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历史试卷【中考真题】(含答案)

2020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历史试卷【中考真题】(含答案)
2020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历史试卷【中考真题】(含答案)

2020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公元前221年是

A公元前2世纪早期B公元前3世纪早期C公元前2世纪晚期D公元前3世纪晚期2、德国人希霍芬在《中国》一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古代丝绸之路也被称为“进步之路”、“友谊之路”、“文化之路”。以上材料说明当时这条东西方要道

A交通非常发达B各种文明相互交流C商品贸易极其繁荣D名胜古迹众多

3、司马迁在《史记》中把陈胜诸侯同列,批评汉武帝晚年迷信神仙、掠夺百姓财富等许多过失。这反映

A司马迁史学知识丰富B《史记》的艺术性相当高

C《史记》的体裁多样D司马迁史德高尚

4、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主流,下列能体现这一历史发展主流的事件是

A文成公主入藏B鉴真东渡C玄奘西行D郑和下西洋

5、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西晋都城洛阳被攻破时,中原人民纷纷南迁的境况。他的积极影响是

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B使南北人口结构基本平衡

C北方人口急剧减少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6、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7、有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据此,他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B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D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8、徐中约说:“《新青年》和《括《每周评论》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发动了全面攻击……。”作者认为这些杂志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

A批判继承B取其精华,弃其糟粕C避免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D完全否定9、某回忆录记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重庆,成都、昆明、桂林,及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科学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上述现象发生于

A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B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10、右面表格是某时期我国粮食生产状况,

A自然灾害

B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受挫

C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泛

D农业生产合作社效率低下

11、上海“亚信峰会”国宴上,考虑到贵宾来自不同国家,熬汤时特地选择了穆斯林清

真食材。这反映对哪种文化国家的尊重?

A犹太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D佛教

12、16-17世纪的西方是“一个将要统治世界的白人帝国主义之父和一个被推举为天主教圣徒的候选人”。材料中当时西方人看来,哥伦布的发现①使人类历史进入了欧洲时代②有利于西方文明的传播③追逐黄金、发财致富④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A①②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④

13、近期,乌克兰局势发生变故,克里米亚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代历史事件中,与克里米亚命运紧密相关的是

A彼得一世改革B十月革命C亚历山大二世改革D

二月革命

14、右图是罗斯福新政时给守法企业悬挂的蓝鹰标志,有下列哪种

情况的企业不能悬挂蓝鹰标志

A扩大企业规模B规定价格水平

C保证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D遵守市场分配

15爱德华·斯诺登做了一件让让全球震惊的事情:把“山姆大叔”

的监控项目和手段曝光。从媒体角度看,突出反映了

A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

B网络、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监督作用的大大增强

C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带来的负面影响

D政府对个人和集团势力独行的制约

二、非选择题

16、5月,派在欧盟议员的选举中,独立党获得英属最多的席位。有评论称:这是17世纪英国爆发“重大革命”以来,新兴党派首次在重要的议会选举中战胜工党和保守党。

——据央视新闻述评整理请回答:

⑴17世纪英国爆发的“重大革命”指哪一次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⑵17世纪英国的“重大革命”有何重大成果?产生哪些重要影响?

1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洋人”、“洋”、“洋行”、“洋楼”、“洋炉”等“洋”族词日益增多,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是它的鼎盛时期,……有400多个。”

——黄河清《“洋”族词的兴衰》

材料二:革除“老爷”、“大人”等前清官场的称呼……。男人剪了辫子,女人裹脚大大减少……。

——把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整理材料三:2005年的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⑴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中国社会发生变化的表现(不得照抄原文),并简要说明变化的原因。

⑵材料一、二的变化与材料三的变化有何相同之处?

⑶材料三的变化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发生的?综合三则材料折射了中国社会近代以来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答案

16题

⑴事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封建统治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成果:制定《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政体;影响: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17题

⑴表现:洋词的出现;官员称呼的改变;社会习俗的变化;原因:列强侵略的加剧;西方文化的渗透;辛亥革命的影响;崇洋风气日盛;

⑵都是受外来因素影响引起变化;

⑶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常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美国经济结构调整。趋势: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

广东省佛山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

2020年佛山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有学者指出,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秦始皇首创的是 A.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2.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其著作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该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 B.《丹经》 C.《本草纲目》 D.《金刚经》 3.右为《雁塔题名》拓片图(部分),与此提名直接相关的是 A.拓片文字为书法家王羲之作品 B.汉代官府表彰地方乡绅题名 C.北魏孝文帝“南伐”诏书 D.科举考试 4.《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此生活景象反映 A.北方人口南迁,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B.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 C.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商业繁荣 D.明代社会开放,文学兴盛 5.从长城的建筑设计看,体现其最初建造目的的是 A.在沿线险要处构筑空心台、烽火台 B.阻断中原与北方民族的经济往来 C.城墙内部石刻图案精雕细琢 D.尽可能融合当地自然环境 6.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840年开始清朝财政状况急转直下,此后10年间,仅例外支出即达8000万两白银。清朝财政状况出现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军费开支、战争赔款 B.减收工商税 C.大量进口工业品 D.茶叶、棉花等滞销 7.胡适之先生万年曾说:“当年我在上海居住的时候,清华大学闹风潮。张歆海等几个人想要找我出来当校长。我复了一个白话电报:不干了,谢谢。”先生谈起的“往事”发生在 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C.中共“一大”开会期间 D.清华大学创办时期 8.1971年10月26日,基辛格博士离开北京时说道,“光是中美接近就会使国际形势产生革命性的变化——连我自己对此也认识不足。”让基辛格惊诧的国际性事件是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美建交 C.中日建交 D.万隆会议召开 9.有学者指出:邓小平的政策重新开启了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并在短时期内即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建设成就。邓小平现代化道路的核心主题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改革开放 D.一国两制 10.右边是小王同学收集的一张商品供应票,下列关于此供应票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它是计划经济的重要反映 B.说明当时的物价水平低 C.可作为证据来研究南海经济史 D.表明当时的食品供应紧张 11.1901年,法国探险队在两河流域的苏撒遗迹中发现的黑色玄武岩圆柱上,刻着一楔形文字写成的“前言”及法律条文。该法律条文是 A.《渣士丁尼法典》 B.《民法典》 C.《摩奴法典》 D.《汉谟拉比法典》 12.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指出:“这一革命性的、纯属英国本土的特征,是煤的应用越来越广,烧煤成为英国经济的主要特征。”“烧煤经济”在英国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煤的储存丰富 B.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C.采掘技术提高 D.煤的出口量激增 13.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一般法令》规定: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享有其他自由的农村居民同等的权利,如依法经营工厂、参加选举、受教育等。此规定表明俄国

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甲>乙 B.将t1℃时甲、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t3℃时甲的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水的方法 D.将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量水后,析出溶质的质量:甲>乙>丙 2.实验小组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压强的变化,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50s时,溶液中溶质为A1Cl3 C.0-50s,发生稀盐酸与A12O3的反应 D.100s-140s,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 3.向一定质量的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稀硫酸,所得沉淀质量随加入试剂总体积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b点时所加试剂一定是稀硫酸 B.加入试剂总体积大于V1时,溶液中不存在NaOH C.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不止是盐 D.a点时溶液中有可能存在Fe3+ 4.t℃时,Na2CO3溶解度为Ag,现有饱和Na2CO3溶液(100+A)g,溶质质量分数为a%,向该溶液中投入无水碳酸钠Ag,静置后析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Bg,加水使晶体全部溶解,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a%,则加入水的质量为( ) A.(100+A)g B.100g C.100180 286 A g D.(10 -A·a%)g 5.将一定量铝粉和氧化铜混合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uO+2Al3Cu+A12O3.反应结束后,为了检验氧化铜是否完全反应,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将铁片插入溶液中.下列叙述的现象中,能够说明氧化铜没有完全反应的是 ①加入稀硫酸后,有气泡生成 ②加入稀硫酸后,没有气泡生成 ③加入稀硫酸后,溶液中有红色不溶物质 ④插入溶液中的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A.只有④B.②③C.③④D.①③④ 6.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 证明NaOH溶液中含有 Na2CO3 滴加无色酚酞试剂 B除去CO2中少量CO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CuO C鉴别石灰水和NaOH溶液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D 比较Fe、Cu、Ag的金属活 动性 将Fe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 中

2018年广东省佛山中考化学试题

2018年佛山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化学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P-31 Ca-40 Cl-35.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珍惜地球资源,改变发展方式”是当今世界的共识。针对这一主题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地球上水含量非常丰富,无需节约,可以任意使用 B.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 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西气东输”输送的是CO,它是一种清洁能源 2.2018年6月国家开始实行饮用水新标准,矿物质水、碱性水、离子水等名称将被禁止使用。某品牌饮用水标签标明了该水中钠、钾、钙等的含量,钠、钾、钙等是指()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3.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浊液过滤 B.冷却结晶 C.雕石成像 D.铁锅生锈 4.2018年5月25日,河南鲁山县老年公寓发生特大火灾,着火房屋

的墙体均由泡沫塑料填充的铁皮夹层,俗称“铁皮泡沫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泡沫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但不属于易燃物 B.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119 C.只要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 D.可燃物燃烧的同事一定还会发生爆炸 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好6%的NaCl溶液,装瓶时不小心撒漏一部分,瓶中NaCl 溶液浓度仍为6% 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KNO3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 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6.2018年5月16日,山西省阳城县某化工有限公司发生一起二硫化碳(CS2)泄漏事故。二硫化碳是一种易挥发、易燃、有毒、难溶于水的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硫化碳中硫的化合价为-2价,它属于氧化物 B.二硫化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发生化学反应 C.二硫化碳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应该密封保存 D.二硫化碳泄露后,可用水稀释溶解除去 7.下列实验操作错误 ..的是()

佛山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版

2013年佛山中考历史部分 第二部分历史(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陕西出土的大盂铜鼎铭文记载,周康王一次赏赐盂壹仟柒佰零玖个奴隶。据此铭文判断,盂受赏赐时的身份是 A.周康王的嫡长子 B.大地主 c.自由平民 D.大贵族 2.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是 ①奋发读书,考取功名②弃商务农,努力耕织 ③上战场杀敌立军功④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3.右为“司隶校尉”印文,掌握此印长官的职责是 A.主持管理长安太学 B.检举皇族不法行为 C.监督地方官员 D.监察郡国长官 4.宋代都市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城内一般都设有多 处供居民娱乐的场所——瓦舍。瓦舍出现的原因是 ①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的繁荣②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 ③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④经济重心南移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 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此材料说明艾尔曼 A.否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B.认为太平天国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C.抹杀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侵略本质 D.颂扬太平天国是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7.唐老师说:我们往往抛开近代历史的复杂性,对统治阶级阵营中的许多政要人物与国家建树之材,一如像李鸿章那样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而坚持“师夷之长技”,力求摆脱困局的历史人物,缺乏一点“同情的了解”与尊重。唐老师认为 A.李鸿章是很复杂的历史人物 B.我们都应该同情、尊重每一个历史人物 C.李鸿章是爱国者 D.认识历史人物应有鲜明的阶级立场 8.有资料记载:新政措施颁行后,山西省成立了府务局,负责承办全省的矿务、铁路, 还集股白银45万两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机器生产。材料说明维新变法 A.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近代产业的发展 B.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

2017年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与解析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氧B.硅C.铝D.钙 2.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B.状态C.熔点D.氧化性 3.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 A. B. C. D. 4.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 ) A.金B.银C.铜 D.铁 5.能用酒梢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 A.漏斗B.量筒C.试管 D.烧杯 6.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卓越,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 A.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 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 C. 闵恩泽研发石油炼制催化剂 D.青莲主持测定了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7.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锌B.硫酸铜 C.C60 D.金刚石 8.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 A.治理工地扬尘 B. 露天焚烧垃圾 C. 使用公共自行车D.禁止焚烧秸杆 9.下列关于干冰升华过程的说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 B. 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变小C.二氧化碳分子的种类改变D.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10.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下列说确的是( )

A.装置①和⑤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B.装置②和③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氢气 C.装置②和④组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D.装置②可以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 11.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A.不锈钢 B.聚氯乙烯 C.玻璃钢 D.天然橡胶 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得到净化程度较离的水 B.用食醋浸泡鸡蛋的方法,可以制得无壳鸡蛋 C.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试分棉制品和羊毛制品 D.用喷水的方法,可以扑灭所有物质燃烧引起的火灾 1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u2+、Na+、Cl-、OH- B.H+、K+、NO3-、SO42- C.Na+、NH4+、NO3-、OH- D.Ag+、Ba2+、NO3-、Cl- 1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甘杂质(括号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A. FeCl2溶液(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B.KCl固体(KClO3)——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并加热 C.CO气体(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D. NaCl溶液(MgCl2)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 15.按右图所示装置,持续通入气态物质X,可以看到玻璃管中有红色物质生成,无水CuSO4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不可能是( ) A.氢气和水蒸气与B.氢气和二氧化碳

2019年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9年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相对原子质量: H1 C 12 O16 Na23 Ca40 S32 C135.5 Fe56 Co59 Cu 64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做好垃圾分类,为绿色发展做贡献。下列可回收垃圾主要成分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旧报纸 B. 塑料瓶 C. 铝制易拉罐 D. 玻璃瓶 【答案】B 【详解】A、旧报纸主要成分是天然纤维,故A不正确; B、塑料瓶主要成分为有机合成材料,故B正确; C、铝制易拉罐主要成分为金属材料,故C不正确; D、玻璃瓶是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不正确。故选B。 2.“食在广州”,下列广州美食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 增城迟菜心 B. 从化荔枝 C. 沙湾姜撞奶 D. 沙河粉 【答案】C 【详解】A、增城迟菜心富含维生素,故A不正确; B、从化荔枝富含维生素,故B不正确; C、沙湾姜撞奶富含蛋白质,故C正确; D、沙河粉富含糖类,故D不正确。 故选C。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 ..来自空气的是() A. 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H2 B. 手于生产氮肥的N2 C. 用于医疗急救的O2 D. 用于飞艇的He 【答案】A 【详解】A、空气中没有氢气,无法分离,故A不正确; B、空气的主要成分就是氮气,氮气化学性质较稳定,无毒,可以分离出来,故B正确; C、空气中含有氧气,可以分离出来并用于医疗急救,故C正确; D、用于飞艇的He,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可以分离出来,故D正确。故选A。 4.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干冰变成CO2气体 B. 从含SiO2的沙子中提炼高纯Si C. 海水晒盐 D. 从潮湿空气中分离出水 【答案】B 【详解】A、干冰变成CO2气体,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 B、从含SiO2的沙子中提炼高纯Si,有新物质生成,属于有新物质生成,故B正确; C、海水晒盐是水的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 D、从潮湿空气中分离出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B。 5.下列实验操正确的是()

广东省佛山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东省佛山市中考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 1. (2分) (2017九上·梅江月考)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空气 B . 氮气 C . 石灰水 D . 稀有气体 2. (2分)(2018·安徽) 陶瓷是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发明。下列陶瓷制作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 混合 B . 成型 C . 晾干 D . 烧结 3. (2分)(2017·广东模拟) 下列物质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A . NH4Cl、Na2SO4、KNO3 B . NaCl、Na2CO3、Na2SO4

C . BaCl2、K2SO4、NaOH D . FeCl3、Ba(NO3)2、CaCl2 4. (2分) (2017九上·朝阳期末) 下列实验中木条的使用不能达到目的是() A .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B . 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C . 用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验满二氧化碳 D . 用木条平放在蜡烛火焰中,比较火焰各层的温度 5. (2分) (2016九上·蕉城期中) 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空气污染的是() A .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 . 提倡居民驾驶私家车出行 C .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D . 提倡使用太阳能灯清洁能源 6. (2分)芜湖铁画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以钢材为主料,经锻打、焊接、酸洗、上漆等多道工艺制成。下列关于铁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铁画应悬挂在干燥的环境中 B . 所用材料上的铁锈可用稀盐酸清洗掉 C . 给打制成型的铁画喷漆既美观又可以防锈蚀 D . 所用的主要材料——低碳钢,有较好的锻轧性能,它不属于铁的合金 7. (2分)(2016·洪山模拟) 在生产和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A . 到溶洞探险,用火把照明 B . 掏空沼气池前,进行灯火试验 C . 点燃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是否泄漏 D . 到小煤窑里挖煤时,用火把照明 8. (2分) (2019九下·兴仁期中) 下列做法不会危及食品安全的是() A . 用霉变花生压榨食用油 B . 用“地沟油”加工食品 C . 在薯片包装中充入氮气 D . 用硫磺熏蒸干辣椒 9. (2分) (2017九上·商水期中) 下列化学用语及其表述正确的是() A . Cl2 两个氧元子 B . 3S 三个碳元素

2014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4年佛山市历史中考试题 第二部分历史 一、选择题 (2014·广东佛山)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公元前221年是() A.公元前2世纪早期B.公元前3世纪早期 C.公元前2世纪晚期D.公元前3世纪晚期 【答案】D (2014·广东佛山)2.德国人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首次用“丝绸之路”这一名词。 古代丝绸之路也被称为“进步之路”、“友谊之路”、“文化之路”。以上材料说明当时这条东西方要道() A.交通非常发达B.各种文明相互交流 C.商品贸易极其繁荣D.名胜古迹众多 【答案】B (2014·广东佛山)3.司马迁在《史记》中把陈胜诸侯同列,批评汉武帝晚年迷信神仙、掠夺百姓财富等许多过失。这反映() A.司马迁史学知识丰富B.《史记》的艺术性相当高 C.《史记》的体裁多样D.司马迁史德高尚 【答案】D (2014·广东佛山)4.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主流,下列能体现这一历史发展主流的事件是() A.文成公主入藏B.鉴真东渡 C.玄奘西行D.郑和下西洋 【答案】A (2014·广东佛山)5.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西晋都城洛阳被攻破时,中原人民纷纷南迁的境况。他的积极影响是() 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B.使南北人口结构基本平衡 C.北方人口急剧减少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答案】D (2014·广东佛山)6.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答案】C (2014·广东佛山)7.有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

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卷)

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下列金属中,熔点最低的是() A.铜B.汞C.铝D.钨 2.(2分)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B.滤纸折叠C.红磷燃烧D.食物腐烂3.(2分)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 A.硫酸钾B.过磷酸钙C.尿素D.氯化钾 4.(2分)“加碘盐”中的“碘”是指() A.分子B.原子C.单质D.元素 5.(2分)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氮气B.氢气C.氦气D.二氧化碳6.(2分)过滤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烧杯B.漏斗C.玻璃棒D.蒸发皿 7.(2分)丹霞地貌的岩层因含氧化铁而呈红色,在元素周期表中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为Fe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序数为26D.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8.(2分)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A.鸡蛋清7.6﹣8.0B.葡萄汁3.5﹣4.5 C.番茄汁4.0﹣4.4D.苹果汁2.9﹣3.3 9.(2分)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A.B.C.D. 10.(2分)下列有关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隔绝氧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B.清除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D.图书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11.(2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活性炭可用于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B.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C.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可用于烹调食物 D.煮沸的方法可用于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 12.(2分)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K+、H+、CO32﹣、Cl﹣B.Na+、NH4+、Cl﹣、NO3﹣ C.Cu2+、Na+、OH﹣、SO42﹣D.K+、H+、OH﹣、SO42﹣ 13.(2分)下表中的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及用途三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主要化学成分用途 A石灰浆CaO可改良酸性土壤 B沼气CH4可作燃料 C大理石CaCO3可作建筑材料 D75%的乙醇溶液C2H5OH可作医用消毒剂A.A B.B C.C D.D 14.(2分)荧光棒中含有H2O2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H2O2溶液是氧化物 B.H2O2中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为1:1 C.CuSO4溶液对H2O2分解具有催化作用 D.5%的H2O2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0.3% 15.(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N2气体(O2)﹣﹣通过灼热的铜网 B.木炭粉(CuO)﹣﹣在空气中灼烧 C.KCl固体(MnO2)﹣﹣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16.(9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 (1)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基本营养素包括六大类。 (2)人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下列属于天然纤维的是(填字母)。 A.棉花B.尼龙C.蚕丝D.涤纶 (3)塑料制品的使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尤为严重。要

2017年广州中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2017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注意: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2分)下列事实中,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汽油作燃料 C.铜作导线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2.(2分)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O2可以支持燃烧 B.O2可用排水法收集 C.O2可用于医疗急救 D.细铁丝在O2中燃烧生成Fe2O3 3.(2分)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B.SiO2 C.Cu2(OH)2CO3D.Fe(OH)3 4.(2分)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不同性质不同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干冰升华时分子间的间距不变 5.(2分)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废水需要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B.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蒸馏海水和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 D.蒸馏水、自来水都是纯净物 6.(2分)如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非金属元素 B.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C.该粒子最外层电子层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D.该粒子可表示为X﹣ 7.(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烧都放出热量 B.红磷常温下在空气中能自燃 C.炒菜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木材燃烧必须达到木材着火点 8.(2分)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气密性 B. 二氧化碳验满C.干燥气体D. 过滤搅拌 9.(2分)常温下,下列物质水溶液的pH<7的是() A.KOH B.草木灰C.生石灰D.醋酸 10.(2分)N(NO2)3是科学家近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下列关于N(NO2)3说法正确的是() A.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2 B.N(NO2)3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3 C.N(NO2)3中总共有3个N原子和6个O原子 D.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 11.(2分)下列有关金属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铁片在海水中不易生锈 B.钢是纯铁 C.铝片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D.纯铜硬度高于黄铜(铜锌合金) 12.(2分)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表述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选项性质用途

2019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word版)

2019 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 小题,共2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 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以“生”为关键词的古诗句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C.叶落槐亭院,冰生竹阁池D.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2 分)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警示性标志。氢氧化钠应选用的标志是() A.B. C.D. 3.(2 分)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3Fe+2O2 Fe3O4 B.CaCO3 Cao+CO2↑ C.2KMnO4 k2MnO4+MnO2+O2↑D.Cl2+2KI=2KCl+I2 4.(2 分)下列实验操作可能会引发事故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 B.切割白磷时,用镊子夹住白磷在水中切割 C.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时,先通一氧化碳再加热 D.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火焰 5.(2 分)如图为甲、乙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和乙是同种原子B.甲和乙属于同种元素 C.甲和乙对应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D.甲和乙都是离子 6.(2 分)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B.合金属于复合材料 C.焊锡的熔点比纯锡低D.合成橡胶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7.(2 分)小亮的家庭实验室有如下物品:a .试管;b .导管与橡皮塞;c .干电池;d .导线;e .小灯泡;f .6B 铅笔芯;g .牙膏;h .肥皂水;i .铁钉;j .食醋;k .石灰水;l .水样(水样品),他所做的下列实验中,没有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 .探究牙膏中是否含有碳酸盐 B .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C .验证 6B 铅笔芯能否导电 D .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 8.(2 分)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下表所列除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9.(2 分)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的化学式为 NH 3 B .甲、乙、丙、丁都是化合物 C .丙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 1:2 D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 1:1 10.(2 分)亚硝酸钠(NaNO 2)常被误作食盐引发中毒事件。小杰同学根据下表资料及已有化学知识,设计了①~③三种鉴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的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 ①在同一块金属片上同时加热两种物质,先熔化者为NaNO 2 ②取少量固体分别全部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NaNO 2 ③分别向 15℃的两份相同质量的水中逐步加固体,溶解得多的是NaNO 2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2021-2022年佛山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 1.许多职业的出现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19世纪50年代不可能出现的新职业是 () A.火车司机B.汽车司机C.铁路工人D.煤炭工人 2.它被后人誉为“社会百科全书”,它真实地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贪婪、掠夺和一切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社会关系。这部作品可用来研究社会转型期发展情况,这部作品是() A.《战争与和平》B.《人间喜剧》C.《英雄交响曲》D.《罗密欧与朱丽叶》 3.右下表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对该表格解读正确的是1861~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年份英国美国法国德国 1861~1873 3.3 5.0未统计 3.8 1874~1890 1.7 5.2 2.1 3.5 1891~1900 1.6 3.5 2.6 4.8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B.美、德后来居上,工业总产值超过英、法 C.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D.英、法两国基本没有参与第二次工业革命 4.下列图片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A. B.

C. D. 5.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 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发明内燃机 C.改良蒸汽机 D.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6.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15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人人都得到了一小块份地 B.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C.完全摆脱封建地主的控制 D.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7.诗人拜伦在《唐璜》中写道:“牛顿与亚当,一个解决了物体的坠落,一个解决了精神的堕落,而且都源于一个苹果”。“解决了物体的坠落”的原理是 A.光学分析B.微积分学C.万有引力定律D.进化论 8.甘地在《印度自治》中说:“正是由于机器使印度赤贫遍野。曼彻斯特给我们造成的伤害难以估量。由于曼彻斯特,印度的手工业差不多消亡了。”材料反映出( ) A.甘地具有反工业化倾向 B.印度手工业即将消亡 C.甘地倡导“回到纺车去” D.甘地致力于解决民生问题 9.某历史学家认为“19 世纪 80 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源于一种新动力的发明”。以下使用这种“新动力”的交通工具是 ①火车机车②汽车③飞机④蒸汽轮船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0.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其中“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是指牛顿 A.提出万有引力定律B.创建微积分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分) 1.下列金属中,熔点最低的是() A. 铜 B. 汞 C. 铝 D. 钨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粮食酿酒 B. 滤纸折叠 C. 红磷燃烧 D. 食物腐烂 3.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 A. 硫酸钾 B. 过磷酸钙 C. 尿素 D. 氯化钾 4.“加碘盐”中的“碘”是指() A. 分子 B. 原子 C. 单质 D. 元素 5.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 氮气 B. 氢气 C. 氦气 D. 二氧化碳 6.过滤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 烧杯 B. 漏斗 C. 玻璃棒 D. 蒸发皿 7.丹霞地貌的岩层因含氧化铁而呈红色,在元素周期表中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 示,下列有关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元素符号为Fe B. 属于金属元素 C. 原子序数为26 D. 相对原子质量为 8.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A. 鸡蛋清 B. 葡萄汁 C. 番茄汁 D. 苹果汁 9.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A. B. C. D. 10.下列有关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隔绝氧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B. 清除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C.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D. 图书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活性炭可用于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B. 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C. 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可用于烹调食物 D. 煮沸的方法可用于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 1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 B. 、、、 C. 、、、 D. 、、、 13.下表中的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及用途三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主要化学成分用途

2020广东省佛山市中考历史试题

2020广东省佛山市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公元前221年是 A公元前2世纪早期B公元前3世纪早期C公元前2世纪晚期D公元前3世纪晚期2、德国人希霍芬在《中国》一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古代丝绸之路也被称为“进步之路”、“友谊之路”、“文化之路”。以上材料说明当时这条东西方要道 A交通非常发达B各种文明相互交流C商品贸易极其繁荣D名胜古迹众多 3、司马迁在《史记》中把陈胜诸侯同列,批评汉武帝晚年迷信神仙、掠夺百姓财富等许多过失。这反映 A司马迁史学知识丰富B《史记》的艺术性相当高 C《史记》的体裁多样D司马迁史德高尚 4、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主流,下列能体现这一历史发展主流的事件是 A文成公主入藏B鉴真东渡C玄奘西行D郑和下西洋 5、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西晋都城洛阳被攻破时,中原人民纷纷南迁的境况。他的积极影响是 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B使南北人口结构基本平衡 C北方人口急剧减少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6、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7、有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据此,他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B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D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8、徐中约说:“《新青年》和《括《每周评论》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发动了全面攻击……。”作者认为这些杂志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 A批判继承B取其精华,弃其糟粕C避免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D完全否定9、某回忆录记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重庆,成都、昆明、桂林,及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科学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上述现象发生于

最新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word版)

2017年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word版)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B.硅C.铝D.钙 2.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 B.状态 C.熔点 D.氧化性 3.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A. B. C. D. 4.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 A.金 B.银 C.铜 D.铁 5.能用酒梢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A.漏斗 B.量筒 C.试管 D.烧杯 6.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卓越,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A.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 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 C. 闵恩泽研发石油炼制催化剂 D.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7.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锌 B.硫酸铜 C.C60 D.金刚石 8.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A.治理工地扬尘 B. 露天焚烧垃圾 C. 使用公共自行车 D.禁止焚烧秸杆 9.下列关于干冰升华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 B. 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变小C.二氧化碳分子的种类改变 D.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10.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①和⑤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 B.装置②和③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氢气 C.装置②和④组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D.装置②可以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11.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不锈钢 B.聚氯乙烯 C.玻璃钢 D.天然橡胶 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得到净化程度较离的水 B.用食醋浸泡鸡蛋的方法,可以制得无壳鸡蛋 C.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试分棉制品和羊毛制品 D.用喷水的方法,可以扑灭所有物质燃烧引起的火灾 1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u2+、Na+、Cl-、OH- B.H+、K+、NO3-、SO42- C.Na+、NH4+、NO3-、OH- D.Ag+、Ba2+、NO3-、Cl- 1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甘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 FeCl2溶液(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B.KCl固体(KClO3)——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并加热 C.CO气体(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D. NaCl溶液(MgCl2)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15.按右图所示装置,持续通入气态物质X,可以看到玻璃管中有红色物质生成,无水CuSO4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不可能是 A.氢气和水蒸气与 B.氢气和二氧化碳

2018年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8年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第1面和第3面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点考场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全卷共三大题29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Fe56 Co59 Cu64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卡上作答。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氮气约占总体积的21% B.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用途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 2.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锅生锈 B.蜡烛燃烧 C.粮食酿酒 D.水结成冰 3.生产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不属于 ...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汽车轮胎 B.台灯塑料底座 C.不锈钢水龙头 D.有机玻璃标牌 4.右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粒子有12个质子 B.该粒子有2个电子层 C.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 D.该粒子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水质浑浊时可加入明矾使悬浮杂质沉降除去 B.水的硬度较大时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佛山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佛山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1分) 1. (2分) (2018九上·黑龙江期中) 下列现象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 酸雨 B . 温室效应 C . 山洪爆发 D . 日食 2. (2分) (2017九下·丹阳期中) 下列对物质的归类不正确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3. (2分)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 . NH4HCO3 B . K2SO4 C . KNO3 D . Ca(H2PO4)2 4. (2分)近年,许多不法面粉加工厂在面粉中添加溴酸钾以使面粉变白,但是溴酸钾(KBrO3)会导致人的中枢神经紊乱,引发癌变,卫生部发出通知:从2005年7月1是起禁止在面粉中加溴酸钾。KBrO3中Br元素的化合价为() A . +1 B . +3 C . +5 D . -1 5. (2分)(2014·崇左)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纯羊毛制品点燃后有烧焦羽毛气味产生

B . 黄铜片与铜片互相刻画,黄铜片可以在铜片上画出痕迹 C .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 将少量熟石灰粉末与硝酸铵固体混合、研磨,能嗅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6. (2分)(2016·雅安)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用黄铜片在铜片上刻画铜片上有划痕黄铜的硬度比铜大 B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木棍变黑硫酸有强酸性 C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无色溶液一定是酸 D向某溶液中滴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该物质一定含CO32﹣ A . A B . B C . C D . D 7. (3分) (2017九上·泰兴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质子数相同的两种微粒属于同种元素 B . 在O2中,氧元素显0价;H2O2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 C . CaCl2中“2”表示一个氯化钙分子中含有2个氯原子 D . 在同一种化合物中,一种元素也可能显示不同的化合价 8. (2分) (2017九上·浏阳期中)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A . 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 . 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 C . 食物腐败──分子发生了变化 D . 水结成冰──分子间隔发生变化 9.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 B . 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但离子不能变成原子 C . 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D .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一定改变 10. (2分)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不同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在此图示变化中共有四种物质

2013年历年广东省佛山市历史中考真题及答案

2013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真题历史 一、选择题 1.陕西出土的大盂铜鼎铭文记载,周康王一次赏赐盂壹仟柒佰零玖个奴隶。据此铭文判断,盂受赏赐时的身份是 A.周康王的嫡长子 B.大地主 C.自由平民 D.大贵族 解析:本题考查的周朝的政治制度,根据分封制可知该人物是贵族,选择D项,A不是长子B不是封建社会C平民没有资格,均排除,要求学生对基本概念的充分理解。 答案:D 2.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是 ①奋发读书,考取功名 ②弃商务农,努力耕织 ③上战场杀敌立军功 ④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主要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公元前340年与咸阳可以推断李有为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商鞅变法一是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二是奖励耕战,包括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两方面的内容。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但提高不了社会地位。故答案应选D 答案:D 3.下为“司隶校尉”印文,掌握此印长官的职责是 A.主持管理长安太学 B.检举皇族不法行为 C.监督地方官员 D.监察郡国长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司隶校尉”准确识记,由图片中“汉‘司隶校尉’印文”可知是汉朝的官职,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大力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监

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据此分析可知B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B 4.宋代都市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城内一般都设有多处供居民娱乐的场所——瓦舍。瓦舍出现的原因是 ①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的繁荣 ②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 ③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 ④经济重心南移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C A.古代 B.清代 C.近代 D.民国 解析:本题考查的郑成功收复台湾,根据课本即可做出,难度不大。 答案:B 6.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 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此材料说明艾尔曼 A.否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B.认为太平天国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C.抹杀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侵略本质 D.颂扬太平天国是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艾尔曼这样说实际上是故意抹杀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侵略本质,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开脱罪行。故答案选C。 答案:C 7.唐老师说:我们往往抛开近代历史的复杂性,对统治阶级阵营中的许多政要人物与国家建树之材,一如像李鸿章那样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而坚持“师夷之长技”,力求摆脱困局的历史人物,缺乏一点“同情的了解”与尊重。唐老师认为 A.李鸿章是很复杂的历史人物 B.我们都应该同情、尊重每一个历史人物 C.李鸿章是爱国者 D.认识历史人物应有鲜明的阶级立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