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大全
诗歌鉴赏的八种答题技巧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思想感情?
答题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答题时应抓住
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而不要运用自己的 联想和想象进行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 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清冷、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 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 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 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以下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六种表现手法:
1、以衬乐托景:衬包哀括情正等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 2、人音各格乐种化美修, 。辞夸手张法是。为比了喻强是调更和加突形出象,生对动偶,是比为拟了是增把强事诗物的 3、相以动互动静映衬结衬 静合, 。,可诗以人动描静写结景合物,非也常可注以重以景静物写动动态以与动静写态静的, 4、出虚中实心结;合有。时有则时是是相相辅反相相成成形形成成渲强染烈烘的托对,比以,突从出而中突心。 5、可色以彩反的衬渲感染伤。之色情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 6、近观或察由角上度而的下变。化。俯视,仰视,远眺,近看,由远到
答题步骤
一.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二.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三. 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故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 些久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鉴 赏,应将其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诗歌鉴赏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诗歌鉴赏的答题方法和技巧(一)诗歌鉴赏答题方法点拨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
①送别类。
以抒发离情为主。
②怀古类。
以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之情为主。
③思乡怀人类。
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
④战争或边塞类。
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平向往或对国家的忠勇之情为主。
⑤闲适类。
表达清闲恬淡心情或对田园、隐居生活向往之情为主。
⑥借景抒情类。
借景物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物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为主。
⑦托物言志类。
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之情为主。
⑧爱情类。
⑨民生类。
抒发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为主。
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二.找意象。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
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
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
因此我将诗歌当中较常出现的意象的喻意给学生们做了一个小结,作为一种诗歌鉴赏必须积累的知识进行归纳。
比如说XXX的清高芳洁、傲雪凌霜、坚强、不屈不挠;兰、荷的高洁;笛声的思乡怀远;竹的气节、劲健、积极向上;菊的高洁、脱俗、隐逸;松的坚贞、傲雪斗霜、有凌云志;柳的柔情、惜别怀远;梧桐的凄凉、悲伤;桃花的美人之喻;杨花的离散、漂泊之意;杜鹃的凄凉哀伤、有归家之意;牡丹的富贵、美好;禾黍代表国家昔盛今衰之悲情;青鸟往往与男女恋情与婚嫁有关;鸾鸟、凤凰喻忠臣、贤士;鹧鸪、寒蝉喻离愁别绪、羁旅伤感之情;鸿雁借指书信,也表思乡之情;鸿鹄骏马XXX喻志向远大之人;月喻思乡怀远;飞星传恨;日落、夕阳、秋天、流水代表生命短暂,时光飞逝;灞桥易水多怀送别有关;夕阳、西风、残照既表示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也代表历史的沧桑变化;《阳关三叠》多写故人友谊;《关山月》《梅花落》多指乡思乡愁;XXX喻酒;XXX、XXX指怀才不遇之人;XXX、XXX喻富商巨贾;琴瑟喻夫妇感情和谐,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答题模式:Leabharlann 必背)这个词在诗句中的意思是……,运用了……的手 法(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的景象(或情态),表现了……的气氛(或表达 了……的思想感情)。
例如: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钟”字的意思是“聚集”,这里运用拟人手法, 把大自然人格化(或赋予大自然人的情感),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大自然特别宠爱泰山,把所有的神奇秀丽 都聚集到了泰山上,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由衷赞美。
常用手法的答题模式:(必背) 1、虚实结合手法的作用:
① “……”是实写,“……”是虚写,强烈的对比, 表达了诗人的…… 。
②运用想象,扩大意境,深化主题。 2、化静为动的作用:
运用化静为动的手法,将静景写活了,给景物注入 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使景物显得生机勃勃)。 3、借景抒情的作用:
借……景,抒发了作者……之情。
三、画面描绘题: 答题要点:(必背)
找全景物,加上这些景物的修饰语或修辞,运用联想和 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这些景物连缀成画面。
如: 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 春泥”描写的画面。 1、找全景物:莺、树、燕、泥 2、找出这些景物的修饰语: 莺(早)、树(暖)、燕(新)、泥(春) 3、加上修饰语,运用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 这些景物连缀成画面。 几只早出生的莺儿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不 知谁家刚会飞的燕子已开始衔春天的泥粒,筑建新巢。
四、表达情感题: 答题要点:(必背) 通过描写……形象或景象,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如:
说说“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 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梅花纵使凋落于地,马踏车碾成为尘埃,仍是香 气不改,表达了作者独立不倚、坚持正义、孤高傲世的情怀。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及套路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及套路(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及套路诗歌鉴赏这类的考题让好多考生都很头疼,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到诗歌鉴赏这类的题的答题要点,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及套路,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诗歌中表达技巧的几大方面一、抒情手法: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二、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想象、象征、渲染烘托(衬托)白描对比、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欲扬先抑等。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诗歌鉴赏是语文试卷中一道必考题,很多学生都在这道题上栽过跟头,但是诗歌鉴赏也不是特别难的题,应对它,也是有方法的。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诗歌鉴赏答题技巧1一、答题总则:仔细审题,根据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
基本规律:1、如果问“写了什么”,则必答内容(可翻译后概括)。
2、如果问“怎样写”,则必答手法和内容(即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顺便还可以答这样写的效果和作者情感)。
3、如果问“作用(效果或好处)怎样”,则必答手法、内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么作用、效果或好处,接着答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
这样才完整,不至于无谓失分)。
4、如果问“为什么这样写”,则必答内容(即原因,可从诗句中概括,往往是对表现诗的主旨的作用,要注意“知人论世”),还要从结构上回答(即在结构上的作用)。
5、如果题目要你“简析”,则可按2的方式回答。
鉴赏诗歌的形象(一)人物形象设问方式:1、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2、这首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方法点拨:1、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细节、侧面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2、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题目等信息;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但不能任意拨高。
在此基础上明确出人物形象及其特征,典型意义。
应答步骤:1、性格+身份2、分条列举出性格而后点明身份。
答题示例: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塑造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答:塑造了一个在冷月清风、旷野孤鸿、深夜不眠的弹琴者形象。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请赏析这首诗诗人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答案】(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第六种类型:分析诗眼类(或在全篇思想 内容方面,或在全篇结构形式方面) 常式问:诗中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 中起什么作用? 变式问: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是全 诗的关键?为什么?或:诗中的哪一个词 语(句子)在全诗中具有统摄(总结)作 用?为什么? 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③点出该字如何表现了怎样的意象特点和 怎样的意境,或如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诗歌鉴赏题 答题技巧
第一种类型: ⑴分析意象类(意象即诗中描写的 人、景、物) 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哪些意象? 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 幅怎样的画面?或:这首诗歌描写 了什么样的景物? 注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
⒈离别类:双鲤、尺素(远方来信),月 亮(思乡或团圆),鸿雁(游子思乡怀亲 或羁旅伤感),寒蝉(悲凉),柳(喻离 别留念或代故乡),芳草(离愁别恨), 鹧鸪鸟(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指旅 途艰辛或离愁别绪),南浦(送别之地), 芭蕉(离情别绪),燕(惜春或恋人思念 或物是人非的变迁,或传书叙离情或游子 漂泊),关山(思家),长亭短亭(送 别),阳关曲(送别的歌声)。
⑸从观察的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 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 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 ⑹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视觉 (形和色),听觉(声),嗅觉, 味觉,触觉;或通感。
②描写人物的方法 ⑴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正面和侧 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 ⑵运用具体描写手段:语言描写,动 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 描写,细节描写。 ⑶运用修辞手法来写人:比喻,对比, 夸张,比拟,借代,双关,设问,反 问,反语。 ⑷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 渲染,烘托,象征,铺陈,白描。
第七种类型:分析人物形象 常式问:简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题步骤:①概括是什么形象。 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一形象的特 征具体表现在哪里。 ③分析诗人借这一形象表达的思想 感情。
诗歌赏析题答题技巧

诗歌赏析题答题技巧(1)“诗眼”或“炼字”型题设问方式:①对诗中某句某字,你指出写下得好不好,为什么?②从某两句中分别找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③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音有的版本并作某字,你真的:这两个字中哪个更好?为什么?④某字在表情言之有物上的促进作用就是什么?解答提示: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
设计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出这些经古人锤炼出的字,妙在何处。
回答问题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题旨和诗人的感情来分析。
答题要点: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表述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③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述景象;④点出高字抒发了什么感情或衬托了怎样的意境。
示例:如王湾《次北固山下》第三句“湖平两岸失”的“失”字,与“湖平两岸阔”的“阔”字,哪个更好?[请问]①“宽”字更好。
②宽就是原野、宽广之意(这一步有时可以划入一点来说)。
③春潮把江面显得渺远无际,两岸变得格外宽广。
④“宽”字,轻易抒写了诗人视野更加宽广的猛烈体会。
(此题只请问“宽”字不好,不并作具体分析不给分后。
卷面提问时,通常可以省却序号,这里分点列举,提示信息不要略去一些步骤或要点。
萨兰勒班县。
)(2)句意型题复述方式:①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②融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或第四句的认知或赏析。
解答提示:解释诗句的意思要注意两层:语表义和语里义,并结合全诗,指出它的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思想观点。
答题要点:①阐述语表义,有时必须挖掘它的深层意思。
②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旨趣。
示例:谈谈对李白《听蜀僧洛弹琴》第四联及“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认知。
[答]①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和诗人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
②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3)意境型题设问方式:①诗中哪两联写下了什么意象,恳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②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某两句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诗歌鉴赏的11种题型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的11种题型答题技巧形象类诗歌作品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三种。
(一)设问方式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2.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二)分析思路1.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即诗人自己;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诗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心理、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
具体分析思路与方法:(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2)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3)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4)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
形象列举(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常用词语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等。
2.事物形象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
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即物象,如咏物诗中常见的松、竹、梅等。
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
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具体分析思路:(1)捕捉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色、声、态等)、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2)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题步骤
•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 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 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 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 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 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映衬烘托、 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 以动写静、渲染、象征、用典、赋比兴等。
4、评价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或观点 态度:
评价是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或作 者的观点态度进行简评。简析诗歌的思想 意义、人生意义以及作者的生活情趣、审 美情趣、价值观念等等。
二、考什么题型
诗歌鉴赏
规范答题技巧
• (13年)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
鹧鸪天 【宋】张炎
•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 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 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 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 【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 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 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答案: ①“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意。 “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 月亮和“我”都孤独寂寞。“落日”喻自己黄昏暮年, “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落日”的意象相对, 虚实结合。 ②两联情景交融,营造出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 清①意抓境住。意象特点结合所寓之情作描述性分析
•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 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 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高考示例 广东卷: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 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 [注] ①杪:树梢。 • (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
(3分)
• (2)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 分析。(4分)
• (1)【参考答案】描写了在春天的傍晚,诗人 在江别送别友人,看着前方江水渺茫,友人的扁 舟渐行渐远,被岸边的树梢遮住了部分;天边云 霞点点,帆船越来越远,比沙鸥还要小,整个送 别的画面悲凉寂寥。
洁,傲然独立、意志坚强、敢为天下先等。
菊——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杜鹃——凄凉、哀伤的象征。 鹧鸪——鹧鸪鸣声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
• (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 分)
• (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 合词的下片分析。(3分)
• (1)上片楼上笛声勾起作者思乡之情,迷茫春 水、低垂暮云更让作者心情压抑、低沉;燕子正 忙着筑巢安家而自己却流落千里,雨打梨花更显 作者之孤寂。作者借眼前这些饱含愁绪之景,委 婉含蓄地表达了心中思念故乡、故友的愁苦之情。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
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
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 建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2、鉴赏古诗的语言
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 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准确理解重 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 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 术效果等。
3、鉴赏诗歌作品的各类表达技巧
①修辞:如,比喻、比拟、对偶、借代、夸张、 互文、通感、双关、对比、反语、反复等。
②表现手法: 如,虚实相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
② 概括,揭示构成的意境的特点
练习操作
秋夜
朱淑贞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 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 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 境的。
答:凉。“凉”字既写秋夜天凉,又写心境的 孤寂凄凉(或心凉)。由感受床上之月凉巧妙 过渡到写天上之月透过梧桐缺处照耀,使凉床、 月影与梧桐这样的景与深夜无眠的愁情有机交 融,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
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
• 特点非常明显: • 一是试题切入角度小,但以对全诗的理解为
基础,且离不开景、情、境、理。 • 二是文字浅易,抒发的是人之常情,如山水
情、故园情、别离情等。 • 三是篇幅短小,基本取材于诗歌的律绝,词
曲的小令。
高考诗歌鉴赏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1、鉴赏古诗作品里的形象
诗中的主人公形象、诗人自己的形象、 诗中所描写的景与物。
注意把握诗歌的意象, 透过意象
把握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抒发的情感。
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柳絮——表送别离愁 红豆——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双鲤——代书信(鸿雁亦有此意) 采薇——指隐居生活 折桂——比喻科举及第 击楫——指报效国家、收复失地
松——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 竹—— 竹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着一种高洁的品行。 梅——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不畏严寒,品格高
• (2)清明来临,自己飘泊他乡陡增愁绪;夜不 成眠,漫步江头,折一枝新柳以寄思乡之意,虽 不是故乡“苏堤”的杨柳,却也倍添思乡的愁苦, 因而说“不是苏堤也皱眉”。
• (14年)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怨·送别 [清]万树
•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愁云清 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 竿红。怪人催去早。
• (2)【参考答案】诗人在友人的帆船出发之 后仍旧不忍离开,目送扁舟渐行渐远,一直看到 帆船比沙鸥还小,还不忍离开;最后,看这时夕 阳,还有“一竿红”,反倒怪起友人离别时催着 要早早离开,使自己不能和友人多聚片刻,这里 的“怪”进一步反衬了“不舍”。“怪”的反常 心理,使诗人的离别之情渲染到了极致,表达了 诗人对友人浓烈的不舍和留恋,可见两个友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