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令简介

合集下载

中国1号信令与7号信令的区别

中国1号信令与7号信令的区别

中国1号信令与7号信令的区别第一、概念描述最传统的信令是中国一号信令,过去电话用的多,现在基本用的最多的是七号信令(电话和网络传输都用到)。

1号信令:又称为多频互控信令或随路信令(CAS)。

随路信令是指信令和话音在同一条话路中传送的信令方式。

在我国使用的1号信令系统称为中国1号信令系统,是国内PSTN网最早普遍使用的信令。

7号信令:又称为公共信道信令。

即以时分方式在一条高速数据链路上传送一群话路信令的信令方式,通常用于局间。

在我国使用的7号信令系统称为中国7号信令系统。

SS7网是一个带外数据通信网,它叠加在运营者的交换网之上,是支撑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固定电话网或ISDN网局间,完成本地、长途和国际的自动、半自动电话接续;在移动网内的交换局间提供本地、长途和国际电话呼叫业务,以及相关的移动业务,如短信等业务;为固定网和移动网提供智能网业务和其他增值业务;提供对运行管理和维护信息的传递和采集。

7号信令网大致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信令点是SS7信令网中处理控制消息的节点,产生消息的信令点为该消息的源信令点,接收消息的信令点为该消息的目的信令点。

有以下三类信令点:1. Service Switching Point(SSP) 业务交换点是信令消息的产生或终结点,实质上就是本地交换系统(或交换中心CO),它发起呼叫或接收呼入。

2. Signal Transfer Point(STP)完成路由器的功能,查看由SSP发来的消息,然后通过网络把每一个消息交换到合适的地方。

STP把其它信令点和网络连接在一起组成更大的网络。

3. Service Control Point(SCP) 是典型的访问数据库服务器,SCP是智能网业务的控制中心,负责业务逻辑的执行,提供呼叫处理功能,接收SSP送来的查询信息和查询数据库,验证后向SSP发出呼叫处理指令,接收SSP产生的话单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7号信令网中,ISUP信令(ISDN USER PART)消息是用来建立管理释放中心局话音交换机之间的话音中继电路的,提供话音和非话业务所需的信息交换,用以支持基本的承载业务和补充业务,例如:ISUP信令消息可以承载主叫ID, 主叫方的电话号码,用户名等。

MA020001 信令概述

MA020001 信令概述
七号信令系统概述
课程内容
信令基本概念 No.7信令基本术语 No.7信令系统的功能级 我国No.7信令网的结构
课程目标
了解No.7信令的基本概念
掌握No.7的功能级结构 了解我国No.7信令系统的网络结构
课程内容
信令基本概念 No.7信令基本术语 No.7信令系统的功能级 我国No.7信令网的结构
七号信令系统的功能级结构-SCCP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
SCCP的设计宗旨是和MTP-3结合,提供增加的网络功能,主要是
提供增强的寻址功能,如增加了按GT方式寻址功能。 扩充了MTP的用户部分,SCCP内部支持不同的子业务系统。 SCCP也为MTP提供了附加功能,提供数据的无连接和面向连接业 务。 无连接业务是指不需预先建立连接就可传递消息。如智能网中帐号 查询、移动网中用户鉴权等许多适时性很强的消息就是利用无连接 业务传送的。 面向连接业务是指预先建立连接,再大量传送消息。如移动网的A 接口消息主要采用面向连接来传送。
的区域网识别为120。 信令点标识:用于识别区域网中的信令点。
信令点编码
国际信令网编码采用24位信令点编码
主信令区编码
分信令区编码
信令点标识
8bit

8bit
8bit
我国信令网信令区的划分与我国信令网的三级结构相对应,分为主信令区、分 信令区、信令点三级,这样HSTP设在主信令区,LSTP设在分信令区。 我国的信令网划分为33个主信令区,每个主信令区又划分为若干个分信令区。 主信令区按中央直辖市、省和自治区设置。一个主信令区内一般只设置一对 HSTP。 分信令区的划分原则上以一个地区或一个地级市来进行。一个分信令区通常设置 一对LSTP,一般设在地区或地级市电信局所在城市。

七号信令简介

七号信令简介

45
基本校正方法
46
(2) 预防循环重发校正方法(PCR方法)

该方法的最主要的特点是取消了负证实, 即接收端接发现信令单元错误时,不要 求对端重发。而是由发送端主动重发未 证实的MSU来纠正错误的。
47
预防循环重发校正方法(PCR)的步骤
在发送端收到正证实时,将得到证实的MSU从 重发缓冲区中释放。 无新的MSU要求发送时,自动循环重发未得到 证实的存储在重发缓冲区中的MSU。 当有新的MSU要求发送时,则中断循环,发 MSU。 无新的MSU要求发送,且重发缓冲区也无未证 实的MSU发送时,发FISU。
10
随路信令
11
公共信道信令(共路信令)
12
公共信道信令的特点


局间的公共信道信令链路由两端的信令终端设 备和它们之间的数据链路组成 公共信道信令由数字编码的信令单元(SU)组 成,采用分组方式发送 一条数据链路要传送若干话路的信令 由于话路和信令通道分开,所以要对话路进行 单独的导通检验 必须要设置备用设备,以保证可靠性 在多段接续中,信令消息按逐段转发方式工作
43
控制信息 前向顺序号 码 (FSN) 后向顺序号 码 (BSN) 后向指示比 特(BIB) 前向指示比 特(FIB)
功能 顺序控 制 检测差 错 接收证 实 重发请 求 重发表 示
说明 表示发送的信令 单元号码 收到的信令单元 FSN 与预期的不符 表示已正确接收的最新 信令单元 用改变 BIB 极性, 请求重 发 BSN+1 的信令单元 根据 BIB 状态, 改变 FIB 使之与 BIB 一致, 表示重 新开始
26
长度指示语:LI

表示LI至CK间的8位位组数。

七号信令

七号信令

• 原语参数说明
– SLS、OPC、DPC、SIO
MTP3层消息的格式
MTP3层的功能模块
SCCP层协议简介
• 网络层的协议,与MTP3层一起为上层协议提供了完整的 网络层协议,这种“完整”,一方面来自于:理论上讲, 它可以将上层协议路由到地球上任何一个使用七号信令的 端局;另一方面,它可以同时对上层协议提供4种服务, 从面向连接的到无连接的都可以。 • 能传送各种与电路无关的信令消息——这是SCCP层的另 一个特点。
公共信道信令
随路信令
我国的七号信令网络体系
七号信令协议体系
INAP MAP OMAP
TCAP
RANAP ISUP SCCP MTP3 MTP2 MTP1 TUP ALCAP
MTP功能级2——信令数据链路功能级
• MTP2(窄带)或者SAAL(宽带)为七号信令系统提供数 据链路层的支持。负责把上层的数据帧正确无误地(不重、 不乱、不错)从链路的一端传到另一端。它向上层提供了 面向连接的服务。同时它还屏蔽了底层链路的差异 (E1/ATM),使得链路在MTP3层上只成为一个逻辑上 的概念。 • MTP2的面向连接功能有些类似于SCCP的class3类业务: 它提供消息的差错检验(窄带有)、丢包和重包的检测, 还有流量控制机制。
MAP应用举例(UE的位置登记)
• 位置登记就是UE通过无线接口向MSC报告其当前位置。 如果UE是从一个MSC/VLR漫游到了另一个MSC/VLR管 辖的范围。则需要向HLR报告,使得HLR可以随时登记 UE的当前位置,从而实现对漫游UE的自动接续。本例仅 仅涉及到VLR与HLR之间的交互。
MAP应用举例(UE的位置登记)2
– 对话处理原语包括以下6种:

QSIG信令应用

QSIG信令应用

QSIG信令的应用一.Q信令简介Q信令是一种在欧洲广泛使用的公共信道信令,它可以完成两台或两台以上交换机的点对点或汇接功能,Q信令是PRI(基群速率接口,即30B+D)的一种。

PRI(30B+D)指30个64Kb/s的B信道和1个64Kb/s 的D信道(比特率为2048Kb/s)B信道可以独立用来传送用户信息(比如话音或数据流)D信道用来传送信令信息和遥控信息。

而PRI属于ISDN的用户/网络接口的一种。

另一种是基本接口(2B+D)。

哈里斯QSIG 功能可应用在LH、M、MAP、LX等四种机型中,软件版本要求23以上。

Q信令有以下优点:•持续速度快,无论几个汇接点即拨即通。

•主叫号码可随被叫号码发送,有利于集中话务处理或控制。

•硬件要求低,经济性好。

•性能稳定。

•对传输要求低(即10负8次方数量级)。

•适应性强,可与多种异型机相连。

如:西门子,飞利浦,朗讯等。

QSIG是根据欧洲电信标准(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ETSI 300-102发展起来的专网信令,采用对称型用户格式。

而HARRIS20-20的QSIG符合ETS300-172(基于呼叫建立)及ETS 300-173标准(功能描述)。

QSIG的第一层符合ETS300-011标准,第二层符合ETS300-402、ETS300-170标准,第三层符合ETS300-171/172标准。

QSIG也符合ITU-T的Q.921和Q.931建议。

HARRIS QSIG PRI支持符合ETSI标准的ISDN功能。

对于2.048MBPS的接口而言,第16时隙为D(64Kbps)信道,控制30路B(64Kbps)信道,即我们通常所讲30B+D,D信道协议符合ITU-T的开放模式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对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定义。

1.HARRIS QSIG信令第一层:物理层物理层定义电路性能,信道结构,编码,速率,信道的管理等信息。

数字中继E1及中国一号信令简介.

数字中继E1及中国一号信令简介.

数字中继E1及中国一号信令简介1.1 数字型线路信令1.1.1 30/32 路PCM 系统传输信号的编码格式30/32 路PCM 系统中30 个话路数字型线路信号是由第16 时隙按复帧抽样集中传送(每一复帧由16 个子帧组成)。

其中,每一话路的两个传送方向有各有a、b、c、d 四位码可供线路编码,第16 时隙的信号结构格式如表1.1 所示。

表1.1 第16 时隙比特分配其中: X 为备用比特,未用时置1。

Y 为复帧失步对告比特。

Y=0,表示正常;Y=1,表示复帧失步对告。

当c、d 比特未用时,应置C=1,d=1。

1.1.2 编码含义我国国家标准GB3971.2-83《电话自动交换网局间中继数字型线路信号方式》规定了具体的技术指标,每个话路双向各占用4 位码(a、b、c、d)传送其线路信号。

考虑到目前我国的实际需要,前向采用af、bf、cf 三位码,后向采用ab、bb、cb 三位码来表示(df、db 置为1)。

其含义见表1.2。

表1.2 编码含义1.1.3 信号标志编码表1.3 给出了市话局至市话局呼叫局间中继的信号标志编码。

表1.4 给出了市话及长话全自动局至PABX 间PCM 信号标志编码的部分规定。

其它应用环境的编码要求可参看国有标准或有关规范。

表1.3 市话局至市话局信号标志编码一数标方式表1.4 市话及长话全自动局至PABX 间PCM 信号标志编码1.2 局间多频记发器信号方式的介绍1.2.1 记发器信号的功能、特点与要求局间记发器信号是主要用作电话自动接续的控制信号,用以选择路由、选择被叫用户,管理电话网等。

其特点是:记发器信号数量多;记发器信号设备数量少,但较复杂。

为了加快接续速度,减少主叫用户拨号后等待被叫用户应答的时间,缩短记发器等待公用控制设备和局间中继电路被占用的时间,以及保证信号的正确传送,要求记发器信号采用传送速度快、有检错能力、信号容量大的信号方式。

考虑到记发器信号是在用户通话前利用话音电路传送的,整个话音频带(300-3400Hz)可以作为传送记发器信号的频带,所以记发器广泛采用具有传送速度快、具有一定检错能力、信号容量大的带内多频编码记发器信号(简称多频记发器信号)。

数字中继E1及中国一号信令简介

数字中继E1及中国一号信令简介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数字中继E1及中国一号信令简介1.1 数字型线路信令1.1.1 30/32 路PCM 系统传输信号的编码格式30/32 路PCM 系统中30 个话路数字型线路信号是由第16 时隙按复帧抽样集中传送(每一复帧由16 个子帧组成)。

其中,每一话路的两个传送方向有各有a、b、c、d 四位码可供线路编码,第16 时隙的信号结构格式如表1.1 所示。

表1.1 第16 时隙比特分配其中: X 为备用比特,未用时置1。

Y 为复帧失步对告比特。

Y=0,表示正常;Y=1,表示复帧失步对告。

当c、d 比特未用时,应置C=1,d=1。

1.1.2 编码含义我国国家标准GB3971.2-83《电话自动交换网局间中继数字型线路信号方式》规定了具体的技术指标,每个话路双向各占用4 位码(a、b、c、d)传送其线路信号。

考虑到目前我国的实际需要,前向采用af、bf、cf 三位码,后向采用ab、bb、cb 三位码来表示(df、db 置为1)。

其含义见表1.2。

表1.2 编码含义1.1.3 信号标志编码表1.3 给出了市话局至市话局呼叫局间中继的信号标志编码。

表1.4 给出了市话及长话全自动局至PABX 间PCM 信号标志编码的部分规定。

其它应用环境的编码要求可参看国有标准或有关规范。

表1.3 市话局至市话局信号标志编码一数标方式表1.4 市话及长话全自动局至PABX 间PCM 信号标志编码1.2 局间多频记发器信号方式的介绍1.2.1 记发器信号的功能、特点与要求局间记发器信号是主要用作电话自动接续的控制信号,用以选择路由、选择被叫用户,管理电话网等。

其特点是:记发器信号数量多;记发器信号设备数量少,但较复杂。

为了加快接续速度,减少主叫用户拨号后等待被叫用户应答的时间,缩短记发器等待公用控制设备和局间中继电路被占用的时间,以及保证信号的正确传送,要求记发器信号采用传送速度快、有检错能力、信号容量大的信号方式。

信令系统简介

信令系统简介

如果 采用公共信令。信令信道、信令点和信令传 输转接点可以组成一个独立于消息传输的信令通信网, 且是一个分组交换网。信令点是网络的通信终端,而 信令转接点则是网中的分组交换机,网中的各个结点 或终端在物理结构上位于交换机中。
2、信令方式
信令方式包括信令的结构形式、传送方式和控制方式。 1、结构形式: 可分为未编码和编码二种结构形式。
TS 16 用来作送各个话路的线路信号
ь、准随路方式 与A、B之间消息信道有关的信令均通过另一路由传输。 或说信令要经过一个或多个只起信令转发作用的中间交 换局,而话路没有这个交换局。
с、混合工作方式:随路和准随路相结合的方式
C既是信令点也是信令转接点。
AC间的信令信道除传AC间各话路的信令外,还传输
经C转接的AB间的信令。AB间的话路的信令主要由随路 信令信道传输,对于高峰期间溢出的信令,则由C点转接。
是指为完成特定的信令方式所使用的通信设备的全体。
信令系统设计包括三个方面:信令定义、信令编码、 信令传输 。 (1)信令定义 信令系统必须定义一组信令,应包括指导通信设备 接续话路和维持其自身及整个网络正常运行所需的 所有命令。 例如:两个用户终端通过两个端局进行电话呼叫的 基本信令流程。
用户线信令
(2)信令编码: 为每条信令规定的信号形式,称为信令编码。 信令编码时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①与传输系统的信号模式有关 因为传输系统有模拟、数字之分,所以信令相应存在 模拟编码和数字编码。例如:模拟传输时,终端“摘 机”信令表示为直流的导通。
②与传输信令的信道有关 信令可以利用两种方式传输:与之相关的消息信 道和或独立的信道 •模拟传输系统,这两种方式分别称为带内信令和 带外信令。
按信令的工作区域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信令概述
3、信令的分类
按信令的结构形式
未编码 编码
模拟已编码信令 数字型线路信令 信令单元
按信令的转发方式
端到端方式
逐段转发方式 混合方式
10
信令概述
3、信令的分类
被叫号码 X1X2+被叫号码 收 发 X1X2 收 发 收 发
发端局
转接局
端到端方式
终端局
11
信令概述
3、信令的分类
X1X2+被叫号码
BSSAP-LE
Network Service L1bis MSC
Network Layer Physical Layer SMLC
Fig.2.3 Signalling Protocols between SMLC, SGSN and BSS (A/Gb mode)
28
LCS相关信令协议模型
RRLP (44.031) LSCF Relay RR (44.018) L2 (LAPDm) RR L2 (LAPDm) L1 BSC BSSAP-LE Network Layer Physical Laver Lb BSSAP -LE (49.031) Network Layer Physical Laver SMLC BSSLAP RRLP (44.031) BSSLAP (48.071)
信令相关知识简介
1
主要内容
1 2 3
信令概述 LCS相关信令模型 相关接口
2
信令概述
1、信令的含义
个人认为
从字面上看,“信令”是由“信”和“令”两个字组成的: “信”表示信号、信息、“信任”。 “令”表示命令、口令、“控制”。 因此,“信令”表示“信息与命令”,“信号与控制”。
专业定义
通讯设备之间任何实际应用信息的传送总是伴随着一些控制信息 的传递,它们按照既定的通讯协议工作,将应用信息安全、可靠、高效 地传送到目的地。这些信息在计算机网络中叫做协议控制信息,而在 电信网中叫做信令,它是控制交换机产生动作的命令。
No.1:一号信令系统, 靠人工电话交换机的话务员发振铃信令, 实现呼叫。 No.2 No.3:三号信令系统,用带内单音频信号进行呼叫。 No.4:四号信令系统,用带内双音频信号进行呼叫。 No.5:五号信令系统,利用6个音频中的两个频率, 形成多音频信号来实现 呼叫。 No.6:六号信令系统,将信令信道上的数据流划分为许多长为28比特的信令 单元,12个信令单元集合成一个信令块,以消息的形式发送各种信令信号。传输 速率为2400 b/s(模拟信道)或4800 b/s No.7:七号信令系统, 这是一种多功能、 模块化的信令系统。随着ISDN的 发展,No.7信令已成了ISDN网内和网间协议的必用信令方式。
BSSLAP BSSGP BSSGP BSSAPLE Network Service L1bis Gb* Network Network Layer Service Physical L1bis Layer
LLC RLC MAC GSM RF RLC MAC GSM RF Um BSSGP Network Service L1bis Gb*
X1X2+被叫号码
被叫号码
收 发
发端局
收 发
转接局
收 发
终端局
逐段转发方式
12
信令概述
3、信令的分类
按信令的控制方式
非互控方式
半互控方式
全互控方式
13
信令概述
4、随路信令的局限性
(1)信令容量有限, 限制了信令功能的开发。 (2)信令速度慢,
(3)一些与呼叫无关的信令信息,如维护管理等信令, 用随路信令
3
信令概述
1、信令的含义
信令方式
信令在传送过程中所要遵守的规约和规定,就是信令方式。它包 括信令的结构形式,信令在多段路由上的传输方式及控制方式。
信令系统
是指为完成特定的信令方式所使用的通信设备的全体。
4
信令概述
中继线 交换机A 交换机B
拨号音 拨号
占用信令 选择信令 振铃 应答信令
回铃音 通话 忙音 后向挂机信令 前向拆线信令 拆线证实信令
BSSGP Network Service L1bis
BSSAP-LE Network Layer Physical Layer
MS
BSS
SGSN
BSS
Lb
SMLC
Fig.2.5 Signalling between an SMLC and Target MS in PS domain (A/Gb mode)
16
信令概述
6、No.7信令的特点
话路群

交换网络
交换网络
信令链路
数据链路 处理机 信令 终端 信令 终端 处理机
(2) 采用分组传送信令的数据传输方式,在信令终端设有信令单元的同步、 定位和差错控制功能,以保证发送端发送的信令消息被接收端可靠地接收。
17
信令概述
6、No.7信令的特点
话路群

交换网络
5
信令概述
2、信令方式的演变
贝尔发明第一部电话时就有了信令。随着通信业务的不 断发展,信令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在发展过程中,ITU-T( 原 CCITT)把发展阶段中的各种信令系统分别进行了编号,现在 已形成了1~7号信令系统。 各个时期所使用的信令特点及对 应编号如下:
6
信令概述
2、信令方式的演变
第 2级 信 令 链 路 控 制 功 能
第 1级 信 令 数 据 链 路 功 能
信 令 消 息 处 理 功 能
ISUP
信 令 网 络 管 理 功 能
其 它
测 试 维 护 信 令 网 络 功 能 信 令 链 路 功 能
控 制 与 指 示
信 令 信 息 流
21
信令概述
8、No.7信令格式
No.7信令传送各种信令,是通过信令消息的最小单元——信令单元 (SU)来传送的。No.7信令采用可变长的信令单元,它由若干个8位位组 组成。 NO.7信令有三种信令单元: 由用户产生的可变长的消息单元(MSU),用于传送来自第四级的用 户级的信令消息或信令网管理消息。 来自第3级的链路状态单元(LSSU),用于链路启用或链路故障时, 表示链路的状态。 来自第2级的插入信令单元(FISU),亦称填充单元,用于链路空或 链路拥塞时来填补位置。
元,MSU:L1>2,LSSU:L1=1、2,FISU:L1=0
CK:校验码
25
LCS相关信令协议模型
LCS Application Protocol LCS Application Protocol
Relay L3 L3 BSSAP-LE Network Layer Physical Layer Intermediate Enti ty(ie s) Lb Network Layer Physical Layer End Point SMLC BSSAP-LE
交换网络
信令链路
数据链路 处理机 信令 终端 信令 终端 处理机
(3) No.7信令的结构为多功能模块,即将整个信令系统按功能分成一定数量 的易于配合的模块,每个模块根据其要求规定了它的具体功能内容。各模块既 有一定的联系,又相互独立。 某个模块的改变不影响其他模块。
18
信令概述
6、No.7信令的特点
话路群

交换网络
交换网络
信令链路
数据链路 处理机 信令 终端 信令 终端 处理机
(4) 一条信令链路可传送若干条话路的信令,因此,信令单元中必须包含一 个标记,以识别该信令单元传送的信令属于哪一个话路,并要对每路话路进行 单独的导通检验。
19
信令概述
7、No.7信令功能结构
信令链路
用户消息 处 理 用户部分
BSSLAP
LSCF Relay BSSAP Network Layer Physical Layer A BSC BSSAP-LE Network Layer Physical Layer Lb
BSSAP-LE
Network Layer Physical Layer MSC
Network Layer Physical ayer SMLC
L2
L2
L1
L1
End Point SMLC, MS, LMU, I/F e.g. Um, A, Gb MSC,SGSN
Fig.2.1 Generic Model for LCS Signalling to an SMLC (A/Gb mode)
26
LCS相关信令协议模型
BSSLAP
LSCF BSSAP
30
LCS相关信令协议模型
LLP (44.071) DTAP
RR (44.018) L2 (LAPDm)
LLP (44.071) BSSAP-LE (49.031) RR BSSAP-LE Network Layer Physical Layer BSC Lb
L2 (LAPDm)
Network Layer Physical Layer SMLC
15
信令概述
6、No.7信令的特点
话路群

交换网络
交换网络
信令链路
数据链路 处理机 信令 终端 信令 终端 处理机
(1) 局间的信道由两端的信令终端设备和它们之间的数据链路组成。数 据链路是速率相同的双向数据信道,使用的速率为64 kb/s。当局间是模 拟电路时,在信令终端与数据链路之间要加调制解调器,速率为4.8 kb/s。
FSN BIB BSN F
FISU 24
信令概述
8、No.7信令格式
三种信令单元共有的部分: F:标志码,为01111110,标识每个SU的开始或结尾。 BSN:后向序号 FSN:前向序号 BIB:后向指示比特 FIB:前向指示比特 用于基本差错校正法中,完成信令单元的顺序控制、证实、重发功能。 L1:长度指示码,指示L1和CK间的字节数,用于区分三种信令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