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doc

合集下载

大象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计划教案

大象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计划教案

大象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大象的主要特征,包括体型、耳朵、鼻子、牙齿等。

2.让学生了解大象的生活习性,如群居、饮食习惯等。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大象的基本特征2.大象的生活习性3.保护大象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大象的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2.采用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步骤1.引入:展示大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象的外貌特征。

3.分享: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大象的生活习性,如群居、饮食习惯等。

4.讲解:教师讲解大象的生活习性,强调保护大象的重要性。

5.实践:让学生动手制作大象的手工制品,加深对大象特征的理解。

六、课后作业1.观察生活中的大象,记录下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家长协助学生完成大象的手工制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七、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和大象手工制品的制作。

2.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观察大象的记录、手工制品和家长协助的情况。

3.学生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提问、课堂回答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大象知识的掌握情况。

大象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计划教案,旨在让学生了解大象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大象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补充点1.大象的种类:亚洲象和非洲象是两大种类,它们在体型、耳朵、鼻子等方面有所不同。

2.大象的寿命:大象的寿命较长,一般能活到70-80年。

3.大象的智慧:大象是非常聪明的动物,具有高度的社会性和情感表达能力。

4.大象的威胁:大象面临着栖息地丧失、盗猎等威胁,数量不断减少。

2023年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2023年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2023年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目标:1. 了解大象的特征和习性,了解大象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掌握大象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内容:1. 大象的特点及分布情况2. 大象的习性及生活习惯3. 大象的饮食习惯及食物链中的地位4. 大象的保护与意义教学重难点:1. 大象的习性及生活习惯的理解和描述。

2. 大象的食物链中的地位的理解和解释。

教学方法:1. 集体讨论法:学生一起讨论大象的特征和习性。

2. 实验法:通过实验观察大象的食物链及周围环境的变化。

3. 观察法:通过观察大象的行为、食物等,了解大象的生活习性。

4. 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观察和介绍大象的饮食习惯。

教学过程:第一课:大象的特点及分布情况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大象的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生观察、描述大象的外貌和特点。

3. 引导学生讨论大象分布在哪些地区,了解大象的分布情况。

4. 总结、归纳大象的特点及分布情况。

第二课:大象的习性及生活习惯1. 导入:通过观察大象的行为,学生回答问题,引发学生对大象习性的思考。

2.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大象的习性及生活习惯,并做简单记录。

3. 学生汇报总结讨论结果,老师提问和点评。

4. 给学生布置观察大象行为的作业,要求学生记录观察结果。

第三课:大象的饮食习惯及食物链中的地位1. 导入:通过观察大象进食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大象的饮食习惯的思考。

2. 学生分组观察和介绍大象的饮食习惯和食物链中的地位。

3.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实验,观察大象食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 实施实验,学生记录观察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

第四课:大象的保护与意义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和故事,向学生介绍大象的保护现状和意义。

2.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大象的保护措施,并做简单记录。

三年级大象版科学教学计划.doc

三年级大象版科学教学计划.doc

三年级大象版科学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的大多数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四、教材分析第一单元《猜猜猜》(一)、单元类型: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二)、主要目标:初步尝试猜想与假设,了解假设与事实的区别。

(三)、教学内容:《猜猜看》——要有根据地猜《猜对了吗》——猜想需要验证《猜猜猜》——猜想练习第二单元《风啊,你吹吧》(一)、单元类型:综合探究活动单元(二)、主要目标:假设性解释(三)、教学内容:《起风了》——初步了解风《风的测量》——测量风《可爱又可恨的风》——风的利弊第三单元《神奇的指南针》(一)、单元类型:综合探究活动单元(二)、主要目标:对实验现象的原因进行猜想与假设。

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完整版)

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完整版)

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由‎三种类型的八个单‎元组成。

重点培养‎学生模型与解释‎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二‎、教学目标‎1、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发生在儿童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获现象作为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出发,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展开研究。

‎ 2、注重对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强调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并提‎高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的重点、‎难点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四、教学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五、具体措施‎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2024年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24年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24年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科学与科学实验的基本概念;(2)了解物质的组成和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3)认识天体和星座,并初步了解它们的运动规律;(4)了解物体的浮沉和水的循环;(5)认识磁铁和利用磁铁的性质。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分享意识;(4)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3. 学科能力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理性;(2)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总结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4)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科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包括:科学实验基础、物质的组成与变化、天体与星座、物体的浮沉和水的循环、磁铁和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物质的组成与变化、天体与星座、磁铁和磁性。

难点:磁铁和磁性。

四、教学方法本学期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探究、小组合作、思维导图、情境教学等,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活动安排1. 认知与启发(1)开展科学实验基础教学,学习科学实验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步骤。

(2)以实验为主线,进行多种形式的实验探究活动,例如:观察物质的变化、体验水的沸腾、探究物质的种类和性质等。

(3)开展室外活动,观察天体和星座,激发学生对天空的好奇心。

2. 理论与实践(1)通过讲授和实验的方式,教授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的基本概念以及物质间的关系。

(2)介绍天体和星座的基本知识,并利用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星座的运动规律。

(3)通过实验和讨论的方式,教授物体的浮沉和水的循环的原理和相关知识。

(4)学习磁铁和磁性的知识,并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加深对磁性的理解。

3. 思维导图与情境教学(1)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整理和归纳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策略。

(2)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2024年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2024年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2024年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了解大象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大象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2.学习科学观察和实验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制作模型和展示等形式,加深对大象的认识。

教学内容:1.大象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2.大象的种类和分布3.大象的饮食习性和消化系统4.大象在自然界的地位和生态作用教学方法:1.互动讨论:通过提问、回答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实践探究: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

3.故事讲述:通过故事、图片等媒介,形象生动地向学生介绍大象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4.模型制作:通过制作大象模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大象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学活动及安排:第一课:大象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1课时)1.引入: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学生回忆并说出大象的外貌特征。

2.展示:通过图片和模型展示大象的外貌特征,并介绍大象的生活习性。

3.实践探究:带领学生观察大象的模型,并进行模型制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了解大象的外貌特征。

第二课:大象的种类和分布(1课时)1.互动讨论: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大象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2.故事讲述:通过讲述大象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大象在不同地方的生活。

第三课:大象的饮食习性和消化系统(2课时)1.互动讨论: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大象的饮食习性。

2.实践探究: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大象的消化系统。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大象的消化系统与人类的消化系统有何异同。

第四课:大象在自然界的地位和生态作用(2课时)1.互动讨论: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大象在自然界的地位和生态作用。

2.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和讨论,了解大象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3.展示交流: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交流讨论。

2024年三年级大象版科学教学计划

2024年三年级大象版科学教学计划

2024年三年级大象版科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大象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索能力,引导他们进行科学实验和调查。

3. 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环境和动物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大象的外貌和特征(头、耳朵、鼻子、牙齿、脚等)。

2. 大象的饮食习性和生活习性。

3. 大象的繁殖和生长过程。

4. 大象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保护。

三、教学方法1. 观察和描述:引导学生观察大象的外貌特征,帮助他们用准确的词语描述大象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点。

2. 实验和探索:设计科学实验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深入了解大象的饮食习性、生活习性等。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4. 外出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野生动物保护区,观察真实的大象,增加学生的实地经验。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大象的外貌和特征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大象的外貌特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观察和描述:组织学生观察大象的外貌特征,让他们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大象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点。

3. 实验活动: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大象的耳朵、鼻子、牙齿等部位的特点和功能。

4. 总结和归纳:由学生自主总结大象的外貌特征,并展示给全班。

第二课:大象的饮食习性和生活习性1. 回顾和导入: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大象的外貌特征。

2. 观察和描述:引导学生观察大象的食物和饮水习性,让他们了解大象的饮食喜好和进食方式。

3. 探究活动: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调查了解大象在不同季节和环境下的饮食差异。

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和展示他们的发现。

第三课:大象的繁殖和生长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大象的繁殖和生长过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观察和描述:引导学生观察大象的繁殖行为和新生儿的特点,让他们了解大象繁殖的基本过程。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大象的基本知识,如外形、内部结构、习性等。

2. 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自行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二、教学内容:大象的基本知识1. 大象的外形特征:身体巨大、长鼻、大耳朵、圆形脚等。

2. 大象的内部结构:含有200多根骨头、口腔里有两对长牙、头部有空窝骨等。

3. 大象的习性:体型庞大,喜欢吃植物、喜欢在水中游泳等。

三、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师生互动式教学法、实验探究式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1. 前期准备:教师给学生展示大象的图片,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如:这是什么动物?它有什么特征?在哪里生活?等问题。

2. 讲解:教师根据前面的图片和问题解答,引导学生学习大象的基本知识。

教师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注意大象的不同特征,例如:大象的鼻子有多长?大象的牙齿是什么形状?等等。

3. 实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大象的饮食习惯,通过实验动手操作,观察不同植物的喜好程度。

例如:大象喜欢吃草,包括高质量草和草中的坚硬成分。

让学生实验大象对不同类型的草的喜好程度,观察他们的反应。

4. 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总结,让学生归纳总结出大象的习性。

教师和学生一起交流,通过讨论和分享,共同了解大象的生活和习性。

5. 结束:教师通过总结以及问题的提出,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爱护动物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评价:教师通过实验结果和学生的发言评估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掌握大象的基本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师通过观察学生集体活动、实验操作,检查学生实验中是否安全,以及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活动,并及时给予反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山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香隅镇香山小学王茜
一、学情分析
本班级共有3人,学习积极性很高,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模型与解释”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二、教学目标
1、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发生在儿童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获现象作为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出发,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展开研究。

2、注重对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强调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并提高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8个单元。

其中第一单元十万个为什么共四课含1、探索自然2我发现的环境问题3、问题银行4、发现问题宝藏;第二单元五官兄弟共2课含1、游乐场2、瓜果交易会;第三单元秋天,一幅美丽的图画共2课含1、寻找秋天2、果实累累的季节;第四单元有趣的动物共3课含1.寻访蚂蚁2.动物怎样过冬3.上夜班的动物;第五单元蚯蚓小导游共四课含1、探访蚯蚓的家 2.蚯蚓的房前屋后3、蚯蚓的邻居4、落叶到哪里去了;第六单元飘呀飘,飘下来共2课含1.自转旋翼2.降落伞;第七单元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共3课含1.科学,生活的朋友2、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3、美好的展望;第八单元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行共3课含第八单元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行2、我们身边的小科学家3、我也能当科学家
四、教学重点、难点
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五、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周次 起讫时间 9. 3-9. 7 第一单元十万个为什么1、探索自然2我发现的 开学
9. 24-9. 28 2、瓜果交易会
9. 24中秋节
6 10.8T0. 12 2、果实累累的季节 清明节
10. 15-10. 1 第四单元
有挪的动
1.寻访蚂蚊
10. 22—10. 2 2.动物怎样过冬3.卜夜班的云M 期中测试
玉一劳动节 2、 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 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 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 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 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 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 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 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 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六、教学进度表
2 9.10-9.14
3、间颗银行
4、发现向颗宝藏
3
9.17-9.21 第二单元7T 官兄弟1、游乐场
5
3.21-3.25
第二单亓秋天,一幅美丽的图画1、寻找秋天
9
10.29-11.2 第玉单元蚯蚓小导游1、探访蚯蚓的家
10 1L5TL9 2.蚯蚓的房前屋后 3、 蚯蚓的邻居
12 11.19-11.2 第六单亓飘呀飘,飘下来1.白转旋翼 13 11.26-11.3 2.降落伞
14 12.3-12.7 第七单元科学改右我们的生活1.科学,生活的 15 12.10-12.1
2、科学改峦我们的牛活
3、美好的展望
16
12.17-12.2 第八单元1、一次穿戟时宰的科学问萩旅行
11 IL 12TL 1 4、 落叶至I 哪里去
期中测试
1712. 24-12. 22、我们身边的小科学家3、我也能当科学家
1812. 31T.4期末角习
19 1. 7-1. 1 1期末角习
20 1. 14-1. 18椅测
2018 年9 月3 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