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别董大
别董大古诗的意思翻译

别董大古诗的意思翻译
【诗文】:唐·高适《别董大二》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释】:高适的这首诗是他在睢阳与董大分手时所作,写董大为高适送行,并对董大的远行表示担忧和祝福。
董大回家后,已是“白头”老翁了。
明年,当高适再次来到陈留时,董大已死,两人已经隔了七八个年头,但高适还念念不忘这位老友,写了这首诗相赠。
在这里,高适表现了其关心朋友的高尚品德,同时也流露出自己政治失意后内心的苦闷与感伤。
【注释】:高适的这首诗是他在睢阳与董大分手时所作,写董大为高适送行,并对董大的远行表示担忧和祝福。
“青山”句点题中“别董大”;“白水”两句,则描写送别时的环境气氛。
“此地”两句,写董大离开高适到万里之外去,自然包含着依依惜别之意。
董大于君,岂止于友?虽至交密友如李白、杜甫亦不能等量齐观。
它既揭示了高适这位老友身上具有一般贤人所不具备的可贵精神,又抒发了作者本人对董大命运的关切和同情。
语言朴实无华,韵味深长,历来广泛流传。
本诗格律谨严,五六两句均为律句。
从用韵上说,“难”字韵、“先”字韵、“前”字韵、“颜”字韵、“官”字韵、“冤”字韵、“桓”字韵、“衔”字韵等七韵,都以平声字押。
这样,既合乎平起式的七
言绝句的格律要求,而又比五言律诗更加灵活自由。
《别董大》古诗原文及赏析

《别董大》古诗原文及赏析《别董大》古诗原文及赏析《别董大》是唐代诗人高适的组诗作品。
这首诗是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别董大》古诗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别董大作者: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赏析一高适一生交游甚众,极重友谊。
民间不但传颂着他与李白、杜甫等一代大诗人在汴州聚首同游的佳话,而且他与当时弹琴名手董庭兰之间的友谊也被视为美谈。
《别董大》这首诗就是诗人给董庭兰送行时的赠言。
全诗四句,可分两层。
诗的前两句着重写送别时的景色。
首句“千里黄云白日曛”视野开阔,充分展现了西北黄土高原上风卷尘沙入云端的独特地域风光。
“白日曛”三字给辽阔的黄土高原增添了迷茫暗淡的色彩。
第二句“北风吹雁雪纷纷”,写出了送别的时令和气候。
作者写天气骤变,也象征董大处境的恶劣。
朔风劲吹,大雪纷飞,本来已经够凄凉的了,耳边又传来鸿雁的阵阵悲鸣,则更令远行人大有孤雁离群之孤寂无依感。
雁总是群飞的,它使整个画面都沉浸在依依惜别的感情氛围中,令人在鸿雁的悲鸣声中联想到友谊。
第一层这两句诗景中寓情,以情写景,场景空旷,笔力粗犷,但在粗犷中却又透出缕缕缠绵的情思,使送别的情调益发浓重。
诗的第二层感情基调和深沉抑郁转向放达高远。
第二层的两句诗主要是对董庭兰辞友远行的安慰与鼓励。
“莫愁前路无知己”安慰董大在前进的道路上处处都会遇到知心朋友;“天下谁人不识君”既是对第三句的补充,又是对董庭兰盖世美誉的赞扬,也是对友人光明前途的预言。
诗的三、四句互为因果关系,第三句是果,第四句为因。
倒置的句式,进一步表现董庭兰广交良友,珍重友谊。
落日黄云,大野苍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
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伤气势。
高适于此自是高手。
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
以才人而沦落至此,几使人无泪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为之甘心。
别董大译文及主要内容

别董大译文及主要内容
名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出自古诗《别董大》的作品,今天,查字典语文小编就为大家呈现整首诗的译文及主要内容,欢迎补充指正!
别董大古诗翻译: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谁会不认识你?
别董大主要内容:堪称千古绝唱,是送别诗中的典范之作。
作品当是写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
而且,两个人都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贫贱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别董大译文及主要内容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查字典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别董大古诗注释及译文

别董大古诗注释及译文
嘿,朋友!咱们今天来聊聊这首古诗。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
不识君。
” 这开头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你想想,
那黄云千里,白日昏暗,北风呼啸,大雁南飞,大雪纷纷扬扬,这场
景得多凄凉啊!就好比你一个人走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四周一片死寂,是不是感觉特别孤独和无助?
再看后面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可太有力量啦!董大啊,你别担心前方的路没有知己相伴,这天下有谁不知道你呢?这就好像是在黑暗中突然出现的一束光,给人满满的希望和鼓励,对吧?
在我看来,这首诗前半部分写景色的悲凉,是为了衬托后面鼓励友
人的话语更加温暖有力。
它告诉我们,就算身处困境,也得心怀希望,相信自己总会被人赏识。
你觉得呢?。
《别董大》的古诗 全文

《别董大》的古诗全文
嘿,你知道这首古诗吗?那可是超级经典的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哇,你听听,
这写得多棒啊!
就说开头“千里黄云白日曛”,那简直就像在你眼前展开了一幅超级
宏大的画卷啊!你想想看,那绵延千里的黄云,把白日都给遮住了,
这得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呀,就好像你站在一片无边无际的沙漠中,看
着那漫天的黄云翻滚,是不是感觉特别震撼?例子嘛,就好比你在沙
漠中行走,一眼望不到边的那种辽阔感。
“北风吹雁雪纷纷”,哇塞,这北风呼呼地吹,大雁在风雪中艰难飞行,那场面,多有冲击力啊!就像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你看着一群大
雁在风雪中努力前行,它们不畏惧困难,一直向前飞,这不就是一种
坚韧的精神嘛!就像你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也绝不退缩一样。
然后是“莫愁前路无知己”,这句话多暖心啊!就好像有人在你耳边
轻轻地说,别担心以后遇不到懂你的人。
这就好比你要去一个陌生的
地方,心里有点忐忑,但是有个朋友跟你说,别怕,你肯定能交到好
朋友的,是不是一下子就感觉有了力量?
最后“天下谁人不识君”,这得多霸气呀!这是对朋友满满的鼓励和
信任呀!就好像在说,你这么优秀,走到哪里都会闪闪发光的。
比如
说,你在一个聚会上,有人特别自信地展现自己,大家都对他投去敬佩的目光,这就是那种感觉呀!
我觉得这首诗真的是太厉害了,它既有壮观的景色描写,又有深深的情谊和鼓励。
它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朋友的真诚祝福,也让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想起这首诗,给自己加油打气。
所以呀,这首诗,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去品味,去感受!。
别董大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

别董大原文、翻译及赏析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②。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③。
[作者简介]高适,生年说法不一,卒于七六五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
天宝八载(七四九年)任封丘尉,不久即辞去,客游河西。
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荐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
安史之乱后,升侍御史、谏义大夫。
至德二年(七五七年),出任淮南节度使。
后又任蜀、彭二州刺史,迁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
官终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
有《高常侍集》传世。
他是盛唐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
[注释]①董大:大约是董庭兰,一位颇有名的音乐家。
原诗共二首,这是第一首。
②“千里”二句的意思是说:千里黄云把太阳遮得昏昏暗暗;北风卷着大雪送走了南去的大雁。
曛(xūn):天色昏黄。
③“莫愁”二句的意思是说:不要发愁前边的路上没有知己,天下的人有谁不了解你董大的啊![译诗]一望无际的黄云搞得日光昏昏,北风呼呼,雁声凄凄,大雪纷纷。
不必担心前边的路上没有知己,天下的人有谁不了解身怀绝技的董大您呢![赏析]《别懂大》共两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此诗作与天宝六年(747),当时高适在睢阳。
这首送别诗别开生面,诗人劝当时不得志的董庭兰不要气馁,只要有才能就会得到社会承认,在未来人生道路上就会遇到知己。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金子在哪儿都能闪光。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纭”,写送别的情景。
千里黄云,日光昏暗,北风吹雁,大雪纷飞。
在这样荒寒而又壮阔的背景下,诗人为好友送别。
离别在即,两情依依,身怀绝艺的董庭兰还要在这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奔波,诗人自己也是飘泊不定,二人可以说是惺惺相惜。
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惆怅,是没有什么豪言壮语的,但是诗人却笔锋一转,“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不要担心前边路途上没有知己,像您这样有才能的人,全天下的人谁不知道呢?这是对友人的宽慰和劝勉,在这寒冷的风雪中无疑飘荡一缕缕暖融融的'春意,给友人以温暖,使友人亢奋。
别董大注释及译文

别董大注释及译文
《别董大》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好友董大的作品。
董大即董庭兰,为当时著名的琴师。
以下是该诗的原文、注释及译文:
原文: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1. 董大:指董庭兰,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音乐家,擅长弹奏琴瑟,因其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2. 黄云:暗指昏暗的天空,有时也象征边塞的荒凉景象。
3. 白日曛:形容太阳被乌云遮蔽,光线昏暗的样子。
4. 北风吹雁雪纷纷:描绘出北风呼啸,大雁南飞,雪花纷飞的严冬景色,烘托出离别的悲凉气氛。
5. 莫愁前路无知己:劝慰友人不必担忧前方路上没有知心朋友。
6. 天下谁人不识君:表达对董大才艺和名声的高度肯定,认为他名扬四海,无人不识。
译文:
千里范围内的天空被黄云笼罩,阳光显得暗淡无光,北风劲吹,伴随着大雁南飞,雪花飘落满天。
无需忧虑前行的路上没有知己朋友,普天之下,又有谁能不认识你这位才华横溢的董大呢?。
别董大古诗的意思及诗意

别董大古诗的意思及诗意《别董大》是唐代诗人高适的组诗作品。
这两首诗是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
《别董大》古诗的意思1.《别董大二首.其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译文: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2.《别董大二首.其二》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译文:六翮飘摇自伤自怜,离开京洛已经十多年。
大丈夫贫贱谁又心甘情愿,今天相逢可又掏不出酒钱。
诗意这两首诗是诗人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
第一首诗勾勒了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表现了诗人当时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既表露出作者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现出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第二首诗写老朋友相逢连买酒的钱都没有,自是穷困不堪,但诗人没有因此沮丧、沉沦,而是想到要奋翮高飞,其慷慨豪放之气自不可掩。
全诗语言质朴,格调豪迈。
创作背景这两首送别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六载(747年),送别的对象董大的身份尚无法确定。
敦煌写本《唐诗选》残卷题为《别董令望》,此董令望不可考。
有学者认为,董大就是当时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天宝六年春,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离开长安。
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
天宝六年冬,高适与董庭兰会于睢阳(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写了《别董大二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