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案例大全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案例大全第一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1.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及特点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学反应的关系1.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术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数、氧化态电子转移1.3 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半反应式离子方程式电子转移数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2.1 单质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同种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不同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2.2 化合物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合成反应分解反应2.3 离子化合物与自由原子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反应第三章: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与平衡3.1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判断3.2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移动3.3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计算标准电极电势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4.1 电化学中的应用原电池电解质电镀4.2 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滴定极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4.3 合成化学中的应用有机合成催化剂材料合成第五章: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解析5.1 实例一:铁的腐蚀与防护铁的腐蚀原理铁的防护方法5.2 实例二:漂白粉的制备与作用漂白粉的制备方法漂白粉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5.3 实例三:合成氨的工业生产合成氨的反应原理合成氨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5.4 实例四:药物的合成与分析药物合成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药物分析中的氧化还原反应5.5 实例五:环境污染与治理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典型环境污染治理案例分析第六章:氧化还原反应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6.1 无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酸碱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合成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6.2 无机化学中的重要氧化还原反应水的电解硫酸的制备金属的提取与精炼6.3 氧化还原反应在无机合成中的应用制备无机化合物制备无机材料制备无机催化剂第七章:氧化还原反应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7.1 有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加成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消除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还原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7.2 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氧化还原反应醇的氧化酮的氧化醛的氧化7.3 氧化还原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合成有机化合物合成有机材料合成有机药物第八章:氧化还原反应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8.1 生物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呼吸作用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光合作用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代谢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8.2 生物化学中的重要氧化还原反应酶催化下的氧化还原反应血红蛋白的氧化还原反应谷胱甘肽的氧化还原反应8.3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物检测与治疗中的应用氧化还原指示剂氧化还原探针氧化还原反应在生物治疗中的应用第九章:氧化还原反应在工业中的应用9.1 氧化还原反应在金属冶炼中的应用火法冶炼湿法冶炼9.2 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合成纤维合成塑料合成橡胶9.3 氧化还原反应在能源转换中的应用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第十章: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10.1 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水质监测空气质量监测土壤污染监测10.2 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固体废物处理10.3 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友好型材料中的应用生物降解材料光催化材料空气净化材料第十一章:氧化还原反应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11.1 氧化还原反应在纳米技术中的应用纳米材料的合成纳米电子学11.2 氧化还原反应在光电子学中的应用太阳能电池激光技术11.3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生物传感器药物输送系统第十二章:氧化还原反应与生活常识12.1 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食物的腐败与保存燃料的燃烧12.2 氧化还原反应在健康饮食中的应用营养素的氧化还原性质抗氧化剂的作用12.3 氧化还原反应在安全知识中的应用爆炸原理化学中毒的防护第十三章:氧化还原反应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13.1 氧化还原反应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药物合成中的氧化步骤药物合成中的还原步骤13.2 氧化还原反应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药物含量测定药物纯度分析13.3 氧化还原反应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抗凝血药物抗氧化药物第十四章:氧化还原反应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14.1 氧化还原反应在金属材料中的应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金属的合金化14.2 氧化还原反应在半导体材料中的应用晶体管的制造集成电路的制造14.3 氧化还原反应在新材料研发中的应用纳米材料的制备功能化材料的设计第十五章:氧化还原反应的未来发展趋势15.1 氧化还原反应在绿色化学中的应用可持续发展的化学环境友好型合成方法15.2 氧化还原反应在能源领域的挑战与发展清洁能源的制备与存储电池技术的创新15.3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命科学中的探索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平衡疾病与氧化应激的关系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类型、判断与平衡、应用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实例和未来发展趋势。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案教学内容: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教学目标:1.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化学方程式的写法;3. 熟悉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教学课件、实验器材、教学实验、教学资源等;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带有习题和问题。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引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通过实例和图表培养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特点;2.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和特征;3. 解释氧化和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法。
三、示范实验(20分钟)1. 教师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演示;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和观察结果;3. 学生独立设计并完成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
四、练习和讨论(15分钟)1. 学生根据示范实验和讲解内容,完成相关习题;2.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和交流,澄清疑问。
五、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性和应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涵盖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化学方程式写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实验中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氧化还原反应教案1教学目标学问技能:把握化学反应的实质,理解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意义;依据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对比把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化学教案-氧化还原。
本领培育:通过察看试验现象学会分析、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培育同学的抽象思维本领。
科学思想:通过察看的化学现象及反应事实,使同学了解讨论事物从个别到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讨论问题,找寻规律的方法。
科学品质:通过试验操作,培育同学动手参加本领,对反应现象的察看激发同学的爱好;培育同学严谨求实、勇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察看、记录试验;对反应事实的处理及科学抽象。
重点、难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设计意图复分解反应能够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并对应举例说明。
予以确定。
全班分为三大组,分别做下面的三组试验,并察看记录:一、硝酸银溶液分别跟盐酸、氯化钠、氯化钾的反应;回答:复分解反应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进行的,这类反应必需在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难电离的物质三者之一才能发生。
例:(1)在反应里生成难溶物质。
如CaCO3、BaSO4、AgCl、Cu(OH)2等。
BaCl2+H2SO4=BaSO4↑+2HCl(2)在反应里生成气态物质,如CO2、H2S、Cl2等。
CaCO3+2HCl=CaCl2+H2O+CO2↑(3)在反应里生成弱电解质,如:水、弱酸、弱碱等。
NaOH+HCl=NaCl+H2O分组试验,并记录察看到的现象。
一、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复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训练同学试验察看本领,依据提出的问题和试验结果引起同学产生猛烈的求知欲望。
续表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设计意图二、盐酸跟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的反应;三、硝酸跟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的反应。
分别讨论三组试验,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同,为什么每一组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在笔记本上完成其化学方程式。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的作用下能电离(强调离子表示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多篇)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多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篇: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反思我们学生基础特别差,学生学习中存在困难有:1、不会写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2、不会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3、更不会算转移的电子数;4、不会进行简单的物质的量与与转移电子数间的互算,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反思。
5、不会标“双线桥”“单线桥”。
我认为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有:1、学生基础差,许多同学初中都没认真学,现在学,很吃力,跟不上;2、不会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就不会判断化合价的升降了;3、记不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不会合理标出有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4、不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我在教学中,采用的方法是:1、先复习化合价的口诀,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反复练习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并让学生标出化合价;2、再从最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入手,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氧化剂和还原剂,提出问题:有些不含氧的怎样判断呢?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元素的化合价是不同的,并作比较,得出化合价升降与得失电子以及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关系,再多举几例进行练习,归纳方法,启发学生编成顺口溜:升——失——氧化——还原剂;降——得——还原——氧化剂,教学反思《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反思》。
使学生记住,每次遇到一个新方程式,就拿出来进行判断,反复练习,慢慢的有所提高。
3、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计算,就从最简单的算数教起,一步一步的教给学生,先找有变价元素的化合物,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计算出一个原子得(失)几个,该分子中有几个该原子,共几个分子,一共多少,就像教小学生一样,慢慢地许多同学赶上来了。
总之,每节课,都要复习前面的旧知识,做好铺垫,慢慢学,慢慢提高,用得时间就会很多。
第二篇:氧化还原反应学习总结氧化还原反应学习总结任丘二中刘文芳氧化还原反应属于抽象概念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在中学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通用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中学阶段的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课标要求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真正理解反应的实质,正确探究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贯穿于整个中学阶段化学知识的学习始终,是非常重要的理论知识。
本节的教学思路是通过分析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是否有变化,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并探讨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通过分析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所承担的角色,引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加强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1)通过熟悉的化学反应,使学生认识到有的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建立氧化还原的概念。
(2)通过实验和思考,分析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
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能举出生产生活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提出问题,引入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氧化还原反应,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有利有弊。
只有充分学习和研究,才能避免有害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让更多的氧化还原反应造福于人类。
让学生关注化学与生命活动的联系,体会化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三、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包含三部分内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以往教学通常将本节分为3课时,每一部分为一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优秀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优秀教案氧化还原反应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过程。
(3)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见实例和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讲解、实验、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实际案例和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探索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 通过实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基本特征和电子转移过程。
(2)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见实例和应用。
2.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验设计能力。
(2) 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 引入:通过讲解举例,介绍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和科技中的重要意义,如腐蚀、电池、电解等。
(2) 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哪些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2. 理论学习(1) 通过讲解、示意图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如电子转移、氧化剂、还原剂等。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过程,如电镀、铁的锈蚀等。
(3) 通过理论讲解,让学生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产生能量、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重要应用。
3. 实验探究(1)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演示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如将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产生变色、气体释放或火花等现象。
(2) 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解释实验过程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3) 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实验,更深入地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应用。
4. 归纳总结(1) 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特征和电子转移过程。
(2) 学生分组讨论,展示自己设计的实验,与其他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3)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和科技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3篇)

You don't have that many viewers, don't be so tired.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3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会用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推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的深入研究,深刻体会自然现象中的对立与统一关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回忆一下初中学过的知识,什么是氧化反应,什么是还原反应,能不能举出几个具体的实例呢?【学生回答】氧化反应:碳与氧气、铁与氧气……还原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碳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环节二:新课讲授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提出问题】能不能举出其他的氧化还原反应?【学生回答】碳与氢气的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提出问题】观察一下所列举的几个化学方程式,除了得失氧之外,从化合价的角度思考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学生回答】得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失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
【教师引导】由此可知,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就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变化。
【提出问题】铁与硫酸铜的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是不是只有得失氧的化学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学生回答】是,铁元素、铜元素的化合价都出现了变化。
可知并不是只有得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提出问题】为什么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会出现化合价的升降变化?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与什么有关?【学生回答】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与得失电子(电子转移)有关。
【教师引导】那么就从原子结构的角度揭秘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在高中化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要想准确把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就必须准确把握两条知识脉络:其一,准确把握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在整个中学化学中的知识脉络。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从初中阶段的简单了解,到本节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再到元素化合物部分的实际应用,再到化学电源本质的理解,再到有机化学中物质类型的变化关系,层层推进,高潮迭起。
其二,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在本节教材中的知识脉络。
本节课从复习回顾初中所学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入手,从“得氧失氧”的初步认识,到“化合价升降”的基本规律,再到“电子转移”的反应本质,一步一步,环环相扣,由表及里地揭示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本节课充分运用“启发一探究”教学方法,恰当地处理教材,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探索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这正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二、课程标准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2、通过对典型化学反应的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3、了解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被氧化、被还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五对概念(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学会怎样从特殊到一般规律,再从一般规律到特殊的认识问题的科学方法;2、通过对氧化剂和还原剂这一矛盾体的学习,具有能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3、通过“思考与交流”、“问题探究”等活动,增强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习化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实质及发生条件
2. 从加(脱)氢、脱(加)氧和碳原子的氧化数变化两个角度认识还原(氧化)反应。
3. 能够从试剂、条件、产物等不同角度判断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二. 教学重点、难点
从加(脱)氢、脱(加)氧和碳原子的氧化数变化两个角度认识还原(氧化)反应。
三.教学思路分析
先由复习有机化学反应中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入手,结合无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自然过渡到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然后逐步深入分析加(脱)氢、脱(加)氧的本质,结合无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引出氧化数的概念,然后逐渐过渡到也可以从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氧化数来预测或判断该有机化合物是否有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这样做,符合由表及里的认识顺序,更能加深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
最后结合化学键的类型和氧化数来分析有机反应类型,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四.教学过程
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如我们初中学习了无机化学反应中的四种基本类型反应,而在高一时又接触了氧化还原反应。
我们有机化学也学习了三种基本类型的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
既然无机化学中有氧化还原反应,那有机反应中有没有呢?如果有,如何表示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所要探讨的内容。
板书: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
⑴定义:有机物化合物分子中增加氧原子或减少氢原子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⑵常见的氧化反应:
①醛的氧化,如:2CH3CHO + O2→2CH3COOH
②醇的氧化,如:2CH3CH2OH+O2→CH3CHO+2H2O
③有机物的燃烧。
④烯烃、炔烃、酚、醛等有机物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⑤含醛基的有机化合物与新制Cu(OH)2悬浊液、银氨溶液的反应
⑶常见的氧化剂:氧气、臭氧、酸性高锰酸钾、银氨溶液和新制Cu(OH)2悬浊液等。
2.还原反应
⑴定义:有机物化合物分子中增加氢原子或减少氧原子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⑵常见的还原反应:
烯、炔、苯及其同系物、醛、酮、酚、油脂等的催化加氢。
⑶常见的还原剂:氢气、氢化铝锂(LiAlH4)和硼氢化钠(NaBH4)等。
3.氧化数
⑴定义:
人们根据经验总结出的用于表示分子中某原子所处氧化状态的一种数值。
在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最高氧化数为+4,最低氧化数为-4.
⑵规定:
①氢原子的氧化数为+1,当碳、氧原子上连有一个氢原子的时候,碳、氧等原子的氧化数就为-1
②若碳原子分别与氧,氮、硫等电负性大的原子以单键、双键、叁键相结合,碳原子的氧化数分别为+1、+2、+3
③若碳原子与碳原子相连时,其氧化数均为零
⑶利用有机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氧化数的升降来判断:反应后氧化数升高的有机物,发生了氧化反应;氧化数降低的有机物,则发生了还原反应。
氧化数处于最高价的原子只能被还原,处于最低价的原子只能被氧化,介于中间价态的既能被氧化又能被还原。
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氧化数能否升高或降低是有机物能否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前提。
加入氧原子或脱去氢原子,会使反应的碳原子的氧化数升高,因此可以把反应部位碳原子的氧化数升高的有机反应判断为氧化反应;反之,加入氢原子或脱去氧原子,会使反应部位的碳原子的氧化数降低,因此可以把反应部位碳原子的氧化数降低的反应判断为还原反应。
例1. 20XX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手性催化氢化”、“手性催化氧化”研究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发生“催化氢化的”的反应属于()
A.加成反应
B. 取代反应
C. 氧化反应
D. 还原反应
答案:A、D
解析:“催化氢化”反应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氢气发生的加成反应,同时,依据还原反应的定义,加氢的有机反应又属于还原反应。
所以本题选项A、D均正确。
例2.判断下列反应的类型
(1)2CH3CHOHCH3 + O2△2CH3COCH3 +2H2O
(2)+3H2△
(3)CH3COCH3 + H2△CH3CHOHCH3
答案:(1)氧化反应
(2)还原反应
(3)还原反应
过渡:
例3.
答案:①+1②+2③0④-2⑤+4⑥+3⑦-4⑧-2⑨0⑩+2
有机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试题
1.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K 2Cr 2O 7酸性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的Cr 3+。
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
( )①乙醇沸点低 ②乙醇密度比水小 ③乙醇有还原性 ④乙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2.下列乙醇的化学性质不是由羟基决定的是( )
A .跟金属钠反应
B .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
C .在浓硫酸存在时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D .当银或铜存在时跟O 2发生反应,生成乙醛和水
3.下列关于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醛中都含醛基和烃基
B .所有醛都会使溴水和KMnO 4酸性溶液褪色,并能发生银镜反应
C .一元醛的分子式符合C n H 2n O 的通式
D .醛的官能团是—COH
4.乙醛蒸气跟氢气的混合物,通过灼热的镍催化剂时就发生反应生成乙醇,此反应属于( )
A .取代反应
B .消去反应
C .加聚反应
D .还原反应
5.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①CH 2===CH 2+H 2――→催化剂CH 3CH 3 ②2CH 3CHO +O 2――→催化剂
△
2CH 3COOH
③CH 3CHO +2Cu(OH)2+NaOH ――→△
CH 3COONa +Cu 2O ↓+3H 2O
④CH 3CHO +H 2――→催化剂
△
CH 3CH 2OH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有机物X 可以还原成醇,也可以氧化成一元羧酸,该醇与该一元羧酸反应可生成C 2H 4O 2。
则下列关于X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具有还原性
B .含有甲基
C .相对分子质量为30
D .含碳量为40%
7.有下列有机反应类型:①消去反应 ②水解反应 ③加聚反应 ④加成反应 ⑤还原反应 ⑥氧化反应,以丙醛为原料制取1,2-丙二醇,涉及的反应类型依次是( )
A .⑥④②①
B .⑤①④②
C .①③②⑤
D .⑤②④①
8.只用一种试剂便可将苯、苯酚、四氯化碳、乙醛4种无色液体进行鉴别,这种试剂是( )
①银氨溶液②新制的Cu(OH)2③NaOH溶液④溴水
A.仅①④B.仅②③C.①②③④D.仅①②④
9.近年来流行喝苹果醋。
苹果醋是一种由苹果发酵而成的具有解毒、降脂、减肥和止泻等作用的保健食品。
苹果酸(α羟基丁二酸)是这种饮料的主要酸性物质,其结构为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B.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催化氧化生成醛C.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D.1 mol苹果酸与NaHCO3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HCO3
10.下列涉及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氯乙烯、聚乙烯均可使酸性高锰钾溶液褪色
B.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
C.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都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D.棉、麻、丝、毛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
2和H
2
O
11.在常压和100℃条件下,把乙醇汽化为蒸气,然后和乙烯以任意比例混合,得到混合气体V L,将其完全燃烧,需消耗相同条件下的氧气的体积是()
A.2V L B.2.5V L C.3V L D.无法计算
12.将蔗糖水解,并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其水解产物的实验中,要进行的主要操作是()①加热②滴入稀硫酸③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④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碱性
A.①→②→③→④→①
B.②→①→④→③→①
C.②→④→①→③→①
D.③→④→①→②→①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卤代烃中卤原子的检验:先加NaOH溶液、加热、冷却后加AgNO
3
溶液
B、乙烷中有乙烯可KMnO
4
溶液洗气,除去杂质C、碳原子数小于10,且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烷烃有3种D、可用水鉴别苯和四氯化碳
14.某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可得21.6g银,等量的该醛完全燃烧时,可生成5.4g水,则该醛可能是()
A.甲醛B.乙醛C.丙醛D.丁醛
15.将蔗糖水解,并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其水解产物的实验中,要进行的主要操作是()①加热②滴入稀硫酸③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④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碱性
A.①→②→③→④→①
B.②→①→④→③→①
C.②→④→①→③→①
D.③→④→①→②→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