但是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

教师家访先进事迹材料(通用15篇)

教师家访先进事迹材料(通用15篇)

教师家访先进事迹材料(通用15篇)教师家访先进事迹材料1xxx,贵阳xx学院药学院教师,xx职称。

自xx年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教育岗位辛勤耕耘至今。

曾担任药学院xx、xx,现任药学院xx、院xx。

该同志政治思想觉悟高,为人正派,作风朴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贯穿在工作中,成绩突出。

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6年年终技术考核优秀、分获xx嘉奖,20xx年和20xx年两次荣获“xx市优秀教师”称号,xxxx年主讲xxxx课程被评贵阳xx 学院“精品课”。

xxxx年被评为贵阳xx学院学院“教学名师”。

?一、思想素质良好,政治信念坚定?xxx同志思想政治素质好,理想信念坚定,能够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方针政策,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自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从事教学一线工作,教学工作热情饱满,特别是在任xxxx期间,很好地配合系领导的工作,表现出较强的组织观念和大局意识。

她所分管的xxxx及xxxx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药学院首次教研室评估中,她所分管的xxxx获得xxxx;对系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细致周到,特别是在xxxx我院xxxx迎评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任务,得到了院系领导的肯定,为药学院的发展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总之她为人正直,做事干练,不计较个人得失,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大局意识。

?二、教学水平精湛,热心教书育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xxx老师一直承担药学院本专科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年年超额完成学院规定教学工作量,先后讲授过的课程有xxxx、xxxx,作为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骨干课程,多年来一直未曾间断。

在具体工作中,她能够做到把好教学环节中的每一关,工作态度端正。

备课详尽、细致,精心设计教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较好地掌握教学节奏。

小学班主任家访案例小学教师家访案例

小学班主任家访案例小学教师家访案例

小学班主任家访案例小学教师家访案例案例一:小明的班主任家访案例小明是一名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一直较差。

他的班主任决定进行家访,以了解他的家庭背景并寻找解决办法。

在家访中,班主任发现小明的家庭条件较为艰苦,父母都是务工人员,工作较忙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孩子。

因此,小明经常在家自己度过大部分时间,缺乏家长的指导和监督。

此外,小明的家庭环境也较为吵闹,充满了各种干扰因素,影响了小明的学习。

据此,班主任与小明的父母进行了深入沟通,帮助他们意识到家庭环境对小明学习的重要性。

同时,班主任鼓励他们多花时间与小明进行交流,关心他的学习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辅导。

班主任还组织了定期的家长会,与家长分享小明在学校的表现和困难,并提供一些针对性的学习方法和建议。

在班级中,班主任加强了对小明的关心和指导,与他建立了更好的师生关系,并与其他教师合作,共同关注和促进小明的成长。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成绩逐渐提升,他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和乐于学习。

这一切要归功于班主任家访的及时介入和帮助。

案例二:小红的小学教师家访案例小红是一名小学三年级学生,最近在学校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情绪问题。

她经常易怒、情绪低落,影响了她的学习和与同学的关系。

小红的班主任决定进行家访,以了解她的家庭情况并寻找解决办法。

家访中,班主任与小红的家长发现,小红的家庭成员普遍缺乏沟通和理解,家庭氛围较为冷淡。

在与小红的父母交流中,班主任了解到小红的爸爸妈妈工作繁忙,常常加班回家晚,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她,导致小红的情绪问题逐渐加重。

班主任和小红的父母一起商讨解决方案。

他们决定建立一个定期的家庭沟通时间,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与小红交流,并关注她的情绪变化。

班主任还鼓励小红的父母更多地参与学校的活动,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

在学校方面,班主任与校医、心理老师等专业人员合作,为小红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

学校还组织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帮助小红放松身心,改善情绪状态。

逐渐地,小红的情绪问题得到了改善,她也变得更加开朗活泼,与同学们更加融洽。

教师家访先进事迹材料10篇.docx

教师家访先进事迹材料10篇.docx

教师家访先进事迹材料10 篇第一篇家访,无疑是联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纽带。

自从教以来,老师一直很重视与家长的沟通,所以他经常走入学生家里真切的感受他们的生活。

在家访中,他架起了家长、学生之间的情感桥梁;他读懂每个学生的心,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他为学生们寻找到了身边的榜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家长,学生和教师一起形成了合力,帮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

爱的世界是相互的,付出才有收获。

记得那次去秦琳家,由于路况复杂,交通不便,他就决定步行去,结果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途中还遇到了狗,但他仍然带我们挨家挨户询问。

可天公又不作美,天空中突然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大雨了,大家没有带雨披,还要不要去呢?他心中很矛盾。

后来他说了一句话:“既然已经和家长联系好了,怎么能失约呢?”于是大家下定决心,和大雨来个赛跑。

也许是老天故意在考验我们的决心,豆大的雨滴立即霹雳啪啦的落下来,很快就雨滴又变成了雨线,紧接着就是大雨倾盆。

到她家时,我们已全身淋湿,看到老师的到来,秦琳一家忙成了一团。

他的父母真是不知怎么招待我了,又是给衣服,又是递毛巾,又是倒热水,弄得我们倒真不好意思。

秦琳眼圈红红地看着陈老师:“老师,我一定认真学习,再也不上网耽误学习了。

”“你一定会做到的,老师相信你。

”屋外雨在下, 可屋内 ,我们每个人的心却热乎乎的。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他给学生付出一颗爱心,自己则得到一片甘霖。

老师非常善于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分析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良方,从而获得心与心的沟通。

他们班的黄声辉同学有一段时间总是上课睡觉,作业不能及时完成,他调查后发现,原来是他在家经常玩手机,玩到很晚才睡。

家访那天,到了他家,父母在外工作还没有回来,看到他的家徒四壁。

陈老师以家境为切入点,以男儿当担起家庭的重担,自强,自立为话题,与黄声辉推心置腹地谈了一上午,没想到在学校无论怎么苦口婆心都难以说服的他,如今终于顿悟了。

教师家访事迹材料(5篇)

教师家访事迹材料(5篇)

教师家访事迹材料(5篇)老师家访事迹材料1根据县教育局“干部下基层,老师访万家”的活动和统一部署。

本学期,我校正式启动“老师访万家”活动,在我校的统一支配下,老师们主动参与,并能深刻熟悉到家访的重要性,使家访成为了解同学,建立家长、同学、老师三位一体的教育新模式的最有效方法。

几个月下来,我校在课外访万家活动中涌现出很多优秀老师典型,老师就是其中一个。

自从走上工作岗位,她担当班主任工作,已整整十六个年头。

十六年中,让她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甘甜;十六年的不断探究,更让她深深地熟悉到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常常性的工作。

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沟通状况,交换看法,共同讨论教育同学的内容和方法。

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学问的获得,力量的培育,品德的陶冶,独特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多年的阅历,让她识到,教育引导同学肯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到达教育目的。

20xx年9月27日她来到我班同学刘名雨家,他父母离异,父亲外出打工,几年都没有回过家。

他始终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缺少父母的关爱,逐步形成了孤独郁闷,不善言语的性格,加上爷爷奶奶的溺爱,教育无方,导致了该生终日总是精神不振,郁闷寡言,不善与师生沟通,缺乏自主学习精神,作业不能完成,喜爱单独看电视。

他像一只无人关爱,蜷缩在冰冷角落里的小鸟,好像被整个世界忘却……刚与他接触,朱老师觉察到他缺少暖和,缺少关爱。

由于他拒绝老师走进他的心里。

朱老师确定通过家访去抚平他受伤的心灵。

开头通过家访汇报该生在学校的各方面的表现以及学习状况;了解该生在家的思想状况和详细表现从侧面了解该生的家庭成员及其家庭环境。

再以电话的形式与该生的爸爸取得联系,并求得同学家长的支持;了解该生家庭状况的根源所在,以便对同学教育好“对症下药”。

本次家访指出家庭的不完好对孩子成长不利的因素导致溺爱孩子的弊端;祖孙互说心中积言,填平“代沟”;制定出孩子的转变打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家庭,携手育人大家访典型事例



党娟丽
班主任家访典型事迹材料
自从走上工作岗位,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整整十三个年头。


十三年的风风雨雨,让我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甘甜。

这些年
的不断探索,更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
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

家访不是向家长告状,也不是让学生难堪,而是要与家长、学
生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真心交流和沟通。

家访工作长"报喜”,可以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

”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
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

这样做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学
生还会迁怒于教师,不忘这一"棍”之仇,给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

我家访的对象主要是后进生,对于他们是"雪中送炭”给以"温暖”,多给差生家长"报喜”。

我班有一个教韦超泽的同学,学习习惯很差,上课坐没坐相,
站没站相。

性格粗野,愿意和同学动拳头。

我多次和家长反映这一
情况,但“棍棒教育”不但无效,还产生了逆反心理。

针对这一情
况,我改变了方法,利用时间去寻找这个“双差生”的闪光点。


喜欢劳动,从他身上找到了积极有利于转化方面因素,找到了教育
的突破口。

我进行了家访,刚跨进他家门,他妈妈预料孩子又出事
了,脸阴沉沉的问“老师,韦超泽在学校里又怎么啦?”我赶快解
释:“请不要误会,老师是要到每个学生家里去家访。

”气氛缓和了。

当着家长的面表扬了学生,家长很高兴,学生也非常感激,时机成
熟,和家长一起谈了督促孩子复习功课的方法,并鼓励学生认真迎
接期末考试。

这些年来,我接触的"双差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吃软不吃硬”。

我通过一次次家访,反复抓,抓反复。

积极去找
他们的"闪光点”,先感化家长,再去沟通教育学生,给学生自信,
希望和热情。

只有这样,他们那柔弱的心灵之花才能在一个时时刻
刻充满阳光温暖的环境中盛开,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我还要扎实的
做好这项工作,使更多的孩子走向成功之路。

党娟丽 2014年10月9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