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散文《童心》赏析

合集下载

周国平经典散文【优秀7篇】

周国平经典散文【优秀7篇】

周国平经典散文【优秀7篇】周国平散文摘抄赏析篇一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

”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致人于死地,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我们当然不能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作为肉身的人,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

唯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两千多年前,罗马军队攻进了希腊的一座城市,他们发现一个老人正蹲在沙地上专心研究一个图形。

他就是古代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

他很快便死在了军队的剑下,当剑朝他劈来时,他只说了一句话:“不要踩坏我的圆!”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是比他的生命更加宝贵的。

更早的时候,征服了欧亚大陆的亚历山大大帝视察希腊的另一座城市,遇到正躺在地上晒太阳的哲学家第欧根尼,便问他:“我能替你做些什么?”得到的回答是:“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在他看来,面对他在阳光下的沉思,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战功显得无足轻重,这两则传为千古美谈的小故事表明了古希腊优秀人物对于灵魂生活的珍爱,他们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显赫的权势更加高贵。

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

英国作家王尔德到美国旅行,入境时,海关官员问他有什么东西要报关,他回答:“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

”使他引以自豪的是,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他拥有不能用钱来估量的艺术才华。

正是这位骄傲的作家在他的一部作品中告诉我们:“世间再没有比人的灵魂更宝贵的东西,任何东西都不能跟它相比。

”第一重要的是做人人活在世上,除吃睡之外,不外乎做事情和与人交往,它们构成了生活的主要内容。

做事情,包括为谋生需要而做的,即所谓本职业务,也包括出于兴趣、爱好、志向、野心、使命感等等而做的,即所谓事业。

童心的读后感

童心的读后感

童心的读后感在我阅读童心的过程中,我深深被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

这本书以其独特的叙述手法和深邃的主题,让我重新审视了孩子们的世界和内心。

我认为,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成功地引发了我对童真世界的思考,同时让我看到了作者对孩子们深深的热爱和尊重。

首先,童心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孩子们的世界。

在书中,孩子们的天真、热情、诚实和纯真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他们的世界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和对未来的期待。

他们的行为和言语常常不受成人的约束,因此他们能看到成人世界所忽视的美好。

例如,书中的孩子们能欣赏到美丽的日出,能感受到雨滴落在手心的清凉,能听到风儿拂过脸颊的轻唱。

而成人的世界却常常因繁杂的琐事和规矩的束缚,失去了这些美好的感受。

其次,童心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过程。

书中的孩子们从一个懵懂无知的状态,逐渐接触并理解了成人世界的规则和秩序。

他们经历了失败、挫折,也获得了成功和认可。

他们的成长过程充满了变化和挑战,但他们始终保持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种成长的过程,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独特的,对于成人来说也是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的。

最后,童心这本书中传递的信息和思想对当今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作者通过描绘孩子们的世界,批判了成人世界中的虚伪、功利和冷漠。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常常忽视了内心的童真和善良。

作者通过书中的故事告诉我们,保持一颗童心,能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纯真和善良,能让我们看到生活中的美好,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因此,我认为童心这本书是一部深入人心的作品。

它以独特的手法和深邃的主题,让我们重新审视了孩子们的世界和内心。

它告诉我们,保持一颗童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财富之一。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应该像孩子们一样对未知充满好奇,对生活充满热爱,对他人的感受保持敏感和理解。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保持自己的本色,同时也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温暖和善良。

儿童文学经典赏析童心的感悟读后感

儿童文学经典赏析童心的感悟读后感

儿童文学经典赏析童心的感悟读后感儿童文学经典赏析童心的感悟读后感儿童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以儿童为受众对象,通过独特的叙述方式和情节设计,以及深入浅出的语言表达,传递给儿童读者丰富的情感和智慧的教育引导。

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更是一种启发儿童思想、培养情操的饮料。

在这篇文章中,将对一些儿童文学经典作品进行赏析,并从中体会到童心的感悟。

首先,我们来谈谈《小王子》这本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

这本书以一位小王子的奇幻旅程为线索,通过他与各种各样奇特的星球居民和动植物进行交流,揭示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真谛。

儿童读者在阅读这本书时,不仅仅是享受一次奇妙的冒险旅程,更是通过小王子的成长历程感受到了友谊、爱和责任的重要性。

童心的纯真与理解力的启蒙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合,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获得了情感上的启迪。

另外一本备受赞誉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安徒生童话》,这是一本由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创作的儿童文学集。

通过一系列独具匠心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安徒生揭示了人类的善恶、道德观念和生活哲学。

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刻画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和各种神奇的事件,更是通过对儿童生活和成长问题的深入探讨,引导儿童读者思考人生的真谛和价值观的塑造。

童心的纯真和幼稚又在这些童话故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儿童读者在阅读和理解这些故事时得到了智慧和感悟。

除了以上提到的作品,《爱丽丝梦游仙境》、《汤姆·索亚历险记》等也是儿童文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每一本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感悟,它们通过童心的视角和纯真的思维,充满了对世界的探索和对人生的思考。

同时,这些作品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遥远而美好的童年回忆,让我们重拾童年时的天真、快乐和梦想。

通过对儿童文学经典作品的赏析和阅读,我们能够感受到童心的力量和智慧。

那种对世界的无尽好奇和对未知的勇往直前,正是儿童文学作品所希望传递给读者的。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忽略了内心的童心,忘记了生活中的美好和纯真。

童心周国平读后感

童心周国平读后感

童心周国平读后感
读周国平谈童心的文字,就像是在和一位睿智又亲切的老友聊天,他把那些关于童心的微妙之处,都给一股脑儿地抖搂出来,让我一边读一边不住地点头,还时不时地笑出声来。

周国平说童心是一种真诚。

这可太对了!你看那些小孩子,心里想啥嘴上就说啥,才不管这话会不会得罪人呢。

就像我小侄子,有一次家里来客人,客人问他自己做的菜好不好吃。

他皱着小眉头说:“不好吃,没有妈妈做的好吃。

”把客人弄得有点尴尬,可我们却觉得这孩子真实得可爱。

我们大人呢,有时候为了各种面子啊、关系啊,说话都得在脑子里转好几个弯儿,早就把真诚给弄丢了。

读完这部分我就在想,要是我们能像孩子一样,保持这份真诚,这世界得多简单美好啊。

他还提到童心是一种好奇。

这又让我想起那些小朋友们,眼睛里总是闪着好奇的光。

我邻居家的小女孩,看见一只小蚂蚁都能蹲在那儿看半天,还不停地问:“小蚂蚁要去哪儿呀?它的家在哪里呢?”而我们大人呢,每天忙忙碌碌,对周围的世界都变得麻木了。

路边新开了一家小店,我们可能都不会多看一眼,更别说去探究里面有啥新鲜玩意儿了。

这童心的好奇就像是一把钥匙,能打开一扇扇发现新事物的大门,可我们却把这把钥匙弄丢了,多可惜呀!
文中让我感触很深的还有童心的纯粹。

孩子的快乐特别简单,一颗糖、一个小玩具就能让他们高兴半天。

不像我们大人,有了房子还想要更大的房子,有了钱还想要更多的钱,总是在追求更多的东西,却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有时候为了那些所谓的目标,忙得晕头转向,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

要是我们能像孩子一样,用纯粹的心去感受生活,享受当下的小确幸,那该多好啊。

周国平散文摘抄及点评

周国平散文摘抄及点评

周国平散文摘抄及点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欢迎借鉴与阅读!周国平散文摘抄及点评——感情的极端是痴,思想的极端是疯。

——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一旦成为时髦,就必然贬值.——中国人是一个老是开会而很少开玩笑的民族。

——依我之见,尼采在死后的一百年间遭到了两次最大的歪曲,第一次是被法西斯化,第二便是被后现代化。

——一切重要的争论都源于价值观的分歧,双方所维护的都是某一种不容忽视的正面价值。

…透彻的说,价值无争论,只有选择。

因此辩论的真正使命不是在两者之间一决胜负,而是寻求对两者最大限度兼顾的最佳方案。

——有单纯到复杂,再复归成熟的单纯,我名之智慧。

有混沌到清醒,再复归自觉的混沌,我名之彻悟。

——知识关心人的限度之内的事,智慧关心人的限度之外的事。

——成熟了,却不世故,依然一颗童心。

成功了却不虚荣,依然一颗平常的心。

兼此二心者我之为慧心。

——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脱俗,最高是返璞归真的平凡。

——不避平庸岂非也是一种伟大,不拒小情调岂非也是一种大的气度?——‚你智慧吗‛‚当然—因为我不聪明。

如果不智慧,我还有什么优点呢?‛——凡审美力锐利的人,对功利比较糊涂,而利欲熏心的人对美则不甚留意。

有艺术气质的人在社会阅历方面大多处在不成熟的童稚状态。

——真正有独特个性的人并不竭力显示自己的独特,他不怕自己显得于旁人一样。

那些时时处处想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人,往往是一些虚荣心十足的平庸之辈。

——幽默是对生活的一种哲学式态度,它要求于生活保持一个距离,暂时以局外人的眼光来发现和揶揄生活中的缺陷。

——西方人在危险当头时幽默,而中国人在危险过后幽默。

——与过分玩世不恭的人打交道,我会恼怒,这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和一个过分认真的人打交道,因为我无法摆脱他,和他甚至不能开一句善意的玩笑,当我不得不和这样的人耐心周旋时,我觉得自己是在被迫演戏,扮演和他一个和他一样沉重的角色。

演这样的戏未免太沉重了。

——人得病只有两种,一种是不必治的,一种是治不好的。

散文诗《童年》阅读赏析

散文诗《童年》阅读赏析

散文诗《童年》阅读赏析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笑脸照亮了我的童年。

朝阳爬上海面,雾气散了,一万颗金星在波涛上跳动,第一线春光印进了小小的心,我在紫云英的绿茵上打滚,在暖洋洋的潮水里濯脚,听鹧鸪在嫩绿丛中试着它的新声,杨柳枝头盘绕着青油油的潮气,不知道这是云,是雾,抑是昨夜农家遗留下的炊烟?白鸟在波涛上缓缓地翱翔,蓦地,像中了弹一样地直落到水面,又霍地飞了上去,它已经找到了它的丰盛的早餐。

雄健的翼子在蓝天里划开一线笑痕。

我的心里也漾起了一线笑痕。

心花开了,我笑着跳着,珍视我自己的童年。

我笑着跳着,珍视我自己的童年。

在石榴花开得火一般红的时候,我骑上牛背,缓缓地踱过了绿的原野。

我唱着情歌,虽然并没有情人;我觉得自己是凯旋归来的英雄,虽然并没有打过仗。

看,这世界是多么幽秀,多么美丽。

这世界是多么幽秀,多么美丽。

夜,她在我回忆里留下难忘的'倩影。

月是她的脸,一抹轻云是她的笑靥,几颗星星是她的眼睛,晚风吹过垂杨,这上面散布着她的风韵。

我在她的膝上跳舞。

我在她的怀里熟睡。

我笑着跳着,我的青春是一盆火,融融的是热烈,旺旺的是光明。

在童年的宝座上我跨着长虹,邀游于大漠似的天空,我撷着轻云,摘着星星。

童年,梦一般的童年。

1.选文用空行的形式,把内容分成了三部分,试概括三部分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在写作时,把每一部分的最后一句作为下一部分的开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笑脸照亮了我的童年”一句的含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4.作者为什么称“童年”是“梦一般的童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5.你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谈谈你的感受。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周国平散文》读后感1我读周国平写的__,有的就像他对尼采的作品产生一种无比的喜悦一样,我对他的一些观点产生了很大的共鸣。

周国平对人生的指导思想很简单,第一条是快乐。

我对人生的看法和他是一致的。

我们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就要珍惜我们的生命,去享受我们的人生,这中间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快乐。

生活中不免有许多困难挫折,对待它们,我们当然要选择乐观的面对,而不是痛苦的不敢面对。

我们正值青春年华,这是人生中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快乐是天经地义的。

周国平写道,他最讨厌那种说教,什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什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仿佛青春的.全部价值就在于为将来的成功而苦苦奋斗。

是啊,我们总是想到以后会幸福,只要现在付出自己的全力去苦苦奋斗。

生命本身就是很神奇的,为什么总要一味地把幸福向后推,而要放弃享受现在生命的美妙呢?我们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一种拒绝幸福的做法。

人只有一个青春期,要享受青春,也只能是在青春期。

有一些享受,过了青春期诚然还可以有,但滋味是不一样的。

当然,这快乐并不代表什么都不做,整天荒废生命,这无异于慢性自杀,快乐也充盈在我们每天奋斗的那份充实感中。

这就牵出了第二条指导思想,那就是“可持续的快乐”青春终究会消逝,如果只是及时行乐,毫不为今后考虑,倒真会"老大徒悲伤"了。

“可持续的快乐”就要求我们既要珍惜真实的今天,也要适当的考虑快乐的持续性,如此,我们必须靠我们的双手来打下我们明天快乐的基础。

重要的是,要使快乐本身不但是快乐,而且具有生长的能力,能够生成新的更多的快乐。

什么叫做更多的快乐呢?它应是精神上的享受,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书,读好书。

我们倘若能够通过读书、艺术形成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我们的身上就拥有了一个永不枯竭的快乐源泉。

这种快乐时不会变成虚无,它始终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于我们的思想中。

这两条指导思想是相辅相成的。

读《周国平散文精选》有感

读《周国平散文精选》有感
周国平在《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中谈到读书时说:“读到精彩处,往往情不自禁地要 喊出声来:这是我的思想,这正是我想说的,被他偷去了!有时候真是难以分清,哪是作 者的本意,哪是自己的混入和添加。沉睡的感受唤醒了,失落的记忆找回了,朦胧的思绪 清晰了。”这正是我读《周国平散文精选》时的感觉。
周国平的散文正如其极力推崇的明代文人袁中郎一样,追求的就是“平淡有味”的境 界,娓娓道来,好像是从心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一般。他所说的不是道理,只是自己的 感觉,而这应该就是“已臻化境”的程度吧。他的文章大多在探讨生命、时间、回忆等深 刻的哲学命题,但是哲学在他笔下却如花草一样清新可爱,如同一篇篇生命的游记,因为 他已经把对生命的理解融进了自己的体内。
下面就是他关于爱情、婚姻和家庭的精彩论述: 1.一个男人真正需要的只是自然和女人。其余的一切,诸如功名之类,都是奢侈品。 2. 对待女人的最恰当态度是,承认我们不了解女人,
永远保持第一回接触女人时的那种新鲜和神秘的感觉。 3.相爱的人给予对方的最好的礼物是自由。
两个自由人之间的爱,拥有必要的张力。这种爱牢固,但不板结;缠绵,但不粘滞。 没有缝隙的爱太可怕了,爱情在其中失去了自由呼吸的空间,迟早要窒息。 4.男女之爱往往从艺术境界开始,靠技术境界维持,到维持不下去时,便转入魔术境界。
——P16 在黑暗中并肩行走
在黑暗中与信任的人行走,是一种幸福的感觉。不需要语言,不需要眼神的接触,两 个人的安静是美好的,而一个人的安静、孤独更是是珍贵的。
诗人、艺术家因孤独而生也因孤独而死,孤独为艺术家们提供创作原动力,同时也把 他推向边缘。凡高割下了耳朵,死在了画里,海子在长城边卧轨,伟人们不断地结束他们
往。
就像周国平在《平淡的境界》中说的那样“平淡不仅是一种文字的境界,更是一种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国平散文《童心》赏析
成熟了,却不世故,依然一颗童心。

成功了,却不虚荣,依然一颗平常心。

兼此二心者,我称之为慧心。

童心和成熟并不相互排斥。

一个人在精神上足够成熟,能够正视和承受人生的苦难,同时心灵依然单纯,对世界依然怀着儿童般的兴致,这完全是可能的。

我不认为麻木、僵化、世故是成熟,真正的成熟应该具有生长能力,因而毋宁说在本质上始终是包含着童心的。

儿童的可贵在于单纯,因为单纯而不以无知为耻,因为单纯而又无所忌讳,这两点正是智慧的重要特征。

相反,偏见和利欲是智慧的大敌。

偏见使人满足于一知半解,在自满自足中过日子,看不到自己的无知。

利欲使人顾虑重重,盲从社会上流行的意见,看不到事物的真相。

这正是许多大人的可悲之处。

不过,一个人如果能保持住一颗童心,同时善于思考,就能避免这种可悲的结局,在成长过程中把单纯的慧心转变为一种成熟的智慧。

由此可见,智慧与童心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实际上是一种达于成熟因而不会轻易失去的童心。

《圣经》里说:“你们如果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子,就一定不得进天国。

”帕斯卡尔说:“智慧把我们带回到童年。

”孟子也说:“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

”说的都是这个意思。

童年是灵魂生长的源头。

我甚至要说,灵魂无非就是一颗成熟了的童心,因为成熟而不会再失去。

圣埃克絮佩里创作的童话中的小王子说得好:“使沙漠显得美丽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着一口水井。

”始终携带着童年走人生之路的人是幸福的,由于心中藏着永不枯竭的爱的源泉,最荒凉的沙漠也化作了美丽的风景。

问:什么原因能使一个人显得年轻呢?譬如说,许多人都觉得你看起来很年轻。

答:我想最主要的也许是一个人的头脑不要太复杂。

我在社会处世方面还是比较简单的,弄不懂的事情就不去弄它。

我相信,一个人简单就会显得年轻,一世故就会显老。

在孩子眼中,世界是不变的。

在世界眼中,孩子一眨眼就老了。

电视镜头:妈妈告诉小男孩怎么放刀叉,小男孩问:“可是吃的放哪里呢?”
当大人们在枝节问题上纠缠不清的时候,孩子往往一下子进入了实质问题。

鉴赏:
文章题目为《童心》,实际上论述的是一个人如何永远保持一颗不泯的童心。

童心是什么?第二段中有明确的答案:心灵单纯,对世界怀着儿童般的兴致。

所谓的慧心无非就是童心加上平常心而已。

弄清楚了这两个概念以后,作者就进一步论述童心对于人生的重要作用:由于有了童心,人才能善思考,有智慧,丢掉偏见和利欲;由于有了童心,人才会“心中藏着永不枯竭的爱的源泉”,幸福年轻地走完人生旅程。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童心或曾经有过童心,能够始终保持的,却并不是太多,正如文章中所说,随着生活阅历的增长,随着困难和挫折的屡屡出现,我们可能就会变得“麻木、僵化、世故”,久而久之,也就失却了一颗本不该失去的童心。

按照大多数人的说法,可能是一种“成熟”。

但是,这种成熟却使我们永远不会对生活产生新鲜感,不会对生活中的美好或丑陋的事物表现出明显的好恶。

更可怕的是也对自己从事的事业缺少了创造、探究和智慧。

说到底,这不是真正的成熟,因为成熟的人不仅能够“正视和承受人生的苦难,同时心灵依然单纯”。

也就是说,
他们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和信心,对人生始终赋予了希望和憧憬。

即使遭遇到很多的不幸和挫折,也不气馁、不自卑,仿佛生活中永远都是“美丽的风景”,让人总能产生新鲜和美好的感受。

正如孩子走入琳琅满目的百货商场,或踏入优美多姿令人心旷神怡的大自然之中。

因此,作者认为“智慧和童心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种达于成熟因而不会轻易失去的童心”。

如果我们要具有智慧,必须要具有真正的童心。

文章还谈到一个人年轻的原因,认为主要是“头脑不要太复杂”。

这儿的复杂不同于上文所说的具有创新和探究的智慧,指的是“社会处事方面”,要“简单”,“弄不懂的事情就不去弄它”。

说得明白点就是要将自己的智慧用在发现世界、探究世界方面,对于生活中与人交往则应该越单纯越好,不要存有过多的想法,显得很世故,把本来很简单的问题搞得复杂化,不仅消耗了时间和精力,影响了干事业的智慧,还会使自己变得比实际年龄要老。

最后两段文字具有比较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用童心看世界,世界是简单的、不变的,没有像成人那样,也可以说像失却了童心的成人那样,将世界看得那样复杂而多变。

但是童心又是很容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失去的,没有了童心的人也就老了。

末一段的“电视镜头”实际上是文章运用的例证法,用以说明由于童心的可贵。

我们读完文章,大概都会有一种体会,究竟它是一篇议论文呢?还是一篇散文?我想,文体不是主要的,关键是它能够给我们以启示,引起我们的思考,使我们明白保持童心的重要意义,这就够了。

至于文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随它好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