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图案设计 动物的变化

合集下载

《图案基础》教案: 第三课 图案的变化

《图案基础》教案: 第三课 图案的变化

《图案基础》教案:第三课图案的变化[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图案变化的目的;掌握并熟练运用图案变化的的各种方法。

[教学重点]图案变化的的方法[教学难点]图案的题材与变化的关系[教具]图案样画、课件等[教学程序]讲授新课图案的变化是把写生的自然物象通过变化加工成为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图案形象。

这是基础图案的基本功。

没有这个过程,就不能成为图案。

一、图案变化的目的图案变化的目的是为了设计。

就是把各种写生素材,加工变化成为不同类型的图案有着不同的工艺制作要求,如编织图案、刺绣图案、陶瓷图案等。

图案变化是从自然形态到艺术形象的创造。

就是通过艺术手法使自然形象更美、更典型、更集中、更理想,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图案来源于生活,图案变化就是取素材中最美、最生动的部分,给以加强和减弱,使之成为符合装饰要求的纹样。

学习图案变化时,还应加强对形式美学及装饰传统的学习,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培养设计图案形象的创造力。

编织图案四川彝族刺绣图案陕西刺绣图案清青花花卉纹大盘明青花缠枝花纹天球瓶二、图案变化的方法图案变化的方法多种多样。

大体可分为写实变化和写意变化两大类。

写实变化是根据写生的自然形态进行概括、提炼、取舍加工而成的。

接近自然形态的写意变化是以写实为基础,适当地作归纳简化、夸张手法的处理,以此加强装饰效果。

写意变化不求形象的真实感,而是追求形象的鲜明及形式美感,追求高度的提炼和极度夸张的统一,追求艺术造型的理想化。

图案变化的具体处理,可以概括为简化法、夸张法、添加法、巧合法、几何法、象征法、分解法、组合法等方法。

1、简化法简化是一种提炼过程,是艺术的再创造。

它是在不失自然形象特征的前提下,力求达到造型上的简洁与单纯。

在变化中要做到精心选择,删繁就简,净化提纯,创造出整体美感强的图案形象。

简化法是抓住物象最美最主要的特征,去掉繁琐的部分,通过归纳、概括、省略,使物象更单纯、完整,以加强整体特征的表现。

如菊花,花瓣多、瓣形复杂,通过删繁就简、以少胜多的处理,使形象特征更加鲜明。

电大图案基础试题与大纲

电大图案基础试题与大纲

一、单选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每题2分)1、图案一词,20世纪初从下列哪个国家传入我国()A、日本B、美国C、印度D、新加坡E、英国F、马来西亚2、从装饰图案的应用上看,可分为()A、染织图案B、变形图案C、具象图案D、陶瓷图案E、金工图案F、木雕图案3、汉代极为流行的装饰纹样()A、青龙B、白虎C、云气纹D、朱雀E、玄武F、龙凤4、装饰图案的视觉艺术形象分()A、形式美B、造型美C、轮廓美D、形象美E、结构美F、姿态美5、油画、水彩画等绘画中的写实形式其表现方式有()A、多色彩B、多光影C、多层次D、多洗练E、多鲜明F、多简洁1、A2、ADEF3、ABCDE4、BCEF5、ABC二、简答:(每题10分)1、二方连续的含义?二方连续:一个或几个基本单位纹样向两个方面的重复排列,从而形成带状连续式画面,向左右连续的称为横式两方连续,向上下连续的称为纵式二方连续。

2、写生的要领是什么?1、注意观察2、注意构图3、注意取舍4、注意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三、问答:(每题15分)1、对比和调和的关系.对比和调和这一形式美法则中,追求矛盾双方的平衡状态,是使画面显得紧凑丰富、无孤立脱节之感得关键.如果光讲对比不讲调和,就会造成对比失度,从而失去平衡而不能产生美感。

相反,如果光讲调和不讲对比,必定缺少变化,从而使画面出现刻板乏味而毫无生气的效果,也不能产生美感,所以在对比中求调和、在调和中求对比,是在装饰图案设计时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1、最早出现在西汉卜秋墓壁画云彩中()A、四神纹B、云气纹C、宝相花D、缠枝花E、忍冬纹F、植物纹2、缠枝花图案是明代具有特色而又广泛流传的装饰纹样,它表露出独特的个性和趣味,高度提炼和概括的艺术形式是()A、样式化B、程式化C、格式化D、规格化E、定型化F、象征化3、均衡的表现手法()A、形体的均衡B、动态的均衡C、空间的均衡D、表现手法的均衡E、布局的均衡F、色彩的均衡4、属于装饰图案构图中的透视表现()A、焦点透视B、平行透视C、三点透视D、平置透视E、混合透视F、成角透视5、构成装饰图案的基本造型元素()A、点B、度C、折D、面E、线F、角1、E2、ABDE3、ABCDEF4、ADE5、ADE二、简答:(每题10分)1、统一与变化的原则是什么?统一与变化的原则是大统一、小变化,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

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七课《美丽的孔雀》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七课《美丽的孔雀》教学设计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本课通过师生一起跳《孔雀舞》、走进孔雀园看孔雀、夸孔雀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感知力、形象思维、审美能力和动手动脑创造的能力。
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孔雀的内容,让学生对孔雀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教学中能引导学生轻松愉快的进入到了上课状态。孩子们来到孔雀王国,在欣赏种类繁多的孔雀之后,很轻松的了解到孔雀的姿态美、色彩美、羽毛美,并找到孔雀羽毛图案的设计要素:重复、聚散、大小、叠加等组合方法,体验不同的美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身边合适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发现、寻找可用材料,通过绘画、剪刻、拼贴、折叠等技法,创意表现孔雀立体半立体孔雀,让学生体验这种独特的创作形式的丰富表现力,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学习兴征,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一个立体或半立体的孔雀,培养学生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根据材料的不同属性,用各种制作方法表现孔雀的千姿百态。学习制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次学习,使学生了解更多有关孔雀方面的知识,更加珍惜和爱护野生动物。进一步得到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四、展评阶段
自评:让学生感受到手工作品完成后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动手欲望。
互评:引导学生在互评中学习、欣赏并鼓励同伴,体验友善的力量。互评同时提高鉴赏和评价的能力。
师评:以激励学生为主,树立学生自信心,增强学生今后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学生优秀作品,拍照保存,后期在别的班级展示)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进行多元评价,锻炼学生美术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促进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难点:孔雀的装饰和制作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孔雀音乐、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自主准备——彩纸、彩色羽毛、橡皮泥、纸杯、剪刀、双面胶、透明胶、水彩笔、图画纸和制作孔雀用到的一切材料等

基础图案设计——装饰图案的夸张变化993300447

基础图案设计——装饰图案的夸张变化993300447

作业
• 以自己熟悉的昆虫或者其他小 动物为题材,设计两个图案造 型。
• 要求任选五种变化方法中两种 进行设计,图案简练美观,具 有装饰性。用三种颜色配置色 彩。
• 绘制方法不限。
基础图案设计
——装饰图案的夸张变化
这些动物图案与自然 形态一样吗?
这些都是动物图案, 它们强化了动物的特点 和美的形态,对非特点 的部分进行归纳和简化, 使形象更加突出,造型 更加生动,更富于装饰 的趣味了。
变化的方法
• 夸张变化 • 简化变化 • 适合变化 • 添加变化 • 几何变化
夸张变化
简化变化
适合变化
添加变化Biblioteka 几何变化变形手法• 注意物体外形,突出物体个性; • 物体的变形与变色; • 表现物体(动物、植物)的习性; • 注意细节的刻画。
任选屏幕上的一片树 叶的外形为基础,设计树 叶图案。以组为单位进行 设计,在5分钟时间里, 比一比哪一组设计的树叶 更多、更美观。

《小动物大变身》幼儿园中班艺术PPT课件

《小动物大变身》幼儿园中班艺术PPT课件

大海里,有一群小鱼自由自在 的游来游去......
小鱼怎样才能变成大鱼呢?
小鱼们又可以自由自在在大海里 游来游去了……
(大班 艺术)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体验制作活动带来的乐趣。 2、认知目标:尝试用纸进行折纸、绘画小鱼,感受纸 的多变性,进而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技能目标:会用轮廓线表现小鱼的结构。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尝试用纸进行折纸、并用轮廓线表现小 鱼的结构。 2、活动难点:幼儿在纸张折叠的基础上进行绘画。 活动准备 课件PPT 纸张、勾线笔、油画棒

装饰图案设计知识点汇总

装饰图案设计知识点汇总

装饰图案设计知识点汇总装饰图案设计是一门艺术,它的目的是通过不同的图案、色彩和材料来美化和丰富环境。

本文将汇总与装饰图案设计相关的知识点,包括设计原则、常用图案和装饰技巧等。

一、设计原则1. 对称性:对称是指图案的两侧相对称,形成一种平衡的感觉。

对称性可以分为水平对称和垂直对称两种。

2. 重复性:重复是指在设计中重复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图案元素,形成一种统一感和节奏感。

3. 对比度:对比度是指不同元素之间的差异,包括形状、颜色、纹理等。

对比度可以增加视觉效果和吸引力。

4. 色彩搭配:色彩搭配是指不同颜色之间的组合和运用。

不同的色彩搭配可以传递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5. 比例尺度:比例尺度是指图案元素之间的大小关系和整体构图比例。

合理的比例尺度可以使设计更加协调和舒适。

二、常用图案1. 几何图案:几何图案是由基本图形如线条、圆形、矩形等组成的图案,具有规律性和重复性。

2. 花卉图案:花卉图案是以花朵、叶子等植物元素为基础的图案,常用于纺织品、陶瓷和家具等设计中。

3. 动物图案:动物图案是以动物形象和图案元素为基础的设计,具有生动、有趣的特点。

4. 文字图案:文字图案是以文字和字母为基础的设计,可以传递特定的信息和意义。

5. 抽象图案:抽象图案是非具象的、模糊的图案设计,常用于现代艺术和装饰设计中。

三、装饰技巧1. 纹理运用:纹理是指材料的表面特征,通过对不同材料纹理的运用,可以增加图案的触感和层次感。

2. 色彩渐变:色彩渐变是指颜色从浅到深或从深到浅的渐变效果,在图案设计中可以增加柔和和丰富感。

3. 图案叠加:图案叠加是将多个图案元素放置在一起,通过叠加效果来创造新的图案。

4. 反差处理:反差处理是指在设计中运用强烈的对比度,突出图案元素之间的差异性。

5. 原创性:在装饰图案设计中,原创性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创造独特的图案和风格,可以使设计更具个性和独特性。

总结:装饰图案设计是一门复杂而精致的艺术,它需要设计师对设计原则、常用图案和装饰技巧都有深入的了解和熟练的运用。

小学美术苏少版三年级上册《动物装饰画》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4

小学美术苏少版三年级上册《动物装饰画》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4

小学美术苏少版三年级上册《动物装饰画》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动物装饰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图案画的基础知识,了解掌握装饰、变化动物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学会以夸张、变形等手法设计动物形象并运用点、线、面元素进行装饰,创造新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感受现实中的动物在变化、装饰后的图案美,培养学生的想象与创造能力,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图案知识绘制动物,创作动物装饰图案。

教学难点:抓住动物特征,运用点、线、面元素及夸张、变形等装饰手法,创作动物装饰图案。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绘本《大象艾玛的故事》,引出“彩妆节”。

师:同学们,你们有好朋友么?老师也有,今天老师就介绍你们认识一下我的好朋友,它的名字叫艾玛。

你们能猜出谁是艾玛吗?(出示课件)。

《图形图像处理(Illustrator CC)》教学课件 第一章 动物类 案例3 饕餮纹

《图形图像处理(Illustrator CC)》教学课件 第一章 动物类 案例3 饕餮纹
图 1-3-23 移动锚点
(22)单击【直接选择工具】按钮,同时按住 Shift 键,依次选中矩形四个角上的锚点,此时四个锚点内侧会出现一个圆形指 示图,向内侧拉动圆形指示图可以形成圆角,如图1-3-24所示。
图 1-3-24 形成圆角
(23)使用【钢笔工具】,根据饕餮纹草图绘制左侧部分的装饰线条,如图 1-3-25 所示。
图 1-3-40 饕餮纹最终效果
四、小结
饕餮纹是一种在中国发现的、大量存在于商周 青铜器上的具有神话色彩的视觉符号,背后隐含 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特征,具有独特而庄重 的形式美感和神秘的艺术气息。
本案例主要使用的工具包括【钢笔工具】和【 吸管工具】等。
五、习题:饕餮纹茶杯装饰设计
在研究饕餮纹的基础上,将其艺术特征与现代设 计文化内涵相结合,创作出既蕴含传统文化又富 有现代感的文创设计作品。饕餮纹茶杯装饰设计 效果如图 1-3-41 所示。
(25)使用【钢笔工具】绘制以下线条,如图 1-3-27 所示。
图 1-3-27 绘制线条 2
(26)选择【窗口】→【描边】选项,弹出【描边】对话框,将【粗细】设置为 2pt,【配置文件】设置为粗细变换的形态, 如图 1-3-28 所示。
图 1-3-28 设置描边 1
(27)使用【钢笔工具】,根据饕餮纹草图绘制左侧部分装饰图形,并使用【镜像】对复框复制并镜像图形,从而形成对称图形 ,如图 1-3-29 所示。
图 1-3-10 形成线条
(9)单击确定下一个目标点,按住鼠标左键并拖动调节手柄,使线条形成与饕餮草图弧度相符的曲线,如图 1-3-11 所示。
图 1-3-11 调整线条
(10)按照以上【钢笔工具】的使用方法绘制线条,在绘制过程中注意线条的流畅性,如图 1-3-12 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10/19
几何法
作业
1、动物变形。(将纸张四等分,第一个格子内为动
物线描稿,后三个格子为动物变形)
规格:20cm×20cm;白卡纸;黑白稿。
背面
课堂练习:用几何法设计一组动物(4—8种)
线画法是一种最方便、常用的装饰手法,主要靠不 同的线条组食形成各种不同的效果。线条可粗可细、 可长可短、可曲可直、可硬可软,排列的方向、疏 密、组织形式也可以有多样变化,形成不同的灰色 面层。
2017/10/19
动物变化
动物按照种类可分为:兽类、鱼类、鸟类、昆虫 类。在进行动物变形之前,应掌握动物的外形特 点并对其表现。
动物具有各种生动的表情,不同的生活习性和性
格特征。
动物图案的写生应注意一下几点:
1)动静结合。
当动物静止不动时,着重 勾画它的形体特征、局部关系 和皮毛纹理;
当动物运动时,着重表现
它们的动态特点,要整体表现, 简洁概括、夸张。
2)观察比较
有些动物外形相 似,要区分这类动物 则需要进行比较,在 相同之中比较不同。
3)动态特征
动态的美往往往 体现在它们那多姿多
彩的动态上,因此动
物的动态是一个很重 要的环节,动物越高 级,动态越复杂。
动物变形欣赏
正侧面 正面
线画法
点与线只能形成不同的灰色层次,大面积的黑色则 能造成充实的面形,使画面对比增强,形象更加醒 目。动物图案中,点线面的结合运用主要应注意黑、 灰、白的比例关系,分布组合得要恰到好处,尤其 应注意与结构相适应,布局上有重点、有对比,避 免杂乱、琐碎。
点线面结合
运用各种肌理手法表现动物别有一番情趣,动物的 皮毛、色彩、质感都可以通过不同的黑白肌理技法 来表现,使之更生动、丰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