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税务师资格考试《涉税服务相关法律》试题18

2021年税务师资格考试《涉税服务相关法律》试题18
2021年税务师资格考试《涉税服务相关法律》试题18

2021年税务师资格考试《涉税服务相关法律》试题18

下列关于行政事实行为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实施行政检查须携带执法证件体现的是对法定程序的遵循

B、行政指导是一种行政事实行为

C、行政相对人对于行政指导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D、行政指导是一种新型的行政管理方式

E、如果行政事实行为给行政相对人造成损害的,行政相对人可以要求国家赔偿

【答案】

ABDE

【解析】

本题考核行政事实行为。行政相对人对于行政指导不服的,不得提起行政诉讼。

根据《监察法》有关监察机关进行搜查时应遵循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搜查只能针对涉嫌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

B、搜查时,应当出示搜查证,并有被搜查人或者其家属等见证人在场

C、搜查女性身体,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

D、监察机关进行搜查提请公安机关配合时,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予以协助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核监察机关关于搜查的相关规定。《监察法》第24条规定,监察机关可以对涉嫌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以及可能隐藏被调查人或

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地方进行搜查。在搜查时,应当出示搜查证,并有被搜查人或者其家属等见证人在场。搜查女性身体,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监察机关进行搜查时,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提请公安机关配合。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予以协助。

下列选项中,长水市监察委员会进行监督的是()。

A、省监察委员会的公务员甲

B、长水市市政府负责打扫卫生的乙

C、负责长水市人民代表大会信件邮寄的门卫丙

D、长水市短河区监察委员会的委员丁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核对监察机关的监督。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监察委员会负责,并接受其监督。所以选项D正确

下列关于《监察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监察法》的目的之一

B、《监察法》规定,监察人员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依法给予国家赔偿

C、监察机关既调查公职人员的职务违法行为,又调査职务犯罪行为

D、监察机关是行政机关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核监察法基础。监察机关不是行政机关,也不是司法机关,而是实现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的政治机关,与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即纪委合署办公。

根据《监察法》的规定,关于监察机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最高的监察机关为最高人民检察院

B、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主任由上一级监察委员会指定

C、国家监察委员会由一名主任和副主任,委员若干人组成

D、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主任每届任期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核监察机关。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所以选项A错误。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主任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所以选项B 错误。国家监察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所以选项C错误。

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监察原则的是()。

A、凤凰市监察委员会在搜查工作中要求公安机关予以协助,公安机关应当依法进行协助

B、甲市监察委员会在调查过程中,受到了省政府办公室主任的干涉

C、被留置的被调查人王某在调查过程中突发疾病,某监察委员会保证其合法权益,提供了医疗服务

D、常树省监察委员会的调查人员在调查过程中,对知悉的有关商业秘密应当保密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核监察法原则。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监察机关作为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在监察其他主体的同时也要接受监督。下列关于监察监督的说法正确的有()。

A、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有权监督下一级监察委员会

B、国家监察委员会要接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

C、监察机关只有涉密人员辞职后,不得从事与监察和司法工作相关联且可能发生利益冲突的职业

D、监察对象是办理监督事项的监察人员的近亲属的,该监察人员应当自行回避

E、监察机关要依法公开监察工作信息,接受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

【答案】

ABDE

【解析】

本题考核监察监督。监察人员辞职、退休3年内,不得从事与监察和司法工作相关联且可能发生利益冲突的职业。

春树刚刚学习了《监察法》,他对监察机关的监察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要接受监察机关的监察

B、中国共产党机关属于监察范围,但是民主党派机关不在监察范围内

C、公办的文化中心的负责人需要接受监察

D、授权的组织中非从事公务的人员不在监察范围内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核监察范围。监察机关对下列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监察:(1)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业联合会机关的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2)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3)国有企业管理人员;(4)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5)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6)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

下列关于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拘传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

B、在侦查阶段,律师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C、监视居住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

D、特定情况下检察机关也有权决定拘留

E、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由检察委员会决定

【答案】

ABD

【解析】

本题考核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监视居住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所以选项C错误。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由检察长批准或决定,重大案件应当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而不是所有案件的审查批准逮捕都由检察委员会决定,所以选项E错误。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的诉讼主体有()。

A、被害人

B、自诉人

C、被告人

D、犯罪嫌疑人

E、自诉人的法定代理人

【答案】

ABE

【解析】

本题考核刑事诉讼代理。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

单选题

林某在上学途中,被同学贾某无故殴打。法医王某对林某的伤势作了鉴定,公安机关也取得了现场目击证人张某的证言。经查,林某与贾某均是未成年人。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刑事诉讼自诉人的是()。

A、林某

B、林某的父母

C、张某

D、王法医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核刑事诉讼自诉人。刑事诉讼当事人是指与案件事实和诉讼结果有切身利害关系,在诉讼中处于控告或者被控告地位的诉讼参与人,是刑事诉讼的主要参加者。包括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其他诉讼参与人是指当事人以外的诉讼参与人,包括辩护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在本题中,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虽然参与诉讼,也有着独立的诉讼地位,但是并不是当事人,而是法定代理人。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

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自接受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被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侦查期间能够担任其辩护人的是()。

A、单位推荐的人

B、监护人

C、律师

D、亲友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核委托辩护。根据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

关于刑事诉讼速裁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有()。

A、被告人是未成年人的不可以适用速裁程序

B、不受《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送达期限的限制,一般不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

C、可以由合议庭或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

D、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不可以适用速裁程序

E、应当当庭宣判

【答案】

ABE

【解析】

本题考核速裁程序。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可能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被告人认罪认罚并同意适用速裁程序的,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建议人民法院适用速裁程序。CD错误,ABE正确当选。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属于刑事诉讼当事人的有()。

A、被害人

B、公诉人

C、辩护人

D、犯罪嫌疑人

E、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

【答案】

ADE

【解析】

本题考核刑事诉讼参与人。刑事诉讼当事人包括:(1)被害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

取保候审是刑事强制措施之一,根据《刑事诉讼法》,下列关于取保候审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适用取保候审

B、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不得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C、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为6个月

D、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均可作出取保候审决定

E、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

【答案】

ADE

【解析】

本题考核取保候审。(1)选项B: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聘请的辩护人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2)选项C: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根据《刑法》和刑法理论,下列有关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秩序

B、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规定,不征或者少征税款的行为

C、犯罪主体不限于税务机关工作人员

D、过失也可构成此罪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核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税务机关正常的税收征管秩序;所以选项A正确。(2)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违反税收法规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所以选项B错误。(3)本罪的主体是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所以选项C错误。(4)本罪在主观上是故意,具体表现为行为人明知纳税人应当缴纳税款,却为徇私情私利而故意不征或者少征税款;所以选项D错误。

王某5年内因逃税被税务机关给予3次行政处罚后,又采取欺骗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逃税20万元,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8%,下列有关是否追究王某刑事责任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按逃税罪追究王某刑事责任

B、对王某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C、按诈骗罪追究王某刑事责任

D、按逃避追缴欠税罪追究王某刑事责任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核逃税罪。凡5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2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5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的,则构成逃税罪。凡逃税额不足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的,或者逃税额不足5万元的,或者逃税额超过5万元但不足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的,或者逃税额不足5万元但超过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的,均属于一般逃税违法行为,不

构成逃税罪。这里王某的逃税行为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8%,不构成逃税罪。

税务人员徇私舞弊是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客观方面要件之一,下列情形中,构成本罪客观方面要件的是()。

A、纳税人提供虚假材料骗取免税导致不征或少征税款

B、税务人员工作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不征或少征税款

C、税务人员为照顾朋友违规决定不征或少征税款

D、税务人员因税收业务不熟造成不征或少征税款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核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1)选项AD:在税务机关采用定期定额征收方式导致少征税款,或者纳税人提供虚假材料骗取减免税出现的不征或者少征税款,以及因税务人员业务素质原因造成的少征税款等情况下,因税务人员没有徇私舞弊的主观故意,不能认定为有罪;(2)选项B:税务人员在税收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不征或者少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对责任人员应追究玩忽职守罪。

王某私自购买了各类假发票,然后又将其卖出,从中牟利。后来被公安机关发现,有1000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其它类不具有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功能的普通发票金额为50万元。王某的行为构成()。

A、倒卖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和倒卖伪造的发票罪

B、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和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

C、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D、倒卖伪造的发票罪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核涉税犯罪。(1)对于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又出售的,定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2)出售非法制造的不具有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功能的普通发票,数量在100份以上或者票面额累计在40万元以上的,构成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

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A、中止犯

B、既遂犯

C、实行犯

D、未遂犯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核对预备犯的处罚。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

B、盗窃

C、贩卖毒品

D、强奸

E、抢劫

【答案】

CDE

【解析】

本题考核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八种罪名,根据《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

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参照上述规定,投放危险物质罪不同于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也不包括盗窃罪。

根据《刑法》及有关规定,下列关于追诉时效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连续或继续状态的犯罪,追诉时效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B、一般犯罪的追诉时效,从犯罪之日起计算

C、超过追诉时效的,一般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

D、在追诉时效期限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E、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20年

【答案】

ABCD

【解析】

本题考核刑法的追诉时效。一般犯罪,是指没有连续与继续状态的犯罪,这种犯罪的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所以选项A正确,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所以选项B正确。追诉时效,是指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定有效期限。超过这个期限,一般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所以选项C正确。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所以选项D正确。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15年。所以选项E错误。

下列民事诉讼事项中,法院应当采用裁定方式处理的有()。

A、不予受理

B、驳回起诉

C、驳回诉讼请求

D、先予执行

E、诉讼中止

ABDE

【解析】

本题考核民事诉讼裁定适用范围。裁定适用于下列范围:(1)不予受理;(2)对管辖权有异议的;(3)驳回起诉;(4)保全和先予执行;(5)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6)中止或者终结诉讼;(7)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8)中止或者终结执行;(9)撤销或者不予执行仲裁裁决;(10)不予执行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11)其他需要裁定解决的事项。

何某于2018年2月4日向法院起诉,请求解除与张某的婚姻关系,经过法院的调解,何某向法院提出撤诉申请,并经法院准许。2018年7月1日,何某在没有新情况、新理由的情况下,再次向法院提出解除婚姻关系的诉讼,法院应当()。

A、驳回起诉

B、不予受理

C、不可重新起诉,因为一事不再理

D、驳回诉讼请求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核民事诉讼起诉的问题。原告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6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民事诉讼的证据种类包括()。

A、书证

B、视听资料

C、鉴定意见

D、电子数据

E、检查笔录

ABCD

【解析】

本题考核民事诉讼的证据种类。包括:(1)书证;(2)物证;(3)视听资料;(4)电子数据;(5)证人证言;(6)当事人陈述;(7)鉴定意见;(8)勘验笔录。

根据《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构成必要共同诉讼的情形有()。

A、甲企业分立为乙企业和丙企业,因乙企业的民事活动引发的纠纷,乙企业和丙企业应列为共同诉讼人

B、李某、王某共有一房屋,后王某就该共有房屋涉诉,李某应当列为共同诉讼人

C、丁企业挂靠在戊企业名下,债权人请求由丁企业与戊企业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的,丁企业与戊企业为共同诉讼人

D、原告起诉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要求承担连带责任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为共同被告

E、陈某为赵某的债务担任一般保证人,后债权人仅起诉陈某的,法院应当将赵某一并列为共同被告

【答案】

BCDE

【解析】

本题考核必要共同诉讼。企业法人合并的,因合并前的民事活动发生的纠纷,以合并后的企业为当事人;企业法人分立的,因分立前的民事活动发生的纠纷,以分立后的企业为共同诉讼人。乙企业的纠纷是分立后产生的,不应将丙企业列为共同诉讼人。所以选项A错误。

因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

A、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

B、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

C、房屋所在地法院管辖

D、合同签订地法院管辖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核专属管辖。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纠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政策性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按照不动产纠纷确定管辖。所以,因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该房屋所在地法院管辖。

因公司确认股东资格提起的诉讼,由()人民法院管辖。

A、公司注册地

B、公司营业地

C、公司住所地

D、公司实际办公地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核地域管辖。《民事诉讼法》规定,因公司设立、确认股东资格、分配利润、解散等纠纷提起的诉讼,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下列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审理的案件有()。

A、选民资格案件

B、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C、认为行政主体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案件

D、对行政裁决不服的案件

E、因不正当竞争引起的赔偿纠纷案件

【答案】

ABE

【解析】

本题考核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围。选项B、C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根据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规定,生育保险基金主要包括()。

A、用人单位缴纳的生育保险费

B、职工个人缴纳的生育保险费

C、生育保险基金的利息收入

D、滞纳金

E、违约金

【答案】

ACD

【解析】

本题考核生育保险基金的组成。生育保险基金主要来自用人单位缴纳的生育保险费。它包括:(1)用人单位缴纳的生育保险费。(2)生育保险基金的利息收入。(3)滞纳金。企业必须按期缴纳生育保险费。对逾期不缴纳的,按日加收千分之二的滞纳金。滞纳金转入生育保险基金。滞纳金计入营业外支出,纳税时进行调整。④其他依法应当纳入生育保险基金的资金

下列人员中,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适用对象的是()。

A、公务员

B、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

C、城镇非从业居民

D、企业职工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核基本养老保险适用范围。基本养老保险适用范围包括:(1)各类企业及其职工。(2)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除了参照《公务

员法》管理,履行公共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之外,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以科、教、文、卫为代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都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灵活就业人员。(4)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所以选项D正确。

根据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规定,职工出现的下列情形中,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典型情形是()。

A、患职业病的

B、原在军队服役,因战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C、因醉酒导致在工作中受伤

D、自残导致在工作中受伤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核工伤认定。选项B是视同工伤的情形;选项C、D不认定为工伤

赵某系甲公司员工,某休息日逛街过程中被孙某驾车撞伤,经交通管理部门认定孙某负全部责任。期间赵某花费医疗费若干,下列关于该医疗费用的负担,表述正确的是()。

A、赵某可以要求甲公司申报工伤,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B、赵某在得到孙某交通事故赔偿后,可以申请基本医疗保险报销

C、赵某可以通过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医疗费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得拒绝

D、在孙某不支付医疗费用的情况下,赵某可要求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予以支付,然后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向孙某追偿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核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工伤是指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赵某所受伤害并非工伤,因此不应当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医疗费用。所以选项A错误。《社会保险法》规定,下列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1)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2)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3)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4)在境外就医的。医疗费用依法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本题中,赵某的损害是第三人孙某造成的,且孙某负全责。此种情况下,医疗费应由第三人孙某负担。赵某不可以直接申请医疗保险报销。若孙某拒绝支付,赵某可要求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孙某追偿。所以选项B、C错误,选项D 正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