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茨基金会的双实体结构
比尔盖茨的慈善之路:第二次改变世界

比尔盖茨的慈善之路:第二次改变世界比尔盖茨是世界闻名的商业巨头,创办了微软公司,成为科技行业的领先人物。
在他年逾古稀之时,他的名字更多地与慈善事业联系在一起。
比尔盖茨通过他的慈善基金会,致力于解决世界上一些最棘手的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积极的变革。
这是比尔盖茨的“第二次改变世界”,他的慈善之路成为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比尔盖茨的慈善之路始于2000年,当时他与妻子梅琳达共同创立了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这个基金会最初的重点是改善全球卫生和减少世界贫困。
在接下来的20年中,盖茨夫妇通过基金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大量的慈善工作,对抗疾病、改善教育、支持农民等。
在他们的慈善之路上,盖茨夫妇面临了许多挑战和困难。
这其中包括对慈善资金的合理利用,以及如何让支持者和受益者充分理解他们的慈善行为。
比尔盖茨一直以来都认为,慈善事业可以带来实际的变化,而他有能力和责任去做出这样的改变。
盖茨基金会的最大成就之一是对抗疾病。
2002年,盖茨基金会启动了全球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帮助全球范围内提高对流行病和传染病的监测和控制。
盖茨基金会还投资了许多针对重大疾病的研究项目,如艾滋病、疟疾和肺结核。
这些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全球范围内的疾病控制和预防工作,挽救了无数生命。
在教育方面,盖茨基金会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重点关注发展中国家的教育问题,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可及性和质量。
盖茨基金会还投资了许多技术创新项目,如电子书籍和在线教育平台,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改革。
这些工作对于改善全球教育水平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除了对抗疾病和改善教育,盖茨基金会还致力于改善全球范围内的农业和粮食安全问题。
他们投资了许多针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项目,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盖茨基金会还支持了许多针对良性经济发展和城市化问题的项目,帮助发展中国家更好地应对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带来的挑战。
比尔盖茨的慈善之路不仅仅是做慈善,更是尝试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积极的变革。
家族基金会:家族精神和财富传承的不二之选

家族基金会:家族精神和财富传承的不二之选作者:徐永光来源:《中国慈善家》2015年第10期一个家族基金会的建立能够让家族的后人把家族的荣誉看成是自己的生命,会继承先人的光荣和梦想,不断地追求卓越,创造新的辉煌讲到家族基金会,要把现代慈善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做一个联系。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非常强的慈善基因,在《易经·坤卦》中就提到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在国际红十字会总部和《圣经》《古兰经》的经义一起挂在大厅里。
讲到仁者爱人,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春秋时期,还有一位范蠡,三次创业成功,三次散财做慈善。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榜样。
另外,《弟子规》里说: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佛教讲慈悲为怀,而且佛教说“自他二利,人人成佛”。
现在很多人在研究慈善的时候,说中国慈善不行,因为中国缺少宗教的文化传统。
实际上,孔子、孟子、管子,他们比耶稣早出生了500多年,已经有很好的慈善文化的传承了。
家族慈善、家族基金会对于家族的传承价值有哪些?一个家族基金会的建立能够让家族的后人把家族的荣誉看成是自己的生命,会继承先人的光荣和梦想,不断地追求卓越,创造新的辉煌。
所以,家族基金会在世界的慈善领域是引领潮流的。
家族基金会、家族慈善能够让家族更和谐,让后人更幸福。
我拜访过美国一个不大的家族基金会,我问他们为什么美国人喜欢做家族基金会,他们告诉我,父亲留下一笔财富,建了一个不大的家族基金会,因为有了这个基金会,几个兄弟姐妹每年都要在一起开会,讨论家族慈善怎么做,现在正在选后人接班,让后人选择最幸福的道路。
光是财富的传承可能富不过三代,或者只有财富而没有精神的话,财富的传承是很困难的。
慈善将给财富的传承注入一种精神,这样一种精神能够使家族从富一代变成创二代、善二代、善百代,可以说,家族基金会、家族慈善是家族财富和精神传承的不二之选。
中国-盖茨基金会农村基本卫生保健项目实施方案(卫生院)

“中国-盖茨基金会基本卫生保健项目”工作实施方案为探索基本卫生保健项目服务的有效模式,以建立健全重点疾病人群的健康管理模式为切入点,加强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统筹性和系统性,提供以人为中心的全流程、整合性健康管理工作,从而实现提升居民健康水平的目的,特制订此方案。
一:实施“中盖基金基本卫生保健项目”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遵循《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等服务标准和规范,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健康理念为指导思想开展工作。
(二)基本原则根据项目管理技术指导方案,我院选取患病率较高,医疗卫生服务费用风险大,有适宜干预技术和服务能力、干预技术经济可负担,干预措施可持续等因素,同时,兼顾干预措施可操作,干预结果可测量,服务模式有创新等要求,筛选出项目重点疾病病种为高血压,糖尿病和结核病。
(三)工作目标以我院医疗服务过程发现的、各相关工作部门的大数据库中的,以及健康扶贫数据库中的原发性高血压、II型糖尿病、肺结核患者为服务对象,为建立“全周期、全方位、全覆盖”的服务模式,以此提升我院健康管理水平,促进群众生活方式得到改善,并对此服务模式进行科学调研,分析验证该项目工作的效果及社会效益。
二:组织结构为确保此项工作正常运行,加强工作过程中的监督监管,特成立由院长任组长、主管副院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主任为成员的“中国-盖茨基金会基本卫生保健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置在公共卫生科,由公共卫生科负责该项目工作的实施和运行,并负责阶段工作的总结和汇报。
三:明确我院各部门科室职责(一)“中国-盖茨基金会基本卫生保健项目”办公室(项目办)负责项目的组织领导工作并成立领导小组。
组织、指导、督促各科室落实此方案,逐步完善服务绩效评价体系,负责全院技术指导、督导、考核、培训等任务。
(二)财务科制订项目资金管理制度,依据考核结果进行项目资金的拨付。
公益信托与基金会的关系:基于融合的视角

在 审计 报告 中认 为 盖茨 基金 会 与盖茨 基金 会信 托 属于 “ 双信托 构造 ” ① 基金 会也 不过 是一 种信 托 。 。 盖 茨基 金会 的构造 对我 们提 出的问题 是 : 益 信托 与 基 金会 的关 系究 竟 如何 ? 信 托与 基 金 会 正是 我 国 公 当下金 融业 与 慈善 业 的热 门话题 , 者 的制度 建设 都 处 于起 步 阶段 。所 以 , 论 对《 托 法 》 完 善 , 两 无 信 的 还是 基
曾经 的世 界首 富 比尔 ・ 茨广 为人 知 的善 行是 将 个人 所有 的 5 0亿美元 捐 献给 名下 的 慈善基 金会 比尔 盖 8 及 梅琳 达 ・ 茨基 金 会 ( 文简 称 盖茨 基金 会 ) 盖 下 。但 新 闻在 吸 引 了眼球后 , 实却 隐 匿 了。一个 问题 是 : 事 比尔
决 o 30 而 言之 , t2 简 31 公益 信托 是优 于基 金会 的选 择 。从 慈善 组 织 入手 的学 者 也 区分 公 益 信托 与 基 金会 , 有 如
学 者认 为 “ 慈善 性公 益 法人 和慈 善信 托是 现代 社会 最 为常 见 的两 种 慈善 活 动方 式 ” 并 且 两 者 也存 在 各 种 区 , 别。 [ 学 者认 为 , 该 在运 行 中慈善 法人 比慈 善信 托受 到较 少 的约束 。在 价值 判断 上 , 两者并 无 高下 之分 , 于 属 功能 互补 。本 文将 上述 严格 区分 公 益信 托与 基金会 的观点 统称 为“ 元论 ” 即公益 信托 与基 金会 相互 独 立 , 二 , 两者 各有 制度 构 造与 运行 机制 , 可混淆 。也有部 分 学者对 公 益信托 与 基金会 的关系持 更 动态 、 不 从而 也 就是 两者 相关 联 的观 点 , 台湾学 者赖 源河 、 志诚认 为公 益信 托 与公 益法人 可 以发挥 互补 的功 能 。亦有 学 者 明 如 王 确反 对 “ 二元 论 ” 认 为“ 果脱 离 了 中国语境 , , 如 仅从 字 面或 制度 原理 出发 对这 两者 进行 比较 是不 科学 的 , 也非
杰夫·莱克斯:临时的财富保管员

杰夫·莱克斯身着“被吸烟,我不干”的文化衫在中国倡导控烟项目,呼吁社会关注被动吸烟者的健康权利。
杰夫·莱克斯:临时的财富保管员文/环球慈善 王 阳图/被访者提供慈善事业是在市场和政府不能或不愿的领域担任创新和承担风险的角色。
如果创新不能送达我们的目标人群,所有这些创新都将无用武之地。
我记得微软只有100名员工的情景,我知道一个机构是怎么样迅速成长的。
在这方面,微软和盖茨基金会是相似的。
找到先进的技术和科学创新来改变人们的生活。
”在过去的10年里,盖茨基金会持续投资拯救生命的技术,比如,开发一种新型快速检测技术帮助降低结核病的传播;为生活在边远地区妇女研发的全新的、易用的注射避孕工具,帮助她们有意识地安排生育计划;以及投资创新厕所计划给世界上最贫穷的人们改善卫生条件……“尽管我们承担风险,但这并不是赌博。
我们将倾听受助人群的需求。
通过理解他们的需求,设计出更好的解决方法以及最有效的推广和送达方式。
” 杰夫强调,“帮助那些我们为之服务的受助者,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改变自己生活的无限可能。
”经过长期的努力,印度终于在2011年1月宣布无新发脊髓灰质炎病例;盖茨基金会赞助开发的新型脑膜炎疫苗发放给了非洲超杰夫·莱克斯在中国访问期间,与盖茨基金会中国办公室员工进行项目讨论。
杰夫·莱克斯访问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绿色超级稻项目。
过5000万人口……“这些年来,我亲历了许多基金会的重大时刻,并深深为我们的受助人和合作伙伴的卓越贡献而感动。
” 创新积压破局最近杰夫一直在思考与创新相关的另一大家坐在办公室里描绘伟大的梦想很容易,但慈善工作者特别需要的是尽力从不同角度来看问杰夫·莱克斯访问非洲坦桑尼亚的农村小学杰夫·莱克斯在尼日利亚为儿童进行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将的到来,让杰夫得以实现短暂的休整,思考如何组织基金会的全球健康和全球发展工作,从而加强盖茨基金会全球项目之间的联系。
比尔盖茨的慈善之路:第二次改变世界

比尔盖茨的慈善之路:第二次改变世界比尔盖茨一直以来都是众人瞩目的焦点,他作为微软公司的创始人以及全球首富的身份受到了广泛关注。
但是在他的职业生涯进入后期时,比尔盖茨逐渐将注意力转向了慈善事业,并成立了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自此之后,他开始了一条不一样的人生道路,用自己的财富与影响力改变着世界。
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成立于2000年,致力于推动全球公共卫生、教育、信息技术及其他方面的慈善事业。
在此之后,比尔盖茨将大量心力和财力投入到基金会中,他认为这是一个改变世界的绝佳机会。
为此,他不惜掏出自己大量的财富,为各种慈善事业提供资金援助和技术支持,从而实现自己对世界的新的愿景。
基金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多项慈善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是与全球卫生机构合作,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卫生保健及传染病控制。
其中最为显著的成就是他们对非洲的爱滋病疫情控制。
比尔盖茨和盖茨基金会投入了大量资金与资源,帮助非洲降低爱滋病疫情发生率。
他们的工作不仅帮助受到爱滋病威胁的患者,更是对非洲社会的长久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此外,比尔盖茨也一直关注着全球教育的发展。
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的力量,才能够改变贫困人口的命运。
因此,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努力改善全球范围内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现象。
他们与各国政府和教育组织合作,致力于提高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水平,特别是对那些贫困儿童进行大力帮助。
除此之外,比尔盖茨还长期关注着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的发展。
他深知环境保护对于全球人类的生存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他积极捐赠资金和资源,帮助改善全球环境污染问题。
盖茨基金会投资了许多重要的环境保护项目,并推动太阳能、风能等环保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比尔盖茨用自己的财富和影响力创造了一个新的慈善时代,传递并实践了“爱心、责任、同理心”的价值观。
他相信只有广泛的人道活动以及科学技术的全球共享,才能够革新全球的发展方向,创造一个繁荣、和平、富裕和美好的未来。
盖茨的简短故事

盖茨的简短故事1.比尔盖茨的事迹简短人们很难想像一个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是什么样的,或者显赫或者平凡。
也许一个人的成功与他的家族会有些渊源,但重要的是他自己健康的成长和努力奋斗。
比尔·盖茨的家族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随着比尔·盖茨成为世界上最有钱的人而引起许多人的关注。
1955年10月28日晚上刚过9点,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一个男婴降生在美国西北角临太平洋的西雅图市的“瑞典人医院”里。
这个小男孩就是日后的全球首富比尔·盖茨,比尔·盖茨的真名叫威廉·亨利·盖茨第三。
这是和父亲相同的一个名字。
他父母给了他一个“老三”的爱称。
长大些以后,盖茨也称“小比尔”,后来他主要用“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从小就欢快活泼,是个快乐的孩子,邻居们都很喜欢他。
这是小威廉·亨利·盖茨和玛丽·马克斯韦尔的惟一男孩,在三个孩子中排行第二。
比尔·盖茨的父亲是律师,母亲是教师。
虽然父母亲都是受人尊敬的知识分子,但绝不能说具有天才级的智商。
所以.那种认为天才代代相传的血统论论调,在盖茨家族中是站不住脚的。
比尔·盖茨双亲的祖先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那时开拓狂潮把流浪汉和追求财富者送到充满希望的西海岸。
比尔的曾祖父老威廉·亨利·盖茨是宾夕法尼亚人。
他在19世纪80年代来到西雅图地区,当时这个年轻的港口城市正在兴建。
在1889年西雅图大火中,年轻的老盖茨曾赶着一辆载货马车把心慌意乱的受难者送到安全地带。
9年后阿拉斯加发现金子时,老盖茨带着妻子和三个孩子搬到阿拉斯加州西部的诺姆。
三个孩子中包括比尔的祖父威尔。
在这里,老盖茨做起了家具生意。
他的方式是以分享探得的矿藏为条件,向探矿者提供家具。
他那有创业精神的儿子威尔8岁时卖报给移居美国本土的人。
这是一个不容质疑的勤奋的家族,如果说,天才的智商在这个家族中不能遗传,但勤奋的血液却在每个家族成员的身上川流不息。
比尔盖茨的慈善之路:第二次改变世界

比尔盖茨的慈善之路:第二次改变世界比尔·盖茨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但他也是最慷慨的慈善家之一。
凭借他的财富和影响力,他致力于改变世界的方式,并通过自己的慈善事业产生积极的变革。
他的慈善之路堪称第二次改变世界。
盖茨的慈善之路始于2000年,当时他和他的妻子梅琳达共同创办了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这个慈善基金会旨在改善全球健康和减轻贫困。
盖茨基金会的使命是通过创新和合作,帮助所有人实现健康和生产力。
在早期成立的几年里,盖茨基金会专注于减轻贫困和改善全球卫生水平。
它在全球各地资助了许多项目,帮助贫困地区的人们获得基本的医疗保健和教育资源。
盖茨基金会还组织了许多全球性的倡议,例如以艾滋病和疟疾为重点的项目,通过提供医疗保健和预防措施来减轻这些疾病对全球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盖茨基金会开始将重点放在全球教育领域。
盖茨本人认为,教育是减轻贫困和实现人们潜力的关键。
基金会已经投资了大量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推进教育改革,包括改善教育基础设施,培养和支持教育者,并提供创新的教育技术。
盖茨的慈善事业不仅限于资金援助,他还积极参与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变革。
他与政府、学术界和私营部门进行合作,以共同解决全球面临的挑战。
盖茨基金会还举办了一系列会议和峰会,汇集各界人士共同研究解决方案。
比尔·盖茨的慈善之路远未结束。
基金会已经设定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目标,包括消除全球贫困、改善全球卫生水平和提供优质教育。
盖茨认为,只有通过投资和创新,才能真正解决全球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希望看到自己的慈善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功,并作出更大的贡献。
比尔·盖茨的慈善之路不仅仅是捐款,更是一种全球性变革的呼吁。
他鼓励其他富裕人士也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通过集体努力改善全球社会。
盖茨的慈善事业不仅改变了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也为其他慈善家树立了榜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盖茨基金会的双实体结构
2000年,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及妻子梅琳达·盖茨创建了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2006年以前,基金会在开展慈善事业的同时也进行了投资。
2006年,“股神”沃伦·巴菲特向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捐了巨款。
同年,基金会的组织构架发生较大的调整,转变成双实体结构,包括盖茨基金会(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和比尔及梅琳达盖茨信托基金(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Trust)。
盖茨基金会负责慈善项目的捐助,比尔及梅琳达盖茨信托基金负责运营信托资产,实现增值保值。
基金会和信托基金是两个独立的法律实体,信托基金定期向盖茨基金会拨款以开展慈善项目。
截止2016年第四季,信托基金的总规模达到了403亿美元,盖茨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已向社会捐赠超过410亿美元。
这是典型的“基金会+公益信托”的模式,在美国富豪圈中被普遍运用。
那么,公益信托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富豪会选择这种形式?公益信托分为两种类型:公益先行信托(Charitable Lead Trusts)和公益剩余信托(Charitable Remainder Trusts)。
公益先行信托是在一定年限内将固定年金或固定比例的信托资产交付给慈善机构。
支付终止后,剩余资产转移给非慈善受益人。
公益剩余信托则相反,先在一段时期内将特定金额支付给非慈善受益人,再把剩余资产永久性地交给慈善机构。
目前较多富豪选择公益先行信托。
公益信托的一个显著优势是税收优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公益信托资产增值的部分免收资本利得税。
可获得部分所得税抵扣。
减免遗产税。
富豪们在进行财富传承规划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规避高额的遗产税。
在美国,美国税务居民享有549万美元的遗产税终身免税额度(2017年),超出549万美元的资产在传承的时候需要缴纳高达40%的联邦遗产税。
通过设立公益先行信托,在支付给慈善机构的指定年限结束后,信托内剩余的资产分配给指定非慈善受益人,受益人无需支付遗产税。
马华桂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