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与政策(PPT 74张)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政策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政策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和发展的学科。
它关注经济的总体规律,探讨国民经济总量的决定因素、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原因,以及实现全民福祉的政策方案。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涉及一系列的经济指标和概念,同时也与一揽子宏观经济政策密切相关。
以下将详细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政策。
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1. 总量优先原则:宏观经济学关注的是经济的总量,如国民生产总值(GDP)、总就业人数等,而不仅仅关注个体的经济行为。
总量优先原则强调经济体的总体表现和总体发展趋势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2. 收入-支出模型:收入-支出模型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种基本模型。
该模型认为,经济总需求由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组成。
通过调控这些因素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3. 内生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由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推动的。
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创新能力,而资本积累则是通过投资来扩大生产规模。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4. 有效需求:有效需求是指能够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需求总量。
对于一个经济体来说,有效需求的增加可以提升经济活动水平,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的繁荣。
5. 前瞻性决策:宏观经济学认为,经济主体的决策往往具有前瞻性,即考虑到未来的变化和预期的经济情况。
前瞻性决策对于经济发展的趋势和预测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宏观经济政策1.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形势采取的调控货币供给和利率等手段的政策。
通过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水平,中央银行可以影响经济的总需求和通货膨胀等因素,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
2.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根据经济形势调整预算支出和税收等手段的政策。
通过增加或减少政府的支出和税收来刺激或抑制经济活动和消费,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稳定。
3. 外汇政策:外汇政策是国家为了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和稳定汇率而采取的政策。
通过调节汇率水平和限制外汇交易等手段,国家可以影响出口和进口的比例,对经济进行调控。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中文版课件第6章

AC = F/Q + c = n x F/S + c
–行业内厂商数量越多,平均成本越高
(6-6)
不完全竞争理论
图6-3: 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
成本 C, and 价格, P
CC
AC3
P1
E
P2, AC2
AC1
P3 PP
n1 n2
n3 厂商数量, n
不完全竞争理论
• 厂商数量和价格
– 特定厂商制定的价格是由行业内厂商数量决定的。
不完全竞争理论
– 假设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 Q=A–BxP
– 那么厂商面临的边际收益曲线为:
(6-1)
MR = P – Q/B
(6-2)
• 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 平均成本(AC)是总成本除以产量
– 边际成本 (MC) 是指厂商在现有产量下再生产一单位 产出所需要的支出。
不完全竞争理论
– 当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时,边际成本通 常会低于平均成本。
▪ 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模型(如李嘉图模型)都包含
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假设条件:
• 增加生产某商品所需的所有要素的投入会使该产品的
产量同比例增加。
▪ 在现实中,很多产业都有规模经济的特征(也称为
规模报酬递增)。
• 规模越大,生产效率越高。
规模经济和国际贸易:概述
▪ 在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的条件下:
• 产出的增长比例比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高 •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张,平均成本(单位成本)
不完全竞争理论
图 6-1: 垄断定价和生产决策
成本, C and 价格, P
垄断利润
PM AC
AC
MC MR
经济学原理课件-六要素市场分析

02
劳动力市场分析
劳动力需求与供给
劳动力需求
企业根据生产需求和市场条件,对劳动力的数 量和技能提出要求。
劳动力供给
要点三
监管与规范
为了保证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需要 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和规范。这包括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监管机构、 加强信息披露等。通过这些措施,可 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市场的公 平和透明。
04
土地市场分析
土地需求与供给
土地需求
由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等推动的对土地的需求。
土地供给
知识产权交易和转化运用
知识产权交易
知识产权交易是指将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商品 进行买卖的行为。常见的知识产权交易方式 包括专利转让、商标转让、著作权转让等。 通过知识产权交易,可以实现知识产权的优 化配置和有效利用。
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是指将知识产权转化为实 际生产力或商业利益的过程。这包括将专利 技术应用于产品生产、将商标用于品牌推广、 将著作权用于文化创意产业等。通过知识产 权的转化运用,可以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 展。
企业家报酬激励机制设计
薪酬激励
通过设计合理的薪酬结构,将企 业家的个人收益与企业绩效挂钩, 激励企业家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股权激励
给予企业家一定的股权,使其成 为企业的所有者之一,从而激发 其积极性和创造力。
声誉激励
通过授予荣誉称号、参加高端论 坛等方式,提高企业家的社会声 誉和地位,增强其荣誉感和使命 感。
05
公共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政策

公共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政策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在市场中的作用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的学科。
它涵盖了许多重要的原理和政策,旨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公正的平衡。
以下是公共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政策。
一、市场失灵理论市场失灵是指在自由市场中,由于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导致资源配置出现扭曲和效率低下的情况。
当市场无法提供公共产品、存在外部性或存在信息不对称时,市场失灵就会发生。
公共经济学通过研究这些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后果,提供政府干预的理论基础。
二、公共物品与外部性公共物品是指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且一人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使用的产品或服务,如国防和公共道路。
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无关方产生的影响,可以是正面的(正外部性)或负面的(负外部性)。
政府在公共物品和外部性领域的干预旨在解决市场无法有效提供的问题。
三、纳税与公共支出公共支出是政府通过税收收集的资金用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在选择税收政策时,公共经济学侧重于考虑公平性、效率性和威慑性等因素。
纳税也与经济收入的再分配有关,政府可以通过调节税率和税收基数来实现社会公正。
四、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研究个体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问题。
个体福利是指个人根据自身需求和欲望进行选择时所获得的效用。
社会福利是指整个社会在给定资源下的总体福利状况。
公共经济学通过分析个体和社会福利的差异,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指导。
五、收入分配与贫困收入分配和贫困问题是公共经济学关注的重点之一。
公共经济学通过研究收入不平等和贫困的原因和影响,提出政府可以采取的干预措施,如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实现社会公正和经济稳定。
六、市场竞争政策市场竞争政策旨在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和有效性。
政府通过监管和反垄断政策,防止垄断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市场公正竞争。
七、环境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研究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政府干预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公共经济学提供了环境外部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框架,促进了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
微观经济学原理与政策

微观经济学原理与政策微观经济学原理与政策是经济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研究个体经济行为与市场运作的原理,以及政府干预的影响和政策选择。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微观经济学原理与政策的相关内容,包括需求与供给、消费者行为、产业组织、市场失灵及政府干预等。
一、需求与供给需求和供给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需求表示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所表示的购买意愿,供给则表示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决定了市场价格和交易量。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是图形化表示需求和供给关系的工具。
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表明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
供给曲线向上倾斜表明价格上升时,供给量增加,反之亦然。
需求与供给的交点就是市场平衡点,即市场价格和交易量的确定。
二、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研究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的决策过程。
在做出购买决策时,消费者通常会考虑价格、个人偏好、收入水平等因素。
消费者行为的一个重要理论框架是边际效用理论。
边际效用指的是消费每多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所获得的额外满足程度。
根据这一理论,消费者在分配有限收入时会使边际效用相等的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比率相等。
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需求,制定合适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
三、产业组织产业组织研究市场上企业的行为和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包括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竞争市场等。
不同的市场结构对企业行为和市场效率有不同的影响。
垄断市场是指只有一个供应商或卖方在市场上提供商品或服务。
在垄断市场中,供应商可以通过限制产量和提高价格来获得更高利润。
政府在垄断市场中通常会采取反垄断政策,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几家大企业主导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企业通常通过价格战和非价格竞争手段来争夺市场份额。
完全竞争市场是指有许多供应商和需求者在市场上自由竞争。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没有企业能够单独影响市场价格,所有企业都必须接受市场价格。
四、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分配资源的情况。
经济学课件word版

经济学课件1. 介绍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与利益分配的学科,旨在理解经济活动和决策的原理和机制。
本课程将以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为主要内容,涵盖供求关系、市场结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思考能力,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提供经济学知识和分析工具。
2. 课程内容2.1 宏观经济学2.1.1 宏观经济学的定义与目标•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目标2.1.2 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概念与计算方法•GDP的组成部分•GDP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1.3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定义与影响因素•经济增长模型:凯恩斯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等•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与政策2.1.4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概念与影响因素•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与通货膨胀率的计算方法•通货膨胀的影响与稳定政策2.1.5 失业•失业的定义与分类•失业率的计算方法与影响因素•失业的影响与政策2.2 微观经济学2.2.1 微观经济学的定义与目标•微观经济学的定义•微观经济学的研究目标2.2.2 供求关系和市场结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概念与图示•市场平衡与价格决定机制•市场结构: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完全竞争等2.2.3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的原因与类型•政府干预与市场失灵调控•外部性与公共物品的问题2.2.4 个体决策•边际效用与效用最大化原理•边际成本与厂商最优化原理•供给函数与成本函数的表示与解释3.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践演示等。
学生将通过实际案例和实际数据的分析,提高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师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 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小组项目和期末论文。
其中,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30%,小组项目占总成绩的40%,期末论文占总成绩的30%。
通过这样的多元化考核方式,旨在全面评估学生对经济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均衡产出收入相关知识(PPT 74张)

45° 线交点图(图3-6)
图3-6
我们可以用图3-6说明 均衡收入条件AD=Y。 事实上,图3-6是方程 式AD=Y解的图示。 f(y)
45°线
C=Co+cy
AD=Y
AD>Y
AD<Y AD
AD 45° y0
0
Y
Y0
Y1
Y
3.1.5 总结
1. 均衡收入(产出)是一定条件下可以持续进行下去的收 入水平。 2. 我们最终要建立的均衡收入决定模型是总需求—总供给 模型。
P
AD曲线
0
图3-1
Y
3.1.2 总供给(图3-2)
总供给 量 supply)是 一个经济中各个单位生 产的产品和服务总量。 总供给曲线是总供 给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 系。
P AS曲线
注意,横轴代表的 收入(产出)是实际 收入!
0
图3-2
Y
3.1.3 均衡收入的一般条件(图3-3)
均衡收入(产出)的定 义:均衡收入是不存在 调整趋势的产出水平 均衡收入的一 般条件:均衡收入 是总需求和总供给 相等时的收入 。
Y
例
例:假设简单经济中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那么,储蓄 函数为S=Y-C=-100+0.2Y,边际储蓄倾向为0.2。当收入 Y=1000时,储蓄S=100,平均储蓄(倾向)为S/Y=0.1。不 难看出,一般来说,平均储蓄倾向不是常数。
节俭的悖论(3-11)
S’ S S0 Y0 I Y
° AD函数与均衡收入
所以,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的情况下,有效需求决定 均衡收入,即均衡收入的条件为: Y=AD 问题是,AD取决于哪些因素呢?当然,AD肯定依赖于 收入(产出)Y,如果我们能够说明AD如何依赖于Y,即写 出AD函数,那么,均衡收入也就被决定了。
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十一版)英文版课件C01_Krugman_11e

Gains from Trade (2 of 4)
2. How could a country that is the most (least) efficient producer of everything gain from trade? ▪ Countries use finite resources to produce what most productive at (compared to their other production choices), then trade those products for what they want to consume. ▪ Countries can specialize in production, while consuming many goods and services through trade.
Copyright © 2018, 2015, 2012 Pearson Educ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What Is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bout? (1 of 3)
•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is about how nations interact through trade of goods and services, flows of money, and investment.
•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is an old subject, but continues to grow in importanc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成本 $1,000
∆TC = $2000
边际成本 (MC)
$2.00
1000
∆Q = 800 ∆Q = 600 ∆Q = 400 ∆Q = 200
经济学十大原理
$3,000
∆TC = $2000 ∆TC = $2000
$2.50
$3.33
1800
2400
$5,000
$7,000
∆TC = $2000
当一个经理在考虑是否要增加产出时, 她会在增加
的劳动力与原材料的成本和额外的收益之间进行 比较
经济学十大原理
23
例 : 农民Jack的成本
农民 Jack 必须为土地支付$1000/每月,不管他种
植多少小麦
一个农场工人的市场工资是$2000/每月 因此农民Jack 的成本与他生产多少小麦有关系….
29
3000 $11,000
经济学十大原理
为什么边际成本重要
农民 Jack 是理性的,并打算最大化他的利润。为
了增加利润,他应该生产更多还是更少的小麦?
为回答这个问题,农民 Jack需要“考虑边际条件” 如果多生产小麦的成本 (MC) 小于出售它的收益,
那增加产量,Jack的利润也会增加
重商主义 15~17世纪
重农主义 17世纪下半叶
财富是有使用价 值的物质产品, 财富的创造即纯 产品的生产
古典(政治)经济学 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
英国:配第、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 法国:布阿吉尔贝尔、西 斯蒙第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867年马克思《资本论》
财富的客观论: 马克思将古典政治经济学、黑格 尔的辩证法和空想社会主义的经 济理论结合起来 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 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0
$2,000 $4,000 $6,000 $8,000
5
经济学十大原理
3000
$1,000 $10,000
$11,000
25
例 : 农民 Jack 的总成本曲线
Q (蒲式 耳小麦)
$12,000
总成本 $1,000
$3,000 $5,000 $7,000 $9,000
$10,000
总成本
0
1000 1800 2400 2800
经济学十大原理
24
例 : 农民Jack的成本
L Q 土地的成 劳动的成 (工人的 (蒲式耳小 本 本 数量) 麦)
总成本 $1,000
$3,000 $5,000 $7,000 $9,000
0
1 2 3 4
0
1000 1800 2400 28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新古典经济学 1890年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财富的主观论: 有形商品带来的欢乐或效用才是 财富的本质 研究欲望与稀缺之间的关系,淡 化政治因素
经济学研究什么问题
稀缺性: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经济学: 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比如: 人们决定购买什么, 工作多长时间,储蓄多少,
消费多少 企业决定生产多少,雇佣多少工人 社会决定如何在国防、消费物品、环境保护和其 他需求之间分配资源
经济学十大原理
17
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一个例子
你需要 $100,000 开始你的业务。利率为 5%.
情形 1: 借 $100,000 显性成本= $5000借款利息 情形 2: 使用$40,000储蓄,并借$60,000 显性成本= $3000 (5%) 借款利息 隐性成本= $2000 (5%) 损失了你原本可以获得的
21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三: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理性人:
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的边际变动来做出决策
边际变动 – 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经济学十大原理
22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三: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例如:
当一个大学生考虑是否要多上一年学时,他会比
较学费加上损失的工资和多上一年学所增加的额 外收入
比较优势: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
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能力
贸易的利益来源于比较优势(机会成本的不同),
当每个国家专门生产它具有比较优势的物品时, 所有国家的总产量会更高,世界的“经济蛋糕” 也会更大
经济学十大原理
37
阿根廷和巴西每个月都有10,000个劳动小时 在阿根廷, 生产1磅咖啡需要2个小时 生产1瓶酒需要4个小时 在巴西, 生产1磅咖啡需要1个小时 生产1瓶酒需要5个小时 哪个国家在生产咖啡上有绝对优势?哪个国家在生 产酒上有比较优势?如果这两个国家相互交易,每 个国家将出口哪种产品?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10
经济学研究什么问题
稀缺性: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经济学: 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比如: 人们决定购买什么, 工作多长时间,储蓄多少,
消费多少 企业决定生产多少,雇佣多少工人 社会决定如何在国防、消费物品、环境保护和其 他需求之间分配资源
人们做出决策时需要比较可供选择行动方案的成
本与利益
任何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
放弃的东西
这是人们做决策的相关成本
经济学十大原理Hale Waihona Puke 15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 东西
例如:
上一年大学的机会成本不仅仅是学费,书籍,住房 和伙食的钱全部加起来,还包括由于没有工作而损失 的工资 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不仅是票价,还包括你呆在 剧院的时间的价值
33
参考答案
思考:
你最初花在维修上的 $1000没有任何影响,重要
的是边际修理(变速器)的收益与成本
由A情形到B情形激励的改变导致你决策的改变
34
人们如何相互交 易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原理 5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人们可以专门生产一种物品或劳务并用来交换其他
物品或劳务,而不必自给自足
$40,000 的利息
在两种情形中,总成本(显性 +隐性)都是 $5000
经济学十大原理
18
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
会计利润
= 总收益-总显性成本
经济利润
= 总收益-总成本(包括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会计利润没有考虑隐性成本,因此会计利润要大
于经济利润
经济学十大原理
19
主动学习
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
原理的应用
你准备出售一款1996年的福田野马,并且已经在 这辆车的维修上面花了$1000。然而,车的变速器 坏了,你能够选择再花$600将车修好,或者就此售 出
在下面的情形中,你应该把变速器修好吗?并解释 A. 如果变速器正常,汽车价值是$6500 。如果不 正常,则是$5700 B. 如果变速器正常,汽车价值是$6000 。如果不 正常,则是$5500
办公室的均衡租金上涨了$500/每月
在以下情形下,比较对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的影响: a. 你租用办公室 b. 你自己拥有办公室
20
主动学习
参考答案
办公室的均衡租金上涨了$500/每月 a.你租用办公室 显性成本增加了$500/每月。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 都减少了$500/每月 b.你自己拥有办公室 显性成本没有变化,因此会计利润也不会变。隐性 成本增加了$500/每月(使用你办公室的机会成本是 租用它的价格),因此经济利润减少了$500/每月
经济学原理与政策
引言
从词源上看,economy一词的词源来自希腊语
“oikos”(家政、家务)和“nomos”(规则、 次序)的组合,两者合在一起即家庭事务管理。
在西方,最早使用经济一词的是古希腊的思想家
色诺芬(约公元前430~354年),认为经济学就 是研究关于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财产的问题。
国家之间也能从贸易与专业化中受益 将他们生产的物品出口而得到一个更好的价格 从国外进口更便宜的物品而不用在国内自己生产
经济学十大原理
36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绝对优势:用比另一个生产者(或国家)更少的
投入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如果每个国家在一种物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并专门生产这种物品,那两个国家最终都将从贸 易中得到利益
$8,000 $6,000 $4,000 $2,000 $0
3000
$11,000
0
小麦的数量
1000
2000
3000
26
经济学十大原理
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 (MC)
额外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 ∆TC MC = ∆Q
经济学十大原理
27
总成本与边际成本
Q (蒲式耳 小麦) 0
∆Q = 1000
经济学十大原理
16
企业的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显性成本: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
例如:支付给工人的工资
隐性成本:不需要企业支付货币的投入成本
例如:企业所有者时间的机会成本
无论对于显性成本还是隐性成本,两者对于企业
决策都是重要的
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之间的区别强调了经济学家
与会计师在分析经营活动时的重要区别
现代汉语中的“经济”含有节约、勤俭、理财和
精心管理的意思。
日本学者最早将西方著作中的economy一词译为经济 19世纪下半叶从日本引入我国 梁启超、严复则将economy译为生计
经济学十大原理
3
经济学的由来
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 态,财富在流通中增 加,获取财富(金银) 的途径是开采金银矿 和对外贸易 财富的源泉是劳动,增加 财富的途径是提高劳动生 产率和增加工人人数 研究物质财富的生产、分 配和增长等问题 财富的客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