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0至2014高考语文作文真题审题立意
2014年高考语文-写作训练立意(篇篇有例文)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1)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
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
”“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洗尽浮华见本真面对鼎鼎大名的盖达尔手提破皮箱,小学生惊异于“太不协调”,因为他不知道,一位真正有名气的人,重要的不是表面的浮华,而是其最有才能的本质。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繁缛的语句。
非常简洁)正如浩浩华夏史册那留下佳话美谈的人物,并不因为装饰浮华、自我宣扬而名垂青史,却因他们才高八斗的本质而熠熠生辉。
(由点到面,延伸到广阔的浩浩华夏的界面上来,境界开阔了。
)洗尽浮华,成就归隐之美。
没有功名又何妨,没有利禄又何妨,没有浮华又何妨?陶潜不在乎拥有官场的富贵与浮华,却崇尚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优雅生活。
他爱菊,他有菊的风骨,他赞菊的品质,他赏菊的千姿……或者说他就是菊,拥有那清奇坚毅、淡泊悠远、雅致高洁的本质。
他不屑官场的浮华,于是毅然归隐田园,任官场黑暗,勾心斗角,与陶渊明无关。
只要有心底的一份本真和淡然,何可以物我两忘,绽放生命独特的魅力。
“浮华”只会招蜂引蝶,而本质的“美艳”却经久不息,最为宝贵。
洗尽浮华,展现豪迈之气。
穿越了盛唐的浮华,听到了,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的笑声,浮华的世俗左右不了他的脚步。
他满上一杯清酒,醉舞长剑,对月长啸,飘动的衣袖浮动起一层氤氲,带着几分傲气洗去浮华。
不屑权贵,不愿附媚,他选择用最为本质的方式诠释生命的意义。
青崖白鹿,神游天姥,他活在诗的本质中。
未入仕途的浮华却不妨碍李白名垂青史,而他的诗已成为半个盛唐,成为我们民族精魂的一部分。
于是你洗尽浮华,翻越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追名逐利,才有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豁达,才有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诗情与画意。
【高考写作】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提示及参考标题

语文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提示及参考标题01.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
请以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到达金字塔顶”即意味着取得成功或目标实现;老鹰到达顶端,归功于它有一双矫健、敏捷的翅膀;蜗牛能到达顶端,则归功于它的吃苦耐劳和执著精神。
立意提示: 1 、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弥补先天的缺陷(着眼于蜗牛)2、成功离不开超群的实力(着眼于老鹰)3、如果你缺少优越的条件,你仍有成功的机会,只要你够勤奋而且有恒心;如果你拥有出众的天赋,也不排斥仍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气(着眼于老鹰和蜗牛)参考标题:1、创业中的蜗牛精神(着眼于蜗牛)2、凡人想成功,该走蜗牛路(着眼于蜗牛)3、是只蜗牛又何妨(着眼于蜗牛)4、用坚持向成功挺进(着眼于蜗牛)5、成功源于对生命的执著(着眼于蜗牛)6、执著努力,打造成功的宝剑(着眼于蜗牛)7、超群的实力是成功的保证(着眼于老鹰)02.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
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
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没有?最终是什么结果?沿着材料分析,会明确:蜗牛想干“惊天动地”的事,可因为两个目标都太遥远,使宏伟的计划流产.放弃了大目标后的蜗牛“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死于草丛.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蜗牛的悲剧对人来说应该吸取那些教训,有哪些启迪?这就是确定目标要恰当,勇于拼搏,永不放弃;正视现实,笑对人生;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人贵有实干精神.心动不如行动03.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高三高考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语文作文写作审题立意分析及范文

语言文字运用II中提到,积极入世的范仲淹也对主张隐逸的严子陵大加称颂,认为“立功与隐逸”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两面,这两面常常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身上。
而两面各偏于一面,也无不可。
对于“立功”与“隐逸”,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分析:本题要求考生围绕“立功”与“隐逸”这一对看似矛盾但实际上可以并存的观念,阐述自己的看法。
首先,需要理解材料中的核心信息:范仲淹对隐逸的严子陵的称颂,以及他提出的“立功与隐逸”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两面,这两面可以并存,也可以各有偏重。
这是立意的出发点。
在立意时,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
一方面,可以强调立功与隐逸的互补性,阐述二者在不同情境下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也可以探讨个人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找到立功与隐逸的平衡,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具体行文时,考生可以结合自身经历和观察,选取合适的文体(如议论文、记叙文等),围绕立意展开论述,注意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同时避免套作和抄袭,确保文章真实、原创。
【范文】立功隐逸,人生之双翼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在立功与隐逸之间寻求着平衡。
就如同范仲淹所言,立功与隐逸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两面,这两面可以并存在一个人的身上,也可以各有偏重。
在我看来,立功与隐逸并非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人生选择,它们如同人生的双翼,助力我们在风雨兼程的人生旅途中飞翔。
立功,是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集中体现。
它代表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的实现。
从古至今,无数仁人志士通过立功来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抱负。
无论是岳飞抗金救宋的英勇事迹,还是林则徐禁烟捍卫国家利益的正义行为,都体现了立功的精神。
立功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荣誉和地位,更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繁荣与发展。
然而,隐逸则代表着另一种人生追求。
它强调的是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是对纷繁复杂社会的回避与超越。
2014年浙江高考作文分析及训练——门与路

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
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博文引起了广大网民的热议。
•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 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 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
• 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你可 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 注意:1、立意自定,角度自选;2、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
• 作文要求:文体不限,字数800左右。
2009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题: (“绿叶对根的情意”材料)
阅读下列歌词,根据要求作文。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 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2014浙江高考作文真题练习
新材料作文——材料自拟题作文
高 考 作
话题作文
材料话题作文
文
无材料话题作文
类
型
材料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
无材料命题作文
浙江历年高考作文
2004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题: (“人文素养的提高和发展”材料
话题)
• 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某省公众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总体达 标仅为7.5%,与该省的经济发展颇不相称。该调查认为: 人文素养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修养和品质,体现了人们处 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缺乏 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 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在建设物质家园的同 时,应高度重视精神家园的建设。
5年(2010-2014)浙江高考卷语文前7题整理 含答案DOC

201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详解浙江省永嘉中学李一川张光平朱建红吴宏艳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澄澈(chéng)轻佻(tiāo)豁免权(huō)舆论哗然(huá)B.甄别(zhēn)市侩(kuài)软着陆(zháo)温柔敦厚(dūn)C.苍穹(qióng)未遂(suì)扁桃腺(xiàn)拈轻怕重(zhān)D.跛脚(bǒ)菁华(jīng)撂挑子(liào)大雨滂沱(pāng)答案:D (A. 豁免权huò;B.软着陆zhuó;C. 拈轻怕重niān)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能力层级为A。
解题思路:《考试说明》规定,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常用”就明确了考查范围,即不考冷僻字、繁难字,考查的对象一般是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
本题两个是多音字(“豁”“着”)误读,一个是易错字(“拈”)误读。
“豁”有3个读音,分别是huō、huó、huò。
读huō时一般倾向于口语和方言音,如豁出去,豁口;读huó时组词更少,只有豁拳;读huò时则组词广泛,一般用于书面语。
“着”字很常见,读音有四个,其中zhuó和zháo最难区分。
“拈”受“沾”的影响,容易错读成(zhān),其它“跛”“菁”“侩”“滂”等也非常容易错读,很能干扰做题。
本考点的复习要重点掌握形近字、同音字与多音字,不记冷僻字与繁难字。
识记多音字时,记住较少出现的音所组成的词,其它都读最常见音,这样记忆量少,效果会比较好。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季羡林先生是一位有原则的知识分子,对许多重大问题,他都提出过自己的意见,只不过他很少采取金刚怒目的方式,而是绵里藏针,微言大意。
2010年高考全国卷作文讲评(有鱼吃_还捉老鼠)

价值之花缀于Leabharlann 任枝头如果我是山,就站成一种尊严,让山花烂漫, 山风拂面,让每个角落都透着梦的语言,让我们的 价值在太阳下展现;如果我是水,就流成一种磅礴, 让小船远航,鱼儿欢畅,让我的价值随水儿流 淌 ——题记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责任,每个人都有每 个人的价值,如果你选择的是双翅,就去拥抱整片 蓝天!如果你选择的是鱼鳍,就去亲吻茫茫碧海; 如果你选择的是四足,就去体会莽莽绿林。而我选 择的是责任,是价值,我要让我的人生过得有意义。
职责是一朵芬芳的花,它开在我们人生 的各个角落,让我们时刻感受着它的芳香和 美丽。在四川地震中,一个中年男子为了自 己的职责护住了身下的四名孩子,他似乎微 笑着感受着人么用无限的崇敬为其铺就的天 路,那路旁的花朵是孩子们的微笑,那芬芳 也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任时光流逝岁月变迁, 他那份为了职责而奉献的精神将成为永恒, 在这个世界屹立成一座也不退色的丰碑。谭 千秋,这个在危难之时固守职责的人民教师 所带给沃恩的感动,将如其名字般千秋永传 诵。
2010年高考作文讲评:
有鱼吃还捉老鼠
画面描述: 桌上四条鱼、桌旁四只猫、 一只老鼠,一句话:“都什么时代 了,有鱼吃还要捉老鼠。”猫分为 两类:虽有鱼吃但仍奋力地捉老鼠 的;只顾吃鱼、有鱼吃反对捉鼠的。
4只猫的表现:(从左至右) 第1只:吃完了鱼,双手抚肚,一 幅悠然自得的样子,心满意得,表现出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第2只:听第3只猫发议论,其前 面的鱼未动分毫,表情充满狐疑,不知 该吃鱼还是该捉老鼠,作沉思状,表现 出拿不定主意; 第3只猫:态度明确,大声斥责 “捉鼠猫”,试图规劝别的猫接受他自 以为是的观点,自己不捉鼠还讽刺别的 猫,表现出一幅真理在握的样子。
职责是一曲悠扬的歌,它回荡在我们生活的 不同阶段,传诵着我们不同的生命之美。在封建制 度的压迫下,他不得不为自己的忠诚之语付出沉重 的代价,宫刑这个折磨着他的灵魂和身体的酷刑, 如一把扎在他胸口的刀,让他生不如死,但就在这 最痛苦之时,他没有舍弃自己的职责而安度晚年, 他忍痛写作,为了“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的 职责,为了父亲生前的遗愿,他苟且偷生,备受鄙 视却著成了“史家之绝唱”。司马迁这个可怜的人 啊,在巨大的痛苦中仍坚守职责,这是一种怎样伟 大的情怀? 当我们拥有了可以不去捕鼠亦可以生活美满 幸福时,别忽略了那朵永不凋谢的花朵——职责!
高考作文之2010浙江高考语文作文

2010浙江高考语文作文【篇一:2010年浙江卷高考作文分析】成人世界的傲慢——2010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题深度分析作文题: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衔食喂养衰老的母鸟。
人们把此现象称为“反哺”。
人类社会也存在类似现象。
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文化影响被称之为“文化反哺”。
千百年来,在以父辈对子辈施教为主流的正统传承方式下,文化反哺犹如潜流引而不现,但在迅疾变化的当今社会,年轻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
他们在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年长一代,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角色常常发生转换。
以“角色转化之间”为题,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文体除诗歌外不限,字数在800字以上。
深度分析:一、带材料的命题作文2010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选择带材料的命题作文,能说明的一点就是,在后话题作文时代,高考作文命题的题型相对稳定性已经被打破,2008年是命题作文,2009年是新材料作文,2010年回归命题作文。
带材料的命题作文必然会给考生带来如下困扰:里面的材料到底起些什么样的作用?题目与材料的关系怎样处理?个人以为,作为整个文题,题目还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你视材料而不见,直奔主题,应该是可以的。
材料的作用,严格意义上讲,不应该是限制,而是提醒,是点拨,是引导,单单一个作文题,怕你无从下手,没有思路,所以就有了材料,用材料来触发你的写作灵感。
从这个意义讲,“角色转换之间”,你真的突破了材料所涉及的上一代下一代的关系,而写自己与同学的关系,男人与女人的关系,并将两者之间的角色进行了转换,那么就应该是基本扣题了,不能简单鉴定为离题作文。
但,这仅仅是理论上的解读,从命题人的角度看,材料起到的作用应该更多,最要命的是,里面恰恰包含着命题意图。
你居然对我的意图不闻不问,我自然深感不爽——所谓完全符合题意与基本符合题意的偏差,恰恰就由此而产生。
二、审题,充分把握命题意图今年的浙江作文题,审题上还是有玄妙的。
2014高考语文:作文备考训练(1)——审题立意【作文提分】

2014高考语文:作文备考训练——审题立意作文提分很多的同学都问道小编姐姐这个问题,就是如何把作文的分数增加上去。
对于高中生来说,能多拿一分就是一分,对于相对比较容易提高的作文来说,怎么样来拿高分,避免不过多的失分呢?这是我们每一位要高中生,特别是高考的同学们一定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下面呢,对于作文提分,小编姐姐认为,首先呢,第一个章节就是要审题立意。
就是在写作文之前,一定要认真的审视作文要求,然后,追索出题者想要你从事的写作方向,然后确定自己要从哪个方向开始着手。
这是写作文之前必须要认真完成的一个连续性思考。
那么究竟如何看待考场作文,有两点需要明确:一、考生在考场进行的是限定时间、限定素材、限定话题甚至是限定文体的可操控式创作,而不是进行文学创作,因此不能用文学创作的方式要求考场作文。
二、考场作文的训练不是模式训练而是规范训练,任何文体可以没有模式但不能没有规矩。
参加高考阅卷的老师每年谈论最多的问题不外乎三点:一、由大学老师组成的专家组所拟定的评分细则与中学一线老师的理解有偏差。
当然无所谓谁对谁错,只是要求角度宽严的区别。
二、学生缺乏规范的文体意识,四不像的文章形式太多,记叙不是记叙,议论不像议论,甚至盲目追求文体创新。
三、学生审题立意能力差,把握不住问题实质,打擦边球,似是而非;立意层次太浅,思想枯竭。
因而中学阶段作文的规范化训练是必须认真地有计划地甚至是严格地进行的,不能以“限制学生思维个性”为借口而放任自流,毕竟中学生需要的是写出规范的文章形式,为将来的实际工作打基础,而不是为了进行文学创作,毕竟走上文学之路的少之又少。
而且不能仅用高三的一年时间做冲刺训练,它需要从基础做起,有计划的把训练任务分解到高中三年的每一个阶段。
有层次,有目标,有做法,把训练落到实处。
借鉴同行研究成果,结合自己认识体会,将陆续写一些作文训练方面的东西,希望对自己是一个提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以由抒写生活中的具体的“门与路”到抒写怎样跨人大学之门以及如何走好 大学之路。
4.选择一扇门。走好一条路。 从小就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怎样跨入一所理想的大学之门。“我”应该小 把选择的期待错看成终点,这样才能摊开理想的大门,才能走好人生之路。
5.人生路,一扇门。
之人,而我更愿为那卑渺角落里的慷慨发出敬仰的声音,即使 他们如微尘,淡泊而无闻。
•
这个世界时常显得过于忙碌,利益的争夺早已让古者恬然
处世默然奉献之言束之高阁。身边不缺勇于追求注目成功之人,
看那选秀无休止海选中浮起的欲望与期待,看那层出不穷争先
恐后在书架上占去一席之位的青春言情与致富“秘籍”。不错,
他们不失为社会前行的推力,正如古代西方有言:“人无欲望
•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 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 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
• 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 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 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物理时间随着时钟的指针分分秒秒匆匆地流逝,而人
生的时间,则由大大小小的悲喜堆叠而成过去,由错
错对对的选择建构而成未来。所以,人生的真谛不在
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认识自己,在合适的时间里做
好该做的事!
•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以“我的时间”为标
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要求】①选择角度,明确立意。②除诗歌
• 材料第一部分关于“门”和“路”的辩证关系, 实则是为后面对“大学之门”的定位做铺垫。这 种由面(人生之门)到点(大学之门)的材料设 计,实则极具指向性:“人生之门”当然可以写, 但我更希望你去写“大学之门”。
• 首先是审题要求较严格。考生在审题的时候必 须将两段综合起来思考,如果单就其中某一句话 展开立意,也许会合乎材料的某一方面的含义, 但从总体上来看就有可能偏题。这两段话的关键 处是很鲜明的,即需要考生抓住三个关键词:门、 路和大学。所以,把上述三个关键词都写入了作 文(当然可以有所偏重,但不能缺少任何一个词), 就可进人审题立意上的一类卷。而如果仅仅只是 写“门与路”,则有可能偏题。
卑微角落里的慷慨
•
我只愿放下步子,在一方静好无常的土地上,带着金砂般
渺小而闪光的品质,为世界的前行慷慨解囊。
•
——引子
•
风无偿助力,鹰得以搏击长空;土慷慨汇实,花得以纷繁
绝艳;星默然成伍,银河得以广邈非常……这世上总有那么两种
角色:一方是聚光灯与荣誉追随的领跑者,一方是倨于静隅无
谓名姓而给予助力的鼓掌的路人。历史总是将心偏予光芒独立
以“角色转化之间”为题,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 感,也可以发表见解。文体除诗歌外不限,字数在 800字以上。
• 什么叫文化反哺,材料说了,是年轻一 代对年长一代的文化影响。这句话包含着 两个要素。一是必须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 的影响。二是这影响必须是文化层面的。 那么什么才是文化层面的影响呢?材料中 同样提示了,是科学知识,是价值观念, 是生活方式,是审美情趣等等等等。
叹,过去数千个日日夜夜仿佛是为了这一天。人生之路还有许 多这样的障碍,他们看似巨石,但走远了才明白,原来当初以 为难以逾越的天堑深壑,也不过是上天为我们安置的一座座小 土丘。
• 前方的道路依然艰难而漫长:求学之路上的深邃与徘徊, 成人之路上的迷惘与挣扎,融人社会后的抉择与困苦……年轻 的我们要学的还很多。所以请大步迈向前方吧。正如简偵所言: “人生便如一首绝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不要抗拒风雨,因 为苦难是化了妆的幸福;不要沉溺于安逸,因为意外和明天不
的惋惜,因为夏叶已经绽满枝头,一树一树的碧绿在摇曳,十八年前种下的 树苗已经挺拔参天,一如今日放下过去,转身拥抱今天的我们。(引起)
•
我无数次地想着自己的未来规划,在那些未知的辽阔草原上,有一个我
从未体验过的全新世界。大学的门,确实是人生的一个垒新起点,门后有草
长莺飞也有冰天雪地,有光风霁月也有淤泥堆积,但也难以阻挡我对大学生
•
门一直为路开着。
•
我们面前的门目前只有一道,那就是大学。大学的门一边
连接已知,一边通往未知。已知的是你已一路走来,如今鼓足
活的好奇与向往。(入题)
•
而今,十八年光阴如梭而过,我已一步步到了这扇门前,身后是昨天走
过的路,身前是被门阻隔的未知的路。倚在门前,回望昨天留下的脚印,深
深浅浅,一路磕磕碰碰。路,从来不平坦,过去如此,将来的艰辛程度也只
会加剧。但我不害怕,因为脚下的路越是泥泞坎坷,留下的足迹会更加深刻
坚定。正如日本作家星野志夫所言:“如果一个人没有竭尽全力地度过冬天,
便死亡”,可这些追逐时常太过聒噪与不安。
•
于是我更愿意成为那卑渺路旁鼓掌喝彩的无声一员,正
因他更淡然,于是便更无私与自由。著名影星金·凯瑞的影
片《一个头两个大》中有这样一个感人片段,在影片结束
时所有群众演员的样貌与姓名皆一一得到展列,在惜时如
金的好莱坞大片中整整占去了五分多钟的舞台。这便是对
那些卑微而慷慨的尊敬与珍视吧!在主角无上光芒夺人心
浙江省2010——2014年高 考作文真题及分析范文
2010浙江高考作文题:角色转化之间 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衔食喂养衰老的母鸟。
人们把此现象称为“反哺”。
人类社会也存在类似现象。年轻一代对年长一 代的文化影响被称之为“文化反哺”。千百年来, 在以父辈对子辈施教为主流的正统传承方式下,文 化反哺犹如潜流引而不现,但在迅疾变化的当今社 会,年轻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他们在科 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各个方 面,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年长一代,施教者与受教 者之间,角色常常发生转换。
忍受风雪的严寒,那么他也难以感受到来自春天的巨大幸福。”都说人生就
像一场旅程,沿途会看到很多风景,遇见很多拥有新奇观点的人,有光有影,
有晴有雨,有左有右,人生之路的滋味就含在其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曾经一度是那样惧怕高考,然而当我此刻坐在考场中,当
初的怯懦巳不复存在,从容与喜悦如泉流如牧歌一样流淌心间。
是啊,终于迎来了这一天,不知有多少莘莘学子与我一样的感
•
【要求】①选择角度,明确立意。②除诗歌
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12年)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 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她上中学的女儿成 绩一直中等,但是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 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相处 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 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 掌的人。”博文引起了广大网民的热议。
•
时间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春夏秋冬,四时更替。
物理时间随着时钟的指针分分秒秒匆匆地流逝,而人
生的时间,则由大大小小的悲喜堆叠而成过去,由错
错对对的选择建构而成未来。所以,人生的真谛不在
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认识自己,在合适的时间里做
好该做的事!
•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以“我的时间”为标
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2011浙江高考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钱学森、袁隆平、宗庆后、 张艺谋、马化腾、刘翔……他们是不同时代不同行业 的成功者,有无数崇拜者和模仿者追随其后。他们做 过什么,又是怎么做的,被写进了种种励志读本,然 而,他们的成功很难复制,因为时间在变,万物在变, 一个人成功的赋予也在变。
•
时间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春夏秋冬,四时更替。
• 第三句也是从反面说的,“沉沦”的反面是什么呢?为什么会 沉沦呢?可能是因为人性的阴暗面(假丑恶)太多才会沉沦吧,孩 子王国中充满了真善美,所以才是“伟大”的。
• 综合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材料的主题应该是道德修养反面的, 是让我们保持一颗童心,多追求真善美,摒弃假丑恶。
• 2014 •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起点,也是路的终
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 2011浙江高考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钱学森、袁隆平、宗庆后、 张艺谋、马化腾、刘翔……他们是不同时代不同行业 的成功者,有无数崇拜者和模仿者追随其后。他们做 过什么,又是怎么做的,被写进了种种励志读本,然 而,他们的成功很难复制,因为时间在变,万物在变, 一个人成功的赋予也在变。
掌。
• 2013年浙江高考作文题
•
浙江省的作文题为根据一段材料写文章,如下:
•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
转弯的。
•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
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
美国作家菲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
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
综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毫写就的一句:“寄语至公堂里客,莫教冰鉴负初心!”
•
门与路
•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鲁迅先生曾
如是表达他对路的理解,而我却斗胆以为路不是被人们踩出来 的。
•
路是为了通往门。
•
寒窗苦读数十载,为了什么?没错,不就是为了能金榜题
名嘛!古时人们称之为科举,咱们现在叫它高考。这一路与各
种题目厮杀,我们终于过五关斩六将站在这最后的战场。高考 就是一条通往社会的路,它将指引你通向真正精彩的人生之门。
写作构思
1.论述“大学的门”与“大学的路”之间的关系。 从怎样进入理想人学的门,怎样走好大学的路(掌握怎样的通行证,留下怎样 的脚印)这些角度立意。 2.抒写“我”心中的“大学的门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