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讲_国际避税与反避税
国际避税与反避税

国际避税与反避税(熟悉)(一)国际避税的基本方式和方法其基本方式和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类:1、通过纳税主体的国际转移进行的国际避税2、不转移纳税主体的避税3、通过纳税客体的国际转移进行的国际避税4、不转移纳税客体的避税(二)国际避税地1.国际避税地的类型三大类型:①不征收所得税和一般财产税的国家和地区;②不征收某些所得税和一般财产税或虽征税但税率较低的国家和地区;③虽有规范税制但有某些税收特例或提供某些特殊税收优惠的国家或地区。
2.利用国际避税地的避税(1)通过国际避税地常设机构避税。
(2)通过国际避税地公司避税。
(三)国际反避税1、国际反避税的措施(1)防止通过纳税主体国际转移进行国际避税的一般措施。
1.对自然人利用移居国外的形式规避税收负担的限制。
有的国家规定,必须属于“真正的”和“全部的”移居才予以承认,方可脱离与本国的税收征纳关系,而对“部分的”和“虚假的”移居则不予承认2.对法人利用变更居民或公民身份的形式规避税收负担的限制。
有的国家对法人的国际转移给予有条件的允许。
(2)防止通过纳税客体国际转移进行国际避税的一般措施。
过征税对象国际转移进行避税主要发生在国际关联企业之间。
这些企业之间的财务收支活动、利润分配形式体现着“集团利益”的特征,因此,对这种避税活动给予限制,关键是应坚持“独立竞争”标准,即按照有关联的公司任何一方与无关联的第三方公司,各自以独立经济利益和相互竞争的身份出现,在相同或类似的情况下,从事相同或类似的活动所应承担或归属的成本、费用或利润来考查、衡量某个公司的利润是否正常,是否在公司之间发生了不合理的安排。
(3)防止利用避税地避税的措施。
针对国际避税地的特殊税收优惠办法,一些国家从维护自身的税收权益出发,分别在本国的税法中相应作出规定,以防止国际避税发生。
其中美国的防范措施规定最复杂,也最典型。
2.国际反避税合作的主要内容——税收情报交换(四)转让定价税制转让定价税制并不像流转税制、所得税制一样是某一税种的专门税制,而是国际税收中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
国际避税与反避税(PPT 70页)

• 从社会角度讲,外国企业和人数的增多,往往需要雇佣 一批成本较低的当地工人、服务员、职员和专业人员、 从而会提高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就业水平。
国际避税地的类型
• 不征收任何所得税的国家和地区 • 征收所得税但税率较低的国家和地区 • 所得课税仅实行地域管辖权的国家和地区 • 对国内一般公司征收正常的所得税,但对某些
种类的特定公司提供特殊的税收优惠的国家和 地区 • 与其他国家签订有大量税收协定的国家
国际避税地的判定标准
• 国际上判定避税地的标准基本上有两种: • 定量标准,是以规定的税率作为判定一
对税务当局的信赖
第二节 国际避税地
• 跨国纳税人把国际避税地看作是那些能被利用来 减轻自己的国际纳税义务,从而给自己带来更大 财务利益的国家和地区;
• 各国政府把国际避税地看作是那些会使跨国纳税 人和跨国征税对象或税源从本国税收管辖权范围 转移出去,从而导致本国税收流失的国家和地区;
• 经济学家和国际财税专家则把国际避税地看作是 那些被利用来进行国际避税和逃税,从而不能维 护税收的财政、效率和公平原则的国家和地区。
国际避税地的消极作用
• 避税地公司往往缺乏稳定性 • 吸引的往往是不能直接带来先进产业设
备和技术的消极投资 • 在解决当地就业问题上的作用有一定局
限性 • 避税地国家往往要受资本输出国的制约
第三节 国际避税的主要手段
• 国际避税的基本手段 (一)课税主体的流动
1.个人居住国的转移或避免 (1)移居到低税或无税国家 (2)不购置住宅、出境、流动性居住或缩
第五章 国际避税与反避税

第五章国际避税与反避税一、国际避税的概念是避税活动在国际范围内的延伸和发展,指跨国纳税人利用各国税收法规的漏洞和差异,通过各种合法手段减轻或规避税收负担的行为。
(一)国际避税的特征1.国际避税的主体是跨国纳税人2.国际避税采用的是合法或正当的手段,通过人和财产在国际间的合法流动进行。
3.国际避税的目的是减少纳税义务,少交税,或逃避应向有关国家缴纳的税。
4.国际避税凭借的是利用各国税法规定上的差别、漏洞或不足。
5.国际避税往往是跨国纳税人有意识有目的地减轻自己纳税义务的行为,而且这种行为在客观上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相关的几个概念1.国际逃税指跨国纳税人运用欺诈伪造、弄虚作假、巧立名目等种种手段,蓄意瞒税,以期减少或不纳有关国家税款的违法行为。
联系:二者都是纳税人为了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而实施的行为。
区别:(1)本质区别:国际逃税是否定应税经济行为的存在,采用直接的欺诈和隐瞒手法;国际避税则多公开利用税法条文本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采用较巧妙的办法,对经济活动的方式进行组织安排;(2)国际逃税所采用的手段具有欺诈性,是非法的,与税法相对抗;而国际避税所采用的是合法或不违法的手段,不具有欺诈的性质;(3)国际逃税直接后果表现为世界范围内税基总量的减少,而国际避税一般并不改变世界范围内的税基总量,仅仅造成税基总量中适用高税率的那部分向低税率和免税的那部分的转移;(4)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税法对逃税行为都规定了惩罚措施,对逃税行为的制裁不存在法律依据不足的问题,逃税被认为是从法律观点上说已经圆满解决的一个概念。
2.国际税收筹划是税收筹划在国际范围内的延伸和发展,指跨国纳税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根据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通过经营活动的事先计划与安排,进行纳税方案的优化选择,以减轻税收负担的行为。
其特点在于合法性、筹划性和目的性。
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初,许多国家的税率和实际税负不断提高。
影响税负的主要因素包括:(1)税率。
国际避税方式及反避税措施

2023-11-06•国际避税方式•反避税措施•税务筹划目录•案例分析01国际避税方式跨国公司组织形式的选择选择低税收国家或地区注册公司,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税负。
选择税收协定网络较发达的国家注册公司,利用不同国家之间的税收协定减轻税负。
选择与母公司业务关联紧密的子公司注册地,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利用国际避税地避税在国际避税地建立控股公司或国际业务公司,将利润转移至这些公司,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通过在避税地设立信托公司、基金会等机构,将财产转移至这些机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利用避税地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将资金转移至这些机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利用转让定价避税在关联企业之间进行劳务交易时,采用高于或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转移利润,降低税负。
在关联企业之间进行租赁交易时,采用高于或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转移利润,降低税负。
在关联企业之间进行商品交易时,采用高于或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转移利润,降低税负。
资本弱化通过贷款方式代替股权投资,降低税收负担。
将资金从高税收国家转移到低税收国家,降低税收负担。
在低税收国家设立控股公司,利用其资金实力控制高税收国家的子公司,通过资金调配降低税收负担。
02反避税措施对避税行为做出明确的定义和规定,明确税务机关在反避税工作中的权力范围和执行方式。
制定明确的反避税法规提高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使其能够准确识别和打击避税行为。
- 建立情报网络- 加强与其他国家税务机关的情报共享:通过交换情报信息,了解跨国公司的避税行为,加强反避税工作。
- 加强国际合作- 共同打击跨国避税行为: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共同打击跨国避税行为,维护公平的税收秩序。
强化税收征管- 加强税务人员的专业培训03税务筹划符合法律规定税务筹划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确保企业的行为符合税法的要求。
遵循税收政策企业应了解并遵守国家税收政策,合理规划税务策略,以降低税负和增加经济效益。
合规性原则成本效益分析在制定税务筹划方案时,企业应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确定筹划方案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是否合理。
国际避税原因、方式、反国际避税措施PPT教学课件

2)贷款业务中的转移定价 利和专有技术的转移
例子:
定价
例子:
母公司 低税率
提供高利 息贷款
子公司 高税率
公司A 低税率
高价转让 专利技术
公司B 高税率
成本增加 纳税减少
成本增加 纳税减少
2020/12/10
5
避税港避税
不征收所得税和财产税的国家和地区
避
所得税和财产税税率很低且对境外收入
税
港
全部免税的国家和地区
资本弱化是指企业通过加大借贷款(债权性筹资)而减少股份资本 (权益性筹资)比例的方式增加税前扣除,以降低企业税负的 一种行为。借贷款支付的利息,作为财务费用一般可以税前扣 除,而为股份资本支付的股息一般不得税前扣除,因此,有些 企业为了加大税前扣除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在筹资时多采用 借贷款而不是募集股份的方式,以此来达到避税的目的。
2020/12/10
15
PPT精品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2020/12/10
16
避税的运行实例:苹果的避税
曝光前夕,苹果平均每天避税1700万美元; 2009-2012年,成功避免向美国政府交税超过百亿美元; 2011年,苹果曾为220亿美元销售额支付1000万美元税款
,税率0.05%。
2020/12/10
7
苹果公司的避税过程(2009-2012)
代加工商 低价
苹果国际销售
加强税收审计,为了防止国际避税,有必要 设立专门审计监督机构,检查监督外资企业 的账目,还有必要通过国际税收协定加强国 际税收合作,建立情况交换制度。
2020/12/10
13
防止利用避税港避税
国际税收学之国际避税与反避税(PPT 86张)

在母公司与其在其他国家的所得来源之间插入
一个中间环节 (图4-1) 在公司集团内部其他关联公司之间进行的交易 中插入一个中间环节(图4-2)
基地公司利用积累起来的资金向母公司或 本集团内的其他公司进行贷款或再投资。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杜莉 2006年2月
图4-1
高 税 国 ( 甲 国 ) 母 公 司A公 司 控 制 避 税 地 ( 乙 国 ) 子 公 司 ( 基 地 公 司B 公 司 ) 股 息 、 利 息 、 特 许 权 使 用 费 等 所 得 所 得 来 源 ( 丙 国C 公 司 ) 股 息 、 利 息 、 特 许 权 使 用 费 等 所 得 所 得 来 源 ( 丁 国D公 司 )
临时纳税人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可被视 为非居民,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而其在 原居住国也已不再具有居民身份,不必承 担相应的无限纳税义务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杜莉 2006年2月
公司居住国的避免和选择
避免在某国注册; 不在某国设立总机构; 不在某国召集股东会议或管理决策会议; 不在某国保管公司帐册; 避免从某国发出电话或其它电讯指示; 选用某国的非居民担任管理人员; 具有某国居民身份的股东不参与管理活动,其股 份与控制公司管理的权力分离,只保留收取股息、 参与分红的权利。
典型的基地公司 和非典型的基地公司
典型的基地公司
实质性的经营活动发生在母公司居住国和基地
国以外的第三国
非典型的基地公司
实质性的经营活动发生在母公司的居住国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杜莉 2006年2月
基地公司的避税功能
母公司通过开展中介业务和转让定价等方 式将各类所得和财产向基地公司转移
国际避税地的类型 国际避税地的特点 避税地模式对经济的积极作用 避税地模式的局限性
国际避税与反避税形式和主要方法

第一节 国际避逃税的概念及 成因
• 国际避税的概念及成因 • 国际逃税的概念及手法 • 节税、税收屏蔽及税收筹划
一、国际避税的概念
• 1、避税的含义 • 总的来看,人们所说的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
现行税法中的漏洞或不明确之处,规避、减少 或延迟纳税义务的一种行为。 • 实际上,在国外,“避税”(tax avoidance) 与“税务筹划”(tax planning)或“合法节税” (legal tax savings)基本上是一个概念,它 们都是指纳税人通过一定的合法手段减少或规 避纳税义务的行为。
分析
• 本案例中,跨国纳税人根据B国政策多变,而采取逆向避税法来 预防风险.
• 避税效果分析: • 1)正常交易情况下: • 甲公司应纳所得税=50×40%=20(万美元) • 乙公司应纳所得税=50×20%=10(万美元) • 共纳税30万美元 • 2)避税后: • 甲公司应纳税=100×40%=40万美元 • 乙公司不用纳税,共纳税40万美元 • 整体税负增加了10万美元,避免了全部风险. • B国政府为了防止这部分税款的损失,应尽可能保证政局的稳
2、避税与共偷性税的区别
偷税
避税
税收筹划 合法节税
纳 账 或税 簿者通义般人 、不采过务是采 记列取各 ( 以•纳完取账、手种 包 公税段伪凭少善隐 括 开人不造证列蔽 地 的税同无、,收非 下 手法。变或入法 经 段可,偷手 济 ,者造,乘税堵段 的 利在、或之有塞逃 税 用账者隐意机避收税税簿经匿违已)法上税、法反发;空多务擅漏税生而子列机自收洞的避逃支关销法税税避,出通毁规收一税使, 知申收报。而•在拒不法申律报上或引者入进“行滥虚假用的权纳利税”申或 报,不法缴律“或性滥质少用不缴同法应。纳律偷税”税款的直的接概,违念是反,偷税即税法。一,是方 纳税一人种利非面用法承税行认为法纳;的而税漏避洞人税或有是不权钻明按税之法使处或其,税纳规收避税协 或减定式少的上纳空 还义税子 是务义, 一最并 种务小不 合的直 法化一接 行种的违 为不方反 。违式税法从法的,事行因经为而营。从活形
国际税收学之国际避税与反避税(PPT 86页)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杜莉 2006年2月
国际避税地的类型
▪ 不征所得税和一般财产税 ▪ 所得税和一般财产税的税负远低于国际一
般水平 ▪ 对境外所得免税,只对来源于境内的收入
按较低税率征税 ▪ 在制定和执行正常税制时,提供某些特殊
▪ 转让定价
➢ 亦称转移价格、划拨价格,是跨国公司集团根 据其全球经营战略目标,在集团内部各关联企 业之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特许权或进行资 金借贷等活动时确定的内部交易价格。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杜莉 2006年2月
转让定价的具体手段
▪ 控制零部件和产品的销售价格 ▪ 控制关联企业固定资产的购置价格影响折旧费和
在内部交易中应用转让定价
▪ 关联企业与转让定价 ▪ 转让定价的具体手段 ▪ 转让定价的避税效应 ▪ 转让定价的非税务动机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杜莉 2006年2月
关联企业与转让定价
▪ 关联企业
➢ 亦称联属企业,指在国际和国内经济往来中, 因在企业管理、控制或资本等方面,存在直接 或间接参与,相互有特殊利益关系的企业 。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杜莉 2006年2月
基地公司的避税功能
▪ 母公司通过开展中介业务和转让定价等方 式将各类所得和财产向基地公司转移
➢ 中介业务
在母公司与其在其他国家的所得来源之间插入 一个中间环节 (图4-1)
在公司集团内部其他关联公司之间进行的交易 中插入一个中间环节(图4-2)
▪ 基地公司利用积累起来的资金向母公司或 本集团内的其他公司进行贷款或再投资。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杜莉 2006年2月
股息、利息、特许 权使用费等所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国际避税地
国际避税地也称避税港、税务天堂、税收避难所,是指能够为纳税人提供某种合法避税机会
的国家和地区。
1.没有所得税和一般财产税的国家和地区,如巴哈马、百慕大群岛、开曼群岛等。
2.征收所得税和一般财产税,但税负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如中国澳门、瑞士、列支敦士登、
英属维尔京群岛。
3.所得税课征仅实行地域管辖权的国家和地区,如中国香港、巴拿马、阿根廷。
4.虽有规范税制但有某些税收特例或提供某些特殊税收优惠的国家和地区,如爱尔兰、英国、加拿大、希腊、卢森堡和荷兰。
二、国际避税方法
1.选择有利的企业组织形式避税
纳税人对外投资时,可以根据合伙企业与公司、子公司与分公司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税制差异,选择最有利的组织形式以实现税收利益最大化。
2.个人住所和公司居所转移避税
(1)跨国自然人可以通过迁移住所避免成为某一国的居民,从而躲避或减轻纳税义务。
(2)跨国法人可以将其总机构或实际管理机构移居到低税区,避免成为高税国的居民纳税人,得以降低整个公司的税收负担。
(3)企业也可通过跨国并购,将自己变成低税区企业的组成部分,实现税收从高税区向低
税区的倒置。
3.利用转让定价避税
跨国公司集团从整体利益出发,利用各关联企业所在国的关税税率和所得税的差异,通盘考
虑所有成员企业的收入和费用,通过内部转让价格处理关联交易,将费用和成本从低税区转
移至高税区,将利润从高税区转移至低税区,以减轻整个集团在全球负担的关税和所得税。
4.利用税收协定避税
一个第三国居民(缔约国的非居民)可以通过改变其居民身份,得以享受其他两个国家签署
的税收协定中的优惠待遇。
5.利用资本弱化避税
由于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利息可以税前扣除,选择债务性融资方式比权益性融资方式具有
税收优势;很多国家对非居民纳税人获得利息征收的预提所得税税率,通常比对股息征收的
企业所得税税率低,采用债权投资比股权投资税负低。
6.利用信托转移财产避税
利用信托转移财产,可以通过在避税港设立个人持股信托公司、受控信托公司和订立信托合
同的方式实现。
7.利用避税港中介公司避税
跨国公司使用的“双层爱尔兰”“双层爱尔兰荷兰三明治”“双层爱尔兰一荷兰一百慕大”架构,
是利用中介公司避税的典范。
(2019年新增)
8.利用错配安排进行避税
纳税人在跨国交易中,利用两个国家对同一实体、同一笔收入或统一支出的税务处理规则的
不同,同时规避或减轻跨国交易在两个国家的税负。
三、国际反避税基本方法
1.防止通过纳税主体国际转移进行国际避税的一般措施。
2.防止通过纳税客体实现国际转移进行国际避税的一般措施。
3.防止利用避税地避税的措施。
4.转让定价调整。
5.加强税收多边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