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雄县重点集镇地质灾害详查及风险区划
贵州地质灾害发育分区

3
3. 1
分区方法
计算单元的选取
以地貌单元、 地质单元等为基础进行网格的 布置, 将会更有利于反映出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 灾害的发育规律。但在网格单元的划分上难以有 规律地控制。因此本文仍采用传统的方格网格进 每个单元为 100 行。按照 10 × 10 km 网格划分, km2 , 取网格线与公里网整数重合, 即以高斯投影 27200 为坐标原点布置网线, 坐标 3600 , 计算单位 步长为 10 km。 通过的归并边缘化处理, 得出全 省范围内 1826 个计算单元。
画线选用 1∶ 50 万比例尺精度进行分区线圆滑处 最终得出地质灾害发育分区图。 理,
3. 5
单元间的模糊化处理
由于发育程度的界定是根据认识的发生规律 来界定的。对于偏向界定值的网格单元, 将通过 周围单元的赋值情况和地质环境条件进行模糊化 处理, 即偏向界定值高 ( 或低 ) 的单元, 其周围单 元处于界定值高( 或低 ) 时, 通过对其地质环境条 件研判出相对较差 ( 或较 好 ) 时, 该单元将提升 ( 或降低 ) 与周边单元处于同一界定范围内。 判 读条件明显时, 可对单元进行剖分。
· 132·
贵
州
地
质
2011 年 28 卷
( 4 ) 发育分区等级的划分: 贵州处于云贵高 地形地貌、 地 原向广西丘陵平原过渡的斜坡地带 , 质构造复杂, 地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是地质灾害 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根据已有基础资料的统计 区域内地质灾害发育度可 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 相对分为强发育区、 中发育区、 弱发育区三级。
[ 2 ] 三个阶梯, 经向形成南、 北两面斜坡 。地质灾害 发育强度区分布与地貌格局有较好的相关性。即
3. 4
分区勾画
云南省镇雄县仁和镇2010年自然灾害调查报告

云南省镇雄县仁和镇2010年自然灾害调查报告经济管理学院09级电子商务学号20092087 报告人:刘云鹏仁和镇地处镇雄县东北部,与四川、贵州接壤,往东就可以到贵州,往北就能到四川。
全镇共有仁和村、石里村、花果村、笔花村四个村。
平均海拔1200米,全镇海拔最高点1700米,海拔最低点780米。
年平均气温12度,年平均降雨为2100毫米,全年多以阴雨天气为主。
全镇所有的土地都为山地,共有21000亩土地,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烤烟、玉米、洋芋。
本地的自然条件特别适合烤烟的生长,所以全镇38%的土地都种植了烤烟,烤烟也是本地的支柱产业,烤烟每年能给当地带来大约1800万的收入。
本镇基本上没有建设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一直都是靠天吃饭。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一直风调雨顺的小镇,最近几年都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经常都是需要晴的时候下雨,需要下雨的时候却晴。
特别是今年的极端天气特别多,造成的损失也是最近几年中最大的,所以我特地对本年的自然灾害进行了调查。
一、低温天气造成的自然灾害今年的5月4日至6月2日全镇阴雨连绵,在这27天中,只晴过一天,长时间的阴雨使本地气温骤降,给刚移栽完的烤烟、和正在生长洋芋等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很大的影响。
共造成近700亩烤烟死亡,850亩洋芋减产40%。
给当地造成近200万的损失。
其中损失最严重的为全镇海拔最高的笔花村,烤烟死亡520亩,550亩洋芋减产;损失最少的为海拔最低的石里村,烤烟死亡20亩,洋芋没有减产;花果村烤烟死亡40亩,40亩洋芋减产;仁和村烤烟死亡120亩,260亩洋芋减产。
6月3日全镇开始组织补种烤烟,到6月9日全镇共补种了烤烟500亩。
二、旱灾7月13日开始到8月11日结束的晴天给当地的烤烟、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很大的伤害,共造成400亩烤烟被晒死,1200亩烤烟减产,700亩玉米绝收,1300亩玉米减产。
其中灾害最严重的为海拔最低的石里村,250亩烤烟死亡,700亩烤烟减产,440亩玉米绝收,650亩减产;损失最轻的为海拔最高的笔花村,10亩烤烟死亡,90亩烤烟减产,5亩玉米绝收,110亩玉米减产;花果村90亩烤烟死亡,240亩烤烟减产,160亩玉米绝收,300亩玉米减产;仁和村50亩烤烟死亡,170亩烤烟减产,95亩玉米绝收,240亩玉米减产。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02.25•【字号】云政办发[2004]44号•【施行日期】2004.0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通知(云政办发[2004]44号)各州、市、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00四年二月二十五日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3~2020年)前言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西部,国土面积 39.4万平方千米。
全省设6个地级市、2个地区、8个自治州、10个县级市、80个县、29个自治县、10个市辖区,省会驻地昆明市。
2002年末全省总人口4333.1万人,平均每平方千米110人。
有2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3.47%。
云南省“十五”发展规划确定了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3大目标,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教兴滇、城镇化和全方位开放4大战略,培育和壮大烟草、生物资源开发创新、旅游、电力和矿产5大支柱产业。
在“扎扎实实打基础,突出重点抓生态,调整结构创特色,依靠科技增效益,改革开放促发展”方针的指导下,推进云南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受自然条件制约,云南省是我国地质灾害危害最重的地区。
地质灾害的危害,严重制约了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贯彻“十六大”精神,实现我省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及环境破坏,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主动地、有预见性地部署和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的繁荣稳定,依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云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和《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讨论稿)》,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编制本规划。
论述1∶50000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的工作方法和调查内容

RESOURCES/WESTERN RESOURCES2020年第六期基础地质南雄市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东北部,属浈江水系。
调查区域地形地貌较复杂,水系较发育,人类活动较频繁,使本来就较脆弱的地质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原有不良地质现象现在发展成为地质灾害。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连年发生,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或构成严重威胁,已成为南雄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1.南雄市地质灾害背景南雄市东连江西省信丰县,东南邻江西省全南县,西南比邻始兴县,西北与仁化县接壤,北邻江西省大余县,东西极限84km,南北极限52km。
地理坐标范围:东经113°55′30″~114°44′38″,北纬24°56′59″~25°25′20″,全市面积2326.18km 2。
全市管辖17个镇和1个街道办事处,215个村委会,2483个自然村。
交通以铁路、公路为主,韶赣高速、G323、S224、S342以及韶赣铁路贯穿全境,县道、乡道通往各镇及行政村,“村村通”简易公路通往边远山村。
根据资料,截至2019年3月,南雄市共有地质灾害点60处,其中崩塌35处,滑坡20处,泥石流5处,共造成7人死亡,5人受伤,损毁农田72.8公顷(1092亩),损坏房屋1530m 3,直接经济损失185.33万元。
可见,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地质灾害详查工作,对有效开展当地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预警和专业监测相结合的监测预警技术应用示范、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十分必要而且紧迫。
特别是近些年来,地质灾害对南雄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呈上升趋势,给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影响。
而开展南雄市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建立地质灾害数据库,为各级地方政府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防御体系,探索区内地质环境承载力、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实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制定经济发展规划等提供相关基础资料,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主要成员部门及职责分工一览表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主要成员部门及职责分工一览表
为开展好我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全面获取与掌握主要灾害致灾信息、承灾体信息、历史灾害信息,摸清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建立分类型、分区域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区级分数据库。
通过普查有利于客观认识灾害综合风险水平,形成自然灾害防治建议,为全区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切实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根据《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总体方案》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甄生哓苏。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表

区段编号II III危险性等级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地质灾害危险性小该区属亚热带半湿润山地季风气候,红河水系。
地形地貌复杂程度该区地形地貌复杂程度中等。
出露第四系残坡积层( Q4d l+el),下伏侏罗系中统和平乡组(J2h),岩土工程地中等。
出露新生界第四系残坡积层( Q4 d l+el),下伏侏罗系中统和平乡组质条件中等。
评估区内断层不发育,区域地质构造中等( J2h),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评估区内断层不发育,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区域地壳稳定性属墨江-江区段特征中等复杂,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区域地壳稳定性属墨江- 江城稳定区。
城稳定区。
地下水类型有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地下水类型有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水,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隙水,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杂,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扰动和破坏程度较小。
评估区地质环境条境扰动和破坏程度较小。
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件复杂程度综合判定为中等。
综合判定为中等。
区内未见滑坡、崩塌、泥石流、潜在不稳定边坡、现状区内未见滑坡、崩塌、泥石流、潜在不稳定边坡、地裂缝、地面沉地裂缝、地面沉降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分布与发育,降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分布与发育,为地质灾害不发育区;区内不良评估地质作用只要表现为坡面侵蚀和风化,现状危险性小,危害小。
为地质灾害不发育区;区内不良地质作用只要表现为坡面侵蚀和风化,现状危险性小,危害小。
场地整平挖方范围内挖方边坡在降雨情况下容易产生表层土体或强风化层失稳现象,诱发挖方边坡坍塌、滑坡,由于场地开挖深度较大,地工程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危害性及危害性中等。
质工程建设时开挖,将产生开挖弃渣,若处置不当,降雨条件下可能灾预测产生小型渣体坍滑或坡面泥石流,可能对场地下缘道路、耕地掩埋等危该区域未设计工程建设活动,加之均远离拟建场地,害,其危害性及危险性中等。
工程建设挖方或填方施工均会破坏坡面植工程引发、加剧地质灾害或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及危害害评估危被,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破坏坡体应力平衡,导致坡体失稳,引发坍性小,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要点

附表: 1、**县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规划统计表 2、**县各乡镇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规划统计表 • 附件: **县“十三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说明书
规划编制目的
• 规划编制的主要目的是将地质灾害防治从 过去分散的、被动应急的状况,转变为政 府的日常管理工作序列,逐步建立完善的 防灾减灾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 设人与自然相谐调的生存环境服务。
• • • •
2、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 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专业监测; 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建设。
• 3、地质灾害治理和搬迁避让工程 • 针对现有的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在规划 期内依据轻重缓急的原则,分级分批采用 不同的措施进行防治。对工程治理效益好 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采用消方减载、地表 排水、坡前支挡等工程措施进行治理;对 工程治理难度大、治理成本高于搬迁费用 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结合扶贫移民、新农 村建设等政策措施,实施地质灾害避灾移 民搬迁。应针对每个点进行防治。
• 2经费筹措渠道 (1)《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01]35号文件加强地质灾害防 治工作的通知》(赣府字[2001]72号)中要求“各级政府要将地质灾害防治资金 列入年度计划和预算,确保地质灾害及时得到调查、监测、勘查和治理”。 (2)多渠道争取专项经费。 (3)吸引民间投资。 (4)通过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责成建设项目业主投资,采取措施治理建 设工程区的地质环境,防止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 (5)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由 责任单位投资治理。 (6)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有关单位和企业投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 (7)积极争取中央、省、市财政部门对地质灾害补助资金。 (8)利用扶贫移民和以工代赈资金,实施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的迁安工程。 (9)对于矿山开采过程中引发的地质灾害、地质环境的破坏及采后遗留的地质环境 问题,亦是区内不可忽略的地质环境现象,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严格执行有关政 策,对矿方按规定收取足额的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保证金,督促矿方严格执 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实行谁破坏、谁治理的措施。
云南镇雄县凉水村崩塌灾难及预防应对思考

云南镇雄县凉水村崩塌灾难及预防应对思考
刘传正
【期刊名称】《中国减灾》
【年(卷),期】2024()3
【摘要】1月22日5时51分,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塘房镇凉水村发生山体崩塌。
本文邀请地质灾害方面的专家,从此次山体崩塌-碎块石流特征分析入手,介绍本次山体崩塌致灾的原因,提出地质灾害预防应对思考,让读者了解山体崩塌灾害,提升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技能。
【总页数】2页(P12-13)
【作者】刘传正
【作者单位】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科技委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9
【相关文献】
1.资源一号02C卫星应用于云南省镇雄县高坡村滑坡应急遥感调查
2.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乌峰镇小河村杨家寨滑坡专群结合监测预警
3.共青团云南省委召开2018年“挂包帮、转走访”暨赴镇雄县驻村工作动员培训会议
4.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塘房镇白鸟村改造规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杉树乡集镇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目的任务
对杉树乡集镇地质灾害点进行详细调查,充分整理杉树乡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 作野外资料,通过详细调查,绘制杉树乡滑坡的平剖面图,分析可能的变形破坏模式, 同时开展该集镇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本次调查范围为镇雄县城(乌锋镇)、 泼机镇及周边200平方公里区域
乌锋镇
泼机镇
地质灾害与地层岩性的关系较紧密。地质灾害主要发育于第四纪松散堆积物、 二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地层粉砂岩、细砂岩、页岩类岩石中。
地质灾害断裂构造关系极为紧密。许多滑坡、崩塌沿镇雄断裂带呈线状发育 分布。 地质灾害多发育于地形坡折带。斜坡坡度对滑坡、崩塌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 用。 滑坡多发生在30°~35°的斜坡,崩塌多发生在70°~85°的坡度。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如森林的过度砍伐、筑路修房削坡、采矿等诱发了一定的 地质灾害。 本次将杉树乡集镇划分为高风险区1个、较高风险区1个、中风险区3个和低风 险区1个,共6个区。
敬请各位领导、专家提出宝贵意见
三、主要工作成果
(一)完成工作量
完成工作量:1/5万地质灾害调查200 Km2,1/1万地质灾害调查及风险区划 5 Km2 。滑坡点调查18处,崩塌点调查8处,泥石流调查2处,一般观测点调 查20个,专门工程地质点调查15个,详见下表:
1/5 1/1 万地质 1/5 万地质 1/1 万地质 万地地 灾害调查及 灾害调查实 灾害调查及 质灾害 风险区划 际材料图 风险区划图 调查 滑 坡 调 查 崩 一般 泥石 塌 观测 流调 调 点调 查 查 查
中风险区
高风险区 较高风险区 低风险区
低风险区
杉树乡滑坡属于现代滑坡, 滑坡后缘高程为1119.55m, 滑坡前缘高程为1046.23m, 距离杉树河河岸约为2.7— 3.5m。该滑坡总体呈不规 则形状,相对高差约为 73.3m,坡体长约262m, 横向宽约160m,面积约为 41920m2,地形起伏变化较 大, 斜坡坡度约20-35°, 坡向265°,现状为台状坡 地。
本次调查杉树乡集镇及周边片区约5平方 公里,对杉树乡滑坡进行详细调查
苍上滑坡
杉树乡滑坡
杉树乡杉树 村老房组崩 塌
二、工作方法
本次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主要参照《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技术要求》(试用版,中国 地质调查局2015年3月),调查方法采用专业队伍为主,地方乡镇政府配合,逐个居 民点走访,采用目测与GPS技术结合定点, 每个点均填写统一制定的调查表。
个、中风险区3个和低风险区1个,共6个区。
第一组调查路线以镇 雄至塘房老公路为主, 小路之字形调查为辅 助。
塘房
镇雄
第二组以镇雄至泼机公路 为主,小路之字形调查辅 助。
泼机
崩塌源高程1728米
最 大 落 差 20 米
乌锋上街崩塌目前 处于破坏阶段,不 稳定状态。
泼机二亩田滑坡房 屋开裂变形严重
镇雄县重点集镇地质灾害详查及风险区划工作
汇
报
云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昭通分院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十三日
汇 一、目的任务
报
提
纲
目录
二、工作方法 三、主要工作成果
一、目的任务 (一)1:等成果资料的基础上,选取镇雄县城(乌锋 镇)、泼机镇及周边200平方公里区域,依据区内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存、生产和发展 影响程度的强弱及地质灾害分布、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发育特征,对其危害程度进 行评价,分析整理野外调查和收集资料,完善地质灾害资料卡片,进行资料汇编统计。
杉树乡滑坡平面图
杉树乡滑坡主剖面图
潜在滑动面 含砾粉质粘土
粉砂质泥岩夹砂 岩
三、主要工作成果
(四)结论
区内共有滑坡18处,泥石流2处,崩塌8处。滑坡按规模划分,小型13处,中 型4处,大型1处,大中型灾害点占滑坡总数的28%。
通过1/5万区域地灾调查总结,地质灾害发生时间上,多集中于每年的6月~8 月,多与降暴雨有关。
本次1:5万调查区域主要采用穿越法与追索法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路线垂直岩层 与构造线走向以及地貌变化显著的方向进行穿越调查;对危及县城、村镇、矿山、重 要公共基础设施、主要居民点的地质灾害点和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公路、水库等采用 追索法调查。对杉树乡滑坡进行详细调查,查明集镇周边片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 害类型、分布、规模,并分析其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风险性,得出风险评价结果。
名 称
专门工 野外 野外 程地质 记录 记录 点调查 本 表
计 量 单 位 工 作 量
㎞²
㎞²
张
张
处
处
处
个
个
本
张
200
5
1
1
18
8
2
20
15
2
79
三、主要工作成果
(二)1/5万地质灾害调查
1/5万地质灾害调查分为为两个大组主要调查地质灾害点,同时调查周边 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特性、斜坡结构类型等孕灾地质环境背景 和工程地质条件。 (三)杉树乡集镇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本次镇雄县杉树乡集镇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主要考虑影响地质灾害危险性的 指标要素:降雨、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人类活 动等;影响地质灾害易损性的指标要素:承载对象的分布位置、社会经济等。 本次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在居民分布较集中地区,其地质灾害风险性较高。 在人类活动不强烈、地质灾害影响范围外或居民(承灾对象)远离地质灾害 时,地质灾害风险性等级低。本次将杉树乡集镇划分为高风险区1个、较高风险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